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问题串”设计的实践与思考-最新教育文档

更新时间:2023-11-24 19: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数学课堂“问题串”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问题串”教学是指课堂中依据学生心理特点确定学习层次,将一节课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构成“问题”系列,将教学内容设计以“问题”为纽带,以知识形成、发展和学生思维过程为主线,师生合作互动,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设计“问题串”的原则 1.目的明确,难易适中

首先,问题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提出这样的问题对最终解决问题起什么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问题,并准确地加以表述,其次,严格控制问题的数量,在教学时选择一些繁简得当,难度适中的问题,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处于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谓“跳一跳,摘得到”,少提质量粗糙、简单重复、、无关紧要的问题,如导入新课时设问,要力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接触新知识后要在关键处设问,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本堂课的重点;例题讲解后要抓住题目的变通处设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他们探究的心扉,点燃他们心中的创新之火,使他们既有所得又乐在其中。 2.面向全体,因人而异

问题要有层次,照顾到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对学

生心中有数,课堂上善于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微妙变化,捕捉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思维浪花,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较难的问题要向基础好的学生发问,待学生回答后,再作必要的讲解,以便让基础差的学生也有所收获;较易的问题向基础差的学生发问,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位学生用心回答问题, 3.鼓励探索,科学讲评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标志着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是教师检查自身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而且提问不仅可以是教师提,也包括学生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无疑处找疑,在有疑处解疑,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或让学生议论,或给予适当的启发、诱导、指导思路,但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教师听完学生回答后要进行小结,学生受知识水平所限,回答问题出现的错误是难免的,教师要及时给予归纳总结,对正确的加以肯定,不完整的给予补充,错误的给予纠正,使学生最后能掌握系统、完整、科学的知识。

在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时,首先应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其次要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评价学生解决问题时,不仅关注解答结果的正确,更应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

能否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及与同伴进行交流等。 二、设计“问题串”的方法

以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节教学为例, 1.创设情境,激活兴趣

问题1:请帮助小李想办法:墙上钉了一根木条,小李想检验这根木条是否水平,他拿来一个如图1所示的测平仪,在这个测平仪中,AB=AC,BC边的中点D处挂了一个重锤,小李将BC边与木条重合,观察此时重锤是否通过A点,如果重锤过A点,那么这根木就是水平的你能说明其中的遘理吗?

等腰三角形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具有其他性质吗?想一想,你能告诉我们吗?在我们还没有确切答案以前,让我们先分组做个实验吧。

问题1引导学生思考开放性、应用性的实际问题,设悬念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思考,为下面的教学活动拉开了序幕, 2.师生互动,以旧引新

问题2:如图2,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请大家剪下刚才画好的等腰三角形ABC,把纸片对折,让两腰重叠在一起,折痕为AD,然后展平,那么<1与<2相等吗?教师同时演示。 由于角的两边互相重合,<1=<2,发现折痕AD为等腰三角形ABC的顶角平分线,

问题3:观察AABC被折痕AD分成的两个部分能否完全重合? 因为等腰三角形ABC是以顶角平分线AD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点B的对称点是点C,点A的对称点是点A,点D的对称点是点D,所以△ABD作关于直线AD的轴对称变换所得到的像是△ACD,因此,△ABD与△ACD重合,

问题2、3以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为切入点,使得知识衔接较为自然,并为下一步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埋下伏笔。 3.动手实践,归纳结论

问题4:你还能找出图中其他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吗? 因为△ABD与△ACD重合,根据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得出△ABD≌△ACD,故BD=CD,<B=<C,<ADB=<ADC 问题5:你能否用文字叙述等腰三角形中有关底角的性质呢?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也就是说,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问题6:抢答练习。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则另两个角为:_______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0°,则另两个角为_______。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60°,则另两个角为_______。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10°,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应该为______。

问题7:现在再观察折痕AD,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因为<ADB=<ADC,<ADB+<ADC=180°,所以AD⊥BC,

即折痕AD为底边上的高,因为<1=<2,折痕AD为顶角的平分线,因为BD=CD,折痕AD为底边上的中线。

问题8:你能否用文字叙述等腰三角形中有关折痕AD的性质呢?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问题9:如图2,在△ABC中,根据下列已知条件,写出你能得到的结论:

①如果AB=AC,<=<2,那么_______。 ②如果AB=AC,AD⊥BC,那么______。 ③如果AB=AC,BD=DC,那么______。

问题4~9围绕探求折痕AD的多重“身份”层层展开讨论,用运动变换的方法一起得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问题的梯度拾级而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指导应用,延伸拓展

例1如图3,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一点,DELAB,DF⊥AC,垂足分别为E,F,添加一个条件,使DE=DF,并说明理由,

问题10:若不能添辅助线,你会添加一个怎样的条件? 添加BD=CD,或BE=CF均能证明△BDE≌△CDF(ASA) 问题11:若能添辅助线,你会添加一个怎样的条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z0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