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

更新时间:2024-03-23 08: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题二 传记阅读

!

错误

传记属于写人记事文本,类似于小说文本,有专家认为传记就是“真实的小说”,因此本专题重点突破传记不同于小说的地方。本专题在熟悉考情的基础上,依据文体特点,从明事、知人、辨法、察情以及选择题等五个方面突破,至于“语句赏析”和“句段作用”两个考点同小说的“理解赏析语句”与“分析情节作用”类似,不再涉及。每一考点在突破时都紧扣传记文本特征,采用“试一试”——“讲一讲”——“考点对点练”的顺序进行,这样通过“试一试”,明确高考或典

题怎么考,“讲一讲”掌握解题技巧;“考点对点练”形成解题能力。

年份及题目 题号、题干、分值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2016·高考全国卷甲《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传主的贡献、 成就或个性品 质形成的 原因题 概括传主 事迹题 内容概括 与分析题 内容概括 与分析题 一、研究考情明考点

近三年全国卷实用类文本考查情况统计如下:

题 型 题 型 题号、题干、分值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2016·高考全国卷乙《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陈忠实) 年份及题目 材料简要分析。(6分) (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2016·高考全国卷甲《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8分)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2015·高考全国卷Ⅰ《朱东润自传》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概括分析传主 的人生经历题 传主的贡献、 成就或个性 品质形成的 原因题 内容概括 与分析题 内容概括 与分析题 探究传主的 人生价值和 时代精神题 概括传主 事迹题 概括传主事 迹题 探究传 主的人 生价值题 材料简要概括。(6分)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2016·高考全国卷乙《寻找(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8分) 属于自己的句子》(陈忠实)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2015·高考全国卷Ⅱ《将军赋采薇》(戴安澜) 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 (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赏析传记的 艺术手法题 概括传主 事迹题 《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4)作为著名(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评价传主的 观点和基本 倾向题 传主个性品质 形成的原因题 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2014·高考全国卷Ⅰ《科学巨人玻尔》 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传主的贡献、 传主的贡献、 成就或个性 成就或个性 内容概括 与分析题 内容概括 与分析题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2014·高考全国卷Ⅱ《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品质形成的 原因题 品质形成的 原因题 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把握传主的形 象,概括传主 的精神品质题 概括传主 事迹题 (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概括传主事 概括分析传主 (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迹题 的人生经历题 考情透析——名师帮你分析考情,让你备考有方向

高考课标全国卷自命题以来,至2016年,实用类文本阅读在文体选择上十分

稳定,均为传记。从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有如下特点:b5E2RGbCAP1.考查的能力点相对固定,4个题目,第(1)小题是五选二的分析概括题,侧重信息的筛选整合。剩下三题涉及的考点:①概括传主事迹或分析传主的人生经历;②概括(分析)传主形象;③传主的贡献、成就或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④传

记的艺术技巧;⑤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p1EanqFDPw2.在选文方面,传记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热点文体,选文既体现时代特

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价值。

3.传记阅读命题重点:传记文本是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三个方面来考查,侧重从“人”(传主形象)、“事”(传主事迹或人生经历)、“法”(在运用“事”来展现传主的形象过程中的各种技巧)、“情”(传主身上体现的人生价值

和时代精神)四个方面命题。DXDiTa9E3d

二、因考点需知文体特征

高考对传记的命题角度是根据这种文体的文体特征的“人”“事”“法”“情”来命制的。所以考生需要了解传记的文体特征。

RTCrpUDGiT(一)传记及其特点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通过记述传主的人生经历或事迹(事),以内涵 选择、剪辑、组接等形象化的手法(法),来展现传主的精神、风特点 貌、品质(人)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这里面倾注了作者爱憎的情感(情)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真实性 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传记是介于史学与文学之间的一种边缘性文体,既有历史特征,文学性 尊重历史与事实;又有文学特征,运用白描等手法刻画人物。因此,优秀的传记作品往往注重文学性与真实性、形象性与审美性的结合 灵活性 作为一种叙事文体,传记一般要求作者在语言表达方面简明易懂,便于读者阅读。同时,语言风格讲究多样化、个性化,如评

传是全面介绍和评论人物的生活和贡献,语言兼有叙述性、概括性、议论性色彩;而小传则主要介绍人物的社会经历、思想轨迹、兴趣爱好、主要著述或功过事迹等,文笔简短集中,往往是粗线条的 (二)传记种类 自己给自己写的传记,自传的目的是让别人了解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自传 路,也是为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有的自传只写自己一生中重要的几件事情,一般篇幅较短,如《老舍自传》;有的详述自己的生活经历,篇幅较长,如《富兰克林自传》 小传 小传是较简略地记述他人生平的传记,篇幅较短。小传可以写传主的一生经历,也可以只写几件典型事例概括其一生,如《启功传奇》 这一类传记既要描述人物的生平,又要评论人物的思想、生活和贡献。评传 评传的对象一般是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著名人物,如《孔子评传》 画传 以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人物传记的写作,如《梅兰芳画传》 传记的其他种类,如大传:指那些记述全面、篇幅很长的传记,如《马其他 克思传》,这类传记不仅再现了传主的一生,而且生动地再现了传主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回忆录: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人物生平事迹,也是传记的一种,如《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 (三)依文体特征和命题点来读文 高考对任何一种文体的命题角度都是根据这种文体的文体特征来命制的。因此,高考对传记的命题就是从人、事、情、法四方面命制的。考生对传记的阅读,可从传主入手,梳理传主事件,来洞悉传记的手法、表达的情感态度、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具体读文“四步骤”:5PCzVD7HxA 第一步:明事

事件是传记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不同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明事时要先画出叙述传主的人生成长经历或轨迹的相关语句,如时间、地点等,然后筛选概括出事件。jLBHrnAILg 第二步:知人

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

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为什么要写传主,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xHAQX74J0X 第三步:辨法

所谓辨法,就是考虑作者在运用事件展现传主形象时运用的各种手法,包括选材组材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通过这些方法来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LDAYtRyKfE 第四步:察情

所谓察情,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涉及作者想通过传主反映怎样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作者的写作背景与写作意图等方面。作者为传主立传,力求客观真实是其原则,但在这一原则下,作者并不是没有情感的投入,并不是没有判断的态度,把握这一情感态度,对理解传记的内容,正确评价传主的事迹和品格都有重要作用。Zzz6ZB2Ltk 三、例析读文技巧和命题着眼点 (2016·高考全国卷乙)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

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dvzfvkwMI1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

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rqyn14ZNXI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

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EmxvxOtOco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

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SixE2yXPq5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

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

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6ewMyirQFL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

子。kavU42VRUs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y6v3ALoS89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M2ub6vSTnP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读文技巧]

第一步:明事

请先在文中用横线标记出记叙陈忠实人生经历的时间性语句,然后根据文

意,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以概括传主陈忠实写作的关键阶段。0YujCfmUCw1965年,发表散文《夜过流沙沟》,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1979年,发表小说《信任》,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自我感觉不再是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1979年9月25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赢得“小柳青”的名声,是其由业余作家到专业作家的转折→1985年,陈忠实的作品特色与个人风格形成→1992年,创作了《白鹿原》,奠定了其在文坛

上的地位。eUts8ZQVRd筛选出这些事件之后,就能很快地分析第一题的各个选项的正误。

第二步:知人

要“知”陈忠实需要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文章标题为“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属于自己的句子”指什么?“寻

找”经历了哪些历程?

解读:陈忠实的“属于自己的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联系文章内容,“属于陈忠实的句子”应该指陈忠实在文学生涯中的探索、体悟和取得的成就。他的

“寻找”历程:sQsAEJkW5T①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

③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

④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解答了这个问题,第三、四题的部分答案已经出来了。

(2)要真正知“陈忠实”需从1985年,因为文章称“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1985年,陈忠实做了哪些“标志性”的行为?请用原文语句回

答。GMsIasNXkA解读:①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②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③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

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TIrRGchYzg这个问题解决了,高考试题的第二、四题就好解答了。

第三步:辨法

本文在以时间为序写陈忠实的人生经历外,还运用了细节描写,请思考下面

问题:

(1)这篇传记为什么要写传主“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这

一细节?

解读:这一细节是为了表现传主陈忠实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实现精神的脱离;这种精神的脱离也是创作《蓝袍先生》的动机,便于展现文章

的主旨,也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7EqZcWLZNX(2)文章为什么要详写1985年的陈忠实?

解读:因为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陈忠实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产生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也说明陈忠实是一个善于思考生活,提升自己的人,敢于超越自己的人,正因如此,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句子”,所以详写1985年的陈忠实是为了题目和主旨的需要。

lzq7IGf02E解答写法上的详略问题,也便于解答第二题。

第四步:察情

要解答本文的写作意图,请考虑下面两个问题:

(1)“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是受了哪些

因素的影响?

解读:①西装事件的联想;②泰国之行的触动;③“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的

影响。

这些因素其实就是当时陈忠实所处的写作社会环境,正因为这些因素,陈忠实才想着超越原来的自己,实现了文学创作上的突破,创作了奠定文学地位的《白

鹿原》。思考了这一问题,第四题的部分答案也已经出来了。zvpgeqJ1hk

(2)链接①②各有什么作用?

解读:链接①是为了表现陈忠实的《白鹿原》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经典,陈忠实由此确立了在文学上的地位,人要有不断的进取精神是文章的写作

意图之一。NrpoJac3v1链接②是为了展现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这也是本文要

展现的主旨。1nowfTG4KI思考了这两个问题,文章的主旨也好理解了,高考试题的第三、四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命题着眼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

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fjnFLDa5Zo

命题着眼点:明事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

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tfnNhnE6e5

命题着眼点:明事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

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HbmVN777sL

命题着眼点:明事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

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V7l4jRB8Hs

命题着眼点:知人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

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83lcPA59W9

命题着眼点:知人

【解析】 B项,从文中第二段的表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可见陈忠实“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应该是他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的出版。C项,“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错误,这是陈忠实受到刺激后的真实体验,是一种正确的判断。E项,“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分析错误,陈忠实的文学生涯经历了很多曲折

和磨难,这从他不断寻找和剥离的经历中可以看出。mZkklkzaaP

【答案】 AD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命题着眼点:知人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

者的标志性年份”是一个领起下文的句子,出现在文章的第三段,答案可在第三段至第五段中概括。注意围绕“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进行简要概括。

AVktR43bpw【答案】 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

表述的。ORjBnOwcEd(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

析。

命题着眼点:察情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对传主的评价的能力。文章标题为“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陈忠实的“属于自己的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联系文章内容,“属于陈忠实的句子”应该指陈忠实在文学生涯中的探索、体悟和取得的成就。“永留人间”说明他的文学成就影响力巨大。“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出现在最后一段,因此答案应从第二段至倒数第二段中加以概括,同时注意联系相关链接。

2MiJTy0dTT【答案】 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

一帜的文学经典。gIiSpiue7A(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

细说明。

命题着眼点:明事与察情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概括中心要点的能力。结合全文,可以从陈忠实身上看出,“剥离”和“寻找”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剥离”和“寻找”贯穿于陈忠实的整个文学创作之路。先给文章划分层次,然

后依次概括出答案。uEh0U1Yfmh【答案】 “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

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

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IAg9qLsgBX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0p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