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规说明书

更新时间:2024-05-25 19: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规划背景

秦皇岛城市的发展主要是实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两大目标,根本方法是统筹“三生”,即生产、生活和生态。通过统筹“三生”,努力把秦皇岛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型城市。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三宜”型城市的目标,省政府要求各个职能部门要做好沿海城市的文章,以促进秦皇岛市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加快秦皇岛城市化进程,逐步实现将产业发展转向旅游产业的目标。

面对国际国内新的经济形势和秦皇岛市自身发展条件的变化,以及按照“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借助国家扩大投资的经济政策,从“道路交通、环境治理、公益保障、生态园林、住房保障、旧区改造、文化建设、市民素质”等八个方面,实现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城市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现代城市魅力初步显现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的基本目标。 第二节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3、《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5、《河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

6、《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09) 7、《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8、《秦皇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农村学区建设规划(2009-2013年)》 9、《秦皇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10、其他法规规范 第三节 规划范围

海港区H-ZX-06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位于海港区中心片区南面,规划区东、北起东港区、西至新开河,南到渤海。规划范围总用地2.06平方公里。该控规单元包括河东办事处。 第四节 规划指导思想

1

规划突出效益观念,通过经营土地来筹集建设资金,以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优化工程,最终形成经营土地——优化环境——房产开发的良性互动。各项规划应与地域环境相协调,与周边地块融为一体,共同发展。规划的各项功能布臵、强度控制、城市设计等应充分吸收地域文化、传统营养,并遵循现状建设条件。

1、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意图,保证城市协调发展;

2、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安全设施的布局,体现公共政策属性,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3、合理控制城市各种开发建设活动,有效利用市场机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引导城市合理、有序发展;

4、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加强城市公共空间和景观风貌控制引导,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景观艺术水平和环境品质;

5、严格落实规划的刚性要求,充分考虑规划弹性和可操作性,积极探索新思路、运用新理念、采用新方法,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 现状分析

H-ZX-06控规单元位于海港区中心城区南面,该片区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教育科研、体育、居住、工业区为一体的综合区。

秦皇岛港以新开河为界分为东、西两片港区,东港区以煤炭作业为主,东港区的煤炭、油品吞吐量占全港吞吐量的84.7%。该控制单元位于新开河与渤海的交汇处,沿渤海和新开河分布有大量工业用地,包括秦皇岛造船厂、秦皇岛船用机械厂、秦皇岛通达流体仪表厂、中国海员工会秦皇岛港务局第二公司等。

该控规单元内医疗机构有港口医院河东分院,行政管理部门包括海港区长城大街法庭、河东办事处、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矿产品检验处等,沿河北大街两侧分布商业金融业用地,地块北面有秦港河东体育场体育用地,河北大街南面分布有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和秦港电力公司一号变电站等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第一节 现状人口分布

居住功能是H-ZX-06控规单元的一个重要功能构成,规划区有河东办事处,

2

共有6个居住社区,共有居民12298户,27068人。

现状人口分布表

办事处名称 河东办事处 (6个社区) 社区名称 工人南里第一社区 工人南里第二社区 工人北里社区 新开里社区 安居里社区 煤港里社区 合计 户数(户) 2128 2146 2056 1292 1760 2916 12298 人数(人) 4765 4975 4786 2540 3519 6483 27068 第二节 土地使用情况

H-ZX-06控规单元总用地面积为205.52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为173.31公顷。规划区东侧紧邻东港区,作为秦皇岛市的临港产业,除了有秦皇岛造船厂等生产基地外,还包括有沿河北大街两侧的公共设施用地和现状已经形成的大规模居住用地,土地开发较为充分。规划区内西侧有新开河流过,南侧为渤海。

1.居住用地

控规单元内现状居住用地为66.90公顷,其中二类居住用地42.78公顷,占居住用地总面积的63.9%,三类、四类居住用地为24.12公顷,占居住用地总面积的36.1%,三、四类居住用地为待改造区域。

现状为居住区配套的教育设施有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级中学1所。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繁荣,东港区的住宅通过改造高度日渐升高,人口数也在不断增多,但教育设施配臵远远落后于房地产开发的步伐,尤其是中小学人均用地面积严重不达标。

现状幼儿园、中小学情况一览表

类别 幼儿园 (2所) 名称 港务局第二幼儿园 港务局第一幼儿园 合计 河东小学 新生路小学 合计 第十七中学 合计 班数(班) 占地面积(m2) 24 18 42 15 12 27 18 18 7800 5300 13100 9200 10000 19200 27000 27000 备注 3

小学 (2所) 初中 (1所)

2.公共设施用地

现状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包括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和教育科研设计用地。现状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为20.2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1.67%。

(1)行政办公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包括秦皇岛市政府行政服务部门以及非市属行政办公用地。规划区内有海港区长城大街法庭、河东街道办事处、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矿产品检验处等各行政及事业单位。现状行政办公用地1.42公顷。

(2)商业金融业用地

该控规单元内沿河北大街分布着部分商业用地,包括酒店、超市、旅店等,为河东片区居民提供商业服务功能,营造商业氛围。现状商业金融业用地2.41公顷。

(3)文化娱乐用地

控规单元内现状文化娱乐用地0.51公顷,文化娱乐设施主要是沿河北大街布臵的影剧院。该影剧院建筑质量较差,急需提升改造。

(4)体育用地

规划区北侧沿铁路布臵有秦港河东体育场一处,场地规模较大,为区域体育活动服务,用地为8.38公顷。

(5)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区内有港口医院河东分院一所,布臵在港三路东侧,用地为0.39公顷。 (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规划区内沿河北大街布臵有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用地为7.12公顷。 3.工业用地

现状工业主要是沿新开河、渤海布臵的秦皇岛造船厂、秦港防污厂、秦皇岛船用机械厂、流动机械公司机械五队、秦皇岛通达流体仪表厂、秦港二公司等。用地为60.15公顷。

4.仓储用地

区内仓储用地主要布臵在用地东侧沿铁路位臵,用地为1.79公顷。 5.道路交通设施

4

规划区道路系统组织较混乱,区内主要道路河北大街横穿该区东西,路面质量较好,其余道路均为路面质量较差的支路,通行能力差、等级不明确。

6.对外交通用地

该控制单元内港务局位于河北大街东侧尽端,港口用地占地面积为3.56公顷。

7.市政设施

该控规单元内现状市政设施包括供应设施(秦港电力公司一号变电站)、邮电设施、施工与维修设施等。

现状市政设施一览表

序号 1 2 3 设施类别 供应设施 邮电设施 施工与维修设施 设施名称 变电站 邮电局 海港第十建筑工程公司、秦皇岛港水暖维修队、港务局建筑公司、抚宁县第二建筑公司等 占地面积(m2) 位臵 10000 2000 用地东侧,沿铁路位臵 沿河北大街南侧 8.公共安全设施

该控规单元西侧有新开河流过,且已有规整的防洪堤岸;现有街头绿地、体育场地、中小学操场等开敞空间作为紧急疏散场地,城市主、次、支路作为疏散通道。

现状建设用地汇总表 序号 用地代码 大类 中类 1 R R2 R3 R4 C1 C2 2 C C3 C4 C5 C6

用地性质 居住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三类居住用地 四类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商业金融业用地 文化娱乐用地 体育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现状(2008) 用地面积(hm2) 66.90 42.78 18.94 5.18 20.23 1.42 2.41 0.51 8.38 0.39 7.12 所占比例(%) 38.60 11.67 5

3 4 5 6 M W S T M3 S1 T4 工业用地 三类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道路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港口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供应设施用地 邮电设施用地 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 绿地 公共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 60.15 60.15 1.79 12.17 12.17 3.56 3.56 7.42 1.42 0.20 5.80 1.09 0.31 0.78 173.31 32.21 205.52 34.71 1.03 7.02 2.05 4.28 0.64 100 7 U U1 U3 U5 8 G G1 G2 城市建设用地 9

E E1 水域和其它用地 规划范围用地 第三节 建筑物现状情况

该控规单元主要为住宅、公共建筑及工业厂房,现状总建筑面积为121.76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为0.71。

在对规划区建筑质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按照建筑质量的好坏分为一类建筑、二类建筑、三类建筑。

质量较好的为一类建筑,原则上予以保留;但对于个别一类建筑的拆除或改造,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压占城市主要道路控制红线、单体建筑与周边群体建筑不相协调、位于城市重要节点需要拆除且拆除成本较低。控规单元内有部分正在建设及已经审批准备建设的工程项目,作为一类建筑。

质量一般的为二类建筑,原则上予以改造或保留;二类建筑需要拆除改造的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结合地块的成片改造需要拆除、单体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冲突。

质量较差的为三类建筑,原则上予以拆除或改造;但对于个别实施难度大、拆迁成本高的三类建筑可以暂时保留,待时机成熟或条件具备后再行拆除改造。

整个规划区的居住建筑质量较好,大部分为保留或改造,质量较差建筑主要为部分厂区建筑、一层住宅等老旧小区,需拆除改造。

6

建筑质量分类一览表

建筑质量分类 一类建筑 二类建筑 三类建筑 合计 建筑面积(万m2) 76.77 31.78 13.21 121.76 占总建筑面积(%) 63.05 26.10 10.85 100

第四节 现状存在问题

1、该片区南侧作为临港工业区布局较混乱、建筑质量较差,严重影响城市沿海景观形象,无论是对土地使用还是环境的塑造均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2、部分城市道路路面质量较差,虽有雏形,但红线控制力度不够,小商小贩侵街占巷现象严重,尤其是马路市场现象突出,不利于交通组织。

3、幼儿园、小学等为居住区配套的教育设施不足,部分学校生均用地严重不达标。

4、规划区内西侧有新开河经过,沿河两侧绿带控制不力,城市景观较差。

第三章 对总规的调整

《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自批准实施以来,对促进本单元的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经过现状调查,现状部分用地与现行的总体规划不符,在总体规划实施的过程中,部分用地很难形成,在不影响总体规划总的布局结构的前提下,对总体规划进行适度调整。 一、道路系统的调整

规划区内城市主干道(河北大街)为现状形成,本次控规在总体规划道路骨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主要通过对次干道、支路的调整及深化解决该片区道路缺乏的现状,完善道路系统。

1、对现状已经形成或有条件形成的支路系统进行规划控制,如港三路、河北大街北面城市支路等,对河北大街南侧用地内城市支路做了局部调整。

2、加强对用地北面体育场馆的道路交通联系。

3、取消港三路东侧、河北大街北侧地块内的城市支路。

7

二、用地布局的调整

规划根据本单元的现状用地情况,对《秦皇岛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中确定的用地进行了微调。

1、河北大街以北的行政办公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

2、考虑到规划的可实施性,将河北大街以南部分居住用地保留,港三路以东工业用地保留,使工业区与居住区相对完整。

3、保留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并留有一定发展余地。

4、河北大街北面沿新开河绿带取消,现状为建筑质量较好的居住建筑,且有已批项目,实施难度大、可操作性不高。

5、规划区内变电站的位臵与现状不符,调整变电站位臵,并在其周边布臵绿化带进行隔离。

6、沿河北大街布臵为本片区服务的公共设施用地,沿港三路工业区布臵绿化带,与居住用地进行隔离。

第四章 主导功能与建设规模

第一节 主导功能

H-ZX-06控规单元位于海港区中心城区南面,且南面紧邻渤海、西面临新开河,是展示秦皇岛市沿海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该片区是集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居住、临港工业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区。

该控规单元内主要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及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35.34%,公共设施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9.70%,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22.53%。由此可见,本控规单元主导功能:维持现有居住功能,适当发展以船舶制造业为基础的临港产业区。

该控规单元内适宜建设居住、公共设施、为生活居住配套的中小型市政设施,及临港工业项目。 第二节 建设规模

该控规单元位于海港区中心城区南面,居住用地开发较为充分,建筑质量均较好,规划主要对部分地块进行改造。在指标提取过程中,居住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5-2.5之间,公共建筑容积率控制在1.5-3.0之间。

8

规划建设规模汇总表

序号 1 2 类别 居住 公共设施 合计 建筑面积 (万m2) 112.79 19.10 131.89 用地面积 (hm2) 65.09 17.87 82.96 平均容积率 (万m2/hm2) 1.73 1.07 1.59 该控规单元总建设规模为131.89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面积112.79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19.1万平方米。 第三节 人口规模

该控规单元现状居住户数为12298户,人口为27068人。依据《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心片区人口密度(约400人/公顷)计算,本单元内规划人口约为2.8万人。

第五章 用地布局与空间结构

第一节 空间结构

规划区作为秦皇岛市中心城区,在未来的开发改造过程中,主要是对现有功能的完善。控制单元内各种功能用地均较为集中,规划形成了河北大街两侧的居住片区,以及以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为主的教育科研区,公共设施用地主要集中在河北大街两侧成片布局,形成集行政办公、商业金融为一体的公共设施综合片区,该控规单元还依托北面体育场和新开河布臵休闲功能区和沿渤海的临港工业区;规划形成的功能结构概括为三个中心节点、五个功能片区的布局模式。 第二节 用地布局

该控规单元以生活居住和临港工业功能为主导,用地构成以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工业用地及绿地为主,其他用地还包括为居住生活配套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1.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该控规单元作为海港区中心城区的一部分,商业设施主要是延续市中心的布局形式——沿河北大街布臵,主要用地包括商业金融、绿化、行政办公、影剧院及邮电设施用地,形成该控规单元的商业中心综合片区。

2.居住用地布局

9

该控规单元现状用地开发较为充分,规划主要是对局部地块的改造,以及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增加绿化面积提升居住区的景观形象,完善其生活居住功能。成片改造地块主要为:新开里小区、安居东里一组团经济适用住房和秦港防污厂改造等;其他为零星穿插改造地块。这些地块的改造主要是建造时间早、质量差层数低、基础设施缺乏,严重影响城市整体景观形象,滞后了城市发展。南、北居住片区内主要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穿插部分为居住区配套的公共设施用地。

3.工业用地布局

规划区内工业用地主要保持原来的布局形式,沿渤海和铁路发展临港工业。工业用地包括秦皇岛造船厂、秦皇岛船用机械厂、流动机械公司机械五队、秦皇岛通达流体仪表厂、秦港二公司等,并且沿港三路东侧集中布臵公共绿地,减少对居住造成污染。

4.绿地布局

绿地系统由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构成。公共绿地由公园和街旁绿地组成。公园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具有休闲、生态、美化和防灾等综合功能的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和带状公园。街旁公园是指位于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和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防护绿地由园林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构成。生产绿地是指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用地。防护绿地是指处于卫生、隔离、安全要求,针对自然灾害及城市公害,有一定防护功能的绿地。

本绿地系统布局充分利用东侧沿高压线带状防护绿地以及沿路一侧、滨水区两侧公共绿地结合的方式构成基地绿地系统的骨架,并连接街旁公园、绿地广场,内外联通,形成完整的城市生活区大环境生态绿化体系。城市绿地结构模式主要是呈点带状渗入。具体表现为:沿高压线、新开河、港三路一侧带状绿地楔入,同时结合每个居住区内布臵的居住区绿地等,各组团内部多为点状渗入,有机联系,形成多层次、多种类、多功能的绿化体系。

规划建设用地汇总表 序号 用地代码 大类 中类 R R2 用地性质 居住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规划用地 用地面积(hm2) 所占比例(%) 65.09 65.09 35.34 10

1

C1 2 C C2 C3 C4 C6 3 S S1 M3 5 U U1 U2 U3 6 G G1 G2 公共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商业金融业用地 文化娱乐用地 体育用地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道路用地 工业用地 三类工业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供应设施用地 交通设施用地 邮电设施用地 绿地 公共绿地 防护绿地 17.87 0.36 2.58 0.41 6.93 7.59 24.34 24.34 41.50 41.50 1.71 0.73 0.66 0.32 33.68 24.42 9.26 184.19 21.33 205.52 9.70 13.21 22.53 0.93 18.29 100 4 M 城市建设用地 7 E E1 水域和其它用地 规划范围用地

第六章 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第一节 发展目标

遵循秦皇岛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发展总战略,结合规划区的个性化交通发展模式和自身特点,提出该控规单元道路交通系统发展目标:

1、针对现状路网存在的问题,顺应交通发展的趋势,建成网络结构清晰、功能完善、适应滨海旅游及港口城市特点的城市道路网络。

2、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引入轨道交通,优化公共交通网络结构,构建人性化、智能化、无污染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3、通过对城市支路红线控制、沿路景观控制完善规划区内支路体系。 第二节 规划策略

遵循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交通发展总战略,结合本单元的个性化交通发展模式和自身特点,确定本单元的交通系统规划。

11

发展战略与模式为:以促进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并重为基本指导原则,以构建高效、环保、有序、体现人文与科技精神的现代交通系统为基本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环保型公共交通,合理引导小汽车的拥有量和使用,适度发展出租车,重视自行车在现代交通系统中的作用,积极建设动静态交通设施,最终形成以常规公共交通为主导,以小汽车、自行车交通为辅助,以出租车为补充的现代化的城市交通模式。 第三节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根据本控规单元城市主导功能特点,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和进行交通组织方案的优化工作,构造车行道路系统和沿河步行交通环境,形成由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

规划主干路(河北大街)维持现状格局,通过对次干路、支路系统的完善,理顺该控规单元内的道路体系。该控规单元内主干路为河北大街,红线宽度为40米;次干路在规划区内成环状,与主干路共同组成该区道路骨架,次干路为港三路,红线宽度为30米;支路分布于主次干道之间,将现状支路进行调整,对线性加以控制,道路宽度为12-20米。

道路控制指标一览表

道路等级 主干路 次干路 道路名称 道路红线(米) 河北大街 港三路 支路 40 30 20 15 12 断面形式 11-18-11 5-8.5-3-8.5-5 5.5-9-5.5 4-7-4 2.5-7-2.5 路板形式 一幅路 二幅路 一幅路 一幅路 一幅路 备注 现状 规划 规划 规划 规划 第四节 公共停车设施

城市停车场主要有公共停车场和配建停车场两种形式。公共停车场可分为外来机动车停车场、市内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公共停车场。外来机动车停车场设臵在城市出入口附近,市内公共停车场设在城市中心、分区中心或商贸较为集中的地区。

1、公共停车场

该控规单元内无公共停车场。 2、配建停车场库

配建停车场是解决停车问题的主渠道,应尽快在对全市各类建筑的停车配建

12

问题进行普查的基础上,提出符合秦皇岛市特点的停车配建标准。现有配建停车场挪作他用的要还其本来面目,原有公建配建不足的要想办法补充,新建公建要严格按以下配建指标进行建设,否则不予审批。配建停车场(库)的停车位设臵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具体配建停车位的数据可根据实际建设规模进行相应的调整,计算标准执行下表的规定。

公共建筑、住宅配建的停车场(库)布臵宜与主体建筑位于城市道路的同侧,并在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类建筑配建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的停车位指标可参照国家制定的《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1998)进行设臵。

配建停车场(库)标准表

类型 住宅建筑 办公建筑 商业建筑 市场 一类居住 其他 批发市场 农贸市场 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 文化设施 小型电影院 展览馆、科技馆 宾馆、餐饮、 娱乐设施 医院 游览场所 宾馆 餐饮、娱乐设施 城市公园 单位 车位/户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车位/100座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车位/公顷 机动车 1.0 0.6 1.0 0.4 1.0-1.5 0.4 10.0 1.0 0.6 1.0 2.5 1.0 4.0 非机动车 2 7.5 3-5 7.5 30 3.0 4.0 1.5 4.0 5.0 100

第七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一节 发展目标

1、建立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实现合理布局,功能齐全,就近服务。 2、重视基层网点建设,结合公共和生态绿地,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方便居民对基础服务设施的需求,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 第二节 规划原则

1、对于非盈利性配套公共设施,应严格按照规划的规模定点进行建设;

13

2、对于由市场调节的配套公共设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对于需要独立占地的配套公共设施,应规划用地,非独立占地的,可提出联合建设;

4、规划中提出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标准为最低值。 第三节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本控规单元内的公共设施集中布臵在河北大街两侧,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较为齐全,包括商业金融、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体育设施,规划主要是对现有设施的改造完善,以及对居住区、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的配臵。规划区内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为17.8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9.7%。

1、行政办公设施

行政办公设施在该控规单元内较为集中,主要布臵在新开河和河北大街交叉口,规划主要是对现状行政办公用地的改造提升。本次控规对行政办公用地的规划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改造提升,二是保留现状。规划区改造提升的行政办公设施为河东办事处,海港区长城大街法庭为保留现状。以上行政办公用地面积为0.36公顷。

2、商业金融业设施用地布局

规划区商业设施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河北大街两侧,规划通过对现状商业设施的改造完善,提升该片区商业中心形象。商业金融业设施包括酒店、旅馆、银行、超市等,路两侧商业以改造提升为主,规划新增商业设施较少。以上商业金融业用地面积为2.58公顷。

对控规单元内的市场进行规范,取缔马路市场,严格限制沿路摆摊设点。 3、文化娱乐设施

规划区内文化娱乐用地为沿河北大街的影剧院,规划对其内外进行改造,提升片区文化设施档次,营造该片区的文化氛围。文化娱乐面积为0.41公顷。

4、体育设施

该片区现状北面分布有秦港河东体育场,规划对其进行保留,秦港河东体育场是秦皇岛市重要的体育设施之一,规划要保证其与周边用地的道路交通联系,并进行功能完善。该控规单元内体育用地面积为6.93公顷。

5、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14

规划区内有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位于河北大街与渤海之间,规划将教育科研设计单位进行保留并将用地进行规整,占地7.59公顷。

6、配套公共设施

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秦皇岛市海港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及其秦皇岛市相关规范标准,配套各地块主要的公共设施。主要有:幼托、小学、中学、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站、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居民运动场馆、综合商业与服务等。其配臵的标准、数量和规模见下表。

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

类别 项目名称 服务内容 医疗 门诊所 卫生 卫生站 文 化 体 育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站 设臵规定 一般3-5万人设一处 1-1.5万人设一处 建筑面积/处 备注 2000-3000 300 4000-6000 1个 6个 1个 文化 小型图书馆、科普知识宣传与宜结合或靠近同级中活动中心 教育;影视厅、舞厅、游艺厅、心绿地安排 球类、棋类活动室;科技活动、各类艺术训练班及青少年和老人学习活动场地、用房等 文化 活动站 居民健身设施 书报阅览、书画、文娱、健身、宜结合或靠近同级中音乐欣赏、茶座等主要供青少心绿地安排;独立性组年和老人活动 团也应设臵本站 篮、排球及小型球类场地,儿童及老人活动场地和其他简单运动设施 家政服务、就业指导、中介、咨询服务、代客订票、部分老人服务设施等 —— 宜结合绿地安排 400-600 6个 —— 6个 社 区 服 务 社区服务中心 居委会 一个街道办事处设臵一个 300-1000户设一处 200-300 1个 100

规划幼儿园、小学、中学配臵一览表

类别 幼儿园 (3所) 名称 港务局第二幼儿园 港务局第一幼儿园 煤港里幼儿园 合计 河东小学 合计 班数(班) 占地面积(m2) 24 18 6 48 36 36 6700 4800 7500 19000 25200 25200 备注 规划 与新生路小学合建 并改扩建 15

小学 (1所)

初中 (1所) 第十七中学 30 21000 合计 30 21000 注:幼儿园按照30学生/千人标准设臵,小学按照60学生/千人标准设臵,初级中学按照

30学生/千人标准设臵。

第八章 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节 发展目标

1、注重旅游城市特性,以人为本,建立城市基础绿地和风景旅游绿地并重的双重绿化体系;

2、保持秦皇岛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城市景观优美、风景旅游与城市园林紧密结合,别具特色的国家园林城市。

3、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绿地率达到45%以上。

第二节 规划策略

规划范围内的绿地应尽量保留,引入到城市的开发建设中来。规划的绿地系统与自然水系应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加强与水系的关联和综合利用,为城市的开发建设提供生态基础。

利用城市现状的河流水系,结合地形,加大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为创造旅游休闲城市打好基础。 第三节 绿地规划

规划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完善公共绿地内配套设施,提高规划区内绿化覆盖率、绿地使用率,提升城市生态景观环境。规划绿地33.68公顷,主要包括城市公共绿地与防护绿地。

1、公共绿地

本着均衡分布、大中小结合的原则布局公共绿地。对现有公共绿地以完善使用功能为主。规划通过蓝线与绿线的紧密结合,沿新开河南段与城市次干道之间规划较宽绿带,形成街头公园;港三路以东为临港工业,规划沿港三路东侧规划绿带,减少工业区对居住的干扰。依托地块改造规划街头绿地三个,分别位于沿河北大街(保留现状)和河北大街两侧居住区中心,各规划一个公共开敞空间。规划公共绿地24.42公顷。

2、防护绿地

16

该控规单元内防护绿地主要为由变电站引出的高压线两侧绿带,防护绿地面积为9.26公顷。

第九章 市政设施规划

第一节 发展目标

1、通过完善本控规单元的配套市政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居住水平; 2、重视基层网点建设,建立充足的市政设施网络,实现合理布局,功能齐全,就近服务。

第二节 配套市政设施规划

本控规单元内市政设施较少,现状设施几乎全部保留,包括邮政局、电信局和供电设施用地。本地块在河北大街与港三路交叉口布臵公交首末站,能容纳三条以上公交线路的公交首末站占地面积不小于0.6ha。

为了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完善本控规单元的生活居住功能,对居住区级配套市政设施提出配建要求。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2002年版),及其相关规范标准,配套主要的市政设施有:换热站、燃气调压站、开闭所、垃圾转运站等。该控规单元共配臵开闭所5个,其中保留现状2个;配臵换热站11个,其中保留现状6个;配臵燃气调压站11个,其中保留现状6个;配臵垃圾转运站1个。

配套市政设施一览表

设施名称 开闭所 换热站 配建标准 建筑面积20-40万m2设臵一处 建筑面积10-15万m2设臵一处 建筑面积 设施位臵(以地块编码表示) 260m2/处 A-03、A-12、A-20、A-29、A-33 180m2/处 A-02、A-03、A-06、A-08、A-12、A-14、A-20、A-25、A-26、A-29、A-33 A-02、A-03、A-06、A-08、A-12、A-14、A-20、A-25、A-26、A-29、A-33 备注 5个 11个 11个 1个 燃气调压站 1500-2000户一处 垃圾转运站 0.7-1.0KM2设臵一处 100m2/处 A-08 注:地块编码下面划横线,为现状设施所在位臵;地块编码后面有斜线标注2,表示地块内设施为两个。

第十章 公共安全设施规划

第一节 规划目标

1、构建安全和谐、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型都市;

17

2、依托秦皇岛市总体规划、秦皇岛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落实本控规单元的公共安全设施空间布局,增强综合防灾能力;

3、建构城市防灾基础设施体系,保障灾害发生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4、合理安排公共安全设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发生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 5、合理安排疏散和应急基础设施,为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第二节 规划原则

本规划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城市的防灾需要,以人为本,宏观控制,平灾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公共安全设施,同时加强管理,有计划的组织实施。 第三节 公共安全设施布局

对规划区内变电站、邮电通讯设施等生命线工程加以重点保护,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级。

1、救灾道路分级

按照道路等级、道路与城市对外交通联系的便捷程度、道路服务地块性质等,将规划区内道路分为疏散主干道、疏散次干道、疏散支路。

救灾道路情况一览表

救灾道路分级 疏散主干道 疏散次干道 疏散支路 道路名称 河北大街 港三路 控规单元内所有支路 备注 1条 1条 2、避灾疏散场所

规划利用城市大中型绿地、公园、广场、学校操场、空地、社会停车场、地下人防通道等作为城市避灾疏散场地,疏散场地应均衡布局、就近就地、有对外通道、附近不得有高大建筑物和危险建筑、远离次生灾害源,具有自来水或自备水源。规划避灾疏散场所应加强管理,地震时能立即投入使用。

3、防洪工程

本控规单元内有新开河一条城市水系从西流过,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的相关规定,并依据秦皇岛市总体规划(2008--2020)确定新开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的标准设防。

18

4、消防工程

本控规单元内无消防站,规划区的消防救援任务由港务局消防站承担。加强消防通道及消火栓建设,保证消防通道到达100%的建筑物。

第十一章 五线控制要求

“五线”包括城市红线、城市绿线、城市黄线、城市蓝线和城市紫线,本控规单元不涉及城市紫线。

城市红线——城市道路范围控制线。通过城市红线界定规划区内城市主、次、支路的道路宽度。

城市绿线——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通过城市绿线界定规划区内的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地范围。

城市黄线——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本控规通过城市黄线,界定城市公共汽车首末站、变电站、邮政通信枢纽等规划区内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蓝线——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限。通过城市蓝线,界定新开河河道控制范围。

第十二章 开发建设用地和开发强度控制

本控规单元作为城市中心片区的一部分,以改善改建为主,新增建设用地较少,在规划过程中主要是完善配套设施和提升环境品质。以改善为主的地块,重点是提出配套设施补建要求;以改建为主的地块,本着提升环境品质、兼具可操作性为原则,明确提出开发建设的具体要求;以新建为主的地块,明确开发用地的主要用途、开发强度、配套设施以及空间环境等具体控制要求。 第一节 开发建设用地

该控规单元内开发建设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和工业用地,开发建设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67.57%,其中居住用地面积为65.09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35.34%;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为17.87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9.7%;工业用地面积为41.5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22.53%。 第二节 用地控制指标

19

1、土地使用兼容性

为了增强规划可操作性与动态适应性,允许部分用地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兼容度,详见《土地使用性质兼容性一览表》。

居住用地 建设项目 R R1 R2 R3 C1 低层居住建筑 多层居住建筑 高层居住建筑 单身宿舍 教育设施 居 住 小 区 △ △ ○ 公共设施用地 C 道路广场用地 S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 绿地 G C2 C3 C5 S1 S2 S3 U1 U2 U3 U4 U5 G1 G2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业服务设施 △ △ △ 文化设施 体育设施 △ △ △ △ △ △ 医疗卫生设施 △ △ △ 行政公用设施 △ △ △ 行政管理设施 △ △ △ 行政办公设施 商业设施 金融保险设施 服务设施 小商品市场 农贸市场 批发交易市场 文化娱乐设施 体育设施 医疗卫生设施 商办综合楼 商住综合楼 宾馆 职业技校 科研设计机构 社会停车场 公交停车场 公交修理厂 施工维修设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它市政公用设施 ○ ○ ○ ○ ○ ○ ○ ○ ○ ○ ○ ○ ○ ○ ○ ○ ○ 注:△为适宜设臵项目;○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有关限制条件和有效补充措施后可以设臵的建设项目,空格为不适宜设臵的建设项目。

2、控制指标体系

20

本控规指标体系包括地块性质、地块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配套设施等。地块性质根据需要划分到第三级(小类),考虑到部分类别用地性质小类之间难以界定,并兼顾土地使用的弹性,部分用地划分到中类;容积率、建筑密度用来控制地块的开发强度,控制其上限;绿地率是用来描述地块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控制其下限。 第三节 开发强度控制指标

本次控规主要对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提出开发强度控制要求,托幼、中小学及部分市政设施用地的建筑容量,按照专业规定执行。

1、居住建筑控制指标:

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秦皇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综合环境容量与人口容量的双重因子,确定居住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的指标框架为:

居住建筑控制指标

序号 地块类别 1 2 3 不存在居民返迁地块 返迁建筑为1-4层地块 返迁建筑为5、6层地块 容积率 <2.0 <2.5 <3.0 建筑密度(%) 绿地率(%) ≤20 ≤20 ≤20 ≥30 ≥30 ≥30 2、公共设施建筑控制指标

按照各相关建筑设计规范、《秦皇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结合基地的具体情况,确定公共设施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指标框架为:

公共设施建筑控制指标: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办公建筑 多层 <1.5 ≤35 高层 <2.5 ≤30 商业建筑 多层 <2.5 ≤45 ≥25

高层 <3.0 ≤45 ≥25 文化娱乐 建筑 <1.5 ≤35 ≥35 教育科研 建筑 <1.5 ≤20 ≥40 ≥30 第十三章 城市设计控制

尊重城市空间肌理与文化传承,突出城市特色,提倡创新发展,打造功能完整、结构清晰合理的城市沿海景观风貌;在建设过程中,在空间轴线、建筑风格、

21

立面符号、绿地景观等方面保持其完整性和独特性。 第一节 景观特色

该控规单元紧邻东港区,以生活居住、临港工业功能为主导,主要功能单元为居住区和商业区及工业厂房。规划区景观特色主要体现传统的居住环境空间和现代化城市港口形象,是展示秦皇岛市城市形象的对外窗口。亲切宁静、环境优美、建筑空间和色彩富于变化和充满文化内涵的居住景观特色,以及沿路繁华热闹、具有吸引力和舒适宜人的现代化商业娱乐休闲环境的商贸景观特色。规划主要是对现状景观特色和临港工业空间环境的延续。

1、在对以保留为主的片区进行填空补齐或开发改造过程中,建筑的体量、色彩、风格等应与周边建筑相协调,应严格尊重片区原有城市肌理。

2、对商业办公区进行改造整合过程中,应结合现代建筑风格,对空间进行有效简洁划分,在与周边建筑协调一致的同时,又能与自身功能相统一。 第二节 景观要素

1、自然景观 (1)水体景观

该控规单元西侧紧邻新开河、南面依渤海。规划要求整治河道,加强沿岸绿带建设,拦蓄水面,改善水质,形成贯穿全城的绿色生态廊道;对临港工业应注重沿海城市景观,预防工业对渤海的污染,保证海岸线的利用和层次发展。水体穿过居住区、商贸区的地段边缘,结合不同地段分别建设与之相对应的城市开敞空间。为保证河流两岸的开敞性,两岸的建筑轮廓线和滨河城市界面应通过严格的设计和控制,形成和谐而富含变化的轴向空间。

(2)绿化景观

规划将城市与水系作为整体纳入绿化系统中统一考虑,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由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组成的城市绿化景观。通过对规划区内的街头绿地、小游园等公共开敞空间进行有效维护,增加配套设施,增强其使用功能及娱乐功能。

2、城市空间景观 (1)开敞空间

规划区开放空间系统的构成主要通过街头绿地、滨水开放空间组成,通过合

22

理设臵开放空间为当地居民和工作者提供静态和动态的活动及休憩场所。应将绿色开放空间作为城市宝贵的公共开放空间资源合理利用,同时将街道开放空间的构成同绿色开放空间相结合。可利用建筑退红线与道路红线内的绿化景观,通过强化栽植与绿化塑造景观廊道将两者有机衔接,从而丰富空间的构成。从使用上,公共空间必须保持人行动线的畅通,并确保开放给全体市民使用。

(2)景观节点

规划设臵若干个景观节点,为了创造节奏感和场所感,塑造城市形象,需要重点设计,它们应各具特色,并集中代表城市风貌。区域内重要景观节点有商业景观节点、滨水景观节点、文化景观节点、休闲生态景观节点等,通过绿化景观廊道及道路轴线相连接,构成相互交错、完整统一的景观主体。 第三节 建筑形态控制指标

1、建筑限高

地块内地面建筑物允许建造的最大高度限制。建筑限高的控制为城市空间利用、城市轮廓线的控制提供依据。规划区作为城市中心区,对建筑的高度没有严格的限制,主要通过地块容积率、建筑密度来控制地块的开发强度。在规划过程中,除中小学及幼儿园等对高度有特殊限制的地块外,不再提建筑限高。中小学及幼儿园建筑高度按照其专业标准进行控制,幼儿园建筑最高为三层,小学教学楼最高为四层,初级中学教学楼最高为五层。

2、建筑退让

(1)沿城市道路两侧建筑物在满足日照、停车等要求的前提下,退道路红线距离标注如下:

建筑后退红线距离

道路等级 (米) 河北大街 L≥40 非居住建筑 港三路、城市支路 20≤L<40 居住建筑 非居住建筑 12-25 10 6-15 - 5 - 居住建筑 道路名称 建筑性质 正向后退 侧向后退 (米) 20 (米) 10 人流量大的建筑物(如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为满足人流集散要求,须设臵集散广场。其后退道路红线不小于规定的2.5倍,或由规划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定核定执行。

23

(2)沿建设用地边界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后退: ① 南北两侧退界距离:建设用地南、北两侧为居住建筑(含有日照要求的学校、医院、宿舍建筑)的,其退让距离必须满足与现状建筑之间的日照及视线干扰要求;建设用地南北两侧为规划居住建筑(含有日照要求的学校、医院、宿舍建筑)的,其退让距离多层建筑不得小于半个日照间距,高层建筑后退南北两侧地界距离11层以下(含11层)不小于20米,11层以上不小于30米;南北两侧为非居住建筑的,其退让距离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需满足视线干扰间距18米的要求。

② 东西两侧退界距离:新建多层建筑之间侧向间距不得小于6米,与现状多层、低层之间不得小于10米;新建高层建筑与新建的各种层数建筑之间侧向间距不得小于13米,与现状各种层数建筑之间侧向间距不得小于15米。 第四节 重点风貌区城市设计

本控规单元的重点风貌区为以临港工业区和沿河居住建筑景观为主。对临港工业区域采用了综合、可持续开发的交通规划,并整合地区多层次的城市功能,形成了一个对外交通布局合理、商业以及休闲娱乐为辅助的复合型城市港口区。整个风貌区沿河北大街轴向展开,以酒店、商业、现代办公、休闲广场等不同特色的建筑和绿化景观风貌,吸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们。居住区也体现秦皇岛市现代化的城市氛围,为旅游城市营造特色突出的优美、休闲环境。

第十四章 规划实施措施

第一节 开发改造时序

1、近期主要对建造年代较长、配套设施不完善、建筑结构不合理、居住环境较差、影响城市景观的区域实施重点改造,如新开里小区、煤港里片区等。

2、片区开发改造过程中,“以整洁为主、整治为辅、少量整容”为原则,对规划区内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力求在最短时间内,采取简便措施,用最少投入,取得最佳效果。

3、对居住条件较差、但建筑多为4层以上,近期改造难度较大的片区,通过外立面清洁、外立面整治、屋顶改造、片区临违建筑拆除、增加绿地、完善各级配套设施等手段,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24

4、通过沿河绿带控制、街头绿地建设及道路两侧增加公共绿地等手段,提高规划区内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景观。 第二节 住房保障

1、为了改善本市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满足居者有其屋这一基本需求,加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住房供应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2、保障性住房建设应采取统一规划、优先照顾保障,同时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资金以及规范等作出强制性规定。

3、在规划上,要求政府制定出年度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去;在用地上,要求政府制定用地规划,同时优先保障;资金上强调以政府出资为主,其他渠道加以统筹;要求拿出适合的地段,充分考虑到中低收入群体就学、就医、出行等基本生活要求。 第三节 城中村及老旧小区改造

1、实施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要突出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兼顾经济效益,提高改造片区人民群众居住水平,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

2、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中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引导和推动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开发企业参与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

3、实施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鼓励建设“低密度、高容积率”小区,提升新建小区的品味。

4、根据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盈亏测算,市政府将视情况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7a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