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专升本)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16 08: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专升本)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护理心理学:心理护理是针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及心理状态,护士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给病人关怀、支持和帮助,以满足病人的需要;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病人和家属对疾病带来的变化的适应能力;进而促进病人成熟和发展。 二、简答题:

1.现代护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表现在那些方面:

(1)现代护理学和心理学都是以人为自己研究对象并直接服务于人; (2)现代护理学和心理学都属于一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3)现代护理理论不断地吸收心理学关于人们的需要与动机、应激与应对、自我的发展与障碍等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4)现代护理实践中积极地运用心理学特别是医学心理学的咨询、治疗等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教育。 2.护理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1)认识和研究疾病对人的心理活动与特征的影响和心理因素对健康的作用,以及生理与心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护理工作者了解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疾病的不同影响及相互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就能更好地对病人进行系统护理,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2)研究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方法,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由于他们的成熟状态和社会经历差异,所充当的社会角色不同,患病的心理反应也会各有差异。所以护理工作者需要学习一些毕业生发展心理学知识,以便针对不同年龄病人的特点进行躯体和心理护理。

(3)研究和应用有效地交往和心理评估的理论和技术,掌握有效地与病人进行交往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对于护理工作者及时、准确地估计和诊断护理问题十分有用,而且是实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前提和保证。

(4)研究和应用心理问题的干预理论和技术,各种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适应对象,使用者需要根据对象的人格特征、心理问题的性质以及本人的经验选用。 (5)研究心理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关系

- 1 -

《护理心理学》

(6)研究和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对正常人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预防某些心理问题的出现,或一旦出现心理问题便能及时寻找帮助;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能帮助人们对某些疾病产生正确的认知,消除由于错误认识带来的心理恐惧。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绪、思考过的问题和作过的动作都会在脑子里留下一定的“痕迹”,在一定条件的诱发下而在脑中再现出来,这个心理过程称为记忆。

3.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4.想象:想象是人脑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5.注意: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简答题:

1.知觉主要分为哪几类?

按知觉对象性质,将知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一)空间知觉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 (1)形状、大小知觉 (2)距离知觉 (3)深度知觉 (4)主位知觉

(二)时间知觉指人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时间知觉的信息线索主要来自自

然界周期性的变化和人体自身生理、心理的节律性变化。

(三)运动知觉指对物体和自身机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运动知觉是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的

结果,参与运动知觉的有视觉、动觉、平衡觉,其中视觉起重要作用。 情感主要分为哪几类? 2.情感按其内容一般分三个方面:

(1)道德感 指人在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动机、行为倾向及具体行为的道德价值、道

德意识和道德标准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如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情感、同情感、人道主义情感等。

(2)理智感 指在人的智力活动中,即认识和探求真理时,能否满足知需要所产生的情

- 2 -

《护理心理学》

感体验。如惊奇感、怀疑感、自信感、充实感等。理智感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世界观、人生观等相联系,在人的认识发展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又反过来推动人的认识进一步深入。

(3)美感 指人对美的体验。美是一种感受和体验,很难准确地描述美感概念的内涵和

产生过程,不过,美感作为心理现象,是人为满足美的需要,按照个体所获得的美的修养与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美感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社会性,不仅物质形态美使人有美的体验,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也都使人产生美的感受与体验。

3.胆汁质气质的主要特点有那些?

胆汁质 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敏捷性高、可塑性低、情绪兴奋性高、外倾明显。其行为表现出直率、热情大方、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思维敏捷但缺乏准确性,粗心,情绪强烈外露且不稳定,性情急躁,自控力稍差,总的给人一个印象,情绪强烈而不稳定。 4.智力主要分为那几类? 智力可分为七大类:

(1)逻辑性和数理性的智力(逻辑数学能力) (2)言语能力 (4)身体—动觉智力 (5)音乐智力

(6)洞悉人性、善解人意、人际智力 (7)自我内省智力 三、论述题

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 指直接与人类个体生存相关的需要,包括饥、渴、性、排泄等需要。 (2)安全需要 指确保个体生存安全、生活稳定、免遭危险与恐惧的环境与条件的需

要,包括对组织、秩序、安全感和可预见性等需要。

(3)社交的需要 指个体社会交往中获得爱和归属的需要。交往是人的一切活动的纽

带,交往中人才可能产生友谊、爱、情感上的融洽等,才可能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如果这种需要不能获得满足,会带来疏远感、孤独感、陌生感、寂寞感。

(4)自尊的需要 指个体自尊和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一个人要求获得别人的关心、

- 3 -

《护理心理学》

尊重、重视和高度评价,而产生认可、威望、荣誉、负责任等情感。自尊指对自己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充满自信与肯定,从而产生自信、自重、自足、胜任等情感。这两种情感通常产生于社会生产及有益的活动中,从而体验到自身价值的存在。自尊与被尊重需要受挫,就会使人产生沮丧、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缺乏和丧失自信。

(5)自我实现的需要 指促使个体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向往,这种向往可以说成是希望

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马斯洛又说,自我实现可定义为一种永无止境地趋向个人内心的统一,整合或和谐,达到一种自身安宁、完美的状态。

2.在个体发展中,需要层次逐渐出现,生理、安全需要最早出现,之后才出现社交、自尊需要,自我实现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3.需要层次的发展

对个体而言,只有某一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才能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但并不意味着对基本满足的低层次需要可以不管,而是要持续不断地给予满足。

4.马斯洛注重对健康人的研究,强调人性积极的方面,注重人的尊严,尽管有理想的色彩,但仍然可以作为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心理护理的理论借鉴。

人格障碍的主要类型及表现有那些?

人格障碍的类型,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和二版修订版(CCMD-II-R)把人格障碍类型分为:

(1)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猜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其行为特点为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易产生病态嫉妒;过分自负,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总认为自己正确;好记恨别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和利益,忽视或不相信与自己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很难以说理或根据事实改变其想法。

(2)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以及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且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其行为特点是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乏亲切感;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怪癖行为,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孤僻自处,多单独活动。

(3)反社会型人格:是一种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其行为特点:

- 4 -

《护理心理学》

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忽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义务,长期地行为不负责任,如不承担经济义务、家庭责任,不抚养小孩,不赡养父母;他们认知完好,但行动无计划,不考虑后果,并常有冲动和暴行;损害别人的利益而无内疚感,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不能维持长久工作,爱责怪他人,或为自己粗暴行为进行辩解、撒谎。

(4)冲动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情绪具有明显冲动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其行为特点:对事物往往作出暴发性反应,不能控制的发怒,易与他人争吵或冲突;行为有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倾向;反复无常;生活无目的,事先无计划,做事缺乏坚持性,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有自伤行为。

(5)表演型(癔症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其行为特点:感情用事、戏剧性地、过分夸张地自我表演;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影响,自我中心,强迫别人符合他的需要和意愿,稍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说话夸大其词,甚至掺杂幻想情节;情感反应强烈易变,易受损害;渴望他人关注;表扬和同情自己,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在外貌和行为上表现过分。 (6)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其行为特点:刻板固执、做事循规蹈矩、墨守陈规、要求完美无缺,反而影响工作效率;不合理地坚持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办,对别人做事不放心;办事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反复考虑,反复核对检查,唯恐疏忽和差错;拘泥细节,甚至生活小节也要“程序化”,否则就不安,重做;不能体验工作之后的愉快、满足感,相反易悔恨和内疚;对自己要求严格,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和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谨乞啬、缺少友谊往来。

(7)其它人格障碍:指依赖型人格障碍,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的一种情绪状态。 应激

2.应激是个体“察觉”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威胁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包括刺激物、应激反应及刺激与个体的互动作用这三个方面。 应对方式

3.应对方式又称应对策略,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

- 5 -

《护理心理学》

二、简答题:

1.建设性心理防御机制有那些主要类型?

(1)升华 指个体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欲望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2)合理化 又称文饰作用和理性化,指潜意识地用一种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这种理由为自己接受,其目的是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个人的自尊。

(3)补偿 指个人存在真实的或想象的躯体或心理缺陷时,通过代偿而得到:非常有效的纠正,即个体意识到在某方面较弱时,便针对该薄弱环节做出更大的努力来克服自卑感和相应的焦虑。

(4)抵消 指以某种象征性活动或事情潜意识地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好像那些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过似的,以此来减轻心理的不安。

(5)替代 当个人所确立的目标与社会的要求相矛盾时,或者受到条件限制而无法达到时,他会设法制定另一目标,取代原来的目标。

(6)认同 指把别人具有的而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在不知不觉中加到自己身上。 (7)鼓励 亦称增强努力,指发现目标难以达到时,鼓起勇气,增加努力,克服困难,从而实现动机。

(8)幽默 是一种以奇特、含蓄、双关、讽喻、诙谐、巧合等行为表现形式的良性刺激,常与乐观相联系,以此在不知不觉中化解挫折困境和尴尬场面,并赋予生活以情趣和活力。

2.破坏性心理防御机制有那些主要类型?

(1)压抑 指把为社会道德规范所不接受的冲动、欲望、思想、情感等在其尚未觉察时压抑在潜意识层,或把痛苦的记忆予以选择性遗忘,从而免受动机、紧张、焦虑而形成的心理压力。

(2)否认 把已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此来逃避心理挫折和痛苦感。

(3)反向 指对内心的一种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或行为表现出来。 (4)幻想 当个人无力克服前进道路上障碍时,企图以一种非现实的想象的情境来逃避挫折情境,以得到自我满足。

(5)投射 这是一种常见的基本心理防御机制,是指把自己所具有的,但又为自己所

- 6 -

《护理心理学》

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欲望等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以此来避免内心的不安。

(6)推诿 严格地讲,推诿是一种文饰作用,指把自己的过失或失败归因子自身以外的原因,以推卸责任的方式来减轻内疚,求得心理平干安。 3.应激的一般性处理方法有那些?

(1)常规运动锻炼 常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个体心肺功能,增加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张力和姿势,控制体重,减轻紧张,促进肌肉放松,从而达到缓解应激反应和提高个体应对应激的能力。

(2)饮食与营养 处于应激中的个体,能量代谢加快,消耗增加,需要及时得到营养补充,增强机体抵抗应激的能力,防止机体进入衰竭状态。因此,保持恰当饮食与良好的营养状况在应激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3)休息 帮助应激者养成良好的休息和睡眠习惯,安排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这样才可能使应激者消除疲劳,精神放松,有足够的精力解决面临的问题,成功地渡过应激阶段。

(4) 时间管理技术 应激者常常时间管理混乱,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因而不能从容地应对应激。时间紧张、工作忙乱也常常是应激的原因之一。因此,应该让应激者学会正确的时间管理技术。

(5)心理与社会支持 一般心理支持可以帮助应激者清醒地认识当前的处境,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其具体训练方法详见本书第六章。社会支持可以缓冲应激原的作用,减轻应激反应。 论述题

4.影响护士工作应激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影响护士工作应激的主要因素

(1)护理工作环境 一般而言,在内科病房(尤其是心血管病房)、急诊室和监护病房(1CU病房)工作的护士,工作负荷重,紧张程度高,病人病情复杂,变化迅速,护理工作可控制性和可预测性程度低,加之病人住院治疗时间较长,效果缓慢,与濒死和死亡病人接触多,不容易建立起工作成就感,因而经常处于高应激水平状态。

(2)护士个人工作经历 实习护士或缺乏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与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的护士在应激水平和感受到的应激原种类上有很大差异。通常,护士刚参加护理工作时,期望水平较高,希望获得工作成就感,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应对护理工作应激的能力,容

- 7 -

《护理心理学》

易遭受挫折,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相反,有经验的护士,面对同样的工作应激原,大都能有效地处理,从容的应对,不容易产生挫折,很少或者仅出现轻至中等度的应激反应。一般而言,新参加工作的护士感受到的高强度的应激原常常与工作经验和应对能力缺乏有关,如护理剧痛病人、癌症病人、绝症病人或濒死病人,处理护患关系,与沮丧病人家属沟通,护士角色混乱,对自我价值缺乏正确认识等;而有一定工作经历的护士较多地感受工作负荷过重,责任过大,工作—家庭矛盾等方面的压力。

(3)人格 护士的人格特征对护理工作应激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人格外向者倾向于主动寻求新颖的、变化的活动,对单调的、重复性工作耐受性低,易导致应激;人格内向者倾向于回避变化不定的活动,对单调的、重复性工作耐受性高,较少出现应激反应;具有A型行为类型特征的护士常常表现出高水平的应激反应。大量研究结果证明,护士如能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如主动与别人讨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尽可能多地考虑事物积极的、有利的方面等,工作应激水平就低;反之,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如回避问题、否认问题存在、幻想、自我责备,工作应激水平就高。

(4)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能有效地缓冲护士工作应激,护患之间、医护之间、同事之间及上级护士与下级护士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种矛盾,提高护士耐受应激原的能力。医护之间或上级护士与下级护士之间如果处于一种冷漠的或对抗的、缺乏支持的相互关系,则护理工作应激水平增高,而开放的、融合的和相互支持的关系则能有效地缓冲各种工作应激原的作用,降低应激反应水平,提高工作满足程度。 5.面对危机病人,护理工作者建立起建设性应对机制的方法有那些?

作为一名护士,面对发生危机的病人或同事,应及时制定危机干预计划,紧急地处理危机者当前问题,重点在于给予危机者及时的心理支持,尽快地让危机者接受当前应激性困境的现实,尽可能地帮助危机者建立起建设性应对机制,具体方法包括:

(1)保持与危机者密切接触 情况紧急时,护士应尽可能地陪伴在危机者身旁,建立起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耐心地引导和倾听危机者叙述,了解危机发生的原因,同时防止危机者发生意外。

(2)及时地给予危机者心理支持,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

(3)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支持资源 护士应尽快摸清危机者各种社会联系,利用各种社会支持给予危机者关心和帮助。

(4)帮助危机者正确地认识所发生的事件, 尽可能地使危机者接受当前不利的处境,帮助危机者客观地、现实地分析和判断应激性事件的性质和后果,及时纠正危机者歪曲的认

- 8 -

《护理心理学》

知。

(5)帮助危机者建立积极的应对策略,要对危机者所使用的应对策略进行仔细分析,明确指出哪些应对策略是无效的,应当放弃,同时要引导危机者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取而代之。并且要根据危机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积极应对策略。

(6)鼓励危机者在现实工作或生活中解决问题 只有在实际环境中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行动,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最终战胜危机,恢复心理健康。

(7)反复评价效果,选择最佳干预方法 在危机干预中,护士应在每一个阶段分析和比较干预效果,找到最佳干预方案和方法,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能力测验是心理测验中的一大类别,包括智力测验、儿童发展量表和特殊能力测验,主要用于评估一般智力。 人格测验

2.人格测验也是心理测验中的一大门类,其数量甚至超过智力测验,主要用来评估人们的人格特征和病理人格特征。 访谈

3.访谈是心理评估收集资料的一种重要技术,是通过访谈来了解患者的真实的情况,是临床工作者与病人或来访者之间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会晤。无论在护理是临床心理学实践活动中,绝大多数场合访谈都是面对面进行的。访谈与者包括访问者和被访者双方。 标准化心理测验

4.标准化心理测验指经过标准化程序处理后的心理测验。 二、简答题:

1.行为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行为观察能够在比较自然的情况下提供被观察者在生活(家中)或特殊环境中(如学校,医院)的行为方式概况。

(2)能提供有关被观察者个人行为特征的信息。

(3)能为护理人员进行心理评估和制定干预计划提供系统的行为观察记录。 (4)在行为观察中,能对其亲属或其他人所提供的有关观察对象和病人的心理特征和状态进行客观验证。

- 9 -

《护理心理学》

(5)能在一种比较自然的情景下,对从心理测验中获得的有关被观察者和病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评价和验证。

(6)对婴幼儿和某些特殊人群(如发展迟缓儿童、聋哑人和语言障碍者等),访谈法和心理测验均很难应用,行为观察有独到的作用。

2.访谈中,访谈者与被访谈者建立良好协调的关系的方法有那些? 以下方面有助于建立良好协调的关系: (1)维持适当的目光接触。

(2)访谈者保持一种自然、放松和关注的姿势。

(3)用平静、友好和接受的方式清楚地、不慌不忙地交谈。 (4)讲话的声调温和、富有感染力。

(5)访谈者与被访者交往时不要以一种裁决式的口吻 (6)努力使访谈成为双方都积极参与的活动。

(7)对于被访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都应做出适当的言语反应。 (8)若非必须,不要随意中断被访者的谈话。

(9)对被访谈者的谈话应表示出兴趣,使他们感到访问者能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感 (10)及时地发现被访者由于担心访谈而产生的焦虑情绪,鼓励他们说出来,并进行适当的

解释,打消被访者的顾虑。 三、论述题

1.使用心理测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有那些?

(一)如何选择和评价测验

在评价测验时,不仅应对测验的质量、技术标准进行评价;而且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准备实施的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判断测验是否可用于具体的对象。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充分了解测验的结构与功能

(2)详细了解测验常模的情况和适用范围

(3)熟练掌握实施和记分方法,严格遵循标准化程序实施 (4)仔细研究测验的信度

(二)熟悉和运用各种分析测验结果的方法

任何一种心理测验设计的条目都只是从相同功能条目库中抽取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因此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测量标准误(SEm)反映了抽样误差的大小。当我们在分析解释

- 1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bh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