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讲义

更新时间:2023-09-18 09:56: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直线运动

1. 理解以下概念:参照系、坐标系、质点①、时间、时刻、位移②、路程、速度、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③、矢量、标量、变化量、3s内、3s末、第3s内。

2.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只要确定是这个运动状态就大胆用公式,烂熟于心+会推导):

速度公式:v?v0?at 位移公式:x?v0t?at2/2

中间时刻均速公式: v平?vt/2?(v0?vt)/2(应用最灵活的公式)

2速度变化位移式:vt2?v0?2ax

临差公式:?x?xn?xn?1?at2 位移中点首末速度公式:v中?2(v0?vt2)/2

⑵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结论(以下公式熟练推导,不好用,也不常用,不用记)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1:2:3

②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位移之比:x1:x2:x3?1:3:5 ③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x1:x2:x3?1:4:9

④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n?1:(2?1):(3?2):?:(n?n?1) 运用公式的几点体会:①所求已知定公式,四量而已,少死记硬背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定正方向定

已知量符号带入公式求出什么就是什么③中间时刻均速公式: 求平均速度、中间时刻速度、位移、时间最灵活的公式④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不用单记,用上面公式全能解决,注意上升和下降段在时间速率路程上的对称性,注意多解问题,善于用初始速度为零解决问题⑤善于用图像法解决问题。

备注:①研究对象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是否有影响是能否看成质点的唯一判据②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过程无关③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a??v/?t,单位m/s。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和合外力方向三者一致,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没有必然关系。即: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3. 直线运动的图像

⑴x?t图象(隐前提:起点和线路一致的直线运动):①切线斜率是速度,正斜率对应正速度;a、b是匀速且b的速率大于a的速率;c、d是变速,c的速率由大变为0再变大,即先向前减速运动再向反向加速运动,d一直加速运动②面积无意义,图象不是轨迹,交点表示相遇③在0-t2时间内:平均速度(va?vb?vc?vd)平均速率

(vc?va?vb?vd)路程(sc?sa?sb?sd)④abcd出发点相同,出发时间不同。

⑵v?t图象(隐前提:直线运动):①切线斜率是加速度,正斜率对应正加速度;②面积表示位移,上正下负;③交点表示速度相同。(斜率和面积是图象分析的两大方面!)

4.追及与相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死记硬背,就是明确初始距离、初始速度、运动状态这三个事;明确过程,明确时间位移的关系;最主要是速度相等这个临界值!善于用v?t图像解决此类问题!经典练习:(匀加速在前匀速追之有两次相遇、一次相遇、不相遇三3种情况;匀速在前匀加速追之有最大距离问题、一次相遇问题)。

2第二章 力与运动

1.重力和弹力

⑴重力:非接触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G?mg。

⑵弹力:接触并有弹性形变,是接触力,方向垂直接触表面,主要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

胡克定律:F?k?x。

重点掌握:①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滑动摩擦力(必须相对滑动,方向沿接触面,大小由f??N决定);静摩擦力(相对静止但有力的作用,方向沿接触表面,大小由状态推得)。②绳的拉力:只能有拉力且方向沿绳方向,同一段绳各点受力大小相等。③杆的拉力和支持力:活杆(杆的拉力或支持力沿杆的方向);固定杆(受力方向可以不沿杆的方向,因为固定点可以提供其他方向上力的支持)。

2.受力分析

⑴顺序:先整体,再局部;先非接触力,再接触力; ⑵思路:状态受力互为印证;局部之间互为印证。

3.矢量的合成与分解(矢量的运算就是向量的运算!用效果来衡量!) ⑴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⑵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一个力可以有多种分解,但多个力的合力只能有一个)。若在同一条直线上,①同向相加,反向相减;②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法则。最好用三角形法则(讲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③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 +F2>F>F1-F2(用运算法则解释)④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⑶正交分解:根据需要灵活确定分解的正交方向,正交分解的根据是垂直矢量之间作用效果相互独立。

⑷矢量三角形的可能解:已知一个矢量的方向和大小和另一个矢量的大小,则第三个矢量可以用矢量圆求解(小船渡河v船?v水);已知一个矢量的方向和大小和另一个矢量的方向,则第三个矢量可以用矢量线求解(求最小力问题)。

4.牛顿运动定律 ⑴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区别惯性与动能!)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⑵第二定律:F合?ma①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⑶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②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基本思路:审题定对象、过程定临界、受力定状态!受力分析(整体隔离相互印证),建坐标系(简化问题为准),列出方程求解。

6.超重和失重:(是人的感觉,重力并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支持力!)物体是否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不取决于速度方向,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g)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4a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