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的现状与开发调研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9 04: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的现状与开发调研

小 引

北京为数众多的文化名人故居是定格在北京乃至中国文化地图上的一批呼之欲出的鲜活图标,镌刻着一个民族千百年积累的记忆,又是延续着历史文脉。本子课题选择了北京文化名人故居为切入点,考察其社会文化效益、宣传、保护、及资金四大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出开发研究的建设性意见,以期促进北京文化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宣传人文奥运,增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文化名人故居是历史的见证人,是民族的精神宝库,承担了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重大作用,彰显着巨大的感召性和激发性能量,对人才培养、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成长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教育意义。文化名人故居与故宫、天安门等标志性建筑一起,共同维护了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古色古香的整体风貌。这一些四合院或旧王府的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迹和浓厚的人文精神。它们的存在,是北京作为千年古都的最好证明,构筑并延续了北京的历史文化气息,对城市精神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浸染功能。

(一)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的现状

1、数量和分布

据统计,目前北京已经确认的名人故居有88处,已经挂牌保护的国家级、市级、区级名人故居有31处。被列入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的2处,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的17处,被列为区县级文保单位的12处,另有3处被列为普查登记项目、5处作为保护院落。1其中,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名人故居是郭沫若故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名人故居有7处:鲁迅故居、朱彝尊故居、康有为故居、梅兰芳纪念馆、程砚秋故居、齐白石故居、老舍纪念馆和茅盾故居。

北京挂牌的31处名人故居分布于东城、西城、宣武三区,文化名人故居有23处。其中文化名人故居东城有9处,有梁启超、陈独秀、蔡元培、茅盾、欧阳予倩、田汉、杨昌济、朱启钤、老舍故居;宣武有8处,有朱彝尊、顾炎武、纪晓岚、康有为、谭嗣同、荀慧生等故居及鲁迅曾经住过的绍兴会馆和邵飘萍居所京报馆;西城有6处,分别是李大钊、鲁迅、郭沫若、齐白石、梅兰芳、程砚秋故居。

0)9%西城区东城区宣武区32%2

①参阅吴迪:《名人故居,无法再生的资源》,《北京日报 》,2005年 07 月 14 日。

①参阅赵婷、时小丹:《北京超过八成名人故居未开放 31处故居日前挂牌》,《华夏经纬网》,2004年3月22日。

2、开放情况

在以上的文化名人故居中,有的建立了博物馆,如鲁迅故居旁建立了“鲁迅博物馆”,有的建成了纪念馆,如梅兰芳、徐悲鸿、老舍故居等。大多数的文化名人故居都挂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每年都会在大学生和中学生(以中学生居多)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弘扬文化名人身上的文化传统、精神和价值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还有很多故居目前尚未开放。未开放的原因不是政府不愿开放,而是暂时尚未有能力开放,因为故居内部往往住有几户、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居民,其腾退搬迁工作很难一时得以解决;解决的重要条件是政府部门有能力投入大量的资金,此外居民的配合也不可或缺。目前北京市文物局开始将名人故居的保护列入“人文奥运”计划,今后,随着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会有更多的名人故居对社会开放。

3、建筑情况

与天津很多洋房式建筑的名人故居、青岛红瓦顶建筑的名人故居不同的是,北京大多数名人故居的建筑式样是老北京四合院,因此故居本身就是一种中国古建筑的杰作,表现了城市特有的历史风貌,是不能再生的文化资源。四合院的环境比较宁静,它与老北京静谧庄严的整体氛围是一致的,同时也是这种特殊文化氛围的有机构筑部分。四合院符合中国古建筑实用、美观、大方的建筑原则,因此名人故居的建筑也是一个为建筑界等饶有兴趣并深入研究的领域。

4、路标与内外环境情况

大多数的故居没有路标,这不但使故居“养在深闺人未识”,还令许多慕名前来的游客在寻

3

找故居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故居“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惨淡状况。很多故居的路标原先是有的,被拆去的原因是路标的竖立与交通部门的某些规定或交通状况有所冲突,而双方未能协调好。

鲁迅故居门口纸制的简易地标(巩璠摄于2005年10月)

开放的故居内部格局改动的不多,几乎按照他们生前居住的格局式样设置,如茅盾故居、郭沫若故居、鲁迅故居等;

①参阅郭安:《北京名人故居缺少指示路牌 找鲁迅故居竟用9小时》,《北京娱乐信报》,2002年7月17日。

纪念馆也尽量展出文化名人们生前的作品、照片、用具等,但由于场地有限,未能全面展出,有相当一部分在库里保存着,定期和展览品交替展出,如徐悲鸿纪念馆就有近三分之二的作品收藏在库里,定期更换。

故居周围的环境与故居文化氛围不协调的居多,商业化是最明显的特征,餐馆、服装店、小卖部、商业大厦、KTV等商业场所和娱乐场所等林立其间,而具有历史或文化内涵的特色商业场所或文化场所可谓凤毛麟角,因此大部分的名人故居和周遭环境难以构成宁静和谐的景致。

5、管辖情况

文化名人故居一般由北京市文物局、文化局所属,但也有很多例外,如郭老逝世前在中国科学院担任院长一职,因此郭沫若故居由中科院管理,欧阳予倩故居则隶属其生前担任院长的中央戏剧学院。由于各自的管辖部门不同,名人故居之间要联手搞一些较大型的文化活动,需要多方沟通和协调,操作起来难以统一,因此进行集中的规模性宣传困难重重。

6、资金情况

由于名人故居的性质是“并非一味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4,故居所需的绝大部分经费不是源自自身的经营收入,而是来自政府拨款,工作人员的工资也一律由政府发放,大多数的故居以门票、合理出租场地、出版发行文化名人的作品等作为经济创收的收入毕竟很有限,因此名人故居的资金不足几乎是全国性的甚至全球性的问题,尚待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部门的大力投入、社会人士的鼎力相助。由于故居经费有限,工作人员工资不尽如人意,因此很多故居在引进利用人才方面的吸引力不够,从而面临着较大困难;由于名人故居的影响力及其游客的数量有限,导致许多故居工作人员甚至文物局等政府部门在开发利用故居的文化资源方面尚显信心不足。

(二)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现状考析

1、宣传作用和文化效益发挥不够

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的城市文脉呈示作用不容忽视。在问卷调研中,被问及 “您觉得名人故居最可能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有70%的受访人群选择“故居的文化精神”,可见,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的魅力和文化承载量在人们心中是非常巨大的。 目前,北京文化名人故居在立足现有资源和资金的基础上,还是认真完成了一定数量的社会公益活动,在利用名人故居资源上,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自己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

①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博协第十届代表大会上通过的章程之一,转引自孙郁《博物馆:何时融入我们的生活?》,《北京日报》,2004年05月31日。

鲁迅故居保护得相当完整 以鲁迅博物馆为例,仅2005一年,就举办了如“在鲁迅身边听讲座”,“鲁迅与胡适座谈会”、(巩璠摄于2005年10月)

“中韩学者鲁迅研究论坛”等多次大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像梅兰芳故居、徐悲鸿故居则利用自身的优势,逐步走向校园,走进社区,也有良好的收效。但是也要看到,在进一步深入挖掘名人故居文化和社会效益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创造条件来解决和完善。

(1)作为国家公益性事业,在社会上的展开面还不够,在向社会介绍名人故居方面做的比较薄弱。

北京是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名城,但是,文化名人故居在发挥其历史、文化作用时,显得力不从心。首先就是在公众中的展开面还远远不够。

(2)应主动面向大中小学校,努力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

世界各国大多强调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本国已故名人留下的遗迹都悉心保护。文化名人故居存在的现实意义在于其可以通过对名人的宣传达到教育广大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的目的,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弘扬民族文化的时候,保护名人故居、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与世界接轨的表现。目前,北京许多开放的名人故居基本上都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任务。但是,多数文化名人故居都在等待大中小学校的学生来进行集体参观,只有少数的名人故居,如梅兰芳故居,采用了走出去的方式,和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合作,联合了其他几家故居,面向北京市各高校,进行宣传和文化宣传。我们必须看到,虽然这样的展览时间比较短,规模也较有限,但是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充分发挥了文化名人故居的社会和文化效益,让更多的青年学生接触到名人,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去触摸北京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高校的大学生对这样的文化活动非常欢迎,并且由此也对北京的文化精神产生了兴趣。在面向高校学生发放的200份问卷中,有124人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占调研总数的62%,显见,要更好的发挥文化名人故居的文化和社会效益就需要在大中小学校中面向学生做更多细致的工作。

(3)立足北京,广泛地向国内外介绍北京文化名人及故居的工作还不够多

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物古迹是物化了的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存在和延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先进文化,必须首先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强化世界历史名城保护意识。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我们不仅应该保护好老文化,建设新文化,更要向世界宣传北京文化。目前,只有鲁迅博物馆在中外交流,发挥文化效益方面,成绩突出,与日本仙台举行了一系列关于鲁迅的学术交流活动,与韩国举行了中韩学者鲁迅研究论坛,并且依托自身的研究科研力量,编辑出版《鲁迅研究月刊》。因此, 对

于其他的文化名人故居而言,在占有大量的文化名人藏书、手稿资源的基础上,应当适度的打开对外交流的空间和渠道,通过交流来提高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的知名度,以期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

(4)宣传广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广大市民未能充分了解北京拥有的丰富文化名人故居资源。

近年来关心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关注“人文奥运”的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曾编写出版过一批有关名人故居的书。比如,《北京的名人故居》、《名人与老房子》等。2005年2月到4月期间,中国画报出版社还推出《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十本丛书,包括《胡同氤氲·北京卷》。然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名人故居自身的宣传与介绍工作还存在着相当的欠缺,居住其中的市民、外地前来的旅行者,对北京如此丰富的文化名人故居资源知之者甚少。绝大部分人未曾拜访参观过现存的文化名人故居博物馆。

“宣传不到位”致使目前北京对外开放的名人故居客流量较小,很多市民根本不清楚市内有多少可供参观的名人故居博物馆,也不清楚它们的具体位置。宣传力度欠佳导致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文化名人故居大多“门庭冷落”,整体上仍然处在“默默无闻”的状态。

大学生对“名人故居”功效发挥的看法70`P@0 %0%宣传不到位陈列单调陈旧位置偏僻无路标很多不开放知名度不高66E875%

数据来源:本子课题自行调研统计得到数据

(5)没有充分强调并彰显其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宣传不够深入,同时也缺少新颖趣味的配套手段吸引更多观众。

由于宣传深度力度不够,北京名人故居的历史文化没有得到普遍的、全民的重视——近年来,北京城市化发展日新月异,包括名人故居在内的四合院居住区被大量的拆除,甚至一些文物保护单位也永久地消失了,高楼、新建小区层出不穷。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城市景观的同时,也逐渐丢弃了古都风貌。市民们只认识到故宫、长城是文物,是文化遗产;名人故居,尤其是那些占有很大比例、至今仍然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故居,则在广大市民和大学生心目中地位较低,不懂得它们承载的重要意义。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曾提交过一个有关确立国家文化遗产日的提案。谈到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为了保持文化的继承,尊重自己民族的精神,都有遗产日,并用各种方式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进行纪念,但绝不涉及商业。特别是在法国,遗产日成为一个很

重要的文化节日。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遗产日。”5冯先生态度鲜明地表示了强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而这一点,正是当下名人故居宣传工作十分欠缺的。 此外,已经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和对社会开放的名人故居包括其纪念馆、博物馆,也由于经营管理方式单一,陈列、展览的内容单调陈旧,宣传展示工作缺乏时代性和趣味性等问题,难以吸引参观者。目前多数开馆的名人故居尚未引进先进的宣传手段,如国际流行的高科技3D数字立体介绍方法,尚未更新宣传理念,采取政府投入与民间投入相结合的保护方式,对社会开放其经营管理,使其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6)宣传工作大多局限于侧重点,造成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现状有所失衡

北京市共有一百多家名人故居,开放的文化名人故居仅有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梅兰芳、齐白石六家。通过调查,发现广大市民所知道的名人故居不仅数量有限,而且有所偏颇,只集中在鲁迅、郭沫若等上面,缺乏对北京众多名人文化资源的整体把握。人们所知道的文化名人,排第一的鲁迅故居、占58%,第二是郭沫若故居37%,第三梅兰芳故居占30%。 而另一项调查结果,人们心中最感兴趣、最想去的故居,依然集中在鲁迅、梅兰芳几处之上。

在实地调研的走访过程中,本子课题发现仅仅挂牌或设为一般博物馆的名人故居,其宣传活动无论是频率、规模,还是手段、收益上,较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都存在着明

显的劣势。隶属于北京市文物局的老舍故居,在场地、资金还有人员方面,条件都非常有限。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文化胡同内的李大钊故居情况则更加糟糕。市面上经销的北京地图没有标注它的位置,调研者

依据上网查得的大概方位前往找 图为李大钊故居内景 寻,周围所住居民多不知其所在。几经周折,幸运地访问到胡同中年近古稀的“老北京”才终于找到故居。整个院子除了北京市1979年8月21日公布、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1981年7月立的一块“李大钊故居”的牌匾

外,再没有任何文字和照片说明。故居正在遭受严重的违章建筑破坏,进入院门,右侧竟然是公共厕所;胡搭乱建的房屋充斥着整个院落。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故居等,还亟待有关部门给予重视并进行必要的修缮保护。

2、管理和保护措施欠缺

北京市的文物工作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可见,保护是名人故居的主要工作。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对北京市内的文化名人故居展开了一场较全面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据调研过程的所见所闻和问卷的数据整理统计,文化名人故居的保护目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的拆除、重建、保存、修缮、扩建诸问题

①《 特别策划:两会百姓看点(5)文化如何留住民族的根》,人民网,2004-3-19。http://www.people.com.cn/GB/news/9719/9720/2397938.html

与蔡元培故居一墙之隔的建设工地对故居破坏严重(巩璠摄于2005年10月)

拆除、重建实例:据舒乙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说,目前破坏文化名人故居的现象在各地时有发生,已成为一个全国性急需解决的问题。他形象地说,一些地方的领导“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认认真真破坏文物”。仅他本人在北京参与营救而没有获得成功的文化名人故居,就有曹雪芹的“十七间半”故居,美术馆后街22号院旁门赵紫辰、赵

6

萝蕤故居。 类似的情况还有,位于北京西城区八道湾胡同十一号院的鲁迅、周作人兄弟故居的拆除翻新也引发了各界的争议。周海婴先生主张不必保留八道湾周氏住宅,鲁迅博物馆馆长、现代文学专家孙郁先生却主张保留,认为八道湾故居的文化意义相当重大,它的保护比鲁迅博物馆更为重要,周作人虽是个汉奸,但他在中国文化史上仍具有一定地位,保护反

7

面名人故居至少可以让后人了解他在中国文化方面的作为,也起到警示人们的作用。位于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的蔡元培故居,1984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东堂子胡同西口拆迁改造,此宅经政协委员建议保留了下来。但目前,故居周围的绝大部分地方已经在如火如荼地建“金宝大厦”,蔡元培故居只剩下几间房屋孤立在那,毗邻房屋几乎被拆除,故居内部也为“金宝大厦”的保安所居,据附近居委会的负责人说,可能打算拆除蔡元培故居后按原貌重建。 舒乙曾尖锐地指出:“拆除曹雪芹故居的严重性就如同拆除歌德故居、莎士比亚故居、雨果故居,最后虽然有‘易地重建’的方案,但充其量建成了也只是一个十足的赝品,因为从环

8

境到地址到建筑材料到构件没有一样是原样的。”的确如此,名人故居是无法仿制、不可再生的文物,一旦拆除,即便是花费巨资对其进行重建、改建也难以恢复其原有的珍稀价值。 保存、修缮实例:不少专家学者呼吁,对名人故居的保存应该有“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思想,大力抢险抢修现有的文化名人故居,对已经拆除的名人故居不需要重建;应该按“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原有故居,而不是重建改建故居以求“修旧如新”。北京市有关部门也为此做了大量的努力。如前不久北京市政协文史委提出了“关于保护林海音旧居的建议”,提案建议,将位于南柳巷路东原福建晋江会馆(旧门牌55号,新门牌40号、42号)辟为“林海音旧居”。同时,逐步创造条件搬迁院子里的居民,然后按照《城南旧事》描写的场景修

9

缮房屋、恢复格局、布置展览,并为林海音先生塑像。此建议得到了切实的行动。位于北京珠市口西大街的纪晓岚故居,在全国政协委员季羡林、罗哲文等文史专家和学者的呼吁下 ①参阅:《舒乙委员:保护文化名人故居是当前一个急迫任务》,《人民网》2004年03月08日。 ②参阅于立霄:《周作人故居危房翻新引争议 专家呼吁不要破坏原有格局》,中新社2005年9月11日。 ③参阅:《舒乙委员:保护文化名人故居是当前一个急迫任务》,《人民网》2004年03月08日。 ④参阅《〈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城南旧居被保留》,《北京青年报》,2005年8月6日。

也得到了有效保护。与王府井大街毗邻的老舍纪念馆,由市文物局投资500多万元按故居原貌修缮后,在老舍诞辰100周年之际对外开放。

扩建规划: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并利用好奥运会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许多文化名人故居都相继酝酿了本故居的扩建规划。据徐悲鸿纪念馆的工作人员

说,徐馆面积正计划由现在的2000多平方米增至10000多平方米,纪念馆楼也由现在的两层加至三层;梅兰芳纪念馆刘馆长说,梅馆也有扩建的计划,但必须等到时机成熟,不能强求,必须考虑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鲁迅博物馆也有扩大博物馆建筑面积的打算,但尚未落实。

(2)挂牌与占用问题

根据世界各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先进经验,保护名人故居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办法是挂纪念牌,挂牌后的故居就被文物局等管辖部门登记在册并定位为文物和景点,这种方法能够较有效地保护现存故居不被任意破坏。但挂牌的故居与挂牌内容往往并不相符。如欧阳予倩故居原本是个大院子,曹禺等文化名人也曾居于此。故居门口现挂着“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故居内部却为中央戏剧学院师生等居住,即使欧阳予倩当年的住房也无一间空留出来;田汉故居情况也差不多如此。 (3)故居内部文物保护问题

故居内部文物包括名人的作品、手稿、照片、生前用品等,是故居最大价值所在,承载着名人身上浓厚的文化精神,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化名人当年生活的真实情境。值得肯定的是,许多故居还是很注意文物的保护,有的故居甚至采用了高科技的方法对文物进行保护,如鲁迅博物馆采用防火检测来预防馆内烟火;徐悲鸿纪念馆花巨资从法国请来三位著名的油画修复师,采用国际先进的方法对徐悲鸿先生已经破损的油画进行修复,完好地再现了徐悲鸿先生珍贵作品的原貌。但故居文物的保护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调查问卷里就有不少人反映:有些故居的展览品保护不够完善,甚至破烂,显然是保护意识的疏忽。鲁迅故居目前的保护状况总体问题不大,但故居有些墙开始脱皮,鲁迅住过的床板也开始潮湿,这些需要想方设法加以保护。徐悲鸿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反映,馆内有些日光灯的灯光过于暗淡,对徐悲鸿先生的画的保护极为不利,也需要及时改善。 (4)故居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问题

故居并非独立的存在,它和周围环境能否构成和谐统一的景观,也是重要的问题。如徐悲鸿纪念馆位于新街口豁口,这里现是西城区重要的商业地段,众多的服装店、餐馆、小卖部等构成了商业气息浓厚的环境,显然和纪念馆宁静的文化氛围不协调;梅兰芳纪念馆所在的定阜街,如今住户拥挤,周围嘈杂,很大程度上失却了老北京胡同的独特韵味。但一些故居的周围也有特色的商业场所,这些场所往往蕴涵着另一种历史和文化,它不仅不会和故居构成不和谐的景观,反而补充着故居的文化。阅微草堂旧址修复后的纪晓岚故居就与曾是京城十大高级饭庄之一的晋阳饭庄相互辉映,成为一景。据说,2001年10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来华访问,会后即与随行人员直奔晋阳饭庄,品尝起了老布什向他推荐的香酥鸭。10 可见,保护文化名人故居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并非得一味强调将商业营利和生活需求从历史文化情境中排除出去,真正的和谐,是将历史与当下、文化与经济恰切地融合在一起。

3、资金来源匮乏

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的资金来源大致可分为上级单位拨款和自行创收两个方面。 上级拨款主要针对已经整理开放的故居,是其运转的主要经费来源,用于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办公费用以及宣传保护费用。

由于无论是日常的修缮保护,还是扩大影响、吸引专业人才与社会关注的宣传活动,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因此各故居均在上级拨款之外积极争取自行创收,主要包括四个途径。 第一是门票收入。目前北京开放的部分文化名人故居的门票价格是5-8元,

相比各大型博物馆、历史园陵等其他文化景点,故居门票价格普遍不高。即令以参观情况相对较好的老舍纪念馆和鲁迅博物馆为例,便宜的票价和有限的客流量造成门票收入的微薄,据工作人员反映,故居开放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公益性质,门票收入比较有限,主要用于补 10

参阅《北京的名人故居》,《文汇报》2002年4月6日。

贴修缮费。

第二是纪念品、书籍图册等的出售。除了常规纪念品,各故居从自身特点出发,编纂整理名人的纪念图册、作品文集,既作为资金的补充来源之一,也是一种扩大影响的宣传。如梅兰芳纪念馆利用宝贵的馆藏资源,历经三年时间搜集、整理、论证,于2002年出版《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一书,以精美的装帧、珍贵的图画资料赢得业内外人士的好评,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并先后荣获2003年全球印刷界最高荣誉奖Benny Award——美国印制大奖、德国莱比锡“2004世界最佳图书设计评奖”金奖等国际奖项,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一些故居内进一步开辟书店,出售名人所属文化领域的相关书籍,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鲁迅博物馆的鲁博书屋,主要经营与鲁迅及中国现代文学相关的图书、纪念品。近年来,鲁博书屋编辑出版了多种图书,其中包括《鲁迅著作手稿全集》、《中国萌芽木刻集》、《鲁迅诗稿》等,其中有些书更是此间独有--如《鲁迅墨宝真迹》就是书屋独家发行的一套珍品。店内除各种鲁迅纪念品外,还有古籍、藏书票、字画、砚墨等,吸引了许多爱好者,成为京城小有名气的特色书店。作为一个成功的个案,鲁博书屋的经营经验也许值得借鉴。 第三种创收途径是闲置场地的出租。将场地出租给无伤大雅的文化经营单位,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获得补助费用,也是一些故居采取的做法。如徐悲鸿纪念馆将闲置展厅租给拍卖公司,鲁迅博物馆将场地租给《语文报》和凤凰广告公司。问题是租用单位毕竟难以与故居的整体气氛融为一体,多少令故居管理者与参观游客双方都感到美中不足的遗憾。对此一些故居已有所考虑,鲁迅博物馆黄乔生主任表示,2005年鲁博已申请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乐于拨款,经费有了更多保证,过两年房子可以收回,搞一些展览,进一步把故居盘活。 第四是争取社会捐助。徐悲鸿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曾提出,纪念馆欢迎社会人士的捐款,也曾有人表示愿意捐资,但由于没有相关的基金会,找不到合适的途径而没有实现。如何便捷有效地争取社会捐助,是名人故居在自行创收时面临的一重要问题。成立基金会是一个值得考虑的解决办法。徐悲鸿纪念馆由于画作的保护修复工作比较多,请国外修画专家需要大量资金,国家不能一次性负担,每年拨款修复费用40万,纪念馆馆长、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

积极为募集资金奔波,表示对于筹备多年的徐悲鸿基金会始终坚持。田汉故居在文革后期被占用,现已成为大杂院,故居内驻有中国田汉基金会,积极发动、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致力于田汉故居的修缮与田汉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扶持戏剧人才等工作。近年来,基金会成功争取到宝钢的100万捐款,对于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目前北京市文物局开始

将名人故居的保护列入人文奥运计划,今后政府资金投入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在国家大力田汉基金会的牌子位于田汉故居的过道中 支持的同时,如何改善名人故居的经营模式,让名人故居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出经济效益,为自身的生存发展提供后续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三)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的开发和保护

根据上述分析,课题组认为,开发和保护北京文化名人故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奥运为契机,精心保护北京文化名人故居资源,大力开发其显在和潜在的文化功能和价值

当前,北京市提出“人文奥运”的口号,要通过筹备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浓厚的人文精神展示给世界各国人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人文奥运课题组正在以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为奥运服务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在由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袁懋栓主编的专著《人文奥运与北京历史文化》中,“北京的名人故居文化”被列为第四章。作为北京文化的重要资源,北京文化名人故居对深化北京“人文奥运”的内涵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005年,北京市政协将《关于加强北京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的建议》确定为该年度主席、副主席重点督办提案,显示了政府对于加强故居保护利用的决心。作为人文奥运的文化资源之一,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的保护利用不妨借鉴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名人故居的相关经验。在曾经两度举办奥运会并再次得到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的伦敦,对于名人故居一向采取简洁有效的挂牌方式:由英国遗产委员会审定,在故居外墙挂上名人故居的特定标志——手工制作的蓝色纪念牌,牌上标明名人姓名、生卒年月、身份以及在故居居住年份,一目了然。挂牌的方式已经得到国内有关人士的关注与肯定,1996年上海市虹口区为“十大文化名人故居”挂牌即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前舒乙提出,保护文化名人故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挂纪念牌,建议对文化名人故居做一次普查,尽快做出保护规划,以抢救的姿态审定一批名人故居并挂牌。对此北京市政府已作了一定的实践工作,2004年初,从北京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筛选,由资深专家把关、审核后,蔡元培故居、顾炎武祠、绍兴会馆、孙中山逝世纪念地等31处名人故居完成了说明牌的文字稿撰写、设计、制作以及挂牌等一系列工作。然而另一方面,2005年由北京市政协和北京市文物局联合组织的名人故居普查显示,仅东城区、西城区和宣武区就有300余所名人故居。而目前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并挂牌的北京名人故居却只有39所。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对于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需要作为一项长远的工作进行深入考虑。在这方面,世界各地对于文化名人故居的保护开发也许可以提供一些启发。 丹麦一直把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作为引以为豪的文化品牌进行大力推介,除了成立安徒生中心、定期召开各种学术研讨会、设立相关国际奖项及开展各类专题活动外,还积极实行安徒生故居的保护与安徒生博物馆的建设。除了故乡欧登赛,丹麦把安徒生一生住过的多处住所一一加以保护。今天,安徒生作为丹麦的文化名片,不断推动丹麦文化艺术的发展,促进世界对丹麦文化的了解,安徒生故居每天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不少文化名人在北京有过多处寓所,如李大钊等,安徒生故居所作的努力尝试,对这些故居的保护管理、资料的搜集保护、故居内外环境的建设以及宣传理念等方面,或许可以提供有益启示和参考。

为了传承大师们的文化精神,使来访者感受文化名人的生活,许多文化名人故居都利用自身场所开展相关文化活动,乃至进一步将故居建设为集研究、休闲、沙龙讲座、餐饮为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在位于波兰热拉左瓦·沃拉的肖邦故居,春夏季节每逢星期日便举行肖邦作品演奏会;改为普希金文学纪念馆的鲍尔金诺庄园,自1973年起每年举行普希金诗歌节,成为俄罗斯诗坛盛事。尤其是位于英国斯特拉福的莎士比亚故居博物馆,贯穿全年主办种类繁多的文化活动,包括莎士比亚诞辰纪念仪式、各类公共课程、诗歌节、午间和晚间讲演、系列募集赞助活动以及户外剧演出等。文化活动的举办,不但是对名人文化精神的纪念与发扬,使故居成为别具特色的文化地标,同时还为故居注入了生命力,赋予其充满灵性和活力的形象,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在这方面,北京文化名人故居也作了积极的努力。据介绍,鲁迅博物馆计划建设成为“三个中心”:全国鲁迅研究中心、展示中心、馆藏资料中心,以及“一个园地”:作家活动园地,馆内将合理利用名人资源、发展文化新区,举办一系列展览、讲座,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出版系列丛书,力求把博物馆搞活,吸引参观者,寻求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在这一思路下,北京文化名人故居凭借其馆藏资源和文化号召力,或可形成在大学、研究机构之外的另一种文化、科研中心,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文化影响。 此外,一些名人故居在开辟网络宣传渠道,通过建立网站扩大宣传效应方面也走在前面。比如美国海明威故居的相关网站The Ernest Hemingway Home & Museum11,阿姆斯特丹伦勃朗 11

http://www.hemingwayhome.com/

故居的相关网站Museum het Rembrandthuis12,还有莎士比亚故居的中文网站“莎士比亚故居博物馆”13等。这些网站设计美观,详细介绍了故居与博物馆的概貌、陈设内容、开放时间、票价、交通路线、举办活动等信息,配有大量图片,大多提供网上售票服务,有些还以此为平台成立了爱好者协会,开辟论坛社区进行交流。目前在国内也有一些名人故居建立了专门的网站,以孙中山、宋庆龄故居为例,就有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14和“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15、广东中山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16以及北京的“宋庆龄同志故居”17等,但总的来说内容还不那么充实,网页设计也相对比较单调。面对这一形势,在技术、人才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立文化名人故居的相关网站不失为一种值得考虑的宣传方式。

2、保护和利用北京文化名人故居资源的基本思路和具体策略

北京文化名人故居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呈现给世人的一张“北京文化名片”乃至中国的“名片”。因此,北京文化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的基本思路,首先就是要改变旧的思维模式,更新观念,实现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与“人文奥运”相结合。变被动的要求政府来保护,为自主的社会一起来保护。围绕一些保护较为得力,在国内,甚至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文化名人故居,建设有北京特色的文化名人故居群体,把一个个点状分布的名人故居,连缀在一起成为一张名人故居网,迅速拓展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的影响力。同时,也要引入“走出去”的发展观念,走出文化名人小小的故居,走进大学校园,走进社区街道,走进全国各个大中型城市的博物馆,走进海外的中国文化中心。用北京文化名人身上独特的文化魅力来宣传中国,宣扬中国文化。

在具体的措施上,首先就是要打出“北京文化名片”的口号,围绕这个口号,把北京文化名人故居以这样的方式向世人展现。北京不仅仅有高大的皇城故宫,巍峨的长城,也有闪烁着文化光芒的名人,它们见证了北京的历史,不仅仅是北京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世界的文化宝藏。同时,通过他们,也向世人提供一个了解北京文化的窗口,为“人文奥运”提供宝贵的人文资源。其次,就是要在建设“北京文化名片”的框架下,切实做好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全国政协委员舒乙曾分析文化名人故居屡屡被毁的原因:一是城市发展的决策人,把为人民服务与保护文化足迹对立起来,把发展和保护对立起来;二是对政策理解上存在误区。如中央规定今后非经党中央、国务院特许,不得再建个人纪念馆和设立个人故居,但政策执行时将文化名人也关在保护门之外;三是保护方法上存在问题。 针对此次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课题组建议: (1)加强文化名人故居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

2005年3月,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的指导意见》,强调了对近现代建筑和名人故居的保护。根据这个意见,从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设的、能够反映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重要的名人故居和曾经作为城市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建筑物,都应视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切实予以保护。同时,文化名人故居保护也是落实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市政府制定“名人故居保护办法”,明确规定名人故居的保护原则、保护政策、保护内容、保护职责及利用指导原则等。确定名人故居的政府保护管理机构,规定其人员构成、权利义务、资金来源;建立名人故居保护的社会团体,如顾问咨询、学术研究、宣传利用等协会、学会。从法律的角度为文化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2)多渠道筹集保护资金

以市区政府两级财政资金为主,国内外的社会捐助为辅,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筹集名人故居修缮、搬迁、改建、扩建的资金。对于可以建立基金会的名人故居,充分发挥名人在各自所处的领域的影响,动员和吸收一部分社会资金,作为政府拨款的补充。必须要看到,北京文 1213

http://www.rembrandthuis.nl/cms_pages/index_main.html http://www.lvyou168.cn/travel/uk/Shakespeare/jiaoju.htm 14

http://www.sh-sunyat-sen.com/ 15

http://www.shsoong-chingling.com/ 16

http://www.sunyat-sen.org/default.php# 17

http://www.sql.org.cn/

化名人故居众多,保护工作不可能由政府大包大揽。应该多方面筹集,社会捐助一些,有关基金会资助一些,还可以向有名的企业家,名人的后人、生前好友募集。名人故居开放后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合理使用,形成规模化的旅游产业。还可借鉴上海、苏州等地的做法,在签订法律文书,确保不改变名人故居原来的结构、原有风貌的前提下,将部分名人故居出租、出售给私人业主,通过产权转让的方式,借助民间力量推动名人故居的保护,拓展新的保护途径。

(3)从整体上对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的发展做出规划 通过调查摸底申报审批、制定规划、逐步实施等步骤,加强对名人故居的保护、修缮和管理。

18

目前,西城区的“文化兴区”战略中,就提出了发掘以宋庆龄、鲁迅、郭沫若、李大钊、齐白石等三十几处名人故居构成的文化名人故居集群的文化内涵,进一步释放西城的历史文化名人效应,紧密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要求,深度挖掘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加大修缮、建设和宣传的力度,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双重功能。因此,可见在规划中,应大力发掘北京文化名人故居面积较大、等级较高、保存完好等资源优势,发挥名人文化效应。在认真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维护,对于尚未开发的名人故居,如欧阳予倩故居,则应统一规划,进一步进行开发;同时,要设置名人故居、名人文化资源地标,在对外宣传中努力推介名人文化旅游项目;宣传名人与文化、名人与北京文化的渊源,彰显名人文化精神;发掘名人文化历史价值,彰显名人文化的当代意义,美化名人故居内外环境,使名人文化系列化、功能化、地域化、品牌化。通过对鲁迅故居、郭沫若故居、徐悲鸿纪念馆等名人故居建筑风格的欣赏,对名人生活环境的切身感受,对名人业绩活动的详实了解,汇聚成对名人精神、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的景仰,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在合理充分的规划下,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将更加科学,有的放矢,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4)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北京文化名人故居

以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为核心,立足于对北京文化发展深入而广泛地研究,出版《北京文化名人故居图册》和《北京文化名人故居地图》。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将立足于此次对于北京文化名人故居广泛而细致的调研,结合长期以来对于北京文化发展的关注和研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用图册或地图的形式向外地来京旅游、学习的人群或向2008年奥运会来京的外国友人发放、出售。通过这一渠道,向世界介绍北京文化,真正发挥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的“窗口”、“名片”作用。 (5)打造北京文化名人故居旅游品牌

可以在现有的北京名人故居联票的基础上,开发一条“北京文化名人故居旅游专线”,凭联票上专线车,凭联票参观,通过开辟特殊的公交线路,避免游客找不到故居的尴尬。此外,还要树立统一制作的,醒目的北京文化名人故居地标,在街道显眼的地方进行标示,为旅游参观人士提供方便,在网上开辟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网,将各故居的基本信息,公交线路,名人简介等信息在网上进行公布。以此来方便游客,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欣赏北京的名人故居文化,扩大其影响。

(6)注重对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北京人文教育 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学生受教育的同时也借助他们将北京的文化名人故居向更多的人介绍出去,取得更好地文化和社会效益。在北京的各高校中,举办北京文化名人故居巡展活动。并且针对以往展览时间短,场地不固定的不足,将巡展时间延长至一个月为宜,并且依托各高校的图书馆,作为展出的较为固定的平台。这对于扩大文化名人故居的受众范围,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北京文化名人故居从现状来看,北京文化名人故居资源相当丰富,也具有进一步深入开发的潜力,而且市政府也花费了巨额资金和大量的人力资源来加强保护。虽然文化名人故居保护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但这已引起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市政府准备立法,用法律来解决拆建、改造问题。市政协也正征求专家、学者以及市民的意见,并欢迎各单位通报所知的名人线索。北京市相对于国内大多数其他城市文化名人故居保护而言还是有很多优势的。但是,和国内外其他城市相比较,特别是国外举办过奥运会的历史文化名城、国内 18

详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报告·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06》

充分发掘文化名人故居资源的城市相比,北京文化名人故居还存在保护上的不足和充分开发的巨大空间,因此保护文化名人故居,延续城市文脉,北京城市文化建设正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2008年奥运会提供的新机遇与挑战,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北京市完全有能力、有办法应对这一挑战,以文化名人故居保护利用为契机,开拓文化名人故居保护的新局面,把这张“北京文化名片”推向世界。

主要参考文献

[1]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的名人故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名人与老房子》,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李伟主编:《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

[4] 陈光中:《风景——京城名人故居与轶事》,新世界出版社, 2002年版 [5] 北京作家协会编:《北京作协通讯》, 2002年第1期,2003年第1期,2004年第1期

[6] 白烨主编:《2003年中国文情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 [7]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4月 [8] 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9] 田茜、张学军:《十个人的北京城》,华夏出版社,2003年9月

[10]《北京史》,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史》编写组,北京出版社1999年2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6g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