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腿叔叔》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9-06 11:01: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长腿叔叔》读后感

《长腿叔叔》(Daddy-Long-Legs)是一部美国儿童小说,讲述了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少女成长的故事。

《长腿叔叔》读后感

01

吉露莎.艾伯特

17岁的吉露莎.艾伯特在孤儿院长大,她从小没有父母,她的名字是孤儿院管理员从一个墓碑上找到的名字,而她的姓则是孤儿院从电话号码簿按照顺序给她分配的。她本来已经超龄,但孤儿院继续收留她,把她当作无偿劳工使用,在孤儿院做各种杂工。

有一天,是每月理事视察孤儿院的日子,突然吉露莎收到通知去办公室见孤儿院的女管事。女管事告诉吉露莎,因为她上高中时表现出的写作天赋,一位理事要资助她去读一所女子大学。这位理事提供她上大学的所有费用,并且每月给她一定数量的零花钱,作为回报,她必须每月给他写一封信,介绍她上学的情况。这个理事并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只是给了一个假名约翰,她只需要把每月的信寄给他的秘书,同时她被告知这个理事不会给她回信。

吉露莎很好奇这个理事的真实身份,但孤儿院管事根据协定不肯告诉她。吉露莎只是在进入办公室时眼光捕捉到楼道口一个一闪而过的背影,而印象最深的就是投射到墙壁那如同长腿蜘蛛般的长长大腿的影子。于是他就给这个赞助人起名长腿叔叔,其实也是一种蜘蛛的名字。

02

朱迪的81封信

进入大学的吉露莎开始了新的生活,她首先给自己改名叫朱迪。下面整部小说都是由朱迪给长腿叔叔的信组成。一共81封信,详细描述了朱迪几年内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和成长过程。

朱迪从小没有家庭,没有任何亲人,这份损失让她非常自卑。那时(1910年左右)美国女性远没有现在的社会地位,能上女子大学的都是来自拥有相当社会背景的富裕家庭。和这些从小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子在一起开始让朱迪很不适应。她不仅缺少那些女孩们的漂亮衣服,更主要缺少那些孩子们的家庭。这时朱迪就把自己从小损失的全部家庭放到长腿叔叔一人身上。在她心中,他扮演了她父亲,母亲,哥哥,祖母等所有家庭成员的角色。在她信中,她充分表达她对他的敬爱和依赖。

作为成人,我们或许没有意识到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这篇小说让我反思我的童年生活。我的父母虽然都只是普通的中学教师,然而小时候他们却是我生命的全部依靠。毫不夸张地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好,最善良,最正直,也是最智慧的人。父母在一起聊天,只要谈到学校同事哪家不大方,心中就会对那家人产生蔑视,认为他们一定都是吝啬小气的人。如果提到哪个老师比较圆滑世故,就认为那一定是个大大的坏蛋,见面都要躲着点。如果提到哪家好,心中就会对那家人产生深深的敬意。从不怀疑父母意见会有任何偏见。

去年中学的一位老师去世,那位老师曾给我上过课,群里很多同学都对那个老师表示很真挚的悼念。细细回想,那是一位很不错的老师。而我对那个老师则总怀有一丝成见,这份成见正是来自小时候父母对那户人家的一些负面言语。从这个简单例子可以看到小时候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以及父母在儿童心目中的权威。父母和家庭是构成儿童安全感最重要因素。

03

三种道德体系和自我

儿童和成人相比,心灵的承受力小很多,脆弱很多。如果不能理解他们的那种娇嫩的心理,而用对成人的方式进行交流,很可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一次训斥,一次恐吓都可能产生终生难以治愈的心理阴影。如同我们看职业拳击赛,那些健壮的汉子可以承受一次又一次的重拳,然而那些重拳如果是落在我们普通人身上,也许一拳就可以让人毙命。

我小时因为治病,几年时间离开父母生活在北京的姑姑家。姑姑虽然对我极好,但很严厉。平时她不在家,我就只和一个年老的保姆生活在一起。这样的生活虽远不是悲惨,但小时候多年不在母亲身边还是对我的心理产生诸多影响。

从朱迪的信中,我们意识到孤儿院儿童的不幸。他们虽然有吃有穿,还有机会接受教育,但家庭的损失让他们没有安全感,从小接受军事性的管理,让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广阔的世界,性情孤僻。前罗马尼亚独裁制度为了加强国家军事力量,成立了军事化育婴教育机构。孩子们被从家庭中夺过来,放在这些机构中由国家统一抚养,希望效仿斯巴达,生产出同样坚韧的军人。然而事实证明这些从小离开家庭的孩子,普遍智力低下,缺少创造力,性情也孤僻。他们虽然表现得更加温顺服从,但更像机器而不是真正的人。这种违反人性的机构直到后来在罗马尼亚独裁者齐奥塞斯库被推翻并枪决之后才得已关闭。

几年时间,朱迪进步飞快。她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拿到学校奖学金,还出版了小说。这时她希望能偿还一部分钱给她的长腿叔叔。虽然她深爱长腿叔叔,也知道长腿叔叔不希望她还钱,但她坚持这样,这种行为表现出强烈的女性独立精神。

最后这部儿童小说发展成一部爱情小说,而神秘的长腿叔叔身份之谜也最终被解开。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然而这部小说真正打动我的还是它的前半部,让我看到一个没有家庭的儿童所遭受的那种普通人难以知晓的痛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dy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