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高考古诗词鉴赏的“炼字”

更新时间:2023-03-08 04:48:46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例析高考古诗词鉴赏的“炼字” 2007-10-26 13:51:53| 分类: 古诗文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炼字,即用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炼意。2006年高考有广东、江苏、上海、福建、江西和辽宁六套试卷考查诗词炼字这种题型,要求赏析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从词性来看,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兼及虚词。

炼动词 诗歌是意象组合而成,而名词性的意象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通常就是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而锤炼动词,往往能起到化静为动,形象生动的效果。

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 ②海幢:即海幢寺。

问题: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鉴赏思路:(1)分析“带”字对前后意象的影响:“带”原是人有意识的动作,而此处用来描述老鹤,可见是把“老鹤”拟人化了;“钟声”是抽象无形,本无法“带”,但终于被老鹤“带”去了,可见“带”字又把“钟声”拟物化了,化无形为有形。

(2)分析“带”字是如何联结前后意象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老鹤南飞与海幢钟声本来互不相干,但“带”字却使两者有了前因后果的紧密联系,从而使诗歌意境浑然一体。

(3)分析“带”字对营造意境所起的作用:老鹤南飞是动态的视觉形象,是实景;钟声是静态听觉感受,是虚写,正是“带”字将动态与静态、视觉与听觉、实写与虚写有机结合,使意境动静相融、视听相合、虚实相生。

【答案】:诗人在此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老鹤与钟声之间本无联系,一个“带”字,把无形的钟声物态化,把老鹤拟人化,不仅写活了老鹤,而且也写活了钟声,从而使整首诗在动与静、听觉与视觉、实写与虚写几方面有机结合,耐人寻味。

方法归纳:一、应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把握该词的含义,二、联系该词描述的对象,从修辞、表现手法的角度切入,三、赏析该词在营造诗词意境或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炼形容词 诗歌少不了绘景摹状,为生动形象的展现社会生活图景画面,让人们对声音、色彩、氛围、情境等有深刻的印象,自然少不了对形容词进行锤炼。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的目的。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 辽宁卷)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问题: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案】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方法归纳:一、确定该词,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运用了何种手法;二、展开联想和想象,以该字的含义为核心描述景象、再现情境或声音;三、分析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锤炼形容词,还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叠词除了生动形象的摹拟声言形态,、营造意境,诗文生动更形象外,还起到了舒缓音节,增强语言的节奏感、韵律感的作用;一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炼虚词 诗词中虚词用得恰当往往对情感的表达起着强化作用,获得疏通文意,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杜甫《登高》中的名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常”字写时间之长,频率之高,“独”字可解为孤独孑然一身,诗人又偏偏在多病之秋登高感怀,强化了诗人因遭遇坎坷、长期漂泊而产生的孤苦与悲凉的心境。

5、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清人沈德潜认为,“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可见,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应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遵循“语言──意象──意境──情感”的思路,并兼顾表现手法。

试题链接:

1、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问题(2006上海卷)

[黄钟] 人月圆 张可久

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问题:“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福建卷)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题: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1、“倦”字可以理解为厌倦,“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表达了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又为后文表现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主旨作了伏笔。

2、“凉”。照应诗题中的“秋”字和首句的“清”字,不仅再次渲染了天气之凉,更烘托出心境的的孤寂与凄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或答“缺”字。一个“缺”字,不仅写出了梧桐枝叶遮掩明月的朦胧之美,也暗示出诗人的失落、遗憾的心情。三、四句景中融情,以景传情,不言“愁”字,而句句载愁

古诗文中的虚词——代词篇·(1)人称代词 (2009-10-06 20:23:18)转载▼ 标签: 代词 虚词 动词 尔曹 项羽 分类: 读书笔记

三十年前,我是我县一所高中的语文课教师。那时刚刚恢复高考。为提高学生古文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备考,我结合高中语文课古诗文教学的实践,系统整理了这套古诗文虚词高考复习资料,并将其刻印成活页分发给学生。那时的复习资料很少,学生得到这份资料如获至宝,有的甚至考上大学后还向我索要。30年弹指一挥间。经过几次调动和搬家,我刻印的这份资料早已散失,好在当时的草稿还在。这是我辛勤劳作的成果,我倍加珍惜。现在回头翻翻,仍感到有参考价值。30年前的资料能保存到现在,的确不易。我怕再有闪失,故将其重新整理如下。都是老古董了,现把它翻出来晒晒太阳,免得小虫子再把它蛆了呀。 此为《古诗文中的虚词——代词篇·(1)人称代词》 一、人称代词

1、自称——第一人称 【吾】·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我) 【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 【予】·旁人不识予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我的) 【余】·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我的) 【卬】·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卬,读如昂,第一人称代名词。这句话的意思是,船夫摇摇把船摆,旁人过河我等待。旁人过河我等待,等个人儿过河来。)

——以上为自称代词,⑴用在动词前面作主语,相当于“我”。⑵用在名词前面作定语,相当于“我的”。⑶单独用以表示复数,相当于“我们”。 【吾辈】·三湘登眺还吾辈,千古江山独此楼。(我们) 【我辈】·我辈本无流俗态,不教离恨上眉多。(我们) 【吾侪】·文王犹用众,况吾侪乎?《左传·成公二年》。(我们这些人) 【我等】·像此种字简意深之例,通文比比皆是,看我等动辄洋洋数万言,才知其贵重也。此为我等后学当学之一也。

——以上为自称代词后面加“侪”、“等”、“属”、“曹”、“辈”等字,表示复数,相当于“我们”。 【朕】·“朕为始皇帝”。(朕 <名> 我,我的。中国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自称。) ·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后汉书·和殇帝纪》(至尊若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屈原《楚辞·招魂》。(朕,古人自称之词,先秦时期一般人也可自称“朕”)

【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资治通鉴》(孤,孤家,人君谦称) 【寡人】·秦王谓唐且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战国策·魏四》(寡人,古代君王的谦称,意思是寡德之人) ——以上为帝王自称。 【对己称名】·项王(项羽)曰:“不然,籍何以至此?”(籍,项籍自称)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王勃《腾王阁序》(勃,王勃自称)

——谦称的另一种特殊表示法,古人对尊长说话,直呼自己的名字,以示自谦,相当于“我”。

2、对称——第二人称 【若】·是非若所知也。(你) 【乃】·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 【汝】·吾与汝毕力平险。(你们) 【女】·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尔】·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你的) 【而】·吕后真而主矣。(你的) ——以上为对称代词,,⑴用在动词前面作主语,或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相当于“你”。⑵用在名词前面作定语,相当于“你的”。⑶单独用以表示复数,相当于“你们”。⑷⑺⑹⑸ 【若属】·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 【汝辈】·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你们) 【汝曹】·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你们) 【尔曹】·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你们) 【尔等】·使尔等片帆不返。(你们) ——以上为对称代词后面加“侪”、“等”、“属”、“曹”、“辈”等字,表示复数,相当于“你们”。 【上】·上使外将兵。(皇上,指秦始皇) 【君】·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指项羽) 【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指齐威王) 【大王】·大王来何操? 【陛下】·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您) 【阁下】·阁下以为如何? 【足下】·足下事皆成,有功。 【将军】·将军岂愿见之乎?(指刘备,您)

——以上为对帝王将相的尊称,其作用相当于对称代词,有时可译为“您”,有时也可不译。 【君】·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你) 【卿】·卿欲何言? 【公】·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子】·子何恃而往? 【夫子】·夫子固拙于大用矣。 【先生】·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 【左右】·左右不明,卒从吏讯。 【执事】·若亡郑而有利于君,敢以烦执事。

——以上为对一般人的尊称,其作用相当于对称代词,有时可译为“您”,有时也可不译。

【对人称字】·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意。 ·冀君实或见恕也。

——以上为尊称的另一种特殊表示法,对人说话,讳其名而称其字,以示尊敬,相当于“您”。

3、他称——第三人称 【之】·我见相如,必辱之。 【其】·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彼】·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夫不恶女乎?

——以上为他称代词。⑴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⑵用在动词前面作主语,(“之”除外),或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相当于“他”、“她”、“它”。⑶用在名词前面作定语(“之”除外)相当于“他的”、“她的”、“它的”。⑷表示复数时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4、复称和旁称 【自】·宁信度,无自信也。 【己】·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其】·余亦悔其随之。 【身】·于其身也,同则耻师焉。

——以上为复称,反身自称,相当于“自己”。 【他】·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己歌。 【人】·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以上为旁称,指称别的人,相当于“别人”。

人称代词包括、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先秦时期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朕”“台(yí)”“昂”。“我”“余”“朕”三个是殷商时期就有的,“吾”“予”“台”“昂”是西 周以后才出现的。其中“予”只是“余”的不同写法,《尚书》《诗经》《论语》《孟子》等文献用“予”,西周金文、战国时期的多数文献如《左传》《国语》 《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一般都用“余”,汉代以后“予”字基本上就不用了。“台”可能是“余”的变体,只见于《尚书》,“吾”和“昂”都是来自周人 的母语,“吾”在春秋时期进入了当时的汉民族共同语——雅言,而“昂”只见于《尚书》和《诗经》,而且用例很少,没有真正进入雅言。“我”“余(予)”“ 朕”“吾”这几个代词之间有表义上的差异。“余(予)”是谦卑的说法,汉武帝时犍为文学(姓名不详)注《尔雅》曰:“余,谦卑之身也。”所以《尚书》中有 “予小子”“予冲子”的说法,没有“我小子”“朕小子”的说法。周公自称“余小子旦”,不说“我小子旦”。

“朕”是尊崇或倨傲的说法,所以一般是君王用以自称,或是提到自己的祖先时用。由于这个缘故,秦始皇二十六年钦定这个词为皇帝专用,后来各朝代的皇帝都因袭之。

“我”则是既无谦卑也无尊崇、倨傲义的通称说法,所以在“吾”字流行之前,第一人称复数一般都用“我”。

“吾”和“我”并行之后,在表义上也开始有所分工,“吾”有亲近的意思,和现代汉语北京话里的“咱”“咱们”类似。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包括式一般都用“吾”。 第一人称代词发展到魏晋时期,又出现了“身”和“侬”。

顺便讲讲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了

二、第二人称代词 第二代词有“尔”“汝(女)”“乃”“而”“若”“戎”,“汝(女)”“乃”是殷商甲骨文里就有的,“尔”“而”“若”“戎”是西周以后才出现的,其中“ 戎”只见于《诗经》,可能与第一人称代词“吾”“昂”一样来自周人的母语。和第一人称代词一样,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女)”“而”“乃”之间也有表义 差异。“尔”与“我”配对,是第二人称代词的通称形式。春秋时期诸侯会盟时用“尔”称代对方,用“我”称代己方。 “汝(女)”与“馀(予)”配对,是贱称形式,含有鄙贱的意义。骂人或很不客气的时候用它称代对方。

“乃”与“朕”配对,是尊称形式,含有尊敬的意义,提到对方祖先或对方的功勋时多用它来称代对方,所以“乃”常作领属性定语。

“而”表示亲密的意义,常来称代关系亲近的人。 “若”在先秦文献里比较少见,《庄子》和汉代的《史记》里用得较多,可能是“汝(女)”字的一个变体。 三、第三人称代词

先秦时期还没有地道的第三人称代词,“厥”“其”“之”三个都有指示代词功能,还没有完全从指示代词当中分化出来。在这三个词当中,“厥”和“其”是古今 关系,在西周金文和时代较早的《尚书》《诗经》里“厥”用得较多,春秋以后逐渐被“其”所代替。这两个词在句子中只作领属性定语。

有时候它们作小句(主谓短语)的主语,实际上等于“名词+之”,还是处于领属定语的语法地位。 到汉魏以后,“其”才可以作主语和宾语。“之”只作宾语。 魏晋以后出现“渠”和“伊”。“渠”当是“其”字在当时的方言音变。

现代汉语所用的“他”在上古是旁指代词,东汉以后逐渐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d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