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江河中国历史简介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7 08: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万古江河》

荐 语

黄河九曲,夭矫如龙;长江婀娜,多姿多彩。两条母亲河,一南一北,灌溉了中国大部

分的疆域。中国文化也似江河一般,绵延千百年,未曾中断过历史传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往

哪里去?不作了解、不去深究,无法轻易地得到问题的答案,除非……

本书不拘泥于传统历史观,以世界为舞台,为你讲透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

作 者 简 介

许倬云

1930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学贯中西的史学耆宿,精通中国上古史、文化史、社会史,熟悉西方历史及其理论与思想,擅长利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尤其是考察中国的历史

与文化;不囿于书斋,时时心怀天下,关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走向。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万古江河》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

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一、古代以前 二、文化的黎明 三、中国的中国 四、东亚的中国 五、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 六、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明 七、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清

八、百年蹒跚

正 文

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及其占有的空间都在不断变化着。

每一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变幻。在这些互

动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不断壮大,并占有了更大的地理空间。

因此,本书沿袭梁任公(梁启超)观点,将中国文化圈当作不断扩张的过程,由中原的中国,扩大为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的中国,以至世界的中国,并以此为各章

的标题。

一、中国地理与考古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北边是沙漠和草原,西边是高山与高原,东边和南边面对大海。这样独特的地貌特征,使得中国的世界是望向东南的。然而,中国文化史上的地

理,并不只是朝一个方向看,而是四面八方各个地区都自成格局的。

Seite 2

1.中国地理的7种地貌特征

●以沙漠、草原为主的蒙古地区。草原上的牧人逐水草而居。

●以森林、山地为主的东北地区。那里的居民靠渔猎为生。

●以黄土高原、黄土平原为主的黄河中下游。属农业地带,土地需反复耕种为熟地,因此,

这里的居民安土重迁的观念比较强。

●湖泊、河流众多的长江中下游。亦属农业地带,土地肥沃、粮食充沛,居民心态较为活

泼。

●自北到南的沿海地区和岛屿。东南沿海地区,自中古以来,城镇密布,人口众多,生活

富足,是中国的海道出入口。

●有高山、盆地和纵行谷地的西南地区。由于地形不同,这里的居民之间有着迥异的生活

形态。

●遍布高山和高原的西北地区。自从汉代开通西域的丝道,中国经由这个西北的出入口,

与中亚、中东及欧洲接触,两千年来从未停止。

Seite 3

2.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

中国人从哪里来?中国考古学家一般认为,中国地区的古代人类,从体质特征言,有其相当一贯的传承谱系,是由当地早期智人演化而来。然而,近年来新兴的“源于非洲说”并不赞同这个观点,他们主张现代人唯一的起源地在非洲。至今,考古学的资料还不足

以有力地证实或推翻以上两种理论,因此这个问题存疑。

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人类不用再四处寻觅可以食用的动物与植物。自从人类发展了农业与牧业,生活有了保障之后,人群相当程度定居于一地,也

有了余力启发心智活动。

3.传说与族群分合

定居且有余力启发心智活动,致使各地人群的生活方式,逐渐具备了一定的特色,这就是文化。不同文化群之间,因竞争而有冲突,也因接触而有交流。它们经过融合,形成

涵盖地区广阔的文化圈。

以神话传说提供的线索为例:

在黄帝传说中,涿鹿与阪泉两次重要战役的战场,都在今日河北的北部,处于农牧交叠的地带。在历史时期,农牧进退,也即在这一线上推移,是则炎、黄两部,均在河北地区。考古学家郭大顺认为,炎、黄的接触与对抗,反映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的长期竞争,

胜利者黄帝一系移入农业地区,改为种植五谷。

Seite 4

二、文化的黎明

由商到周,华夏文明体系逐渐明朗成形。更重要的是,中国文明思想体系,亦即北方的儒家与长江流域的道家,两者相互交流影响,形成中国型思想的核心。许多有关人生意

义与终极关怀的概念,在此有了明确的界定。

1.历史时代始于殷商

自从1928年发掘安阳殷墟以来,大量商代甲骨卜辞及青铜器出土,这证实了传统历史有关殷商的记载。从史前文化进入历史时代有两大重要特征:a.文字的出现;b.王权的确立。

殷商恰好满足这两个条件,本书提及的历史时代,当始于“商”,而非“夏”。

例证1:殷商掌握文字系统

Seite 5

六、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明

本章的断代,上限是1500年,主要是自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外海岛屿后,全世界不再有可以遗世独立的人群。海洋的开通和欧亚大陆频繁的陆路交通,将中国纳入世界经济秩序之内。贸易上的顺差,使中国经济持续成长三百年之久,并使中国在近代以前跃

升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地区!

1.明代趋于封闭保守

Seite 16

作者认为,明代的中国,从元代脱身以后,其实并未出现新的活力,反而自囿于空洞的天朝大国框架,一味保守中国文化,并且基于防御的心态,一切定于一尊。它的封闭保

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皇明祖训

明代帝位二百余年,却不能与汉唐泱泱大国之风相提并论,细究其原因,可能是开国之初,太祖立下“皇明祖训”,严嘱子孙不得轻易改变他订立的典章制度。固然后世皇帝破

坏“祖训”之处不少,这一保守的基调是一锤定音,以致明代政治难有改革。

●明长城

自明太祖驱逐元廷,对于北方的防务,从未敢懈怠。今日中外视为世界巨大工程之一的长城,由辽东山海关老龙头依山傍谷,延伸到目前的嘉峪关,连绵不断近万里的,正是

明代建筑的边墙!

明长城

相比之下,秦汉时的长城并没有连成一线,胡汉贸易照常进行。两个时期都以长城为防线。然而,秦汉的障塞是开放的,明代的边墙是封闭的。在心态上,这一条边墙分割胡

汉,汉人世界自我设限,是内敛的,而不是开展的;是封闭的,而不是出击的。

Seite 17

秦长城

●施行海禁

面对南方的海洋,明代中国的态度在开放与封闭之间摆动,而终于趋向闭关。洪武四年,日本浪人扰乱海疆,中国第一次实行海禁,只开放广州、泉州、宁波三处市舶司作为贸易港口。明代中叶以后,倭寇越来越猖獗,明政府干脆关闭以上三处市舶司,不再许可

外国商货入口。

2.郑芝龙海盗集团

在明代官方防堵海疆时,海商的利润更大,以致民间有大量人员与资源,投入海上的投

机冒险。海商/海盗武装集团诸人之中,郑芝龙可以说是集大成的人物。

郑芝龙以台湾为基地,屡次劫掠闽、粤沿海城市。满人入关,在北京的明朝覆灭,明唐王在福建称帝,主要依仗郑芝龙的海上武力。1646年,郑芝龙贪恋富贵,投降清廷,却被劫持北上。他的儿子郑成功继续抗清,郑芝龙于顺治十八年在北京北清廷处死。

郑氏领导下的台湾,从康熙元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到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攻台、郑克塽降

清,维持了三代的统治,历时二十二年!

Seite 18

3.第一波西潮

中国接触欧洲文化的第一波冲击,当是16世纪由天主教教士传递的西方文化。这一波西潮,影响所及,除基督教教义之外,则是西方科学工艺,以及中西双方彼此有了初步的

认识。

天主教教士中,沙勿略是尝试来华传教的第一人。嗣后罗明坚与同伴利玛窦于1579年到达澳门,于1583年建立第一座天主教教堂,旋即奉召返回罗马。利玛窦则成功地与中国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诸人交好,并将西方文化介绍给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影响巨大深

远,堪谓中西文化交流的肇祖。

Seite 19

4.明代的市场经济与百姓生活

一般以为明代中国的经济形态,已呈现资本主义经济的特色。16世纪开始,大洋航道开拓之后,不论合法、非法、直接、转口……中国的丝绸、瓷器两项无疑是外销贸易的翘

楚。外销贸易换来的美洲白银,不仅巨大,而且具体地惠及百姓。

今日中国人口众多,占了人类社会的四分之一。这一现象,早在明代以来始形显著。 相伴而至,也是由明代开始,食物资源增多了。两者互为因果,到清代遂一发不可收拾,

于近半个世纪乃有如此惊人的人口数字。

七、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清

Seite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5a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