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收集三(道藏) 导引法

更新时间:2023-10-20 05: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主题: 三发收集三(道藏) 导引法 回复数: 2

用户名: qingdeng 用户ID: 7005 注册时间: 2006-7-16 最后登录: 2010-4-26 贴子ID: 111022 发表时间: 2008-4-13 17:59

目录贴http://dandao.net/viewthread.php?tid=14860&page=1&extra=page=1#pid111036 导引

又称“道行”。或为内功修炼的总 称,或仅指动功修炼而言。导、道两字的原义相近,古代均可作疏通、宣导解。引有伸展,引而使之之意。导引一词数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异法方宜 论》、《奇病论》、《血气形志论》、《灵枢·病传》、《官能》等篇章。《庄子·刻意》中也具体提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 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从古人对导引的理解及结合古代修炼功法来看,导引有广、狭两义:①广义的导引指静的、动的修炼,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吹冷呼而吐故,呴暖吸而纳新,如熊攀树而自经,类鸟飞空而伸脚。斯皆导引神气以养形魂,延年之道,驻形之术。故彭祖八百岁,白石三千年,寿考之人,即此之类。”吴尚先《理瀹骈文》:“呼吸纳新,熊经鸟伸八字,即导引法也。”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一书中论及《行气玉佩铭》时指出,“古人所说的道 (导)引,即今人所说的气功。”此功即包括静功、动功在内的广义导引。②狭义的导引仅指动功修炼。如《三国志·华佗传》所云五禽戏能“除疾兼利蹄足,以当 导引”。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遗文》称:“导引,谓熊经鸟伸、五禽戏等,近愈痿辟万病,远取长生久视也。”王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导引,谓摇盘骨, 动肢节。”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八“凡人自摩自控,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故狭义的导引还包括自我按摩在内。此外,导引还指各种修炼姿势及活 动,如《抱朴子·别旨》中的“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吟或息。皆导引也。”或指在静功修炼中的引气攻病,《宁先生导引养生法》“于其 疾所在,行气导引,以意排除去;”或如《太清导引养生经》中的“引出体内邪恶之气”此则有引导、诱导之意。至于具体的导引功法数量极大。如《玄鉴导引法》中引抱朴子曰:“导引之道,务于详和,俛仰安徐,屈伸有节。导引秘经,千有余条,或以逆却末生之众病,或以攻治已结之笃疾,行之有效,非空言也。”本辞典 中条目释文中的导引,一般都指狭义导引而言。

八段锦 -- 略 搜索下就有

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略 十段锦略 十六段 十二段

十二节动的修炼法。《三洞枢 机杂说》中说:每朝凌晨,或五更初,澄心静虑,握固存神,端严敷坐,屏绝缘务,寂无思念,想身于无身之中,存心于无为之境,是以和气聿然自至,即便叩齿七通,咽液七数,度度想液直至下丹田,日久成宝也。然后舒展体骨,为十二般导引。以上为预备功法,十二节正功为:①通百关。两手攀两脚头三度,三度咽纳,不得出气。②左推右推。以一手串脚胫摩脚面,又一手推脚肚。如此互换,以三为度,度度咽纳。③单展足。以一手托床、一手攀脚头,如此互换各三数、度度咽纳; ④双攀足。以两手攀一脚、如此互换三度,度度咽纳;⑤左右托空以两手背锁,摆出其肘。缓缓解散,一手攀乳傍,一手托虚空.想如推重物,如此互换。以三为 数,度度咽纳;⑥托天据地;以两手相锁,反仰托天。缓缓和头向前,可去地一、二寸许,亦以三为数,度度咽纳。⑦龙盘凤噶。以左手串入右手,互把其

腕,手头拄嘴,如此互换。以三为数,度度咽纳。⑧凤凰展翼。两手先摆后,以凤翼展却向前,如此互换三度,度度咽纳。⑨左摆右摆。以两手相锁抱头面、左摆右摆、以三 为数,度度咽纳。⑩推东推西。以两手相锁托前,摆东摆西。以三为数,度度咽纳。⑾击天门。以两手相锁摩鼻,每七摩为—度咽纳,一咽如此,亦以三七二十一咽 为足。⑿仙人干浴。以两手相擦,似有热气便摩两目,以至于面部、两耳、项膊、一如澡洗法,唯多为妙。以上日用导引,虽云凌晨,亦不拘早晚,但无事常习,自然手熟筋软,骨壮气和,有疾除疾,无疾爽神,食饱消食,馁过止饥,一切作为并无所碍,虽末可以长生久视.亦且除身中浮疾。

十二段动功

见清初尤乘《寿世青编》。 《颐养诠要》称此为“内养十二段锦”。尤乘说此十二段。乃运导按摩之法,古圣相传,却病延年,明白显现,尽人可行。其法为:①叩齿。齿为筋骨之余,常宜叩 击使筋骨活动,心神清爽,每次叩击三十六数。②咽津。将舌舐上腭,久则津生满口,便当咽之,咽下啯然有声,使灌溉五脏,降火甚捷,咽数以多为妙。③浴面。 将两手自相摩热,覆面擦之,如浴面之状,则须发不白,即升冠鬓不斑之法,颜如童矣。④鸣天鼓。将两手掌掩两耳窍,先以第二指压中指,弹脑后骨上,左右各二十四次,去头脑疾。⑤运膏盲。此穴在背上第四椎下。脊两旁各三寸,药力所不到。将两肩扭转二七次;治一身诸疾。⑥托天。以两手握拳,以鼻收气运至泥丸,即 向天托起,随放左右膝上,每行三次。去胸腹中邪气。⑧左右开弓。此法要闭气,将左手伸直,右手作攀弓状,以两目看右手,左右各三次。泻三焦火:可以去臂腋 风邪积气。⑧攀丹田。法将左手托阴囊。右手摩丹田。三十六次。然后两手转换如前法;暖肾补精。⑨擦内肾穴。此法要闭气,将两手搓热,向背后擦肾堂及近脊命门穴。左右各二十六次。⑩擦涌泉穴。法用左手把住左脚,以右手擦左脚心,左右交换,各二十六次。⑾摩夹脊穴。此穴在背脊之下。肛门之上,统会一身之气血. 运之大有益,并可疗痔。⑿洒腿。足不运则气血不和,行走不能爽快。须将左足立定,右足提起,共七次。左右交换如前。

十二月导引法

是导引与引气相结合的分别 在十二个月间进行的养生治病功法。见《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本论认为混沌之初,元气聚凝而成水,入于华池。故水为气之始,丹之祖,五行之苗。万物之根。进道功夫在于按四季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昼夜百刻,行导引、吐纳、漱咽等功法,不但可以除病安然,久行者增寿延年与天地同长久者也。由于本功法每月分 月节、月中两节进行,故实际操作为二十四节,与“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相近似,可以互相参见。

正月导引引气法

是在正月间进行的与引气 相结合的修炼法。见《太韧元气接要保生之论》。分两节:①立春正月节后,每日子、丑两时,将手按两内肾,转身耸引,各三十五度,吐纳漱咽入意堂。能尽其功 夫,虽不足以成大道,亦可以发散肩背颈项积滞风之疾,身轻体健。②正月中,每日子、丑时,手按髀转,左右三五度,取先天气上入华池中,吐纳漱咽九数,如意 下丹田合会。苟能尽其功夫而不忽略,可以发三焦经络留滞之边,身轻无难。

二月导引引气法

是在二月间进行导引与行 气相结合的修炼法。见《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分两节:①二月节后,每日丑、寅时,坐定,清气一刻,握固,转颈五六度,静工,气封固摄上,吐纳漱咽二三 度,如意复归原祖宫合和,徐呼气。身康,去肾肺蕴积,如是身健行轻。②二月中,每日丑:寅时,坐定。调气一刻,左右手挽,各六七度,引祖气上华池,慢纳三 三度,如意降火。散除胸肚胀满,日久延寿。

三月导引引气法

是在三月间进行的导引与 引气相结合的修炼法。见《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分两节:①三月清明节后,丑、寅时,正坐定,左右手硬前,引祖气七八度,清液吐浊三二度,行其功夫三五 次。如此却腰肾虚积滞。②三月中,每日丑、寅时,平坐,换左右手,举托移肾,各二五度,华池水下咽中丹田,或二三次。可去脾胃瘀血。功夫长久,身安轻健。

四月导引引气法

是在四月间进行的导引与 引气相结合的修炼法。见《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分两节:①四月立夏节后,每日寅、卯时,闭息瞑目,反换两手五七度。又息气半刻,将祖气引上华池,唤水 咽液。依法用功,日无休息。发散背膊风湿。功夫常行,一身轻健。②四月中,每寅、卯时,坐定一刻,左手朝天,右手按住胸前。取气上升,入十二重楼三五度, 咽液常流下降,阴阳相和,发散肺脐之久积。用功不昧,疾除身健。

五月导引引气法

是在五月间进行的导引与 引气相结合的修炼法。见《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分两节:①五月节,每日寅 卯时,正立,仰身,两手朝上,换气于背上,来举五七度、定息还宫,咽液如意。除去腰肾蕴积.身体轻康。②五月中,每日寅、卯时,坐定,左脚搐后,右脚直 前,纳清咽液数次,尽其随意功夫。消除风寒,神清气爽也。

六月导引引气法

是在六月间进行的导引与 引气相结合的修炼法。见《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分两节:①六月节,每日丑、寅时,坐息定半刻,两手运下丹田,双足直伸,掣三五度,先天上攻,会合华池 真水,命根之祖,咽液七次。消除积滞,身康力健。②六月中,每日丑、寅时双拳辨膝引,作龙虎肝肺之说,气提上心,各三五度,华池水下降三次,其肝肺龙虎合 交。尽其功夫,背疾不作,效应无二。

七月导引引气法

是在七月间进行的导引与 引气相结合的修炼法。见《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分两节:①七月节,每日丑、寅时,正坐,两手将祖根缩住。气闭息耸上涌,华池下来三五口,想两应交泰, 手放下三五次。如此,凡劳积聚,亦皆除之。②七月中,每日丑、寅时。正坐片时,转头左右摇二十四遍,举引祖气,口中呵出痰火。去恶,不生病矣。

八月导引引气法

是在八月间进行的导引与 引气相结合的修炼法。见《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分两节:①八月节后,每日丑、寅时,清坐,两手按膝磨磨。心想祖气运用,推引上来到华池,咽液三次。可 除腰背之患,一身轻健。②八月中,每日丑、寅时,盘足而坐,两手掩耳,身左右摇,提祖气上华池三五度,又咽液。可除胁腰之厄,目明清爽。

九月导引引气法

是在九月间进行的导引与 引气相结合的修炼法。见《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分两节:①九月节,每日丑、寅时,正坐,举两臂踊身上托。闭气上引华池中,咽液七口。心火皆除,痰涎化 散,久而行之,与道合真。②九月中,每日丑、寅时,静坐,两手抱定下丹田,祖气清清,不上不下,运转调水。和合阴阳。徐徐行,百病不生也。

十月导引引气法

是在十月间进行的导引与 引气相结合的修炼法。见《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分两节:①十月节,每日丑、寅时,两手叉腰,定气元神,提壶灌鼎,水火既济,气运周天,争仰面朝天,入 气三。灭火消痰

之厄。常常行之,何不去疾,延寿获清。②十月中,每日丑、寅时,正坐养气,随气不呼不升,静而能清,明心见性,一咽液纳五次。皆兴身安体 健。

十一月导引引气法

是在十一月间进行的导引与引气相结合的修炼法。见《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分两节:①十一月节,每日子、丑时,起身,两手往上努力,两足膝并,吸气五 度,周而复始七次。气爽精神,久行者仙道不远也。②十一月中,每日子、丑时,平坐伸足,两手交交,调上祖气到华池中会合,又咽液二次,自宽中一阳贯满,节 节行持。身安康益。

十二月导引引气法

是在十二月间进行的导 引与引气相结合的修炼法。见《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分两节:①十二月节后,每日子、丑时,正坐静功,一手抱祖根,一手运脐中,运气荣荣,不放不收,顺顺 安相祖根,发生之后三五度。依法无违,养命远久。②十二月中,每日子、丑时,卧式。面朝外,两膝曲胸、顺气呼吸,三唤咽液,一口三九之数。能尽其功。经络 淳淳,除病安然,增寿延年助道、俗称为添油之法。

大洞导引法

南朝上清派功法。《上清三真 旨要玉诀》:“卧,常自摇动身体,数十过毕。又两手据后面,举头向天,左右自摇动,二十一过毕。平坐举手指天,良久,毕。又摩两掌以拭目傍,至两耳,又良久。阴祝曰:?前博后指,天帝上客,左盼右顾,长生大度,仰头喘食,太一相级,却目龙隐,司命司轻,饮食胎元,交阙昆仑,徊倒双忌,真人同志。?祝毕,( ),引气闭之,存脐中赤气大如珠,出外入鼻中,如此三过,按摩之道都毕。使人百关通利,长生不病。”

大搭桥卧功

一种睡卧功法。见《道海玄微》卷一。此法与武林秘传之铁板桥功略同,惟系在床上行之。两手托后脑,两脚踝着床板上,全身悬空,胸肺上凸而胃腹内凹,臀不着床,撮肛门,缩外肾,提气,意守丹田,呼吸勾细,绵绵若存。防治百病。然老年不宜炼此功。

小搭桥卧功

一种治病功法。主治失眠、神经衰弱、胃肠病、肺部病等。《道海玄微》卷一:“头着于枕上,肩背腰空悬,臂著床,胃向背贴,两腿并拢,朝上举起,呼吸匀细,任其自然”。

口干导引法

明曹士珩传。口干,指腮舌俱肿,脉实口干,多因饮酒厚味,心火妄动而发。此法可治疗这类疾病。《沈氏尊生书》卷二三:“《保生秘要》曰;左右足心、每搓二十六回,按时吐纳,津回即咽六度,数周为定。”

上清灵宝叩齿诀

宋代神霄派所传。《道法 会元》卷二四五:“《九真高上宝书神明经》曰:叩齿之法,左相叩曰天钟,右相叩曰玉碧,中相叩曰法鼓。凡存思念道,招真致灵,当鸣法鼓。以正中四齿,闭目缓颊,使声虚而深响。又须以八为节,一节一咽液,谓之命灵和真。故鸣法鼓二十四通者,上应二十四气,三八为节也。叩齿三十二通者,上应三十二天,四八为节 之义。若夫思神存真,莫不以叩齿为急。叩齿者乃集神除念,思正去邪,其理甚深,非徒以叩齿之谓。”

小成导引法

五代吕洞宾所创。《修真十 书》卷二四:“凡欲修养。须净室焚香,顺温凉之宜,明燥湿之异。每夜半后生气时或五更睡觉,先呵出腹内浊气,或一九止,或五六止。定心闭目,叩齿三十六通,以集心神。然后以大拇指背拭目,大小九过,兼按鼻左右七过。以两手摩令极热,闭口鼻气,然后摩面,不以遍数,为

真人起居法。次以舌拄上腭,嗽口中内外 津液,满口作三咽下之,令人胃,存胃神承之。如此者之作是三度九咽,庶得灌溉五脏,光泽面目。”

小便闭癃导引法

明曹土珩传。凡属小便黄赤、遗溺、饮后即便、小便难出,修炼此法均有良好疗效。《沈氏尊生书》卷七:“《保生秘要》曰:搓小纸捻入鼻中,俟打嚏喷,小便自通,此治闭塞。若迟塞,多搓掌心及涌泉穴,退火安静。或再行运功法,自效。”

子欲不死修昆仑

又称“修昆仑法五宜”。《圣济总录》引《颖阳经》云:发宜多栉,齿宜数叩,液宜常咽,气宜常炼,手宜在面。此五者,所谓子欲不死修昆仑矣。由于这五宜都在头部操作。头为昆仑,子欲不死,是指常做这五宜的功效。

不倒丹睡功法

清罗春浦先天派功法,传为 陈抟所创。其法分右侧睡、左侧睡两种,切忌仰睡与俯睡。右侧睡法:右手曲防枕头,右手掌贴面颊,四置耳门旁,大拇指轻按耳后根处;左手掌指攀按右肩井穴,两脚腿曲叠,膝愈弯曲上跷、接近两手肘处愈佳。“舌拄上,导接神水:闭目存思,如有神在,呼吸绵绵,若存若亡,心息相依、专一凝神,寂照气穴,心空性见。首为乾,腹为坤、宜乾藏坤内,既乾入坤下,而为地天泰卦。便几然放下身心、心同太虚,身若委衣,万虑俱消,一念不生。再存真息,凡息停而真息生,凡心死而 天心见。真息乃无息之息,即可入无出无入之胎息境界。”见《道海玄微》卷一。

丹景按摩法

南朝上清派功法。出自《丹景 经》,此法令人面有光泽,皱斑不生、发不白,脉不浮外。常年习之,色如少女。所谓“山川行气,常盈不没。”《登真隐诀》卷中:“一面之上常欲得两手摩拭之 使热,高下随形,皆使极匝。先当摩切两掌令热,然后以拭面目。毕、又顺手发而理栉之状,两臂亦更互以摩之。”

反舌塞喉法

隋唐功法。此法主要特征在于 运用舌头,搅动口胺。漱津咽液,故名。《云笈七籤》卷四七:“凡守一者,身神常安。若体中不宁,当反舌塞喉,潄漏醴泉,满口咽之。讫,又如前咽液无数,觉 宁乃止。止而未宁,重复为之。须臾之间,不宁之府即应廓散,自然除也。当时有效。觉体中宽软都平。便以逍遥复常。太极众真、太虚真人、南岳赤君、妙行真人,莫不修此以成圣真矣。”

反胎按摩法

南朝上清派功法。出自《反胎 按摩经》。《上清三真旨要玉诀》载:每阳日(月一日为阳)之旦、阳日之夜,夜卧觉,旦将起,急闭目向本命之方,以两手掌相摩切,令小热。各左右拭按两目,笼耳门,令两掌相交于项中,九过。又存两目中各有紫、赤、黄三色云气,各下入两耳中。良久,阴祝曰:?眼瞳三云、明目真君,英明注精,开通帝神,太玄云仪,玉灵敷篇,保利双阙,启彻九门,百节应响,回液泥丸,身升玉宫。列为上真。?祝毕,咽液三过。毕,乃开目。以为常。阳日坐起,常可行此,不必旦墓也。行之三年,耳目聪明。”

凤翼导引法

宋曾慥传、《道枢》卷三五 《众妙篇》:“或南立,或东立,燃纸塞于鼻之左右窍,欲嚏则撤之。曲垂其左右腕,开之向后如凤张翼。复由前掩抱者三。左右手举其袖,掩其口其鼻,点首者三。夹左极其力摇肩,亦三。有亦如之。次左右手相叉,翻指向其面,俯地覆手,如兜抱重物,举至于口者三:次踢其左足,至于臀者三。右亦如之。左右手抱其丹 田,极力于鼻,以搐其气而咽焉,入于下丹田三。俟其息调即止。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2b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