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

更新时间:2024-02-12 19:31: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读后感卡片

12张卡片的读后感 今天读了斯宾塞的《12张卡片—开启秘密箱子的钥匙》,给我感触很深。所用的纸牌是

12张事先写好的卡片。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拿骰子轮流掷,掷到哪个数,就取出这张卡片,

回答上面的问题。包括:

⑴讲一件你觉得自己做得最好的事。 ⑵讲一件你最不快乐的事。⑶评价一个你周围的人。

⑷今年你最希望得到什么(只限3个)? ⑸你对自己有哪些地方不太满意? ⑹哪件事,你努力了,但成效不大?⑺深呼吸3次。

⑻拥抱一下你喜欢的人。??卡片的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和更换。全家一起玩这种游戏,有助于家庭成员的互相了

解,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看后真是感觉妙啊!在游戏中了解孩子的内心,也锻炼了孩子

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不能有侮辱学生人

格尊严的行为,尤其是对那些品学有缺陷的学生更要关心爱护,深入细致的做好后进学生的

转化工作,使他们健康成长起来,绝对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要经常与他们谈心,晓之

以情,动之以理,尊重他们,学生会用心感受到教师强烈的责任心和 对自己的用心良苦,会向教师吐露自己的真心话,约束自己的行为,去努力学习。 平时注意从一点一滴做起,多和学生交流,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对他们的行为

给予充分的理解,这样方能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们的心灵之门就会随时向你敞开。同时避免

出现尴尬的局面,并轻而易举地了解到了学生的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以便更好地对症下药,

鼓励和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真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篇二:阅读记录卡、读后感 阅读记录卡班级: 五年级 姓名:王明书名: 《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内容摘要:

孙悟空、好吃懒做却忠心耿耿的猪八戒和忠厚老实的沙僧三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

事。一路上险象环生,师徒三人随机应变,斩魔除妖。在徒弟们的保护下,唐僧终于顺利到达西天,完成了取经任务。 阅读心得:

是以无比的智慧、勇气和信心来接受挑战的。斗争越艰难,他的斗志就越强。从他身上,

我学会了在学习上要有接受挑

战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班级:姓名: 书名:作者: 内容摘要:阅读心得:班级:姓名: 书名:作者: 内容摘要:阅读心得:

班级:姓名: 书名:作者: 内容摘要:阅读心得:读《》有感篇三: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 花一般的年纪,委身于年长自己二十岁的大官僚卡列宁。然他最关心的是如何打败自己

的政敌,巩固自己的官场地位,这个官气十足也理性十足的人物,根本不关心妻子的感情生

活,没有亲情,没有爱情,婚后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于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儿

子身上。如果非要说这段婚姻给了她什么,那就是无尽的黑暗,儿子只是那漩涡中的一丝火

光,她需要的是一轮不灭的太阳。他们,在火车站相遇,隔着玻璃窗,她美丽的脸庞,别有意味的眼眸瞬间将他俘虏,也

许在那个无欲横流的资产阶级社会谈什么一见钟情有些仓惶,但是,爱了就是爱了。舞会上,

他被她所倾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八年之前身不由己的出嫁,然后在平淡得可怕的生活中

沉浸了八年,沃伦斯基的出现瞬间给她的生活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她感受到了生命的跳动,

感受到了脸红心跳,像极了少女见到心爱的人这般不安却甜蜜。她的不安驱使她慌忙的返回

圣彼得堡,在火车外,她见到了他,她叫他一起忘掉这段这不该发生的相遇,但是他的一句:i

can not help myself.打破了她所有的伪装。沃伦斯基对安娜展开的热烈追求让安娜感到惶

恐,但是她又贪念着这美好的悸动,也许,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爱。是的,沃伦斯

基唤醒了她晚熟的爱情。

属于彼得堡官僚集团的卡列宁是个残酷无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

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

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赛马场上,她的目光始终追随着他,在他不小心坠马的

时候,她所表现出来的惊慌失措被卡列宁所认为不齿,此时他眼里的她就是一个十足的荡妇,

因此早早的强迫着她一起离开,在回去的路上,安娜不在沉默,她说:我的耳朵在听你讲话,

我的心却满满的都是他,我爱他。她宣告了她对爱的宣言,此后,他们不在偷偷摸摸,卡列

宁好言的警告,沃伦斯基母亲关心的劝阻,这些在他们的眼里都无异于废话,他们不会听从,

爱情里,都是盲目的。她渴望自由而大胆地爱,不愿接受丈夫的建议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

系,履行做作为一个妻子的义务,偷偷与情人往来;终于冲出家庭与渥伦斯基结合,公然与

整个上流社会对抗。从此安娜失去了一个贵族妇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权利,除了渥伦斯

基的爱,她一无所有,因此,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于这种爱。沃伦斯基为她放弃了去莫斯科

晋升的机会,安娜为他冲破社会伦理的镇压,要知道,那个时候的社会,充斥着的都是权利

地位,失去了地位,已然被整个权利死死的踩在脚下。安娜再次向卡列宁提出离婚,但是又

被拒绝了并以儿子作为筹码来威胁,安娜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爱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位母亲,

孩子就是她的生命。卡列宁离开了,安娜怀孕继而又流产了,沃伦斯基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

到沮丧,痛苦的挣扎着企图自杀,是爱将他拉了回来,他来找她,看见一头短发的她虚弱的

躺在床上,他们相拥,继而决定离开这个伤心之地。在国外,安娜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在那里,再没有别人,他们快乐得那么耀眼,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她还是放不下孩子,受不

住日夜思念的苦楚。同时,此刻的她还是一个没有离婚的女人,在道德和法律上,都是不被

容许的。他们决定回去,然而,他们的事情在当地已经被议论得沸沸扬扬,人们称她为抛夫

弃子的“荡妇”,将她视为上流社会的耻辱,见不到儿子,还要忍受着周边人的指指点点,这

个时候的她在外在因素的压迫下心理的压力已经样她无法呼吸。激情过后的沃伦斯基在朋友的劝说下越来越觉得权利的重要性,他开始忙碌的重拾他丢

掉的东西。于此同时,沃伦斯基的母亲也不断的张罗着给他介绍年轻美貌的淑女,安娜年长

于沃伦斯基,面对这种状况,她开始变得多疑,是的,她害怕了,害怕别人夺走她的幸福,

害怕沃伦斯基的爱转移到别人身上,怕她将像一块抹布一样被无情的丢弃。随着安娜的敏

感神经质的不安全感出现丝丝裂缝,她和沃伦斯基的关系也因为那种尴尬的处境而不再和谐。

王妃的出现,沃伦斯基的不耐烦掐断了她仅剩的生气,所有的噩耗仿佛一夜之间袭击了安娜

脆弱敏感的心灵,她变得疑神疑鬼,无理取闹,沃伦斯基最后也无法忍受她了。不得不说安

娜本身存在着不可弥补的局限性,面对社会,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对自由爱情与独立和要求,

她大胆的冲破世俗的观念,但是她却也是愚蠢的,她对沃伦斯基说:现在一切都完了,我除

了你以外甚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她把爱情当成了生命的全部,把沃伦斯基当成了唯一

的依靠。此时的她眼里再无他物,她变成了攀扶在渥伦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

渥伦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飞烟灭。没

有自主的女人是可怜的,把爱情当成全部的女人是可怕的,这两点都在安娜身上呈现了出来,

沃伦斯基开始被她的这种强烈的占有欲给吓退。当她发现王妃的介入之时,安娜想到的不是

平静的坐下来解决这个第三者问题,而是歇斯底里的要求沃伦斯基和她离开这个地方,去没

有王妃,没有他母亲干预,没有旁人指指点点的地方。而此刻的沃伦斯基想要的不仅仅是爱

情,还有权利。他说她多疑,说她无理取闹,但是在这点我不能批判安娜的不对,在我看来

保有一定疑心的女人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她爱他,才会疑心他会放弃她,也是因为她爱他,

才会这般对他无理取闹,不仅安娜,女人天生就是高傲的,没有哪一个人会愿意对着一个自

己不待见的人撒娇胡闹。造成这个结局的或许也因为安娜没有成功的和卡列宁离婚,以前看

的电视小说描述的都是一个女人渴望得到一个身份,而在这里,沃伦斯基同样也是,他想要

安娜可以给他一个正式的身份,而不是一个情夫的称号。矛盾愈演愈烈,安娜的精神终于崩

溃了,他救不了她,她无法自救。在我看来安娜是一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女性,她选择用结束生命来了结这一切,她

来到和他初次相遇的地方,在呼啸的火车来到之时卧向铁轨,开头的那一幕仿佛就预示着这

最终的结局。终于,她不用再被世人指指点点,不用在担心自己是否会失去沃伦斯基的爱,

不用再被这时间的虚情假意所牵绊。镜头的切换,安娜张睁着眼睛,张大的瞳孔直直的看向

远方,似乎正在寻找着她想要的未来,一个不再有担惊受怕的小生活。沃伦斯基最后选择上

前线,他想要用这最后的觉醒来表达他是爱安娜的,我不知道这到底是安娜的幸或者不幸。

只是,在这么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她真的争取过了。一个为情失去生命,一个为爱遗恨终

生,这个结局充满伤痛。这不是道德的沦丧,是权贵之下人性的沦丧。罗曼罗兰说:“爱情是一件很无奈的事,你喜欢别人,别人不一定喜欢你;别人喜欢你,

你又不喜欢别人;两个人互相喜欢又未必能在一起。可是,最无奈的莫过于,红地毯已经走

过,乐曲也已经奏罢,两情相悦的王子公主终于牵了手,日后的生活却并非想象的那样童话

般美妙。 ”他们相遇继而相爱,开始时一切似乎都是这般妙不可言。但是,他们爱的太过热

烈,以至于不仅射伤了别人,更刺伤了自己。虽然柏拉图曾说过:不要暧昧,伤人伤己。但

是,有的时候暧昧却能给人最美好的憧憬,起码那样看来,还有目标,还有希望,如果安娜

和沃伦斯基的感情能够止于暧昧时期,做朋友,做知己,保持着她的蓝颜,他的红颜,那么

一切应该会简单快乐许多。如果他们止于暧昧,那么安娜将永远以一个女神的形象活在沃伦

斯基的心中,如果他们止于暧昧,那么沃伦斯基将永远成为安娜活下去的希望。曾经在微薄

上看过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就是,我喜欢你,恰好你也喜欢我,但是我们却都

还没有表白。这或许就是朦胧的力量,友情总是最坚固,以朋友之名未尝不好。 当事情已经发生,在爱情里面,两个人已经成为一个共同体,那么就该一起面对一切,

不管喜与悲。张小娴说过这么一句话:女人要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很多的爱和很多的安全感。最初的时候,沃伦斯基可以为了爱为她放弃权利,带她远走高飞,但是有的东西始终无

法抛弃,比如他对权利的贪念,她对孩子的不舍。只能说,有得必定会有失,两全其美的事

情毕竟太少,安娜因为对孩子的思念而选择回来,其实事已至此,她已经被上流社会所抛弃,

她回来不仅不会给儿子带来什么,反而会使别人看不起自己的儿子。既然当初已经选择放弃

了为什么还要回来呢?过于贪心的人永远都不会得到太大的幸福。在这场爱情与婚姻的战争

里他陪她走过了爱情,却没有站在她身边拿出一个男人的强势为她争取自由,非但如此,他

还接受他母亲为他安排的和王妃见面,缺失安全感,那是抽空她的不仅仅是她的灵魂,还包

括她的生命。

安娜为爱放弃生命,在这点上我是非常不赞同的,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值得为此

放弃生命。不管怎么给女人下定义,是强势也好,弱势也罢,都不该为爱迷失了自己。当爱

来临的时候勇敢爱,出现问题的时候坐下来解决,当解决不了的时候可以像勇敢抓住爱一样

勇敢而洒脱的放手,而不是愚蠢的付出生命。篇四:卡利柯灌木丛读后感 《卡利柯灌木丛》读后感

芝田镇中心小学 六二班赵奕翔 “我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哈哈,我又一次找到了我的香甜的大面

包——《卡利柯灌木丛》。整个暑假,这本书都是我的精神食粮,我不知疲倦的“吃”了一遍

又一遍,每“吃”一遍,我都感到有不同的味道在吸引着我。 《卡利柯灌木丛》这本书主要讲了1743年,12岁的玛格丽特成了孤儿,在一个陌生的

国家沦为一名女佣。为了换取食宿,她不得不答应在萨金特家服务六年。女佣“麦琪”的生

活远比她想象的艰难。那年,她与主人一起生活在缅因州北面与世隔绝的地方,艰难地度过

了苦寒、饥饿的冬天,战胜了印第安人的不断袭击,还有那种永远失去家人的强烈孤独感。

这是一本讲述一个年轻女孩的力量和勇气的经典作品。 我贪婪的读着,一页、两页??我被主人公玛格丽特深深的吸引了,我仿佛进入到了她的

世界,我情不自禁的对她说:玛格丽特,我亲爱的小姐姐,我多么喜欢你呀!我多么佩服你

呀!我佩服你面对那么艰难的处境依然毫不退缩精神,我佩服你拯救了萨金特一家人的性命

时的勇气和力量!你用你那颗善良的心,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其他的孩子们?? 玛格丽特姐姐,在遇到印第安人袭击时你鼓励自己说:“总得有一个勇敢的”。那时,你

才12岁呀,面对着那么凶悍的印第安人,你就没有一丝的害怕吗?是什么力量是你能够一次

又一次的与他们战争?我一遍又一遍的读着你,最后,我终于知道了,是你身上的那种不畏

艰难、永不退缩、勇敢坚强的精神!读着读着,我不禁头涔涔泪潸潸了,玛格丽特姐姐,我

与你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呀!我就像温室里的一朵花,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风吹不着,

雨淋不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着。这样的生活使我养成了一颗依赖的心,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经不起一点儿困难挫折,甚至连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我真不敢想象,如果把

你换成我,会怎样呢?可能只有死路一条了。 玛格丽特姐姐,我会永远把你当成我的好朋友、好榜样。我会不断的从你身上汲取力量

和勇气,使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敢于挑战一切困难的人。篇五:凡卡读后感200字 凡卡读后感200字篇一:凡卡>读后感200字 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当时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 人民过这苦难的日子,

凡卡就是一个代表。他九岁时在鞋匠那学徒,不但被别人虐待,受尽欺辱,而且还吃不饱,

穿不暖,那种艰难的生活真是难以形容。他在信中苦苦哀求爷爷想把他接回家,再和爷爷过

着快乐的生活。这篇课文揭露了沙皇统治的腐败黑暗和当时社会的罪恶,反衬出凡卡生活的悲惨。 我们和凡卡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放学回家,有香喷喷的饭菜等着我们,而凡

卡却只吃一些面包和稀粥,甚至有时还不给吃;我们穿旧的衣服不要了,再买一件新的,而

凡卡的衣服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想到这里我心里感到惭愧。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能让它白白浪费掉。 篇二:凡卡读后感200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凡卡也不例外。然而,他的童年却充满了伤痛、无奈与绝望。

读着他的信,我仿佛听到了他深深的叹息,看到了他呆呆的行者爷爷的模样。《凡卡》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圣诞节 前夜,带着对现实的绝望和对乡下美好 生活 的向

往,凡卡偷偷的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带他回去。表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

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残酷。 对爷爷的渴望是凡卡对幸福 的呼唤,可幸福遥不可及,与凡卡相比,我们是幸福的,还

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 呢?让我们加倍努力 ,用实际行动回报所有关心、爱护我们的人,

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篇三:凡卡读后感200字今天,我读了《凡卡》一文,感触颇深,使我想到了自己的现在的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是一个将要升学的小学生,可谓是吃好穿好,受不得一点委屈,可是文中的凡卡哥哥

却受到了非人的虐待,着深深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黑暗!因为每天的毒打,这个原本应该在

教室里学习的哥哥,却在冰冷的天气里煎熬!我们的今天幸福生活的上一代,他们的生活是

怎样的?我们应该快快长大,应该让这个文中的社会彻底消失!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篇四:凡卡读后感200字凡卡和我同样是在这片蓝天下,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其实,归根到底都是当

时社会的黑暗造成的,在世上还有许多这样的儿童,像音乐家杨科,他们是多么可怜啊!真

心希望全世界人民能手牵手,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让全世界儿童得到幸福,快乐。 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读好书,长大后共同创造一个和平、光明的世界。

篇二:从《安娜卡列宁娜》看爱情的廉价

从《安娜卡列宁娜》看爱情的廉价

摘要:《安娜卡列宁娜》不仅折射出了爱情的廉价,而且昭示着人们整个情感系统的全面匮乏,包括亲情、爱情和友情。但是这是一部写爱情悲剧的作品,整个作品通过社会背景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显示着一种金钱与权势的气息,爱情在这二者的熏染下变得廉价,失去了自己本身应有的价值,而这一切都要归罪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封建主义跟资本主义交替混乱的社会状况。

关键词:爱情;廉价;资本主义

虽然一切都混乱了,不仅是奥布隆斯一家,上至贵族社会、下至农村,整个俄国社会一切都颠倒了、混乱了。甚至安娜也向虚伪的旧礼教、旧道德提出了挑战:“我要撕破这虚伪

【】之网,它要把我压住,要怎样就怎样吧,什么也比虚伪和欺骗好一些。”1虽然安娜对旧社

会进行了殊死的反抗,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但是还是改变不了她的悲剧命运。颠倒混乱的是整个封建主义旧制度的俄国,旧的封建体制与经济基础受到了资本主义狂风暴雨般的袭击。这自然可喜,可是资本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摧毁了封建主义对人们的束缚,是安娜萌生了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和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对金钱与权势的追求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资本主义贪图享乐的生活方式使整个社会出现了精神道德危机,人间的真善美、亲情、爱情、友情在资本主义腐朽的生活方式下显得微乎其微,是那么的廉价。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唤醒安娜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时起了先驱作用,它带的负面影响却埋葬了安娜的灵魂与肉体。

不管在以卡列宁为丈夫而代表的封建时代还是以沃伦斯基为情人而代表的资本主义时代,安娜的爱情都是廉价的,她都不可能获得至始至终完美的爱情。封建主义使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在婚姻与爱情上没有自主选择权,导致安娜与卡列宁的不幸结合。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毒瘤捣乱了社会风气,使人们热衷与权势与金钱,人与人之间寻欢作乐、虚伪敷衍,并没有真正纯洁的爱情,从而使安娜的爱情在沃伦斯基面前显得那么的廉价,那么的不平等。所以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整个社会的爱情(除了列文与吉蒂)都是廉价的。

安娜的爱情是廉价的。不管是和卡列宁还是和沃伦斯基在一起,安娜在经济上都是依附他们的,在经济上依附对方从而导致情感上也依赖对方,这是一种依附型的爱情,是一种不平等的爱情。安娜的爱情之所以很廉价,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封建主义荼毒太深、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女性的自主意识还没完全觉醒,女人还没获得作为女人应有的尊严和人生自由权利,在经济和情感上都不能独立自主。在那个封建与资本主义交替的时代,女人没有自己的事业,不能做自己婚姻和爱情的主人,离开了婚姻与爱情,也就是自己的丈夫或者情人,女人就一无所有了,她们不会意识到走出家庭,投入到有益的、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是多么的有意义和有价值。她们唯一的也是必须走的一条路就是做一个贤妻娘母,相夫教子。安娜比之于大多数女性,她还是幸运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使她从懵懂中苏醒,意识到了自己妇女地位的解放,萌生了追求幸福爱情和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并且拥有了一段矢志不渝的爱情,但最终她还是没有获得完美的爱情,被情人抛弃了,孩子没了,死时还依然是一个不自由、没有尊严的被人们称为“荡妇”的可悲的女人。她为那所谓的幸福的爱情抛弃了家庭、丈夫和孩子,甚至牺牲掉了自己的生命,较之于沃伦斯基对安娜来说,安娜为沃伦斯基付出的一切简直太廉价了。在安娜被沃伦斯基抛弃后,她完全可以选择另外的生活方式,远离卡列宁与沃伦斯基的生活,自主的把握自己的命运,依靠自己来生存下去,再去寻找一个真正爱惜自己的人。但是,这种选择对安娜来说可能是一种天方夜谭,她旧有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舆论绝不允许她这么想和这么做,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问题,安娜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决定

了她不能获得自主的人生权利,在爱情与婚姻面前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获得主动权。在经济和情感上还得依附男人,所以安娜的爱情注定是廉价的。

除了列文与吉蒂的爱情,整个社会的爱情都是廉价的。封建时代与资本主义时代交替的社会大转变时期,旧的封建制度还没有完全隐退,它的劣根残渣还留在世上荼毒人们的心灵。新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还没完全确立,与其俱来的对于权势与金钱的追逐以及贪图享受的腐朽的生活方式已经深入人心,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乌烟瘴气的状态,一种不稳定的局面,各种恶势力和毒害都趁虚而入,社会的已经产生了精神道德的危机。但是在这片混乱之外,列文与吉蒂的爱情却远离的这些毒瘤的影响,开出了纯洁的精神之花。列文厌恶城市生活和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他没有卷入精神道德危机的漩涡,活的真实、自在和恬淡。他对吉蒂的爱是全心全意、纯洁无暇的,他们的爱情远离了资本主义毒瘤的影响,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列文和吉蒂建立他们家庭的起初,吉蒂的拒绝和列文求婚的失败是一大波折。造成这种局面的祸根是资产阶级化了的沃伦斯基。最后,列文和吉蒂双方都从爱情的痛苦遭遇中,觉悟到真正美好的生活应该摆脱资产阶级制度的负面影响后才能建立起来。只有他们的爱情才是无价之宝,但是在精神道德危机全面蔓延开来的漩涡中,拥有这样纯洁、真诚爱情的人微乎其微。

在那个社会,人们乱用情,但都不是真的情,情人之间的寻欢作乐、逢场作戏,夫妻之间的相互欺骗、无为冷酷,社交场上的阿谀奉承、曲意迎合,都显示着感情的廉价。“彼得堡花花公子的一个最好的标本”沃伦斯基在权势与爱情面前,曾一度放弃权势,想保护爱情,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权势与地位。沃伦斯基不会为了爱情彻底放弃他的根本利益:他的前程。贵族阶级的道德观念和资本主义化的生活方式已根深蒂固的深入他的灵魂,安娜的爱情并不能彻底的改造他,他不会为了安娜放弃名利地位与上流社会决裂,因而不会为安娜带来真正幸福的家庭生活。贵族阶级的道德观念与资本主义腐朽享乐的生活方式已经深入了沃伦斯基的骨髓,他不可能为了爱情而放弃他的本性,他所拥有的一切。在他面前,安娜的爱情是廉价的,而站在读者的角度看,他对安娜的爱情才是真正的廉价。奥布隆斯基是一个“多情者”,但都是逢场作戏之情,他是一个放荡的自由主义者,他顺从了资本主义腐朽的生活方式,他的身上反映了资本主义与其俱来的贪图享受的消极影响,他的享乐观念和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十分合拍,而使贤妻娘母型的多丽备受痛苦,他对多丽没有爱情,他爱的是妻子的地产和金钱,他是一个爱钱不爱妻的典型。因而他给予别的爱都是廉价的,没有包含至诚至忠的情。而卡列宁则和他相反,是一个薄情者,他思想僵化、顽固保守、虚伪自私,官场的勾心斗角是他所关心的大事情,升官勋章和荣誉是他追逐的对象。在家庭生活中,卡列宁是不需要爱情的,他不懂爱情为何物,根本不考虑、也不理解安娜的感情需要,家庭也成为他官场活动的工具。他是一个爱权不爱妻的典型,在他面前,什么感情都是廉价的,甚至对儿子的爱,更不用说爱情,只有权才是至高无上的。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社会,人与人之间一切情感都得打上引号,何况爱情。爱情在人们心中都得蒙上虚伪的面纱,安娜好不容易揭开了自己头上的这顶爱情的面纱,最后还是被新旧交替的社会无情地盖上了,并且社会还残酷地告诉她一个事实:你的爱情是廉价的。整个社会的都生活在廉价的亲情、爱情、友情中,社会不变,安娜及其无数妇女的命运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表面上看,安娜以及无数妇女爱情的悲剧命运是由于女性没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婚姻爱情的不能自主造成的,根本原因还是低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妇女没有经济地位,因而决定了其社会地位的地下,决定了她们一生廉价的命运。

参考文献:[1] 列夫托尔斯泰著,力冈译,《安娜卡列尼娜》,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1

篇三:列夫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宁娜》

列夫·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

关于列夫·托尔斯泰,马原有一个说法,他认为托尔斯泰是小说史上争议最少的作家。我理解他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争议最少,指的是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就是说,你可以喜欢或不喜欢托尔斯泰的作品,但似乎无人能够否认他作为一位杰出思想家和第一流的小说家的地位。一位小说家获得如此殊荣,在文学史上交不多见,列夫·托尔斯泰的名字虽说常常与荷马、莎士比亚、歌德并列,但人们似乎更喜欢把他与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放在一起比较。在这方面人类的天性中确有一种固执的可笑之处:是塞尚伟大,还是梵高更了不起,莫扎特与贝多芬孰优孰劣,如果不让他们见个高低,分个胜负,决个雌雄,似乎颇不甘心。 敏感而自尊的普鲁斯特就认为,巴尔扎克的文学成就根本没法与托尔斯泰相提并论(见与《驳圣伯夫》)。他说:“巴尔扎克的作品令人不愉快、装模作样,充满可笑之处,人类受到一个想写一部巨著的文学家的裁判,而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却是受到一个安详的神道的裁判。巴尔扎克给人伟大的印象,托尔斯泰身上一切自然而然地更加伟大,就像大象的排泄物比山羊的多得多一样。”与普鲁斯特持相同看法的是海明威。海明威的自负是出了名的,屠格涅夫、莫泊桑之流也许根本不入他的法眼,他自称与巴尔扎克打了个平手,但对于托尔斯泰伯爵,他还没有足够的勇气与之较量。

说到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关系,两个人堪称一对冤家。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期出现了两位大师,彼此之间由于文人相轻的通病而导致互相鄙薄本属政党比如前面提到的海明威与威廉·福克纳之间就很不太平。不过,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却没有太多的猫腻。至少从表面来看,两位巨匠虽不能说相敬如宾,倒也相安无事。托尔斯泰曾对陀氏的妻子大为赞扬,并不无自嘲地感叹说,若是每个作家都能有那样一个贤惠的妻子,真不知道要多写多少部小说。言下之意,陀氏之所以能一部接着一部地写出那些传世之作,其中有一半是妻子的功劳。托尔斯泰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好像很不以为然,他说出“一个病人不可能写出健康的小说”这样的话,显然有失厚道。相比之下,陀思妥耶夫斯基显得较为谦虚一些。他不仅认为《安娜·卡列尼娜》是欧洲文学中无双的精品,而且公开承认托尔斯泰的才华在自己之上。

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捆在一起,并最终使他们互相成为对方的镜子,是后代的文学史家和批评家造成的。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坛,群星闪耀,大师层出不穷。但如果要从中选出一位对后代的文学(小说)产生最重大影响的作家,此人非陀思妥耶夫斯基莫属。相反,列夫·托尔斯泰对后世影响最小。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西文现代主义的影响力举世公认,加缪、卡夫卡、贝尔纳诺斯皆可以看成是陀氏的传人。卡夫卡在日记中承认,新闻记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对自己日后的写作是一大发现。而在《罪与罚》与《审判》、《城堡》之间,似乎也可以很容易找到内在的联系。即使像果戈理、契诃夫一类的作家对俄国、西文乃至美洲的短篇小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要在西方找到一位托尔斯泰的真正门徒则绝非易事。 记得在大学读外国文学,有关两人的高下优劣,几乎是换一个个就会换一种说法。这与教师个人趣味不无关系。喜欢传统现实主义传统的人,大都比较推重托尔斯泰;而喜欢现代派和所谓昼小说的先生则更欣赏陀思妥耶夫斯基。而在国际学术界,几乎每隔五六年,风尚即为之一变,而两人的排序也随之沉浮。最近来了一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她问我最喜欢的作家是谁。当我提起托尔斯泰的大名,她立即面露不屑之色,她说,在美国,托尔斯泰已经是一个过时的作家了。我不知道她说的“过时”从何谈起,就立即讨教,不料她也说不清楚,最后一言以蔽之曰: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是虚伪的。

在我的学生中间,对托尔斯泰不屑一顾的也大有人在。有一次碰到一位学生,依我看

他的导师是一名颇有学问的俄国文学专家,不知何顾,该生对恩师颇为不满,提出是否可以转到我的名下,让我给他指导。我问他为何要更换导师,他便列举了原导师的几个罪状,其中一条是:他竟然让我去读什么《安娜·卡列尼娜》。可见,在这些言必称美国的学生们的头脑中,老托尔斯泰显然已经是一个不中用的古董了。我对他说,导师就不必换了。因为如果我当你的导师,第一本推荐的书恐怕还是《安娜·卡列尼娜》。

有人说,杰作犹如大动物,它们都有平静的外貌。这个说法用于列夫·托尔斯泰似乎是再恰当不过了。我感到托尔斯泰的伤口仿佛一头大象,显得安静而笨拙,沉稳而有力。托尔斯泰从不屑于玩弄叙事上的小花招,也不热中所谓的“形式感”,更不会去追求什么别出心裁的叙述风格。他的形式自然而优美,叙事雍容大度,气派不凡,即使他很少人为地设置什么叙事圈套,情节的悬念,但他的作品自始至终都充满了紧张感;他的语言不事周琢、简洁、朴实但却优雅而不失分寸。所有上述这些牲,都是伟大才华的标志,说它是浑然天成,也不为过。他在后世没有真正的传人,似乎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的“风格”或“技巧”不是很容易就能学到家的,一般来说,那些叙事风格、形式感特别哟的作家,后人学习起来还不至于无所依傍,如果有人打算从托尔斯泰那里偷一点雕虫小技学以致用,恐怕多半要失望,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也。胡适有句名言,叫做“但开风气不为师”这句话用来表明个人的治学态度并无不可,但从文学史上来看,大凡是开了一代风气的作家,身后都有一长串追随者,自古以来,开风气者必为师,似乎也是一条定律。普鲁斯特、博尔赫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莫不如此。我这样说,一点也没有贬低这些大师们的意思。像荷马、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托尔斯泰、曹雪芹一类的作家只不过在他们各自的时代留下一座纪念碑,刻下了标高,后来者高山仰止则可,刻意模仿却吃力不讨好,对于这类大师的学习,至多也是“养养气”而已。我们一般会说,《老人如海》、《白鲸》有一点荷马的影子,《日瓦戈医生》有一点托尔斯泰的气象,但从来不会有人把海明威、麦尔给尔说成是荷马的学生,更不会把帕斯捷尔纳克看成是托尔斯泰的再传弟子。因此,生活在托尔斯泰同时或稍后的作家是不幸的(但就这一点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确十分了不起,他的身影始终末被托尔斯泰遮住),他的惟一的似乎就是另辟蹊径。

拉罗什福科曾说:一个十分杰出的功绩的标志是:那些最嫉妒它的人也不得不赞扬它。在俄国或苏联,不同阶级、不同党派、不同民族的人一致颂扬列夫·托尔斯泰。尤其是在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更是把列夫·托尔斯泰说成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他的这一观点经过匈牙利的卢卡契发扬光大,往往给人造成一种错误的印象,似乎列夫·托尔斯泰不仅始终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阵营支持十月革命,而且本身就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预言家和马前卒。随意着意识形态观念的变化,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一大批杰出的俄罗斯作家或多或少受到冷落和批判,列夫·托尔斯泰却岿然不动。他在文学界的地位犹如一个神,似乎只有音乐界的柴可夫斯基可以与之媲美。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固然优秀,但他们的名字在成为象征之后,欣赏就成了一种带有强迫性的“必须之举”。布尔加科夫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曾不无讥讽地描写过莫斯科的傍晚:随着黑夜的降临,家家户户的窗户中都亮起了灯,一阵悠扬的乐曲飘出窗外,你不用去打听那是什么曲子,因为它必然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这真是一场灾难。列夫·托尔斯泰在苏联的情形常让我想起鲁迅。坦率地说,在“五四”那帮作家中,我对鲁迅的喜爱,想念无人能出其右,但如今我听到鲁迅这个名字,总会莫名其妙地感到一阵厌烦。它被提到的次数太多了。不管你是否愿意,它成了我们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你翻开初中、高中的语文课本,总有两位作家是不可替换的,一位是鲁迅,一位是毛泽东。

高尔基曾把托尔斯泰称为“小神”,我想他这样说的动机是纯真的。不是为了宣传,而是出于匠人之间本能的崇拜。托尔斯泰的身上也的确有那么一点“神启”之光,且不用说好的艺术家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点与神灵相通的性质(譬如诗人在古埃及的文献中,是属于人神之间的那么一个角色,有点类似于信使),托尔斯泰本人的宗教热忱也让人望而生畏。

有人说他本质上不信都,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把他称之为一位不折不扣的宗教狂热分子。别的不说,当列夫·托尔斯泰随口说出“天国就在你们心中”这亲一类的话时,无意间已多少带有一点耶稣的口吻了。我有一种奇怪的感受,这里也是随便说说,尽管列夫·托尔斯泰一生写了七百万字以上的小说,其中大部分都堪称杰作,但托尔斯泰相互信任似乎对第一流小说家的荣誉并不那么在乎。也就是说,驱使他写作的动机并不是做一个一流的小说家,而是他那野草般丰富而深邃的思想惯性,再加上他那野牛一般体力和过人的精力,小说只不过是他发泄过剩精力的一个天然渠道。因此,我觉得他被称为一个思想家也许更合适。在他的名作《战争与和平》、《复活》中,列夫·托尔斯泰动不动就让精彩的故事突然中断,毫无顾忌地加入大段大段的议论和评述,尽管他的议论性文字不乏真知灼见,但对故事的流畅性和新闻记者效果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损害。福楼拜也好,托马斯·曼也好,都对托尔斯泰这一做法感到不解,尤其是在《战争与和平》的第三部分,他为了塞进那些议论性的文字而不惜让整个故事“突然死亡”。其实,以列夫·托尔斯泰的睿智,他并非不知道这一写法会带来何种结果,他一意孤行,我行我素,说明整个写作已部分地脱离了作家的智慧的控制。反过来说,这种写法对作者来说是一种不可更改的习惯,是一种必须。

米兰·昆德拉认为小说有自身的智慧,它比作者本人的智力水平更高、更远,这种说法在托尔斯泰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在托尔斯泰晚期的作品中,作家在思想性方面的探索走得更远,说得简单一点,就是钻进了牛角尖。如果换一种说法,那就是列夫·托尔斯泰试图代替上帝进行思考。《克莱采奏鸣曲》、《伊凡·伊里奇之死》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安德烈·纪德曾经告诫人们,对于有些问题,以人类的智力,不宜推究得太深,米兰·昆德拉所谓:“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说的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但对于列夫·托尔斯泰来说,他的思索、疑问是不分畛域、没有界限的,在这一点上托尔斯泰更近乎歌德。后者曾有一句名言:“凡是赋予整个人类的一切,我都要在内心体味参详。”他又借霍蒙苦鱼斯之口说出这样令人费解的话:“一个人连‘母亲’都敢探索,就再也不会遇到什么困难”(参见《浮士德》,董问椎译)。托尔斯泰的政治理想,价值伦理和哲学思考固然因为在印度的实践而开出了花朵,结出了果实——甘地所奉行的和平主义运动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并成为某种新的精神资源。但如用“不以暴力抗恶”或所谓的人道主义来概括托尔斯泰的思想,未免过于简单。说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是虚伪的,也没有完全错。托尔斯泰一方面固然同情、关心农民,并一直设法让农民获得应有的土地,但他骨子里与农民属于完全不同的一类人,他既不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同时内心深处对他们也有一种本能的蔑视,而且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贵州地位和优游的生活。他一生都在思考“得救”这个问题,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幻想在人间建立上帝的天国。他既然说出了“天国在你们心中”这句有名的箴言,但仍无法克服内心巨大的矛盾与分裂,最后终于离家出走,死在了一个荒凉的小车站上。我认为,从本质上说,托尔斯泰是一个“虚无主义者”。而他的例题身份也许还不只是一个思想家,倒更像一位没有具体信仰的神学家,关于这一点,托尔斯泰本人在忏悔录中说得十分明白:

“我生活在这个世界已有五十年,除了十四五年童年时代之外,我有三十五年都是个虚无主义者,这是按这个词的本意来说的:既非社会主义者,又非革命者(就人们通常赋予这个词的歪曲涵义而言);虚无主义者,这就是说:毫无信念。”

《安娜·卡列尼娜》是我最喜爱的长篇小说,这一点,我想一开始就指出来。在我们这门课的讲授计划中,我将它放在最前面,也不是没有考虑的。诸位也许和我有不一样的看法,这无关紧要。我一起认为,在文学上,没有“正确”这样一个绝对的概念,也没有任何

人担保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一劳永逸地最后答案。作为教师的职责之一,仅在于阐述他个人的观点(如有必要,他也会提及文学史上的相关看法)并说明理由。《安娜·卡列尼娜》不仅是我最喜欢的长篇小说,而且我也认为,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所有作品中,它也是写得最好的。《战争与和平》也许更波澜壮阔,更雄伟、更有气势,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么纯粹,那么完美。顺便说一句,列夫·托尔斯泰并不是一个出色的文体家,但他的文体的精美与和谐无与伦比,这并非来自作者对小说修辞、技巧、叙述方式的刻意追求,而仅仅源于艺术上的直觉。

尽管《安娜·卡列尼娜》在文体上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但我之所以会被这部作品迷住,是因为完全不同的另外因素。说得简单一点,那就是这部作品在道德上的强烈的冲击力。众所周知,列夫·托尔斯泰在道德训诫方面的主观意图十分强烈,但也并非始终如此。在他早期的作品中,他更信赖不涉及道德说教的自然,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纯粹艺术的才能要比社会意义的才能高得多。到了晚期作品中,托尔斯泰完全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甚至带有明显的反智,反文化、反艺术的色彩,他不仅对莎士比亚那样的纯艺术作品深恶痛绝,而且为自己身上所有的莎士比亚的倾向公开表示悔恨。我们这里要说的《安娜·卡列尼娜》恰好是处于这两个极端的中段,是托尔斯泰的思想、观念、艺术倾向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俄国的德鲁日宁,安年科夫等人把《安娜·卡列尼娜》视为“纯艺术”的代表作品,我认为颇有疑问。《安娜·卡列尼娜》虽说没有《战争与和平》中那么多的议论和哲学说教,但对于“灵魂得救”这一主题的展开,作品中的思辨色彩和宗教情绪却要浓烈得多,而且,托尔斯泰晚期作品中的许多主题,倾向和叙事特点在《安娜·卡无尼娜》中都有所表露。因此,我认为,《安娜·卡列尼娜》对于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创作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点——从艺术表现力方面来说,作者的能力日臻成熟,而且对长篇小说这个体裁的驾驭炉火纯青。这部小说写于他一生中最安宁,最幸福的时期,虽然对于绝对善、正义、真实以及“得救”的探索已婚日后的创作埋下伏笔,但这方面的倾向还未来得及对他饱满的热情、宽广的视野构成损害。

我最近在重读这部作品时,它的流畅性,内在的严谨与缜密仍然让我感到震惊。而实际上,这部作品的写作过程时断时续。作者一面写作,一面却对这部作品意义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他甚至几次中断了写作。如果不是他的责任心的驱使——仅仅为了使《俄国导报》的连载得以完成,很可能性会中途夭折。当托尔斯泰写完这部作品后,他像是摆脱了一件学生的负担似的感叹说:“我终于被迫把我的小说写成了,它科叫我腻烦死了。”托马斯·曼认为,作者之所以写得如此困难,主要是艺术上的永不满足造成的无休止的琢磨修改:“这位惊世骇俗的圣者越是不想念艺术,对艺术越是一丝不苟。”这一说法固然有道理,但我认为,这部作品难产的另一个或许更为重要的原因,却是作者在“生命的意义”、“价值观念”、“社会变革的理想”等重大问题上产生了普遍而深刻的危机与幻灭感。作者将那些犹疑、彷徨、甚至有些绝望的思考一起写入了小说。

在以前的课上,我每次都要向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托尔斯泰的绝大部分作品都不喜欢在章节之间用小标题,这是作者的写作习惯所致。《安娜·卡列尼娜》似乎也不例外,但有趣的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却出人意料地使用了一个标题,那么这个小标题是什么呢?没有学生能回答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这说明,同学们在新闻记者作品时还不够细致,因为,在我看来,这个在文体上的形式上的反常之举是不应该被忽略的。好吧,我现在告诉诸位,这个小标题就是“死”。也许列夫·托尔斯泰在写下“死”这个标题时,完全是无意识的,但却泄露了一个重要的秘密,这部作品的主题并不像很多人指出的那样单纯,至少不是以“婚外恋”、“反叛”、“家庭伦理”一类的题目所能涵盖的。“死”这个标题在全书中那样醒目,似乎暗示了“死亡”是作者的思考中无法逾越的障碍,正如托尔斯泰在作品中说的那样,既然人人都要一死,那么他在生前的荣辱失得,衰盛毁誉,托儿所和希望又有什么意义呢?问

题既出,无人能够回答,在这里托尔斯泰似乎又钻进了牛角尖,又在代替上帝进行追问了。这种思考洽谈室没有答案,是因为它本身是非理性的。因此,我觉得,尽管有人认为这部作品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社会问题小说,但它从本质上来说是反理性反社会的。也就是说,在列夫·托尔斯泰有关“获救”辞典中,社会进步、革命理想、知识与文化、理性与科学统统不在其中。在托尔斯泰看来,艺术不是别的,其存在的理由正是对上述一切价值系统困难而神圣的超越的象征。

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了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安娜、渥伦斯基、吉提、列文、卡列宁、奥布浪斯基公爵。??在这些人物中,惟一一个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带有喜剧色彩的就是奥布浪斯基公爵,其他的人物无不与死亡主题有关。如果我们简单地归纳一下,这部作品主要写了两个故事:其一,是安娜与渥伦斯基从相识、热恋到毁灭的过程,以及围绕这一过程的所有社会关系的纠葛,其二是列文的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义上展开个人思考。正如那积压著名的开场白所显示的一样,作者对现实的思考是以家庭婚姻为基本展开的,至少涉及到了四种婚姻或爱情答案:卡列宁夫妇,安娜——渥伦斯基,奥布浪斯基夫妇,列文与吉提。每一个答案都意味着罪恶和灾难。安娜是惟一经历了两种不同婚姻(爱情)形式的人物。在作者所赋予的安娜的性格中,我以为激情和活力其基本的内涵,正是这种压抑不住的活力使美貌纯洁的吉提相形见绌:正是这种被唤醒的激情使她与卡列宁的婚姻、甚至彼得堡习以为常的社交生活、甚至包括孩子谢辽莎都黯然失色。与这种激情与活力相伴而来的是不顾一切的`勇气。当小说中写到渥伦斯基在赛马会上摔下马来,安娜因失声大叫而暴露无遗了“奸情”之时,对丈夫说出下面这段话是需要一点疯狂的勇气的,“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随你高兴怎么样把我处置吧。”托尔斯泰对这种激情真是太熟悉了。我们不妨想一想《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复活》中的卡秋莎士比亚,还有蛰伏于作者心中的那头强壮的熊——它的咆哮声一起困扰着列夫·托尔斯泰。

如果说列文这个形象对托尔斯泰来说意味着个人经验的改写,那么安娜恰好预示着一种可能:她对家庭的背弃,她的自杀,都是作者想做而未做。因此,作者对安娜的深爱、赞赏与恐惧是不难理解的。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安娜的悲剧是由于客观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比如说脱培西之流蚁聚一处的上流社会生活圈子的压力,或者说,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悲剧是由于他们两人都无力也不愿与这个生活圈子一刀两断而导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作者高尔斯华绥认为安娜之死是作者的败笔,是不真实的。从小说本身所展现的事实来看,这一见解是说不通的。安娜与渥伦斯基结合固然会导致社会的压力,但这种压力并未大到足以毁灭他们的程度,其次,假如这种爱情意味着“获救”与“幸福”,那么承受这种压力就是应有之义。至少,对于女主人公安娜来说,她在与渥伦斯基结合的过程中,她所面临的最大恐惧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摒弃,也不是谢辽莎遗弃的后果,而是她不知道爱情的对象何时会停止这种爱,从而让她的全部牺牲彻底贬值。由此,安娜进入了嫉妒——怀疑——安慰——怀疑——嫉妒的怪圈,并最终导致了厌倦。由此可见,安娜的死是由于厌倦,她的自杀是有着充分的理由的。厌倦压迫着她,使她在任何时候都会采取自杀这一步骤,尽管安娜本人并非完全了解这一点。这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安娜的自杀带有那么一点灵机一动的神秘色彩——她去车站并不是为了自杀,而是去等候渥伦斯基。火车进站的鸣叫使她突然想到死,于是她就走下了站台。她当时表现得异常“清醒”,她甚至感到自己手提包被什么东西挂历了一下,又从容地解开了它,但这种清醒何尝不是一种深刻的迷惘。在这里,只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安娜想惩罚他的情人,想让自己的死使对方感到悔恨。她动用了属于她的最后一点资源。

从另外一层意义上说,安娜的死是“注定”的,也就是说,作者托尔斯泰早就将她列入了牺牲者的名单,因为托尔斯泰对激情导致的后果已作了预先的设定,他不想念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婚姻/爱情形式有多大的前途。事实上,作者安排安娜与渥伦斯基在车站月台上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f1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