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湘泉版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目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02 17: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劳动:根据劳动经济学对“劳动”概念的实际运用情况来分析,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就劳动的主体而言的,即它指的是劳动力。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他可能指的是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2.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在现代劳动经济学体系中,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性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范畴。 3. 4.

劳动力市场:并非我们常规理解的产品买卖的场所,而是一种劳动力“租借”使用的市场。

人口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人口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人口运动和经济运动的对立统一运动,构成了人口经济运动及相应的人口经济关系,人口经济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人口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是考察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来说,人口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 5. 6.

劳动经济学: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 是依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 7.

派生需求:是由阿弗里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概念,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其中该生产要素对这一最终产品会作贡献,如对轮胎的需求派生自对汽车运输的需求。 8. 9. 10. 11. 12. 13. 14. 15.

劳动的边际成本:使用一单位量劳动力所耗费的成本。即工资。

劳动的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劳动量所增加的收益。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短期:在短期内可变的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力,技术和资本都是不变生产要素。 长期:在长期内,劳动力和技术是可变生产要素,只有资本是不变生产要素。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要素之间没有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并且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 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劳动力市场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替代效应: 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规模效应: 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数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劳动数量的下降,图中变现为从B点到C点的移动,劳动数量随之下降。 16. 17. 18.

互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a) b)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公式: ed =- (△L/L)/(△W/W)=-(△L/△W)/(W/L)

1.

19. 20. 21.

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

失业的统计概念:在调查周内没有工作,但在此前4周内曾做过专门努力寻求工作,而在调查周内本人又适于工作的一切人。 就业的统计概念:正在受雇佣的那一部分劳动力,包括正在工作者和有职业但是并未工作的人。 劳动力参与率: a)

劳动力参与率是与劳动供给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劳动力参与率是反映劳动力市场活动水平的一项总指标,它也可以以性别和年龄组分类计算,因而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人口的分布情况。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劳动力是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劳动年龄人口是一定年龄之上的人口,该年龄线是为衡量经济特性而规定的。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b) c)

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100%

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

进一步整理: 劳动力参与率

1> 2> 3> 4>

概念: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 公式:劳动力参与率 = 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100% 类别:分年龄性别的劳动力参与率 作用:

劳动力参与率指标在研究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规模和构成因素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时居于重要的作用。 了解不同类别的人口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

22. 23. 24.

替代效应:工资增加后使劳动者感到休息的时间比以前更加昂贵,从而增加劳动供给的行为。 收入效应:一个社会发达了,工资增加时劳动者感到更加富有,从而减少劳动供给的行为。 家庭生产:

新家庭经济学家认为,家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家庭生产理论认为,家庭实际上进行着大量的生产活动,家庭将时间和各种购买的投入结合起来以生产“家庭商品”供自己使用。家庭生产的实质是要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 25.

家庭联合劳动供给: 从家庭联合做出劳动供给决策的角度分析,家庭是劳动供给的决策单位,它是由丈夫、妻子和孩子构成的。丈夫、妻子和能够工作的孩子以三种方式配置各自的时间资源:市场工作、非市场工作(做家务或者上学)和闲暇。家庭的目的是配置每个家庭成员的时间以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所获得的市场商品、非市场或家庭商品(例如家里做的饭菜、清洁的住房、抚养孩子等)以及闲暇的数量组合受到每个家庭成员所能够赚得的工资率、家庭的非劳动收入和家庭可以判断的每周总的时间量三个方面的约束。

26. 交叉替代效应:

我们假定一个家庭只由丈夫和妻子构成。最初丈夫在市场上全日制地工作,而妻子在家里做家务。并假定由于经济增长妻子可能在市场上工作的工资率上升。当市场工资上升到超过妻子的保留工资时,她可能离开家庭寻找就业机会。

妻子工资的提高对其工作时数的净影响是不确定的,它依赖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相对强弱。

在家庭联合劳动供给模型中,妻子工资的提高对丈夫的劳动供给产生负的收入效应。这一结论反过来对于妻子也成立。

妻子工资的增加也导致对其丈夫劳动供给的交叉替代效应。交叉替代效应是指在保持家庭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家庭成员I的工资率变化所引起的家庭成员j的工作时数的变化。

交叉替代弹性=△Wj/△Wi

交叉替代效应的符号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保持收入不变,妻子工资的上升,导致其通过替代效应而工作更多时间。如果妻子和丈夫的市场工作时间是替代的,即当妻子工作时丈夫工作更少,例如丈夫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做饭和打扫卫生,这将会导致负的替代效应。然而,也有可能的是妻子的市场工作时间与丈夫的市场工作时间是互补的,例如当妻子在市场工作更多时间丈夫也是如此的情况。在互补的情况下,交叉替代效应为正。

27. 人力资本投资:

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凡是能够有利于形成与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费用与行为都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 类别:

(1) 各级正规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的知识存量,表现为人力资本构成中的普通教育程度,即用学历来反映人力资本存量。 (2) 在职培训活动:职业技术培训投资是人们为获得与发展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技巧所发生的投资支出。

(3) 健康水平的提高:用于健康保健、增进体质的费用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这方面的投资效果主要变现为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

和死亡率的降低。 (4)对孩子的培养。

(4) 寻找工作的活动。

(5) 劳动力迁移: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是人力资本增值的必要条件。

28. 广义工资:

是指劳动者因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收入。它包括固定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货币的,或者是非货币的福利收入。劳动者所得、薪酬、劳动成本都是广义工资不同形式的表达。

29. 狭义工资:

是指员工因从事雇用劳动而获得的仅仅限于固定货币报酬收入的部分。也即狭义的工资不包括奖金、津贴,更不包括其他福利性收入了

30. 31.

经济租金:对生产要素的支付超过其最低供给价格的差额(土地、资本、劳动)。在劳动力市场上,这种等级技能其供给是相对固定的,因为它们不能被生产。 准租金:长期均衡条件下,工资与个人拥有的人力资本量成比例。如果劳动力市场不是出于长期均衡状态,劳动者个人技能的具体性质就会很重要,技能暂时性短缺造成的增加的收入即为准租金,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其量较租金小,差别较经济租金小。准租金可以用厂商的短期成本曲线来加以分析。可见,准租金为固定总成本与经济利润之和。当经济利润为0时,准租金便等于固定总成本。当然;准租金也可能小于固定总成本——当厂商有经济亏损时。

32. 补偿性工资:若两种工作要求同样技能,工资率也相同,人们通常会认为其中一种工作A较满意,另一种B枯燥或不满意,这种工作条件差别使得B相对于A便有了劣势,由此原因导致的工作B较A多支付的一部分工资。

33. 前市场差别

过去的歧视情感对于目前劳动者的教育水平、职业构成、就业选择现状产生影响,由此而造成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上的差别称为前市场差别。

34. 劳动力市场歧视

指在现行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相同生产率的劳动力,由于在一些非经济个人特征上有所不同,如种族、性别、信仰、区域、年龄等方面不同,而影响了他们获得

同等报酬或获取同等就业机会。 35. 36. 37.

雇主歧视:雇主是有歧视偏好的,雇主对具有某种特征的雇员有偏见,他为了达到与这部分人保持距离的目的而宁愿支付费用或放弃某种收入。 雇员歧视:占优势地位的雇员可能会避开那些使他们不得不以一种自己不喜欢的方式与另一类成员打交道的工作。 顾客歧视 a) 38. 39.

指在有些场合下,顾客可能偏好于让某类劳动力来提供服务,在有些场合则偏好让另一类来提供服务。

统计性歧视:企业在作出雇佣决策时参考求职者所属群体的某些一般性信息时,所引起的劳动力市场歧视。 拥挤效应

在某劳动力市场中,由于职业隔离造成的劳动力需求相对应的劳动力供给过多,即所谓过于拥挤,使工资率过低的一种现象。

40. 双重劳动力市场

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将整体的劳动力市场看成是被分割开的两大非竞争性部门:主要部门和从属部门。主要部门中的工作所提供的是相对较高的工资率、较为稳

定的就业、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而从属部门则只提供较低的工资率、不稳定的就业以及较差的工作条件并且根本没有职业发展的机会。 41.

串谋行为

雇主们彼此联合起来,合谋压制某些特殊群体的劳动力,被压制群体不得不接受。 42.

可比价值理论

雇主根据各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大小以及其他各种可能的特点来给工作分配点数,根据点数的相对多少来分配工资。 43.

性别歧视

指在现行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相同生产率的劳动力,由于性别的不同,而影响了他们获得同等报酬或获取同等就业机会。 44.

户籍歧视

指在现行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相同生产率的劳动力,由于户籍的不同,而影响了他们获得同等报酬或获取同等就业机会。 45.

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流动在某些情况也叫劳动力迁移,一般包括多重含义,即地域性流动、行业性流动和职业流动。劳动力流动主要有三种形式: 1. 2. 3. 46.

劳动力在本地更换行业职业。 劳动力在地区之间流动。

劳动力行业性流动(易地在其他行业就业)。

流动的距离弹性

关于距离对流动人数的影响,西方学者曾进行专门研究,在对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力流动情况考察后发现,流动的距离弹性为1。 距离弹性=流动量%变化/流动距离的%变化

由此可见,距离对劳动力流动的人数存在着直接的正比关系。

简答及论述

1.

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理解

(一)劳动经济学家对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表述。

一种定义是强调劳动经济学涉及人的行为的特征。如1931年,朱通九在所著的《劳动经济》一书中认为,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伊兰伯格和史密斯教授在2000年最新版的《现代劳动经济学》中指出:“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市场的运行和结果。确切地说,劳动经济学研究雇主和雇员对工资、价格、利润以及雇佣关系的非货币因素(如工作条件)的行为反应。”

还有一种定义则强调,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实现这些作用的条件。劳动经济学分析和设法探讨个人作为劳动力的经济活动。正如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着职能的性质和作用一样,劳动经济学是探讨在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力的性质,以及其作用的环境。

另外还存在着特别强调劳动力的市场特征或劳动的投入和产出相关的一些定义。如1997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经济学辞典》,将劳动经济学表达为:劳动经济学是关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经济学问。它涉及到影响劳动力参与率、工资谈判、培训、工作小时和劳动条件,以及有关雇用、劳动力流动、移民和退休年龄等的实践活动的各种因素。大卫·桑普斯福特在其主编的《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中指出,“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价格及配置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这就是劳动经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

在中国,近年来对劳动经济学大都借用国外的定义。不过也有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表述。他们将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研究在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一产出机理”,“研究在人的理性行为遵循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人们在生产中将做出什么样的投入决策”的学问。

总体而言,尽管上述各种定义所强调的重点不同,但基本方面都离不开劳动力的供求,离不开劳动力的市场,离不开劳动者的行为,以及离不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成本、收益和价格,基本的分析方法和资源配置优化的目标。因此,我们认为,大体而言,绝大多数的学者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基本是一致的。

(二)简洁表述:劳动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2.

举例说明运用规范经济学或实证经济学研究现实劳动经济学或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价值 (1) 实证经济学

1、采用方法:根据数学模型(函数或坐标上的几何图形)、表格或历史事实来分析人们的行为将“是什么”。 2、采用方法的原因:

源于实证经济学的两个假定:⑴资源的稀缺性;⑵人是理性的。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任何抉择都要付出成本,又因为人是理性的,为了实现其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往往会对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他们会收集资料,制作图表,建立函数,或根据历史事实,来说明人们的行为 “是什么”。

3、缺陷:只是告诉我们实际的状态,并没有告诉我们这种状态的“对”与“错”。 (2)规范经济学

1. 采用方法: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来分析人们的行为“应该是什么”。 2. 采用方法的原因: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是促进自愿的、互惠的交易。 3.缺陷: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采用的价值标准往往不一致。

3.

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1、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1>生产函数常被用来分析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即:Q = f(L,K),它表明了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技术系数的概念反映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之间的配合比例关系,它可以划分为固定技术系数和可变技术系数。 固定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彼此之间不能替代。 可变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变动的。 2、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1>、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技术即生产函数的影响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划分为短期、长期与超长期。 2>、简化理论模型中的假定: A、只存在两种投入:劳动和资本 B、两种投入各自都是同质的

C、劳动短期内变化,资本只在长期内变化,生产技术超长时期内才能够发生变化。 3、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在生产技术既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劳动需求还受到企业目标的影响。 1>、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目标。 2>、企业以就业作为目标。

3>、企业以管理效用最大化和销售收入最大化作为目标。 4、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1>社会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即一定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就业制度、用人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等各项制度安排。 非正式制度,即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有潜在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习惯等。 2>劳动力市场上政府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的制度结构有: A最低生活保障 B最低劳动标准

C工会组织和雇主权力在法律上的确认 D对市场垄断和市场歧视的限制和利用

补充:两种经济体制下企业劳动用工特点 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只有接受和服从国家劳动计划的义务,没有自主决定劳动用工的权利,它们无法严格按照企业技术特征的要求来确定劳动力需求数量和结构,也无法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严格按效率原则裁减职工。

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的劳动用工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而进行的自主行为。但也受到政府的影响,政府通过法律形式确立的制度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最低劳动标准

2、最低生活保障

3、对工会组织和雇主权力在法律上的确认 4、对市场垄断和市场歧视的限制或利用 4.

试比较短期劳动需求和长期劳动需求的异同

(1)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2)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要大于短期调整,即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更平坦。原因在于企业有足够的时间调整资本使用量。 (3)在短期内只有劳动要素是可变的,资本和其他要素是不变的。企业被假定是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利润最大化追求者,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对于长期的分析,我们发现企应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劳动数量的方式,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出反应。短期的更为陡峭,换句话说,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 5.

试比较完全竞争企业、卖方垄断企业和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的异同 (一)

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短期:

长期:

(二)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A、劳动要素的使用原则MR·MP(L)=W

确定了一个从劳动使用量到劳动价格w的一个函数关系,即给定一个工资率有唯一的一个劳动使用量L与之对应 B、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这是由于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二是垄断企业产品的边际收益曲线,由于该曲线也是递减的,故也影响了劳动需求曲线的形状。 C、结论:劳动的需求曲线与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全重合。(不用考虑多个企业的调整) (三)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1)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在劳动市场上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a、在产品市场上,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价格,劳动的边际收益就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P。 b、在劳动要素市场上劳动价格是变化的,因而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不再等于劳动的价格。 (2)买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VMP=MLC a、在买方垄断条件下,VMP=MP·P。

b、 MLC为劳动的边际成本。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必须支付给增加的那些工人的工资,第二部分是必须支付给所有其他工人现在已经变得较高的工资。 (3)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供给与需求曲线

由于买方垄断企业是劳动市场上的唯一购买者,因此它所面临的劳动供给曲线与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一致的,而且劳动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劳动的供给曲线之上。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是不存在的。 6.

什么是派生需求定理

答: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a) b) c) d) 7.

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 弹性越大 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 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

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

试运用劳动需求原理分析最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 答: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分析

背景:最低工资立法是各国政府保护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法律,其中心目的是以法律形式来保证工薪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最低工资能够满足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19世纪末,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最早开始实行最低工资立法。尽管我国各地都制定了不同标准的最低工资标准,但还没有完善的最低工资立法。 效果:在未实行最低工资立法的部门,可能会降低工资率而提高就业量;而在实行最低工资立法的部门,由于工资率上升,可能减少了就业量。总体来看,整个经济

是增加还是减少就业量、平均工资率是上升还是下降,是不完全清楚的。 8.

试运用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和替代性分析女性参与劳动市场对男性劳动者工资率的影响 答:女性进入劳动市场对男性工资率的影响: a) b)

男女在不同的经济部门工作,男性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就是独立生产要素,故女性对劳动市场的参与不会对男性的工资率造成影响。

男女劳动者在同一工作中,其中男性劳动者处于管理地位,女性劳动者受到男性劳动者的管理和指挥,男性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为互补性生产要素。女性劳动者的进入将增加对男性劳动者的需求,提高了男性劳动者的工资率。 c) 9.

由于女性劳动者与男性青年劳动者和非熟练工人是替代性生产要素,因此,女性劳动者的市场参与将降低男性青年劳动者和非熟练工人的工资率。 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A影响劳动供给的自然因素 ㈠人口规模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比如劳动力参与率不变,高人口增长必然引起劳动力供给总量的增加。 ㈡人口的自然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人口性别比例不同劳动供给也不同。男性的劳动力参与率一般要高于女性。因此,如果一国人口中男性比例过高就会形成较高的劳动供给。 人口的年龄结构不同劳动供给也不同。年轻型和老年型较之成年型社会,短期内表现为较低的劳动自然供给状况。 人口中的民族构成不同劳动供给也不同。 ㈢劳动者个人的身体条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劳动者的身体条件是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 B影响劳动供给的经济因素

㈠劳动者的工作偏好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劳动者的工作偏好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通过劳动者对工作和闲暇的不同选择态度而产生的,这一点将在第三节做出阐述。 ㈡经济周期波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经济增长快速发展时,劳动需求增加,导致劳动供给增加。当经济处于萧条时,劳动需求水平下降,导致劳动供给减少。 C影响劳动供给的社会制度因素 ㈠劳动制度

一国的劳动制度中一般都规定了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这些制度安排对劳动供给具有很大的影响。 ㈡工资制度

不同的付酬制度对工作动力和效率的影响是不同的。 ㈢体制因素

不同的经济体制,对劳动供给造成不同的影响 10.

什么是劳动-闲暇模型?如何利用该模型推到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1)劳动和闲暇

劳动供给涉及到劳动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劳动者可以看成是消费者,他们在闲暇和劳动二者之间进行的选择,就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 (2)利用该模型推到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对特定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受许多变量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受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以及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偏好的影响。理论预期:第一,在保持所有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就越低;第二,在该商品为正常品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第三,当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化的时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11.

什么是家庭生产模型?

新家庭经济学家认为,家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家庭生产理论认为,家庭实际上进行着大量的生产活动,家庭将时间和各种购买的投入结合起来以生产“家庭商品”供自己使用。家庭生产的实质是要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

(P97图)高工资的人选择A点进行生产,使用较少的时间和较多的物品,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用于生产的总时间少,低工资的人选择B点,情况正好相反。高工资能使人们接受更多的时间和物品,因而进入一条更高的等产量曲线,但仍然使用更为密集的生产技术,如C点。

时间分配的家庭生产理论建立在加里·贝克尔的新家庭经济学的基础之上。 新家庭经济学开始于对家庭经济作用的重新解释。 经济学的传统看法是生产活动只是在企业进行, 而消费活动在家庭进行。 新家庭经济学认为, 家庭起着双重作用, 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与认为个人直接从物品和闲暇中获得效用不同, 该理

论认为家庭实际上进行着大量的生产活动, 家庭将时间和各种购买的投入结合起来以生产“家庭商品”供自己使用。 正是这种家庭生产商品才是家庭效用的最终源泉。从新家庭经济学的观点来看, 家庭生产的思想作为一种表述人们不易划分为闲暇或工作的那些时间用途的方法是特别有意义的。

( 1 ) 家庭等产量曲线。 当我们把生产的概念扩大到家庭消费的每一样东西时,闲暇和物品不再作为效用的直接来源, 我们把时间和物品都作为家庭生产的投入品看待。 家庭生产的等产量曲线就是指在生产同样家庭商品产量的家庭生产时间和购买物品的不同要素组合的轨迹。 如图 3-13 所示, 横轴代表家庭生产时间, 从左到右计算, 而市场工作时间从右向左计算。 纵轴代表用收入购买的市场商品数量。

( 2 ) 效用最大化、家庭生产与劳动供给。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 个人的目标是选择效用最大化的物品和闲暇的组合。 家庭生产的实质也是要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 惟一的区别是物品和时间通过家庭生产商品而间接提供效用。 虽然效用最大化的解释发生了变化, 但基本逻辑思想没有变。

我们用一个简单模型对家庭生产理论进行介绍。 假定只有一种家庭商品 Z ,它可以用不同数量的物品 G 和时间 T 生产出来。 物品的市场价格为 P , 时间的价格为个人的工资率 W 。 假定工资是已知的, 并且个人在该工资下可以工作愿意的任意工作时数。 如果一个人多工作意味着将减少用于家庭生产的时间, 同时采取一个更为物品密集的生产技术。

在以上假定下, 我们首先考虑增加一单位家庭生产时间对家庭效用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两个方面的: 第一, 家庭生产商品 Z 将会增加; 第二, 由于 Z 的消费增加, 故总效用增加。 参见下式表述:

( Δ U/ Δ T ) = ( Δ Z/ Δ T ) × ( Δ U/ Δ Z ) ( 3.8 ) 式中,( Δ U/ Δ T ) 表示时间的边际价值, 用 MVT 表示; ( Δ Z/ Δ T ) 表示生产中的边际时间产量, 用 MPT 表示; ( Δ U/ Δ Z ) 表示家庭商品 Z 的边际效用, 用 MUZ 表示。 故上式可以写为: MVT = MPT × MUZ ( 3.9 )

其次, 考虑增加一单位家庭生产物品投入对家庭效用的影响。 同理, 其影响也是两个方面。 我们类似地可以得到以下等式: MVG = MPG × MUZ ( 3.10 )

其中: MVG 表示物品的边际价值, MPG 物品的边际产量。

由于在家庭生产中花更多的时间意味着在劳动市场上工作较少, 因而在家庭生产中使用的物品就较少, 故效用最大化条件涉及 MVT 和 MVG 的比较。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 时间的边际价值 MVT 等于工资率 W , 物品的边际价值 MVG 应等于其在商品市场上的价格 P 。 若工资率和商品价格相等, 即 W = P , 则家庭总可以通过选择 T 和 G , 使 MVT = MVG 。

在一般情况下, 下式是成立的: MVT/W = MVT/P ( 3.11 )

我们从上式可知, 除了改变对问题的生产方面的解释外,这个条件与劳动—闲暇模型推出的式子是相同的 。在两个模型中,对时间和物品的选择都应使效用价值与其价格成比例。

上述问题包括怎样组合时间和物品以生产 Z 以及生产多少Z 这两个净效应。家庭生产方法的独特性在于,它使人们认识到不同家庭在如何选择生产家庭商品上有着重大的区别。我们知道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家庭商品生产应该按成本最小的途径进行。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物品价格对所有消费者都是一样的,但不同家庭不同的个人时间价值不同。简而言之,个人之间的工资率不同。高工资的人一般选择更为物品密集的方式生产家庭商品,因为物品的相对价格对他们来说较低;而低工资的人则通常使用较为时间密集的方式生产家庭商品。

如图 3-14 所示,高工资的人选择 A 点生产,使用较少的时间和较多的物品;低工的人选择 B 点生产,使用较多的时间和较少的物品。虽然高工资的人将用较少的间和较多的物品生产任何给定数量的家庭商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用于家庭生的总时间较少。高工资能使人们接受更多的时间和物品,因而高工资的人们会进一条更高的等产量曲线,但仍使用更为物品密集的生产技术 ,如在 C 点生产。

( 3 ) 家庭生产的劳动供给曲线。为了推出家庭生产条件下的劳动供给曲线,我需要考虑当时间价格变化时,用于家庭生产的时间如何变化 。一般认为,企业很少 使用价格上升的生产要素,而家庭生产却不同 因为当时间价值增加时增加了家庭这个“企业”的财富。见图 3-15 所示,假设某个人的起始位置在 A 点,考察当工资增加时的效应。

首先,当工资增加时,时间的价格上升,这样即使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出,消费者也会移向 B 点,用某些目前不太贵的市场商品替代时间,即发生替代效应。其次,工资率的增加会增加个人的收入,使消费者有可能购买更多的市场商品和更多的时间, 因而增加了家庭商品的生产和消费,这是收入效应。同劳动—闲暇选择模型相比较,这里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要复杂得多。 消费者只有通过增加所有的生产要素来增加家庭商品的生产会更加有效。故在家庭生产情况下,收入效应会使家庭增加物品和时间的数量,因而减少劳动市场工作时间,最终结果是 C 还是 C′ ,取决于收入效应的相对强度。正如劳动—闲暇模型一样,由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相反,家庭生产模型也没有预言工资率上升时劳动供给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总之,家庭生产模型把时间视为一种生产性投入得到了两个结论: 其一是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它本身的变化而变化; 其二是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家庭生产过程。 例如, 家用电器改变了家庭的生产过程。 这两个结论不是由劳动—闲暇选择模型提出来的, 对于我们理解 20 世纪以来已婚妇女从事市场劳动活动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比较家庭生产模型与劳动-闲暇模型的异同。

相同点: 1. 2. 3.

都以分析劳动者时间资源上的分配决策为基础。 得出结论相同。

相对于市场劳动供给模型来说,劳动闲暇模型和家庭生产模型都探讨的是个人劳动供给情况

不同点: 1. 2.

家庭生产模型将家庭视为生产单位,而劳动闲暇模型将家庭视为消费单位。

家庭生产模型弥补了劳动闲暇模型的两大不足之处。其一,劳动闲暇模型忽略了家庭背景,即劳动者的供给决策往往是丈夫和妻子在家庭联合做出的。其二,劳动闲暇模型忽视了人们在劳动和闲暇之外还要参加家庭劳动,即该模型没有完全考虑到人们对于时间资源上的分配决策。而家庭生产模型则弥补了以上缺点。不仅将家庭背景考虑在内,而且还运用交叉替代效应,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3.

家庭生产模型除了得到与劳动闲暇模型相同的结论之外,将时间作为生产性投入还得到了两个结论:其一,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它本身的变化而变化;其二,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家庭生产过程。 1)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生产活动只是在企业进行,而消费活动在家庭进行。在家庭生产模型中,家庭起着双重作用,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家庭实际上进行

着大量的生产活动。 2) 3)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闲暇和物品时作为效用的直接来源,而在家庭生产模型中,时间和物品是作为家庭生产的投入品。

在劳动—闲暇模型中,个人目标是为实现效应最大化去进行物品和闲暇的组合选择;使用的是边际替代率MRS;在家庭生产模型中,实质也是要使整个家庭的

效用最大化,唯一的区别只是物品和闲暇的组合对效用的影响是通过家庭商品的生产间接起作用的,使用的边际替代率是MRTS。在两个模型中,对时间和物品的选择都应使效用价值与其价格成比例。 4)

两个模型体现在劳动供给曲线上不完全相同。假设一个人的工资上升,家庭生产模型与劳动——闲暇模型中都发生替代效应。但是,在劳动闲暇模型中,工资

上升的收入效应直接表现为对闲暇的消费需求上升;而家庭生产模型中,收入效应表现为生产扩张的可能,而这种扩张不可能只去增加一种生产要素。 5)

由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相反,两个模型都没有无法准确预言工资率上升时劳动供给是增加还是减少

可见,两种的模型的结论虽然一致,但家庭生产模型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家庭时 间是一种生产性投入要素。家庭生产模型把时间视为一种生产性投入得到了两个结论:其一是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他本身的变化而变化;其二是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家庭生产过程 13.

什么是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理论?

人们在生命周期的不同期间内,从事市场工作的生产率与从事家庭工作的生产率不同,因此人们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劳动市场供给的工作时间也不同。经济学家通过动态的劳动供给模型来研究整个成年的生命周期内最优的时间配置。同时也对已婚妇女的市场参与模式、退休年龄选择以及男性参与率下降等原因做出解释。

人们实际工资率的生命周期模式是一个倒U型的,实际工资率从生命的中期到后期迅速上升然后下降。由于存在这种收入模式,在一个人的黄金工作年龄内,额外一小时的闲暇的机会成本要比生命后期高得多。其含义是人们在生命周期的中期市场工作报酬是最大的,而将闲暇推迟到生命周期的后期。

由于人们在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内,从事市场工作的生产率与从事家庭工作的生产率不同,因此人们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劳动市场供给的工作时数也不同。未找到目录项。

近年来,经济学家已经通过建立动态劳动供给模型进一步拓宽了劳动供给理论。这些动态劳动供给模型能够预测个体在整个成年的生命周期内的最优时间配置,同时也对已婚妇女的市场劳动参与模式、退休年龄选择以及男性参与率的下降原因等问题做出了合乎常识的解释。

理论的内容包括:1 人们实际工资率的生命周期模式是一个典型的倒U形,实际工资率从生命周期的中期到后期迅速上升然后下降,原因是人们拥有的技术已经过时,并且在职培训减少。2实际工资因为经济增长在长期是上升的,工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导致倒U的年龄/收入结构,对于下一代的同年龄组的人而言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向上移动,分离出来的对生命周期内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非常类似于家庭联合劳动供给模型在静态下的情况。假定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超过

替代效应,那么生命周期模型预言增加一单位闲暇的最优的时间是一个人市场工作年限结束的时候,因为那时的机会成本是最低的。因此,较早的退休是对于因收入效应而导致的闲暇需求增加的理性反应。3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优时间是在一个人生命周期的早期,原因有二:第一,由于一个人年轻,因此将时间资源用来投资教育的机会成本是最低的。由于工资率随着一个人的年龄而上升,因为随着年龄增加,一个人的经验和在职培训都会增加,因此当一个人年轻时,投资于人力资本的代价是最低的,因而从经济上来说是合理的。第二,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中,其投资于教育的时间越早,则教育投资的收益就越大。大学教育的直接货币支出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他是在25岁还是45岁都是一样的。然而,年轻人有20年的时间可以收回教育投资,从而使得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大大上升。 14.

利用劳动供给理论分析“带钉”的工伤补偿计划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P103图

(一)与工作第一个小时有关的报酬是负的,处于C点不工作的人重新工作时,发现因为工作其收入大幅下降,工作产生的报酬将会被津贴的减少而抵消,造成了负净工资,这一替代效应妨碍人们工作。

(二)假定不工作时的津贴AC等于受伤前的工资水平E0,如果工人看重闲暇,那么他技能得到原水平的津贴,又能得到闲暇,显然效用增加,工人在C点比在f点境况要好,因为他在U2上,这种收益效应造成早日重返工作岗位。

我们假定工伤补偿计划规定如下:当受工伤之后,工人只要未工作就可以获得与受伤前相等的工资。如果工人找到工作,无论他工作多长时间都不再被认为是伤残,从而不能继续享受津贴。我们利用下图分析这一计划对工人工作激励效应。

如图3-16所示,图中假定受伤前的预算约束线是AB,工资是E0,并且假定工人的“市场”预算约束(即无工伤补偿计划情况下的约束)不变,所以康复之后仍然能得到受伤前的工资。在上述条件下,受伤后的预算约束是BAC;个人的最大效用在C点,即不工作。预算约束包括AC段,AC段看上去像一个“钉子”,正是这个“钉子”造成了严重的工作动机问题。原因有两点:第一,与工作第一个小时有关的报酬是负的,即处于C点(不工作点)的人重新工作时,发现因为工作其收入大幅度下降,工作产生的工资报酬将会被津贴的减少而抵消,造成了负“净工资”。这一计划造成的替代效应显然妨碍人们工作。

第二,假定不工作时的津贴AC等于受伤前的工资水平E0,如果工人看重闲暇(正如标准的向下倾斜的无差异曲线U1,U2所假定的),那么他可以既得到原工资水平的津贴,同时又享受更多的闲暇。显然,效用增加,工人在C点比在f点(受伤前的工资与闲暇的组合)境况更好,因为他处于无差异曲线U2而非U1上。在这种情况下,受益者不工作时的境况比工作时更好,显然会产生强烈的收入效应,阻碍受益人早日重返工作岗位。

由于收入补偿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如何使不幸的工人摆脱困境,不太注重工作激励方面的效果,因此制定一项避免降低工作激励的计划是不易的。例如,在上例所描述的工人偏好中,略低于Ag的津贴既能保证最低的效用损失,又能促使受伤者在康复之后尽快返回工作岗位。因为,如果工人工伤好后继续工作,他将会获得无差异曲线U1,见点f,而获得低于Ag的津贴却不会达到无差异曲线U1。但是,由于工人的偏好不同,所以个人的最优津贴(即产生工作激励效应,同时又保证最小的效用损失)也不同。 15.

分析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经济学一般根据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将所得税区分为3个不同的类型,他们分别是比例税、累进税和累退税制。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方式可以通过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的区别加以理解。边际税率的含义是对个人最后增加一单位货币所征收的税率,而平均税率是总税收与总收入之比。在比例制下,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相等,在累进制下,前者超过后者,因为税率随收入而上升。

边际税率适合于评价替代效应,因为他决定了边际出的闲暇价格。但是对于收入效应,我们必须按原来的工时,一个人富了多少或穷了多少。

由于多数税收变化既影响边际税率又影响平均税率,因而会同时导致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果税收增加,替代效应减少劳动供给,收入效应将增加劳动供给。减税时两个效应完全相反。减(增)税对边际税率的影响比平均税率的影响越大,就越可能增加(减少)劳动供给。

16.

分析我国妇女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趋势。 (1) 从家庭生产模型进行分析 (2)从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分析 (未完待续)

仅做参考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市女性的就业率在建国之前一直处于极低水平。1912年至1920年间,全国女职工人数仅24万人左右,到1930年也只有37万人。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女职工人数约60万人,仅为全国职工总数的7.5%。

建国后,我国妇女劳动力的参与率不断上升。纵观我国城市女性就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迅猛起步阶段(1949年至1957年)。此阶段以参加工作是城市女性力求实现的目标与权利为主要特征,其就业方式为不完全计划式。从就业规模上看,8年间女职工人数从60万人增加到328万人。1952年后,年平均增长率在12.7%,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例由7.5%逐步上升为13.4%。从就业领域看,城市女性就业从集中于轻纺等传统行业向商业、服务业、邮政业等较广泛的领域拓进。

第二个阶段:主观激增阶段(1958年至1980年)。此阶段其就业方式为计划就业式。从就业规模上看,1960年,全国女职工人数猛增到1008.7万人,比1957年的328万人增加了2倍多,占职工总数的比重也由1957年的13.6%提高到20%,上升了6.4个百分点。从就业领域看,城市女性就业可以说几乎包罗了所有行业和多种职业。一方面显示出以往从来未被社会和女性认知和了解的巨大劳动潜力,但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女性就业在行业、职业之间的平均分布,为往后城市女性就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第三个阶段:理性调整阶段(80年代开始至今)。此阶段以城市女性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的自主择业为主要特征,其就业方式为从被动安置转向自我发展式。从就业规模上看,城市女性就业的比例和总量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但女性就业、转业困难不容忽视。1996年与1978年相比,女职工人数增加78.5%,年增长率为4.36%,而职工总数的增长为56.3%,年增长率为3.13%。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导致城市女性下岗失业比例偏大。

总体来说,我国改革开放20余年来,城市女性就业一方面就业机会大量增多,就业比例得到迅速提高。目前,在全国7亿从业人员中,女性占47%,比世界妇女参与劳动平均比例高出1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引起就业结构的调整,过去占第一、二产业近半数的城市女性必然有相当部分要退出原有产业领域,下岗或转向新的领域再就业。 17.

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表示的是怎样的经济含义。

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表示:在当前时期付出的成本可望它们在将来能够带来收益。在决定投资的时候,人们将付出的成本与得到的收益进行比较,比较的基础是将未来的收益值按某一贴现率折现。由于假定投资主体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所以,只有在收益大于或等于成本的时候,才会维持投资意愿。一般,有两种方法来评估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1.净现值法

把未来收益与成本按预定的贴现率进行折现后,比较两者的差额。若差额为非负值,投资主体将有继续投资的意愿;反之,将终止投资。

2.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是预期收益的现值和总的投入成本相等时,所得的折现率r,即是个人所能接受的最低利息率。将所得内部收益率r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S加以比较。如果r>s, 人力资本投资是可以进行的。 18.

普通培训和特殊培训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应怎样安排他们的成本和收益?

普通培训: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对多个雇主同样有用。这类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基础技能和素质,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技能的通用性,无法避免员工的流动。

特殊培训: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只对提供培训的企业有用,或者说能够提供培训的企业的生产率比其他企业要高的多。这类培训提高了员工在特定领域或岗位的技能,对员工在该企业当中边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一旦员工被解雇或辞职去其他企业任职,培训的价值就不复存在了。

基于两种培训的不同特点,企业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成本收益模型。 模型一(普通培训):

在普通培训中,由员工自己承担成本并获得之后的收益。员工的工资率W总是等于其边际劳动产品价值VMP。(如图p126)

培训前:工资率—W1=VMP1 培训中:工资率—W*=VNP* 培训后:工资率—W2=VMP2

培训中:(W1-W*)的差额部分是培训成本,完全由员工承担。 培训后:(W2-W1)的差额部分为培训收益,由员工获得。

由此,普通培训并不会对员工的离职意愿以及离职的发生产生较大影响。 模型二(特殊培训):

在特殊培训中,成本和收益有提供培训的企业和获得培训的员工共同分享。(如图p127)

培训前:工资率—W1=VMP1 培训中:工资率—W4>W*=VMP* W4W1=VMP1

培训中:(W4-W*)的差额部分是企业承担的培训成本;(W1-W4)的差额部分是员工个人承担的培训成本。 培训后:(W2-W3)的差额部分是企业预期的培训收益;(W3-W1)的差额部分是员工个人预期的培训收益。

在特殊培训的条件下,由于受训员工和企业共同承担培训成本,并且员工由此得到的特殊技能不能被其他企业所接受,所以员工的辞职率要低于普通培训条件下的员工辞职率;同时,企业也不愿意解聘员工。 19.

目前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哪些问题,应该采取怎样措施来解决? 一 教育投资的问题: A总量问题:

首先表现在我国劳动力接受的整体教育水平和国家教育投资数量偏低;另外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还是偏低,虽然其绝对总量不断增加,在财政投资的安排上,教育经费支出不是被放在优先地位上。

B结构问题

主要表现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滞后、地区教育投资水平的不平衡和教育所提供的劳动力供给与实际的劳动需求发生脱节;

结构的另一问题是教育提供的劳动力供给与实际的劳动力需求发生脱节。教育体制的僵化是的我国学校的部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等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 企业投资的问题:

目前,中国许多企业仍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状况是: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严重不足,并且随着企业所在的行业、地区与企业经济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A企业职工培训在我国不是很普及,建立培训制度的企业比例很小,同时经费投入小,参加岗位培训的职工所占比例也很小。 B企业职工培训在不同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二产业一般好于第三产业,尤其是在制度建立以及提取和使用培训经费两方面。

C企业职工培训在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间存在显著差异。企业职工培训的实施状况序依次是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以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

D企业职工培训在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中西部地区尤为薄弱。东部地区的企业职工培训状况明显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好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内部各城市间的发展差异要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地区间的改革开放差异程度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 我国人力资本现状:

A人力资本结构失衡:高智能、高技术劳动力所占比重极小;

B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特别是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的人力资本严重匮乏; C人力资本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重大差距 D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低下 解决对策:

A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人力资本投资对高质量劳动力供给的意义;

B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调整投资结构。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中,要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体作用,并带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同时,要注意到我国由于受财政收入的限制,在短时间内大比率地提高财政投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方面在现有投资的基础上,调整投资结构,重点扶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采取合适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民间投资参与举办各类教育。

C从根本上讲,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建设。首先要为人力资本投资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其次,生化教育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引进市场机制,从而使教育所提供的劳动力与社会所提出的劳动力需求发生较为密切的联系,教育水平和教育机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教育的投资效益水平。 20.

试述劳动力流动的成因

1. 区域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

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各国或不同地区之间有很大差异,影响因素有:一,人口或劳动力的自然因素不同;二,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直接影响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增长赶不上生产队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吸引劳动力的流入。 2.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劳动力供求的不同。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被逐步吸收,就业机会丰富,吸引劳动力的流入。 3. 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差别

同质劳动力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工资收入不同,造成劳动力的国际或地区迁移,即从低工资地区流向高工资地区。

另外,一部分劳动者会从工资报酬分配结构较为平均的地区流向其他地区,这一部分劳动力一般是应该获得更高工资的劳动力。 4. 经济周期引起的波动

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发展良好,劳动力需求大,会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当经济衰退时,劳动力市场急剧收缩,失业率大幅上升,劳动力被迫流动。 5.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劳动力会随着资本向国外的流动而产生流动。当一个国家的跨国公司建立之后,要在国外建立分公司、子公司,出雇佣当地劳动力以外,总要带去一定数量的本国职工,产生劳动力迁移和流动。 6. 强化工作匹配的意愿

从单个工人的角度来看,变换工作是一种有成本的交易这种交易只有在预期收益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才会被当事人自愿采取。所以,为了寻求更高的工作匹配度,劳动力会产生流动。 21.

试述单个劳动力个人流动的经济模型及其含义。

单个劳动力个人流动的经济模型

(一)

劳动力流动基于以下两种假设:

(1)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自愿迁移的行为。 (2)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流动的自由选择性。

如果与流动相联系的收益现值超过了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的总和,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劳动者要么会决定更换工作,要么会进行砥砺上的迁移,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如果贴现之后的收益并不比成本高,那么,劳动者就不会决定进行这种变动了。

劳动力迁移的公式

估计劳动力流动净收益的公式为:

净收益现值 =

Bjt-Bot/(1+r) -C

t

(1)如果某人的净收益现值大于0,意味着收益期望大于由于劳动力流动带来的货币和心理的综合成本,此人将会进行流动。 (3) 如果某人的净收益现值小于0,该人将不会流动。

(2) 其他情况不便的条件下,两种工作之间的效用差越大,净现值就越大,就越有可能流动。 22.

分析非法流动和移民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影响

非法流动与移民:外来劳动力对劳动市场的影响 1、当前主要的观点:两种相反的观点

观点1:非法流动或移民挤占了当地居民或合法移民的工作机会。

观点2:非法流动或移民从事的工作,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公民所不愿干的,因而不会挤占他们的工作机会。 但是,上述两种观点都未免太简单化了,因为它们忽视了供给和需求曲线的斜率。 2、科学理解潮流流动与移民对劳动市场的影响

(1)外来移民并没有按1∶1的比例挤占当地公民的工作岗位。若N2—N3名外国人被驱逐,本地人就业的数量将从N3上升到N1,工资从W2升到W1,N2-N1个工作岗位被摧毁。尽管驱逐外国人增加了当地人在这一劳动市场的工资和就业水平,但当地居民的就业不是同比例增加的。

(2)任何发达国家或地区公民还是愿意从事体力活的。只是在W2低工资水平的情况下,才存在发达地区本地公民的“短缺”,在W1时,并不存在短缺。 3、移民的经济影响:

(1)移民侵害部分当地体力劳动者的利益,但因素得出侵害全体本地人利益的结论是错误的。 (2)“廉价”劳动的流入有利于这类劳动的消费者。 (3)重体力劳动的雇主显然受益,至少短期如此。

(4)那些与非熟练移民没有密切替代性的劳动者,因劳动力的流入而受益。 23.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影响劳动力流动的?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有很多,有社会历史因素,也有文化因素,但是对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流动影响最大的因不比还是经济因素。经济因素通过以下各种因素发挥作用的。 (一)年龄。

1.一个人越年轻那么他从人力资本投资中所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也就会越高

2.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联系紧密,流动所造成的心理成本会变得更高,阻碍流动。 3. 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所带来的社会成本也会更高,阻碍流动。 (二)家庭。

劳动力流动成本会随家庭规模的扩大而成倍增加。

(1)未婚比已婚更易流动;(2)妻子就业阻碍着流动;(3)妻子就业时间越长,家庭越不易流动;(4)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不易流动。 (三)教育。

教育是同一年龄群体内部影响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历越高,越有可能流动。 (四)流动的距离。

1.距离越远,可能流动的劳动力获得工作机会的信息越有限。

2.流动距离越远,流动本身以及流动后探望亲友和家属的交通问题等有关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增加。

3.不过,高智力的劳动力流动往往背离“流动人数虽距离的延长而减少”的规律,反而出现远距离流动人数增加的现象。 (五)职业与技术等级

流动率与技术等级成反比。专业技术人员之所以变换岗位很频繁,但很少改变职业是使变换岗位可以更好地发挥职业特长,而改变职业则会丧失专业优势。 劳动力流动不单受个人因素影响,劳动力总体因素也占一重要角色。因此,若从劳动力市场总体因素来考量,劳动力市场能否留住本市场的工人或吸引别的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重要的决定银子也包括诸如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数(可代表市场之潜在经济规模)、就业成长率、失业人口数及失业率、都市化程度、产业结构形态、所得水准和环境品质等。 24.

怎样看待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收益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

(1) 对雇主:当一个有经验的工人离职而有一个缺乏经验的工人替代时,雇主就要支付训练费用,并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承担新工人生产效率低所带来的损失。 (2) 对雇员:某些流动可能会造成事业。

(3) 对整个社会:劳动力流动需要支付大量的经济和心理损失费用、承担失业的风险和痛苦,社会也要为此而付出代价。 员工自愿流动的收益与评价:

对收益的评价主要用个人价值的实验率来进行评价。个人价值实现率S=V/V0 (V-实际价值,V0-员工期望值)。当员工感受到的工作实际价值低于员工的期望值时,员工就产生变换工作的动机,进而产生流动。当进入一个新的岗位时,由于是经过自己的选择,起初,实际价值是符合员工期望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在新岗位上员工会产生更高的期望值,而有可能进行下一次流动。

总之,员工的自愿流动的收益是经济收益的提高或其他非经济因素的改善,提高工作满意度。这种流动可以合理优化劳动力配置,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对于劳动力市场双方都是及其重要的。 25.

你如何看待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应采取什么对策

劳动力流动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动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劳动力从低生产率、低收入部门(农业)向高生产率、高收入区域(城市)和部门(如工业)的转移,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

就目前来看,在我国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有以下四大流向:一是从农村、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流动;二是由内地落后城市向沿海发达城市流动;三是由各地传统经济部门向新技术、新产业开发区流动;四是由技术力量雄厚的部门和单位流向技术力量薄弱的部门和单位或技术雄厚部门或单位之间的流动。

流动的范围也将打破各种界限,逐步扩大,由企业内部流动发展到企业之间流动;由省市内部流动发展到省市之间流动;由国内流动发展到国际之间的流动。 1.

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农村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流动,不实行跨区域流动;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实行跨区域流动。 2.

城乡劳动力流动整体现状

城乡劳动力的流动,使得在城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农民工。这里所讲的农民工,既包括那些跨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也包括在原籍居住地乡镇企业务工的农民。目前,我国农民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人员达1.32亿,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25%左右。如果再考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的8000-9000万农村劳动力,则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在2.1-2.2亿之间,占农村劳动力总资源的40%还多。 3.

劳动力流动特点:

(1)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和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均在加强。

(2) 社会网络对迁移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3) 省际间流动人口所占比重将持续增长 (4) 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呈现多元化趋势 (5) 劳动力自我预期提高 应采取的对策: 1.

城市改革政策

(1) 坚定不移地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清除劳动力流动的指导性障碍。改革的难点是剥离户籍制度背后的城市偏向性的各种福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

(2) 改革城市住房制度,加快建立面向包括城市农民工在内的低收入阶层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

(3) 改革城市用工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让农民工平等参与就有竞争,平等地享受劳动权利和劳动保险,消除城市就业歧视。

(4)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力度。首先,国家要把小城镇发展作为一项大的发展战略纳入国家和各地发展规划;其次,要以县

城、中心镇和乡镇企业发展的集中地为依托,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布局,统一规划,积极推荐小城镇建设;三是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运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建立可持续的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和管理体制。

2.

新农村建设政策

(1)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对现有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的培训力度,用十年的时间培养出一代有文化有技术的新人。这是今后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

要高度重视对40岁以下尤其是25岁以下青年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其次,要对农村学龄儿童实行强制性九年义务教育,鼓励完成高中教育。

(2)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是实现“村村通”工程。并且可以将资金重点用在通电和通广播电视工程上,因为这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的观念转变和人力资

本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动。

(3)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建立和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一要重视和维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二要稳定和维护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对外出劳动力不能取消或随意

收回其土地经营权,一消除劳动力外出的后顾之忧;三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机制,要鼓励土地流动和转包;四要积极谈说和建立农村人口进城宅基地置换制度,降低农民在城市置房的成本和迁移成本。

(4) 因地制宜地做好村镇发展规划,允许农民到就近的集镇建房。房屋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既涉及到农民收入和消费,又涉及到是否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和

推动经济增长,值得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

(5) 加强政府对农民的金融支持,建立和完善农村信贷和保险体系。

(6) 发展职业中介,规范劳动力迁移网络。在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农民工就业的成功率和稳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和心理成本。 解决对策:

1、 在降低劳动者偏高的流动成本方面:

A将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投资行为看待。对政府来说,应加强职业信息系统和中介机构的建设,降低劳动力在流动中的成本支出。对个人来说,不仅要考虑现期收入与预期收入的比较,还应考虑流动成本的可能变动,遵循收入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原则,动用可能的资源以支持合理有序的流动,降低流动成本。

B强化劳动者的流动激励,通过财政援助推动劳动者的流动。鼓励在有过剩劳动的地区创造就业岗位,通过采取发放迁居津贴,在工资、雇用上优惠鼓励企业到劳力过剩地区投资等办法,把财政援助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增加劳动力就业结合起来。

C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是要扩大社保覆盖面,逐步将参与流动的劳动者全部纳入到社保体系中来;二是建立覆盖全国各地和各行业的社会化保障体系;三是在现行户籍制度尚无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可考虑在流动人口中首先推行工伤、医疗保险,最后逐步实现本地户籍人口与流动劳动力人口公平地享有社会保障。

D完善法律法规制度。首先应抓紧与劳动法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促进就业、劳动保护等一系列配套法规建设;二是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参与流动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快配套规章制度建设,逐步制定全国统一规范的劳动力流动管理制度。 2、 在户籍制度和城市化管理改革方面:

E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可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管理水平的状况,首先推动劳动力在中小城市之间的自由流动,继而推动劳动力在我国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间的流动以及城乡之间实现良性对流。

F加快城市化进程,尤其应加快我国有潜力、有前景的大中城市的发展。

G加强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以减少流动人口因不稳定、无人管理而导致的不良事端。

H帮助城市剩余劳动力应尽快从政府保护中解脱出来,转变就业观念,与外地或农村进城劳动力进行平等竞争。 I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是在农村适时适度规模经营的契机,可把握时机同时推进农村农场化进程。 26.

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含义是什么?怎样理解前市场差别和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关系?

劳动力市场歧视是指在现行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相同生产率的劳动力,由于在一些非经济个人特征上有所不同,如种族、性别、信仰、区域、年龄等方面不同,而影响了他们获得同等报酬或获取同等就业机会。

前市场差别发生于人们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之前,而劳动力市场歧视则发生于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前市场差别和劳动力市场歧视对劳动力市场的状况都会产生影

响。前市场差别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社会使得有些成员只能接受较少的教育或者得到较差的健康照顾等等。劳动力市场歧视则是指在现行劳动力市场上一切经济方面都相同的个人之见的报酬差别。这些人具有相同生产率,只是在一切非经济的个人特征上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了他们获得同等报酬或获取同等就业机会。

关系:前市场差别和劳动力市场歧视对劳动力市场的状况都会产生影响。由于具有某一标志(如性别、年龄、民族等)的群体,平均生产率水平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在性质上可以归结为前市场差别;如果生产率水平相同,仅仅由于某一标志(如性别、年龄、民族等)而产生的报酬或工作机会上的差异,可以作为劳动力市场歧视的证据。 27.

个人偏见模型是怎样的?雇主歧视、雇员歧视和顾客歧视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经济学家们通常认为存在三种可能的劳动力市场歧视来源, 而每一种歧视来源又都有一个相关的模型, 来说明歧视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的后果是怎样的。 歧视的第一种来源是个人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作为同事的雇员以及顾客不喜欢与某些特定标志的雇员打交道而造成的。

建立在个人偏见基础上的模型一般都假设雇主、顾客或是雇员存在“偏好型口味”,也就是说,他们偏向于不与某些特定人口群体中的成员打交道。这种模型首先假设存在一种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在这种劳动力市场中的单个厂商被看成是“工资接受者”;然后,再来分析这些偏好口味对工资和就业的影响。

雇主歧视:a雇主对具有某种特征的雇员有偏见,所采取的形式可能是雇主不愿与某类雇员成员发生联系,表现为雇主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都更愿雇佣一些人而不愿雇佣另一些人,也可能表现为职业隔离。

b.在此种模型下,即便所有人的实际生产率是相同的,雇主仍然假定他们所偏好的一类雇员有更高的生产率,而其他人的生产率在雇主那里的贬值完全是出于一种主观上的印象,雇主的偏见越深, 实际生产率被打折扣的幅度越大。

c.非歧视性雇主在雇用劳动力成员时,会将雇用水平一直扩大到使得他们的边际产品等于他们的工资的那一点上,而歧视性雇主则在到达那一点之前就停止了。因此,歧视性雇主为了坚持他们的偏见就不得不放弃一部分利润。

d.雇主歧视似乎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有歧视性的企业会比那些没有歧视性的企业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雇客歧视:a在有些场合下,顾客可能更偏好于让某类劳动力来提供服务,而在有些场合则偏好让另一类来提供服务。

b顾客歧视将会导致相互隔离的工作场所出现,至少是那些与顾客有较高程度接触的职业种群中情况会是这样。

c在存在顾客歧视的情况下,在不同的职业中,属于不同非偏好群体中的成员在工资报酬被降低的程度上是不一样的,它取决于顾客对于每一群体成员的偏好程度。

雇员歧视:a占优势地位的雇员可能会避开那些使他们不得不以一种自己不喜欢的方式与另一类成员打交道的工作。

b企业可能要去适应这些工人的歧视性偏好。雇员歧视的存在对于雇主来说可能是成本很高的,但是要想摆脱它们的成本也同样是很高的。 c适合雇员歧视的方法之一是在隔离的前提下进行雇用,这样,不同人口群体背景中的雇员就不需要彼此发生联系。 28.

统计性歧视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会给相同素质的劳动力带来不同的待遇?

统计性歧视是指,当企业试图对这些求职者的潜在生产率进行估价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求职者所属的群体所具有的某些一般性信息来帮助自己完成这一工作。如果这些群体特征成为企业雇佣决策的组成要素,那么即使是在不存在个人偏见的情况下,统计性歧视也有可能会出现。

由于统计性歧视的存在,雇主在评估求职者的潜在生产率时,会参考求职者所属的群体尽管他可能会引导雇主做出正确的雇佣决策,但也有可能把群体特征强加在那些虽然属于这一群体但其自身的群体特征并不十分明显的身上。这样,统计性歧视就会导致了在占优势的雇员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可衡生产率特征的情况下,导致雇主产生对前者的系统性偏好。此时,处于不同群体的相同素质的劳动力就收到了不同的待遇。

原因:如果根据求职者的个人特征(测试分数、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不能对其实际生产率做出完全预测,则企业在作出雇佣决策时将会同时利用求职者个人的资料及其所属群体的群体资料来作为决策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相同的可衡量性生产率特征的人可能因为所属群体不同而得到系统的不同对待。 29.

非竞争性歧视模型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拥挤效应。即在某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需求相对应的劳动力供给过多,即所谓过于拥挤,使工资率过低的一种现象。拥挤效应,来源于职业隔离,而职业隔离则来自雇主的偏见和歧视。

2双重劳动力市场。即将劳动力市场看成是被隔离的两大非竞争性部门:主要部门和从属部门。主要部门提供相对较高的工资率、较为稳定的就业、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发展机会。而从属部门则相反。大部分弱势就业群体成员都是在从属部门中就业的,而这导致了一种长期延续下来的对他们的歧视。究其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资本家将劳动者分离开来以防止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一种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力量。而新古典理论认为是由于对不同类型的工人进行监督时所付出的成本差别造成的。

3与搜寻成本有关的买方独家垄断。所有的雇员都存在寻找工作的成本,由于歧视性雇主的存在,某一群体被迫承担较高搜寻成本,这会导致其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边际费用曲线更为陡直,进一步导致他们的“工作匹配”质量更差,因而工资往往要更低。

4串谋行为。雇主们彼此联合起来,合谋对某些劳动力群体进行压制,从而制造一种被压制群体不得不接受买房独家垄断工资的局面。资本所有者是歧视的受益者,而被压制群体都是歧视的受害者。 30.

可比价值理论和市场经济的一些观点有时存在着不一致性,为什么应以市场竞争原则作为调节劳动供求的主要力量?

可比价值的理论内容认为:如果两种工作需要同等的技能水平,就应该获得同等的报酬。根据该理论,即使在两种工作中所需要的实质技能很不同,上述结果也应适用。可比价值理论可以看作“专家”根据各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大小、工作的物理条件,以及其他各种可能的特点分别给工作的各个特

点分配点数的这样一种政策。可比价值理论的反对者认为,雇主有可能会利用工作评价来把某些既定工作的工资不公正地提高到市场水准以上,而高出了本身工作的价值。而经济学家认为,无论是何种原因,工资都是劳动力的价格,由于价格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又起着如此关键的实际作用,所以最好是让它自发地发挥作用而不要对它们加以管制。因此,应以市场竞争原则作为调节劳动供求的主要力量。 31.

你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上是否存在歧视,如存在,请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一、 存在歧视,具体表现为下:

性别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这种歧视现象较为普遍。女性遭受到普遍的就业歧视。一般认为,性别歧视通常采取两种比较明显的形式。一种是工资歧视,另一种是职业歧视。

年龄歧视:该种歧视现象也十分严重。年龄稍偏大的劳动者往往会面临招聘时的年龄限制。

户籍歧视:这种歧视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在招聘中歧视外来人口,大学生就业有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之别,有的根本就不招收外地生源。还有“城市人”对“乡下人”的歧视也非常严重。

二、 对策:

市场环境:应从确立市场的公平竞争方面,做一系列有益的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减少产品市场或劳动力市场结构方面垄断行为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政府通过分阶段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逐步推进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的建立。

法律建设:法律建设上应及时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发挥维持市场公正和保护弱者权益的作用。近年来歧视性行为时常见诸于报端,法律也应及时跟上我国加入WTO后国家改革开放新形势,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和有效运转。

文化建设:要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还有必要全面加强全社会的文化建设,提高广大雇主、雇员和人民的公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歧视现象的发生。法理型的原理告诉我们,真正的社会变革必须在人们的心灵发生了转变后才能完成。 32.

工资和薪水的区别

工资是雇用劳动的报酬,这一表达强调了工资与“雇用”联系的本质特性。与工资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薪水,两者都是雇用劳动的报酬形式。 1. 2. 3.

支付方式不同。工资通常则是雇主以现金的方式直接支付给雇员一种报酬形式。而薪水通常是雇主通过银行再转支付给雇员的报酬形式; 支付时间不同。薪水通常是以月或年作单位,固定定期支付给雇员,而工资则以日或周,对雇劳动或者服务的一种支付。

支付对象不同。一般而对以工作品质要求为主的报酬支付称之为薪水;而以工作数量要求为主的报酬支称之为工资。换言之,劳心者的收入为薪水,而劳力者的收入为工资。

33.

目前在我国影响工资的内在要素在下降,而外在要素在上升,试分析其原因

影响工资确定的内在要素主要是指工作特性及状况相关的因素,如:员工的劳动和工作努力程度,职务高低与权力大小,技术和训练水平等。而影响工资确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与工作特性与状况无关,但对工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一些市场经济因素,如:生活费用或者物价水平,企业的经济状况,地区或行业的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等。

而目前外在因素对我国工资的影响上升,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工资有决定性影响的是一套系统的人事管理制度,所以职务高低与权力大小会影响工资水平。而进入到市

场经济以后,劳动力的配置也会摆脱过去政府分配制度,步入市场化轨道。而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自然受到市场调节的影响,更多地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决定。 2)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且这种剩余劳动力已从早前的农村劳动力扩展到了大学生。户籍制度的限制降低,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到沿海地区

打工,而农民工的技能知识水平较低,且供给远大于需求,使得工资一度决定与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到了最近几年,由于大学扩招,中国大学生人数迅速上升,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严重社会问题。虽然大学生比农民工具有更高的知识,人力资本价值等等,但同样是供过于求,使得市场的供求成为了工资的主要决定作用。所以虽然随着劳动生产率(内在要素)的提高,中国劳动者工资水平的确有上升。但从实际劳动生产率来看工资水平增长的速度仍然落后于实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因为工资水平的上升受到大量劳动力闲置的制约,说明影响我国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3)工资在总生产占有较大的比重。因为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方面,它对商品的价格最终对物价总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当企业增加产出量时,工资和其他投入要素的价格便会相应提高,从而带动单位劳动力成本和物价总水平的上涨,推动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又推动物价上涨的螺旋式上升。这说明物价水平是工资水平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34.

补偿性工资理论是否有现实意义? 有。

首先,差别补偿性工资的两个重要效果是:第一,该工资可以吸引人们来完成令人不愉快的工作。接受这些令人不愉快工作的个人通常是那些可以按照最低成本完成这些工作的人。第二,运用差别补偿性工资吸引职员从事令人不快的工作提高了人工成本,雇主可以通过改善环境来降低人工成本。

其次,从制度设计上来说,补偿性工资理论为薪酬设计中环境工资和津贴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35.

我国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存在怎样的问题?

不公平,没效率

问题一:国企高管与职工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比悬殊。一是国企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国企内部高管薪酬与职工工资差距明显,已是不争的事实。二是国企高管薪酬

地区差距。三是国企高管薪酬行业差距。四是国企高管薪酬差距不断扩大。一方面,国企负责人实际平均薪酬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垄断行业与一般行业之间国企高管薪酬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

问题二:国企高管盲目自定薪酬,相当随意。当前国企负责人的薪酬标准,绝大多数是企业自己定。主管机构审批,其中的决定性意见出自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导致“打工者”为自己制定高薪酬并在公司内部获高票通过的怪现象。

问题三:国企高管薪酬与绩效脱节,缺乏相关性。相当多的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无关,不少公司高管薪酬在公司利润下降时还在上升。 问题四:国企高管薪酬管理失控,运转无序。

问题五:国企高管薪酬激励不足与激励不当共存,混淆是非。首先表现为对经营者的激励不足,经营者的报酬从总体上讲普遍较低,且薪酬的主要形式仍然是货币性报酬。尽管也有企业事先设立了考核标准,但根本不能很好地与经营者的努力程度相联系,更没有体现出企业的战略目标。薪金高低的标准更主要表现为与职位的高低相联系,报酬契约更多的是诸如在职消费等隐性契约。其次表现为对经者激励不当的问题。我国国企高管人员经营业绩好坏的评判标准还主要是利润指标,导致其薪酬制度在设计上缺乏有效而长期的激励作用,造成其行为模式的短期性。

1、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报酬低下、激励不足。“中国有世界上最低的工资”问题被提出和批评。

2、我国对股票期权实施中有很多政策限制,存在很多障碍,加之资本二级市场状况不佳,不完善,因此高层管理人员的股票期权等延期性报酬支付方式的实现也面临很多困难。 36.

怎样认识当前我国某些歌星、电影明星的高收入,政府对这种高收入应采取什么政策?

从经济租金理论上讲,演艺圈明星高收入源于其名声、形象等要素的不可替代性,明星代表的一系列大众影响力的供给是相对固定且基本不能被生产的。而基于这样的价值,明星具有了获得经济租金的权利。

明星高收入正当合理的内在原因 演员、歌唱家、舞蹈家等,所获得的高额报酬就是基于这两个原则才能稀缺、美妙。 明星高收入正当合理的外在原因 消费者一方面鄙视他们的人品,一方面对他们的才能又给予最丰厚的报酬。

?

如果公众舆论对这类职业的态度或偏见有所改变的话,那他们的货币报酬很快就会减少。更多的人会要求从事这些职业,竞争会迅速降低他们的劳动价格。

消费明星的合理性——明星苦并快乐着

?

明星与普通老百姓有很大不同,绝大多时候他们无需汗流浃背,仅凭自己的名气便可坐收滚滚真金白银。但是,社会的普遍规则往往是,一旦某人的钱来得太容易,他就必然与普通百姓有所区别,有所放弃或勇于放弃。 ?

娱记工作的市场化的根源来自于市场给予明星的高报酬,明星必须承担的生活成本。

明星这种生产要素的高价格和高收入是由其供求关系决定的。在这种要素供给极为短缺时,决定明星价格的主要因素还是公众和企业的支付愿望与支付能力。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或这种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是否合理取决于它的决定机制。如果这种高收入由政府人为决定,无论多少都不合理(如政府给钱让北大、清华教授增加工资就不合理);如果这种高收入是市场决定的,无论多少都合理。这是我们判断一种收入是否合理的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明星的市场竞争公正,那么其高收入也就公正,同时其效率和社会效益也比较可观。

经济租金是市场的结果,政府可运用所得税、遗产税、馈赠税、财产税等税收的征收来对其进行管理。 37.

从理论上怎样理解补偿性工资差别?补偿性工资差别存在的前提是什么?

补偿性工资差别的最终原因是员工的主观偏好。可以假定所有员工偏好均相同,则会导致A相对于B有工作条件差异,劳动供给曲线如教材P228图7-2,;也可假定所有员工均讨厌A的某一方面而程度不同,同样造成A相对于B有工作条件差异而差异程度不同,劳动供需曲线如教材P229图7-3,;还有可能性为有些员工不讨厌A,供给曲线如教材P229图7-4。上述假设下都可能造成AB工作条件差异因而导致供需平衡点不同,从而产生的额外工资即为补偿劣势工作带来的效用减少的补偿性工资。

前提:

员工追求效用而非收入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工资虽然不等,但工资和工作心理方面总效用倾向于平等;

员工了解对他们十分重要的工作特征信息。若其不了解信息或工作特征模糊,员工将无法获知工作劣势,补偿性工资差别就很难产生。 员工的流动性。即员工可以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尤其在有选择具有劣势的工作A的机会同时还有机会选择不具这种劣势的工作B。 38. 39. 40.

试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的趋势与政府政策。

假如北京采取了限制外地劳动力进京的措施,试分析这些措施对所有有关工人群体和就业水平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1d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