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山寺辽代砖塔施工方案

更新时间:2024-05-19 12: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西省灵丘县觉山寺辽代砖塔修缮工程

辽 代 砖 塔

施 工 方 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4 三、修缮原则 ????????????????????5 四、修缮性质 ????????????????????6 五、修缮内容 ????????????????????6

(一)辽代砖塔 ????????????????????6 (二)其他建筑 ????????????????????7 (三)附属内容的修缮 ???????????????????13 六、主要工序技术要求 ???????????????????14 (一)辽代砖塔 ????????????????????14 (二)木构建筑 ????????????????????20 七、施工部署 ????????????????????32 八、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37 九、施工总平面布置和总进度计划 ???????????????40 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1 十一、雨季、冬季施工措施 ??????????????????45 十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 ?????????????????46 十三、文明施工保证措施????????????????????50 十四、施工工期保证措施????????????????????52 十五、扬尘治理措施 ????????????????????53

1

一、 工程概况

觉山寺,位于灵丘县城东南15公里的笔架山西侧,又名普照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是孝文帝为报母恩而颁币救建的,赐额“觉山寺”。

辽大安五年(公元1089年)重建。经以后各朝代的不断完善和修葺,除现存砖塔为辽代原构外,其余建筑皆为清代遗构。

觉山寺依山而建。东为“笔架山”,西为“老虎尖’,,南为“凤凰台”,北为“翅儿崖”。寺东南谷底有唐河径流,201省道蜿蜒曲折。

据碑记,觉山寺建在万山从中,道路四崎。冬有寒冰之阻,夏有雨水之隔,往来行人靡不胆颤心怯。

寺周群山环抱,河水绕流。选址山坳,背山面水。规模宏大,布局紧凑。建筑形式多样,辽塔巍峨高耸。附近还有‘御射台’和‘古栈道(灵丘道)’等历史遗迹。

觉山寺整体坐北朝南,“五院相连”的古代文化遗产体现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寺院东面为村落,隔围墙与民居相望,但部分民居建筑己经明显侵占了觉山寺固有的历史范围。

寺院南面是灵丘县“红石楞乡人民政府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五日建”的新广场和停车场,己经做了全面硬化和环境美化。

寺院西面围墙外是平整的耕地,北面山体与寺院的间隔距离仅一步之遥。 1965年,觉山寺被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觉山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布局:

觉山寺建筑依山就势,南北纵深130米,东西总宽60米,总占地面积7800平方米。

寺院建筑分布在三条轴线之上,南北三进院落,东西五院相连。其中的辽代砖塔是觉山寺的标志性建筑。

西轴线主要建筑由南往北排列:文昌阁、砖塔、罗汉殿、贵真殿。另有东西藏经楼和东西廊房等附属建筑。

中轴线主要建筑由南往北排列:山门、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另有伽

2

兰殿、祖师殿、东西配殿和钟鼓楼等附属建筑。

东轴线主要建筑由南往北排列:奎星楼、碑亭、金刚殿、弥勒殿。另有东西廊房、梆楼、点楼和东西厢房等附属建筑。

中、西轴线之间为方丈院,有方丈室和斋堂等建筑。

东围墙之外是过去的禅房院,保留有正房、南房、厢房等残损建筑以及部分被毁建筑的基址。现状建筑大都被百姓占用,整体保护环境很差。

另外,寺内前院有古井一口,寺外西南方向山崖上构筑小砖塔一座,二者都是觉山寺所属历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觉山寺现存的所有建筑中,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大砖塔是我国现存辽代砖塔的典型代表,包括塔身第一层内保存的辽代壁画。其它地上建筑均为清代遗构。

觉山寺塔是一座体现不同时期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文化价值的人文载展示着灵丘县厚重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艺术造诣。 觉山寺塔的价值:

1、历史价值:

觉山寺属皇家寺院,是体现灵丘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古代建筑群遗迹。自北魏孝文帝为报母恩救建以来,一直影响广泛而深远。辽代重建后,经过金、元、明、清、民国等不同历史阶段的兴废,逐步延续至今。除塔身保存有辽代的墨书题记砖外,寺内还遗存有辽代石碑,是研究寺院及辽代砖塔的历史发展脉络、寺院规模和布局以及建筑从创建到完善的详实史料。

2、艺术价值:

觉山寺内保留着辽代砖塔的原构,艺术内涵丰富,建筑大气磅礴,是寺院内名副其实的标志性建筑。

现存砖塔为辽代砖雕精品。道宗皇帝敕旨重建的十三级密檐式砖塔,砖雕精细传神,造型秀美壮观。束腰须弥座上各种雕刻十分精致,不仅是斗栱、仿材等仿木结构形制,其余兽面、花卉、菩萨、力士、人物等都造型丰满,刀法流畅洗练,为辽代雕刻艺术中的珍品,为研究中国古代雕塑史、美术史提供了珍贵的艺术史料。

3

塔室内辽代壁画非常著名。第一层中空的塔室内有八角形回廊,内外八面墙壁均有辽代壁画。其存在于寺观者极少,为研究辽代壁画的艺术价值及其成就提供了极其可贵的实物。

3、科学价值:

觉山寺塔是我国现存辽代八角密檐式塔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建筑历史研究价值。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反应了辽代时期灵丘地区的建筑技术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天启六年的七级大地震尚未对其造成明显的破坏,可见当时建造技术的高超水平。

4、社会文化价值:

觉山寺建筑形式多样,造型美观,构造合理,气势雄伟,是灵丘县现存众多古代遗存中,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体量均具代表性的一座有价值的大型古建筑群,它是构成灵丘县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悠久历史环境和古老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

觉山寺有‘井塔三奇’之说,为灵丘县古代九景之一,十分神奇。优美的环境、奇妙的景观,是当地依托文物发展旅游业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源,也是当地开展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有利于文化精品的有效展示与合理利用,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二、编制依据

觉山寺塔维修工程依照山西省文物建筑维修管理办法、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实施,依照工程所及的相关施工验收规范,依照国家建设工程和古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依据建设单位的图纸以及国家、地方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有关规定编制本施组,作为贯彻指导施工管理全过程的指南。 主要依据文件、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2003年) 3.《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等修缮工程管理办法》(1986) 4.《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 6.《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4)

4

7、《山西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8.《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 9.《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 10.《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 11.《中国古建筑彩画艺术》 12.《古建筑木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1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86) 16、《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7、《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方地区)》CJJ39-91 18、《山西省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勘察报告》关于觉山寺、塔残损现状及相关原因分析及整体勘察结论。 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和碑刻,现状遗构做法,用材、风格特点、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功能需求等方面的现场考察记录等。

文物部门关于“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前提下对其进行重点修缮的强烈愿望。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托文物,促进旅游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觉山寺塔自身所独具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 三、修缮原则与实施目标 (一)、修缮原则

1.“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的指导下,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恪守“修旧如旧”的宗旨。 2.“最小干预”的原则:

5

修缮过程中,应尽最大可能利用原有材料,保存原有构件,使用原有工艺, 尽可能多地保存历史信息,保持文物建筑的特性。如有构件丧失使用功能且确实需要更换时,一定要将更换量控制在最小。

3.“质量第一”的原则:

觉山寺塔修缮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建筑寿命的长短,不应以降低工程质量为代价盲目追求施工进度。要使用传统材料,运用传统工艺进行施工。从工程材料、修缮工艺、施工工序等方面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并对修缮工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制订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保证工程质量。并在施工中随时注意材料和工艺的质量稳定性。 4.“安全为主”的原则:

为确保觉山寺塔修缮工程的顺利进行,安全工作必须放在首要位置,保证修缮过程中文物的安全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同等重要,因为它同样是不可再生的人类资源。

在修缮过程中,搭设的所有施工架需结实、牢固,达到承重要求。同时,应力求避免实际操作当中对文物的‘保护性破坏’。 5.“可逆性、可再处理性”原则:

在修缮过程中,坚持可逆性,保证修缮后的可再处理性,尽量选择与原构相同、相近或兼容的材料,使用传统工艺,为后人的研究、识别、修缮留有更大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历史信息。

6.“质量第一”的原则:

觉山寺修缮土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建筑寿命的长短,不应以降低工程质量为代价育目追求施工进度。要使用传统材料,运用传统工艺进行施工。从工程材料、修缮工艺、施工工序等方面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并对修缮工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制订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保证工程质量。并在施工中随时注意材料和工艺的质量稳定性。

修缮时应使用传统材料,尽量避免现代新型化学材料的出现。 (二)、实施目标

1 质量目标:严格按设计、业主的要求及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质量达到合格工程标准。

6

2 工期目标:自开工之日起按工期完成合同承包内容,排除一切不利因素的影响,优化网络计划,力争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3 管理目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严格按总平面图进行现场临建搭设,搞好文明施工,争创“文明、优良、标准化”现场。

4 安全目标: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工程施工过程中达到:无死亡、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坍塌。

5 文明施工目标:工作现场文明整洁,争创文明工地。

四、修缮性质与结构构造

(一)、修缮性质

觉山寺修缮工程的性质,依据建筑现状的整体残损程度作为重要参考,最终确定如下:

辽代砖塔——重点修复;

院落——重点修复:揭除现有的残损部分或现代铺埙材料,整体重新以方砖铺墁。寺前广场建议采用石板铺墁(待环境整治时实施),同时做好总体排水;

围墙——原有的围墙进行‘现状整修’;

新圈扩的范围则进行新砌:往西圈扩25米,往北圈扩13米。另外,在北侧山体处砌筑护坡;

重点修复——中轴线大雄宝殿、东轴线金刚殿、东轴线东廊房; 现状整修:

1、中轴线:山门、天王殿、韦驮殿、伽兰殿、祖师殿、东西配殿、钟鼓楼、东西掖门。

2、东轴线:奎星楼、弥勒殿、西廊房、梆点楼、东西厢房、碑亭、掖门。 3、西轴线:文昌阁、罗汉殿、贵真殿、东西藏经楼、东西廊房、掖门。 (二)、基本构造

辽代砖塔位于觉山寺内的西轴线前部,坐北朝南。

觉山寺塔为八边形密檐式砖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总高44.38米。

塔一层内部砌筑塔心柱,形成回廊,并在内外壁满绘辽代壁画。

7

塔下部为束腰塔基,一层以上为实心构造。

各层塔檐下均施砖雕斗拱,塔檐逐层叠涩,密檐逐步递减。

各层檐上做反叠涩砖层后铺设筒板瓦并砌筑瓦条脊,施贴面兽,檐下及檐角均悬挂风铎。二层以上塔身每面正中安置铜镜一枚。

塔顶在砖砌的刹座之上安置铁质塔刹。 (二)、现状勘察 1、塔基:

塔基高7.19米,平面八角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下为八角形束腰须弥座,中为平座勾栏,上为莲台。

塔基部分雕刻较多,分布在须弥座束腰处、中层平座、上层勾栏华板处。题材丰富,具有佛教内容的雕刻图案等。以狮首、力士、坐佛、伎乐、天女、盘龙柱、各种花卉等栩栩如生。

2、束腰:

塔基下置须弥座两层,束腰每面置壹门三个。

第一层束腰内镶嵌狮身兽一只,两侧为仕女,其左右置贴面兽头各一只。每面四角再置兽头各一只,两侧为仕女或盘龙柱。

第二层束腰内置佛像一尊,两侧为胁侍菩萨、供养菩萨、童子等,壶门上雕二龙戏珠。束腰每面雕金刚、力士各两尊,分别承托上部仿木结构的平座转角铺作和补间铺作。

3、平座:

平座下施斗拱,上施砖雕勾栏,勾栏上部砌筑莲台。

平座斗拱按其所在位置分为转角铺作、补间铺作,斗拱五铺作出双抄,补间铺作每面两朵,耍头伸出檐枋垂直截去,不加雕饰。

平座勾栏每面三间,古朴有致。栏杆为斗子蜀柱式,风格同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应县木塔。栏板分上下两段,上段为宝相花纹、忍冬纹,中上置莲花、莲蓬承托斗子。下段华板文样为万字纹、钩片纹及其它各式纹样。其上莲台为三层宝装仰莲瓣。

4、塔身:

共13层,通体均施辽代流行的沟纹砖砌筑,质地坚实,工艺精湛。塔身平

8

面八边形。一层内部为塔心室,前后南北方向皆开小券洞并施小板门,东西方向砌砖雕球纹格眼隔扇门,其余四面砌砖雕破直棂窗。

第一层塔身由塔外壁和塔心室构成,塔心室中置八角塔心柱,内外壁四周均绘制辽代壁画。

第一层塔身外壁各角均砌筑圆形倚柱,柱底砌筑柱础,柱头卷杀明显圆润。 柱首砌筑普柏枋、阑额,其上为砖雕斗拱。

斗拱按其所在位置分为转角铺作、补间铺作。五铺作出双超计心造,补间铺作每面一朵,于华栱两侧45°角线上出斜华栱两跳,其上耍头均为批竹式。

塔身第一层至十三檐为砖仿木式构架,檐枋上排列椽、飞,除第一层飞椽为木制外,其余各层飞椽均为砖雕。椽头及角梁头均挂有风铎,各层塔檐的椽、角梁均为木制。

塔身第二层以上为实心,不能登临眺望,塔身比较矮小,塔檐紧密相连。 塔第二至十三层用斗拱支撑挑出密檐,密檐之间不设门窗。

每层檐子上层与普柏枋相交,上置斗拱,为四铺作单栱造,补间铺作每面一朵,塔层密檐逐步递减,有收分。

从二层以上塔身每面正中安置铜镜一枚,塔上安铜镜取佛光普照之意。 5、塔心室:

位于第一层塔身内,与塔身外壁和塔心柱形成回廊,平面八角。 塔心室内、外壁八边均施斗拱,五铺作出双超,补间铺作每面一朵。 塔心室中置八角塔心柱,四周保存辽代壁画60多平方米,内容多为冥王和菩萨像,为辽代人物绘画精品。

辽代壁画见于墓葬者较多,寺观壁画留存者较为罕见。 6、塔顶:

塔顶部为八角攒尖式,收尾后砌筑刹座并安装脊刹。

塔顶部整体为筒板瓦覆盖,垂脊八条均为瓦条脊,脊前均插铁桩一根,桩上施铸铁套筒用以拉结八根铁链。

脊前贴面兽位于铸铁套筒前面,与铁桩以铁件缠绕固定后再砌筑瓦条脊。 现状塔顶部满目是铁刹基座局部坍塌后散落的砖块,还有碎裂的瓦砾、残留的脊饰塔刹上断裂后掉落后的山花蕉叶等构件以及遍布和荒草。

9

因年久失修,雨水的常年渗透已经使顶层的塔檐出现开裂或变形,有的表现为明显的波浪形态。

7、塔刹:

塔刹是塔攒尖顶收尾的重要部分,也是塔的最高部分。

从建筑结构上说,塔刹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从建筑艺术上讲,塔刹是全塔艺术处理的顶峰。因此,塔刹在作用上又极富装饰性。

觉山寺塔的塔刹至上而下由刹座、刹杆、山花蕉叶、覆钵、相轮、火焰、宝盖、仰月和宝珠及铁链等组成。

塔刹基座整体由青砖砌筑而成,中间安置刹杆,刹杆上施套筒后再逐层安置其它构件。

塔上八条铁制拉链上端安装于宝盖下的铸铁圆盘上,下端与塔顶脊上插的铁件固定后施铸铁套筒,使塔刹稳固的屹立于塔顶。山花蕉叶上各角悬挂铁艺饰件,铁链上悬挂小风铎,皆属于装饰物件。

8、装修: 设置在塔身一层。

四面均辟券洞门,券门上有印度式火焰券门楣,券楣下饰砖雕二龙戏珠。 其中,南北两面为券洞,内施小板门,东西两面均装饰为砖雕仿木制隔扇门。四隅面辟砖雕破直棂窗。

门窗造型逼真,且表现出同时期的不同式样,窗式简单为当时通行的破直棂窗式盲窗。

东面隔扇式花棂门,格心棂式为四交花棂。西门亦为隔扇式花棂门,格心棂式为正双交花棂。此为砖雕,木制木制的格窗在山西朔州崇福寺的弥陀殿(建于金代)存有这种式样的实物。

9、壁画:

觉山寺塔的壁画位于一层塔室内,面积约62平方米,分部于通道两侧,内容为菩萨、明王、飞天等题材,整个画面被人为损害严重,历代游人题刻和划痕遍布,特别是人物的头部。在塔室内画面的底部部分壁体被人为剥落,砖砌体被凿挖。分析画面人物的面型、衣饰、手法等内容和风格,壁画属辽代的作品。

辽代壁画见于寺观中极少,觉山寺塔内壁画幸存,为研究辽代壁画提供了及

10

其可贵的资料。

10、倾斜测量:

在塔西面的开阔地带,经仪器测量并分析数据可知,在塔基的平座层斗栱与塔身第十三层斗栱26.70米的高度之间,觉山寺塔整体向南倾斜值最大为42厘米,即0.893°。倾斜率为1.57%。

充分说明,经近千年的历史,觉山寺塔现状仍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觉山寺塔塔体全部用条砖砌筑,一层墙壁厚实,内外壁呈一体链接,以上采用实体结构,塔身逐层收分,外观曲线优美,构造稳定合理。

五、修缮内容 (一)辽代砖塔

修缮内容:塔顶清理, 塔刹构件补配, 塔上植物处理, 塔檐修缮, 檐角修复, 檐面修缮, 补配风铎, 补配贴面兽、套兽, 剔损补残, 裂缝处理, 塔基补砌, 补配门券相, 修补木装修, 塔室地面铺墁, 塔外地面铺墁。

施工工序:

壁画保护——搭脚手架——塔顶清理——塔刹构件补配——塔上植物处理——塔檐修缮——檐角修复——檐面修缮——补配风铎——补配贴面兽、套兽——剔损补残——裂缝处理——塔基补砌——补配门券相——修补木装修——塔室地面铺墁——塔外地面铺墁——现场清理 主要内容:

1.搭设建筑整体的修缮工程施工架,并带有方便各层施工的操作平台,搭 设施工升降台,设置安全防护网。

2.清除塔顶的灌木和荒草,同时整理塔顶和其它塔檐上散落的完整或可继 续使用的建筑构件并登记在册和进行归档。

3.清理屋面后进行重点维修,认真检查各层现存的瓦件,需补配的贴面兽、瓦条、筒板瓦、勾头、滴水、方砖、条砖待取样确认后按样烧制。

4.补配木制檐椽及其上悬挂的风铎吊环并依据现存的实物进行加工和制作, 特别是椽头造型的把握。

5、修补局部损坏或酥碱的塔身墙体,勾抿细小的裂缝。

11

6、重新铺墁塔心室内地面和塔身周围地面的散水。

7、依据设计图所示尺寸和样式修复塔基束腰部位残缺的壶门及仰连。 8、检修、加固塔心室前后的小板门。 9、拆除塔心室内部新塑的佛像。 10、清理灌木后,重新整砌塔刹的基座。 11、塔檐部分的断裂部位进行全面修缮。

12、塔室内的塔心柱被游人凿砸的部位进行补砌并抹灰找平。

13、一层门窗砖砌体开裂的部位进行勾抿,断裂的部位进行挖补,抹灰脱落的部位进行补修,缺失的浮雕门券楣补配完整。

14、一层倚柱开裂的小缝进行勾抿,错位的部分进行小范围拆砌。 15、对顶部变形的檐口进行拆砌。

16、补配一层檐口飞子上铺设的木质望板。

17、补配残缺的铁链、山花蕉叶、相轮、铜镜、风铎、套兽等装饰构件。 18、修复大角梁和仔角梁及其上悬挂的风铎吊环并依据现存的实物进行加工和制作,特别是大角梁梁头造型的把握。

19、依据设计尺寸及样式修复被毁的塔基座。

20、加固塔顶部固定铁链的铸铁件,并对脱落者进行复位。 21、院落及排水

院落的范围专指觉山寺塔西侧新扩展的区域。即向西拓展25米,向北拓展13米。

寺院新拓展的西侧院落进行全面清理后整体以石板铺墁,同时做好泛水。 22、围墙—重点修复

围墙的范围专指觉山寺塔西侧新扩展的区域。 拆除觉山寺塔西侧留存的原有围墙。

23. 购置石料、青砖、瓦件和脊饰等传统建筑材料,依据寺院总平面图所示的范围,围墙设计图所示的结构样式砌筑新规划的围墙。

(二)其他建筑 1、西轴线建筑

12

(1)辽代砖塔,另见专项。 (2)贵真殿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大棚。 ②、搭设殿内塑像的保护架。

③、屋面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以及两山的装饰构件。

④、检修加固建筑斗栱、梁架以方便对柱子的修缮。

⑤、柱子进行必要的检修加固,如有必要个别柱子可开柱门检修以确定相应的修缮措施,同时修补局部损毁的墙体。

⑥、修补局部损坏或酥碱的墙体,前者拆砌,后者剔补。

⑦、拆除现代瓷砖地面,重新以方砖铺墁建筑内外的地面和散水,包括台明。参照现有阶条石材质、形制补配两山及后檐缺失的阶条石。

⑧、补配椽飞、望板、连檐、瓦口等构件。

⑨、拆除后人修改的装修,依据原卯口恢复原六抹斜格隔扇。 对工艺粗糙的建筑后檐墙进行全面整修 (3)罗汉殿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大棚。 ②、搭设殿内塑像的保护架。

③、屋面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 ④、检修加固梁架上残损的构件。 ⑤、对柱子进行必要的检修加固。

⑥、修补局部损坏或酥碱的墙体;踏道参照院内现存形制重新垒砌,平整踏道两侧的地面。

⑦、重新以方砖铺墁建筑内外的地面和散水。 ⑧、补配椽飞、望板、连檐、瓦口等构件。 ⑨、整修隔扇门等装修构件,并重新油饰。 (4)文昌阁、奎星楼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大棚。 ②、搭设建筑内塑像的保护架。

13

③、屋而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

④、拆除城台四周抹护的水泥面,并以灰泥进行整体勾缝,恢复传统古建筑风貌外观。

⑤、对柱子进行必要的检修加固。

⑥、修补城台上局部损坏或酥碱的砌体,平整四周地而并做好排水。 ⑦、重新以方砖铺墁建筑内外的地面和散水。 ⑧、补配椽飞、望板、连檐、瓦口等木基层构件。 ⑨、检修隔扇门等装修构件。

⑩、整修门洞内的小板门并进行油饰油饰。 (5)藏经楼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大棚。

②、屋面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 ③、拆除建筑内的水泥地面,重新以方砖铺墁上下层地面和散水。 ④、补配椽飞、望板、连檐、瓦口等木基层构件。

⑤、检修门窗等装修构件,依据设计恢复里侧原有的小板扇,拆除窗户上封堵的砌体。

⑥、修补局部酥碱或风化的墙体下部。 (6)东西廊房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大棚。

②、屋面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 ③、拆除建筑内的水泥地面,重新以方砖铺墁,包括散水。 ④、补配椽飞、望板、进檐、瓦口等木基层构件。

⑤、依据设计恢复原有装修的位置,拆除后人变更的部分。 ⑥、修补局部酥碱或风化的墙体下部,补配部分压沿石。 2、中轴线建筑修缮范围 (1)大雄宝殿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大棚。 ②、搭设殿内塑像的保护架。

③、屋面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以及两山的装

14

饰构件。

④、检修、加固梁架以方便修缮出现沉降的柱子。加固时补配缺失的异形栱。 ⑤、柱子进行检修、加固,如有必要个别柱位可开柱门以确定相应的修缮措施,同时修补局部损毁的墙体。包括两山上层檐严重糟朽的后檐柱。

⑥、拆砌整体损坏的西山墙,剔补局部酥碱的墙体其它部位。 ⑦、拆除现代瓷砖地面,重新以方砖铺墁建筑内外地面,包括散水。 ⑧、补配椽飞、望板、连檐、瓦口等木基层构件。 ⑨、依据设计重新制作隔扇门的心屉构件。 ⑩、拆除机砖砌筑的后檐墙并以青砖进行全面维修。 (2)韦驮殿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大棚。 ②、搭设殿内塑像的保护架。

③、屋面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 ④、检修加固梁架上残损的构件。

⑤、重新以方砖铺墁建筑内外的地面和散水。 ⑥、补配椽飞、望板、连檐、瓦口等木基层构件。 ⑦、补配西山墙尖外残缺的砖雕垂柱头和异型栱构件。

⑧、剔补局部酥碱的墙体等部位,包括严重酥碱的前檐台帮和象眼砖,铲除近人所抹的水泥面。

⑨、检修隔扇门等装修构件,拆除后人增加的部分,重新设计并制作被后人改变的心屉。

⑩补配残缺的压沿石,铲除增砌的虎头砖和石板。 (3)天王殿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大棚。 ②、搭设殿内塑像的保护架。

③、屋而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 ④、检修加固梁架上残损的构件。爬梁加固后原来的支顶柱继续保留。 ⑤、重新以方砖铺墁建筑内外的地面和散水,铲除后人增加的石板和条砖。 ⑥、补配椽飞、望板、连檐、瓦口等木基层构件。

15

⑦、西山墙的裂缝进行勾抿,严重的部位视残损程度进行拆砌。

⑧、剔补局部酥碱的墙体等部位,包括严重酥碱的前檐台帮和象眼砖,铲除近人所抹的水泥面。

⑨、依据设计重新制作隔扇门装修,拆除被后人改变的部分。 (4)山门

①、屋而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 ②、补配石材,整修台阶、垂带、象眼等。

③、重新以方砖铺墁地面和散水,铲除后人勾抿的水泥。 ④、剔补局部酥碱的墙体,勾抿开裂的细小裂缝。 ⑤、补充残缺的博风砖、垂柱头及砖雕耍头。 ⑥、整修松散的板门。 (5)伽兰殿、祖师殿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大棚。

②、屋而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 ③、补配椽飞、望板、连檐、瓦口等木基层构件。 ④、检修、加固梁架土残损的构件。

⑤、重新以方砖铺墁建筑内外的地面和散水,铲除后人增加的石板。 ⑥、剔补局部酥碱的墙体,勾抿开裂的细小裂缝。 ⑦、补配压沿石,剔除其上的水泥抹面。

⑧、依据设计重新制作伽兰殿隔扇门装修,拆除被后人改变的部分。 (6)、东、西配殿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大棚。

②、屋面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 ③、补配椽飞、望板、连檐、瓦口等木基层构件。 ④、检修、加固梁架上残损的构件。

⑤、重新以方砖铺墁建筑内外的地面和散水,铲除后人增加的机砖。 ⑥、剔补局部酥碱的墙体,勾抿开裂的细小裂缝。 ⑦、补配压沿石,剔除其上的水泥抹面。

⑨、依据设计重新制作隔扇门装修,拆除被后人改变的部分。

16

(7)钟、鼓楼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大棚。

②、屋面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购置灰陶吻兽、脊饰和瓦件,使其建筑外观与寺院整体风格协调统一。

③、补配椽飞、望板、连檐、瓦口等木基层构件。 ④、检修、加固梁架和斗栱上残损的构件。

⑤、重新以方砖铺墁建筑内外的地面和散水,铲除后人增加的条砖和水泥。 ⑥、剔补局部酥碱的墙体,勾抿券顶开裂的缝隙。 ⑦、补配压沿石,剔除其上的水泥抹而,拆除虎头砖。 ⑧、加固松散的板门。

⑨、对建筑下架进行油饰并做旧。 3、东轴线建筑修缮范围 (1)弥勒殿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木棚。 ②、搭设殿内塑像的保护架。

③、屋面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以及两山的装饰构件。

④、补配椽飞、望板、连檐、瓦口等木基层构件。

⑤、检修加固建筑斗栱、梁架,补配个别缺失的三才升、异形栱。 ⑥、剔补两山墙和后檐墙局部酥碱的外侧墙体。

⑦、拆除现代瓷砖地面,重新以方砖铺墁建筑内外的地面和散水,包括台明。 ⑧、检修隔扇门等装修构件,后人改造的部分依据设计图所示制作。 ⑨、铲除后人增加的铺地石板和勾缝水泥。 ⑩、重新以方砖铺墁建筑内外的地面和散水。 (2)金刚殿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大棚。 ②、搭设殿内塑像的保护架。

③、屋而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 ④、补配椽飞、望板、连檐、瓦口等木基层构件。

17

⑤、重新以方砖铺墁建筑内外的地面和散水。 ⑥、检修加固梁架上残损的构件。

⑦、剔补局部酥碱的墙体,勾抿墙体出现的小裂缝。

⑧、整修台帮及压沿石,勾抿台帮缝隙,铲除近人所用的水泥缝。 ⑨、检修隔扇门等装修构件,并对其进行油饰。 (3)碑亭—现状整修。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大棚。 ②、搭设亭内石碑和经幢的原位保护架。

③、屋而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补配椽飞、望板、连檐、瓦口等木基层构件。

④、检修、加固梁架上残损的构件,特别是明间东缝五架梁通长裂缝的加固。 ⑤、重新以方砖铺墁建筑内外的地面和散水。

⑥、剔补局部酥碱的墙体等部位,铲除近人抹的水泥而,勾抿灰缝脱落的前檐台帮。

⑦、对台帮东侧外鼓的部位进行拆砌。 ⑧、购置石料整修压沿石和踏道。

⑨、依据设计重新制作隔扇门装修并进行油饰,拆除被后人改变的部分。 (4)东廊房、西廊房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大棚。

②、屋面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 ③、补配椽飞、望板、连檐、瓦口等木基层构件。 ④、检修、加固梁架上残损的构件。 ⑤、检修、加固个别残损的柱子。

⑥、重新以方砖铺墁建筑内外的地面和散水。 ⑦、拆砌空鼓的南山墙。 ③、隔扇门装修进行油饰。 (5)梆、点楼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大棚。

②、屋面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

18

③、补配椽飞、望板、连檐、瓦口等木基层构件。 ④、对建筑下架进行油饰并做旧,包括勾栏。 (7)东西厢房

①、搭设建筑整体的防雨保护大棚。

②、屋面卸荷并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吻兽、脊饰、瓦件。 ③、补配椽飞、望板、连檐、瓦口等木基层构件。

④、重新以方砖铺墁建筑内外的地而和散水,铲除后人增加的条砖。 ⑤、隔扇门装修进行油饰。 施工工序:

搭设保护大棚——搭设塑像保护架——揭除屋面——椽望落架检修——大木构架打牮拨正检修——格扇装修修补——木基层安装——墙体择砌、剔补——屋面苫背——瓦瓦——调脊——吻兽瓦件补配安装——台帮修缮——整修压沿石、踏跺——重墁地面——现场清理

(三)附属内容的修缮 1、二进院西掖门

(1)、屋面进行重点维修,补配残缺的脊饰、瓦件。 (2)、对门板等木构架进行油饰。 (3)、勾抿墙体的细小裂缝。 2、一进院西掖门

(1)、清理墙体上的青灰缝,使其与寺院风貌协调。 (2)、补配门板等木构架进行油饰。 3、院落、排水

(1)、寺院新拓展的西、北两侧院落进行全面清理后整体以石板铺墁,同时做好泛水。

(2)、拆除现有寺院内被后人垫高的部分,清理后依据建筑原有的地面标高重新以青砖铺墁。

(3)、清理院内堆放的杂物和建筑残件。

(4)、做好院落及其建筑整体的排水,原有的排水口位置保持不变。 (5)、清理寺院北侧与山体相邻的院落的,使其排水顺畅。

19

4、围墙、护坡

(1)、剔补现有围墙下部出现的酥碱部位、整修局部残坏的位置,并做好围墙内外排水。

(2)、购置石料、青砖、瓦件和脊饰等传统建筑材料,依据寺院总平面图所示的范围,围墙设计图所示的结构样式砌筑新规划的围墙。 (3)、拆除临时以碎砖和块石封堵的院落东侧的砌体。

(4)、依据设计图所示结构和尺寸在寺院北侧砌筑护坡,避免山体垮塌对建筑安全造成冲击。

(5)、做好新旧围墙内外的散水 六、主要工序技术要求 (一)辽代砖塔

1、壁画的保护:现状保护。用软毛刷由上至下清扫壁画上的灰尘,然后用橡皮轻轻擦拭壁画上人为刻写的污渍(尽量清污,但不勉强,以免伤及壁画);泥皮脱落部分采用素泥(第一层为混合麦秸的粗泥,第二层为细泥)补抹平整,与壁画衔接处小心操作,不得对壁画造成二次污染。

对画面底部靠近塔心室地面灰皮脱落的部位进行必要的抹灰修补,塔心柱柱身被后人凿挖的部分在补砌的基础上进行抹灰并找平即可。

2、塔顶部清理:

觉山寺辽代砖塔属高层建筑。因年久失修以及在整体的日常养护方面存在明显的困难。加之风力的作用,顶部又经年往复生长灌木和荒草。所以,多重因素、不同作用的结果导致塔顶整体的损坏程度非常严重,甚至直接影响到塔刹基座的完整和塔檐的安全。

残缺的砖块、瓦砾、脊饰、铁件等原始构件散落在塔顶之上,修缮前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拼对,尽量给基座上部的复原补砌寻找到合理、充分的依据。 同时,八边形塔顶不同方向的构件最好不要随意移位,避免在认识上产生错觉。

3、塔刹基座补砌:主要参考尚存完整的部分。

塔刹基座损坏非常严重,因灌木的常年生长作用,导致基座大面积坍塌后,覆钵之下的灰泥(白灰:糯米=I00: 3))补砌损毁的部位,铺灰要饱满,质量符

20

合修缮工程的部分便大都残缺不全。仅西面下部还残留部分外轮廓大体完整的基座,修缮时其余各面可照此补砌复原。

修缮前,要将基座周围的荒草和灌木清理干净并将原有的砌体润湿饱和。 砌筑前,所用的青砖用水洇透。

砌筑时,用米浆技术要求,使新旧构件粘接牢固,确保塔刹基座结构的稳定。 塔刹基座上部因原状己不存,且勘测时脚手架不能满足深入研究原状形制的条件,只能参考同时期塔刹基座做法暂做复原设计(如:晋北地区同属辽代建筑的‘应县木塔塔刹基座’),待施工时将散落的构件收集整理并拼对后,再现并恢复原基座。

4、塔刹构件的补配:

主要指:相轮、山花蕉叶、铁链、风铎等铁质构件。

相轮现状为七层,逐层之间以铁制的套筒分隔,但至上而下己经松散,而且最下层还剩余套筒两件滑落到覆钵之内。

初步研判:因为遗留有多余的套筒,所以相轮不止七层而应该更多,缺失的部分相轮可能己经断裂后掉落。补配的数量灰样式参见‘塔刹设计大样图’。

铁质山花蕉叶掉落在塔顶,残缺的部分是由不断的磨损或沤损以及外力的作用而造成,最终产生断裂。

因为实物还大部分存在,详细的样式、尺寸仍可明确,所以照样复制,包括其上各角悬挂的铁艺。

铁链及其上悬挂的小风铎依据现存的实物进行补配复制,相对而言需要的小风铎数量较多一些。

5、塔上植物处理:

塔上植物,主要位于觉山寺塔的顶部位置。

塔上生长植物,会对塔体结构造成很多看见或看不见的危害。它不仅影响觉山寺塔整体的外观展示效果,而且潜在破坏塔的坚固,降低塔的寿命。 经勘察发现,觉山寺塔上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多,主要是荒草和灌木之类,此类植物在当地环境植被中带有明显的普遍性。

为对觉山寺塔进行全面的保护并延年益寿,修缮时首先要彻底清除塔上生长的植物(重点是植物的根系)。然后再施以药物灭杀,彻底杜绝植物的再生危害。

21

具体的药物名称、成分配比请参见《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第五章·第四节·除草·表5.4.4中的第四项作为参考。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环境、植物种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可借鉴现代生物科技成果在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成功经验。

考虑到觉山寺塔的重要价值及其药物在使用后的耐久性,亦可将药物直接拌入灰泥中使用,修缮后再施一次药物将会更加有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清除植物的药物丰富多样。修缮时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将植物对觉山寺塔的潜在危害降低到最小。

6、塔檐修缮:

檐部是觉山寺塔残损比较严重的部分,而且影响到建筑整体的美观,不利于文物安全,也不利于游人安全。

修缮范围包括塔檐檐口、塔座下层束腰以上部分。主要指各檐坍塌部位和各层檐口断裂部位的修复,特别是顶层檐口出现变形的部位。具体内容有木质椽飞断裂后的制作或抽换、砖质飞子的砍磨加工、残损砖块的修复和补换等。

因勘察条件有限,木质椽子与砖檐的结构待施工时局部拆开后探明,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更换木椽的施工方法。

拆除工作首先从顶部开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对檐口进行支顶。 采取水平拆卸的方法,自上而下逐层逐件拆落,尽量做到‘不扩大拆除范围’。 拆落的砖、木构件必须分层、分类、分面码放以待修复时作为主要参考依据。 对塌落和损坏的构件,依现存的式样复制、补配,构件加工遵循原材质、原艺术手法,确保复制品与原物协调一致,特别是构件的细部造型的把握(如椽飞构件的头部)。

修缮前,要将工作面清理干净并将其润湿饱和。

砌筑时,用米浆灰泥(白灰:糯米=I00: 30)补砌损毁的部位,铺灰要饱满, 质量符合修缮工程的技术要求,使新旧构件粘接牢固,确保檐部结构的稳定。 所有木构件上使用的铁件均应提前安装就位,避免事后操作导致砌体松动。

7、檐角的修复:

主要指各檐角坍塌部位的补砌、木质角梁残损构件的修复、替换。重点是大角梁和仔角梁。檐角修复的技术措施,施工时可与‘塔檐修缮’同步进行。

22

修缮时,尽量做到‘不扩大拆除范围’。

角梁是承重构件,对梁头已经严重沤损、腐朽或折断而不能继续发挥其结构功能的构件,则进行必要的更换,并依原材质原工艺复制。

如果构件己经完全松动,则尽量采取整体抽换的方法。

对需要替换的构件,加工时必须与原物一致,特别是梁头的细部造型。 砌筑时所用的米浆灰泥与‘塔檐修缮’的内容一致。

角梁下使用的铁件均应提前安装就位,避免事后操作导致砌体松动。而仔角梁上部铁件卡固套兽的做法必须继续保留使用。

8、檐面修缮:

即筒板瓦檐面的修缮,包括塔顶。

檐部断裂的椽、飞和叠涩砖整修完毕后,在其上部抹灰背一道,质量为麻刀灰,要抹压均匀,确保反叠涩接缝处灰浆饱满。

灰浆的厚度基本相同,仅至角部稍微加厚。灰背要拍打结实,出浆抹光。 筒板瓦所使用的灰必须是经淋过的白灰膏,杜绝掺杂别的材料而影响工程质量的耐久性。同时增强檐面整体的抗渗透功能。

9、风铎的补配:

塔上现存风铎数量较多,补配前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分类,针对每个个体的保存状况及其所处的位置进行遴选,最终确定其具体的补配数量和质量以及样式。从现存的实物观察、判断,大部分经检修加固后还可以继续使用,已拆卸的部分在修缮时应原位归安。但因觉山寺塔自上而下各层檐及檐角原有风铎无论是造型还是大小均不尽相同,缺失者必须参考现有实物予以补配、归安、复原。 角梁上使用的风铎相对偏大而檐椽上悬挂的风铎相对较小,而尤以塔顶铁链上悬挂的风铎尺寸为最小。详见实物。

风铎的补配不得与现存实物在材料质地、风格特点、结构样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10、贴面兽补配:包括套兽。

总体而言,塔上现存贴面兽数量相对较多而套兽保存的数量则相对较少。另外,贴面兽的造型又可见几种不同的类型。

补配前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分类,针对每个个体的保存状况及其所处的位置进

23

行遴选,最终确定其具体的补配数量和质量以及样式。

从现存的实物观察、判断,大部分经检修加固后还可以继续使用,已拆卸或掉落后被回收的部分贴面兽在修缮时应原位归安。

缺失者必须参考现有实物及其做法予以补配、归安、复原。

对于贴面兽与瓦条脊之间的衔接,必须参照使用现存铁件的做法,用铁件使二者勾连压稳。

垂脊的兽前部分,做法和构件的补配依据现存的实物进行修缮。 11、剔损补残:

用于塔体个别酥碱或断裂砖块的处理。包括一层的砖雕门窗。

用錾凿将酥碱、风化或断裂的砖块剔除干净并洇水,然后用厚尺寸的砖经砍磨加工后按所用砖的规格和砌筑手法原位镶嵌,并用白灰浆填灌饱满、粘贴牢固。

对带有雕刻图案的构件或部位的把握必须准确到位。 最后,要对修缮部位进行砖缝打点和墙面清理并做旧。 12、裂缝处理:

对于塔身上部细小的裂缝,可采用传统材料进行灌注加固或勾

抿的处理办法做为参考。具体做法:用高压喷枪清理裂缝灰尘,并将裂隙内润湿饱和。灌注配比为白灰:黄土=7:3 (重量比)的灰浆,裂缝表面勾挂打点月白灰浆并做旧处理,最后将工作面清扫千净。

在未来的修缮过程中还应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注意地方工艺或手法的保留与延续,从而达到最佳的修缮效果。

13、塔基补砌:

觉山寺塔的塔基现状整休被毁,只能从遗存的残迹推断其原有尺寸并对其进行复原补砌。

最终确定:塔基补砌全部使用青砖,砌筑高度79厘米,上部周围并施当地青石压沿。详细尺寸及其大样参见设计图纸所示。

修缮前,补配缺失的条砖,要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对局部尚存的松散砖块进行加固。

砌筑时,砖底部必须满铺白灰浆,并确保新旧砌体结合牢固。 最后,打点修理砖缝并做旧处理。

24

14、门券相补配:位于塔心室北门顶部,原物不知何时掉落。从其它方向现存的券嵋分析、判断,其应当属于传统的‘二龙戏珠’浮雕图案。

研究确定:参考塔身现存的实物进行修缮并复原。 15、木装修:

此次修缮,应对塔心室南北两侧现存的小板门装修做全面的检查,视现存状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现有实物为主要修缮依据,整体进行检修或加固。

详细尺寸和样式参见装修大样图。 16、塔室地面铺墁:

该做法主要适用于塔心室地面的方砖补墁。

方砖按设计规格订制,保证压力在75#以上,且制作规整,棱角无损,符合质量要求。

塔心室补墁时,以白灰膏坐底。除铺底灰外,砖块边棱接缝处还应勾灰,使其四角合缝,砖面平整规范。

散水铺墁前,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清理。素土夯实后铺3: 7灰土垫层两步,地面铺墁时应留3%的泛水。

铺墁后,要求横缝相通,纵缝交错,底灰严密,大面平整。 17、塔外地面铺墁(包括散水):

该做法主要适用于塔基地面的方砖铺墁和塔基周围散水的条砖铺墁。 塔基地面铺墁时以白灰膏坐底。除铺底灰外,砖块边棱接缝处还应勾灰,使其四角合缝,砖面平整规范。

为防止雨水渗入建筑基础和强化基础的整体承载能力,拟在塔基四周外围增大散水面积。

夯实后,铺厚度为0.3米的3 :7灰土垫层两步,灰土的压实系数不低于0.95上铺条砖,泛水坡度为3%。参见设计平面图。 条砖铺墁散水时,以掺灰泥坐底。 散水铺墁前,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清理。 (二)木构建筑 1.塑像保护

考虑两种方案,方案一:不可移动文物搭设保护架,方案二:可移动文物的

25

迁移保护。

(1)、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施工程序: 正面佛像保护:

a、背光加固。用大木枋木板及撑杆支撑,并用钢丝绳进行分绳加固。 b、防尘架的搭设。将立杆、大木枋用螺丝连接,部分地方用铁钉加固。 c、枋木与佛像接触部位支垫海绵。 d、搭设防尘塑料布。

e、佛像承重保护架四周用厚30mm木板封闭,顶部用厚50mm的木板搭设,外部用塑料彩条布包裹以防尘、防雨,顶部钉铁皮覆盖。

残损严重的特殊保护处理:

a、墙体开槽,木枋打孔,用150mm长的螺杆连接。 b、佛背部开始搭设衬板,进行特殊局部处理。 c、木枋附楞加固,用螺丝紧固。

d、将长3m的枋木埋入地下600mm,做成方架,并进行夯实处理。 e、用钢丝绳加固。

f、佛像承重保护架四周用厚30mm木板封闭,顶部用厚50mm的木板搭设,外部用塑料彩条布包裹以防尘、防雨,顶部钉铁皮覆盖。严密的塑像保护方案有效的保障了塑像的完整。

(2)、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施工程序:

用人工小心拆卸,搬运入甲方指定的文物库。 2.屋面瓦件拆卸:

(1)拆除前首先确认拆除部位,保留部分不得拆除。标明栋号分类记录瓦件花式、大小;

(2)拆除工具使用瓦刀,铲垫层背用平锹,避免对保留部分的灰背造成破坏; (3)首先将檐头勾滴拆下,然后一垄筒瓦一垄底瓦依次拆除,不得将筒瓦全部拆除后再拆底瓦。瓦件随时由料台往下清运,经清理集中码放在指定地点。如果在脚手架上码放要分散,码放高度小于400毫米。有异形和其他标志的瓦件要汇报技术人员作记录。并对所拆下的瓦件分类;

(4)运输瓦件的过程中要做到轻拿轻放,避免对瓦件进一步损坏;

26

(5)拆除瓦件后铲除瓦瓦泥、青灰背,垫层背铲除时注意不得对望板造成破坏。拆除中配合技术人员详细记录瓦瓦、灰背、垫层背、护板灰的材料种类、厚度、作法。落房土由溜槽落到后集中清至渣土堆,如果有扬尘现象要撒水降尘。撒水时不得往木构件和铲完垫层背的屋面上浇水,以免造成对木构件进一步破坏。瓦件及其它易损坏构件不得用溜槽溜放;

(6)瓦件分类:保留瓦件经清理后集中码放在现场指定的地方可再利用。已碎裂有明显残缺的或有隐残的瓦件经监理确认后清出处理;

(7)灰背拆除注意事项:瓦面拆除至灰背后检查灰背情况,视损坏程度经监理、甲方确认后方可拆除;

(8)每天下班前将拆除部位架子上下清理干净,关闭水源,保持现场清洁。 瓦件拆卸后应及时从施工架上运走,放在安全场地,分类码放整齐,自屋顶向下运送瓦件,可装在篮子、箱子内用起重设备运到地平。也可用人力自脚手架传递到地平。

3.大木构件落架

由于大雄宝殿残损严重,构架中的柱子等构件需要更换,应拆卸构件,经过修整后重新归安。拆卸大木构建这项工作虽然繁重费力,但应百倍细致从事,如有一时疏忽把榫卯拆坏,不仅会增加修补的工作量,有时还可能把本来不需要更换的构件,变为更换的构件,既有损于古建筑的史证价值,又造成工料上的浪费。因此要做好准备工作和构件的拆除方法。

(1)、准备工作

清理现场:拆除后的大量砖、瓦、木、石等大量构件需要现场码放清点。拆除前要平整场地,画出码放构建的场地范围。

准备拆除器材:拆除前应将脚手板、铅丝、起重设备、草绳、棉花等设备准备齐全。此外,如防火器材、防雨设备。

钉编号木牌:为防止拆除过程中,构建错乱丢失和安装时不被安错,要制作编号小木牌,写明编号和名称,并钉于该构件上,便于码放后查找。

(2)、拆除方法

拆除椽子:支搭架木后,首先撬起望板,然后拆除各布架的椽子由上向下,自脑椽、花架椽、飞椽、檐椽。拆除椽钉时注意不要将椽头弄裂,运达指定地点,

27

分类码放整齐。

拆除大木构件:依结构情况,支搭承重架木需避开梁缝,不能影响大木构件落地。需将榫卯中的积土清除,如有加固铁活,应预先取除。

大木构件拆落顺序,一般自建筑物一端开始,先拆山面的悬鱼博缝,然后由东到西逐间由檩枋,顺结构次序拆至大梁上皮为止,自一端开始逐缝拆除大梁。

拆卸斗拱:大木拆卸接近完成时,开始斗拱拆卸。先将各攒斗拱之间的构件如正心枋、挑檐枋拆落。再将各攒斗拱依结构顺序自上而下进行。最好各攒不要混杂,分别运到指定地点存放,用绳临时绑牢以免松散丢失。

拆卸额枋、柱子依结构顺序自任何一间开始,先拆平板枋,依次为额枋、垫板、小额枋、柱子。

4.木构件的加固 (1)梁架

觉山寺主体建筑梁架的整体保护状况尚好,只是个别柱子出现柱底腐朽或柱位发生沉降后导致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主要是要重点修缮的建筑梁架相对比较明显。

修缮时,将下沉的柱子抬平后,将扭曲的构架归正。

各缝梁架的构件以实际保存状况对其实施加固,如不解体修缮可根据操作空间的需要对其进行临时稳固。

也可利用起重机具以及打牮拨正等方法将各缝架梁整体平置于承重架上实施检修或加固。

梁、柱按原榫接方式,尺寸校对无误后归安,在复核步架与举架的基础上对构件进行相应的防滚、防倾、防拔榫加固措施,使各部构件交搭严实紧凑。

修缮时,不影响受力功能的所有水构件都应继续使用。

大木构件上如有裂隙可施环氧树脂溶液灌注,之后施木楔补平。对裂缝较大者灌注并嵌补后加铁箍锚固,方法与柱子相同。

在灌注环氧树脂粘接剂之前,先清理缝内杂物,并用鼓风机将缝内尘土吹净,之后施环氧树脂渗透剂将裂缝表而湿润,继而灌注粘接剂,并施木质型材为原料进行加填处理,同时根据实}示晴况决定所需铁箍数量对构件进行加固。

传统灌注材料的配比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古建筑木结构维护

28

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第6.9.1条》。

个别梁架构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拆卸时,要时刻注意榫卯的结构关系,避免造成新的损伤。

梁架构件在拨正归安时,尺寸和榫卯要反复核对,力求做到准确无误。 构架上如有旧的补强加固构件,在修缮后应该继续保留。 梁、袱、檩等大木构件不得使用扭纹材,必须使用轴心材。 (2)柱子

因条件所限,对墙内残存的柱子、特别是柱子根部的残损程度均未进行深入的勘察、界定,还有待修缮时视具体情况对设计方案做必要的变更或调整。

开柱门检查后,才能确定柱子的残损程度,并确定相应的技术修缮措施。 残损超过三分之一者,予以更换,其它则进行加固、墩接后继续使用。 如需进行木条嵌补,应对裂缝做相应的清理和灌浆处理。

如需进行墩接时,应视柱子的具体残损状况,施以抄手榫或巴掌榫做法,榫长40—60厘米,之后在榫两端施铁箍各一道,铁箍接口为卡口式,铁箍之上施方钉锚固。

若柱底尚未糟朽或有轻微的沤损,残损程度较轻者,可将残坏部分截除后在柱底加高顶石的方法进行加固保护。

施工时,应在柱子周围填允瓦片和碎砖,以利防潮。 (3)斗拱:

主要适用于斗栱残损构件的检修,补配升斗、栱子。

斗栱构件的维修及制作,应严格把握尺度、形象和法式特征并严格依据现存的实物或按设计大样图施工。

若有需要,应依据现存的实物制作样板,经核对后,方可制作。 修缮时要求新旧构件的榫卯做到严丝合缝,结合牢固。 其它部位的斗拱在修缮时也应做必要的检修。

若有需要,应依据现存的实物制作样板,经核对后,方一可制作。 5.墙体修缮 (1)择砌

墙体局部酥碱、空鼓、鼓胀或损坏的,损坏部位在墙体的中下部,而整个墙

2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6m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