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四)文学常识

更新时间:2024-02-02 14: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学常识

唐宋古文运动:

1.唐宋时期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 古文理论,把明道放在首位

提倡“言贵己出”、“言贵创新”、“陈言务去”。 推崇儒家思想,“尊儒”

2. 古文运动贡献:将重视辞赋的问转化为重内容的散文,宋代及宋以后的散文,其主流就是在唐代古文运动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

韩愈(唐)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汉、魏、晋、南朝四代、隋)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柳宗元(唐)

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曾任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以明道,推崇先秦两汉文章。 文学作品:

1. 寓言(多用讽刺) 代表作:《三戒》 2. 传记 《段太尉逸事状》 ※ 3. 山水游记

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

《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小石城山记》

司马光(北宋)

字君实,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资治通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是由司马迁主持,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与《史记》并称“史学双臂”。

1 / 7

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也被称为“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一般指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七年”间创作的、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反映社会主义建设题材的一批作品。

代表作品:

“三红一创,山青保林”

《红岩》 《红日》(吴强) 《红旗谱》(梁斌) 《创业史》(柳青) 《山乡巨变》(周立波) 《青春之歌》(杨沫) 《保卫延安》(杜鹏程) 《林海雪原》(曲波) 《铜墙铁壁》 《铁道游击队》 《三里湾》 《烈火金刚》(刘流) 《敌后武工队》 《苦菜花》 《平原枪声》 《野火春风斗古城》

“红色经典的特色”

1. 大多出自亲历者之手。创作原因:责任感、怀念战友

2. 真实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精神风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精神追求和革命

理想。

3. 汲取传统小说艺术方法

《红旗谱》写农村革命斗争 朱老忠,朱老巩,冯兰池 塑造了忠厚、质朴的农民形象

锁井镇上这些农民英雄的斗争,是从自发走向自觉的,终于汇聚在党的旗帜下,成为农民革命运动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采用章回叙述

《红旗谱》语言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

小虎子15岁那年,恶霸冯兰池要砸掉千里堤上的古钟,霸占48亩官地。小虎

子的父亲朱老巩代表锁井镇48村村民与冯兰池斗争,被活活气死。为躲避恶霸的残害,小虎子只身下了关东。他刚走,被恶人奸污的姐姐就跳河自尽了。

30年后,小虎子回到了冀北平原上的锁井镇,决心报30年前的血仇。这时他名叫朱老忠,带着妻子和儿子大贵、二贵。少年时的朋友严志和帮他安了家。严志和是严老祥的儿子,当年严老祥曾和朱老巩一起斗争冯兰池。现在冯兰池已60多岁,人称冯老兰,家产比当年更大,仗势欺人,横行乡里。他拉起民团抢逃兵的车子和白面,逃

2 / 7

兵请回一个团,架起大炮,强迫他赔偿5000块大洋,他却把这笔钱分摊到锁井镇的贫苦百姓头上。朱老忠串联28家穷人告状,官司从县里打到北京大理院,但官府偏袒有钱人,冯老兰的儿子冯贵堂又念过大学法科,会打官司,结果穷人输得一塌糊涂。朱老忠赔了5亩地,几乎气瞎了眼,严志和也搭进去一条牛。冯老兰听说当年的小虎子带着两个儿子回来了,后悔当年斩草未除根,留下了祸患。一次,严志和的大儿子运涛和大贵带着几个少年朋友捉到一只名贵的鸟,冯老兰来要,他们不给。冯老兰怀恨在心,唆使招兵的抓走了大贵。第二年春天,运涛外出打短工,认识了秘密从事革命工作的共产党县委书记贾湘农老师,走上革命道路。他热恋着的春兰还把“革命”二字绣在衣襟上去赶庙会。后来运涛告别家乡和春兰,到南方参加革命军,当了连长。接到他的来信,全家人和锁井镇的穷人们欢欣鼓舞。这时运涛的弟弟江涛在县高小学堂读书,也由贾湘农介绍加入了共青团。高小毕业那年春天,在贾老师的鼓励和朱老忠的支持下,江涛考入了具有革命风气的官费学校保定第二师范,认识了正直知识分子严知孝和他女儿严萍。

1928年秋天,很久没有音讯的运涛请人给家里写来一封信,说他在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捕,关在济南监狱中了。得到这个消息,运涛的奶奶当场身亡,严志和也病倒了。等待运涛回来结婚的春兰甚至想自杀。严家要去济南探监,但没有路费。冯老兰趁火打劫,只用80块钱就买去了严家视为命根子的宝地。严志和悲痛欲绝,在一天晚上带着江涛来到宝地上,趴在地上张开大嘴啃着泥土。严志和因病不能远行,江涛和朱老忠为了省钱徒步到济南,看到了被判了终身监禁的运涛。从济南归来,江涛决心继续哥哥的事业。从此他寒暑假回家帮父亲种田,开学回学校上课,课余时间就到工厂、农村从事革命宣传工作。这年秋天,党组织派他回家乡组织反割头税运动,和割头税包商首脑冯老兰斗争。经过广泛宣传和动员,快过年的时候,江涛、朱老忠、张嘉庆和一群贫苦农民偷偷带着标语传单和刀、梭标等去赶城里的大集,在闹市上突然召开

3 / 7

反割头税大会。农民、市民齐声响应,包围税局子、县政府,打败保安队,强迫当局放弃割头税。他们还趁热打铁,组织了农会。在火热的斗争生活里,严萍深深爱上了江涛。锁井镇的穷人过了一个欢乐的胜利年,冯老兰恼羞成怒,控告贾老师、江涛、张嘉庆是共产党。贾老师决定自己留下从事合法斗争,让江涛带张嘉庆回保定。张嘉庆本是一个大财主的儿子,因为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带领佃户造了他父亲的反。父亲登报和他脱离父子关系,他成了职业革命者。到保定后,江涛和严萍帮助他考入了第二师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江涛、严萍、张嘉庆和同学们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受其影响,保定市13所学校同时罢课,要求当局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省政府为了瓦解学潮,于第二年夏天宣布解散保定第二师范学校。为了保卫二师这个抗日堡垒,江涛和老夏领导同学们开展护校运动。反动军队包围了学校,市党部主任刘麻子带着一个军官来逮捕老夏和江涛,张嘉庆踢掉他们的手枪,与同学们一起赶走了刘麻子和军官,紧紧关上校门。当局切断他们与校外的联系,对他们实行“饥饿政策”。他们吃树叶,最后连学校的狗和池塘里的鱼、藕都吃了。严萍和工人、市民们支持他们,从校墙外往里扔烧饼。在饥饿中,张嘉庆仔细研究了二师附近的街道和商店布局,成功地组织了一次武装抢粮。严知孝担心学生的安全,劝学生们暂时撤出,保存力量。消息传到锁井镇,冯老兰喜气洋洋。朱老忠和严志和急忙来到保定,巧妙地把一车油、盐、面粉运到二师校门口,让学生“抢”了进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对峙,老夏和江涛意识到这样与敌人硬抗太冒险。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传播革命火种,他们决定带领同学们冲出包围圈,到广大的农村去继续斗争。但就在他们准备行动的那天夜里,敌人开始了凶残的屠杀。老夏和十七、八个学生在与敌军的搏斗中壮烈牺牲,张嘉庆身负重伤,江涛等人被抓进了监狱。得到这个消息,严知孝怒不可遏,严萍失声痛哭,朱老忠和严志和决定与敌人战斗到底。张嘉庆在一家美国人办的教会医院里养伤,有敌兵看守。后来他和一个名叫冯大狗的士兵交上

4 / 7

了朋友。冯大狗本是锁井镇上的无业游民,因为仇恨黑暗社会而同情学生。在军队进攻二师的时候,他开枪打死了几个追杀江涛的士兵。一个炎热的中午,装扮成车夫的朱老忠拉着张嘉庆逃出了保定城,看守张嘉庆的冯大狗也背着长枪跟他们离开了反动军队。

《红岩》重点写地下斗争。 小说中的敌我斗争共有三条线索:

一是“渣滓洞”金额“白公馆”集中营的狱中斗争,一是重庆城内的学生运动和党的地下工作,一是重庆城外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主要人物:许云峰,江姐(稳重精细、深沉坚强) 成书:

罗广斌、杨益言合写《烈火中永生》,基础之上,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 塑造了革命英雄群像 《烈火金刚》写抗日战争 人物塑造,采用白描的手法 人物:史更新、肖飞 特点:评书式的叙事特点

地裂山崩的“五一”反“扫荡”战争爆发了,日本侵略者向国民党蒋介石加紧了政治诱降,回师后方,集中了他们的主力部队,向冀中军民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扫荡”,当“五一”反“扫荡”战争打的最紧张最激烈的时候,在滹沱河的下游桥头镇,发生了一次地裂山崩的战斗。

黄昏,滹沱河边的军事要塞桥头镇,日本侵略军的猫眼司令亲自率领鬼子主力部队对措不及防的八路军某部突袭,一场血战展开。鬼子大队长毛利伙同当地伪军大队长高铁杆率领的伪军部队赶来支援,八路军某部内外交困,只得强行突围。

镇上的老百姓们都躲在麦子地里,望着狼烟四起家园被毁,又痛又恨。 史更新率领精英干将拼死掩护,八路军主力得以突出包围圈。负责断后战士们伤亡惨重,所剩无几,身负重伤的史更新且战且退,尽量吸引敌人的火力。鬼子和伪军循着枪声,包围圈越来越小。枪声消失了,敌人开始了搜索。奄奄一息的战士纷纷死在敌人刺刀下。

5 /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32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