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84)

更新时间:2023-11-01 18: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是判断句

----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84)

杨宝福

文言文阅读知识(五)

一、判断句

4、“者”“也”都不用,也可形成判断句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蓼蓝里提取的,却比蓼蓝还要青。”

(《高助》254 《高增》241 《高新》200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是判断句。

我们先要明确什么叫判断句。 张之强《古代汉语》写道:“所谓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词组对主语进行判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一种句子形式。”

关于判断句,郭锡良先生在《古代汉语讲授纲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以下简称《纲要》)举“亚父者,范增也”“陈胜者,阳城人也”两例之后指出:

典型的判断句所表达的意义主要是上面所说的两种情况,主语与谓语所指的应该是同一事物或者同一类别。

我们用两位先生的论述,考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不是判断句。 先说“青,取之于蓝”。它的主语是“青”,谓语是“取之于蓝”,它们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是同一事物;而“取之于蓝”也没有对主语“青”进行分类。

再说“而青于蓝”。它的主语是“青”,谓语是“青于蓝”,它们也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是同一事物;而“青于蓝”也没有对主语“青”进行分类。

杨振中可能会说:“我只指‘青,取之于蓝’是判断句。”

如果是这样,那么,应该在“青,取之于蓝”下面加点,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就是这样处理的。请看: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史记?鸿门宴》)

杨振中可能会说:“‘青,取之于蓝’可译为‘靛青是从蓼蓝里提取的’。” 不错,译文是一个判断句。它有判断动词“是”,又有相当于名词的“的”字短语。然而,以译文来推断判断句,往往犹如缘木求鱼那样好笑。只有用文言文的判断句知识考量,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青,取之于蓝”的谓语中心词是动词“取”,所以,它是一个动词谓语句。 郭先生除了上面论述外,还指出古代汉语中灵活运用判断句的三种情况”: 甲、采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修辞手法 乙、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 丙、用判断句形式表达事物的因果关系

郭锡良先生为三种情况各引了三例。这里,每种情况摘抄一个引例:

曹公,豺狼也。(《赤壁之战》)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甲、乙两种情况的谓语“豺狼”“勇气”都是名词,而“取之于蓝”是动词性的, “青于蓝”是形容词性的。所以,都不是郭锡良先生所说的“灵活运用判断句”前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郭锡良先生在第三种情况“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事物的因果关系”的后面,紧接着写道:

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用带“也”判断句放在表示结果的分句之后说明原因。例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纲要》175页 )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的句意是“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割也”解释“良庖岁更刀”的原因。“折也”解释“族庖月更刀”的原因。

“割也”中“割”的后面,有“也”;“折也”中“折”的后面有“也”,而

“而青于蓝”的后面没有“也”。

第一分句“取之于蓝”与第二分句“青于蓝”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所以,它也不可能是郭先生所说的“灵活运用判断句”的第三种情况。

杨氏把“青,取之于蓝”译为“靛青是从蓼蓝里提取的”,这给人一个错觉:“取之于蓝”好像是一个名词性短语。其实不然。董琨 吴鸿青 李杰群在《古代汉语辅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董琨<辅导》)中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译作“靛青,从蓼蓝草中提取,但它的颜色比蓝草青”。译文“从蓼蓝草中提取”,保留了“取之于蓝”动词性短语的韵味,是十分精当的。

简言之,谓语中心词是动词或形容词的单句或分句,肯定不是判断句。“青,取之于蓝”的谓语中心词“取”是动词,而“而青于蓝”的谓语中心词“青”是形容词。前者是动词谓语句,是叙述句,是动补谓语句,后者是形容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都不是判断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cv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