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规划纲要总结
更新时间:2024-04-30 19: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十一五期间规划纲要总结
十一五期间,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科协和卫生部的领导下,贯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1)的精神,各项工作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周年的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发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重要力量的作用,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拓宽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涵,加大工作力度。中国营养学会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于专业探索、科学普及、为民服务,为完成“十一五”规划、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小康社会作贡献。
一、承担政府职能转移,进行营养立法等相关工作 1、进行《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编写
2009年受卫生部疾控局的委托,起草卫生部《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草案的任务,完成了大量会议组织、文献查阅、意见汇总、条款撰写和修改等工作,先后组织召开了五次专家会议,邀请卫生部、儿基会、营养学会、大专院校、相关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2010年8月3日卫生部向全国卫生系统正式发布了《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成为营养工作的第一个较为全面的法
1
规文件,对今后营养工作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组织《营养改善条例》营养师试点工作
受卫生部疾控局的委托,2007年组织在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和养老机构中配备营养师开展营养改善活动的试点工作。该项工作于2007年启动到2010年初完成,分别在北京、浙江、湖北、青岛的中学2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养老院1所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试点工作,各试点单位配备合同制营养师1名,开展全面的营养改善工作。经过一年的试点工作,试点单位均取得了明显的营养改善效果,也获得了营养师指导幼儿、学生和老年人饮食营养的经验。也为营养立法工作作了先期的经验积累。
二、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营养学会在工作中重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努力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承担社会化职能,为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服务。
过去的五年间,根据中国科协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学会立足学科发展、自主创新,与时俱进,宣传最新营养研究成果,提倡健康饮食、运动、生活方式,为提高中国居民营养科学素质和健康水平服务。
在努力做好营养科学研究和营养知识科普宣传的同时,学会一直在探索一种联系社会各界力量,最大效能地发挥各自优势,有效改善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的新模式。
2
中国营养学会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初步尝试是2002年,在制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之后,为了打破当时营养素补充剂被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营养学会成立专家组,自主研发了更适合中国人的国产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配方,并将技术转让给企业,这次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解决了学会租用办公场所的困难局面,并且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设立了 “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研基金”,连续5年共使用资金1000万,资助完成了57个有关维生素、矿物质、植物化学物与健康关系的研究项目,在营养学界开创了科技社团筹款资助学科基础研究的先河。中国营养学会的社会知名度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2010年,学会承担了科协“创新发展基础项目”,申报建立我国第一个“营养科学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试点。为应对我国居民营养健康面临“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 探索一种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及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建立一种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从技术改进、技术升级的被动应对向技术创造的主动出击转变,为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贡献力量。
三、加强学术交流,繁荣营养科学技术事业
学术交流工作是中国营养学会重点工作之一,多年以来中国营养学会一直坚持开展研讨会、论坛、继续教育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工作。
1、召开学术会议及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2006至2010年共召开52次学术会议,举办了15个继续教育培
3
训班,参加人数 8280余人次;交流论文2318余篇;印刷论文集60种,编写培训教材15种。
2008年召开的“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是营养学领域四年一度的学术盛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662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就食物、营养和健康的多个层面作大会报告,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既有国际的发展趋势、先进技术方法的应用和热点问题,又有国民膳食营养状况改善、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和实际营养问题进行干预的实践和成功经验。会议还组织8个专题会议,口头交流论文98篇,80余个墙报交流。
2010年召开了“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主题是“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来自内地、台湾、香港、澳门的355名营养学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程义勇理事长亲自组织实施,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膳食变迁及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开展学术交流。主会场交流学术报告16篇、分会场交流学术报告33篇、专题论坛2个,交流学术报告8篇;征集学术论文246篇。
此外,还召开了“中国儿童膳食与营养健康研讨会”、“食品功能和健康声称高层论坛”、“老年营养与长寿学术研讨会”、“医疗机构新发感染疾病防治培训班暨加强医院营养工作研讨会”,“中日营养健康交流研讨会”、“倡导科学合理使用营养素补充剂专题研讨会”、“维生素D科学新认识论坛”、“饮料摄入与健康学术研讨会”等多个专题学术研讨会。举办了多个继续教育项目如“临床营养继续教育培训班”、“公共营养现场调查与分析培训班”、“老年人慢性疾病营养防治
4
新进展学习班”等,受到专业人员的认可。“孕期、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培训班”,是中国营养学会首次针对儿科、儿保、围产和临床营养医师而举办的营养培训,吸引了来自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21名临床医师参加。培训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参会的学员强烈要求营养知识培训。 2、举办营养知识更新班
十一五期间共举办了“维生素营养与慢性病防治”、“营养与神经科学”、“营养相关慢性病社区干预的意义及其进展”3期营养知识更新班,共有来自全国各地247名学员参加专业学习。培训班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教授授课,并在交流探讨营养专业知识基础上,还增加了交叉学科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 举办“营养领导才能培训班”( “Leadership Training and Capacity Building amongst Younger Nutritionists in China”)
“营养领导才能培训班”是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UNS)为推动发展中国家营养工作,培养未来国际性营养领导人才而创办。目前已在非洲及亚洲多个国家成功举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中国营养学会得到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UNS)的支持,并由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亲自邀请专家、安排课程,已在2008年、2009年成功举办两期培训班。培训内容注重现实问题分析与解决,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参加培训的学员均为来自大学、临床医院、疾控中心等单位的45岁以下的营养科技工作领导人。会议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授课,教师与学员比例为1:3,教学方式强调互动,创建了国际学术交流的
5
新模式。
4、设立并颁发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的营养界唯一奖项,是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激励科技人员攀登营养科学技术高峰;同时促进营养学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推动我国营养事业发展而设立的奖项。奖励对象是在营养科学技术研究第一线做出直接创造性贡献的个人。该奖项每两年申报、评审、奖励一次。从2005年起,截止2010年已进行3届评审,共有21个研究项目获奖,颁发奖金37.2万元。 5、主办《营养学报》
2007~2010年共发稿625余篇,发行5.14万册,连续4年被国内9个数据库、19种文摘刊物及291种期刊做数据源外,继续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9-2010)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版)》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期刊(英文版)》。2009年主要被引用指标:影响因子0.899,总被引频次1652,即年指标 0.102,基金论文比0.78, 5年影响因子1.155,Web即年下载率48.1,h指数17。 6、编著《营养科学辞典》
自2005年,由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牵头,组织知名营养专家编著我国首部《营养科学辞典》。此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四、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6
中国营养学会长期致力于科普宣传工作,“十一五”期间,在科协“三个服务一加强”的指导思想下,科普工作成为学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学会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核心,搭建科普工作平台,重点工作及进展情况如下:
1、修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编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精编版”及《中国居民在外就餐健康指南》,为营养科普宣传制定理论依据
2007年学会受卫生部委托,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997版进行了修订,制定了《指南》(2007版),为居民提供最根本、准确的健康膳食信息,指导居民合理营养、促进健康。2008年1月卫生部以1号令的形式发布。《指南》与《宝塔》的制定,为学会开展科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09年底,学会特组织专家编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精编版。它是遵循正确、通俗和实用的原则,提炼原著中的精华部分改写而成。将于2010年11月出版发行。
2010年9月,受卫生部疾控局委托,科普委员会承担了编著《中国居民在外就餐健康指南》任务,并初步确定了主要内容及分工,计划于2011年6月完成。
2、结合《指南》和《宝塔》,长期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
(1)长期积极参与各类主题科普活动,帮助大众实践《指南》和《膳食宝塔》
7
“十一五”期间,由学会现任秘书长贾健斌牵头组织,联合全国22个省市营养学会,结合全国科技周、科普日、地球日等活动,在全国30多个城市开展推广《指南》大型宣传活动。五年间,共免费发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折页、挂图、《营养相关慢性病》等材料共约66.7万张/套/册,开展科普讲座、报告会共约260场,约1300人次营养专家及工作人员参与,受众数百万,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010年与雀巢公司合作开展“中国儿童营养健康教育项目”,针对四所城市的共约4万名小学生、三个农村地区共约2万名小学生,通过营养课程、小工具、游戏、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
(2)努力提高农民营养知识水平,积极参与科技下乡;关心贫困学生健康,实施“送营养工程”
农民,特别是贫困革命老区的未成年人是学会营养宣教的重点人群之一。学会一直把科技下乡作为科普工作的重点之一,“十一五”期间,学会专家共42人次参加了中国科协组织的“百名专家、百名致富能手进四川凉山”、“百名科技专家、致富能手进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百名科技专家、致富能手进回乡”等科技下乡活动14次。做报告40余场,发放科普万余份,受众万人次。
学会参与科协倡导的“大手拉小手行动”,在吕梁展开科技扶贫,并启动了“送营养工程”,免费为两所寄宿制小学近400名学生每人每天提供一颗鸡蛋。为学生们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对他们的膳食状况进行专业的调查、追踪。根据他们的状况,提出了编制学校一周
8
食谱、膳食中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米汤不要倒掉等合理化建议。2010年,增加了临县前陡泉小学,免费为400余名学生提供鸡蛋,至此,学会每年资助鸡蛋的学生人数达到了700余名。
为贯彻邓楠书记关于吕梁扶贫工作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指示,2009年学会和科协农技中心合作,引进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与当地政府一起收购小杂粮, 2010年3月止,共从吕梁农户收购3890吨小杂粮。
2009年,中国科协与学会共同举办了“爱北京,爱祖国,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革命老区吕梁贫困小学生夏令营活动。 (3)加强大众传媒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扩大传播领域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参与推动媒体的营养健康科普宣传活动。中国营养学会与《北京青年报》、《环球时报》、《健康时报》、《中国食品报》、《科技日报》、《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报刊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十一五”期间,学会共为报刊杂志提供稿件共约360余篇;与电视台、电台合作节目共约80集(期)。另外,2006—2010年学会专家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共约200人次以上,广泛宣传了科普知识。
(4)以发展创新为指导思想,努力实现科普活动品牌化、科普资源产品化
“十一五”期间,学会开展了多种形式、大量的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以传统的科
9
普形式进行工作,在经济效益上是纯粹的投入,压力巨大。2008年,第七届科普委员会成立。新一届委员积极思考与探索,希望寻求一种新的科普工作模式,在保证宣传效果的同时,在经济方面减少投入、减轻压力,使科普工作进入一种经济上与宣传效果双方面的“良性循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科普活动品牌化”以及“科普资源产品化”成为学会科普工作的新方向。2010年3月,科普委员会提出开展“宝塔进社区”大型营养科普宣传活动,以《指南》(2007)为核心内容,在社区、机关、医院、学校、餐馆、农村、写字楼、部队、媒体、企业等广义的大社区开展科普讲座、举办知识竞赛等各种形式的宣传,并制定了“宝塔进社区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草案)”。努力打造学会品牌系列科普活动,吸引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参与,共同为营养知识的普及做出贡献。6月,在科协的支持下,开展了“宝塔进农村”暨吕梁“送营养工程”项目。同时,科普资源产品化也是今后科普工作的重点。学会以《宝塔》为核心,开发了台历、冰箱贴、围裙、塑料自吸纸、不干胶贴纸等科普产品,将科普资源与实际产品相结合,为将来科普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打下了基础。 五、加强民间科技交流,促进对外科技合作 1、与港澳台开展学术交流
《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于2010年4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会议由程义勇理事长亲自组织实施。会议主题为“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期间邀请港澳台报告嘉宾共10人,来自台湾、香港以及澳门;同时还邀请了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
10
(IUNS) 前主席Mark Wahlqvist教授。会议为内地、台湾、香港、澳门营养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
应“台湾营养师公会”邀请,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教授于2010年赴台参加了该公会第六届年会并进行了以《中国大陆国民营养法立法现状及营养师证照制度》为题的专题演讲。此次参访是两岸营养学术交流活动之一,也为更广泛的合作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期间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宣传、《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修订,以及膳食营养伪科学宣传的抵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2、加强国际交流工作
第19届国际营养大会(ICN 2009)于2009年10月在泰国曼谷举行。由中国营养学会多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UNS)举行了换届选举。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晓光研究员当选了第19届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Council Member),任期四年。这是继葛可佑理事长之后我国营养科学家第二次出任此职务。
此外,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出访活动、接待国际营养学专家,与国际同行广泛进行学术交流。学会领导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在日本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营养师大会期间,学会领导与国际营养师联合会主席及秘书长,交流了有关营养师培训方面的经验。多次参加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举办的营养国际会议,与各国同行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并对营养领域前沿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1
六、履行桥梁纽带职责,搭建科技工作者平台
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营造“营养科技工作者之家”;重视人才培养,加强科普志愿者培训。
2004年,周光召为学会题词:“中国营养科技工作者专家”。“十一五”期间,学会通过举办讲座、培训、座谈等形式,加强了科技工作者之间的横向和纵向交流,及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有效增强了科技人员的凝聚力,为科技工作者搭建温馨之家。
学会注重营养科普人才的培养,2003年成立“科普志愿者”,人数约110人。2008年,。人数增加到267名,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及自治区,来自大专院校等各个领域。95%的志愿者为副高级以上职称。
2010年9月,开展了“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志愿者科普技能培训活动”项目,通过网络远程教育形式,对志愿者进行现代信息工具在科普中应用技能、营养学最新知识以及营养相关学科最新政策等内容的培训,提高他们科普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培养高素质营养科普志愿者精英。同时向全国招募科普志愿者238名,志愿者总数增加到505名,扩充了队伍,并在学会网站开通了免费视频平台,实现了科普资源共享。
七、加强组织建设,增强服务意识 1、2007年正式启动学会全面改革创新工作
自中国科协批准中国营养学会的全面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以来,成立了以葛可佑理事长为首的学会改革领导小组;向全体理事传达了中
12
国科协对学会改革的文件和精神;制订了一系列创新改革文件等。 2、改革试点进展
项目实施以来,学会多个层面的工作得到了加强和改善,改革成果显著,为今后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坚持民主办会,制定相关制度,发挥全体理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落实民主选举;健全民主决策;加强民主监督;健全对分支机构的管理。
(2)完善会员为主体的组织体制,加强制度管理,强化会员发展和服务:成立会员部、建设多元结构会员体系和会籍管理数据库,在有条件的省市自治区设立“会员之家”。
(3)推进办公室职业化改革,建立能流动的聘任机制,增强服务能力:面向社会招聘,改变员工学历结构;加强专职人员聘后管理,制订奖惩和辞退制度;实行固定用人和流动用人相结合,明确专兼职结合的用人机制;加强办事机构工作人员的在教育和岗位培训工作,推动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进一步明确办公室人员的各个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进行现代化管理,提高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 3、会员发展工作
2006年开始学会直接发展新会员,会员总数由2006年底的8900人增加到2010年10月的13902人。改革后,收费会员比例由57%增加到目前的90%。 4、为会员服务
(1)建立和发展会员之家
13
2007年学会在2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 “会员之家”,与学会一起共同为会员服务,促进会员发展,增强与会员之间的联系。 (2)编印《会员通讯》
2007年开始编印首期《会员通讯》并向会员免费发放。到2010年10月份为止,学会已编印《会员通讯》13期。
《会员通讯》是中国营养学会会员专刊,为了更加及时传播学会信息并减少地方学会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从2010年起将逐步推广电子版的《会员通讯》。既保证了会员通讯的时效性,又及时的传播了学会信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受广大会员欢迎。 (3)建立了多元结构的会员体系和会籍管理数据库
2007年学会首先建立了多元结构的会员体系和会籍管理数据库。积极使用中国科协的个人会员管理系统,使会员的管理逐渐步入网络化、电子化阶段。
(4)采用现代化手段开展会员日活动
2009年12月中国营养学会第二届会员日活动在北京主会场及10个省市会员之家分会场同时召开。这次会员日活动采用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在北京学会办公室设立主会场,同时分别在10个省市会员之家设立分会场。
(5)表彰优秀会员和科技工作者
学会每四年召开一届会员代表大会。2008年10月召开了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六届理事会财务报告以及《中国营养学会章程》修改草案。评选出25个中国营养
14
学会先进工作者,16个先进集体,在会员代表大会上进行表彰。 (6)提供其他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
努力从多方面为会员提供优质服务,优惠参加本会及下属分会组织的国内、国际有关学术活动及其举办的专业培训班;免费获得本会编印的有关学术资料;优惠订阅《营养学报》;优先在本会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等。
八、加强网站和资源数据库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学会网站是学会形象宣传的窗口,也是科普宣传的平台。在网站建设与更新中始终把科普宣传放在第一位:如建立“营养科普”栏目,设立吃的学问、妇幼营养、老年营养、疾病营养等多个栏目;并设“专家谈营养”专栏,充分利用专家资源网站宣传营养知识。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网络,为营养知识的宣传搭建现代化平台,2009年学会对网站进行改版。新网站更加注重信息的及时性、科学性,在为营养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同时,努力打造面向大众百姓的“营养大讲堂”。增加营养知识的趣味性,提高与百姓的互动性。
“中国公众科技网”也是中国营养学会长期合作伙伴,自2008年至今,长期为“饮食营养”专版供稿,共提供稿件约300篇,并编写营养知识问答题近千余道。
2010年9月,“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志愿者科普技能培训活动”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标志着学会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该项目[,]成功实现了大型会议/培训活动网络化,实现了教授授课与课件播放同步、主会场与分会场视频同步、活动进行与录音录像同步,大大节
15
约了活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成功建立了学会网站免费视频平台,完成了科普资源共享的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会的壮大,学会旧网站的很多功能都略显陈旧,很多栏目也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信息的需求。在今年4月对沿用了6年的学会旧网站进行了改版,并新增设了学会的在线学术论坛。新版网站注重功能变化:第一,更加着重体现学会办会宗旨,全面展示学会工作、注重服务理念,版面简洁、易浏览;第二,栏目的划分更加清晰准确,便于浏览、查找信息。首页增设站内搜索,方便快捷;第三,实现便捷及低成本的自我维护管理,使网站的信息能及时有效的更新;第四,学会明确定位服务人群,营养专业从业者及学生、关注营养学会的企业及各种单位、想获取科学营养知识的普通大众。鉴于此,新网站设计更加人性化,首页增添了个人会员、单位会员登录区域,便于会员的登录、信息查询。同时增加了会员专项资料下载区,使大家能分享最新学会资讯;第五,增设“专家谈营养”、“Q&A”等科普板块,让想了解营养知识的普通大众,可以随心所欲的提问。既增加营养知识,又改善自身的饮食习惯。
论坛方面,学会过去一直就想建设一个能提供给广大会员、营养科技工作者、营养爱好者一个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科协信息中心提供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契机——在线学术论坛。论坛在创建之初就定位于一种网络学习交流方式,以其方便快捷、长期持续的特点促进各阶层营养工作者、营养学者之间的交流。据统计现在营养论坛注册会员已达660人,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加中。每日PV都能稳定在300
16
人以上,曾经一天的最高访问量一度达到4951人。每日同时在线50~60人,每日都有新主题新用户以及10条以上帖子,无零回复贴等。
学会拥有众多的会员资源,但过去由于联系方式的局限,学会的最新信息往往无法及时传递,会员与学会、会员与会员之间的交流也很少。有了论坛以后,很多学会会员都注册成了论坛的会员,这样便方便了大家的交流,会员有任何疑问,也能得到学会及时的答复和反馈!
本着服务于广大会员与营养工作者的理念,相信我们学会网站和论坛的建设会日臻完善,使学会信息化水平更进一步。
“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一、整合学科资源,实现学术交流精品化
中国营养学会将在2007~2010年调整、完善、提升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12?15讲话精神,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充分发挥学会在推动我国营养学科发展的积极作用,整合利用现有专家与学科资源,加强规范管理,不断开拓学术交流的新模式。在继续提高“营养知识更新班”、“营养领导才能培训班”等现有品牌学术活动质量的同时,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和潮流,打造以学科和技术综合交叉为特征的学术交流活动品牌,促进新的科学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国际间以及港澳台学术交流工
17
作,提升中国营养学会在国际的知名度和地位。 二、探索科普活动新模式,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意识 1、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搭建科普交流大平台。
建议科协,在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服务方面,从宏观的角度,对于科协所属学会的科普项目及活动进行整体策划。充分发挥桥梁及纽带的作用,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搭建科普交流大平台,联合各个学会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承担项目,组织大型科普活动,帮助学会打造“品牌活动”。
2、加大科普力度,提高四大重点人群,特别是农民营养科学素质。
我会将加大科普力度,提高四大重点人群,特别是农民营养科学素质,为提高他们的营养科普素质、改善营养健康状况服务。 三、大力发展会员,会员服务常态化、多样化。
增加为会员服务的形式,如网络会议形式、《会员通讯》电子化、网上申请入会等现代化手段,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四、营养知识成果化,努力为经济社会服务。
将科学研究成果通过科技创新,转化为营养健康产品,继而为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和经济社会服务。建议“十二五”期间,科协加大对此方面项目的支持。
中国营养学会 2010.10.29
18
正在阅读:
十一五期间规划纲要总结04-30
瓷器鉴定的断代与分期方法05-12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试卷(A)03-13
《培根论人生》读书笔记以及感想05-2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网络教育满分作业307-23
情感类作文600字精选4篇04-01
BOOST变换器中的非线性现象研究08-11
计算机体系结构学习指导09-0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纲要
- 期间
- 规划
- 总结
- 十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