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考试复习题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06 04:54: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课

1、学习《入行论》有什么必要性?如何体现《入行论》在印度、藏地受重视的程度?

答:学习《入行论》的必要性可从两方面看:1、在印藏的高僧大德都非常重视这部论典,《入行论》涵盖了整个大乘的所有教义、所有经论,并以非常简单的文字表述出来,学习了它,很多人的相续肯定会得到一定的调伏。我们在末法时代短暂的人生中,要将所有的大乘论典全部学习恐怕是不现实的一件事情,但如果认真学习《入行论》,相当于大乘菩提道次的所有次第和教言都已经了解了,这个意义是相当大的。2、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精髓,是解脱的种子,是断除轮回的因,学习入行论可以让我们相续中生起无伪的菩提心,所以我们有必要学习《入行论》

在印度:根据堪布根华的《入菩萨行论注疏》在印度大概有108个《入菩萨行论》的注疏。以前印度的造论规矩相当严格,一般的论典不能公开出版,只有通过所有高僧大德的共同商量、审核,认为这部论典能够真正有利于众生,才有“出版权”,故从108个注疏就能推知,印度对《入菩萨行论》是非常的重视。在藏地:翻译成藏语的《入行论》有8本,各大教派一致公认必需要学习的,唯有这部《入菩萨行论》。不仅如此,藏传佛教任何一个教派、任何一个高僧大德,在撰著大乘论典时,几乎都要引用《入菩萨行论》的教证。例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用过三分之一左右,《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引用了相当一部分,噶举派、萨迦派、觉囊派的诸多论典中,《入菩萨行论》的颂词也随处可见。这所以如此,本论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第3节课

2、“善说海”是以什么方式命名的?什么叫“善说海”?

答:〖入行论释?善说海〗。是以比喻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命名的。“善说海”是注释的名称。“善说”指完整无缺地宣讲大乘《入菩萨行论》的甚深意义,“海”指本论所引用的教证、理证相当丰富,犹如大海是一切宝藏的来源,而此处教法证法的来源就是这部论典,以比喻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故取名为“善说海”。

第4课 3、对于本论,善天阿阇黎、那波瓦阿阇黎分别是怎么分判的?

答:阿阇黎善天认为:以初善、中善、后善可以包括整个这部论典的内容。按照顺序,初善即顶礼句,中善是从顶礼句到回向品之前,后善为回向品。那波瓦阿阇黎则认为:以造论之因、宣讲六度、感念恩德而作礼这三部分可包括此论。也就是说,造论之因是从“暇满人生极难得”开始的前三品,回向品宣说布施度,不放逸品与正知正念品宣说戒律度,其余的内容在颂词中显而易见。

第5课 4、“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 (1)从“断”“证”的角度解释“善逝”的涵义;

(2)解释“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

答: 1、所谓的善逝是指毗卢遮那佛,由于善妙逝去因而称为善逝,如说身相善妙、善净瘟疫、妙瓶。断除了烦恼障等障碍后庄严而逝,遣除了对真如不明的无明等后不退而逝,清除一切习气后究竟而逝,这是从断功德的角度而讲的。善

天尊者认为,由于证悟了一切所证,因而称为善逝。总而言之,正因为善妙圆满断证功德或者趋至最胜安乐之地,所以才称为善逝。《菩萨地论》中云:“趋入殊胜处而逝,不退逝故称善逝。”

2、所谓的法身,如《宝性论》中云:“当知法身有二种,法界极清净本体,以及依彼之等流,宣说甚深种种法。”按照此论中所说,证法的法身是与法界、具二清净无漏的智慧无二无别,教法的法身是指就二谛而言的一切甚深、种种法门,这些是法宝。关于佛子,《宝性论》中云:“具信胜乘之种子,生佛与法智慧母,禅乐胎处悲姨母,彼即佛意生菩萨。”由于生于如来种姓中或者能成为如来的继承者,因而佛子诸位圣者菩萨是僧宝。“伴”是一切、所有的意思,对于包括僧宝在内的三皈依处,以及虽不是大乘的皈依处,但总的来说功德超胜的声闻、缘觉亲教师、阿阇黎等一切可堪为应礼处者,作者三门恭敬作礼。

第6课 5、寂天菩萨自言“无利他心、文辞不好、没新内容”,为什么还要造这部论呢?有何用意?

答:应该是另有密意。寂天菩萨说自己诗韵不善巧和无有利他心,这是谦虚的说法。他的密意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让我们后学者了知,真正的佛法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词句来修饰,关键是要有利益众生的教言在里面。另一方面是让后学者懂得谦虚,摧毁自相续的傲慢,因为傲慢是修学佛法的最大障碍,有了它,就见不到别人的功德和自己的过失,对自己会有满足感,从而失去了增上学问和修行功德的机会。

所以,寂天菩萨虽然在智慧、修行境界等方面非常了不起,但仍在众生面前示现谦虚,正如贡塘丹毕准美尊者在《水木格言》中所说:“具诸功德智者,无有慢心调柔,负有累累硕果,妙树垂头而住。无有功德之人,趾高气扬傲慢,无有果实之树,直立乃为规律。”

第7课 6、为什么作者教诫我们万万不可白白浪费、虚度人身?请以教理、比喻说明菩提心所依暇满人身、福德之心十分难得。

答: 1、因为这种暇满的士夫具有成办增上生与决定胜的能力,依靠人身,可以播下超胜如意宝的菩提心种子,超越生死轮回的苦海。2、人身难得,《中观四百论》中说:“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多堕于恶趣。”因为大多数人习惯了造恶业,造恶业以后,唯有堕入三恶趣受苦,而得不到今生这样的圆满人身。纵然因善业所感,获得了善趣中最好的天身,由于散乱心非常强,也不能成为别解脱戒的所依,无法真正行持善法。通达此理后,我们应当珍惜此人身,修善断恶,依靠它来度过生死苦海,万万不可白白浪费,虚度人身。 颂词暇满人身难得中的“暇”指闲暇,即是远离了八种无暇之处,包括非人中的四种、人中的四种。首先是转生为非人的四种:1)地狱:恒时有寒热的痛苦,根本没有修行的空闲;2)饿鬼:整天有饥渴的痛苦,不可能有修行的机会;3)旁生:有愚痴和被役使的痛苦,也没有修行的机会;4)长寿天:在四禅广果天的附近,转生于此的天人,很多大劫中一直处于禅定,没有任何意念,故也不会有机会修法。其次是转为人中的四种:1)边地:转生到偏僻的地方,佛法一点都不兴盛,在那里,人们把佛教当作神学,当作一种很奇怪的东西,甚至有些

地方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还有些人,虽然生于佛法兴盛的中土,但由于家庭的关系,对佛教一无所知,这些人都没有修法的机会;2)佛不出世:虽然没有转生到偏僻的地方,但佛没有出世,就像暗劫一样,所以也没有修法的机会;3)持邪见者:即使转生到佛出世的地方,但相续中生起了邪见,对佛教的所作所为不相信,这样也没有机会修法;4)喑哑:虽然没有生起邪见,但自己特别愚痴,怎么听经闻法也没有思维能力,这种人也没有机会修法。“满”是具足十种圆满——五种自圆满、五种他圆满。五种自圆满:转生人中、生在佛法殊胜的中土、诸根具足、对佛法有信心、业际无颠倒。1)如果未能转生人中,则修法的机会没有,世间上的动物哪怕再高级、再聪明,让它念一句观音心咒,也是念不来的;2)若未转生到佛教兴盛的中土,就连佛教最基本的取舍也不可能了知,又怎么谈得上修行呢?3)若诸根不具足,则没有方法听闻佛法,看不到电视屏幕和法本上的文字等;4)假如业际颠倒,造了五无间罪,死后马上堕入无间地狱,不可能有解脱的机会。或者以前是修行人,后来生邪见还俗了,不好好学佛,那也与解脱无缘;5)若对佛法无有信心,则品尝不到其中的妙味,无法趋入解脱。五种他圆满:佛陀出世、佛已说法、佛法住世、自入圣教、师已摄受。1)佛陀出世:佛陀没有出世的话,众生虽然来到世间,也没办法了知佛法的道理;2)佛已说法:佛出世了还不行,如果没有讲法,众生也得不到真实的受益;3)佛法住世:如果佛法的住世期已过,比如释迦牟尼佛五千年的教期湮没,或者根本不存在善知识讲经说法的现象,那么尽管佛陀曾经说过法,对众生也没有利益;4)自入圣教:虽然佛已出世并宣说佛法,佛法的住世期也没有过,但自己没有进入佛门的话,纵然佛法广大如大海,也是品尝不到一滴;5)师已摄受(也有种说法是具足施主等顺缘):入了佛门之后,一定要有善知识的悲愍摄受,否则就没有办法进行取舍。因此,这五条涵盖了应具足的一切外在条件,增一不必,缺一不可远离八种无暇、具足十种圆满,总共要具足十八种条件,才能叫做瑕满人身,可见的确难得。佛陀在大乘经典中宣说暇满人身难得时,有时用盲龟值木轭的比喻、有时用昙花难以现世、有时用撒豌豆于墙壁偶尔会停留、有时用沉香木气味比喻其难得的程度。菩提心所依之心也是十分难得的譬如在乌云密布的漆黑夜晚,此时,如果有一刹那的闪电,也会显得特别明亮,能够照亮一切。同样世人学佛的念头或想利益众生发菩提心的念头,在整个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是非常短暂的一件事,如果黑暗中的闪电一样稍纵即逝,所以在善心生起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不能放过。

第8课

7、“生死狱系苦有情,倘若生起菩提心”,会得到哪些共同的功德?

答:束缚在生死轮回监狱里的痛苦有情,如果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那么在生起的当下,他的名称就已经由原来的“凡夫”变成了“菩萨”。在实际意义上,他也具备了名副其实的功德,成为人、天人、梵天、帝释、龙王等无量众生的应供处,无量众生在他面前供养、顶礼、恭敬承事,他完全承受得起。

8、“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恶力大极难挡,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 (1)解释颂词,并对比凡夫行善与造恶的强弱。

(2)请以教证、理证、比喻分别说明,为什么只有菩提心才能彻底断除一切罪

障。

答:(1)凡夫人造善业的力量非常微弱,但造恶业的力量极为强大,这样的恶业除了依靠菩提心以外,在这个世界上或在我们所修学的范围内,以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遣除呢?从所依身的暇满与所依心的善念之难得来看,凡夫众生造善业的因缘聚合起来非常困难,相反,一切不善业的因缘聚合起来却非常容易,致使罪恶的力量格外强大、势不可挡,难以想象,而且接连不断产生。

凡夫人在行持善法的过程中,时间很短,力量也很薄弱,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违缘,比如说听课的时候打瞌睡、起分别妄念,身体不好、心情不好,家里的人阻挠,一些烦恼现前等等,在听一堂课这么短的时间内,也会出现许许多多违缘来中断你的善行。与此同时,罪恶的力量非常强大,凡夫人造恶业时,怎么样混时间都无所谓,听一些乱七八糟的流行歌曲,时间一下子就过了;在一些没有意义的无稽之谈上,花多少个小时都不觉得累;到舞厅里通宵达旦;到茶馆等散乱的场合中打麻将、赌博,做各种各样的非法事;看电视、看电影,上网看一些不如法的内容??,对此永远是乐此不疲。

(2)教证:《华严经》中说:有了明灯,千年的黑暗会在一刹那间被全部驱除;有了龙王顶上的如意宝,所有的违缘、障碍、危害能被遣荡无余。同样,一个人相续中如果有了菩提心,就像明灯和如意宝一样,能将堕入恶趣的一切罪障彻底断除。

理证:无始以来,我们正是依靠自私自利的心,为了自己或亲朋好友才造下了各种罪业,如果远离了对我与我所的贪执,则不会造作恶业,当然不会转生于恶趣。另外,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往昔身口意所造的一切罪业会逐渐消失,大的罪业能压伏,小的罪业能根除,将趋入恶趣的业全部断尽,所以,相续中有了菩提心的人是根本不会堕入恶趣的。

比喻:犹如老鼠看到了猫的眼睛,就会特别害怕,所以猫眼能震慑降伏一切老鼠,令它们无法堪忍,立即逃窜或动弹不得。同理,无上菩提心一旦出现,我们相续中的贪嗔痴等烦恼、阿赖耶识上的种种恶业,马上就可以遣除无余,如同

老鼠在猫眼前不敢停留片刻一样,在菩提心的面前,所有的罪业根本不会存留。

第9课

9、为什么菩提心的妙树恒常都会生长果实,非但不会穷尽,反而会蒸蒸日上?请结合《宝箧经》中的比喻说明。

答:〖《宝箧经》中云:“文殊,各种树以四大摄持而增长。文殊,如是善根若以菩提心摄持、回向佛果,则日益增长。〗不管什么样的树,依靠地、水、火、风四大的助缘才能不断增长,同样,不管什么样的善根,若能首先以菩提心摄持,

中间无缘行持,最后作回向,善根永远也不会耗尽,我们讲经说法也好,做其他任何善事也好,首先应尽量改变自己的念头,要想“我这次做事情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在中间行持的时候,尽量以正知正念来摄持;最后将做这件事的功德全部回向众生,如果能这样,那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可以变成菩提的因。菩提心的善根它就像如意树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我们获得佛果之前,善根永远不会耗尽。没有被菩提心摄持的其他所有善根如同芭蕉树一般生果以后自然穷尽,而菩提心的妙树恒常都会生长果实,非但不会穷尽,反而会蒸蒸日上。〗 10、“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1)极重罪指什么?

(2)请以教证、公案说明,“相续中如果具有菩提心,就根本不会堕入恶趣。” 答:(1)危害三宝等不堪设想的弥天大罪比如诽谤三宝、杀父母、杀阿罗汉,或是破别解脱戒、密乘戒等等。

(2)教证:以前上师如意宝讲《入菩萨行论》时说过:“如果我们以前犯过戒、造过五无间罪、诽谤过三宝,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必定不会堕入恶趣,即便是暂时堕入了,也会如篮球拍地般非常短暂,到了地狱马上就能获得解脱。

公案:以前未生怨王造过三个五无间罪,后来依靠菩提心的力量,他堕地狱的时间相当短暂。还有《格言宝藏论释》中的大天比丘,也曾造过三个五无间罪,他在生前给人讲经说法,令很多弟子证悟了阿罗汉果。他圆寂后,有一次他的一个阿罗汉弟子到施主家应供,在洗手的时候,这个弟子想:不知道上师转生到什么刹土去了?于是以阿罗汉的无漏神通来观察,结果发现大天比丘堕入了寒地狱,但他自己根本不知道,只是在不停地说:“我的房子怎么这么冷啊??”看到这些,这位弟子觉得特别遗憾。等他洗完手后,又想:不知现在上师在哪儿了?一观察,发现大天比丘已转生于三十三天。可见,有了菩提心的摄持,就算是业力深重,难免堕入地狱,时间也是相当短暂,在很快的时间内就能获得解脱。

第10课 11、用“护送者”的比喻说菩提心能压制罪业,“末劫火”的比喻说菩提心能根除罪业,这两个比喻是不相违吗?华智仁波切和无著菩萨的解释有何不同?

答“护送者”的比喻侧重说明了相续中真正生起了菩提心定罪能被压服。前者是从压制罪业的角度而言,说明菩提心能压制罪业,包括五无间罪,但并不能根除;而“末劫火”的比喻的则侧重于不定罪能从根本上遣除,这里是指菩提心能完全根除、摧毁罪业,有定业和不定业方面的差别。

华智仁波切认为罪业分为定业和不定业,菩提心真正生起时可以压制定业,但不能根除定业,而不定业则可以完全根除。无著菩萨认为,如果菩提心对治力特别强的话,五无间罪也可以被根除,如果菩提心的对治力不强,那么菩提心只能压制罪业。此处是有依菩提心对治力强弱方面的差别。

第11-13课

12、论述:

(1)愿、行菩提心本体之差别; (2)二者功德之差别;

(3)请以教、理成立行菩提心能产生无量无边福德极具合理性。 答:(1)二者本体的差别就像欲行和正行。一个是“想要度化众生”,一个是“真正度化众生过程中的心态。

(2)功德的的差别是愿菩提心是可以获得佛果的唯一因,也可令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产生极大的果报。但不能令功德增长,而行菩提心它的功德是刹那不断增长的。乃至佛果之间用之不尽一直保留着。 (3)教证合理性:《妙臂请问经》中专门宣讲了菩提心的无量功德:“众生无边无际,缘无边无际的众生而发这样的愿,功德也无边无际,所以菩提心具有无量的功德极为合理”。堪布根华在《入菩萨行义》中也以四种不可思议宣说了菩提心功德的合理性,他说:“所缘的众生是无边无际的,能遣除的痛苦是无边无际的,所获佛果的功德是无边无际的,历经的时日是无边无际的,通过这四种无边无际,完全能成立菩提心的功德也是无边无际的。”理证合理性:某人怀着慈悲心肠,仅用一些药物来治愈少数众生的头痛脑热,以此善良饶益之心,所获得的功德是无量无边、无法穷尽的,如果我们发一个菩提心:“愿天下众生身苦、意苦全部消失,暂时获得人天安乐,究竟圆满无上佛果”,其功德之大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呢?因为仅仅想遣除几个众生的头痛,这种发心的功德也不可思议,现在我们所缘的对境不是几个众生,而是无量无边的众生:时间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生生世世乃至佛果;愿众生得到的不是一般的世间快乐,而是无上圆满正等觉的佛果;消除的痛苦不是一个头痛脑热,而是众生的所有痛苦。这种功德决定无量无边没有什么可疑问的。

13、“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1)解释颂词;

(2)请举例说明众生在取舍因果上极其愚痴,所想与所行背道而驰。 答:(1)不管什么样的众生,无论是行为上还是心理,都愿意遣除一切的痛苦,但尽管心里这样想,因为大多数人在因果取舍方面非常愚痴,实际行为上是行持痛苦的因,反而成了不断寻找痛苦。因为愚痴蒙蔽,众生虽然希求安乐,但所作所为反而像消灭敌人一样,将快乐的因和快乐的果全部摧毁了。(简单解释:虽然众生都想解除自己的痛苦,但为恶习所迫反而去造诸恶业招致更多的痛苦;虽然都想求得快乐,却因愚昧无知,将自己的乐因乐果当成怨仇一样消灭) (2)比如说,有些人想发财就去抢劫、偷盗,结果不但得不到财物,自己反而被关进监狱,即生痛苦、来世也痛苦;有些人想遣除自己的贫困,就通过一些非法的行为来谋取,但后来也不能如愿以偿;有些人为了暂时的口腹之欲,吃一顿饭就杀害无量的众生,结果身体产生一些病变,得绝症而亡,或纵然即生中没有现前果报,来世却要以自己的生命偿还,感受种种痛苦??正如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所讲:人们心里想获得安乐,但实际行为却背道而驰,造作各种痛苦

的因;虽然想遣除所有的痛苦,但行为并没有做遣除痛苦的事情。为了快乐,有些人自杀,有些人吸毒,有些人通过肉体的接触来满足自己,这些表面上的快乐,只会使自己陷入一个永远不能自拔的泥坑之中,感受无量的痛苦。

14、为什么说菩提心是我们最大的善业、最好的亲人、最胜的福德?

答:菩提心既能让众生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快乐,又能让众生断除一切痛苦,还能将其相续中的愚痴全部瓦解,这样的心态,就是世间中最好的善业;它无条件地遣除我们所有的困难、增上我们的快乐,所以是我们最好的亲人。龙猛菩萨在《菩提心释》中说:“若人一刹那,修持菩提心,所生诸福德,佛亦难衡量。”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在一刹那间如理如实地修持菩提心,它所带来的功德,就连遍知佛陀也很难以衡量,而这样的功德,我们凡夫俗子——被业力烦恼所捆缚的众生,也是可以获得的。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我仅仅思维利益众生,发了这样一个愿菩提心,功德也超过了供养一切诸佛的功德。那么实际行动中真正去以六度来行持愿菩提心那这个功德肯定更大,这一点无庸置疑。《勇施请问经》里面也有:“于恒河沙数诸佛圣者面前,以无量无边的供品合掌而供养,与瞬间修菩提心的功德比起来,修菩提心的功德更大,因此菩提心是我们最胜的福德。

第14课 15、本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赞叹具有菩提心的补特伽罗的?

答: 一、自行利益;二、是殊胜施主;三、是殊胜福田;四、不为痛苦所害;五、称为应礼处与皈依处。

第15课 16、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有哪些分类?受菩萨戒的上师要具备哪几个条件?生起菩萨戒体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答: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分类有主要几种分法:1、发心从地界的角度来分,有凡夫信解行发心,不清净七第殊胜意乐发心、三清净地异熟之发心以及佛地断障之发心四种;2、从助伴、比喻的侧面来分有二十二种分类。3、以获得方式的角度来分,有以名相而的和有以法性而得两种。4、从所缘对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两种;5、从意乐加行的角度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类。 《菩萨别解脱经》对上师的要求只有一条,就是上师相续中一定要有菩萨戒,且从来没有失坏过。《菩萨戒二十颂》中说,授菩萨戒的上师应该具备三个条件:具有清净的菩萨戒律,这是第一条;对大乘佛法比较精通,具有相当殊胜的智慧,这是第二条;具有摄受弟子、调化众生的能力,这是第三条,在具足这三条的上师面前,可以得受菩萨戒。《入菩萨行论》对授菩萨戒上师也有一定要求,是什么样的呢?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舍弃具有善巧方便的大乘佛法,具有坚定信心,这是第一条;第二条,他的相续中一定要有清净的菩萨戒。

第一是要有悲心,否则大乘佛法很难在我们心中建立;第二是对诸佛菩萨的论典和广大行境有一定的信心,这样才能真正了知大乘的学处;第三是自己愿意受菩萨戒,假如没有意乐的话,相续中也不一定能得到戒体。所以,只要具备悲心、信心、想受戒这三种条件,就必定能生起菩萨戒体。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16课

17、有些人问:“我发了菩提心,是否等于已经受了菩萨戒”或者“我受过菩萨戒,算不算已经发了菩提心”,对此如何回答?按照那波瓦尊者,受持的方法有哪两种?

答:按照那波瓦尊者的观点,仅仅发一个愿菩提心,不算受了菩萨戒,但受持行菩提心的话,那就真正守持了菩萨戒。慧源尊者等也认为:愿菩提心是发心,行菩提心是菩萨戒。

第17课 18、菩萨戒的四种他胜罪是什么?

答:第一、以贪心来自赞毁他,第二、以吝啬心不作财法布施;第三以嗔恨心损害别人,而且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忏悔,第四、以愚昧无知的心舍弃释迦摩尼佛的教法,自己独创一些虚假的法,并宣扬说“我的教法对众生如何如何有利”。

《预科系入行论教材》第二册

第30课

19、应该如何回向与发愿?请说明回向和发愿的差别。

答:回向的方式要以如梦如幻来摄持,回向的善根可以是未来、过去、现在的一切善根,倘若没有回向,所做的善法不一定成为菩提之因。故而无垢光尊者说:行持任何善法,最初应以菩提心来摄持,中间安住于三轮体空的无缘境界中,最后缘无上菩提而作回向,倘若能以三殊胜摄持,此善根即为随解脱分善根,否则,只是随福德分善根,无法成为佛道之因。

无垢光尊者说:对以前已做过的善根,以念诵愿文和心愿作印持,称为回向;对没有做过的善根,自己在诸佛菩萨面前立誓要做,这就是发愿。

第31课

20、发殊胜菩提心之前,为何必须要修七支供及舍施身体、受用及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根?

答:原因有二:1)为了断除自相续中的我执与我所执,从而显露出心的光明本体,也即舍弃此三者,能脱离轮回、获得涅槃。 2)“死时既须舍”。死时身体、受用都会舍弃,还不如现在就布施给众生,如此一来,不但能饶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自己也可依此迅速积累成佛的资粮,如龙猛菩萨说:“菩萨若能舍一切,功德如同虚空一样无边无际。”

第35课

21、菩提心能成办众生的哪些利益?请以比喻来赞颂菩提心功德。

答:总的来讲,菩提心能成办众生暂时和究竟的利益。分别来说,菩提心是消灭三界众生死苦之殊胜甘露,是遣除一切众生贫困的无尽宝藏,也是疗除各种疾病的最胜妙药。

第36课

22、什么叫不放逸?它的本体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并简述放逸的过患及不放逸的功德。

答:所谓不放逸,就是对三门小心翼翼、谨慎取舍。《学集论》中云:“所谓不放逸,即是无贪、无嗔、无痴而精进行持善法,在内心防护有漏法,它是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福德的根本。” 不放逸的本体,就是行持一切善法的精进。不放逸的作用,就是受持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

不放逸能令众生获得无死的甘露果位,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云:“佛说不放逸甘露,放逸乃为死亡处。”意思就是说,修持善法、防止有漏法的不放逸,将到达无死涅槃的甘露之处,而放逸无度的下场则是死亡之处的轮回。这方面的教证是比较多的,如果我们没有不放逸,真实行持善法也非常困难,佛陀在《文殊国土庄严经》中曾说:“放逸者,声闻之道亦不能成就,更况无上菩提正道?”对那些放荡不羁的人而言,如果没有不放逸的正念,不要说声闻缘觉的果位,就连世间上的好人也可能做不到。假如所作所为就像疯子一样,连世间上最基本的人格也没有,那学佛的诚心就更不用提了。

第37课

23、请以教理详细分析舍弃菩提心之过患。

答:如果舍弃了菩提心,产生了我从此以后不再饶益众生,不学大乘佛法了”的恶分别念,势必直接或间接损害饶益有情的行为。教证:《寂灭决定神变经》中云:“何者抢夺南赡部洲一切众生之财,断一切众生之命,何者对菩萨甚至布施旁生一食团之善行作障,则罪过较前者严重无量倍,因为对获得佛果之善业作障故。”《善巧方便经》云:“所有的堕罪中,舍弃愿菩提心的罪业最严重。” 理证:哪怕只是毁坏一位众生的安乐,尚且要自食其果遭受损失,如果舍弃菩提心,结果将毁坏天边无际所有众生的安乐,果报堕入恶趣这一点就更不必说了。

第42课

24、为什么不能随顺烦恼?对治烦恼,你有什么方法?

答:假如一直随顺烦恼,它就会把我们害得越来越惨。所谓的烦恼就像毒蛇一样,越接近它、越依止它,自己的处境就越危险,它没有任何慈悲可言,不管你怎么承侍它,它都会突然咬你一口,让你中毒身亡。

对治烦忧恼的方法:1、《修心八颂》中说:“愿我恒常观自心,烦恼妄念初生时,毁坏自己他众故”立即强行而断除,在烦恼生起时,依靠传承上师的窍诀来降伏它。2、以无我空性来照迫烦恼的本体。3、可以祈祷上师本尊来遣除烦恼

第45课

25、自己若未断除烦恼,是否能真正帮助别人?请以教证、理证具体分析。 答:不能。1)教证:佛经中说:“己未度脱,岂能度众。自如盲人,岂能带路。” 律藏当中也说:“自己未能调化,而去度化众生,无有是处。”龙树菩萨说:“如果自己没有得到解脱,而去度化众生,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行为。要真实地度化

众生,先必须精进地调伏自己的烦恼。”

2)理证:要成办自他二利事业,得有一定程序。这个步骤,首先是自己从烦恼迷惑中解脱出来,如果自己不去勤求解除烦恼束缚,这样的行为既不能成全他利,亦不能圆满自利。自己尚未解脱烦恼束缚,随着烦恼无有自在,还说要去解除别人的烦恼,完全是狂妄之语。

第46课

26、请以理成立:烦恼敌人跟世间怨敌不相同。

答:烦恼跟世间的怨敌不相同,它断完了以后,就一去不复返了。普通的怨敌被驱逐出境后,仍然可以在力量恢复之际卷土从来,再向你挑战报复。可是烦恼的敌人不会这样的,如果有智慧宝剑从根本上断除了它的种子,就像是烧焦的种子再不会产生毒果一样,它不可能再度复返的。

《预科系入行论教材》第三册

第47课

27、正知与正念有什么差别?为什么要有正知正念?

答:正念就是念念不忘善法,正知就是经常用智慧来观察三门行持善法。以前高僧大德们常将自心比喻成马,正念喻为拴马之索,正知喻为马的主人,经常看护马。

因为正知正念是修行成功的两个必备条件。有了正知,才会时时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三门是否如法,只要发现有不如法的地方,正念重新将心系于善法上。如此修学,则相续不会被烦恼染污,会成为一个很好的修行人。

28、我们为什么要护持自己的心?请结合比喻从未护心的过患、护心的功德两方面加以阐述。

答:1)未护心的过患:如果放纵自心去造作种种恶业,则一切善法功德都将失去,自己死后必定堕入无间地狱受苦。即使是尚未驯服的大狂象,为害程度也不至于那样严重。

2)护心的功德:若以正知正念护持自心,则世间中所有的恐怖,如三恶趣的痛苦、地水火风的灾难都将烟消云散,暂时的增上生和究竟的决定胜等一切善妙功德会自然呈现、纷至沓来。

第48课

29、有人认为:“佛陀因地发愿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现已成佛,可仍有那么多贫穷人,是不是布施度未圆满”,如何破斥?

答:不合理,不能因为众生没有都成佛而否定佛的功德,就像无根之草,天雨再多也无法令其获益,同样,众生没有一一成佛,是由于根基的差别,不是佛的过

失。

《现观庄严论》的讲义中说:佛陀度化众生有清净、圆满、成熟三种方式。所谓“清净”,是指断除最后有者相续中细微的无明种子,令其彻悟一切万法的真相,获得圆满的无学道佛果;所谓“圆满”,就是把众生安置于道上,圆满一地到十地的诸种功德;所谓“成熟”,是把众生安置于道的所依(包括资粮道和加行道),即有些众生由于因缘没有成熟,暂时不能得到有学道的果位,但在他们相续中种下善根,使其在佛的教法下成熟,今后获得解脱。

以此三种方式,将有缘者分别安置于果上、道上、道的所依上,因此,佛的度生事业是周遍、恒常、不间断的。

第49课

30、有人认为“持戒波罗蜜多就是使外境断绝一切损害”,是否正确?请以教证、理证、公案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持戒波罗蜜多。 答:这个观点不正确。

理证:首先以杀生为例,倘若为了使守戒者不杀生,而将所有的鱼类、龟类等众生全部迁移到别的地方去,这是没办法做到的。同样,为了不造偷盗的罪业,将一切我和我所执的财物全部搬到另一个地方,让我们看不到任何财物??,这样的话,在这个地球上是做不到的。

因此,所谓的持戒波罗蜜多,并不是令所有对境断除损害,而是断除对所有对境的损害之心。 教证:经中云:“何为戒律度?断除害他之心。”依靠寂天菩萨对此的解释方式,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什么叫做持戒度,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生起大乘戒体。

第50课

31、什么是静虑?为何静虑依心而成就?如何理解“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

答:所谓的静虑,是指心专注于某所缘境,没有其他执著的心态。

纵然是长期念诵密咒、身体历经百般苦行,但严格来讲,如果心散于他处,被外境所转而没有真实调伏,身体和语言的这些苦行功德不大。

32、为何智慧度依靠心而产生?

答: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 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假如我们没有认识到一切诸法中最根本的就是了知心的奥秘,那纵然努力追求快乐、避免痛苦,仍免不了无义地于三界中漂泊。任何一个人,只要通达了心的本性,他就能够获得成就。过去的佛是这样,现在的佛也是这样,未来的佛还是这样,任何一种修行就是为了通达心的奥秘,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慈悲开示了八万四千法蕴,就是为

了引导我们认识心的本体。当然,要了达心的本体,必须要靠自己修心,

第51课

33、解释颂词:吾宁失利养,资身众活计,亦宁失余善,终不损此心。 答:我宁可失去所有的名声、地位、财富,别人对我的恭敬、供养、赞叹,以及我特别珍爱的身体,房屋、轿车、电器、手机、装饰物、化妆品等生活资具,甚至我特别执著的身体和语言所造的善根,或者以自私自利的动机而造的善根,这些全部毁坏也无所谓,但什么东西不能失毁呢?唯一就是众生利乐之源、一切佛法成就之根本、犹如如意宝般的菩提心。

34、以疮的比喻说明怎样护持菩提心?

答:比如受伤者身处拥挤混乱的人群中,他会特别留意自己的伤口,生怕被别人碰到而增加痛苦,因此全神贯注地照顾着伤口,挡开外来的一切伤害。 同样,我们置身于五浊恶世中,也要以正知正念小心谨慎守护这颗珍贵的菩提心,如果没有好好护持,心随外境而转,一直跟着它造恶业,那生生世世会在三恶趣中受苦,永远都没有解脱的机会。所以,应竭尽全力保护这颗菩提心,千万不要让它受到任何损害。

第52课

35、《学集论》中说,正念和正知的关系是什么?

答:如果正念没有了,经常观察三门的正知也会离开;如果有了念念不忘善法的正念,正知也会随时到来。所以,正知和正念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36、未护正知正念之过患分别是什么?

答:未护正知:正知在修行中非常重要,不具正知的人,相续中的闻思修智慧,就像装在漏瓶内的水一样不会留存在记忆中,终将忘失无余。纵然广闻博学、信心十足、百般精进,可是因为自相续中不具备正知,以此过患终将染上罪业而堕入恶趣。

未护正念:倘若没有正念的门卫,烦恼盗贼便会乘虚而入,将我们前世今生所积的善法功德一扫而光,摧毁我们获得善趣的命根。使我们卷入恶业的漩涡,后世堕入恶趣之中。

37、具有信心、精进、闻思修三慧,修行是否一定能成功呢?它们和正知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不管学习什么佛法,信心、智慧、精进这三者虽然都不可缺少,但有了这三者,修行也不一定就能成功。若没有经常观察三门的正知,一段时间内可能信心、智慧、精进还不错,但一遇到不好的环境,自相续就被烦恼占据了,然后造下天大罪,非常悲惨地堕入恶趣,这种现象是非常多的。

第53课

38、护持正念之方法是什么?请从:(一)、护持方式;(二)、生起之因;(三)、护持之果三方面论述。 答:(1)正念的护持方式:失去正念对我们的危害相当大,不仅今生的所作所为不能如理而行,来世也会因毁坏善根而堕入恶趣,因此我们时刻也不能让正念离开心意的家门。假设它已离开,就要忆念它的后果——恶趣痛苦,从而再度安住于正念当中。(2)生起之因:生起正念的外在因缘是上师的摄受,要恒常如法依止具相善知识,听闻正法。内在因缘则是始终要作意。对上师要有畏惧心、惭愧心和恭敬心。由于诸佛菩萨具有无碍照见一切万法的慧眼,会了知我们的一切,想到我们做坏事,上师和诸佛菩萨会知道的若始终不离这种心态,所作所为必定如法,这样自然就会具足正念。(3)护持之果:护持正念相续中很容易生起随念佛陀的心态;正知也自然地随之而来,有时暂时失坏也能回复。

第54课

39、佛陀在身体行住坐卧方面制定了比较严格的戒条,其目的是什么? 答:因为我们的身体跟心有密切关系,假如身体的行为如法,自然对调心有一定的帮助。从另一方面来讲,通过一个人的身体和语言,也能了解其内在的心理。

第55课

40、以狂象的比喻说明如何以正知观察心之动态。

答:尽力遍观察,此若狂象心, 紧系念法柱,已拴未失否?

我们的心就像一头狂象,如果没有通过修行来调伏,对今生来世都非常不利。 我们应以正知尽心尽力地观察心的这只狂象,是否紧拴在修持菩提心、意念善法的柱子上了,如果离开了正法的柱子,定会给自他带来无比的痛苦和危害。 41、对于力量相等的几件善事,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原则?这样会有什么好处?“随眠不正知,由是不增盛”有哪两种解释方式?

答:应根据自己的能力,一件一件地成办。一旦经过观察而去做某事时,就不要再东想西想,而应心志专一,先成办这件事,然后再做其他的事。

好处:1)如果依此原则去做,能成办好所有的事情,否则,任何事情都不能成功;2)由不正知而引起的各种烦恼就不会增长。 “随眠不正知,由是不增盛。所谓的“随眠”,是与无明相应的二十种随眠烦恼( 二十种随眠烦恼: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骄、无惭、无愧、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而不是六种根本烦恼( 六种根本烦恼:贪、嗔、慢、无明、见、疑。) “不正知”则是正知的违品。按照无著论师的解释,如果我们次序井然地做事情,由不正知而引起的各种烦恼就不会增长,所有的烦恼也能得以息灭。. 此颂还可译为“随眠不正知,由是而增长”,意思是说,若不依此智慧按部就班地行事,不但事情办不成,不正知的随眠烦恼也会由此而增上。

第56课

42、解释颂词:若身欲移动,或口欲出言,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如何观察自心?

答:无论身体要移动做事,还是口中要发言讲话,首先必须观察自心的动机是善、是恶,还是无记?对自他有利益还是没有利益?有损害还是没有损害?方方面面观察完以后,作为发了菩提心的安稳者( 安稳者:指菩萨,因为菩萨的心不随外境而转,故得此名。《经观庄严论》中也说,安稳者是菩萨的异名。) ,绝不能随烦恼所转,务必做到稳重如理地奉行善法。

第57课

43、作为大乘修学者,当发现自己在萌生贪嗔等27种烦恼时,应该如何断除?你认为此时怎样才能做到“如树安稳住”?是观察修还是安住修?

答:当发现自己在萌生贪嗔等27种烦恼时,应该如树而安住。 作为一个修行人,始终要观察自己的三门,尤其是自己的心态,假如相续中产生了上述烦恼,务必要知道它的危害性,立即用对治方法来制止。例如,嗔恨心用慈悲心来对治,贪心以不净观来对治,愚痴心以缘起空性来对治,嫉妒心用平等心或自他交换( 此处的“自他交换”,是指观一切众生的嫉妒心都积聚在自己的相续中,自己去承受嫉妒心所带来的痛苦,使众生永远摆脱这种折磨。) 来对治,傲慢心以摧毁我执来对治,??这样一来,自己的修行才会如理如法,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如果我们以散乱心随便挖地割草,说些无关紧要的绮语,做些无有意义的事情,此时也要提醒自己:“我是发了菩提心的人,做这些闲事有什么用呢?”以此正知正念来对治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的心态,这一点也极为重要。 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如果没有抓住这两点——励力对治自己的染污心、好行无义心,根本不可能护持菩提心。只有先通过观察修才可能让自己的心安住于正知正念中安住修。

第58课

44、解释颂词:“为自及有情,利行不犯罪,更以幻化观,恒常守此意。”此颂包涵着什么甚深意义?

答:为了利益自己和一切有情,理应行持无有罪业之事。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所作所为再进一步观如梦如幻,无有傲慢而恒时守护此菩提心。这是大乘修行人最关键的一种修法。

第59课

45、请从因、本体、果的角度分析:身体与心是他体。

答:从因来讲,身体的因是父母的不净种子依靠四大聚合而成,而我们这辈子心识的因,则是前一刹那中阴身时的心识等流。从本体而言,身体是四大组成的无情法,也是一种粗大色法,而所谓的心,则是非无情的明清之法。从果来说,身体只能暂时维持一段时间,死后处理完了就没有了,而心如果没有获得解脱,始终在轮回中不断地流转,中间从来没有间断过。因此,心和身体是别别分开的他体。

46、有些人认为身体是心的因,因为身体受损时心也有所改变。请以理证、教证、公案遮破这种观点。

答:这种观点不合理。如果认为身体受损时心也有所改变,令心改变故,身体就是心的因。那胆小的人见到鲜血会昏厥,听到老虎声吓得发抖,鲜血、老虎声也能令心改变,那鲜血、老虎声也变成心的因了,这是谁也不会承认的。所以外境的所缘缘可以让心改变,但不一定是心的因。 所以《释量论》中说:“心的近取因是心,身体是心的俱有缘,就像青稞是从青稞种子中产生的,并不是从化肥和地水火风中产生的。”

第61课

47、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这个身体?是臭皮囊还是舟楫?

答:针对初学者来说,这是较普遍的疑点。经论中阐述每一个观点,都是针对不同层次,有一定目的。在前面说人身不净,是引导我们断除对它的庸俗贪执,因为“恶则此身轮回因”,贪执自身而作恶是众生沉溺于轮回之因;现在说人身是船,是从“善则此身解脱船”这方面而说。人身是宝,是度脱自他的最好工具,如善加利用,它能成办解脱自他的二利事业。在《学集论》中广泛摘录教证,阐述了贪执身体的过患与运用身体修善法的功德,这是从不同方面或层次而得出的观点,一方面让我们去认识身体,断除贪执,一方面让我们了解利用它修善的功德。本论结合了这两方面,结合了小乘与大乘的观点,让我们合理地看待人身。48、解释颂词:自主己身心,恒常露笑颜,平息怒纹眉,众友正实语。怎样才能做到平时行为寂静?

答:自己应该是自己的主人,能主宰控制自己的身心。真正有慈悲菩提心的人,经常面带笑容,遇到任何道友或者素不相识的人,都会以和蔼的微笑给他人带来快乐。杜绝对众生怒容满面、横眉冷对。要做一切众生的亲友,说真实可靠的语言。

要做到平时行为寂静,首先自己应该是自己的主人,能主宰控制自己的身心。 时刻以正知正念来摄持三门,如果内心有了修行境界,外表中就能显露出来,行为上也会显现很寂静。

第62课

49、解释颂词:宜善劝勉人,未请饶益语,恭敬且顶戴,恒为众人徒。 答:第一种、从三层意思来解释:我们应善巧劝勉别人行善断恶;对未受委托也善意劝诫的饶益语,自己应恭恭敬敬地顶戴接受;作为发菩提心的人,恒常以徒弟的身份去恭敬身边每一个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zw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