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习惯的训练与提升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10 02: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物理学习习惯的训练与提升

如皋市搬经中学 夏红燕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除了原有知识能力基础之外,还以学生的原有的学习习惯作为

教学的基础,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条件。由于高中教材要求与初中相比有所提高,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对今后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的放矢的培养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1高中学生学习物理习惯的现状

高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大致现状是:第一:有上课认真的“接受”知识的习惯,这里多数是女生,这种学生上课听的专心,整理得也很认真,但想的不够,尤其是当教师提问某一位同学时,相当一部分人就等着老师给正确答案,而不是积极地去想这个问题的正确结论是什么,所以经常有学生反映老师讲听得懂,但到自己就不会做;第二,由于初中物理内容数量较少,要求不高,因此解答物理问题时只需对号入座即可解决,分析问题往往不按照一定的程序去想,形成死记结论,死套公式的解题习惯,若题目所给条件稍有变化(很可能只改了两个字),部分学生根本不去想,甚至根本不去重新审题,还是照搬答案,不会变通;第三,审题习惯差。读题囫囵吞枣,习惯看条条杠杠,不去注意细节,很多人题目没看完就下笔。有时出现题目都讲完了,还有学生问:老师,你怎么知道这两个物理量相等的?让他把题目再看一遍,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题中给已知的。

2高中物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从明确学习物理的动机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需要。

2.1要让学生爱上物理,必须让学生喜欢老师。教师对学生要从爱出发,严格要求,用心灵去理解、去欣赏学生。 黑格尔说:“教育如果不从爱出发,那么一开始便结束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思想感情和独立人格的人,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只有像《我的老师》中描写的那样,“一切从爱出发”,才会“必将获得爱的回报”,才会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 曾经有学生原来物理很不好,后来有了很大进步,问他的动力,他的回答竟然是:我不想拖班级的后腿,让老师难过。学生的动机就是如此单纯。 2.2加强实验,提高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学生对实验特别喜欢,实验特有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利用实验把抽象复杂的物理概念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对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代替”老师演示。先让学生小组预习课本,小组讨论实验的目的和可能会看到的现象,思考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演示时老师适当“示弱”,向学生求助,学生会很乐意“帮忙”。在演示过程中,全班的眼睛都会盯着,当经过若干次的失败突然看到预期的实验现象时,大家的那种兴奋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可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如果可以,再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改装,只有实验原理清楚了才会改装。比如,在做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中,用磁铁插入线圈导致磁通量变化,

1

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接着让学生思考,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找磁铁的替代品,引出通电螺线管,也可称为“电磁铁”。在实验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2.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物理学习才可能顺利地进行下去。教师要打造民主的、轻松的、积极向上的课堂。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可以给学生这样一个释放自己、展现自己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展示,让每个学生有机会表现,获得老师和同学的欣赏与肯定,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与学习热情。 3良好习惯的培养

3.1高中物理学习最重要的是积极思维的培养。积极思维的习惯养成了,其它的习惯就好培养了,如抽象思维的能力培养,首先需要的是学生肯于动脑筋,按照教师指引的思路想下去,才能够按科学的认识规律来学习物理知识。

鼓励和号召学生“超前”思维,即每当老师在课上提出问题时,要求学生马上想,争取在老师讲解之前提出自己的想法,再和老师的讲解对比。对了,对在什么地方;错了,是怎么错的。学习的过程首先是模仿别人的过程,高中物理的学习已经从简单的动作模仿上升为思维方法的模仿。由于学生还比较幼稚所以在他们还不熟悉用内部语言进行思考问题的初期,教给具体的解题步骤,并要求他们执行,而且不断督促检查,使学生服从,逐渐被同化。 形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关键在课堂教学上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活动,使学生一上课就紧张起来,问题一个接一个,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解答。每当一个问题讲完之后要给学生一两分种回味、思考的时间,充分发挥课上45分钟的作用。 3.2读题、审题习惯的培养

审题的过程就是将一个具体的物理现象抽象成一个或几个物理模型的过程,为下一步解题作准备。高中的习题比初中复杂得多,光靠读题就列式计算往往会出错。良好的审题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少犯错误。所以要求学生在读题时,一要划出关键词来;二要图,遇到力就要画受力分析图,遇到运动要习惯画出运动图。对于题干长,文字多的题目,要结合图找解题的关键字句作为切入点,翻译成物理语言,转变成公式或方程。这些开始必须要靠教师的“带” 来解决,开始的训练必须是强制性的,教师要有检查,对不画图的学生必须严格纠正。 3.3解题规范性的培养,物理解题规范包括分析规范、书写规范。

分析规范要求学生解题时思考要做到有据可依,不是思维跳跃,有的学生题目做对了再问他,他自己都不会了,也有的不会讲了。说明他掌握得并不扎实。比如:要判断物体速度、加速度的变化,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下笔,每做每错。这就要求他有良好的思维习惯:要判断加速度就要受力分析,求合力。要判断速度,就要判断合力方向(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同向就加速,反向就减速。有了这样的依据不管什么时候、什么题目方向都不会错。

2

书写规范:在高考物理试卷上对计算题的解答有明确的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计算题书写中可遵循以下几点: (1)书写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是指每列一个方程式之前所要指出的所列方程的依据,或者在解题过程中要综合前后文之间联系的过渡语言,“必要的文字说明”中“必要”的含义是精炼、简洁,具体的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比如: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过程过程的选择、正方向的选择、零势能面的选择等等。

(2)书写方程式、公式:书写的方程式必须是原始方程,不能用变形式、结果式代替原始方程。先写原始方程,再写变形后能代入题给数据的方程,最后代入数据得出结果并写出单位。用字母表达的方程,不要掺入数字,不要用连等式。

(3)书写计算过程、结果:计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先根据物理规律列出一系列的方程,解方程后得出代入题给数据的文字表达式,最后代入数据得出结果并写出单位。这样即有利于减轻计算负担,有利于发现一般规律,同时也能改变每列一步方程就代入数据计算的不良习惯。但是,也有一些计算题要得出分步结果,才能通过分析判断列出下一物理过程所遵循的规律。解题中运用数学表述的方式要规范。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一般不写;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结论不必证明;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书写出来。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将一些书写不规范的作业做为典型例子教师通过投影仪投影给其他学生看,让大家吸取教训,也要将解题规范的作业作为典型例子展示出来并加以表扬,让大家共同学习。

3.4订正、反思、总结习惯的培养

题海战术不可取,题不在多在精,在真正地让学生“吃透”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时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但他们毕竟还年轻意识不到改错的重要性,他们以为下不为例就行了。殊不知,没有改错的过程,就不可能从根本消除再次出错的可能。教师抓住培养学生改错的好习惯,可使学生终生受益。对于典型错题,必须要求学生订正、反思错误原因、总结物理规律和物理方法。有些学生题目做错了,问他错误原因,他有时候说忘了,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做的。主要问题还是与他的思维习惯有关。所以狠抓错题订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习惯。在教给学生学会改错的过程中,必须让部分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讲给老师听,并说出错误原因,逼着他们去思考,经过师生对话找到问题的症结及补救措施。

学生之所以对于物理学科有畏难情绪并发生分化。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重视内容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杜绝学生的厌学倾向,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高效优质的完成课标的各项要求。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9r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