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

更新时间:2024-06-01 02: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黄山中学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

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

第 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定义、标志。

2.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以及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了解城市化随时间变化的三个阶段,理解城市化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掌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4.掌握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世界城市化的过程以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促进城市化的动力和原因,以及生态城市的构建。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协作探究 图文分析 学习过程:

一、什么是城市化

1.含义:人口向 集聚和 不断扩大、 的过程。 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1) 2) 3)

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 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 的形成过程。

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城 拉 市 化 的

动 力

力因素 推力因素 综上所述,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衡量城市化的指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_来表示,它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 5.城市化的影响:

1)给人们带来了__________ 的变化,还带来了_______ 、生活方式、________

等的巨大变化。

2) 它是一个地区_________ 的必然结果,是__________ 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____________曲线。 阶段 初期 阶段 加阶段 后期 阶段 70%以上 高 城市化水平比_ __,城市人口比重的增 较高 人口向城市迅速聚推进很快。 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 等环境问题。 有些地区城市地域不断向___ ___推进,一 出现__ _____ 现象 出现了 ___ _____ 速 30%一70% 集,___ ______ 城市人 口比重 25%~30% 城市化水平__ __、 以下, 低 发展_______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特点 出现的问题 发展趋势 出现的国家或地区 _________、________、现象 长__________ ___ 些大城市的人口和工 。 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______ _____,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 思考:

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是不是城市化的衰败?

2.世界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结合图2.18和2.23)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所处阶段 问题(现象)及原因 现象:逆城市化现象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农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发达国家 问题:城市化发展不合理 原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比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_____和__________的中心。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地域日益扩大, __________发生改变, ___ __也相应受到了影响,使得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表现在:1)生物栖息地被城市的“钢筋水泥”所改变,______________。

2)城市工业生产排出的大量废渣,特别是_________的废渣对城市________产生不良影响。 3)城市的_______ __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______、_______、______、渗漏产生再分配,也使水质、水量和_______运动发生变化。

4)城市工业排放各种气体改变着____________,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出现___________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_______和_______。

2.正面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______ ___(举例说明);

负面影响:过快的城市化就会使环境质量__ ___,甚至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

3.降低城市化负面影响的措施——建设和发展___ __城市。

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_______ _和____________,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_______ __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____ _循环。

4、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城市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的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2)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3)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4)扩大绿地面积,美化绿化环境 (5)加强城市管理,保护和治理环境

知识拓展:

一、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 城市化 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产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在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 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技术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间的时间距离;因城市中心区地租上升导致工业和住宅迁往郊特点或表现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 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人口、商业和制造业由市中心向郊区迁移 图示 郊区城 市化 逆城 市化 区或更远的乡村;大城市地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为人们提供便利的服务 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迁往更外围的小城镇和乡村,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二、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文环境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村 城市 转 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 第一产业 第二、三产业 变 乡村景观 城市景观 分散、农业人口 密集、非农业人口 为 低 高 发达 受教育程度高,整体文化素质高 土地利用方式 居民就业方式 景观特征 人口 经济开放程度 信息、交通 欠发达 文化、观念 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低 三、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形 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趋向平坦 气候 水文 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周围局部地区的气候 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有的河流被填埋后作为道路或其他减速剂额用地,有的河流被分割成断头河或死水河,以致城市地区水系十分紊乱 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坏境 评价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以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 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形成城市“洪水”现象。残留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 使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造最大的地方 生态 跟踪训练

1、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 )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比 C、城市面积的大小 D、城市职能的重要性 “读某地区城乡人口结构示意图”,回答2—4题 2、此图说明了该地区 ( )

A、城市化水平很高 B、城市人口约为2500万 C、约10%的人口住在郊区 D、人口密度大 3、此城乡人口结构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

A、巴西 B、印度 C、英国 D、中国

4、形成该国家这种城乡人口结构的根本原因是 ( )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进入城市而造成的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7s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