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全套教案.doc人民版人民版必修2

更新时间:2023-05-11 08:2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1.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2.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由于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了解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及沉痛教训。

过程与方法

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建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组织小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其讨论成果在班级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难题。

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中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文化大革命长时间的社会动乱,造成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的机遇。

【重难点突破】

重点: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调整。

难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三大改造的关系;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错误的原因和影响;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

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而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则作出这样的回答: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过渡时期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个时期,也就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

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

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主要任务: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主要是土地改革)

1953年到1956年:

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主要任务:三大改造,建立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一)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基(1949—1952)

1.政治上:巩固人民政权

基本解放全国

——标志: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开展土地改革(1950—1952底)

强调:土地改革后实行的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还是一种个体的土地私有制。 抗美援朝运动(1950、10—1953夏)

2.经济上:恢复国民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最主要)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

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宪法的制定

1.思想上: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制定(1953年)

内容: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说明:过渡时期总路线对整个过渡时期的估计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当时预计需要三个五年计划,加上建国初期三年恢复国民经济时期约需18年的时间。应当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对这一过渡的长期性和困难性是有一定准备的。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二是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这两者的进行关系的同时进行。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提出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经济上:一五计划(1953——1957年)

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政治上:1954年宪法

为了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1954年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明确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因此,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

(三)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参加合作社

1.内容 手工业--参加合作社

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我国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是:①土地改革后实行的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一种个体的土地私有制。这种个体经济,分散、落后、很难抗拒自然灾害,也提供不了足够的商品粮。②个体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很不稳固,经常会出现贫富分化,导致农民出卖土地,使部分农民沦为赤贫,部分农民则可能成为新的富农,使剥削关系重新出现。③国家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粮食。个体农民生产的粮食易被粮商抢购和操纵,使国家征购粮食困难。个体农业难于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根源: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发展 )

对手工业改造的原因:分散的小规模的手工业生产,不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能适应工业化的要求。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原因: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所有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概念解释

国家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直接控制某些企业。如官办或官商合办的银行、铁路、公用事业,工人受国家为代表的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国家能加以限制和规定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它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资本家利润占全部利润四分之一左右,四分之三是为工人(福利费)为国家(所得税)及为扩大生产设备而生产的。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

2.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中心任务。)

4.局限:过急、过粗、处理不当,遗留了一些问题。

◆合作探究:在三大改造中,中国政府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工商业,到了改革开放时期,为什么政府又允许发展私营企业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就是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的经济结构。私营经济是对公有制经济有益的补充。

三大改造中一刀切的做法,违背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

★小结: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的?

(1)基础的奠定:政治上,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巩固政权,取得和平的环境。 经济上,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

(2)路线、计划指导,法律保证: 思想上:过渡时期总路线

经济上:第一个五年计划

政治上:1954年宪法

(3)途径:三大改造。

二、十年探索时期(1956年底至1966年)━曲折发展

1.《论十大关系》的报告。1956年

2.中共“八大”(1956年)

①主要内容:

A.基本国情; B.基本矛盾; C.主要任务。

D.建设方针: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②意义:中共八大创造性地提出了正确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在它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起来。

3.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①出现的原因: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

②概况: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总路线。接着,党中央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影响:

A.在经济建设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 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

泛滥起来。

B.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

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C.导致我国出现了连续三年(1959 ━ 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

4.调整: 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恢复和发展。

◆小结;十年探索时期主要可以分为三阶段

初期 →中期 →后期

1956—1958 1958—1965 1965—1966

发展 挫折 发展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劫难

1.原因:“左” 倾错误膨胀,干扰了国民经济建设。

2.表现:

“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的干扰和全方位的破坏。1967、1968两年的时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李先念同志曾说过:“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 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3.周恩来和邓小平对经济的整顿

(1)周恩来整顿经济(1971—1973)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提出批判极“左”思潮,使国民经济在1973年出现复苏的局面。

(2)邓小平的全面整顿(1975年)

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进行全面整顿,实质上是要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全面整顿取得的成绩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鼓舞,他们又重新看到了国家的希望。但随着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全面整顿被迫中断。

◆“文革”中经济建设还取得一定成绩的原因:并不是“文革”的成就,而是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抵制“左”倾错误,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的经济努力的结果。

★小结: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取得的成就、失误及其教训。

1.探索: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为标志,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

积极探索,之后的1956年,中共八大就我国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等问题作出了正确决定等都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

2.成就:在此期间,我国建成大中项目500余个,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农业总产值

增长近60%,建立了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大庆、胜利、大港油田建成,1965年实现了石油的全部自给,铁路新建8000多公里,原子弹爆炸成功,研制出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农村用电量增长70多倍等等。

3.失误

①1957年的“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了,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 ②1958年确立了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1959年又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我国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

导致了十年的“文革”浩劫。

4.出现失误的原因

①历史传统的影响。中国封建专制存在时间长,封建家长制思想很容易侵蚀党的机体,致

使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出现盲目服从;在民主革命时期,党一直用阶级斗争学说来指导革命,用群众运动的方法解决问题,难以很快地转变观念。

②急于改变我国落后状况的主观愿望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严重脱节。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广

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很高,迫切需要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

③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

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想尽可能纯洁革命队伍。

④国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峙尖锐,于是想加速建设社会主义以便对抗资本主义。

5.教训

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③搞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变革生产关系

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④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正确分

析国内的主要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⑤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反对个人崇拜和专

断。

第二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课程标准】

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的内容,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3.概述对外开放的史实,分析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认识这次全会作出的有关改革开放的决策,认识这次全会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意义。

了解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认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史实,认识对外开放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

搜集整理改革开放初期10年间我国农村改革、城市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史料,教学生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

通过社会调查,学习和认识改革开放初期1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教学生学会历史调查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重大决策和历史意义,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必要性。

通过感受改革开放初期1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加深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强化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和社会主义的信心。

【重难点突破】

重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及其历史意义。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1978年

2.主要内容:

(1)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转移: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决定:改革开放

(4)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历史意义:

(1)伟大转折:政治思想路线、对外政策、工作重心

(2)历史性转变:

(3)开辟道路。

(4)光辉标志:时代的巨变,社建的新时期。

◆合作探究: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中国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解题关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思路引领:把握“结束”、“重新”等词

答案提示: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中国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伟大转折。

◆归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①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

②遵义会议上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过渡] 改革开放的含义。

改革主要包含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分农村和城市;开放主要是对外开放。

二、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经济体制改革

(1)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根本目的:解放生产力,

(5)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二次生产关系革命)。

(6)必要性:计划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

2.改革的过程:

(1)起步:农村的经济改革(重点,三农问题)

A。原因:农业大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有体制(人民公社)的弊端

B。内容: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体)

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

概念解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成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C。意义:变革 调动 推动 改变

◆思考: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

(1)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2)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道路。

(3)1958年在农村错误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合作探究:结合当前农村的形势谈谈农村改革的方向。

方向措施:

A、落实农村的基本政策;

B、深化农产品的流通体制;

C、推进农村的科技改革;

D、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

E、扩大农村的对外开放;

F、把农民的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G、继续减负、扶贫等。

(2)城市的改革

①基本任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③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

A.改革管理体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B.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改革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D.改革分配制度: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作用: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补充国企的改革问题(经济改革的重点)

(1)由来:没收及接收。

(2)地位:经济的支柱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存在问题: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管理技术落后,

富余人员多等。

(4)措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市场机制,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股分制,先进

技术、科学管理,分流转换等。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原因:历史;闭关锁国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

现实;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离不开世界。

内容: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

立足点:对外开放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2.过程:

①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年)、海南(1988年)

②开放沿海城市 14个(1984年)

③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④开放内地城市

3.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5.格局;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合作探究:改革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①背景不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实行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

船利炮”打败后而被迫开放的;今天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②内容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

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今天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③影响不同: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今天的开放将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④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今天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

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第三节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重要作用,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其重要历史意义。

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抓住苏东剧变、中共十四大、上海浦东开发、中共十五大等历史重大事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识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共十五大关于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全面推向前进奠定了理论基础。

【重难点突破】

重点: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五大。 难点:如何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要点:(1)建国初到1956年前,以私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形成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3)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4)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探究: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它的特征不在于是否有计划,有宏观调控,有政府指导,这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都有,而是在于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其它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存。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历史性的跨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可能性

1.邓小平南巡谈话 (1992年春)——思想基础

(1)背景: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

(2)谈话内容: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三个有利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等。

(3)意义;冲破思想束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条件)

◆探究: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一样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议一议,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解题关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的相同与不同。 思路引领:市场经济的共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答案提示:不正确。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平等的经济、竞争经济、开放性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其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很强的调控能力。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决策制定:中共十四大(1992年)

主要内容: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理论创新:

(1)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

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通过《决定》,标志着国企改革转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

(2)中共十五大(1997年)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成分?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1)十五大的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把建设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2)主要内容;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共指导思想等。

(3)当前两大主题: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小结: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计划经济体制僵化;国内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要求经济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了人们关于市场经济传统观念的思想束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为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不断完善。

◆探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思路引领:市场的自主性、平等、竞争、开放性有利于资源配置,有利于商品市场体系完善;宏观控制,有利于市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答案提示:市场机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市场经济对于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4b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