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微建筑设计倾向的实验性探索 - 夏峻嵩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7 01: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先锋论坛Comments Forum

当代微建筑设计倾向的实验性探索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 of Contemporary Micro-architectural Design Tendencies

夏峻嵩翁达来

Xia JunsongWeng Dalai

图13 富勒加拿大博览会“美国馆”

中图分类号 TU-0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2)12-0005-05文章编号 摘 要 该文通过探讨当代微建筑的设计倾向,深入研究其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微建筑这一设计倾向的定义、实验性的本质特征进行初步的摘 要

探究,从而进一步剖析微建筑的实验性技术本质,探寻其背后隐藏的建造理念、技术、材料的创新应用。该文选择相关的微建筑案例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发掘这些微建筑案例中体现的“以少见大”的设计本质,以及这种本质所体现的实验性的设计特征,进而启迪和激发当代中国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创新精神和思路。

关键词 微建筑 实验性 结构 技术 形态设计关键词

Abstract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t investigates the tendencies of contemporary design and in-depth studies the context of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problem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 ni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technical nature of the micro-architecture, to further analyze the micro-architecture experiment technical nature??explores its hidd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epts, technologies,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behind micro-architecture. It selects the relevant micro-architectural case to analyze, and explores these micro-architectural case re? ected \innovation and ideas of urban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of innovative design.Key words Micro-architecture, Experimental, Structure, Technical, Form designKey words

在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新建筑形态的出现,往往经历了不断的实验与探索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失败与成功的尝试,进而诞生出全新的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建筑形态。实验性建筑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充当重要的角色,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来验证建筑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形态。

实验性建筑涵盖的概念非常宽泛,在实验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了某些最新的理念、材料以及技术措施,这些新措施的运用往往出于验证一些未成熟的建筑理论和方法。在实验性建筑中包括一种被称之为“微建筑”的小型实验性建筑的设计倾向,这种“微建筑”的设计倾向体现了“以小见大”的实验性方向,代表了一种经济、可靠却又富有生命力的建筑倾向。

1 小型实验性建筑中的微建筑倾向1.1 微建筑的特征定义 微建筑在建筑尺度方面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小”, 微建筑在追求一种极致的“小”, 微建筑的“小”里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对于“小”的定义,微建筑形态从多视角、多方位进行了诠释。微建筑体现了一种十分迷你化的“小”的形态,这种形态提供了相对单一的使用功能。微建筑的“小型化”,表达了以小见大,以简化繁的方向及特点,这种“小型化”具有新颖奇特的外显形态,同时具有结构清晰、材料单纯、技术构造简明等诸多特点。

微建筑形态单纯、体量微小,但是却具有常规建筑的使用功能,二者在这方面区别

不大。但是随着微建筑的不断创新,这类特定的小建筑在生态意义、新材料应用、新技术拓展、建筑可移动性、新建造方式上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些方面微建筑又有别于常规建筑。在建筑创新方面,微建筑所采用的材料、技术手段、设计规范目前不一定适合于其他建筑,具有明显的实验性特征。

不同时期的微建筑形态探索,从介入的方向到途径都有很大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也是社会多元化的真实反映,这些微建筑形态、倾向、风格的探索还是基于“以小见大”的建构本质,都是试图探寻“小”的本质特征以及“小”的意义,也是在通过不断的实验性探索来探寻建筑发展的道路。

12/2012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5

图1 朗香教堂图2 柯布西耶假日别墅图4 荷顿“微型住家”

1.2 早期建筑实验过程中的微建筑倾向“单纯”的形态来满足复杂的功能要求,不仅仅是微建筑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建筑发展历史过程中重要的特征。以“单纯”来解决复杂的建筑形态及功能的设计理念,在早期的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中就屡见不鲜,典型的实例是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图1)。这件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完全颠覆了以往西方教堂的形象特征。在这件作品上找不到以往欧洲传统教堂复杂的装饰构件,取而代之的是简洁的曲面的形体,柯布西耶在这件作品中传达了一种明确的精神特征,隐喻了中世纪苦行僧的精神特质,而这种精神特质强调的是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单纯”。建筑的形体上充斥着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异形,从平面布局到立面形体,都表达了一种非几何形式的有机形态。统一的异形即是一种“单纯”,而这种“单纯”又导致新建筑理念的诞生。相比传统的教堂,柯布西耶在这件规模不大的“小建筑”上运用了当时相对先进的结构技术措施,表达出“单纯”的设计设计理念,验证了当时传统现代建筑中存在的一些“异类”,这种“异类”突破了当时建筑枯燥、单调的方盒子形态,体现了一种追求“单纯”的实验性方向。

20世纪50年代,柯布西耶在其后期职业生涯中积极进行了微建筑倾向的尝试,他的很多作品中也体现了微建筑的一些特点,这一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他晚期设计的假日别墅(图2)。这栋小建筑位于法国南部风景优美的地中海沿岸,建筑内部空间狭小,餐厅、卧室、盥洗的功能都集中布置在一间类似日本合式的小空间内,家具设计的非常简洁,体现了清晰的柯布西耶现代主义风格。柯布西耶的这件作品虽然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持,但已经开始追求在极小空间内体现节约材料、室内功能构件创新的新设计理念,这种设计理念已经表达出一种“以小见大”的设计理念。这一设计理念在当时是十分另类和先进的,柯布西耶以这件外形“微小”的作品实验了某些设计观念,而这些设计观念在未来的几十年后却成为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件作品无疑是带有实验特征的早期微建筑之一。

20世纪中叶,黑川纪章在东京中银仓体楼的设计中,以工厂预制的不同功能的可供居住、生产或工作的小单元核,经过灵活的组合拼接,表达出全新的建筑概念。这栋建筑就外观而言,并非微建筑,但组成这栋建筑的单元核则是具有明显的微建筑特征(图3)。这栋大楼位于东京银座,这是东京地区最昂贵的地段,黑川纪章在设计上对于空间的考虑,对于预算的考虑都显得非常重要。在这一设计思想的主导下,对于建筑形式的要求,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黑川纪章受到当时苏联宇宙飞船的“舱体”单位的影响,而采用了类似的“舱体”的构想,他采用了预制件和基本模数的设计理念,设计了2.3mX3.8mX2.1m大小的所谓居住“舱体”,并预制了相应尺寸的长方形单体,“舱体”窗口也设计成船窗的圆形孔,形成一个个别致的居住单元。这些栋建筑基本是使用这些单体居住单元堆砌、穿插组合而成,这对于传统的现代建筑显然是一个不同的演绎,并引起广泛注意。尽管黑川纪章表达的是一种所谓新陈代谢的理论,实际上这个建筑中单元化、模块化的小功能体块的单元核,已经具有微建筑的某些特征。黑川纪章在单纯的、小型化的“单元”中解决了复杂的建筑功能,并试图推广这种新的居住理念,来适应当时日本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微建筑风格”作为一种实验性的建筑探索方向,不再局限于建筑设计的领域,在工业产品设计上也进行了延伸性的探索,此时的“微建筑风格”也被看做具有某些后现代主义特征的设计风格。一些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师设计了各种小型生活用具,并在其中隐喻了自己的一些建筑观点,这些产品设计也体现出装饰主义中的一些极端化的倾向。建筑师罗西、格雷夫斯、理查德?迈耶、詹克斯都做过类似的探索,这些探索明显具有实验性的行为特征,并且已经拓展到建筑以外的领域,这为当代微建筑进一步向多方向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总体而言,早期的微建筑的设计倾向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探索,逐渐形成以

“小”、“单纯”并且具有明显的实验特征的主要风格,它的发展往往领先于主流的建筑形态,往往带有明显的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方向也是各不相同,有的基于建筑形式的探索创新、有的基于建筑功能的整合优化、有的基于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因此实验的多样性造就了微建筑在当代发展的多元化。

1.3 当代微建筑发展的实验性探索 在20世纪,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理论、形式、建筑材料、建造技术等各方面都经历了迅速的、不断创新的经历。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当代建筑中的许多类型都呈现出微型化的趋势,微型化的建筑形态不仅极大的补充巨型化的建筑形态,同时也散发出自身独特的魅力。在这一过程中,微建筑不仅表现出无限可能的微型趋势,而且也表现出各种巧妙的构思,同时应用在更加广泛的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各种微型建筑在各个领域展开多种形式的尝试,在公共市政建筑、社区服务类建筑、移动式建筑、应变建筑、景观构筑物、景观建筑、别墅建筑中形成各具特色的案例。

英国建筑师荷顿设计的“微型住家”不仅延续了黑川纪章早期胶囊旅馆的建筑形态探索,同时运用当代的新材料、新科技,展示了当代微建筑中的精巧细节,这件作品可以看做是当代微建筑的典型实例(图4)。“微型之家”长宽高各只有2.6m,设计师在这样微小的体积中容纳了生活所有的基本必需功能。经过入口进入,有淋浴区、厨房区、下凹的用餐空间兼起居室,起居室的上方即为可折叠的双人床(图5)。设计师在狭小的空间内解决的居住的各项基本功能,同时在材料、设备的选择上也用了当代全新的科技成果。建筑的材料选用了绝缘效果佳的保温隔热材料,在平面屋顶上预留了安装太阳能面板的位置,室内材料也为工业订制的产品,各个细节尺寸都经过周密的考量,灯光为低温LED照明,避免了夏季狭小室内空间中温度过高的问题。“微型之家”设计精美,但是整体造价低廉,一个完整单元约为3万英镑,

6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12/2012 378图3 东京中银舱体楼

图5 荷顿“微型住家”室内图6 荷顿“微型住家”树状模型图7 芬兰卵形观景台图8 芬兰卵形观景台顶部

56同时具有方便的可移动性以及水平或者竖向的延伸性。在慕尼黑大学,为了解决学生宿舍不足的问题,荷顿将六个“微型之家”组合成一个单元,用钢管作为单元的下部支撑,形成集中式水平展开的微建筑群,这一实验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同时,荷顿为了进一步实验“微型之家”的适应性,计划将30个“微型之家”环绕中部电梯、楼梯用钢管搭建,向竖向方向拓展,形成15m甚至更高的“树村”(图6)。“树村”的概念延续了黑川纪章的东京银座的胶囊旅馆的设计理念,同时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从材料选择、构造方式以及内部功能空间的设置都有了质的飞跃。尽管“微型之家”仍属于实验性的探索阶段,并未得到更广泛的普及,但是这种有益的尝试为微建筑进一步拓展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进入20世纪末,设计的概念从各方面都已经延伸出传统的范畴,许多设计理念、方法都带有探索未来建筑各种可能性的实验特征,微建筑则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微建筑从早期局限在居住类建筑,开始拓展至其他功能领域。

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在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也出现了体现传统地域文化的微建筑案例。在芬兰赫尔辛基,建筑师哈拉充分运用了现代胶合木的技术,设计了卵形木构架的观景台(图7)。设计师深入发掘木材的材料特性,通过计算机精确计算结构设计,形成精美的不规则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微建筑形态。这是一处位于赫尔辛基海边观景平台,外观呈不规则的全木网状卵形结构,外观高度超过10m,由72组长条胶合木板条组成。在设计之初,设计师完全要通过电脑进行相关的结构计算,并确定每一根胶合木板条的走向和曲度,板条在工厂预先弯成7种样式,在建造地点再进行精确的弯折扭转,并以螺栓组合而成(图8)。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作品是学生实验性竞赛的成果,是8名学生用3个月的时间在现场拼接建造的,尽管如此,外观看似脆弱,但实际结构却十分牢固。实验的结果是:虽然用传统的材料、手工的拼装,但是融入了科技,一样可以呈现出异常精彩的微建筑。

在先进的材料和科技支撑下,微建筑对建筑内部空间的探索方面也出现了新的有趣的实例。对于传统的建筑来说,内部有大量未被有效利用的空间,但是受制于钢筋混凝土的梁柱结构,一旦建筑建成,空间即被约束固定,空间的利用效率也即固定。在德国,建筑师科兰尼却设计了一个内部局部功能空间可以转动的“转盘屋”(图9),科兰尼曾经宣称:“我要追求伽利略的哲学,我的世界也是圆的”。科兰尼的这件作品,是一个平面6mX6m的狭小空间,空间的主要区域是起居空间,位于起居空间一侧角落中的“旋转盘”则提供了三重其他功能:卧室、洗浴、厨房,三部分功能基本平分了转盘。利用电动马达驱动的“旋转盘”是白色塑料制作的,外观犹如未来主义科幻作品中的外星人居住的场所。晚上睡觉时,转盘转出粉红色的睡眠区,睡眠区的床是一个隔板,隔板下部是贮存空间;洗浴时,转出蓝色的带有浴缸与洗脸盆的洗浴区;到了用餐时间,转出厨房空间,此时面向起居的空间是厨房,另两部分空间则隐入“旋转盘”的背面(图10)。这三部分空间的组件都使用

了最小的尺寸,而同时它们又不约而同的向起居室借用了所需的空间。从建筑内部空间探索的角度来看,这是件成功的作品,同时对材料和机械的探索,也值得称道。不过,这仍是处于探索阶段的实验性建筑,还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停电的话如何采用备用电源驱动马达,异物卡在转盘槽中……等等。尽管如此,“转盘屋”仍是一件体现新科技、新材料、新技术手段的实验性微建筑实例。

在建筑发展的进程中,材料的不断进步是重要的推动力之一,材料的创新往往带来新建筑形式的诞生。纸,作为传统的非建筑材料,近年也开始作为一些新建筑用材加以尝试。在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一些先锋的建筑师都开始进行纸板建筑的实验。2005年,在澳大利亚举办的未来房屋展上,澳大利亚的斯塔奇伯里和帕普事务所设计了纸板屋样品(图11)。在这项新颖的具有明显实验性特征的设计中,建筑师明确希望这是提供给无法购买传统住宅的人所能负担的房子。这是一个外观呈“A”字形的房屋,是用相互搭扣连接的纸板拼接而成,纸板材料90%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相互搭扣是利用榫卯的构成方式,增加了结构的强度,同时整个建筑重量只有2000kg,可以方便的运输和组装。为了保护建筑不受雨水的侵袭,建筑外部罩了一层防水的高密度聚乙烯,类似帐篷防雨罩的功能,既起到了阻挡雨水的功能,同时也起到固定房屋的作用。建筑上部设有雨水收集和再利用设备,内部采用了低压照明设备,靠太阳能面板提供电能。整个小建筑整体是架空的,架空层下部设有雨水储存器和厕所化粪池,这些下部设备的重量可以有效地起到固定建筑的作用。总体而言,这个纸板类实验性微建筑具有造价低廉、移动安装便捷等区别于传统居住建筑的优点,同时也采用了节能环保的循环材料,一些技术措施也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特征,体现了微建筑在低碳、可持续再利用发面的实验探索。

从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出,未来的微建筑将沿着多元化、高科技、低碳、可循环的方向不断创新,通过不断的实验来探索各种崭

12/2012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7

910图9 德国“转盘屋”平面图10 德国“转盘屋”室内图11 澳大利亚“纸板屋”图12 坎德拉薄壳建筑

1112新的形态。在这一不断实验的过程中,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并且通过结构的手段,来创造出独特造型的微建筑形式,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发展方向。

2 微建筑设计倾向的结构技术实验性 出于实验探索的目的,微建筑呈现在我们面前是纷繁复杂、各式各样的形态,透过这些外显的形态造型,辨析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些形态完全出于实验的目的,属于过程性的建筑形态,不具备持续的生命力,随着实验过程的不断深入,这些出于表皮形态探索的形态逐渐消亡。与此同时,一些表现结构技术特征的微建筑形态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索,推动着微建筑这一设计倾向的不断发展,因此这一方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值得我们对它进行深入的剖析。

结构技术对于建筑形态学的重要意义,在建筑形态学早期的实验性探索过程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构主义与形态学尽管概念不同,但是密不可分,它们有机组合成建筑形态学。结构主义诞生于20世纪早期,由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 sure)提出“语言规则和单词”模式发展而来,这一模式期望用数学模式表达和处理科学中的一些内在规律。结构主义的理论家主张:结构是一个包容着各种关系的总体,这些关系可以由变化的元素构成,元素的改变需依赖于整体结构,但可以保持自身的意义。在建筑领域中的结构主义出现在20世纪中叶,一些受到其他领域中的结构主义影响的年轻建筑师提出了现代建筑运动发展的新方向,并向早期功能主义的现代建筑发起挑战。在这一时期,结构主义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甚

至如柯布西耶这样的第一代建筑大师在晚期也转为结构主义的支持者。持有结构主义观点的建筑师认为,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不同之处在于空间是建筑整体系统中的构成元素,形式不取决于功能而是由构成元素按照合乎逻辑的法则来决定,这样的法则就是结构系统。结构主义者强调了结构系统对于建筑创作的重要性,从而结构主义比功能主义在更深的层次发掘了现代建筑创作的理论和手法。在结构主义的理论指导下,20世纪中叶的现代建筑逐步摆脱了早期单调的方盒子的形式,出现了具有明显结构主义特征的建筑作品:西欧出现了以粗犷的混凝土为特征的粗野主义建筑,出现了以玻璃加金属结构的高技派建筑,在日本出现新陈代谢主义……结构主义的思想理论的基本原则是“语言规则和单词”模式,同时这一理论也涉及到人类学的其他多个领域,正是在这样的不断结合、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推动着建筑形态的创新与发展。

从现代建筑诞生之初,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的互动就一直非常活跃。技术的发展应用涵盖了建筑设计的各种层面:结构设计概念的更新、结构形态的拓展、建筑创新中对新材料的应用、新建造技术的大量运用……伴随着这些技术与建筑的互动,表达出明显结构技术倾向的新建筑应运而生。在密斯的范思沃斯住宅,玻璃在建筑上的运用的比例超过了以往的任何建筑,玻璃突破了窗的概念,替代了建筑围合的墙板,以往建筑上复杂的梁柱被8根钢柱和上下两块支撑板替代,减少主义的设计趋向在结构上体现的无以复加。无遮挡的一体化的空间伴随着现代工业所能达到的新的美观效果,使结构、材料成为建筑形态及空间

塑造的基本元,从而表达出鲜明的“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理念。在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中,大师对混凝土结构的熟练应用,倾斜的墙面、粗壮的钢筋混凝土柱形成的非几何的有机形态,结构不再被隐藏,而是以夸张的表现形式彰显建筑的个性特征,雕塑般的结构形态符合建筑的功能要求,同时更加强化了建筑的这一特殊形态要求,以适应教堂对神秘空间的要求。在早期的经典现代建筑的案例中,大师们从基本的结构单元出发,通过选择恰当的结构形式、构件,并确定这些基本元组合的整体形式,最终在建筑上体现出鲜明的结构语言。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工程师和建筑师对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越来越熟练、应用也更加的自如。作为典型代表的结构大师,奈尔维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的双重身份展示了结构形态设计途径。奈尔维不仅继承了早期现代建筑中的标准化的预制构件,而且对薄壳技术思维的确立,表达了“建构”的营造方式,这种方式以结构、构造和建造方式等技术因素作为创作的起点,充分尊重结构的逻辑、材料的逻辑和形式的逻辑,最终体现出技术美学的建筑形态。在客观力学法则和形式构成规律的指导下,结构形式的合理性和材料的最小消耗,使结构与建筑形式成为有机的统一体,结构真正成为建筑的骨骼。另一位结构大师富勒,在结构张力的研究应用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奈尔维同时代的墨西哥建筑师坎德拉运用了薄壳的技术,创作了大量形态各异的充满张力的建筑形态,进一步丰富了结构技术美学的建筑类型(图12)。富勒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反复研究如何使用金属结构的张力关系来构成建筑空间,他设计的建筑结构系统,表达了“力和综合力的几何形”。富勒从单纯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为现代建筑探索出一种不同的发展途径,从而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建筑的形态(图13)。从单纯技术的角度,这些结构工程师的结构形态设计,表达出强烈的技术时代特征,但是从建构的角度,则远远超出单纯技术的范畴,他们的探索隐含着建筑形态对自然结构的模拟,这种体系源自最科学有效的自然形态,实际表达了一种结构仿生的观念,这种观念对于微建

8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12/2012 筑的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

从上述建筑形态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结构、技术、材料等技术要素往往时刻推动着建筑的发展,这些要素往往成为实验探索的重要手段。结构是建筑的语法,也是建筑创作的基础。结构构件通过力流组织,表达出一种技术逻辑的生成方式。在这一过程中,结构的构件在材料、技术手段的巨大支撑作用下,形态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结构构件通过有机的组合,从而形成富有特色的结构形态。别具一格的结构形态设计是建筑个性化创造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生成过程同时也是建筑形态的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于结构形态的思考,不仅仅是对结构内在构架的设计,而且表达了一种结构与外围维护表皮的整合。结构形态创造性的再生,将建筑骨架空间、外显表皮以及构建材质之间有机的融合。

微建筑作为当代实验性建筑发展的重要的方向之一,自身具有先天特定的优势——“小”,这个“小”可以清晰的表达建筑的一些固有的结构元以及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更加清晰的展示结构形态设计对于建筑个性化设计以及建筑创新的意义。同时,通过“小”的微建筑可以更加直接对结构形态、结构要素、结构元进行多方面的实验,来验证建筑上存在的多种可能性。

在上述的这些微建筑案例的分析中,通过技术创新对微建筑整体的形态进行再创造,重新对建筑的形态关系组合从而创造出体现新颖结构形态、新材料技术和新空间形态的微建筑。同时,随着建构理念的更新以及再创造,也涌现出一些颠覆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的微建筑,这些建筑传达着社会学、文化学等意识形态变异的最新成果概念,建筑不再是传统体系的拷贝,甚至探索抛弃基本的梁柱板围合的建筑概念。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中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越来越深入,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理论,新的理论和设计方法以及层出不穷的新建筑给古老的建筑学科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从交叉学科互相融合的角度来看,数学、几何学、生物、力学、材料和艺术造型通过有机的构成方式被纳入建筑学范畴之内,形成全新的建筑形态学。建筑形态学不仅研究建筑的形式,而且对建筑形式与结构的构成规律的研究更加深入。建筑形态学重点探讨数学几何、力流和材料之间的关系,这几方面也是构成形式和结构的基本要素,相互之间存在着不可分离的联系。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力求使几何形式、力流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自然界那样的最佳状态,由此获得新的建筑形式。这样的建筑不仅形式区别于以往的传统建筑,而且满足新的功能需要,同时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

综上所述,结构形态和建筑创作之间的

互动融合关系可以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形态是建筑创作的原动力之一;②建筑创作的起始条件必须遵循合理有效的结构形态的条件;

③建筑在由内到外的生成过程中都受到结构形态的极大制约;

④结构形态和建筑设计的目的是和谐统一。

对于微建筑这一研究对象,它的设计过程也必定遵循上述的原则关系,必须把结构形态的考量作为微建筑创新的有效途径,从而在两者之间建立桥梁纽带的连接关系。

技术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它包含了物质、信息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内容,技术存在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共同构成的“多维空间”中。技术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技术是社会多重因素建构的结果。对于技术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技术性”的狭隘研判,社会因素成为技术创新的必需变量,技术本身是社会的,是一种“社会技术集合”,是一种特定社会活动的过程。因此,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对于当代微建筑的应用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验性创新途径的探究:

①基本结构+系统整合的微建筑;

②数字建构技术对微建筑创新的影响;③以解构的方式创造微建筑;

④还原论及其派生理论对微建筑创新的思考。

当然,对于微建筑实验性的探究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实验性的方向是广阔的,这也体现出微建筑以小见大的开放性本质特征。

参考文献1 [美]穆尔. 结构系统概论. 赵梦琳,译. 沈阳:辽宁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王静. 日本现代空间与材料表现. 南京:东南

大学出版社,2005.

3 马进,杨靖. 当代建筑构造的建构解析.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 [日]渡边邦夫. 结构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 小山

广,小山友子,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 布正伟. 结构构思论∶现代建筑创作结构运用

的思路与技巧.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 戴航,高燕. 梁构?建筑.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7 微建筑,Ruth Slavid. 吕玉婵,译. 木马文化

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

8 [美]戴安娜?克兰. 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

论视野. 王小章,郑震,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 王受之. 世界现代建筑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1999.

10 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

社,2002.

11 [美]Kenneth Frampton,建构文化研究. 王骏

阳,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2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1999.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建筑在各个方面都表现的越来越复杂,要求建筑师解决、协调来自各方面的矛盾,通过哪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成为当代建筑师创作面临的挑战之一。建筑创新是伴随着建筑存在以来的永恒命题,建筑创新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对建筑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同时社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也对建筑日益大型化、巨型化提出了质疑。在欧美等现代建筑成熟的区域,微建筑的探索已经持续了数十年,建筑师从不同的途径介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国内也有类似的微建筑的设计尝试,但是总体而言,国内社会发展的浮躁,一味追求以巨型建筑解决建筑功能成为当代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随之而来的则是建筑带给社会、城市空间的不断蔓延的种种弊端。因此,对比当代国外微型建筑的迅猛发展,对其进行仔细判研、深入探讨、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并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切入进而发掘出微建筑创新倾向的核心内容,对于当代中国建筑实验、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邮 编电子信箱收稿日期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210029

645923284@qq.com2012 04 28

12/2012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1s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