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学说课稿3

更新时间:2023-07-18 04: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旅游资源概论》说课稿

一、概述

旅游资源概论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的一门学科,它以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旅游资源的成因、特征,典型旅游资源概况,旅游资源开发及保护等方面内容。

我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保障、教学效果、建设规划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程情况作一概述

二、课程设置定位目标

旅游日益成为人们基本需求,旅游市场不断发展,旅游企业、旅游管理研究机构等单位均需要大量的知晓旅游发展规律、熟悉旅游资源、善于开发旅游市场的专业人才。

结合对旅游景区发展的调查和旅游产业人才需求的研究分析和“培养生产一线高级应用性技术、管理、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定位为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习旅游资源形成和发展规律、培养学生从事旅游工作所需基本素质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前期课程是导游基础知识和旅游学概论课程,后续课程是景区管理与开发、景观设计、旅行社业务、旅游经济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本课程还加入旅游线路的设计及成本测算,旅游美学欣赏、江浙旅游资源调查等内容。通过任务教学,使学生掌握国内旅游资源相关内容,顺利考取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知识,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能力目标:1.使学生全面熟悉不同旅游资源的特点,能够对我国的旅游资源进行正确的定性和归类。2.能够针对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开展调查并作出客观的评价,具备从事与旅游资源相关的各项工作的能力。3.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风景区的开发和规划,具备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技能。4.具备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中常见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

素质目标:1.具有热爱旅游管理专业,爱岗敬业的道德品质。2.具有胜任旅游管理工作的良好业务素质。3.具有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分析和思维能力。4.养成良好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模式,初步树立旅游资源规划与管理中的奉献意识、沟通协作意识。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教学服务于高职高专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以一线旅游管理人的基础技能培养为主线、以项目驱动为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学生对旅游资源概论科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素质水平。

按照高职高专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利用自身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 从岗位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的融合原则的贯彻,来进行《旅游资源概论》课程设计,以突出专业课程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计以旅游资源为载体,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以项目驱动教学、案例教学、野外考察、课堂讨论、校内实践实训等形式,融合到教、学、做各环节中,强化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培养。具体如下:

⑴结合本课程的内容特点,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旅游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专家、专业教师、旅游行业管理一线专家,采用“开放式”式互动讨论方法,制订用于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教学实施的基础能力标准和岗位能力标准,把岗位能力标准融入课程中,建立课程标准。

⑵项目驱动、案例分析等进行教学模块和教学方案设计。组织设计内容丰富的实地旅游资源调查、模拟企业进行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调查方案设计、以项目驱动为特色开展基于GIS技术的旅游资源解说系统研发的校内实训、校外旅游景区见习等,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和社会,综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项目驱动式教学;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提,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

⑶改革传统的以笔试形式考核学生成绩的方式,注重课程职业能力的考核,采用能力测试与理论测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根据学生任务完成、项目实施情况以及校外实践的完成情况综合评定。

本课程教学设计是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来确定的, 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思路,加深学生对旅游资源类型的认识、学会基本的旅游资源的调查方法和程序,掌握基本的旅游资源开发设计的方法技能。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职业基本技能,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模块:

㈠ 、教学模块设计

本课程教学内容是围绕以旅游资源基础理论为核心,结合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发展现状和趋势和授课教师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组织与安排,《旅游资源概论》课程内容内容既体现规范化、系统化,又突出适应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其内容体系结构主要表现为四大模块:一是旅游资源基础模块;二是自然旅游资源模块;三是人文类旅游资源;四是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块。

1、旅游资源基础模块

知识点内容:资源的概念体系;旅游资源的定义类型;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旅游资源的类型

选取依据:掌握基础概念理论,熟悉旅游资源的类型

教学方法:案例法 、讲授法 、讨论法

课时安排:4学时(其中实践教学1学时)

2、自然旅游资源模块

知识点内容:地质地貌、水体、生物、气象与气候等自然类旅游资源

选取依据:掌握自然类旅游资源特点,培养学生的鉴别旅游资源的能力

教学方法:案例法 、讲授法 、讨论法

课时安排:12学时(其中实践教学4学时)

3、人文类旅游资源模块

知识点内容:历史古迹、古镇类,民俗风情、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

选取依据:掌握人文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人文类旅游资源的理解和鉴赏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案例法 、讲授法 、讨论法

课时安排:12学时(其中实践教学3学时)

4、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块

知识点内容: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理;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序与步骤;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选取依据:掌握基本的旅游资源开发的原理与程序、内容,培养学生基本的旅游资源开发设计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目驱动法 、讨论法

课时安排:9学时(其中实践教学3学时)

㈡、实践教学的设计

1、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模拟调查(1学时)

利用景区开发与管理模拟实验室的景观模型沙盘进行实训教学。

2、苏州校外实训基地实习(4学时),其中内业(1学时) 利用实践课时带领学生到景区进行旅游资源调查现场教学,了解实训基地的旅游资源现状和类型,特点,形成原因。并根据调查结果,在校内安排1学时进行课堂实训,学习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3、苏州校外实训基地实习(3学时),其中校内实训(1学时) 利用实践课时带领学生到苏州实训基地现场实践教学,了解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回校安排1学时的课堂实训讨论,探讨实训基地的旅游资源的下一步开发建设对策。

4、综合实践环节(3学时)

将旅游资源基础模块、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模块设计的相关内容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连接成一条路线进行考察,分析旅游资源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思考。

⑴实践实施形式:

由教师带领学生到旅游景区景点现场调查与校内实验室实训教学相结合。

⑵实践环节教师指导的方法:

①在进行旅游资源调查前,在考察之前,分发自编《旅游资源野外调查综合实习指导书》由学生认真阅读。教师再集中学生,介绍实习区域情况、注意事项;确定分组名单,分发实习仪器、工具。

②调查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以实习小组单位独立开展调查与访问。

③指导教师采用阶段性的集中讲解、辅导和小结、现场的集体或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

④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做好野外作业考察记录、景观摄影、单体调查表填写、撰写调查报告等实习工作安排和课堂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学生理论基础较差,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持续保持时间短;动手能力较强,好表现,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采用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拓展行业发展现状相关知识;在实践操作中融入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进行教学方法设计:1、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项目驱动式、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开放式课堂讨论、试讲评议和实践调查,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按照教学安排,带学生外出到实地考察旅游资源。

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和手段的确定以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原则。具体如下:

1.传统课程讲授法:

本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主要通过课堂授课方式进行组织。授课过程中主要由教师重点介绍课程要点和难点,介绍学科前沿领域及其最近研究进展,介绍教科书中没有列出的背景知识,穿插较多的课堂讨

论,提出供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通过课堂授课,使学生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和课程要点。

2.开放式互动教学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开放式师生互动教学方法,随时发现问题,随时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课外则由教师结合科研工作和学术前沿,就学生感兴趣的学术热点及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思想,鼓励兴趣和信心,开阔视野,营造一个轻松、开放、民主、自有探讨问题的氛围。

3.实战案例分析法:

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结合授课教师丰富的实战案例,深入浅出的对案例进行实战演示和探讨,以教师切身实践过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进行实践演示教学。

4.项目驱动教学法:

本课程在旅游资源展示开发的教学内容中,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以旅游资源为材料,主要通过以旅游资源解说项目研发和大学生创业竞赛等活动和新农村规划项目为中心,开展任务分解设计,让学生既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又可以创造发挥。可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有明确的任务,能让学生围绕项目组织已学知识和学习资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得以发挥。

5、实地调查法:

在本课程的"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调查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等教学内容中,组织学生以12-15人为1小组,到苏州周边旅游景区景点进行见习、调查,并以小组为单位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小组的调查结论。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团队沟通、合作的能力。

五、以旅游资源评价为例

教学过程设计(3课时)

项目任务的提出与分析:

回顾总结上一单元内容(5’)

案例观摩评价与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激发兴趣、引入项目任务。(5’)

项目资源的收集:

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和探讨研究(10’)

操作演示(30’)

项目活动:

案例的模仿练习与操作(35’)

操作要点的归纳总结与问题分析(10’)

案例的迁移应用与创新实践(30’)

创新实践的交流;优缺点的点评;

项目评价:

头脑风暴、开拓思路,互相学习。(10’)

六、课程教学资源

课程教材:

《旅游资源概论》石峰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11年07月 参考书目:

1.《旅游资源开发》周红军等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2年02月

2.《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李瑞 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07月

课程网站:

中国旅游资源投资网/;

中国景点网/;

中国旅游网;

旅研网/;

七、教学保障

校外实训基地。

苏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以苏州市附近景区作为本课程的实习实训基地,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多年的旅游教学实践中与旅游相关行业建立了良好的实习基地合作关系。例如:

⑴苏州虎丘风景区

⑵苏州拙政园、狮子林等古典园林

⑶苏州东山、西山景区

⑷苏州市青年旅行社、原创旅行社、康辉国际旅行社、春秋国际旅行社等旅游企业

⑸苏州市旅游局

八、建设规划

1、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2、完善实践条件,建立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虚拟实训系统等

3、完善教学资源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cr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