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探析

更新时间:2023-05-30 20: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城乡的分离已发展成为城乡尖锐对立并成为一大社会矛盾。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分析了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必然性,进而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思想。深入学习、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的思想内涵,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21 0 0年第 7期

经济研究导刊E C0N0MI S ARCH GUI C RE E DE

No7, 01 . 2 0

总第 8期 l

S r lNo8 ei .l a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探析王亚鹏(中共商洛市委党校,陕西商洛 7 6 0 ) 20 0

要:克思恩格斯时代,乡的分离已发展成为城乡尖锐对立并成为一大社会矛盾。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马城

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分析了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必然性,而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思想。进深入学习、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的思想内涵,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克思恩格斯;马生产力;产关系;乡对立;乡融合 生城城

中图分类号: 8 A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6 3 2 1 2 1 )7 0 0— 3 17— 9 X(0 0 0— 0 10

城乡关系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城乡的分离已发展成为城乡尖锐对立并成为一大社会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唯物史观,生产力从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分析了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必然性,

分工的基础固定下来”从生产力发展规律上看,。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所谓生产力“有所发展”是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农业劳动者所必需的产品,从而为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分离提供了可能。“社会上的一部分人用

进而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思想。一方面,他们肯定了城市的出现、城乡分离作为劳动分工的合理性、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 另一方面,他们立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分工的不合理性,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国家城市盲目扩张造成的乡村衰落、城市病态和城乡之间尖锐的矛盾与对立,揭示出城乡协调发展、城乡融合的历史大趋势。深入学习、准确理解

在农业上的全部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需足以为整个社会。从而也为非农业工人生产必要的食物;也就是说,是使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行这种巨大分工的可能;并且也是生产食物的农民和生产原料的农民有实行分工的可能。”从事加工工业等而完全脱离农业的工人

网“的数目,取决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超过自己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显然,不从事农业劳动而能生活的人的相对数,完全取决于土地耕种者的劳动生产率。”可见,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着农业和工业之间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业劳动生产农率决定着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所谓“生产力发展不足”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尚不足以避免,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的思想内涵,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定的历史发展阶在

段上,乡的分离与对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理城合性与进步性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的“一切发展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

或杜绝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所引起的利益分化、冲突乃至对抗。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1 1然而, 4正是在生产力“展不足”条件下,乡之间的这种分化和对立恰恰发的城

是城市和农村的分裂。我们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是就总结在这个对立的运动中。”…由此来看,社会发展一定历 在史阶段上产生的城乡分离乃至利益对抗,生产力发展的必 是

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2城乡之间的分离促进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体现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封建制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超越。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城市化迅速崛起、乡关系走向尖锐对抗城

然结果;而城乡关系的分离与对抗正好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方向,具有其合理性;以近代城市化为标志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制

的时代。在他们看来,城市起源并伴生于近代的整个工业化过程,而工业化发展史也就是城市迅速扩张并最终战胜乡村

生产方式则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性。1生产力发展规律上看,市的出现、乡关系的分 .从城城离,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必然结果,有历史是具

的历史。马克思详尽分析了欧洲封建中世纪后期“乡村的城市化过程”以及这一

过程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步性关系。认为“中世纪是从乡村这个历史舞台出发的, 然后,它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现

的必然性。恩格斯说“明时代”与原始公社的社会结构相文 (

对立 )显著特征之一“是把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作为整个社会收稿日期:00 0— 2 2 1— 1 1

作者简介:王亚鹏 (9 6 )男, 16一,陕西丹凤人,副教授,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治学研究。从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36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