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06 08: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I 版权所有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7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目 录

1 概述 ........................................................................................................................... 1

1.1 白皮书愿景及目标................................................................................................................. 1 1.2 白皮书状态 ............................................................................................................................ 2

2 MEC驱动力及挑战分析 ........................................................................................ 3

2.1 行业及市场发展需求............................................................................................................. 3 2.1.1 2.1.2

业务及技术驱动 ........................................................................................................... 3 商业及产业驱动 ........................................................................................................... 5

2.2 电信运营商网络挑战分析 ..................................................................................................... 6 2.2.1 2.2.2

竖井式网络架构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6 ICT融合驱动运营商改变“哑管道运营”格局 .............................................................. 7

3 中国联通MEC平台能力和应用需求 ................................................................... 8

3.1 MEC平台能力需求 .............................................................................................................. 8 3.1.1 3.1.2

业务域 ........................................................................................................................... 8 管理域 ........................................................................................................................... 9

3.2 MEC典型应用需求 ............................................................................................................... 10

4 中国联通LTE网络MEC部署策略 .................................................................... 14

4.1 LTE网络MEC组网架构 ................................................................................................... 14 4.2 中国联通LTE网络MEC部署方案 .................................................................................. 14 4.2.1 4.2.2

部署位置 ..................................................................................................................... 14 计费方案 ..................................................................................................................... 16

4.3 MEC部署存在的问题分析 ................................................................................................ 16

5 MEC技术演进路线及规划 .................................................................................. 17

5.1 面向5G网络的MEC关键技术演进 ................................................................................ 17 5.1.1 5.1.2 5.1.3

流量疏导方案 ............................................................................................................. 17 业务连续性方案 ......................................................................................................... 18 智能感知与优化方案 ................................................................................................. 18

5.2 中国联通MEC组网架构演进 ........................................................................................... 19 5.3 中国联通5G网络MEC部署规划 .................................................................................... 21

6 总结和展望 ............................................................................................................. 23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1 概述

1.1 白皮书愿景及目标

当前,信息通信技术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数字化信息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经济社会各领域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趋势愈发明显。5G网络与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将连接人和万物,成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5G包括三大应用场景: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和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其中, eMBB聚焦对带宽有极高需求的业务,例如高清视频、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等,满足人们对于数字化生活的需求;mMTC聚焦对连接密度要求较高的业务,例如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能家居等,满足人们对于数字化社会的需求;uRLLC聚焦对时延极其敏感的业务,例如自动驾驶、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等,满足人们对于数字化工业的需求。IDC最新统计报告显示,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与设备联网,而到2018年,就将有50%的物联网网络将面临网络带宽的限制,4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与储存。

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ess Edge Computing,MEC)是在靠近人、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在3GPP R15中,基于服务化架构,5G协议模块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调用,为构建边缘网络提供了技术标准,从而使得MEC可以按需、分场景灵活部署在无线接入云、边缘云或者汇聚云。 MEC可为移动运营商提供以下价值:

? 通过对4K/8K、VR/AR等高带宽业务的本地分流,降低对核心网络及骨干传输网络的占用,有效提升运营商网络的利用率;

? 通过内容与计算能力的下沉,运营商网络将有效支撑未来时延敏感型业务(车联网、远程控制等)以及大计算和高处理能力需求的业务(视频监控与分析等),助力运营商实现从连接管道向信息化服务使能平台的转型;

? MEC作为边缘云计算环境和网络能力开放平台,将为运营商构建网络边缘生态奠定基础。

1 版权所有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7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MEC虽然是5G网络的使能技术,但由于架构及平台的开放性,MEC亦可在现阶段部署于LTE网络,为移动运营商提供增值服务。2017年6月,中国联通携手诺基亚、腾讯、INTEL首次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成功搭建网络边缘云系统,。利用LTE现网验证了基于MEC的多角度视频直播和主播互动业务。测试数据表明,场馆内直播时延仅有0.5秒,相比时延大于30秒的传统互联网直播方式,大幅度改善了用户的实时观看体验,也为中国联通面向5G网络的智能场馆解决方案推广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白皮书基于5G业务需求及MEC产业进展,定义了中国联通对MEC平台能力和应用场景的需求,给出了中国联通4G网络MEC部署策略建议,及面向5G网络的演进规划。我们期望与产业各界共同探讨MEC商业合作模式,共建网络边缘生态,全面推动5G业务的蓬勃发展。

1.2 白皮书状态

本白皮书为1.0版本,虽然还不够全面,并可能存在需要继续修订的地方,但仍希望这一版本的发布能对产业界有所帮助。 随着MEC技术标准的冻结及5G试商用网络的部署,新的研究内容可能会被加入到后续版本中,欢迎各界同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2 版权所有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7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2 MEC驱动力及挑战分析

2.1 行业及市场发展需求

2.1.1 业务及技术驱动

(1)业务驱动

LTE网络的设计目标及用途十分单一,即以尽可能高的无线速率交付高速移动宽带服务,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5G业务将呈现出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如图2.1所示,3GPP定义了5G的三大应用场景,即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和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一方面,5G将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下一代社交网络、VR和AR等更加身临其境的业务体验,促进人类交互方式再次升级。另一方面,5G将以智慧城市、智能家居为代表的典型应用场景与移动通信深度融合,预计千亿量级的设备将接入5G网络。此外,5G还将以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等优势,与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移动医疗、能源等垂直行业应用相结合。总体上看,5G业务的多样性决定了5G网络有能力支持极速移动超大宽带、物联网海量连接、超可靠超低时延连接的需求,同时提供一个更灵活、更智能、可编程、可拓展的网络,以应对新业务和新应用。

图2.1 5G三大应用场景

在5G网络高容量热点场景中,用户体验速率达1Gbit/s,峰值速率达10Gbit/s,流量密度达10Tbit/s每平方千米以上。例如,高清视频、智慧城市、B2B业务等对宽带接入需求是几十到数百Mbit/s,而4K视频、3D视频、AR、VR等对网络带宽的要求高达几十Gbit/s,这将对无线回传网络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需要将业务向网络边缘尽可能下沉(例如,边缘云数据中心或更靠近基站侧),以实现

3 版权所有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7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业务的本地分流。此外,在5G uRLLC低时延场景中,所期望的端到端时延在毫秒数量级上(目前LTE网络端到端传输时延和业务处理时延在50ms以上),这也需要将业务下沉至网络边缘,以减少网络传输和多级业务转发带来的网络时延。MEC作为5G演进的关键技术,可以在更靠近客户的移动网络边缘提供云计算能力和IT服务的环境,具备超低时延、超大带宽、本地化、高实时性分析处理等特点,从而降低对核心网络及骨干传输网络的占用,并降低端到端时延。 (2)技术驱动

5G网络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使能移动网络能力的对外开放,实现业务面向平台化的运营。图2.2从四个维度构建了5G电信云架构,分别为虚拟化的网络功能(NFV)、软件定义的网络(SDN)、无线网络的云化(Cloud-RAN),以及自动管理与协同系统。NFV通过硬件和软件的解耦合,实现了网络功能和网管的虚拟化。SDN通过控制和业务的分离,实现了在数据中心和传输节点传输和控制资源的按需重分配,使网络具备可编程能力。Cloud RAN基于通用的IT硬件架构,通过集中化管理以及虚拟化的软件功能,提供面向移动业务的前传和回传网络。自动管理和协同系统通过业务和网络的全局协同,管理云网络业务的生命周期、优先级和服务品质。

图2.2 5G电信云架构逻辑图

云计算、NFV、SDN和ICT等技术催生了MEC的发展。MEC系统的核心设备是基于IT通用硬件平台构建的MEC服务器,通过部署于无线基站内部或者无线接入网边缘的云计算设施(即边缘云)提供本地化的公有云服务,并可连接其他网络(如企业网)内部的私有云实现混合云服务。RAN的云化(Cloud-RAN)及虚拟化(V-RAN)为MEC的部署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例如,部署在一个零售中心的小型Cloud-RAN可以同时部署MEC功能来管理本地化的应用,使得应用、服务和内容在位置上更贴近终端用户。5G网络架构本身就是面向业务和用户的网络,通过网络切片可以根据业务的需求对网络资源进行灵活编排和弹

4 版权所有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7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性化资源管理,如uRLLC业务可以通过边缘网络切片来实现。

2.1.2 商业及产业驱动

移动业务的快速增长和运营成本的压力倍增促使整个电信业寄希望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引入,以提升用户体验、增加利润、优化网络运营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面对eMBB的高流量和mMTC的海量连接,网络运营商不得不考虑网络拥塞的可能,并思考如何通过本地分析和处理的方式来减缓其对网络安全和业务回传的影响。企业客户也希望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客户更加有效、更加安全和更低时延的网络连接。内容与服务供应商也面临网络延时过大对用户体验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在某些应用中是至关重要且必须解决的。

另外,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应用和内容被移到云端,终端客户接入云端服务器的时延和带宽必须被优化,以保证消费者丰富多彩的应用和内容体验,而这需要网络运营商和应用服务提供商的更紧密合作。这种合作很自然地导致应用/内容在更贴近客户的网络边缘进行部署。为此,MEC产业参与者正在积极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验证、测试和部署,着眼于降低网络时延、提高网络安全,同时提供更加敏捷的新功能开发和部署平台等,这些通力合作对提高终端用户体验和网络效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为了吸引更多参与者的加入以推动整个MEC产业发展,MEC产业标准化也在稳步推进中。从2014年10月MEC产业化标准组成立至今,已经有超过70家的标准化成员单位,涵盖了主流运营商、通信和网络设备供应商、IT/中间件厂商、软件厂商和OTT 应用厂商等,几乎包括了完整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成员单位共同提出并设计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充分发掘了移动网络边缘计算的独特价值潜力。 2016年4月3GPP SA2已经正式接受MEC为5G架构之关键技术。MEC商业和产业的发展将得益于商业转型、技术演进和产业协作,最终这些努力将体现在越来越广泛的创新市场,比如智慧医疗、车联网、工业自动化、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游戏和IoT服务等领域。

MEC通过部署在RAN边缘的IT服务环境提供了基于位置的云计算能力和实时的内容信息。这种开放的IT服务环境将使移动运营商和内容服务供应商提供的应用和服务集成到更多的供应商的MEC平台上,这种通用架构将促使更多创新的应用在更广领域进行快速部署,并给相关参与者提供更多的价值。终端用户通过MEC实时的网络连接和内容获取,可获得极速的个性化用户体验;移动运营商通过将MEC平台计算能力开放给第三方OTT提供商或者应用开发者,并提供服务给移动用户、企业和垂直行业,从而可以重新定义其在整个产业链中

5 版权所有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7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的角色,带来新的收入和提供更多高附加值的服务,并开拓新的市场机会;OTT提供商和独立的应用开发商通过MEC开放标准的平台可以快速开发新的应用、缩短开发周期,为终端用户提供近乎零延时的极速体验。所有MEC价值链中的参与者最终将得益于MEC创造的市场环境,并通过覆盖众多行业的应用促使经济的持续发展。

2.2 电信运营商网络挑战分析

2.2.1 竖井式网络架构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行业应用的爆发式增长,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将面临千倍数据流量增长和千亿设备互联需求,传统的4G竖井化架构已不能满足业务的发展需求,正在向扁平化的端管云架构下演进。 5G网络采用NFV和SDN技术,进行网元功能的分解、抽象和重构,5G网络将形成由接入平面、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构成的IT化的新型扁平化平台,网络向控制功能集中化和转发功能分布化的趋势演进。转发面将专注于业务数据的路由转发、具有简单、稳定和高性能等特点,以满足未来海量移动流量的转发需求;控制面采用逻辑集中的方式实现统一的策略控制,保证灵活的移动流量调度和连接管理,集中部署的控制面通过移动流控制接口实现对转发面的可编程控制。

5G网络控制面和转发面的分离,使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转发面网关设备可以采用分布式按需的部署方式,通过多元化、多级的业务流向从根本上解决4G网络竖井化单一业务流向造成的传输和核心网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控制平面的集中调度下,转发平面通过灵活的网关锚点、边缘内容与计算等技术实现端到端海量业务数据流的低时延、高带宽、均负载的传输,从而提升网内分组数据的承载效率与用户业务体验。

ETSI、3GPP、NGMN等5G组织已经将边缘计算作为5G架构的一部分,并开展了研究和标准化工作。边缘计算可驱动电信网络架构分布化,实现运营商业务本地化处理,提升网络数据处理效率,满足终端用户的极致体验,并满足垂直行业网络低时延、大流量、高安全性等诉求。例如,低时延的自动驾驶业务要求核心网的网络功能和业务处理功能下沉到靠近接入网的边缘,以减少中间层级,实现低时延的业务处理;在需要大带宽的AR/VR视频播放场景中,需要把视频缓存在靠近接入侧边缘的节点,以节省大量的传输带宽,提升网络处理效率;在需要通过视频加速提升用户体验,或者通过Toobar植入推送信息的应用场景中,可以通过MEC的开放平台快速集成第三方应用。

6 版权所有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7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2.2.2 ICT融合驱动运营商改变“哑管道运营”格局

移动互联网打破电信运营商原有的围墙花园模式,OTT多种多样服务类型的快速出现以及相应业务量的急剧增长,促使移动通信网络逐渐管道化,运营商对用户的掌控力度将逐步减弱,沦为数据“哑管道”的趋势加剧,成为移动互联网中产值较低的环节。运营商当前以计数据流量为主的资费模式,相对于OTT灵活的商业模式显得较为单一。在流量指数增长的MBB时代,运营商设备投资增长(正比于流量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剪刀差”日益明显。

电信运营商需把握ICT融合商机,从业务创新、平台整合、生态系统构建和商业模式摸索等多方面进行转型,实现从“流量红利”向“数字红利”进而向“信息红利”的转变。一方面,通过构建智能管道来实现网络资源的可视、可管、可经营。运营商需对移动互联网流量数据进行检测分析,汇聚用户行为特征,采用控制策略,使管道产生附加值。此外,还需提炼高价值业务应用或开展针对性的业务推送和推广,提升用户体验,引导用户行为,实现流量的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通过统一API接口打造业务使能平台,与OTT及第三方应用开发商密切合作,为用户提供端到端应用解决方案,增强用户粘性。

在ICT融合的浪潮中,构建统一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以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为主要功能特征的服务能力,是电信运营商改变“哑管道运营”格局的必然选择。作为IT和CT融合的产物,MEC是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利器,可助力运营商快速搭建起与OTT或应用开发商合作的桥梁。电信运营商不仅可以将MEC平台的存储、计算能力开放给应用开发商和内容提供商,为他们提供全新的业务开发环境及用户体验;也可以将无线侧eNB信息封装成各种服务(例如,RNIS、位置服务、带宽管理服务等),运行在MEC平台之上,开放给企业和垂直行业使用,从而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实现网络价值的最大化。

7 版权所有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7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3 中国联通MEC平台能力和应用需求

3.1 MEC平台能力需求

MEC虚拟化平台位于无线接入网与移动核心网之间,可利用无线基站内部或无线接入网边缘的云计算设施(边缘云)提供本地化的公有云服务,并能连接位于其它网络(如企业网)内部的私有云从而形成混合云。MEC平台基于特定的云计算系统(例如,OpenStack)提供虚拟化软件环境用以规划管理边缘云内的IT资源。第三方应用以虚拟机(VM)的形式部署于边缘云,能够通过统一的API,获取开放的无线网络能力。MEC平台由业务域及管理域构成。业务域用于支持第三方应用的运行。管理域负责对MEC平台的业务域进行管理。

3.1.1 业务域

MEC平台的业务域包括数据平面(Data Plane,DP)和API使能。 1) 数据平面:DP在无线接入网及核心网之间提供数据转发通路,实现数据流量的本地卸载,并为第三方业务主机提供网络虚拟化支持以及提供MEC平台内部各功能组件之间的数据转发。DP必须具备对GTP-U数据流的解析处理能力:在上行数据方向,DP应首先对来自基站的GTP分组进行解析,并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转发。在下行数据方向,DP应将来自第三方业务的数据封装至正确的GTP隧道,以便移动终端能够通过基站进行接收。此外,DP还需包括以下功能:

? 无线接入网可能引入IPsec,对回传线路上的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因此DP需要支持IPsec加解密功能;

? 移动终端的运动可能导致其网络接入点位置的变化,从而引起业务会话中断,因此DP必须支持特定的转发能力以实现业务数据的连续传输;

? DP必须能够提供备份链路。当部分功能失效时,用户的业务数据仍可通过备份链路进行传输,从而避免网络中断。

2) API使能:API使能实现了无线网络能力向第三方应用的开放。不同的网络能力通过特定的API对外开放,对API的调用既可来自外部的第三方应用,也可来自MEC平台的内部功能。特定的网络能力被抽象为特定的API,其访问调用必须得到监控及管理,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第三方才能获得可信的能力调用服务。从调用对象角度来看,API使能主要分为五类:面向无线接入设备(如eNB)的API;面向移动核心网设备(如S/P-GW)的API;面向运营商业务及运营支

8 版权所有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7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4 中国联通LTE网络MEC部署策略

4.1 LTE网络MEC组网架构

在LTE网络中,MEC服务器有两种形态:1)作为基站的增强功能,通过软件升级或者新增版卡,与基站集成的的内置方式;2)作为独立设备,部署在基站后或网关后的外置方式。图4.1为中国联通LTE网络中典型的MEC端到端组网架构,MEC服务器位于基站与核心网之间,通过解析S1消息实现业务的分流。基站和核心网之间通常经过多个传输环:接入环、汇聚环、和核心环。根据业务类型、处理能力,网络规划等需求,将MEC部署于网络中的合适位置。

图4.1 LTE网络中MEC端到端组网架构图

MEC可以运行于物理平台或者虚拟化平台,提供诸如本地缓存,本地数据服务,以及业务优化等功能,也可以承载本地应用,这些业务的分流规则预先配置给MEC的分流模块,当用户面有业务数据报文时,MEC对报文的特征字段(例如IP五元组)进行解析,匹配预先配置的分流规则,如果能够匹配,则将业务流引导到对应的本地应用或者服务,如图4.1中的蓝色线条所示。此外,MEC对S1信令的解析是透明的,不会影响基站与核心网之间信令过程,对于不属于MEC本地服务的业务流,MEC将业务报文原封不动的透传给核心网。

4.2 中国联通LTE网络MEC部署方案

4.2.1 部署位置

LTE的回传网络是相对封闭的,回传的业务流量通过隧道分级进行回传和汇聚,并由核心网统一处理后与APN网络内业务节点或者公网业务进行交互。LTE网络回传的隧道使用有利于针对不同业务在回传过程中的QOS保障和安全策略机制。但是在日益凸显的本地化、区域化业务需求场景下,相对封闭的回传网络

14 版权所有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7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为业务的端到端服务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回传网络能够为此类业务进行流量卸载。与此同时,新业务的部署也需要安全可靠的通用化平台。基于此,作为独立的设备,MEC服务器需要在不同场景下具备与现有回传网融合部署的能力,中国联通LTE网络中MEC典型的部署方式如图4.2所示。

图 4.2 MEC部署位置

1) 边缘级:MEC部署于基站与回传网络之间,这种部署贴近基站(宏站、室分站或Small Cell站),可以部署在站点机房,也可随Cloud-BBU池部署在无线接入机房。该部署方式下,MEC覆盖基站个数较少,对传输的影响较小,回传链路时延最短,比较适合于本地CASH和CDN类业务。同时这种部署方式的覆盖性能与当前近端的传输相关性较大,需要综合评估覆盖需求与传输状况。此种场景下,MEC服务器多为L2组网方式,需要具备Bypass能力以保证系统异常时不中断业务,保证高可靠性。

2) 区域级:MEC部署于汇聚环和接入环之间,此时需要将MEC部署于两环相接的传输设备的UNI接口,并将需要进行分流的基站流量疏导经过MEC。在这种场景下MEC覆盖面积可以是1个或者多个接入环上的基站,并且可以针对环上不同的基站选择性进行分流。这种覆盖方式覆盖面积较大,时延也比较低。但是需要针对待分流基站在传输设备上配置或者更新VRF关系。这种场景比较适合区域面积相对较大的场馆,厂矿等场景。

3) 地区级:当MEC部署于汇聚核心层时,这种覆盖方式主要针对大面积分流业务,或者待覆盖范围存在接入环孤岛的情况,这种部署方式时延相比较其他两种方式较大,但是能够解决跨地域传输覆盖的问题。这种方式主要部署的业务为行业性业务或者公众性业务,同时也有利于核心侧的网络能力的开放。此种场景下,MEC服务器多为L3组网方式,需要修改对接网元的传输配置,确保消息能够发送到MEC服务器,当MEC服务器不可达时改选其他传输路径。

综上,不同位置的部署原则取决于业务部署的需求、覆盖面积的要求以及当

15 版权所有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7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前网络的现状等综合因素。整体上需要在满足覆盖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靠近无线近端部署。

4.2.2 计费方案

目前3GPP对于MEC计费相关接口尚没有明确的标准化建议。以本地分流为例,本白皮书仅给出S/P-GW与MEC联合计费方案,供中国联通在LTE网络中部署MEC时计费参考。

1) 终端与移动网络之间建立IP-CAN会话,S/P-GW为IP-CAN承载分配Charging ID,并指示MEC计费模块进行本地流量计费。其中,指示消息中包含Charging ID、终端标识(包括IMSI、IP地址)、终端位置(如小区标识)等;

2) MEC计费模块接收指示消息,建立Charging ID与终端标识的绑定关系; 3) MEC计费模块周期性或由事件触发的对Charging ID绑定的终端按要求进行本地业务流量统计,并生成本地话单Local-CDR。其中,Local-CDR携带的信息包括本地区域标识、应用标识、流量信息(如使用时长、使用量)等;

4) MEC计费模块与CG之间传送Local-CDR。CG根据Charging ID和S/P-GW地址,对于相同终端的话单进行合并处理。

在CG合并后的话单中,包括通过S/P-GW出局的远端业务流量和MEC本地流量。基于终端和边缘应用两个统计维度,BOSS系统可以实现针对MEC本地流量的计费功能。

4.3 MEC部署存在的问题分析

ETSI制定MEC标准时重点定义了功能,具体实现方面的定义并不完善,没有和网络中的3GPP网元建立标准接口,商业化和产业化中还存在下述挑战: ? 计费:目前在现网应用中还未有完整的流量计费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通过MEC统计本地流量并上报,核心网侧新增节点(或者P-GW升级)负责生成话单并上报BOSS的方案;

? 安全:MEC平台的安全是部署第三方应用的前提,包括物理端口隔离、逻辑端口隔离、防火墙安全控制以及接入控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 合法监听:MEC部署时需考虑具备针对用户级的侦听监控等功能; ? 移动性管理:尚未有经过充分验证的移动性方案,在切换场景下(MEC服务器之间)业务连续性需要保证。

16 版权所有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7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5 MEC技术演进路线及规划

5.1 面向5G网络的MEC关键技术演进

5.1.1 流量疏导方案

5G核心网可通过SMF灵活的会话管理机制,实现本地流量疏导。5G网络可采用“上行分类”功能和IPv6 Multi-Homing实现本地流量卸载。

1) 上行分类(UL CL)方案:如图5.1所示,UL CL的增加、删除由SMF依据切换过程中的终端位置决定,当终端移入MEC覆盖区域时,SMF通过N4接口对UPF增加UL CL功能和PDU Session Anchor完成本地流量通路的创建。SMF可以在一个PDU会话的数据路径上引入多个支持UL CL功能的UPF。PDU Session可以是IPv4或IPv6,UL CL通过识别业务流的传输特征信息实现分流。

图5.1“上行分类”方案

2) IPv6 Multi-Homing方案:如图5.2所示,Multi-Homing场景下通过对Branching Point的增加、删除完成对本地业务Anchor的创建,并完成分流功能。SMF通过N4接口对UPF功能进行控制。当会话为IPv6类型时通过Branching Point将需要分流的本地流量疏导到本地Anchor上。PDU session可以与多个IPv6前缀关联,提供多个IPv6 PDU锚点接入数据网络DN。

图5.2“IPv6 Multi-Homing”方案

17 版权所有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7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5.1.2 业务连续性方案

为了支持移动性下会话与业务的连续性,5G网络提供三种不同的SSC模式。 1) SSC Mode1:UE移动过程中,无论UE所采用何种接入技术,PDU会话建立时的Anchor UPF保持不变。这种模式类似于LTE网络中PDN锚点不变更的方式。此时UE IP不会发生变化。

2) SSC Mode2:当终端离开当前UPF的服务区域,网络会触发释放掉原有的PDU Session,指示UE立即建立与同一数据网络的新的PDU会话。建立新会话时,可以选择一个新的UPF作为PDU会话Anchor UPF,此时需要保证新建立的Session信息和原Session信息的UE IP相同。

3) SSC Mode3:当终端离开Anchor UPF的服务区域,保持原有的PDU Session及 Anchor UPF,同时通过选择新的Anchor UPF,并在该Anchor UPF上建立新的PDU Session,此时UE同时拥有到2个Anchor UPF的PDU Session,最后释放掉原有的PDU Session,在这个过程中UE IP保持不变。

图5.3 5G网络会话与业务连续性示意图

根据运营商网络配置SSC模式选择策略,UE可以为一个应用或者一组应用选择合适的SSC模式。在该策略中,可以为所有应用配置一个默认SSC模式。如果UE没有为应用选择SSC模式,网络可以根据签约信息、本地配置和应用请求等,为该应用选择一个合适的SSC模式,以支撑边缘计算业务连续性。例如图5.3所示,UE移动到UPF1覆盖的区域内,5G核心网采用业务连续性SSC Mode1,并通过上行分类或IPV6 Multi-Homing的方式,保持本地分流业务的连续性。当UE移动到UPF2覆盖的区域内,5G核心网采用业务连续性SSC Mode3,将业务迁移到新的UPF2,业务不中断。当UE移动到MEC覆盖的区域之外,5G核心网采用业务连续性SSC Mode2,业务中断或者通过Cloud接续。

5.1.3 智能感知与优化方案

在5G网络中,MEC将与5G网络架构深度融合,其业务分流、策略控制、

18 版权所有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aba.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