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现状

更新时间:2024-01-28 01: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1章 绪论 .......................................................... 1 1.1研究背景 ....................................................... 1 1.2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1 第2章 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概念 ....................................... 2 2.1期间费用的内涵 ................................................. 2 2.1.1期间费用的界定 ............................................ 2 2.1.2期间费用的构成 ............................................ 2 2.1.3期间费用的特征 ............................................ 3 2.2期间费用对私营企业的影响 ....................................... 3 第3章 我国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问题及原因 ......................... 7 3.1我国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现存问题 ............................. 7 3.1.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 7 3.1.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 8 3.1.3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 9 3.1.4期间费用的产生具有盲目性 ................................. 10 3.2我国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薄弱的原因 ............................ 10 3.2.1内部原因 ................................................. 11 3.2.2外部原因 ................................................. 14 第4章 我国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措施 .............................. 16

4.1期间费用的控制 ................................................ 16 4.2改进期间费用内部控制的措施 .................................... 17 4.2.1期间费用控制的原则 ....................................... 17 4.2.2控制的体系 ............................................... 18 4.2.3期间费用控制的流程与方法 ................................. 19 4.2.4期间费用控制的其他建议 ................................... 22 4.3改良期间费用控制外部环境的措施 ................................ 23 4.3.1会计立法及审计工作的建议 ................................. 23 4.3.2政府宏观管理的建议 ....................................... 24 结 论 ............................................................ 25 致 谢 ............................................................ 26 参考文献 ............................................................ 27

摘 要

截止到2006年,我国已有私营企业498.1万户,雇员达到6 586.3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9.03%,缴纳税收3 495.2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9.3%,私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营企业在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严峻挑战的同时,内部控制的薄弱,尤其是期间费用的控制不力成为了其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同其它类型的企业相比,私营企业的实际财务负责人往往是家族成员,其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大多数私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不完整,存在费用划定界线不清、成本核算粗放、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私营企业对期间费用的管理不力,使得财务部门难以为业主及管理层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从一定程度上也缩短了私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因此,如何做好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定义、构成、特征和影响进行简单阐述。第二部分论述了当前我国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阐述,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总结出内部控制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的原因。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找出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措施,论述了控制的原则、控制的体系、控制的流程和方法,并对当前会计立法、审计工作以及政府宏观管理方面提出建议。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并对改革后的私营企业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对我国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无论对我国私营业主的经营管理,还是对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私营企业;期间费用;存在问题;措施

I

Abstract

Up to 2006, our country had the Private enterprise 4,981,000 households, the employee achieves 6 5,863,000 people, accounts for the national employment total population 9.03%, the payment tax revenue 3 49,520,000,000 Yuan, account for the national tax revenue total amount 9.3%, the private sector has become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The Private enterprise while is fac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erious challenge,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particularly period expense's control strength has not become on its path of advancement's stumbling obstacle. Compares with other type's enterprise, Private enterprise's actual financial people in charge often are the family members, its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s the foundation work is relatively weak, majority Private enterprise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s the standard not to be incomplete, the existence expense delimits the demarcation line not clear, the cost accounting to be extensive, situations and so 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The Private enterprise to period expense's management strength, does not cause the Finance department with difficulty really supplies, the effective financial information for the owner and the management, also reduced Private enterprise's life cycle from the certain extent.

This article mainly divides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to the Private enterprise period expense's definition, the constitution,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influence carries on the simple elaboration. The second part elaborated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Private enterprise period expense control existence question, and aims at causes the question the reason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The question which from the accounting basis work,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spects and so on accounting personnels professional quality exist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separately, through to the question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wo aspect reason. The third part is this article key point. Discover the Private enterprise period expense control in view of the existence question and the reason the measure, elaborated the control principle, the control system, the control flow and the method, and legislates, the audit work to current accountant as well as the government macroscopic management aspect puts forward the proposal. The fourth part draws the conclusion, and after reforming the Private enterprise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carries on the forecast.

Through this article the question which and the reason analysis exists to our

II

country Private enterprise period expense control, proposed that a series of solves the question 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regardless to our country privately operated owner's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to our country private sector's development, ha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key word: Private enterprise, period expense, existence question, measure

III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私营经济迅速崛起,不仅吸收和安置了大批劳动力,而且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如今,私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私营企业在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严峻挑战的同时,内部控制的薄弱,尤其是期间费用的控制不力成为了其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而社会各界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同其它类型的企业相比,私营企业的实际财务负责人往往是家族成员,其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大多数私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不完整,存在费用划定界线不清、成本核算粗放、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私营企业对期间费用的控制不力,使得财务部门难以为业主及管理层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从一定程度上也缩短了私营企业的生命周期。

当前,期间费用的研究多针对普通的企业,虽然在研究上颇有深度和广度,但有些费用、问题和方法对私营企业并不适用;而从对私营企业研究的方面来看,多集中于私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业主素质、未来发展等问题,即使涉及私营企业的内部控制、财务控制、会计控制等方面,也多侧重于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控制,对期间费用控制的讨论大多不够深入,甚至一带而过;有些研究对私营企业的个例进行分析,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由此来看,针对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进行研究已经势在必行,本文拟从私营企业常用的几项期间费用入手,分析期间费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为私营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2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通过对本课题的分析及研究,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私营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运用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成本会计、经济学、企业管理学、企业战略化管理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文从私营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的常见问题入手,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期间费用控制的有效措施,包括控制原则、控制体系、控制流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外部环境的改良提出了建议。

1

第2章 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概念

2.1期间费用的内涵

2.1.1期间费用的界定

关于期间费用的界定,国内外的表述基本一致。

美国会计学家查尔斯·T·霍恩格伦认为,期间费用是“不可计入存货的成本,它们原来就不曾列入存货成本,要在发生当期作为费用减去。”这是西方会计界普遍认同的定义。

《成本管理大辞典》中对期间费用所下的定义为:“从一个会计期间销售收入中扣除的不计入产品成本的本期费用。”

阎达五教授等人编著的《会计准则原理与实务》一书中对期间费用所下定义为:“指与生产产品无直接关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 [1]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期间费用的定义为: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直接计入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及财务费用,是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难发现,上述定义都一致认同:期间费用是一种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当期费用。本文所述的期间费用,原则上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表述。

2.1.2期间费用的构成

1.期间费用的范围

我国目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工厂成本法、制造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而每种成本计算法下的期间费用所包含的内容都有所不同。 (1)制造成本法下的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2)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3)工厂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下的期间费用在此不作讨论。

因为工厂成本法仅将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销售费用列为期间费用,不够全面;而标准成本法适用于生产产品数量较大的企业,本文探讨的私营企业大多不

2

具有太大规模,因此讨论这两种方法不具有广泛代表性。本文认为,在制造成本法下的期间费用划分较为合理,也较适合于私营企业的使用。

2.私营企业常用期间费用

(1)管理费用,指企业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私营企业中常用的管理费用有:企业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税金(即企业按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坏账损失、业务招待费及其他费用。

(2)销售费用,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私营企业中常用的销售费用有: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及其他费用。

(3)财务费用,指企业为进行资金筹集等理财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私营企业中常用的财务费用有: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和其他因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2.1.3期间费用的特征

(1)与产品生产无关。期间费用的发生为生产产品提供正常的条件,加强对生产经营和销售的管理,与产品制造和经销不直接相关。也就是说,产销量在相关范围内增减变动,该期间费用的发生额基本不变动。

(2)所属会计期间单一。期间费用只与费用发生的当期损益有关,发生额不分配给存货,不参与产品成本计算,所以不会影响以后的会计期间。

(3)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期间费用的发生对企业取得收入做出了贡献,但很难与各具体类别收入相匹配,这样就只能将本期发生实际数全部列入本期利润表的费用栏目中。

2.2期间费用对私营企业的影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私营经济迅速崛起,不仅吸收和安置了大批劳动力,而且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如今,我国的私营企业平均规模为50万元至60万元,平均利润率为5%,每年收入3万元至4万元。截止到2006年,全国实有私营企业498.1万户,雇员6 586.3万人,总产值31 855.1亿元,销售总额34 959亿元,缴纳税收3 495.2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9.3%,私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

3

作为私营企业费用支出的一大组成部分,期间费用对私营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地影响。

1.期间费用对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期间费用是私营企业的一项较大的耗费,大多数私营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不完整,存在经营管理混乱、费用划定界线不清、浪费严重、成本核算粗放、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而对期间费用的控制不力,更使得财务部门难以为私营业主及管理层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

例如某私营企业可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两产品均只征增值税,甲产品销售收入100000元,成本90000元,毛利为10000元。乙产品销售收入90000元,成本80000元,毛利也为10000元。按正常的决策顺序理应选择投资报酬率高的乙产品。

由于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利润有所影响,所以如果考虑期间费用的耗费,那么选择的结果就大不相同了。甲产品生产工艺简单,乙产品较复杂,管理难度大。它们各自耗费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3500元和4500元,同时由于甲产品的供应客户是大型工商企业,销售量大且较稳定,而乙产品的客户是小型企业,甲产品和乙产品所花费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000元和6000元,考虑期间费用之后作出的决策 (见表2-1):

表2-1

收入 成本 毛利 管理及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利润 应选择产品 甲产品 100000 90000 10000 3500 2000 4500 是 乙产品 90000 80000 10000 4500 6000 -500 否

十分明显,考虑期间费用后的利润表明,正确的决策是选择甲产品的生产而

4

非乙产品的生产。如果对期间费用的核算存在偏差,就很难提供准确的数据,也就使得财务管理不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

2.期间费用对私营企业利润的影响

利润是每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作为“本期利润”的减项,期间费用越大,从利润中扣除的越多,私营业主所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少,虽然期间费用并不足以使利润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日积月累的期间费用仍然可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所以对于期间费用,需要私营企业认真编制预算、客观的组织核算和严格加以控制。

(1) 对各种类别私营企业的期间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关系进行统计,结

果如下表:

表2-2 期间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关系

行业类别名称 公共事业 化工 建筑 房地产 综合类 机械仪器 车类 纺织 化肥 家电 材料 电信与计算机 仓储运输 日用轻工产品 医药 农业 样本公司数量 42 70 13 39 42 95 47 55 13 26 112 74 22 52 85 38 比重(%) 4.54 7.56 1.40 4.21 4.54 10.26 5.08 5.94 1.40 2.81 12.10 7.99 2.38 5.62 9.18 4.10 累计比重(%) 4.54 12.10 13.50 17.71 22.25 32.51 37.59 43.53 44.93 47.74 59.84 67.83 70.21 75.83 85.01 89.11 5

旅游 商业贸易 能源 21 64 16 2.27 6.91 1.71 91.38 98.29 100 可见期间费用在各行各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期间费用过高将直接影响私营企业的利润。

(2)以下两个事例足以说明期间费用对私营企业利润的影响:

浙江美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1季度季报显示,报告期内主营业务利润实现19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净利润402万元,比去年同期的338万元,增长63余万元。根据对利润表的分析发现,对主营业务利润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是期间费用一项,美欣达一季度期间费用达140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262万元上涨11%,消耗了主营业务利润。

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3季度实现利润总额高于第2季度,但净利润却低于第2季度,主要原因在于期间费用较第2季度大幅增加。2005年第3季度该公司期间费用增加了539.90万元,第3季度增加的653.46万元主营业务利润,几乎被增加的期间费用消耗殆尽。可见,控制期间费用的快速增长是摆在私营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3]

3.期间费用对私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会计信息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期间费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是否准确、可靠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以及谨慎性,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对私营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调整作用。因此,做好期间费用的控制,有助于私营业主根据相关会计信息评价财务状况,及时调整计划,也是私营企业管理层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6

第3章 我国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问题及原因

3.1我国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现存问题

近年来我国私营企业发展迅速,从1989年到2003年我国私营企业产值增长了48倍,每年新生私营企业15万家,但每年倒闭的私营企业却高达10万家,近60%的私营企业只有5年寿命。目前,我国私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管理,由于这种管理模式的局限性,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现状不容乐观。

3.1.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1.差旅费

差旅费是一项非生产性开支,为保证出差人员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企业所支付的补贴、住宿及交通费用。在会计业务的审核中,对差旅费报销要求严格执行定任务、定人数、定时间、定地点制度,坚持“需要合理,节约使用”的原则,规范差旅费报销单的填制,剔除不合规的票据。

私营企业的实际会计处理中,通常存在下述问题:

(1)时间混乱。私营企业的差旅费报销单在填制出差日期、制单日期和报销日期时,往往没有填写明确的时间,或者干脆没有时间,同一次出差所附的原始凭证有时会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时间,显然在审核时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 (2)地点不明确。一部分差旅费报销单填制出差事由时只填“因公出差”,有些员工钻了制度的空子,借出差之名走亲访友、游山玩水,而多数私营业主也没有以身作则。

(3)原始凭证杂乱。差旅费报销单所附原始凭证有外地票据,也有本地票据,有景点门票,也有礼品购物的情况屡见不鲜。

2.电话费

企业的各部门因工作与业务需要产生的电话费属于正常开支,有时在业绩的一定比例范围内允许超支,或者采用费用自负法,将费用分配到个人,按月结算,多余部分由个人自理,使企业能够精确地预测电话费的开支情况,并能有效的防止浪费。

私营企业对电话费的管理比较随意,比如:大多私营企业中没有制定关于电话费开支的制度;不论是私营业主还是普通员工,经常利用企业的办公电话长时

7

间拨打私人电话;在给客户打电话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有时一件事情要打几个电话才能完成,对电话费完全没有节约的意识。

3.办公费

会计业务规范中对于办公用品的采购、入库、发放、盘点等管理,一方面要求减少采购和保管中产生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另一方面,主管办公用品采购和发放的部门,可根据每月或每季的明细账,在主管部门相关人员的配合下进行盘库清点,随时掌握单位库存情况。

办公费的业务处理,私营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私营企业一般没有明确的机制约束企业的办公用品的采购和管理人员,办公用品的领用比较粗放,没编制领用明细表,用完就领,不设回收,导致办公用品大到电脑配件、A4纸张,小到图钉、铅笔被挪为己用,积少成多,增加了企业的开支。除此之外,管理人员没有通过正规申请、审批,就直接拿着业主的“批条”领取办公费用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办公费的控制形同虚设。

私营企业上述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在于私营企业期间费用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

3.1.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汇兑损益

指外币兑换发生的汇兑损益,如果企业有外币的收支,那么如何有效地降低汇兑损失、增加汇兑收益对降低企业财务费用非常重要。通过申请外汇贷款置换高利率的人民币贷款或者利用外汇的结算方式,都是合理降低财务费用的方法。

私营企业的财务部门由于没有丰富的外汇知识,常存在下述问题:比如,不能准确地把握外汇汇率变动的趋势,在签订合同时,很难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币种进行结算,由此形成了多余的汇兑费用;又比如,不能准确计算出生产经营期间的结售、购入外汇或不同外汇兑换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价与折合汇率之间的差额,增加了私营企业的汇兑损益。

2.利息净支出

由于存在资金的时间价值,所以如何运用长、短期借款以及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汇票等票据来让企业以最低的付出争取到更多流动资金的使用,是减少利息净支出的关键问题。

8

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常出现以下问题:在没有进行合理的计算与安排的情况下,对借款和票据的使用不当使私营企业银行借款数额增长过快,利息负担过重,导致了私营企业利息净支出的数额不尽如人意。

所以,我国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居高不下是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导致的结果。

3.1.3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1.业务招待费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费用。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在下列规定比例范围内,可据实列支: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150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0.5%;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0.3%。纳税人与私营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会议费等费用,只要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均可获得全额扣除,不受比例的限制。” 因此,企业中的业务招待费都有严格按标准支出,绝不允许超支。

私营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的实际情况却浪费严重:有些掌管企业财务的管理人员由于业务素质较低,以为只要不达到税法规定的限额,就可以将差旅费、会议费等其他费用也作为业务招待费,经常发生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现象,导致一部分费用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加重了企业税负,反而对企业不利。

2.坏账损失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对于坏账损失部分,要求企业在赊销之前对对方的信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源头上控制坏账损失的发生;对于已经形成的坏账损失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化解、分散,控制管理费用的发生。《新会计准则》规定,三年以上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可确认为坏帐,从管理角度看,对企业起到了一个约束作用。

私营企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主要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从而发生了一些问题:例如,有的私营业主为了简化会计核算,采用直接冲销法,一但发现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就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导致当期期间费用骤然增多;有的私营企业即使采用了备抵法,也常因为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不足,没有计提适当比例的准备金,或者准备金数额计提错误,在发生坏账时发生了准备金不够冲减的情况。又例如,有些私营企业一方面按期提取坏帐准备金,另一方面对于实际发生的坏帐没有冲减准备金,而是直接核销计入管理费用,这样就会导致重计

9

费用,账面混乱。

因此,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与私营企业期间费用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

3.1.4期间费用的产生具有盲目性

1.广告费

企业为了扩大产品的宣传力度,通常会借助于媒体的广告,据《销售与市场》杂志的统计调查,各行业平均广告费(含各种宣传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1%,广告费已经成为企业较为主要的销售费用。企业在对市场需求状况和竞争状况分析后,结合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目标制定相应的广告费预算,有针对性的分批投入,并严格控制广告费的金额。

但是有些私营企业对自身的财务状况了解不足,在没有进行市场调查和前期策划的情况下盲目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导致管理费用增多,更重要的是广告费用不能在税前进行抵扣,不但没有起到宣传产品的目的,反而使企业的利润受到影响。

2.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

不论是原材料的购入,还是产成品的发出,都少不了交通运输,将企业没有价值增值的业务进行外包,已经成为节约销售费用从而获取更大效益的重要途径。在物流业较发达的城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会大大节约自身管理和运营物流业务所发生的费用。

大多数私营企业拥有自己的运输设备,在生产和经营的同时负担着交通运输的费用,没有利用专门的运营公司承包运输,不仅牵扯了精力,浪费了人力,同时面临支付多余费用的局面。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上述私营企业期间费用中较为普遍的弊病,是没有做好市场调查,盲目的费用投入的结果。

3.2我国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薄弱的原因

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中存在诸多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也不是几个单纯的原因可以造成的,本文通过对各项问题的总结与归纳,主要从两个角度阐述造成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薄弱的原因。

10

3.2.1内部原因

1.私营业主的个人素质普遍不高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私营企业主要决策人的业主在企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几乎成了私营业主的共同点,不少私营企业主经营能力差,经营管理思想落后,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加之没有接受管理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人事政策上常常重忠诚、轻才能,经营管理不规范。

表3-1 城乡私营企业主文化程度(%) 文化 程度 城镇企业主 农村企业主

文盲 0.3 0.5 小学 7.6 11.4 初中 28.2 49.3 高中 29.8 24.9 职高 2.5 2.5 中专 6.9 5.7 大专 14.9 4.1 本科 8.9 1.4 研究生 0.9 0.2 据1998年的一项有关企业家素质的调查,在企业经营管理者群体中,其他经济资本类型的企业家的学历水平普遍高于私营企业主,以持有大学本科学历者的比重为例,私营企业者占10.3%,国有企业者占43.6%,集体企业者占12.8%,联营企业者占35.3%,股份制企业者占27.1%,外商投资企业者占41.2%,港澳台投资企业者占29.3%。

同项调查还显示,拥有高级职称者的比例,私营企业者亦为最低,占24.1%,国有企业者占66.7%,集体企业者占33.2%,联营企业者占27.3%,股份制企业者占56.7%,外商投资企业者占55.2%,港澳台投资企业者占35.9%。[4]

通过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私营业主的的个人素质普遍不高,尤其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较其他类型的企业来说,存在很大的差距。

如果私营企业中,私营业主不能起到带头作用,那么期间费用的控制乃至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都将是一句空谈。

2.没有建立严格的控制体系

私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制度不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在管理规范化方面带有很大的个人风格及经验色彩。据有关调查,在私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制度化程度低,许多重要的管理环节,没有用文字形式制订的规章、制度,如有39.2%的企业(公司、工厂)没有组织章程(或董事会章程),33.7%

11

的企业没有人事、劳动任用和管理章程,43.3%的企业没有工资、福利章程,29.0%的企业没有岗位管理条例,11.7%的企业没有财务管理章程,47.7%的企业没有供销管理章程,内部控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残缺不全,或者虽然建立了其中几项制度,但实际上从未认真执行过。[2]

上述“47.7%”的比例足以说明,我国私营企业中还没有建立起严格的控制体系。这直接导致了期间费用的控制中没有明确的责任人,财务监控没有落到实处。

3.高素质会计人才的缺乏

受规模、资金、管理家族化、会计工作手工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私营企业难以吸收高层次的会计人才。

表3-2 私营企业员工进入企业渠道(%)

进入企业渠道 管理人员 财务人员 工人

据社会调查及资料分析,全国目前实际从事财会工作的1300万人中,各级

与企业主有亲戚关系 51.4 62.4 11.2 与企业主是领导或朋友 29.5 17.6 10.1 亲朋好友介绍 9.5 8.5 11.8 官员、关系户介绍 8.0 10.3 2.4 社会招聘 1.6 1.2 64.5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约有140万,占10%多一点;国有企业约有300万,约占23%;城镇非国有企业约160万,占12%;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约有700万,其中私营企业会计人员约有130万人。但是私营企业中会计人员的学历(如下表)却反映出高素质人才的缺乏。[4]

表3-3 私营企业财务人员学历分布 项目 高中或其他 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或以上 合计 会计人员数量(人) 728130 353600 191750 25610 910 1300000 比重(%) 56.01 27.20 14.75 1.97 0.07 100

12

正因为会计人员素质水平有限,财务主管、出纳等岗位绝大部分又是由业主家属担任,普遍存在任人唯亲现象,使得会计工作不能有效执行,期间费用的浪费也没有受到关注,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

4.决策权与经营权高度集中,财务管理不受重视

私营企业对财务信息的收集不敏感,会计人员真正参与收集分析信息的机会极少,没有将会计信息与生产经营联系到一起,大多数私营企业没有将期间费用的控制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期间费用的控制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并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表3-4 私营企业一般管理权分属方式(%)[4]

决定人 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城镇 乡村 企业主本人单独决定 60.9 33.9 28.2 46.7 50.5 董事会共同决定 4.9 22.0 31.0 15.6 12.4 企业主和管理人员共同决定 33.9 44.1 40.8 37.4 36.9 企业主和其他组织共同决定 0.3 0.0 0.0 0.3 0.2

5.缺少企业文化的熏陶

企业文化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经营性文化,作为企业在面对外部环境的竞争及内部控制时所发展出来的一套基本信念,为企业成员提供行事的准则及规范。

一个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必然具有极强的凝聚力,海尔集团,同仁堂药店等名老企业、百年老店的成功无一不是企业文化的有利证明。山东万杰集团董事局主席孙启玉总结出企业的一个生存规律:“一年的企业靠运气,三年的企业靠领导,五年的企业靠制度,百年的企业靠文化。”

正如前文所述,私营企业的寿命普遍较短,大约只有5年,常常没有积淀出自身的企业文化就走向衰亡;再者,私营企业在创立之初的经营目标多以短期经济利益为主,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建立得不规范、不完整,甚至形同虚设,但由于那时的私营企业规模小,并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具有的有长远意义,等到企业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再去打造企业文化,常常难以完成规章制度的硬性要求向企业文

13

化的自觉约束的转化。

正因为缺少企业文化的熏陶,私营企业的控制机制无法和自身的企业文化达到有机结合,客观上使得期间费用控制的观念不能深入私营业主和员工的内心,期间费用的控制出现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3.2.2外部原因

1.缺乏外部会计审查监督

企业外部会计监督中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实施可以保证会计报告有用性、可比性和可靠性,同时又起着监督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是否遵循会计原则和有关的会计规范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作为社会审计主要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目前其业务范围主要集中于上市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尚未全面涉及到私营企业,还不是私营企业会计监督的主要形式,因此对私营企业的外部会计监督没有办法贯彻落实,从而造成私营企业放任自由,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度不完善,经营活动中财务混乱、费用冗余的现象较为普遍。

2.财政部门对私营企业的引导不足

各级财政部门对私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与内控制度的建立,没有严格履行其监督职能,疏于指导和监督。如税务机关以税务征管为宗旨,重视税款的缴纳,忽视其他会计核算;审计机关重点对预算中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审计,对私营企业明显重视不足; 财政机关对私营企业的信息了解不全面,在监督范围和监管内容上没有明确的标准,指导与监督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究其原因,一是财政部门缺乏实施有效监督的内在动力。政府公务员不是企业的出资者,其收人与私营企业业绩没有任何联系,当政府对其是否正确履行职责缺乏有力约束时,他们不可能真正代表国家正确行使监督权利,他们并不具备实施有效监督的内在积极性。二是监督成本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身处外部的政府部门不可能对企业进行及时、全面的监督。

另外,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私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使得这种固有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之国有企业更加明显。要获取监督所必需的、充分可靠的财务信息,提高事后监督的有效性,政府为此而支付的监督成本高,较之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来讲是很不经济的。[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对私营企业的监督很难做到及时、全面,而两

14

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使得财政部门的引导和监督也变得十分困难,这种恶性循环的状况既使私营企业的经营变得漏洞百出,又使外部监督困难重重。

15

第4章 我国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措施

4.1期间费用的控制

1.期间费用的控制

期间费用控制是指对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期间费用的发生进行引导和限制,使之能够按预定的目标或计划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

期间费用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控制就是“日常控制”,即按预定的费用目标,对费用开支进行严格的计量、监督和指导,并对发生的偏差及时分析原因、加以纠正和控制,属于费用的过程控制。广义的控制除了“日常控制”外,还包括“事前费用控制”和“事中费用控制”以及“事后费用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在费用未发生前进行的预测、决策、费用计划和标准的制订,作为日常控制的依据;事中控制是指费用形成过程中,将费用实际与计划进度对比后就其差异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费用升降的原因及其规律;事后费用控制是指根据之前找出的原因及规律,提出今后的改革措施,促使企业认真执行费用目标。[6]

2.期间费用控制的作用

期间费用控制是不断降低企业期间费用、增加盈利的重要途径。

首先,期间费用控制是加强费用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各项期间费用的开支实施严格的预算、审批制度,针对已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各项期间费用差异进行分析,有效地把握费用的最终形成,保证目标费用的实现,以达到降低费用、提高效益的目的。

其次,期间费用控制是促进各部门、各单位形成一个有机的期间费用控制系统。只有这样,各部门才能够分担期间费用控制责任,不断改善管理,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期间费用开支。

再次,期间费用控制是落实经济责任制的重要保证。实行经济责任制就是要明确各具体部门及岗位的责任与权利。有效的期间费用控制系统,能够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从而能够正确评价工作业绩、落实奖罚措施、推动经济责任制度的不断完善。[6]

3.期间费用控制的意义

16

(1)强化对期间费用的控制,可使企业当期利润受期间费用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从期间费用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来看,这部分费用的大部分不随销售量的变动而变动,将这部分费用支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企业销售量下降时,可以使利润指标不会由于期间费用的失控而受到冲击。

(2)有利于企业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强对财务费用的控制,降低利息支出,就必须加速资金周转,以减少借入资金的数额,优化资本结构。 (3)有利于企业目标利润的实现。在目标利润的实现过程中,如果销售量、价格、制造成本不偏离目标,控制住期间费用的支出,就是实现企业目标利润的重要环节。

(4)有利于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决定一个企业产品占有市场份额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产品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产品的成本、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的支出,能对期间费用的支出严格控制,使其降到同类型企业平均水平以下,对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将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当同类型企业制造成本水平差不多时,期间费用支出的大小,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5)有利于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形成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将期间费用置于财务部门严密的控制之下的内部环境。[7]

在新会计制度下,期间费用作为当期损益处理,其总额就显得较大而又很直观,所以建立控制体系具有必要性。

4.2改进期间费用内部控制的措施

4.2.1期间费用控制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构建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体系时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中小私营企业企业应该意识到,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会计需求和业务流程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期间费用控制的作用也会愈加凸显。企业将需要更加详细的内部管理信息,外部使用者也要求将会计信息揭示得更加充分。因此,制定期间费用控制制度时应充分考虑目前的需要与未来发展的衔接,增强控制体系的灵活性和相对稳定性。

2.以人为本原则

期间费用的控制离不开私营企业员工们的共同努力,只有生产、经营的各个

17

环节都进行控制,才能达到“节流”的目的,所以期间费用的控制应该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3.经济效益原则

期间费用控制的目的在于减少费用,避免不必要的开支;期间费用控制的目标是企业财务价值最大化,现实的低成本和未来高收益的统一。所以在期间费用控制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力求以最低的费用控制成本,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4.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运营规律和经营管理要求,在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私营企业中构建期间费用控制体系时,不仅要考虑会计目标、理财环境等因素的统一性,还要根据情况变动而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其以尽量少的成本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组合。[8]

5. “边产生,边控制”的原则

期间费用的控制不可能在其产生之前就面面俱到的加以防治,而是应该在制定适当标准之后,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控制的方法与途径,在控制中总结经验,再反过来指导期间费用的产生。

4.2.2控制的体系

期间费用的控制应建立三级控制体系,第一层为私营企业的业主,第二层为各部门负责人,第三层为普通员工。

私营业主

员工1 员工2 员工3 员工4 员工5 员工6 ?员工N

部门1 部门2 部门3 ?部门N

18

作为私营企业核心的业主应该起到领导全局的作用,把握控制体系的大方向,同时以身作则,成为下级部门的榜样;个部门负责人作为所有企业的中坚力量,在控制体系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不但要贯彻业主关于期间费用控制的指示,协调各部门在控制体系中的关系,而且要起到身先士卒的带头作用,监督员工们日常生产、经营中的各项事宜是否遵守了控制体系的要求;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员工们是期间费用控制的直接执行者,也是直接接触期间费用较多的劳动者,是期间费用控制体系建立起来的基础与保证。

只有三级人员共同努力,各司其职,才能真正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期间费用控制体系。

4.2.3期间费用控制的流程与方法

(一)期间费用控制的流程

期间费用的控制从时间顺序上对费用控制工作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1.期间费用的事前控制是指费用发生前对影响费用的各种因素进行事前规划、审核和监督。期间费用事前控制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制度控制,二是预算控制。做好期间费用的事前控制,就是抓住了源头,为期间费用的降低打下了基础。

2.期间费用的事中控制就是在期间费用形成过程中的控制。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物资消耗、劳动消耗和各种费用支出进行审核和监督,揭示实际产生的期间费用偏离预算目标或定额标准的差异,遵循“边产生,边控制”的原则,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确保降低期间费用目标的实现。期间费用的事中控制贯穿于私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搞好这一阶段期间费用控制工作的关键,一是严格执行各项期间费用的控制制度和控制标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防止不该发生的费用发生。二是及时通过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反映期间费用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为今后的控制工作提供资料和经验。期间费用事中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定额控制和审批控制。

3.期间费用的事后控制是指在期间费用形成之后,对期间费用控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考核。它是期间费用控制的最后一个阶段,目的是要总结事中控制的经验,吸取教训,奖励节约,惩罚浪费,促使今后期间费用控制水平的提高和期间费用的进一步降低。期间费用事后控制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分析实际期间费用与目标期间费用之间的偏差,查明形成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归属。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当前的期间费用控制工作,并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防范。

19

三是根据私营企业中最终责任者对降低期间费用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并实施奖惩,以提高私营业主、部门负责人和下属员工进一步加强期间费用控制的重视程度。 (二)期间费用控制的方法 1.预算控制

古语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预算控制应依据企业成本费用的计划要求,编制期间费用支出的预算,作为控制日常期间费用开支的依据。

编写期间费用预算时,首先根据上年实际发生的费用情况,结合今年生产经营总目标,同时考虑经济、技术、企业本身的变化因素等,进行预测、分析,逐项确定期间费用各项目指标,最终制定出企业期间费用控制总预算。例如,财务费用预算的制定要根据已有贷款额和适用利率,按种类、期限分别计算将发生的财务费用,预测今年新发生贷款事宜将滋生的财务费用,制定全年财务费用控制总预算。

期间费用的预算应作为各部门费用支出的上限进行控制。私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期间费用项目及其特点,并参考各项期间费用过去年度的资料,学习国有企业较完善的预算体系,借鉴前人已有的预算方法,考虑计划期可能发生的变化,按项目编制。

预算编制出来后,私营企业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无特殊情况不得突破预算指标。年终应根据预算进行考核,对于超出预算的部门和个人要进行适当惩罚,节约的应给予奖励。

管理费用中的差旅费、办公费、电话费、业务招待费、技术开发费以及销售费用中的广告费,就可以根据以前年度的费用开支,考虑计划期内变化情况,分级编制预算,予以控制。

2.定额控制

定额是指一定技术条件或经济环境下,为生产某种产品或零部件或为完成某项业务而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标准。为了控制期间费用的支出,需要私营企业的财务部门确定一个额度,作为费用开支的标准。凡是在定额以内的期间费用可予以报销,有节约的部门和个人还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超过定额的部分则不予报销。这个数量标准应该由私营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业务的性质、技术条件、经济环境和岗位的职务差别等因素,合理地确定,不同性质的

20

业务、不同的技术条件、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岗位和职务的人员等,在定额标准上应有所差别。既要遵循“从紧”的原则,又不能过低,以免期间费用投入不足给生产和销售带来负面的作用。

以管理费用中的差旅费和业务招待费为例,到中小城市出差的费用定额应该少于到大城市出差的费用定额,企业的招待大客户所需的费用定额应略高于一般客户及小客户所需的费用定额,企业管理者和部门负责人所能支配的费用定额较普通员工所能支配的费用定额应适当递增,同时,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期间费用的定额也应有所区别。而每一项费用定额的制定,不但要依据以前年度的费用支出,而且要考虑当期经济环境和术条件等因素,例如物价的涨幅,火车提速导致的票价上涨等。

3.审批控制

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不仅要有预算的约束,更要有审批的监督与管理,没有审批的预算难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没有预算的审批也就没有了控制的上限。因此,私营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期间费用审批控制制度。

首先,期间费用审批制度应当明确审批人员。按照控制体系的划分,应由私营业主对各部门的费用支出进行审批,各部门的负责人对部门员工的费用支出进行审批。通过分层审批,可以有效监督期间费用预算的执行,各部门根据各项费用的具体情况将费用控制责任层层落实,让个人对相关费用的控制和管理也负有责任,从而加强对期间费用的控制,减少期间费用超额度、超标准、造假贪污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其次,期间费用审批制度应当明确各级审批人员的权限。比如,5000元以内的费用只要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即可开支,5000元至10000元以内的费用需报财务部门领导批准,10000元以上的需报私营业主批准等。

再次,期间费用审批制度应当明确各级审批人员的责任。按照审批权限和审批责任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私营企业内部各部门在期间费用上的权责关系,调动各部门管理好相关费用的积极性,做好审批工作。一般来讲,管理费用主要由行政管理部门管理,销售费用由销售部门管理,财务费用由财务部门管理。

审批控制操作时,一般由期间费用费用发生部门业务人员提出申请,经有关领导审批后在额度内开支,费用开支后,由有关人员将有关单据填报报销单,按期间费用费用审批控制制度规定经有关审批人员审批后方可报销。通过分层审批,可以有效监督期间费用预算。

4.制度控制

21

新《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费用控制要求,制定有关期间费用控制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有关费用预算、费用审批、费用报销等方面的期间费用责任制度,为日常生产、经营中实施期间费用控制提供依据和手段。

5.财务部门对费用报销的控制

财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执行企业制定的费用预算,费用定额和费用审批制度,对每一笔期间费用支出认真进行审批,凡是符合规定的予以报销,违反规定的不予以报销,及时发现和反馈期间费用开支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建议以完善制度,控制期间费用支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6.其他控制

针对企业负担的运输费、包装费和装卸费可以委托专业的物流中心配送,拓宽专业化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环节,通畅流通渠道,降低流通环节费用。用企业优秀的产品性能、质量、信誉来赢得消费者,而不是靠大量的广告宣传,这样做能有效的控制销售费用的发生额。

财务费用中,对于坏账损失部分要加强答理,赊销之前要对对方的信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源头上控制坏账损失的发生;对于已经形成的坏账损失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化解、分散,控制管理费用的发生。在准备金的提取方面,应加强应收票据、预付帐款、其他应收款的核算,按它们与应收帐款四个项目的期末余额提取坏帐准备金,以减少企业坏账风险的突发性。

财务部门应适当调整贷款结构,降低贷款利率,从而降低筹资费用,合理安排资金,利用往来账款以及商业票据的买卖减少资金占用,减少财务费用。

4.2.4期间费用控制的其他建议

首先,私营业主及各部门负责人应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文化水平,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只有增强把握企业全局的本领,才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只有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才能增强对期间费用控制的认识,提高执行期间费用控制的自觉性。

其次,逐步改变低层次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实施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减少管理中的随意性和任人唯亲的人事管理模式。

再次,积极吸引有知识、有能力的财务方面的人才,避免企业的重要财务岗位由私营业主或直系亲属担任,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2

第四,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财务部门的整体素质,学习国有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方法,结合私营企业自身特点加以改革和运用。

最后,改变陈旧观念,从思想上重视期间费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逐步形成私营企业自己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向心力、凝聚力。

4.3改良期间费用控制外部环境的措施

4.3.1会计立法及审计工作的建议

1.会计立法

以法律手段约束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其前提必须是有法可依。我国1999年10月修订了《会计法》,按照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立法宗旨,就会计责任主体、会计监督体系建设、法律责任等重大问题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但是与国外较成熟的会计法律、法规相比,我国现行的《会计法》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对私营企业的约束及引导上欠缺依据。

近几年,财政部积极修订新的行业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已陆续颁布了一批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有关制度,这对规范企业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将起到重要作用。但现在只在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中实行,应尽快扩大到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中,对指导私营企业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期间费用控制体系,做好期间费用的控制,将会有很大的帮助。[5]

2.审计工作

审计工作的实施应按照1999年2月25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对社会审计机构审计中央国有企业会计报表质量进行抽查的实施意见》,由财政部监督司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按统一组织、分工负责、密切协作的原则开展监督。1999年4月1日审计署颁布了《审计机关监督社会审计组织业务质量的暂行规定》,明确了监督社会审计组织业务质量的依据、对象、方法、程序,这对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履行监督、检查社会审计组织业务质量的职责,规范社会审计机构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遗憾的是目前这些措施均尚未涉及到私营企业,使得私营企业处于监管的真空中,不利于私营企业会计工作的进行,应尽快实施于私营企业。[5]

23

4.3.2政府宏观管理的建议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经济管理方式方法、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大力加强政风建设。”这是2005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上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9]在私营企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只有真正的转变政府及财政部门的职能,督促私营企业依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才能做好期间费用的控制。

首先,财政部门应指导督促私营企业依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期间费用控制体系,对暂时无法达到规范化要求的私营企业可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或要求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帐。

其次,将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引入私营企业的管理机制中,帮助私营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度和内部约束机制,依据有关法规规定,要求私营企业在规定的时问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稽核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等。

再次,财政部门应加强指导工作,主动服务于私营企业,帮助私营企业依法建立、健全期间费用控制制度,定期组织对私营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和对私营业主及财务部门负责人的再教育,真正提高的私营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最后,财政部门应依据有关法规,加强对私营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业主聘用会计人员必须达到一定学历、持有国家财政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对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要取消其任职资格,吊销有关资格证书,从根本上规范私营企业会计行为。

24

结 论

近年来我国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截止到2006年,全国实有私营企业498.1万户,雇员6 586.3万人,总产值31 855.1亿元,销售总额34 959亿元,缴纳税收3 495.2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9.3%,为国民经济的增民和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但是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期间费用控制的薄弱。

归纳起来,导致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私营业主的个人素质普遍不高,二是没有建立严格的控制体系,三是高素质会计人才的缺乏,四是决策权与经营权高度集中,财务管理不受重视,五是缺少企业文化的熏陶。

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要求私营企业自身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认识到会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建立期间费用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做好市场调研和自身经济能力的预算。其次,依托私营业主、各部门负责人和员工的三级控制体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经济效益原则、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边产生,边控制”的原则。最后,按照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控制流程,运用预算控制、定额控制、审批控制、制度控制等控制方法,抓好期间费用的控制工作。

另一方面,还需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主要包括:会计立法与审计工作的方面应更多的涉及私营企业的期间费用控制的内容,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应加强对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引导与监督,真正提高的私营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总之,促进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加强对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私营企业解决实际的困难,为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25

致 谢

大学四年即将过去,在这里,我深深感谢管理系的全体老师,感谢他们陪我走过了这段令我终生难忘的大学时光,教给我知识和为人处事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在这里,我向XX系的全体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本文是在XX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我的论文选题、构思、资料收集、撰写直至最终定稿等方面,都凝聚着X老师的大量心血,X老师治学态度严谨,思维方式科学,知识面渊博,给我以莫大的影响,使我必将受益终生,在论文完成之际,谨向老师表示最真诚的谢意!

从小到现在,父母一直在为我辛苦奔波,他们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能走到今天,我应该感谢我的父母,在即将走上社会之际,我衷心地祝福自己的父母和天下所有的父母永远健康,永远开心快乐。

在大学四年中,我的同学和朋友给了我很大支持和帮助,在毕业之际,向我所有同学和朋友表示我最真诚的谢意,祝愿他们工作顺利,前程似锦!

26

参考文献

[1] 于胜道 吴嵩鹏.试论期间成本[J].会计研究.1995年7月 [2] 现阶段中国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和问题.中国网 2002年2月4日

[3] 苏玫.期间费用的核算核对季报的影响[J]. Commercial Accounting,2006年2月

上半月刊

[4] 孟捷 姜少敏.中国私营经济问题报告[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 [5] 张连奎.论私营企业的会计控制[J].北方经济,2007年第10期

[6] 周旋.略论期间费用的控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8月第17卷

第4期

[7] 李立群 赵连新.浅谈期间费用的控制[J].财会论坛,23-24页

[8] 陈爱早.关于中小私营企业会计控制的思考[J]. 特区经济,2007年10月

[9] 徐海蓉 党光华.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1年

2月(中旬刊)总第191期

2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2n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