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全文(精美word重排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05 01: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全文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规划体系编制目录

一、总体规划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市级综合专项规划

1.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人文北京发展建设规划 2.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 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 4.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世界城市建设规划

5.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

6.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发展与重点功能区建设规划

7.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发展规划 8.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 9.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

10.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发展规划 11.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建设规划 12.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发展规划 14.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 15.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建设规划

16.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规划 17.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 18.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规划 19.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体制改革规划

三、市级一般专项规划 (一)经济发展规划

1.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 2.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 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4.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 5.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会展业发展规划 6.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 7.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8.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房地产业发展规划 9.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 10.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11.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12.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1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对外经贸发展规划

(二)社会发展规划

14.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

15.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II

16.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 17.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人口发展和调控规划 18.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 19.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就业促进规划 20.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 21.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改革规划 22.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改革规划 2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体育发展改革规划 24.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 25.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政法事业发展规划

26.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27.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28.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妇女事业发展规划 29.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儿童事业发展规划 30.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 31.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 32.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3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建设规划 34.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35.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统计发展规划

(三)城市建设管理规划

36.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 37.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规划 38.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规划 39.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 40.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 41.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绿色生态功能建设规划 42.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环境建设规划

4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规划 44.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供水排水发展建设规划

45.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电力发展建设规划 46.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燃气发展建设规划 47.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供热发展建设规划

48.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49.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应急体系发展规划 50.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 51.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动员规划 52.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规划 5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规划

(四)重点区域规划

54.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发展规划 55.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56.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区域合作发展规划

III

目 录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规划体系编制目录 ................................................................................ II 序 言 ................................................................................................................................... - 1 - 第一篇 新时期的战略选择 ................................................................................................. - 2 -

第一章 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 .......................................................................................................... - 2 - 第二章 未来五年的发展环境 .......................................................................................................... - 3 -

一、新趋势新要求 .................................................................................................................... - 4 - 二、新机遇新挑战 .................................................................................................................... - 5 - 第三章 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 - 6 -

一、指导思想 ............................................................................................................................ - 6 - 二、主要目标 ............................................................................................................................ - 8 -

第二篇 创新驱动发展 ........................................................................................................ - 11 -

第一章 建设国家创新中心 .............................................................................................................- 11 -

一、搭建首都创新资源平台 ...................................................................................................- 11 - 二、完善创新激励和支持机制 .............................................................................................. - 12 - 三、全力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 - 13 - 四、强化教育战略支撑作用 .................................................................................................. - 15 - 第二章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 - 16 -

一、扩大首都经济优势 .......................................................................................................... - 16 - 二、深度推进产业升级 .......................................................................................................... - 17 - 三、统筹经济发展政策 .......................................................................................................... - 20 - 第三章 构建战略发展高地 ............................................................................................................ - 22 -

第三篇 发展惠及人民 ....................................................................................................... - 26 -

第一章 扩展优质多样的公共服务 ................................................................................................ - 26 -

一、为劳动者创造充分就业机会 .......................................................................................... - 26 - 二、让每个家庭都有可靠的保障 .......................................................................................... - 27 - 三、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 .......................................................................................... - 28 - 四、使广大市民成为健康北京人 .......................................................................................... - 29 - 五、全面实现广大市民住有所居 .......................................................................................... - 30 - 第二章 建设公正和谐稳定的社会 ................................................................................................ - 31 -

一、完善充满关爱的社会福利网络 ...................................................................................... - 31 - 二、深入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 - 32 - 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 - 34 - 第三章 构建适应首都发展的人口格局 ........................................................................................ - 35 -

一、合理调控人口规模 .......................................................................................................... - 36 - 二、改进人口服务管理 .......................................................................................................... - 36 - 三、引导人口合理布局 .......................................................................................................... - 37 -

第四篇 文化彰显魅力 ....................................................................................................... - 39 -

第一章 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 - 39 -

IV

一、重构历史文化魅力走廊 .................................................................................................. - 39 - 二、推进历史名城风貌保护 .................................................................................................. - 41 - 三、让文化元素融入城镇乡村 .............................................................................................. - 42 - 四、保护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 - 42 - 第二章 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 ................................................................................................ - 42 -

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 .......................................................................................................... - 43 - 二、推进文化产品创新 .......................................................................................................... - 43 - 三、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 - 44 - 第三章 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 ................................................................................................ - 45 -

一、打造文化服务功能区 ...................................................................................................... - 45 - 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升级 .................................................................................................. - 46 - 三、优化文化创意产业环境 .................................................................................................. - 46 - 第四章 推动文化传播的创新拓展 ................................................................................................ - 47 -

一、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 .............................................................................................. - 47 - 二、构建高效的文化传播网络 .............................................................................................. - 47 - 三、为游客感受文化魅力更好服务 ...................................................................................... - 48 -

第五篇 城市服务生活 ....................................................................................................... - 49 -

第一章 构筑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 - 49 -

一、引导市域按功能分类发展 .............................................................................................. - 49 - 二、振兴城市发展的薄弱地区 .............................................................................................. - 51 - 三、建设功能完善的现代新城 .............................................................................................. - 52 - 四、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乡村 .............................................................................................. - 53 - 第二章 建设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 ................................................................................................ - 55 -

一、努力实现便捷出行 .......................................................................................................... - 55 - 二、保障安全可靠供水 .......................................................................................................... - 58 - 三、提供清洁优质能源 .......................................................................................................... - 59 - 四、建设信息高速网络 .......................................................................................................... - 62 - 第三章 构建精细智能的城市管理 ................................................................................................ - 62 -

一、保障城市安全协调运行 .................................................................................................. - 63 - 二、提高城市抗灾应急能力 .................................................................................................. - 64 - 三、推进智能感知精细管理 .................................................................................................. - 64 -

第六篇 绿色塑造未来 ....................................................................................................... - 66 -

第一章 营造清新城市环境 ............................................................................................................ - 66 -

一、让空气更清洁 .................................................................................................................. - 66 - 二、实现垃圾全处理 .............................................................................................................. - 67 - 三、全面治理水污染 .............................................................................................................. - 68 - 四、防治其他污染 .................................................................................................................. - 69 - 第二章 重现秀美自然山川 ............................................................................................................ - 69 -

一、让森林走进城市 .............................................................................................................. - 69 - 二、让绿色遍布乡村 .............................................................................................................. - 69 - 三、让河流风貌再现 .............................................................................................................. - 70 - 第三章 共建宜居绿色家园 ............................................................................................................ - 71 -

一、深入推进节能降耗 .......................................................................................................... - 71 - 二、倡导绿色生产生活 .......................................................................................................... - 72 -

V

三、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 72 -

第七篇 改革激发活力 ....................................................................................................... - 74 -

第一章 创新政府服务管理 ............................................................................................................ - 74 -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 74 - 二、建设规范透明公共财政 .................................................................................................. - 74 - 三、推进投资融资体制改革 .................................................................................................. - 75 - 四、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 - 75 - 第二章 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 - 75 -

一、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 75 - 二、推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 .................................................................................................. - 76 - 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 76 - 第三章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 - 76 -

一、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建设 .................................................................................................. - 77 - 二、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 .................................................................................................. - 77 - 三、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 - 77 - 第四章 深化社会领域改革 ............................................................................................................ - 77 -

一、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 - 77 -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 78 - 三、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 - 78 - 第五章 推进农村体制改革 ............................................................................................................ - 78 -

一、完善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 .......................................................................................... - 79 - 二、加快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 - 79 - 三、增强乡镇政府管理服务职能 .......................................................................................... - 79 - 四、完善农村金融和市场服务体系 ...................................................................................... - 79 -

第八篇 开放实现共赢 ....................................................................................................... - 80 -

第一章 推动区域共同发展 ............................................................................................................ - 80 -

一、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 .............................................................................................. - 80 - 二、辐射带动区域共同发展 .................................................................................................. - 82 - 三、扩大国内经济合作与交流 .............................................................................................. - 82 - 第二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分工 .................................................................................................... - 83 -

一、聚集高端企业总部 .......................................................................................................... - 83 - 二、建设国际商贸中心 .......................................................................................................... - 83 - 三、拓展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 .............................................................................................. - 84 - 第三章 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 - 84 -

一、增强国际交往服务能力 .................................................................................................. - 84 - 二、打造高水准国际交流平台 .............................................................................................. - 85 - 三、扩展城市间的国际合作 .................................................................................................. - 85 - 四、营造国际化的服务环境 .................................................................................................. - 86 -

第九篇 未来五年的行动路径 ........................................................................................... - 87 -

第一章 充实完善调控机制 ............................................................................................................ - 87 -

一、加强财政资金保障 .......................................................................................................... - 87 - 二、健全综合发展政策 .......................................................................................................... - 87 - 三、强化战略资源管理 .......................................................................................................... - 87 -

VI

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 .......................................................................................................... - 88 - 第二章 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 - 88 -

一、分解落实规划目标任务 .................................................................................................. - 88 - 二、分阶段有步骤实施规划 .................................................................................................. - 89 - 三、动员全社会共同实现规划 .............................................................................................. - 89 -

VII

序 言

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首都北京在成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之后,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风险挑战,制定科学的战略安排对首都立足新的阶段变化、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至关重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首都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五年规划,是首都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十二五”期间首都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 1 -

第一篇 新时期的战略选择

第一章 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

“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任务,积极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力推动了全市的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过去五年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首都经济实现重大跨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总量达到13777.9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经济发展高端化格局初步形成,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初具规模,首都经济特征进一步显现,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5%。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加1.7倍,节能减排走在全国前列。

社会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明显成效,基层社区和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实施“五无”目标管理,实现城乡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7%,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大幅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创新了社会管理与服务,探索了村庄社区化管理新模式。

城市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由114公里增加到336公里,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区区通高速目标提前实现。水、电、气、热等资源能源供应保障和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空气质量显著好转,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从64%提高到78.4%。以绿化隔离带、郊野公园、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大面积、集中式绿化效果显著。城乡环境更加干净整洁。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城

- 2 -

市应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城乡区域发展趋向协调。实施区县功能定位,城市四类功能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乡结合部、城市南部和西部等薄弱地区发展加快,重点新城和小城镇建设扎实起步,发展条件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民安全饮水问题全面解决,公路、公交和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

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完成市区两级政府机构改革,调整了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整合了大兴区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资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社会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国有经济、医药卫生、科技教育、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新增国际友好城市12个,一批重大国际会议、会展活动和体育赛事成功举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82家,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加快发展。年入境旅游者超过490万人次。

百年奥运梦想圆满实现。成功举办了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城市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奥运筹办有力带动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文明进步和服务功能提升。奥运场馆设施为古都北京增添了新的魅力元素,奥运标准提高了首都与国际的接轨水平,奥运经验促进城市运行管理走向成熟,奥运精神成为激励全市人民奋发前进的强大动力。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在首都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首都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十一五”规划的圆满完成,“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全面实现,标志着首都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过去五年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人文、科技、绿色”理念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推动北京向更高价值目标和更高发展水平迈进。

第二章 未来五年的发展环境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我们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第二个十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内经济结构面

- 3 -

临深刻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进入新时期的北京,在发展水平实现跨越之后,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和要求。

一、新趋势新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攻坚时期,全市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

开放竞争格局深刻调整的新阶段。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国际市场分化组合,特大城市在全球网络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作为国家首都的北京,伴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需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审视发展,以世界城市为坐标系定位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分工。

经济发展方式深度转变的新阶段。国内外产业变革和调整加快进行,资源环境压力正在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首都经济在服务业主导格局总体确立、消费拉动作用日益突出之后,面临着发展动力转换、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升级的任务。需要更加注重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走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科学发展道路。

城市布局和形态走向完善的新阶段。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城市群加快形成,对核心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城市发展战略布局总体架构已经确立,开始进入调整完善的关键阶段。推动城市发展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更加注重总结把握特大型城市在建设、发展、布局、管理上的规律,立足更大空间范围塑造城市,持续推进城镇体系和功能布局完善,促进均衡协调发展,增强对自身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对区域的辐射带动。

社会加速转型的新阶段。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推动多层次社会需求不断涌现,促使社会结构和形态深刻变化,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更趋多元。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需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突出位置,整体提升社会福祉,更加重视社会管理方式创新和公共政策协调适应,促进不同群体利益的均衡与协调,更好地引导社会和谐。

- 4 -

竞争力拓展提升的新阶段。发展的竞争不仅表现为硬实力的竞争,还表现为软实力的竞争。伴随全球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软实力竞争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需要把推动文化发展、提升城市管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把握特大型城市运行管理的规律,以文化、管理等软实力的提升促进城市竞争力新的提升。

改革攻坚突破的新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的深刻变化,对深化改革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深层次利益调整使改革面临更为复杂的抉择。需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更加重视制度创新和策略选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新机遇新挑战

未来五年首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国家综合国力和首都城市影响力整体提升,使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国、关注北京,为我们寻求多方面、多层次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首都服务功能拓展提升和潜力释放,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正在形成的国家创新中心的功能显著增强,为我们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分工、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长远目标得到确立,成为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持久推进首都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城市化快速推进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在有效带动发展的同时,不断推动供给升级,为我们优化经济结构、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创造了新的条件。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优化和新发展区域崛起,推动新的增长极加快形成,为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区域城市群的蓬勃兴起和共同发展,有利于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拓展发展腹地,为增强首都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形成了新的支撑。

与此同时,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多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需要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并集中力量解决好制约和影响首都科学发展的不平衡、

- 5 -

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城市人口规模过快增长给资源平衡、环境承载、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带来严峻挑战。特大型城市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压力更加凸显,交通拥堵、垃圾治理等困扰人们生活的问题日益突出,保障城市常态安全运行和应急协调面临更大考验。国内外多层面竞争更加激烈,世界范围内对经济、科技制高点,以及国内地区间对高端要素和产业资源的竞争日益加剧,深入调整结构、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付出更大努力。社会结构变化更加复杂,教育、医疗、健康、住房、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多元利益诉求协调难度加大,社会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改变薄弱地区发展状况,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能够充分释放发展活力的改革攻坚任务更加艰巨。

总之,“十二五”时期首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必须牢固树立紧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深刻把握发展趋势和规律,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积极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争创发展的新优势,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

第三章 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使首都的发展与城市性质和功能相协调;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要着力点,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使首都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牢牢把握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要求,大力弘扬北京奥运精神,以更高的标准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

- 6 -

全市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对北京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进一步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推动北京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出坚实的步伐。

在发展中要切实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强化创新驱动。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把推动发展的动力加快转移到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增强经济长期竞争力。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提升生态文明水平,走绿色低碳、生态友好发展之路。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强消费拉动作用,持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增强服务功能。把不断完善和提升首都服务功能作为发展的主要着力点,走增强服务功能与发展服务产业有机融合之路,在服务区域和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新发展和服务的新提升。着力推进服务功能区建设,塑造世界一流的服务标准和环境,吸引高端要素聚集,增强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功能,更好地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和参与全球经济分工。更加注重文化软实力培育,持续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优化空间布局。坚持分区域功能定位发展,把优化区域功能配置、完善空间布局形态作为重要支撑,切实提高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着力优化、疏解中心城功能,促进旧城保护与发展。加快推进新城功能完善和新区发展,更加注重薄弱地区发展提升,加快城市空间格局由功能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向多功能区域共同支撑转变,塑造城乡一体、多点支撑、均衡协调的战略发展格局。

- 7 -

——提升城市管理。坚持统筹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把提高城市治理效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把人口、交通、环境和社会公共服务作为城市战略管理的重点,使城市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加强城市战略资源管理,统筹常态与应急、供给与排放、地上与地下、城区与郊区,推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使城市的运行更加安全高效。

——推动成果共享。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着力完善各项制度和政策安排,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市民高质量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更加注重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和运行调节机制完善,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稳定与不断进步。

二、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全市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按照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杆和火炬手,走在全国最前面的要求,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为国家发展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地位初步形成,服务业占比达到78%以上,“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8%,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市民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 8 -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全市生态服务价值进一步提高,林木绿化率提高到57%。交通拥堵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50%。万元GDP能耗、万元GDP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达到80%。基本实现城市生活垃圾零增长、污水全处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社会保障卡覆盖所有保障人群。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更加完善。人口调控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更加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严密,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加深入,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事业迅速发展。首都科技、教育、文化等资源优势充分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全国文化中心功能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推动自主创新的体制与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成为国际社会重大活动的重要目标地和国际一流的旅游中心城市。

表1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8 >78 60 9 8 类别 序号 1 2 3 4 目标 属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 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最终消费率(%)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5 - 9 -

类别 序号 年均增速(%) 6 7 8 9 城镇登记失业率(%) 指标 ≤3.5 95 98 12 目标 属性 预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 城镇职工五项保险参保率(%) 全市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 11 重点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 12 药品抽验合格率(%) 13 创新发展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38] >98 ≥98 >5.5 8 1800 14 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件) 15 年技术交易额(亿元) 16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17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降低(%) 18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9 城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 [达到国家要求] 约束性 [15] 约束性 [达到国家要求] 约束性 80 约束性 绿色发展 20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减少(%) [达到国家要求] 约束性 21 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22 再生水利用率(%) 23 生活垃圾资源化率(%) 24 全市林木绿化率(%) 25 耕地保有量(平方公里) 50 75 55 57 2205 预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为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 ]内为五年累计数。

- 10 -

第二篇 创新驱动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首都应对人口资源环境挑战、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之路。“十二五”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产业技术变革、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和不断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要在全球和区域经济分工中占领高端、争取主动,必须把强化创新驱动作为重要着力点,紧紧围绕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的首都经济特征,统筹服务好、调动好各类资源要素,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显著增强首都经济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使首都经济走上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轨道,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

第一章 建设国家创新中心

全面实施“科技北京”战略,全力以赴抓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用好用足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切实发挥其引领带动和支撑作用,着力聚集整合创新要素,着力加强创新制度安排,着力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把北京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中心,持续推进竞争力提升,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和全国创新发展。

一、搭建首都创新资源平台

依托首都创新资源密集优势,加强央地合作、校企合作、军民合作、内外合作,充分发挥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的作用,以项目为载体,以技术研发为核心,以产业化为目标,集成和整合各方面创新资源,推进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构造形成高效有力的首都创新资源平台,提升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完善创新支持与服务体系,强化支撑服务。统筹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五年统筹50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加大科技金融服务,开展符合科技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地满足创新需求。提升创新型人才服务,为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发挥作用提供良好服务。完善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服务,积极争取将更多的北京创新产品列入国家政府采购目录,促进新技术、

- 11 -

新产品的应用和推广。着力抓好政策先行先试工作,推进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更为有效地落实。加强规划建设服务,促进创新资源合理布局,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有力支撑。

二、完善创新激励和支持机制

充分利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围绕人才、资本、技术等核心创新要素,着力完善各项制度和政策安排,强化激励引导,形成激励创新、服务创新的机制和良好环境。

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和本市人才发展规划,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大力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建设首都世界人才聚集高地。注重人才、团队、项目一体化引进,创建优良的学术环境,集中力量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创新人才管理模式,落实“千人计划”、“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和“中关村高端人才聚集工程”,在全球范围内招纳和吸引高端领军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依托在京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及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加强人才联合培养、融合发展。完善人才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双向流动机制,形成一批懂技术、善管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和团队。通过加大政府奖励和实行股权、期权、年薪制等多种方式,增强对关键岗位、核心骨干人才的吸引和激励。深入开展科研院所、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和分红试点,扩大股权激励试点范围,推进科研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政策试点。逐步扩大科技重大专项经费列支间接费用试点范围,提高间接经费列支比例上限。加强人才服务,在户籍、出入境、医疗、保险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创造便利条件。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完善科技与资本对接机制。构建形成覆盖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全过程的多功能、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境内外股权投资、创业投资机构在京聚集和发展。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境内外个人和机构开展天使投资业务。支持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和发展。实施高科技企业并购重组计划,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兼并重组、做强做大。“十二五”时期力争新增上市公司100家以上,在资本市场形成更具影响力的“中关村板块”。进

- 12 -

一步扩大和完善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推进建立国家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扩大信用贷款、信用保险、股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规模,完善再担保机制,支持小额贷款机构发展,推动科技保险试点,完善面向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全国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完善政府资金支持机制。从支持研发为主向支持研发与提供市场并重转变。完善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相关制度,不断扩大采购比重和范围,五年采购总额超过300亿元。积极探索建立非政府机构购买使用重大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机制,加快创新产品的社会化推广进程。更加注重采用市场化的支持方式,从直接补贴、贷款贴息等投入为主,向支持发展创投基金、创投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转变,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放大作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完善企业创新鼓励机制。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政府性科技经费投入向企业倾斜,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比重。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教育经费列支等方面的政策。开展支持创新创业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改革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成果管理制度,完善高校与企业、产业园区的科研成果衔接机制,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在市场准入、业态管制放开、要素市场落户等领域支持民营科技和中小企业发展,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潜力。支持民营企业、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国家创新计划。

完善知识产权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应用相结合,使其成为企业提高成长性与竞争力、培育新业态与制定新标准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促进知识产权有效转移和转化实施。激励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支持企业和产业技术联盟构建专利池。实施标准化战略,搭建标准创新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准创新试点,推动标准创制和实施。

三、全力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特别是瞄准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重大紧迫需求,着力完善以

- 13 -

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体系,显著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集聚一批高端创新资源。深化国际创新合作,积极吸引国外大型企业、国际知名实验室设立研发机构,发展区域性和国际研发总部。引进由战略科学家领衔的研发团队,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机构。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鼓励与企业联合共建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大力支持企业牵头组建产业联盟、技术联盟、标准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加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抓好一批基础科学研究。加强科研项目筛选、科研后备力量培养和科技成果储备。鼓励在京研究机构积极承接国家基础研究项目。提高基础研究以及相关教育的投入,支持开展城市环境、能源科学、安全健康、新型材料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夯实创新基础。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承接和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基础设施,在后3G移动通信、物联网、超级计算、云计算、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及卫星应用等领域攻克核心关键技术,为国家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形成更多的创新成果。大力推进实施核心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推进蛋白质、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航空遥感、先进光源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综合科学中心。

加快转化一批创新成果。健全重大科技成果发现、筛选机制,建立重大项目落地协调服务的市区联动机制,支持建设重大项目投融资平台和产业化基地。探索完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承担重大专项课题成果的转化机制。建立军地科技成果转化协调机制,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通过国有资本有序进退,引导国有资本承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创新成果转化。实施“双百工程”,围绕城市应急、交通管理、环境治理、安全生产等关键问题,组织开展关键技术应用和示范工程,实施100个以上重点示范应用项目,实

- 14 -

现100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做大做强一批创新型企业。培育和壮大产业链整合能力强、主导产业链分工、能够更大范围配置产业资源的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实施创新型企业“十百千工程”,选择300家以上重点企业,集中政策资源重点支持,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千亿级规模企业、产业带动力大的百亿级规模企业和高成长的十亿级规模企业。加快培育专业性强、产品和服务特色鲜明、细分市场占有率高、成长速度快的重点企业,深入实施“瞪羚计划”,形成一批“专、特、精、新”的小巨人企业。继续营造有利于创业的氛围。

四、强化教育战略支撑作用

全面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对推动创新、培养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为国家和首都持续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撑和科技智力服务。

推进首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完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把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学校评价的重要因素,推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倾斜,大力提升首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贡献能力。继续支持在京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支持一批重点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建立市属高校分类发展评价体系,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适应城市发展需要,适时组建旅游大学等特色院校。加快首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调整优化,高标准建成沙河、良乡高教园区。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到2015年在京留学生数量超过12万人次。

增强高等院校研发创新能力。支持高等院校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支持工科院校建设新兴技术研究院,鼓励高等院校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著名企业建设联合研发基地,进一步提升大学科技园发展水平,构建北京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引导高等院校围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科研攻关。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社会开放实验室、科研设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学习型城市。大力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促进各级各类教

- 15 -

育衔接沟通,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衔接制度,促进终身学习。支持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举办多层次、多类型的继续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鼓励企事业单位为社区提供教育教学资源,扩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拓展社区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大力发展数字化远程教育,构建终身学习网络和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广泛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家庭。

第二章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着眼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推进产业深度调整升级,巩固消费、投资协调拉动格局,使首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扩大首都经济优势

进一步彰显首都经济特征。坚持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定位,巩固和强化首都经济特征。服务经济是首都经济的主体和优势所在,是经济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石,要坚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作用。总部经济是首都经济的突出特征,是提高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要注重积极引进与重点培育并重、国内总部与跨国总部并重、各次产业及各类企业总部并重,继续大力提升总部经济发展水平。知识经济是首都资源禀赋优势的集中体现,要更加注重增强科学、技术、知识、管理、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提升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科技农业、高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推动科技要素向多行业、多领域延伸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绿色经济是首都资源环境条件和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要坚决实施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资源利用和环境约束标准,推进产业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统筹服务好各类要素资源。充分发挥首都功能优势,依靠和服务好中央资源,着力为其在京更好、更快的发展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提供服务保障,在支持和服务其发展中实现自身更高水平的发展。充分把握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的有利时机,有效利用好国外资源,着力提升商务环境,在更高层面上吸引和服务好跨国公司、外资和侨资,不断提升经济的国际影响

- 16 -

力。充分依托首都市场优势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优势,支持和培育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集聚高端民营企业总部,为首都高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充分挖掘地方经济潜力,加快地方企业资产证券化步伐,持续提升品牌意识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壮大地方经济的实力。通过国有股权有序进退方式盘活存量资源,加大与各方资源整合力度,鼓励资产关联度大、产业互补性强的市属国有企业主动为在京央企提供配套服务。

二、深度推进产业升级

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方向,以提升产业素质为核心,着力打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显著增强首都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坚持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适应特大型城市发展需要,突出首都农业的城市农产品供应和应急保障、生态休闲、科技示范等功能,推进“221”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籽种农业、休闲农业、循环农业、会展农业、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等都市型现代农业。切实加强“菜篮子”工程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提升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和质量安全水平。全面加强面向农业的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市场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提升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培育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上市,推进农业企业的集团化、资本化。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打造“一城多园”的空间布局。

提升高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深入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坚持高端发展方向,通过标准提升、业态创新、信息技术和组织结构创新等途径,着力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延伸制造业产业链,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和集群发展水平。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推进京东方八代线、长安汽车、北京现代

- 17 -

三工厂、福田中重卡合资项目、中航工业园、北京数字信息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医药等产业发展水平。总结推广望京等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研发、制造、总部一体化发展。

加快服务业调整升级。围绕拓展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促进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促进经济结构由服务业主导向生产性服务业主导升级,打造服务区域、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市。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资本及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强化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落实大旅游发展理念,将旅游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吸引国内外大型旅游会展总部或分支机构落户北京,引导形成旅游会展总部经济聚集区。吸引民营经济、国际资本参与重大旅游项目开发,促进旅游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北京旅游品牌。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旅游项目。加快八达岭印象长城、大海坨国际山地休闲度假区、丫髻山养生度假基地、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昌平银山塔林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适应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和日益多样化的新需求,大力发展健康、养老等新兴生活服务业。按照“安全便利、资源节约、行为规范、环境友好”原则,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保障首都粮食安全。积极开发新型服务业态,发展服务外包,通过融入全球产业链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专栏1:生产性服务业

金融服务。巩固全国金融管理中心地位,强化总部金融、特色金融发展优势,做好金融总部和后台的配套服务,大力引进国际一流的新兴金融机构,培育离岸金融、券商直投、信托租赁等新业态,提升债券发行中心和清算中心功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信息服务。优化提升通信业,积极发展互联网及计算机服务业,做大做强软件产业,发展移动通信增值服务、数字电视增值服务。推进数字电视运营服务。依托总部资源和媒体资源,进一步提升首都的信息集聚和发布功能,成为在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信息服务枢纽城市。

商务服务。重点鼓励国内外企业总部的交易中心、运营中心以及国际机构组织等落户本市。引导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广告等优势行业并购重组,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加大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业务外包力度。努力在会计、审计、咨询、资产评估、信用评级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中介服务机构,

- 18 -

加速形成国际化的商务服务能力,成为全球商务服务网络的重要节点。

科技服务。大力吸引国内外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在京发展,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服务、生物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和检测服务,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城市。

流通服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及金融服务配套等手段,提升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加快交通枢纽、大型物流节点和流通网络的建设,强化批发业和物流业的营运控制功能。鼓励商业流通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贸易企业和品牌代理商。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产业持续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口。依托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等产业,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以关键技术研发和装备研制带动重点领域突破,以重大工程建设和应用培育市场需求,到“十二五”末,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的大型企业,涌现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

专栏2: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推进三网融合。率先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领域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产业化,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突破核心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增强基于新一代信息网络的信息增值服务能力。

生物医药。加快发展新型疫苗、蛋白质药物、诊断试剂等生物医药关键产品和技术,加快先进医疗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进农作物等生物农业优良新品种选育,突破酶工程、代谢工程等工业生物领域关键技术,积极发展生物技术研发外包和健康管理服务。

新能源。发展太阳能热利用和风电技术服务业。加快推进新型核能技术与装备研发服务,扩大核电高端技术服务产业规模。提高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的技术研发水平与工程服务能力。

节能环保。发展面向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的节能产业,壮大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和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速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

新能源汽车。搭建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台,推进整车控制系统、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等三大关键系统及一些关键配件的研发和产业化,积极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制,加大纯电动汽车的示范应用力度。

新材料。形成半导体材料、金属磁性材料、生物医药材料、化工新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新型绿色建材、非晶材料以及高温超导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构建集新材料生产、加工、集散和技术研发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基地。

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在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并积极发展一批成套设备,大幅提升高端装备的系统集成能力。

航空航天。打造以发动机、系统控制和航空技术为核心的航空产业;促进产品、系统应用、运营服务一体的民用航天规模化发展;加快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面向应用需求的卫星遥感产业。

整体塑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显著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建立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服务体系。设立北京服务、北京创造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品牌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快发展。组建北京服务、北京创造产业联盟。研究设立金融街金融指数、CBD商务服务指

- 19 -

数、中关村创新指数、奥林匹克文体指数等,形成北京服务、北京创造指数体系。突出发挥中关村等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带动作用,成为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的重要支撑区。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发展,打造资本市场北京服务、北京创造板块。高水平筹办更多有影响力的重大品牌活动,为品牌塑造创造条件、提供支撑,积极争取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打造成永久落户北京的中国国际服务交易会,形成“南有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北有北京中国国际服务交易会”格局。加强对品牌企业、品牌人才的正向激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品牌创造激励机制,积极营造崇尚、保护、创造品牌产品和企业的社会环境。

三、统筹经济发展政策

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优化需求结构与支持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强节能减排、促进资源集约利用等各项政策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把资源更好地配置到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领域和环节,集中精力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加强政策统筹安排与协调衔接,切实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持续增强消费拉动,逐步形成消费主导型经济。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持续扩大消费促进经济稳定较快发展。落实国家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居民特别是城乡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稳定居民消费预期,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市民新需求变化,实施商贸品牌特色提升工程,汇聚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商贸企业,加强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推动京味“老字号”品牌创新发展,培育一批本土新兴品牌和特色消费街区,丰富市场供给,壮大特色时尚消费。积极推进消费领域由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深化商贸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壮大与市民追求健康生活相适应的旅游休闲、养生度假、文化体育等产业,扩大发展型和服务型消费。加大旅游、会展市场开发和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外来消费。积极推进专业化商品市场发展,规范、发展千亿元规模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规划建设电子商务集聚区,积极

- 20 -

发展网上商城,扩大电子商务消费。积极扩大信贷消费。适应城市化要求,优化商业设施和服务网点布局,完善社区便民商业服务,引导大型零售企业向郊区连锁发展,提升商业设施无障碍和刷卡消费无障碍水平,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度。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消费者服务保障体系,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把握好投资、消费相互促进、协调支撑经济发展的规律,把投资与促进消费、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适度稳定增长。积极调整投资结构,以增强发展后劲为核心,努力扩大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等产业投资。加大城市交通、能源、资源、环境等基础设施投资。把握好房地产对稳定投资、延伸消费、惠及民生、承载业态的作用,调整优化房地产投资结构,推动房地产建设向保障性住房、适于承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商务楼宇以及核心区人口疏解和城乡结合部改造等定向安置房转变,向新城、高端产业功能区等区域转移。在推进中心城功能优化提升的同时,引导投资向郊区转移,使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发展新区作为承接投资的主要区域,全社会投资中郊区投资比重力争达到50%。积极鼓励、引导和促进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更加注重融资方式创新,牢固树立节约意识,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

积极创新产业发展政策与支持方式,深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坚持“区别对待、有进有退、有松有紧”的产业政策导向,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的政策组合,实施更加适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政策。深入落实国家及本市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适合服务业经济特征的体制机制。加强高端产业功能区和各类园区的政策集成,引导产业布局优化和集群发展。更加注重产业标准与国际水平的对接,发挥标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实施更加严格的用水、用地、用能等产业准入标准,推进各类散小低端行业的整治与升级,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

切实加强资源环境政策制定实施,推进资源集约利用与绿色发展。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

- 21 -

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节约优先的原则,加强财税、金融、价格、标准、产业等政策的互动组合,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在企业、园区、社会各层面,引导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等技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

第三章 构建战略发展高地

着眼于城市发展空间战略调整和功能优化配置,以集中做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区域为导向,推进功能区域化、区域特色化,不断提升高端产业功能区辐射力,积极培育高端产业功能新区,构建“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创新和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成为全市高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打造两城两带

集中力量打造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着力加快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基本形成国家创新中心的新格局。

中关村科学城。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和先行先试力度,聚集产业创新要素和高端业态,调动高校、院所、企业等主体的积极性,推进协同创新,大力发展高端研发和楼宇经济,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制一批新标准、转化一批重大成果。重点建设以中关村大街为核心的“中关村生命科学与新材料高端要素聚集发展区”,以知春路为核心的“中关村航空航天技术国际港”,以学院路为核心的“中关村信息网络世纪大道”。把中关村科学城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沿阵地、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和区域创新的先行示范区。

未来科技城。突出生态环保、科技示范作用,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生态环境。积极推进中央企业创新资源集聚发展,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一流科研人才的集聚地、引领科技创新的研发平台和全新运行机制的人才特区,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创业机制,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基地。

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以海淀区平原地区、昌平区南部地区为重点,大

- 22 -

力推进研发服务、信息服务等高端产业集聚,加速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孵化转化,建设“生态良好、产业集群、用地集约、设施配套、城乡一体”的世界领先的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

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有效整合亦庄、大兴为主体的城市南部产业空间资源,拓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加大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带动房山高端制造业基地联动发展,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成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和对外辐射合作的重要承载区。

二、提升高端产业功能区

围绕产业集聚、人才集中、资源集约和功能集成,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势能,提升服务环境,提升国际辐射力和经济带动力,使之成为世界城市先行实践区。“十二五”末,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比重力争达到50%。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按照“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源地”的战略定位,巩固和扩大“一区多园”发展格局,注重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积极推动先行先试改革,着力推进中关村核心区建设,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聚集一批高端人才,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与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的优势,充分发挥高端产业引领和带动作用,提升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和承载能力,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建设成为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高度协调的国际化高端产业功能区。

商务中心区。基本建成核心区,全面启动东扩战略工程。显著提高区域国际化水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增强对国际金融、国际传媒、国际组织和专业要素市场等集聚功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商务中心。

- 23 -

金融街。注重功能完善与服务提升,加强南北连片和核心区的适度拓展,进一步提升商务配套功能和环境品质,增强吸引核心金融要素功能,强化金融总部资源配置能力,成为国家金融管理和金融总部功能主要承载区。

奥林匹克中心区。充分利用好现有奥运场馆设施,推进国家级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博物馆经济,有效集聚国内外重大体育、文化、会展活动,注重系列化和品牌化,完善旅游服务环境,打造成为国际文化体育商务中心和大型国际旅游会展中心。

临空经济区。以枢纽空港和天竺综合保税区为依托,积极开展保税服务和离岸金融业务,完善首都国际机场配套设施,增强临空服务功能,努力建成辐射东北亚、面向全球的临空经济区。

三、培育高端产业新区

适应城市产业功能拓展、提升和优化配置需求,积极推动新的高端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分时序推进,注重节能、环保、信息化等新标准、新技术的示范应用,积极在交易功能、文化功能、制造业和旅游业总部集聚功能等方面形成差异化发展。

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依托新城开发,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商务、康体医疗、文化传媒、会展培训等产业,积极吸引侨资总部落户,建设成为彰显国际新城形象的特色高端商务服务区。

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统筹规划首钢主厂区及周边石景山、门城地区资源,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努力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丽泽金融商务区。引导金融信息咨询、文化金融、新兴金融机构及商务总部等要素集聚,强化要素交易功能,形成比较优良的新兴金融业发展的商务环境,打造具有全国辐射力的新兴金融功能区。

- 24 -

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以雁栖湖生态示范区、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影基地等为重点,大力发展会议休闲会展业、科技研发业、高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构建具有国际高端水平、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强的文化科技高端产业功能区。

图1 高端产业新区示意图

- 25 -

第三篇 发展惠及人民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正面对着一个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催生着更加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对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建设管理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十二五”时期,要顺应广大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实施“人文北京”战略,更加注重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把提升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大民政”建设,切实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与政策安排,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第一章 扩展优质多样的公共服务

从发展阶段实际出发,按照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提供多样选择的原则,继续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注重硬件设施均衡配置的同时更加注重软件服务均等,在扩大服务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实现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新的提升。

一、为劳动者创造充分就业机会

就业关系着每个劳动者的个人发展和家庭幸福,是发展机会公平享有的重要体现。“十二五”时期,要继续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导向,不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努力让所有劳动者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

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以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功能区建设带动就业岗位开发。积极倡导创业精神,以创业带动就业。

推行定向就业扶持。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有效开发保洁、保绿、保安、物业和车辆管理等社区服务岗位,加强家政、养老、助残等就业扶持,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积极促进西部矿山关闭地区、首钢搬迁地区劳动力就业,解决好城乡结合部改造和农村城镇化地区农民转移就业。完善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和长效帮扶机制,实施纯农业家庭就业转移援助力度。

- 26 -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使城乡居民平等享有规范的公共就业服务。建立用人单位、劳动力、服务机构三方合作机制和一站式就业服务,提高岗位对接成功率。加强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和农转非人员就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强化劳动力市场监管。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实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加强失业预警和劳动关系动态监控,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让每个家庭都有可靠的保障

社会保障是让每个市民都有安全可靠的未来、不为人生特定阶段的困难和风险所困扰的制度安排,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阀。“十二五”时期,要致力于制度整合衔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保障、待遇稳定提高。

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覆盖。积极稳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实现公费医疗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范围,将本市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失业、生育保险范围,形成统一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形成城乡统一的居民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实行城乡居民养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统一缴费标准、待遇水平和基金管理。大力推行企业年金和行政事业单位职业年金,鼓励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完善多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完善居民与职工养老、医疗保险衔接政策。有效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参保率。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依据中央相关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投资运营。健全社会保障待遇标准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居民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待遇标准,扩大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标准。

实现社会保障卡覆盖所有参保人群。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实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社会化管理服务信息网络的全覆盖。拓展社会保障卡服务功能,实现社会保障卡覆盖

- 27 -

所有保障人群,实现一卡多用和便捷支付。

三、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公平,把培育提升素质作为主要着眼点,不断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

让儿童平等享有快乐的启蒙教育。强化政府学前教育管理职责,加强学前教育统筹规划和投入,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落实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新建和改扩建600所幼儿园,形成政府主导、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

使孩子们公平获得优质的义务教育。统筹优化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名校办分校、学区化管理、学校联盟、委托管理、对口合作等办学形式创新,继续加强薄弱校和农村地区中小学建设,完善区域内教师和校长流动制度、城乡教师交流与合作机制,促进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缩小校际、区域办学水平差距。完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体制,让所有孩子共同成长进步。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加强校园安保,使孩子们都有安全放心的学习环境。

提高优质高中资源的覆盖范围。推进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和开发,增加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深化高中阶段课程改革,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展新型综合高中实验,推进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的衔接和融通。探索建立高中和大学的有效合作机制,鼓励大学向高中开放课程、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为部分学有余力的高中学生开辟学习发展的新途径。

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统筹管理和规划,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围绕首都产业发展,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资源整合和专业结构调整,加快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示范性职业学校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广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制度,拓宽学生继续学习通道。

- 28 -

四、使广大市民成为健康北京人

健康是幸福的基石。要立足于让人们身心健康、不得病、少得病和方便就医看病,大力倡导健康和文明卫生意识,加强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使全市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塑造健康城市。满足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新需求,系统深入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努力为广大市民健康幸福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提升全民健康和文明卫生意识。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广泛普及健康知识,推进健康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万家,传播健康生活理念。动员市民参与健康促进行动,倡导市民学会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养成定期运动锻炼等健康生活好习惯。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身体状况人群,运用不同干预对策,帮助市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活动,扩大邻里相互交往,营造健康舒心的生活环境。健全心理健康疏导、干预机制和心理保健服务体系,促进市民身心健康。

满足市民多样化健康需求。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为广大市民提供高水平、多样化的健康服务。支持既有医疗机构向前端延伸提供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完善市场准入及配套政策,吸引优质国际和民营医疗康体机构来京发展,为市民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健康服务。积极鼓励生态涵养发展区依托环境优势,发展疗养、健身、休闲、养老服务等产业,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养生休憩健身空间。充分发挥中医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医保健,促进中医服务进社区。

推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加快区县、乡镇体育中心建设,实现达标全覆盖。完善社区公共体育配套设施,推进体育设施的便民化和可及性,为群众提供方便经济的健身活动条件。加快各类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公众的开放,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建设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和比赛设施,优化运动项目布局结构,提升竞技体育实力,建设竞技体育强市。

- 29 -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录管理,扩大面向常住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特定人群,提升精神卫生、妇幼卫生、老年保健、计划生育等服务水平。加强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实现所有事件及时得到有效处置。健全覆盖城乡的急救网络,加强农村地区救援能力建设,促进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有效衔接。

显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着力完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强化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职能,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加强慢性病、常见病及家庭病床服务管理。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推进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流动。完善鼓励医务人员在基层服务的政策,调动医务人员服务基层的积极性。制定综合措施,引导一般诊疗向基层下沉,逐步形成“社区首诊、分级就诊、双向转诊、康复在社区”的有序就医新格局。

推进区域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制定实施首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等规划,根据城市发展实际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完成新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现每个新城有一座高水平的医疗中心。集中解决大型居住区、定向安置房地区、边远山区、重点功能区医疗资源不足问题。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大型综合医院新建和扩建,促进新增医疗机构和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郊区扩展,实施好天坛医院迁建、通州国际医疗城等重大项目。加强康复医院、护理院建设,形成相互衔接的资源配置格局。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科、老年医学科、精神心理科等设置,提升面向特定人群的医疗服务能力。规划建设1-2所新的儿童医疗机构。大力发展中医中药,加快东城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扩充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科和中药房,实现中医药服务城乡全覆盖。

五、全面实现广大市民住有所居

加强住房制度整体设计,建立健全符合首都实际、可持续的住房供应制度,逐步形成符

- 30 -

合国情市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切实履行政府职责,增加土地供应,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监督管理,五年建设、收购各类政策性住房100万套,对符合保障条件的申请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和后期运行等各环节管理,全面实施保障性住房阳光工程。合理引导住房消费,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建设多元化的住房租赁体系,积极鼓励租售并举,引导市民通过租赁形式解决住房问题。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据规划、利用存量资源有序开展租赁房服务。积极推进旧城人口疏解和房屋保护性改造修缮工程,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加大农村抗震节能房屋改造建设力度,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

第二章 建设公正和谐稳定的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理,致力于社会管理创新,有效动员和引导社会参与,推动社会共建共享、和谐发展。

一、完善充满关爱的社会福利网络

着力整合社会福利政策和资源,实现社会福利制度向适度普惠型转变,显著提升各类福利和保障水平,在全社会营造充满关爱的社会氛围。

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良好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基本构建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公共养老机构建设,推动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设施,到2015年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2万张。以社区为单元构筑老年人“居家生活幸福圈”,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增强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居家养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大力倡导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完善“九养政策”、老年优待政策和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建立失能老人津贴,积极推动发展长期照料护理保险。扩大老年社会参与,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提供便利条件。全面推进城市“无障碍化”,把软环境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良好环境。健全覆盖城乡全体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

- 31 -

服务体系。落实岗位补助制度和税收优惠政策,发展福利企业,促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拓展机构托养服务、社区综合服务和居家助残服务,培育面向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组织,发展残疾人服务业。全面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优化残疾人出行和居住环境。改善“三无”精神病人、特困精神病人救治条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为残障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康复环境。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为妇女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落实男女平等原则,倡行尊重妇女社会风尚,优化妇女发展环境,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机会和政治权利,依法打击侵害妇女权益的行为。

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注重儿童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心理素质和良好性格的培养和塑造,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儿童食品用品安全监管,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发展儿童福利事业,提高孤残儿童养育标准。规范家庭寄养模式,保障寄养儿童权益。健全儿童福利设施。

为特定困难群体提供及时的救助服务。着力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让每个困难家庭和特定人员都能得到帮助。完善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发展实际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完善城乡一体医疗、教育、就业等专项社会救助制度。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加快救助管理机构建设,扩大救助管理社会参与。

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慈善事业的格局。加大慈善宣传力度,打造慈善公益品牌,大力推进全民慈善。创新募捐方式,建立覆盖全市的经常性捐助站点和慈善超市。鼓励创建规范运作的慈善基金,加强慈善捐助资金和物品的全过程监管,增强社会公信度。加强慈善组织培育和监管,提高慈善组织发展水平。创新慈善项目运作机制。

二、深入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把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积极推动社

- 32 -

会参与,逐步建立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努力实现社会管理全覆盖。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快构建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和应急管理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社会管理机制。推动商务楼宇“五站合一”建设,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和服务基础。改进政府服务管理,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和社会公平。总结推广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试点地区经验,以点带面,促进社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推进社会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构建网络化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创建和谐城乡社区。完善社区治理模式,推进政府社会服务管理重心向社区下移。因地制宜推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集成规划、整合建设和集约使用,实现社区规范化达标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健康、购物、家政、托幼、养老、助残等市场化、便民化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服务需求。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鼓励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增加社区凝聚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搭建社区居民交往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促进邻里信任与和睦,把社区建设成为便利、舒适、健康、和谐的美好家园。

积极发展社会组织。大力扶持和发展服务类、管理类、慈善类等公益性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反映利益诉求、提供社会服务、协调利益矛盾、扩大公众参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采用委托管理、项目管理、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依法自主参与社会服务与管理。推动政府部分社会服务管理职责向社会组织转移,培育和发展社会服务管理的新型载体。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增强对社会组织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加强社会组织评估体系建设和动态管理,推进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大力推动社会参与。积极拓展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渠道,增加公共事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鼓励和规范社会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增强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志愿者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公益意识,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让志愿服务成

- 33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8d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