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电力公司株洲电业局营销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计划书

更新时间:2023-03-13 12: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南省电力公司株洲电业局营销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计划书

一、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湖南省电力公司株洲电业局营销中心建设工程(一标段),建设单位为湖南省电力公司株洲市电业局,建设地点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新华路与文化路交汇处,总建筑面积约6159平方米,其中地下架空层面积56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477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6层,局部设有地下架空一层(一面敞开),层高3.0m,首层层高为4.5m,其他层高为4.2m、3.6m、3.8m。主要屋面高度为15.9m、22.40米,结构类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椭圆形会议厅层高6.4m,屋盖采用轻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级,地下室防水等级Ⅱ级,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

施工现场场地已平整,场外进场道路已形成。施工现场施工用水、用电均可就近接入,现场施工条件已经具备。

2、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椭圆形会议厅屋盖为轻钢结构,涉及多专业、多工种交叉作业,合理的施工组织管理是工程顺利完成的关键。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设备垂直运输、外脚手架的搭设、高支模架及椭圆型结构部分的轴线控制是施工的关键,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目标管理、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材料设备管理、文明施工管理等,建立相应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

2.1本工程工程量较大,要求土建分部分项工程安排紧凑,布置合理,尽可能利用工作面流水交叉作业,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高机

0

械化施工水平。

2.2本工程施工项目繁多,施工时必须各专业队伍密切配合,充分协调,共同圆满完成好本工程。

3、施工组织与部署 3.1施工目标

3.1.1工期目标:计划工期300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12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1年10月15日。

3.1.2质量目标:《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的合格标准。 3.1.4安全目标:

杜绝人身死亡事故、重伤事故、重大设备事故和其他重大事故,减少轻伤,采用全封闭施工,争创市“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

3.2施工组织

本项目将全面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以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科学管理为基本特征,按照IS09002标准对该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科学管理。

项目经理部机构如下图: 施工 队 测 量 组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项目副经理 工程科 质 检 料 机料科 综合科 计财科 资料组 质量管理 试验检测 材料供应 设备调度 后勤协调 安全保卫 计划统计 财务会计 1

3.2.1拟派有类似施工管理经验且有责任心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组织有工作经验、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

作业班组成员在班长的直接领导下工作,班长由各专业技术员指导工作,各专业技术员由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领导。

3.2.2项目经理在施工过程中,运用自己多年的经验知识,努力完成本工程目标。

3.2.3项目班子选用与项目经理有多年配合经历的人员组成,同时保证项目骨干最先进场、最后退场。

3.2.4施工过程中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严格过程控制,确保工程目标的实现。

3.2.5施工过程中,如发生安全、质量事故,项目经理在按程序处理完事故以后,立即进行全项目人员质量(安全)教育,完善质量(安全)管理措施,防止今后发生类似事故。

3.2.6合理安排用工时间,按劳付酬,奖勤罚懒。 3.3施工部署 3.3.1部署原则

3.3.1.1在施工机具设备、周转材料、劳动力等方面加大一次性投入,进而达到集中优势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本工程,创造出最好的效益和达到甲、乙方双赢的目的。

3.3.1.2采用先进合理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多快好省地完成工程任务。

3.3.1.3按项目法进行施工管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整个项目部,严格按照IS09002系列标准,使施工全过程处于在控、受控状态。

3.3.2施工部署

2

3.3.2.1分次验收

本工程将同时组织平行流水施工,分三次验收,即基础施工完后即验收一次、主体封顶验收一次,最后竣工验收一次,以便尽早插入安装和装饰施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3.3.2.2施工顺序

(1)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饰,先土建后安装,安装预留、预埋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的整体施工原则。

(2)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为主导,安装预留、预埋同步穿插施工,室内外装饰自上而下随后进行的原则进行施工,形成各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达到紧密配合,复式滚动推进的目的,确保各阶段形象进度的完成及工程整体进度的实现。

(3)基础工程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基础土方开挖→基础混凝土垫层→测量放线→测量复核→基础钢筋、柱钢筋绑扎→基础模板安装→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4)主体结构施工顺序:测量放线→测量复核→柱筋竖焊、绑扎→柱模板安装→梁、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隐蔽验收→柱、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安装预留、预埋同步穿插施工)

(5)围护结构

清理基层面→放线弹墨→砌筑砖砌块→预留门窗洞口、木砖→安置门窗过梁→砖墙封顶。

(6)内装饰

墙面抹灰饰面→顶棚抹灰→楼地面饰面。 (7)外装饰施工工序

外墙基层处理→外墙保温→外墙饰面→放外架。 3.3.2.3劳动组织

3

由于本工程量较大,工期较紧,施工中要尽量创造工作面、充分利用作业面,全面组织流水施工。

管理人员:在公司范围内选调专业理论基础好,具有丰富管理经验、身体健康、有工作责任感的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专业操作工人:从劳务分公司、安装分公司选调思想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组织纪律性强的成建制的专业班组,并组织后勤服务、设备维护、特种工作人员。

3.3.2.4生产设施规划 (1)混凝士设备与运输

现场设砂浆搅拌机2台,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输送泵输送至各工作面,部分采用塔吊吊运。

运送自拌混凝土前应与业主充分协商,编制切实可行的组织措施。 (2)垂直、水平运输

根据本工程建筑高度及建筑物运输的需要,为确保工程进度,安装两台物料提升机作为材料垂直运输机械及水平运输需要。

(3)钢筋工程

钢筋加工棚布置在建筑物的就近位置,附设钢筋堆场,其布置1台对焊机,2台钢筋弯曲机,1台钢筋切断机,冷拉调直机1台,交流电焊机5台,直流弧焊机2台,竖向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配备2台电渣压力焊机。

(4)模板工程

木工加工设在拟建工程附近,附设模板堆场,布置2台圆盘机,2台平刨机及10台电钻。

(5)测量仪器

选用日产全站仪1台,S1精密水准仪1台,S3水准仪1台,激光铅垂仪1台,选用经校验的30m钢卷尺3条,5m塔尺2根。

(6)通讯、呼叫设施及办公设备

4

现场配备8台对讲机,供物料提升机司机和指挥施工用。项目办公室设网络电话,管理人员配备手机,供与内外联系使用。

(7)安装及其它设备

安装配备电焊机、切割机、手电钻、电锤、电动试压泵、套丝机、调直机、水平仪、电动炜弯机、绝缘摇表、接地摇表、万用表等机械设备和仪器。

(8)周转材料的投入

模板支撑及外架用钢管、扣件:采用普通钢管、扣件,由公司材料公司负责调集,并优先保证。

模板、枋料及脚手架:模板采用12厚竹胶板和18厚木胶合板,枋料采用60×80杉枋,竹脚手板,均由项目部根据施工资源计划自行购置。

(9)土建与安装等配合协调

土建施工应与安装(水、电)、装饰配合协调组织。

建立以业主、设计院、监理、质监为组员的施工协调组,对整个工程施工进行整体协调配合组织,定期召开协调会,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将问题排除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计划的实施,达到预定工期目标。

在施工前进行专业图纸会审、综合会审,将存在的问题及早解决,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都了解设计意图。

开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预算,使各专业施工班组对施工组织设计形成统一的认识,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地组织施工。

整个过程中以施工计划为核心,合理安排施工工艺,组织好交叉作业,及时做好各专业管道敷设、预留预埋,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展,加强各专业施工的施工准备工作、现场生产组织、施工质量、安全、施工进度的控制、检查、验收,若发现与计划有偏差,及时调整使之符合计划要求。

3.3.2.5办公、生活设施规划

5

在本工程旁边设项目经理部办公及生活区。

消防设施:在现场库房、木工棚、配电间和职工宿舍等处备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两种,以应付不同类型的火灾事故。布置(悬挂)于醒目处,间距宜控制20~30m。

在建筑物的周围设多处消防栓。

垃圾处理:在大门边设垃圾桶收集,然后集中处理运出场外。 3.3.2.6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在接到施工图纸后,各级技术人员、施工员,要认真熟悉图纸,技术部门负责组织好图纸会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争取在开工前办好一次性洽商,同时确定好各工序的做法、材料、规格,为加工定货创造条件。

根据业主指定的定位桩和高程控制桩,引入建筑物定位线和标高。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详细的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2)资源准备

工程技术部与物资设备部应事先落实各种大型机械,按计划组织进场,工程部按计划落实优秀的作业队伍按计划进场,合理组织各工种的配合作业。

物资设备部组织落实工程所需材料进场及各种材料的采购。 (3)现场准备

临时道路:按设计规划道路修建临时施工道路。

本工程大型机械设备主要有物料提升机、混凝土输送泵、砂浆搅拌机、钢筋机械、木工机械等,采用电缆线从业主指定接电处接至设在附近的配电室。从配电室采用电缆接至各用电点,电缆沿建筑物一周埋地布设,电缆采用三相五线制分区控制,现场共设五个回路:物料提升机、搅拌场、加工棚三个回路、施工区一个回路、生活办公区一个回路。

现场施工用水采用直径DN50PPR给水管从建设方指定供水点,接至现场

6

及生活区。

3.3.2.7质量控制

(1)项目成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的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施工方案的编制,新材料、新技术的选用现场施工质量的检查、评比、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

(2)现场设立流水施工、防水施工等QC小组,将工程的一些重点、难点作为质量控制点,使质量的管理有的放矢。

(3)从原材料的进场抓起,直至施工的各个程序,每个部位进行质量跟踪检查,使工程质量处于完全受控状态;选择技术水平高的作业队伍,作业队伍实行招标录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检查评比,优胜劣汰。

(4)建立质量激励机制,对管理人员和作业队伍进行奖罚,从而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5)在业主、监理及各级主管部门监督下,加大分包队伍的管理力度,确保各分部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3.3.2.8工期控制

除按常规方法进行控制外,在现场专门配置一个计算机室,配备专用电脑,并与公司总部实行联网,由专门人员应用微机和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对工期网络和资源配置等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控制,使工期、质量、安全管理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项目各项目标的实现。

4、土建施工方案 4.1测量工程 4.1.1轴线控制

测量放线采取“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方法。即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在整个场区内建立可靠的控制网,根据控制网进行轴线控制。楼层轴线测设时,每施工段内控制线直接用全站仪测设。

正负零以下控制线直接用全站仪测设,细部用30m卷尺、5m卷尺丈量。

7

4.1.2基础的标高控制和轴线投测

4.1.2.1垫层标高控制:在场地中央位置安置水准仪,采用一次精密抄平法,根据图纸设计标高,准确的抄测出垫层顶面标高,标高控制用30~50cm的钢筋头,钢筋头布置间距为2×2m,以钢筋头顶面标高为准,顶面标高抄测误差控制在±3mm以内。

4.1.2.2基础放线:在建筑物四周及椭圆型营业大厅弧线圆心位置设置10个以上轴线控制点控制点,作为基础定位控制网。土方开挖后拉通各控制点间的连线,将交叉点垂直引至地面,用30m钢尺丈量出各基础间的距离,以测设出基础边线并利用椭圆型营业厅弧线部分圆心用钢尺施放出TJ-2基础边线,并撒白灰线。垫层做完后,在上人不留痕迹时,用全站仪向垫层上投测轴线控制线,并做闭合校测,精度合格后,根据控制线和基础图,用钢尺测出细部轴线,并用墨斗弹出柱边线、轴线、柱身节点线、楼梯生根线等基础施工所需各种线。用钢尺量距时,前后尺手动作配合要齐,对点读数划点及时准确。弹线应准确且墨量适中粗细适中,墨线宽度应小于1mm,复杂的地方用红油漆标识,如柱身节点、轴线标号等,便于施工人员一目了然,放完后,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单位验线。

4.1.3主体的轴线控制和高程传递。

4.1.3.1为保证足够的测量精度,满足结构及安装的精度要求,主体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内控点设在首层底板上,在底板上做埋铁,铁板上打眼做标记,用激光铅垂仪投测。根据各楼层平面图及施工流水段划分情况,选定内控点布设。

4.1.3.2在主体施工过程中,要预先在内控点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200×200mm的孔洞,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预留孔洞四周做5cm宽、2cm高的混凝土砂浆挡水带,以防漏水。平时用木板封盖,投测时揭开。首层顶板洞口用300×300×10钢板铺盖,钢板中间留φ20的孔,以防上面掉下东西砸坏仪器。

8

4.1.3.3各楼层控点1m2范围内严禁堆放各种材料,投测孔严禁堵塞,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直至结构封顶。

4.1.3.4轴线控制线的投测及放样

投点引测:用激光铅垂仪从待测楼层的相应预留孔洞口,向上投测,上下两测手通过对讲机传递信息,然后依次投测其它内控点。

轴线放样:利用全站仪和30m钢尺对待测楼层的控制点所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测量。满足精度要求后即做为该楼层的平面控制网,以此进行各轴线的细部放线工作,以此法层层向上投测,做为各楼层放线的控制依据。

4.1.3.5高程传递:

当施工至±0.000层时,为保证地上部分的标高及楼层净高,需在首层四个大角及椭圆型结构部分用水准仪设置8个±0.000水准点。该4个水准点作为该工程封顶的常用固定基准点,并选在上下贯通的外墙或边柱等处。

传递时用钢尺根据统一的±0.000水准点向上直接量取,严禁利用相邻下层标高引测,避免误差积累,后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上,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条水平线,校测误差控制在2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做校核,并采用一次精度定平法,以提高观测精度和速度。

4.1.4沉降观测点控制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根据设计对建筑物沉降观测布点的要求埋设观测点。

沉降观测: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做好沉降观测时间安排,定人、定设备、定时进行沉降观测,并做好记录。

4.1.5施工测量措施

4.1.5.1现场测量专人负责,隶属工程技术部管理。

4.1.5.2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由专门检测单位进行校正仪器。 4.1.5.3测量仪器的控制、保养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

9

4.1.5.4建立测量复核制度,工程控制点、控制线施测后,须经项目工程技术部主任组织复核;细部尺寸施测由各施工区段、各专业队人员负责,工程技术部测量人员组织复核;总控制网线,高程控制网点测设完毕后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复核。

4.2场地排水

在场地周围应布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及沉淀池等,将地下水沉淀处理后,集中排入市政下水管道,土方开挖前,应在场地四周设置集水井及临时排水沟,经沉淀过滤后排入市政管网。

4.3土方工程 4.3.1施工准备

基础土方开挖时的准备包括以下方面:

(1)所有材料、设备、运输作业机械、水电必须进场到位。 (2)落实弃土地点及弃土路线。 (3)降、排水系统正常运转。

(4)已有地下给水、排水改移及加固措施。 4.3.2土方施工

(1)根据本工程情况,基础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土方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2)基础土方开挖至距基础底设计标高0.2m厚时,采用人工施工修平,并立即通知监理单位验槽,立即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以保证基坑底土层不被扰动,要求开挖一块,清理一块;清完一块,垫层施工紧跟一块。

(3)开挖出来的土方应作及时清理。先做好土方平衡计算,征求建设单位意见,需回填部分尽量不外运,等按要求回填后,才把多余的土方运到建设单位指定的弃土点,以节约投资。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至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4)回填土夯实: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一般为250mm~300mm为一层,

10

用打夯机夯实,回填必须两边对称同时夯填,以免影响结构物移位。

(5)雨天不得进行土方工程施工。 4.4柱下独立基础 (1)基础钢筋

施工前弹出钢筋位置线,以确保钢筋绑扎后位置的正确性。 钢筋绑扎时,相交点每点都绑扎。

底排筋用C25混凝土垫块垫起,间距1000,梅花状布置,确保保护层厚度。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②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 ③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④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⑤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2)基础模板

基础装模前应先将混凝土垫层表面的杂物、灰尘清理干净,复查地基垫层标高及中心线位置,弹出基础边线。

本工程基础模板采用20mm厚胶合板按@250~@300加钉木枋,以加强侧向刚度,基础模板上口用木枋联结钉牢,侧面上下按@500用木枋与基槽、基坑边牢固支撑、连结,尺寸误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混凝土基础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和钢筋上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应清除干净,模板应浇水加以润湿。

浇筑现浇柱下基础时,应特别注意柱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在浇筑开始时,先满铺一层5~10cm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

11

子插筋下段和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再对称浇筑。

基础混凝土宜分层连续浇筑完成。对阶梯形基础,每一台阶高度内应分整浇捣层,每浇筑完一台阶应稍停0.5~1.0h,待混凝土初步获得沉实后,再浇筑上层,以防止下台阶混凝土溢出,在上台阶根部出现烂脖子。每一台阶浇完,表面应随即抹平。

基础上有插筋时,要加以固定,保证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浇捣混凝土时发生移位。

混凝土浇筑完毕,外露表面应覆盖并浇水养护。 4.5土方回填

在基础结构验收后进行土方回填,采用原土或净素土回填,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量。

4.5.1回填土的填料应满足以下规定:

分层回填时,最大土块不大于200mm,其含水量应为最优含水量。(检验方法为:用手将灰紧捏成团,两指轻捏即碎)。若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若含水率偏低,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抄好标高,严格控制回填土厚度、标高和平整度。不得使用淤泥、腐殖土、耕土、冻土、膨胀土以及有机含量大于5%的土。

4.5.2回填工艺

(1)土方回填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超过250mm,并逐层夯实。回填的填料种类、密实度要求、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的高度或厚度。严格控制材料容重、含水率等指标。

(2)回填时加强对天气的监测,了解当天的天气预报,做到雨天停止室外回填施工,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受潮回填土层进行处理。

4.5.3回填夯实

(1)人力打夯前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按一定方向进行,夯夯相接,

12

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

(2)夯实基槽及地坪时,夯实路线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向中间。 夯实机具采用HC-70立式打夯机,夯击次数为140~150次/min,夯实起落高度为145mm。

4.6主体钢筋工程

绑扎前,以下工作应进行完毕:弹线→检查钢筋偏位情况→对偏位钢筋进行调整→检查钢筋接头的错位情况→检查接头质量→检查钢筋是否清理干净。以上工作进行完后才可进行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为:修整预留搭接筋→绑柱立筋→绑柱箍筋→绑拉筋→绑梁受力筋→绑梁箍筋→绑板受力筋→绑支撑筋。

4.6.1钢筋的进场与验收

4.6.1.1本工程所有运至现场的钢筋,应有出厂材质证明书、复检试验报告单、半成品合格证。无资料证明文件的钢筋不得进场。

4.6.1.2钢筋进场后分批进行复试,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和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且按60t为一组进行复试,一次进场不足60t按一组算。

4.6.1.3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力学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份检验和钢筋力学性能的复试。

4.6.2钢筋的加工与堆放

4.6.2.1本工程所有钢筋加工均在施工现场内搭设的钢筋加工棚内进行加工。现场存放钢筋的场地应进行硬化并设排水坡。堆放时,钢筋下面垫100×100木方,间距保证钢筋不接触地面为准,并按规格分类码放整齐,遇阴、雨等潮湿天气,应采取遮盖措施,防止钢筋表面锈蚀和污染。

4.6.2.2钢筋半成品要挂牌标明分部、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

13

上应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型号、尺寸、直径、根数。

4.6.2.3钢筋加工成型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设计图纸进行。箍筋形式为端部135°封闭,平直长度10d。

4.6.2.4钢筋的加工主要包括:调直、除锈、下料、弯曲等,钢筋除锈主要采用钢丝刷,带颗粒状或片状生锈、除锈后有严重的麻坑、蚀孔的钢筋均不得使用。

4.6.3钢筋的连接与锚固

绑扎前,须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直径、形状、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如有错漏,及时修补改正,钢筋采用物料提升机运送至工作面,人工搬运、绑扎,为保证设计所要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绑扎时,需设置砂浆垫块,板的垫块呈梅花状布置,间距不大于1m×1m,梁柱垫块的纵向间距不大于1m,横向每边两块。

底板上层筋绑扎时,须设置马凳筋,采用ф8的钢筋制作马凳筋。马凳筋的间距1000×1000。

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和闪光接触对焊为主,直径小于14时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为1.2La。钢筋连接接头的位置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要求相互错开,钢筋焊接质量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梁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接长,下部钢筋在支座处接长,接头位置应错开50%。框架柱内纵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位置应错开50%,钢筋代换须征得建设、设计单位的同意。

柱插筋与底板交接处增设定位筋与底板筋点焊牢固,防止根部位移。 钢筋绑扎好后应注意成品保护,以免出现钢筋变形,绑扎点松动等。 4.7主体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所以必须高度重视。

14

本工程模板体系采用木制定型模板,优点在于装拆方便,表面光洁,接缝易处理。主要材料采用18mm厚木夹板、50×70木枋、φ48钢管支撑,对拉螺栓加固。

模板及木枋要堆放在干燥的地方,避免淋雨及曝晒,并注意防水,配制加工好的模板编号堆放整齐。模板运输时应水平堆放并采取加固措施,以避免倾翻造成损坏。

4.7.1柱模板采用18mm木夹板,60×80mm木枋加强,间距不大于300mm,每隔600mm加一道柱箍;柱模一次装至板底,在下部一侧留清扫口,清扫口在浇混凝土前封闭;大于3.0m高的柱模在其中部一侧留浇筑口,在浇灌混凝土采用串筒下料,柱边大于600mm时加设拉结螺杆,每大于500mm增加一道对拉螺杆。

4.7.2梁模板 采用18mm木夹板模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底模应起拱L/400。

4.7.3板采用18mm木夹板模板早拆体系支模,当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底模应起拱L/400。

4.7.4楼梯采用18mm木夹板模板,对楼梯施工中存在的踏步尺寸不准及容易踏坏,采用封闭式支模方法解决该问题,楼梯水平模封三块空一块,使楼梯整体性及外观质量好,楼梯踏步高度一致。

4.7.5模板的拆除:

4.7.5.1柱模板在混凝土浇筑24小时后可拆除。 4.7.5.2梁底模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规定后,方可拆除。

4.7.5.3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堆入过重的建筑材料。

4.7.6模板及支撑设置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4.7.6.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15

4.7.6.2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7.6.3跨度大于4m的板,模板在板跨中起拱L/400。

4.7.6.4构件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绑扎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 4.7.6.5拼缝严密、不漏浆。 4.7.6.6使用前应涂刷隔离剂。

4.7.7混凝土强度达到如下规定,方可拆模:

4.7.7.1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可予拆除侧模。

4.7.7.2底模拆除在以下时间进行:

(1)板跨度在2m内,混凝土达50%强度可拆除,板跨为2~8m内混凝土强度则为75%才能拆。

(2)梁跨8m内75%可拆,8m外则为100%才能拆。 (3)悬挑构件混凝土达100%强度才能拆。

(4)底模拆除时,应在底部保留临时支撑,上下层对正。所拆除的模板应按编号分类堆放,并清理、整边、上脱模剂。

模板拆除还应注意如下几点:

按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轻敲轻拆。 梁支撑应从跨中拆向两端。 上层浇混凝土时下层严禁拆除支撑。 4.8混凝土施工

该工程混凝土量较大,采用商品混凝土,必须控制好其质量。 4.8.1施工时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送到施工现场,1台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混凝土浇筑时,安排好操作人员,并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4.8.2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4.8.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护筋、护模及水电人员。

16

4.8.4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按国家现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配合比、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

4.8.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振捣密实。

4.8.6为确保施工连续进行,现场安排经验丰富设备维修人员。 4.8.7常温下,混凝土浇筑后12h,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草袋并浇水养护,3天内每天至少浇水4~6次,3天后每天至少浇水2~3次,并以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为宜,柱浇筑1天后拆模,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袋,既可加强养护,又能做到成品保护,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4.8.8混凝土施工缝 4.8.8.1施工缝的留设

柱留设于基础顶面、梁下面50mm。

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的梁留设于板底以下20~30mm处。 单向板留设于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

有主梁的楼板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留设于次梁跨度的三分之一范围内。

4.8.8.2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处应清理浮渣散石,浇水湿润,清洗干净不得有积水。浇筑时先铺一层同标号的水泥砂浆细捣密实。

混凝土的振捣插入式振捣器、水平构件采用平板振捣器,混凝土的养护为常规养护。

4.8.9混凝土质量缺陷防治 混凝土质量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类: 表面缺陷、混凝土产生裂缝。

以上缺陷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外在质量和内在质量,甚至成为结构隐患,必须予以处理:

4.8.9.1对表面缺陷须用钢丝刷清洗湿润,用1:2~1:2.5水泥砂浆分层

17

抹平修正并予养护。

4.8.9.2对于裂缝,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裂缝方向凿成深15~20mm的V形缝,清扫湿润,刷素水泥浆一遍,再用1:2~1:2.5水泥砂浆分层抹压,表面收光;细小裂缝可直接用水泥浆抹补。

4.8.9.3对蜂窝,露筋较深部位,应剔除突出粗骨料,充分湿润后,用高一级标号细石混凝土捣实,补平,并在其中加入0.01%水泥用量的铝粉作膨胀剂。

4.8.9.4裂缝宽度在0.1mm以上,可用环氧树脂胶灌浆修补。 4.8.9.5构件走模,可凿除走模混凝土,予以整补,钢筋移位严重应会同有关方面予以处理,或重新施工。

4.9砌体工程 4.9.1概况:

本工程外墙及女儿墙采用烧结多孔砖墙,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M5混合砂浆、M5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砌筑。砌体完工后须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4.9.2砌体施工方案: (1)材料选用:

砌体:按设计要求选用烧结多孔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 水泥:选择正规合格的32.5级普通水泥。

砂:宜采用中砂,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含泥量不超过5%。 掺合料:使用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的石灰膏。

(2)生产组织:砌筑砂浆采用砂浆机搅拌,物料提升机运输砌体材料、模板、架料。

(3)作业条件:首层砖墙砌筑前,基础工程均已完成并办理好工程隐蔽验收手续,同时完成基础室外回填土及室内地面基层,并按设计要求及标高完成水泥砂浆防潮层。

18

a.砌块在砌筑前提前1天浇水湿润,湿润后普通砖含水率宜为0.1~0.15,不准采用即时浇水淋砖,即淋即用。

b.砌体施工应弹好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及砌体的砌筑控制边线,经项目部专职测量人员进行技术复线,检查无误后才可施工。

(4)砌筑方法:

a.砌筑前弹出墙体线,在混凝土柱上标好皮数杆,采用双面挂线砌筑,每日砌筑高度不超过1.8米。

b.填充墙砌体一般在相应楼层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拆模后插入进行,砖墙在地面或楼面上先丁砌一皮砖,砖墙砌至梁或楼板下,间隔7天后用实心砖斜砌挤紧,并用砂浆填实。

c.砖墙按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过梁,各种预埋件均按设计要求设置,避免砌后剔凿。

d.砌筑砂浆混合砂浆,确保砂浆和易性,常温天气在砌筑前一天将砖浇水湿润,严禁干砖上墙,砖墙砌筑时拉通线,随砌、随吊、随靠,保证墙体垂直、平整,不允许砸砖修墙。

e.墙体拉结钢筋必须按设计或规范要求留设,为便于拆模,拉结筋留设时,可只伸出柱面100~150mm,在砌筑前再焊接接长,焊缝长度单面焊不少于100mm,双面焊不少于50mm。

f.按规定留置砂浆试块;门窗框均采用“后塞口”安装。 4.10屋面工程

4.10.1上人屋面防水保温施工 ⑴钢筋混凝土屋面表面清扫干净。 ⑵20厚1:8水泥珍珠岩找2﹪坡。 ⑶聚合物砂浆10厚。 ⑷刷基层处理剂一遍。

⑸3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af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