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竞赛辅导力学

更新时间:2023-10-17 14: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力学 1 直线运动

题型讲解:

例1:如图1所示,地面上有一固定的球面,球面的斜上方P处有一质点.现要确定一条从P到球面光滑斜面轨道,使质点从静止开始沿轨道滑行到球面上所经时间最短.

解析:此题求解关键是:根据点从竖直圆的顶点开始,沿圆内任一弦下滑,经历的时间都相等这一结论,找到一个顶点是P且与固定球面

相切的球面M,这样质点从P点与两球切点连线的弦上下滑所经历的时间就最短.(质点沿其他弦下滑时,经历的时间除沿弦下滑的时间外,还要再加上从球面M到固定球面的一段时间).

先证明这样一个问题:设地面附近有一空心球,顶点P上有众多的光滑斜直轨道与球面上其他点相连,试证明质点从P点自静止出发经任一轨道再到达球面所需时间相同. 证明:如图2所示,取任一与水平线夹角为φ的轨道PQ,其长为 l=2Rsinφ

此处R为球半径.质点沿PQ轨道下滑的加速度为gsinφ,因此从P到Q所需时间为

t==2.

图2

该t与轨道参量φ无关,故任一轨道对应时间相同.

根据上述结论,本题只要以P点为顶点作一球面,使其与题中固定球面相切,从P点到切点Q的光滑斜直轨道为所求.下面给出的是过P且与固定球面相切的球面的作法:

图3:所示,原球面球心记为O,半径记为R.设O、P所在竖直平面即为图示的纸平面,在该竖直面上过P点作一条竖直线AB,且使PA长等于R.连结O、A两点,作直线段OA的中垂线,此中垂线与AB的交点O′即为待作新球面的球心,O′到P点的距离取为新球面的半径R′.这样作出的新球面O′与原球面O相切于Q点,P到Q的光滑斜直线轨道即为所求.

例2:老鼠离开洞穴沿直线前进,它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当它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1的甲处时速度是v1则它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2的乙处时的速度是 .从甲到乙用去的时间是 .

图3

解析:由于老鼠的运动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故可通过画-d图象,把反比例图象

转化成线性图象,进而求出时间.本题也可以直接应用数学积分知识进行求解.

设老鼠离开洞穴的距离为d,运动的速度为v,则v=

,k为反比例常数.根据题意d=d1时,

v=v1,则k=d1v1.故d=d2时,v=v2满足v2==v1.

为求老鼠从甲到乙用用时间,根据分析提出的求解思路如下:

(1)图象法.建立图4,所示的-d图象,则图象上任意小的面积(图中阴

图4

影部分)其物理意义就是老鼠在经历任意短的距离△d时用去的时间,

因为这任意短的距离中,老鼠的速成度可视为不变,则△t==·△d,这正是图象阴影

面积中的长和宽的乘积.这样图象与d轴包围象与d轴包围的面积可视为由无数个图中阴影面积所组成,也就是说,图在从d1至d2图象与d轴包围的梯形面积就是所求的老鼠用去的时间。

t=(+)(d2-d1)=(d1+d2)(d2-d1)=.

(2)积分法.在老鼠前进中,任意短的时间间隔T至T+dt内的路程为dx,速度为v,则从甲至乙的时间

t ==dx=(d-d)=.

例3:有两把齿能不同的梳子,其中一把每厘米有4个齿,另一把每厘米有5个齿.今将其重叠起来,再透过其齿间的缝隙去看亮光,则可以看到亮段和暗段交替出现.如果把其中的一把梳子以1cm/s的速度移动,问亮光部位将以多大的速度移动?

解析:如图5,我们以黑白两色的梳子表示题述的两梳子.它们重叠在一起,其中白色梳子每厘米有5个齿.图中A处两梳子的齿刚好重叠在一起.显然,两梳子的齿重叠后,在A处附近透光的间隙较多,透过它去看亮光,这里就是一个“亮段”的中心.而图中B处两梳子的齿相互错开的距离最大,这里能透光的间隙就是最少,故此处是一个“暗段”的中心.当两梳了间有相对运动时,这些亮段

图5

和暗段会随之移动.明显可以看到,当发生移动时,亮段和暗段的移动速度是相同的。以下我们仅讨论亮段的移动速度.

(1)当白色梳子不动,黑色梳子以速度v=lcm/s向右移动.设原来黑、白色梳子的对应两齿刚好在A处重叠,则由于黑色梳子的移动,接着发生的便是紧邻A处右侧的那个黑色梳齿和白色梳齿重叠,这相当于上述的亮段的中心由A处移至A右侧第一个白色梳齿处.由此,这

段移动的距离为白色梳子的齿距,即△s1=cm.

这一过程中黑色梳子移动的距离为黑白两梳子的齿距之差,即

△s=-=(cm)

以v1表示此时亮段移动工速度,乃有

=,所以

v1=v=×5(cm/s)

由上叙述中还可以看到,此时亮段移动速度主向是向右的,即亮段移动速度方向与移动的梳子(黑梳子)的移动速度方向是相同的.

(2)当黑色梳子不动而白色梳子以速度v=lcm/s向右运动时,同样设原来黑白梳子对应的两齿刚好在A处重叠,则由于白梳子的移动,接着发生的便是紧邻A处左侧的那个黑色梳齿和白色梳齿和白色梳齿相生叠.这相当于上述的亮段的中心由A处移至A左侧第一个黑色梳齿

处,这一过程中亮段移动的距离为黑色梳子的齿距,即△s2=cm.

这一过中的色梳子移动的距离为黑、白两梳子的齿距之差,即△s=cm.

以v2表示此时亮段移动的速度,乃有

=.所以

v2=v=×1=4(cm/s)

由上叙述还可以看到,此时亮段移动的速度方向是向左的,即亮段移动速度方向与移动梳子(白梳子)的移动速度方向是相反的.

例4:如图6所示,AA1和BB1是两根光滑的细直杆,并固定于天花板上,绳的一端拴在B点,另一端拴在套于AA1杆中的珠子D上,另有一珠子C穿过强及杆BB1以速度v1匀速下落,而珠子D以一定速度沿杆上升.当图中角度为α时,珠子D上升的速度v2多大?

解析:珠子D作变速直线运动,但在极短时间内却可视为匀速运动,适当进行小量处理即可求解.

用微元法取,极短时间△t进行分析如图7所示珠子C下落的距离

=v2△t,取F点,使

与=

之间的夹角应为无穷小量△θ.过C点作,而

=

,绳总长不变,故有

=

=v1△t,上升的距离平行于

,在

.又因为△θ很小,所以

等腰△CEF的底角可近似看作90°,于是有

(v1△t+v2△t)cosα=

=

=v1△t,

v2=v1.

图6

图7

点评:这种解法具有典型性,此题不可以将珠子C假想为一个滑轮,然后将重心移至滑轮来进行研究.这上一种不常见的解法,但有时常可以使难题得以简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5v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