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整体规划说明书

更新时间:2024-05-17 23: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城市发展战略要求

随着漳州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城市的提出,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推动了城市建设由本市向周边城市扩张的步伐,使得城市规模得到扩大,周边地区将逐步成为发展的重点地区。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做为漳州市“东拓”发展的重点区域,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整合规划的编制,将明确了未来至2020年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建设的规模以及空间形态。

近年来随着漳州市跨越式发展及长泰县的大开发,使得规划编制与发展实际脱节,存在各片区发展步调不一致,规划的衔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过程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区域拓展的速度超出了规划的预测,使得长泰县局部片区缺乏规划指导。 二、城市建设管理要求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总本规划》于2004年编制,为使规划区健康有序的发展,加强

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序拓展。需针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建设发

展的实际需求,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相关规划进行整合,对原有规划进一步落实与深化。

以促进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开发的顺利进行,推动建设步伐。

三、市政配套建设需求

由于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前期建设过程中,缺少相对完整的规划指导,各项目却相继落地,导致了项目建设与市政配套落后的矛盾,需有更完善的规划来指导该区的市政设施建设。

1

第二章 现状概况

一、规划区位、范围

规划区位于长泰县东南部,辖有十里、旺亭、山重、后坊四个村及林果场等等(包含整个马洋溪流域) 。

本次规划范围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管辖范围,东邻厦门集美区、海沧区,西靠兴泰开发区和陈港镇,南接漳州龙文区、龙海市,北毗陈港镇、枋洋镇。规划区距离漳州市区17公里,距离厦门市沧海大桥39公里,距离泉州市106公里,距离潮汕地区200公里,距省会城市福州290公里,区位条件优越。

规划区总用地138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11439人。 二、现状概况

1、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规划区海拔最高965.8米,最低16.7米,平均海拔450米左右;地理地貌属于低山丘陵,山峰,台地,阶地,谷地,悬崖等,近,中,远程景观效果强;水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范围内尚有大小不等的水库(塘)和溪流,其中红岩水库是区域内最大的水库,马洋溪是区域内最大的溪流。

气候:规划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湿多雨,四季温和。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2.6℃,全年平均气温21℃,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6 ℃,全年平均气温21 ℃。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000 小时左右,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达127.8 千卡/cm2,大于10 ℃活动积温达7400 ℃左右,全年无霜期长达328天(霜日仅6-8天),作物几乎整年都可以生长。

2

水文:降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1688mm左右。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年降水量有75%以上集中在春夏两季,秋冬两季降水量较小,而且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

土壤和植被:规划区土壤为发育于花岗岩的砖红壤性红壤和沙壤,土层深厚,PH值为5—6,有机质含量为1—2%。以马尾松、相思树、铁芒萁、杜鹃花等为主,植被茂盛,覆盖率达66.9%。

2、人口、经济产业状况

规划区总人口11439人:其中十里村4393人、旺亭村985人、山重村3664人、后坊村2267人、林果场130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比例,城市化水平8%,与全国45%差距很大。

通过对区域人口社会构成(劳动构成、文化素质构成等)的分析,在2004年前,规划区城市化发展的速度是缓慢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全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 基础设施差、经济总量小、居民收入少。

规划区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适应性广。农村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近年来,经济作物油、茶、蔗、果、蔬发展步伐加快,比重上升。

规划范围内马洋溪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是长泰县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域。目前,已有马洋溪漂流、泛华生态博览园、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等12家旅游企业落户该区,投资总额达10多亿元,初步形成一批特色旅游品牌。2005年马洋溪旅游区税收收入86万元,2006年税收收入275万元,土地收益及城市配套费收入2800万元。

3、土地利用状况

规划区现状城镇(含农村)建设用地约为4.56平方公里。现状建设用地主要由村镇住宅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用地、道路用地等组成。

3

住宅用地

规划区的住宅多以独门独户式的农宅形式为主。大多数位于村庄中部的住宅破旧,多为 土石墙体加坡顶结构,富有闽南建筑风格;建筑质量较好的村宅分布在村庄外围,多为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建筑风格趋多样化。

对于城镇文化程度较高的管委会中心区及较大部分新开发的高级商用住房,如泛华天成生态博览园等,以点式低层的住宅占有一定的比例,且建设层次普遍较高,用地量也占整个生态旅游区相当一部分。

行政办公用地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是新成立的辖区,本规划区行政办公用地较少。 商业金融用地

规划区的商业设施不发达,大部分的商业集中在十里村,并沿角泰公路的两侧发展。商店的规模普遍较小,购物环境和商品档次都不高。

从商业设施的分布上看,现状商业用地多位于中心区或车流交通量较大的交通要道上,对城镇交通产生影响,同时商业内部的交通制约问题比较明显。

文化娱乐用地

规划区文化设施的建设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文化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大型、综合性文化中心,没有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跟不上时代要求;文艺演出缺乏专业性场所;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存在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全区缺乏室外文化活动广场或文化主题公园,使大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难以开展。

体育设施用地

公共体育设有一定的基础,大部分的体育设施皆为旅游项目。如漂流、皮划艇训练、攀岩、野营、高尔夫球场、等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处在建设过程当中。

4

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现状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内只有一所卫生院,医疗设施严重匮乏。 教育设施用地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现有小学2所,为十里小学和马洋溪中心小学(山重小学与后枋小学合并)。

市政设施现状

为不断完善旅游区路网框架建设,管委会加大对旅游区内水泥路和景区道路建设的投入。两年来,投入1500万元,完成了水泥路建设27公里。在全区推行十里村自然村主道路由群众投工投劳,村委会统一规划、埋设下水管道并铺设水泥路的典型做法,由旅游区补贴水泥在四个村进行自然村内水泥路建设。

规划中的一条穿山隧道和两条高速公路,使得厦门与漳州两个城市都在长泰县的半个小时通勤圈内,将极大地改善长泰现有交通能力。同时,还将投入435万元对4公里110伏高压线进行改造。目前全区四个村的水、电、通讯、道路基本能满足下一步开发建设需要。

全区已投入17万元购置了一部垃圾车及三个拉圾箱,补助给四个村15万元购置垃圾保洁车12辆,垃圾箱100个,保洁桶1800个;在四个村建立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填埋场3个、垃圾池40口,有效确保卫生保洁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美化整个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的环境。

4、土地批租、基本农田及森林植被分布 土地批租现状

规划区是长泰县近期建设的重点,建区以来土地批租已逐渐增多。批地总面积为10.73平方公里。占规划总用地的7.78%。土地批租分为已批已建、已批在建、已批未建三类。

土地批租情况表用地名称面积(公顷)比例 已批已建用地966.55%已批在建用地535.3836.56%已批未建用地833.1656.89%总批地1464.54100%

5

年用水量1551万m3。 ②漂流、皮划艇需水量预测

马洋溪漂流用水是规划区内的用水大户,在保证节假日旅游旺季的用水的前提下,其他时间应根据客流情况节约用水。根据《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水资源规划报告》,在反调节水库建成的前提下,其年用水量3700万m3。

根据《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水资源规划报告》,反调节水库建成后,皮划艇训练的用水量可以满足下游漂流的用水需求,其年用水量4500万m3。

由上可知,在保证漂流下游用水水质的前提下,建成反调节水库后,皮划艇用水、漂流用水和规划区用水可重复利用,即皮划艇训练4500万m3的用水可以满足下游漂流用水和规划区的用水需求,则皮划艇训练、漂流用水和规划区用水的总需求量为4500万m3。 ③农田灌溉用水

鉴于规划区水资源缺乏,在保证开溪灌区用水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其从马洋溪流域的引水量。根据《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水资源规划报告》,开溪灌区保证率90%的年灌溉水量不大于400万m3。 ④需水总量

规划区需水总量预测表 单位: (万m3)

皮划艇训练、漂农田灌溉用水 上游用水损耗 总需水量 流、规划区用水 4500 400 220 5120

3

规划区内的需水总量为5120万m。 (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规划区现状年90%保证率的可利用水量为4680万m;在马洋溪上游的三个蓄水工程建成后,规划年保证率90%的可利用水量为5820万m,结合以上对需水量预测的结果,现状年尚缺440万m水量;规划年水资源供需平衡。

3

3

3

26

3、供水工程规划 (1)分区用水量预测

为确定各片区供水规模,本次规划采用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法,以《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为依据,结合规划区具体情况对三大供水区域的用水量进行预测。

马洋溪生态旅游中心区最高日用水量预测表

用地性质 生活用水量 其他用地 未预见用水量 合计

后坊片区最高日用水量预测表

用地性质 生活用水量 其他用地 未预见用水量 合计

山重片区最高日用水量预测表

用地性质 生活用水量 其他用地 未预见用水量 合计 用水指标 250l/d·人 32m3/d·ha 按总用水量5%计 规划人口 或用地面积 1.6万人 64ha 用水量 (万m/d) 0.4 0.20 0.03 0.63 3

3

用水量 (万m3/d) 3.25 1.66 0.25 5.16 用水指标 250l/d·人 32m3/d·ha 按总用水量5%计 规划人口 或用地面积 13万人 520ha

用水指标 250l/d·人 32m3/d·ha 按总用水量5%计 规划人口 或用地面积 2.3万人 92ha 用水量 (万m3/d) 0.6 0.29 0.04 0.93

注:表中其他用地用水量包含道路广场、绿地浇洒用水量和市政公用设施、对外交通用地等用地的用水量。

由上可得,马洋溪生态旅游中心区最高日用水量为5.2万m,后坊片区、山重片区最高日用水量为1.6万m3。

27

(2)供水方案

规划区分为马洋溪生态旅游中心区、后坊片区、山重片区三大片区。马洋溪生态旅游中心区位于规划区西南角,马洋溪下游,地面高程介于20m~80m之间。后坊片区和山重片区位于规划区东北角,马洋溪上游,地面高程介于130~180m之间。三大片区地势高差太大,采用分区供水的方案较为适宜。马洋溪生态旅游中心区为一个供水区域,在片区内建设水厂;后坊片区和山重片区联合作为一个供水区域。 (3)供水设施规划 ①后坊片区、山重片区

根据《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水资源规划报告》,规划把洪岩水库扩建至950万m3,调节库容665万m3,供水保证率90%的年可利用水量为1160万m3。

规划考虑在岩洪水库下游建一座水厂——山重水厂供应后坊片区、山重片区的用水,水厂设计规模1.6万m3/d,预留用地面积2.0ha。

近期山重水厂未建成以前,考虑片区内用水由泵井或山泉水等经简单处理后集中供应。 ②马洋溪生态旅游中心区

规划考虑在旺头水库下游旺头村东侧(旺头水厂)和漂流下游下锦洋村西南侧设置水厂(下锦洋水厂)。旺头水厂设计规模1.8万m3/d,预留用地面积1.3ha;下锦洋水厂设计规模3.4万m3/d,预留用地面积2.4ha。

下锦洋水厂位于漂流和皮划艇训练基地下游,下锦洋水厂上游马洋溪水体作为水厂水源,对上游的用水应严格控制、加强保护,以防水厂水源遭受污染,影响供水安全。近期应先建设旺头水厂,以满足规划区快速发展的用水需求,待下锦洋水厂建成后,形成双水源供水,由旺头水厂和下锦洋水厂共同供应中心区用水。

(4)供水压力

28

规划区用地属于丘陵山地,高差变化较大。若均按满足28m水压设计城市供水,不仅能源浪费较大,而且局部地区卫生设备也承受不了可能的过大的给水压力。以满足90%以上用户的需要所确定的最不利点地面标高分别计算城市的给水水压。

对于局部地势较高处及其余10%城市用地标高高于最不利点地面标高的用户,规划考虑按局部加压解决。

(5)管网布置

供水干管主要采用环状布置,区内供水管径为DN200~DN700。 水厂及给水管道等供水设施布置详见《给水工程规划》。 4、再生水工程

规划区内的山重、后坊片区远期考虑部分由再生水供应。再生水用户主要为规划区内的园林绿化、道路浇洒、洗车、生活杂用水和生态农业用地等用水。

规划结合污水处理厂在山重、后坊片区各设置一座再生水厂,处理规模分别为0.54、0.36万m3/d,污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使用原水或再生水的部分企业,其管网另成系统。 <二>、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雨水就近接入排洪渠、马洋溪等水体。

对于现状村庄产生的污水,暂时按雨污合流排放,今后逐步改造成雨污分流排水管道。 2、污水工程规划

(1)污水量预测

规划区用地以居住、公建用地为主,没有规划工业用地。居住、公建污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90%计算。

29

规划区污水量预测表 名 称 马洋溪生态旅游中心区 后坊片区 山重片区 总计 3

最高日污水量、(万m) 2.93 3生活公建最高日 用水量(万m) 3.25 3排污系数 0.90

0.60 0.40 0.90 0.90 0.54 0.36 3.83 3

总计规划区最高日污水量为3.83万m,日变化系数取1.6,平均日污水量为2.39万m。 (2)污水处理厂布置

规划在马洋溪生态旅游中心区布置一个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83万m3/d,预留用地面积2.56ha。并在后坊片区、山重片区各设置一个二级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分别为0.34万m3/d、0.23万m3/d,预留用地面积分别为0.5ha,0.4ha。

(3)系统布置

污水管网布置的原则是:完善系统,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布置污水设施及主干管,尽量采用重力流,避免不必要的压力流;充分考虑与周边地块的相互关系,保证周边地块和本地块的排水畅通;规划的管位安排、管径大小按远期需要一步到位,避免重复建设。

规划区分为三个排水分区,每区污水管网组成独立的排水系统,各区污水均重力流进入各自污水处理厂处理。

(4)污水处理及排放

马洋溪生态旅游中心区的污水由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尾水排入马洋溪下游。后坊片区和山重片区污水经二级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片区内的绿化、道路广场浇洒和冲厕等杂用水,剩余的再生水可用于生态农业用地浇灌。

污水管道等污水设施布置详见《污水工程规划》。

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de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