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生理学复习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3-09-18 20:40: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单选题

1、生命活动最本质的特征是(C )

A 对刺激发生反应 B 具有兴奋性 C 新陈代谢 D 生长发育、生殖 2、机体对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 B ) A 反射 B兴奋性C 反应 D 兴奋

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 )

A阈值大小 B 阈电位水平 C 神经传导速度 D 肌肉收缩强弱 4、可兴奋组织兴奋的本质表现是( C )

A 肌肉收缩 B 活动加强 C 动作电位 D 物质分解 5、生理学研究的是机体的(A )

A 生命活动 B 生老病死 C 遗传变异 D 形态结构 6、对生命活动的研究三个层次,不包括( A)

A 群体水平 B 整体水平 C 器官系统水平 D 细胞及分子水平 7、机体兴奋性最高的组织,不含(A )

A 结缔组织 B 腺上皮组织 C 神经组织 D 肌组织

8、组织在生理静息状态时对刺激的基本反应形式是( C ) A 收缩和舒张 B 运动 C 兴奋或抑制 D 分泌 9、能被机体或组织感受到的内、外环境条件变化称( B ) A 反应 B 刺激 C 兴奋性 D 兴奋 10、下列体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是( A )

A 细胞内液 B 淋巴液 C 血浆 D 组织液

11、保持内环境稳态的因素不包括( D )

A 各种离子浓度 B 酸碱度 C 渗透压 D 身高、体重

12、机体活动调节的最主要方式是( B )

A 体液调节 B 神经调节 C 自身调节 D 神经体液调节 E 液体调节 13、反射弧不含( A)

A 体液 B 感受器、效应器 C 中枢神经 D 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14、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C )

A 中枢神经 B 感受器 C 反射弧 D 效应器 15、非条件反射,错在( D )

A 是先天遗传的 B 有固定反射弧 C 中枢位于中枢神经系的低级部位 D 是机体适应环境的高级调节

16、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D )

A 排尿反射 B分娩活动C 血液凝固 D 减压反射 二、多选题

1、新陈代谢过程中异化作用表现为(BD)

A 物质合成 B 物质分解 C 能量贮存 D 能量释放 2、关于兴奋性的论述,正确的是( BC)

A兴奋性就是兴奋 B 不同组织的兴奋性高低不同 C 活组织受刺激后不一定产生兴奋 D 刺激阈值越大兴奋性越高 3、细胞外液( BCD)

A 占体液的2/3 B 组织液 C 血浆 D 淋巴液和脑脊液

1

4、机体内与稳态有关的因素有(ABCD)

A 各种离子浓度 B 温度 C 酸碱度 D 渗透压 5、机体活动的调节方式有(ABC)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自身调节 D 反馈调节 6、神经调节的下述内容,正确的是(ABC )

A 基本方式是反射 B 反射弧被破坏后,调节不能进行 C 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类 D 要在体液调节参与下才能进行

7、负反馈的生理意义是( BD)

A 使生理过程逐步加强 B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C 尽快完成某种生理功能 D 保持生理功能相对稳定

三、判断题

1、新陈代谢是机体实现自我更新.维持各种机能活动必不可少的。(√ ) 2、环境条件的任何变化对机体组织都是刺激,都能引起兴奋。(×) 3、当组织细胞兴奋性增高时,引起反应所需要的刺激阈值随之增大。(×)

4、兴奋和抑制都是机能活动所必需的,例如提腿时屈肌兴奋而收缩.伸肌抑制而舒张。(× ) 5、体液调节作为反射弧传出途径的中间环节,形成神经-体液调节(√ ) 6、机体机能稳态调节中,负反馈起了主要作用。( √ ) 四、名词解释

1、兴奋性: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刺激:能被机体或组织感受到的内、外环境条件变化。 3、阈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出现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4、内环境:体内细胞所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5、内环境稳态:内环境中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6、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反应。五、填空

1、人体生理学是专门研究人体 生命活动 的科学。生理学的研究可分为 整体 、 器官系统 、 细胞分子 三个水平。

2、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其中最本质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3、 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 兴奋性 。刺激引起组织反应的三个可变参数是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强度-时间变率。 4、 人体组织中神经、肌肉 和 腺体 的兴奋性最高,称为可兴奋组织。 5、 人体功能活动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6、反射分为 条件反射 和 非条件反射 两类。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单选题

1、对细胞膜主动转运的说明,错误的是 ( A )

A 受通道蛋白控制 B.逆电-化学梯度转运。C需泵蛋白并耗能 D 转运离子、小分子水溶性物质

2、关于钠泵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A 细胞膜镶嵌蛋白质 B 钠钾依赖式ATP酶 C 需ATP供能 D 转运各种正离子 3、以单纯扩散通过细胞膜的物质是( B)

A 非脂溶性物质 B O2和CO2 C 氨基酸 D 葡萄糖 4、依靠载体转运的易化扩散,载体特点不含(D )

2

A 高度特异性 B 饱和现象 C 竞争性抑制 D 亲脂溶性 5、维持细胞内外离子不同分布和浓度差,靠(D ) A 单纯扩散 B 载体转运 C 通道转运 D 泵的主动转运 6、引起膜的钠通道开放,是由于细胞膜去极化达到(C ) A 动作电位 B 零电位 C 阈电位 D 静息电位 7、动作电位上升支形成的离子基础是( A ) A Na+内流 B K+外流 C Ca2+内流 D Cl-内流 8、细胞在静息状态下,通透性最大的是( B )

A Na B K C Cl D Ca

9、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电位向负值方向增大称为( B ) A 极化 B 超极化 C 去极化 D 复极化

10、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 A ) A 静息电位 B 复极化 C 超极化 D 去极化 11、肌肉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是( C )

A 纵管系统 B 横管系统 C 三联体 C 终池 12、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目前认为( B )

A 收缩是主动过程,舒张是被动过程 B 都是主动过程,均需ATP供能 C 舒张是主动过程,收缩是被动过程 D 都是被动过程,均不耗能 二、多选题

1、载体转运的特点(ABC )

A 高度特异性 B 饱和性 C 竞争性抑制 D 逆浓度差转运 2、受体的功能( BD)

A 感受适宜刺激 B 识别化学信息并与之结合 C 将刺激转换成电能 D 转发信息引起生理效应

3、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不耗能的是(ABC)

A 单纯扩散 B 载体转运 C 通道转运 D 泵蛋白转运 4、细肌丝上的蛋白质含(BCD)

A 肌球蛋白 B 肌钙蛋白 C 肌动蛋白 D 原肌球蛋白

5、横桥的特性有( BC) A 能与ATP结合 B 有ATP酶的作用 C 能与肌动蛋白结合 D 能与Ca2+结合 三、判断题

1、参与易化扩散的蛋白质是泵蛋白(× ) 2、竞争性抑制是单纯扩散的特点之一(× ) 3、易化扩散时物质逆浓度差进行(× )

4、通道.载体.离子泵和膜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镶嵌蛋白质。( √ ) 5、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 6、静息电位是细胞膜内K+顺化学梯度,通过易化扩散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 7、膜电位的出现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

8、标志可兴奋组织发生兴奋时最本质的共同变化是产生动作电位。(√ ) 四、填空

1、载体转运的特点 高度特异性、饱和性 和 竞争性抑制。 2、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 单纯扩散 、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五、名词解释

1、静息电位: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

+

-2+

3

2、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再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快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3、兴奋—收缩耦联:将肌细胞兴奋的电变化与肌细胞的 化联系起来的中间过程。 六、问答题

1、简述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和特点。

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转运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如二氧化碳、氧、氮气等。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低的小分子物质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主要转运葡萄糖、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等非脂溶性或脂溶性低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

主动转运: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在泵蛋白的帮助下消耗能量从膜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主要转运钠离子、钾离子等。

入胞作用: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物质从膜外进入膜内的过程。

出胞作用: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物质从膜内转到膜外的过程。主要转运大分子或团块物质。

第三章 血液

一、单选题

1、红细胞在0.45%氯化钠溶液中完全溶血,说明红细胞的( D )

A 脆性正常 B 脆性小,抵抗力大 C 脆性大抵抗力大 D 脆性大,抵抗力小 2、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最大的是(A ) A CO B CO2 C O2 D N2

3、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C )

A 9-10% B 11-12% C 7-8% D 5-6% 4、关于血液凝固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 血液凝固是复杂的生化过程 B 许多凝血因子是在肝中合成的 C 凝血过程中需要Ca2+ D 内源性凝血比外源性凝血速度快 5、具有抗凝血作用的物质是( D )

A 维生素K B 草酸钙 C 柠檬酸钙 D 肝素 6、体重55Kg 的人,其血液总量为( C )

A 5.0~6.0L B 4.8~5.2L C 3.8~4.4L D 3.0~4.0L

7、作子宫、甲状腺、肺等手术后易渗血,主要是这些组织含较多的(B ) A 纤溶酶 B 组织激活物 C 抗凝血酶 D 肝素

8、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主要区别是( C )

A 凝血发生在体内或体外 B 凝血发生在血管内或血管外 C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过程不同 D 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

9、在急需时O型血输给其他血型的人,是因为O型血液的(B )

A 血浆中含抗A、抗B凝聚素 B 红细胞不含A、B凝聚原 C 血浆不含抗A、抗B凝聚素 D 红细胞膜含有A、B凝聚原 10、有关Rh血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汉族人群中Rh阴性率占99% B 红细胞膜含D抗原者为Rh阳性 C 血浆中含天然抗D抗体 D Rh阳性母亲应避免第二次怀孕 二、多选题

1、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是( AC )

A 0.9%NaCI B 0.09%NaCI C 5%葡萄糖 D 12%NaHCO3

4

2、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BCD)

A 吞噬细菌 B 运输氧气 C运输二氧化碳 D 缓冲血液酸碱度 3、红细胞生成的条件有( ABCD )

A 红骨髓正常造血功能 B 足够造血原料 C 必需的红细胞成熟因子 D雄激素的作用

4、血小板的功能有(ABC )

A 参与生理性止血 B 参与凝血 C 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 D 运输氧气 5、凝血过程( ABC )

A 许多凝血因子相继激活 B 一系列酶促反应 C 是正反馈 D 是免疫反应 6、加速血凝的因素有( ABC)

A 增加粗糙面 B 加温血液 C 术前注射维生素K D 加入柠檬酸钠 7、纤溶系统包括(ABCD )

A 纤溶酶原 B 纤溶酶 C 激活物 D 抑制物 三、名词解释

1、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2、血清: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回缩所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3、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有一定抵抗能力的特性。 4、血液凝固:血液由流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凝块的过程。 四、填空

1、正常成人红细胞正常值男性为 (4.5~5.5 )×10/ L 、女性为 (3.5~5.0 )×10/ L 、血红蛋白正常值男性为 120~160g/ L 、女性为 110~150g/ L 2、血浆渗透压由小分子的 晶体物质 和大分子的 胶体物质 形成,其值约为 5800mmHg(300mOsm / L) 。

3、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作用 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 、胶体渗透压作用 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和保持正常的血容量 。 五、判断题

1、X因子激活途径只有内源性途径( × ) 2、参与凝血过程的物质称凝血因子(× )

3、血浆中的抗凝血物质有抗凝血酶III和肝素(√ ) 4、柠檬酸钠的抗凝机制是除去了血浆中的Ca2+(√ ) 六、简答题

1、简述血液凝固过程。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2、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及如何分型?

ABO血型是依据红细胞膜上所含凝聚原的种类和有无来分型。凡红细胞膜上只含有A凝聚原的称为A型;红细胞膜上只含有B凝聚原的称为B型;红细胞膜上含有A、B凝聚原的称为AB型;红细胞膜上无A、B凝聚原的称为O型。

3、何为交叉配血?重复输同型血是否仍需交叉配血实验,为什么?

交叉配血:将供血者红细胞和受血者血清相混合(主侧,直接配血),同时将受血者红细胞和供血者血清相混合(次侧,间接配血)。

需要。因为RH阴性的人血清中无天然的RH抗体,在第一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不会产生

12

12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48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