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2008级现代地貌学考题(gis)A

更新时间:2024-01-02 03: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填空题(选择填空29个,多填无效,共29分)每空只能填一个答案。 1.山体由山顶,山坡,山麓等要素组成。

2. 据地貌形体完整性的高原类型分为平坦高原,破碎高原。

3.陆地地貌划分为几种主要形体类型,即盆地,高原,丘陵,平原,山地。 4. 火山锥地貌形体类型有锥形,盾形(饼形)、古钟形火山。

5.通常根据山地的海拔高度,形态,相对高度和坡度来划分山地的形体类型,据我国山地特点,一般划分为四类:中山、高山、极高山、低山。

6.高度指标是地貌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对于说明地貌(表;形;面)起伏形体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指标有相对高度、海拔高度(绝对高度)和平均坡度、地貌类型等。

7.促使地貌发展变化的基本动力是内动力和外动力,前者作用的总趋势是加大地表(面)起伏形成基本地貌格局,后者作用则是对地表形态进行削高填低(剥蚀堆积)减

小地表(面)起伏。

8。风沙地貌的形成主要受物理风化、暂时性流水作用、风力的影响。

9.坡地的外部形态特征主要由坡长,坡向、坡高、坡度、坡形等方面表现出来。 10.岩溶地貌形体在地表出露的负向地貌有溶沟、落水洞、合成洼地(溶蚀洼地),溶蚀盆地,盲谷,干谷,岩溶丘陵,岩溶湖泊,岩溶谷地等。

11.组成坡地的松散堆积物或不稳定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能发生向坡下的运动,形成坡地重力地貌主要有蠕动、崩塌、滑坡、错落等类型。

12.冰川侵蚀地貌主要形态有角峰、刃脊、冰川谷、悬谷、冰蚀三角面、冰斗等。

13.正向地貌形态是相对于某一近似水平面或周围临近的另一地貌形态为突(凸)起(高地)的形态。

14.促进地貌发育的内动力作用按地貌物质变形变位特征可以分为褶皱运动、断层运动(地壳运动、构造变动)、岩浆活动等

15.地貌类型划分,应遵循等级系统原则,形态-成因原则,数量指标原则,图例系统原则。 16.数字地貌系统包括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貌模型、数字地貌系统。 18.地貌制图内容,包括基本内容、底图内容、一般内容、辅助内容。 19。要溶地貌发育条件,具溶蚀力的水、可溶性岩石。

20。谷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形态,常见的有凹形坡,等斜坡,复合(阶梯)形坡、凸形坡。在地形图上是通过等高线的疏密变化变化来显示的。

二. 名词概念(共21分)选其中7个回答,每个3分 1. 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土体在外动力作用下的原地破坏作用 2. 地貌结构

地貌结构是指某地域范围内不同的地貌类型系统的各种地貌类型的时、空组合关系。 3. 方山

山体顶部平坦,起伏很小,面积较大,边缘线明显,周坡陡峭的山体统称为方山或者平顶山 4. 河流袭夺

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相邻流域的河流,向源侵蚀的速度不同,速度较快的,源头向分水岭伸展的速度也快,切穿分水岭,把分水岭另一侧河流的上游抢夺过来称为河流袭夺。

5. 冰斗

共2页 1

冰川融化消失后,原山岳冰川的粒雪盆(冰盆)显露出一个三面陡峭一面开敞的半圆形或剧场形基岩裸露凹地,这种地貌形态称为冰斗。 6. 横向海岸

属于岩石海岸的一种,海岸地区山岭、谷地、岛屿的延伸方向与海岸线呈直角或较大角度相交。

7. 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在平面上呈半月形,它的纵剖面不对称,迎风坡较缓,坡度约10-20°,为凸形坡;背风坡较陡,坡度28--33°左右,为凹形坡。背风坡与迎风坡转折有一个尖锐的弧形丘顶。在背风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两翼(翼角),他指示了风向。

8. 海岸阶地

海岸动力的侵蚀、堆积作用形成海岸平台,地壳抬升使其上升到破浪作用不到的高度,成为海岸阶地

9. 地貌类型

结构相似并在一定地域内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成因上相互联系的地貌形态的组合称为地貌类型或地貌的成因形态类型 10. 滑坡

斜坡上的岩体、土体沿着坡体内一定的软弱面(面)以整体模式向下、向前快速滑移,称为滑坡

三. 简答题(共30分,任选5题作答,每题6分) 1.荒漠

太阳辐射强度极大,降水极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很多倍,植被稀少,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强大风力作用下发育的岩漠、沙漠、砾漠、泥漠地貌地区同称为荒漠。 2 . 深切河曲

平面上河床蜿蜒曲折,曲折系数大于2.5,谷底尖锐、谷坡陡峭、横断面呈V字形,河床占据整个谷底,河流深向侵蚀作用为主 3.黄土墚形体类型

既黄土山岭,呈狭长带状。有平顶墚、圆顶墚两种。圆顶墚又分为起伏墚、斜墚两种。平顶墚顶部平坦,圆顶墚顶部圆滑呈凸形。起伏墚为主墚,斜墚为支墚。 4 . 冲积平原类型及形体特征

分为洪积扇平原、冲积扇平原、三角洲平原、河漫滩平原。前两者平面为扇形,位于谷口面积较小;后两者基于平原发育,面积广大,如江汉平原 5.断块山

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山体,地质构造上一般为地垒构造,周围或者两侧下降,中间抬升到一定高度,山体周围由断层崖环绕。 6 . 大陆架

大陆架又称大陆浅滩、大陆裙,是大陆边缘的水下平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大陆的自然延伸

0

部分,水深一般为-200-0米,平均坡度约30'~1,坡降不超过1.5。

7.山谷冰川形体类型

山岳冰川类型:山谷冰川:冰斗冰川;悬冰川:斜贴在坡面洼地中的冰川;平(山)顶冰川;山麓冰川,冰川流出谷地谷口。 8 . 河漫滩形体特征

共2页 2

河漫滩的滨河床部分主要表现为沙堤(或称沙坝),高度一米至娄米,通常为自然堤(或称天然堤)。其余部分地势十分平坦没有明显起伏,其上分布有牛轭湖或沼泽。特别在近谷坡(或阶层地)处地势更为低洼,成为比较稳定的湖沼地带,或形成与谷坡平行的小河。 四. 论述题(20分)

1. 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10分)

气候因素:干燥气候,风力作用为主形成和中风成地貌、重力地貌;湿润气候,流水作用为主,发育各种流水地貌;寒冷气候下发育冰川地貌、重力地貌

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壳上升,形成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地貌;地壳下降,形成平原、盆地、洼地、谷地地貌;褶皱构造发育褶皱山地、褶皱谷地;断层发育断层崖、断块山地貌;岩浆运动发育火山、侵入体地貌;地震造成滑坡、崩塌地貌

岩石性质:坚硬岩石组成正向地貌,软弱岩石组成负向地貌, 2. 长轴褶皱构造地貌(10分)

长轴褶曲长宽比大于10:1,当背斜顶部尚未遭到明显破坏时,地貌形体表现与构造一致。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成为顺地貌。

初期,外力作用沿着背斜顶部的纵向断裂的剥蚀作用, 发育出一条谷地-背斜谷,背斜谷底高于向斜谷底。此时,原背斜山两翼对应地出现两条相互平行的单斜山岭,称为一山二岭。该地区分布向斜谷、背斜谷、背斜山和单斜山的组合地貌,岭谷平行相间。

中期,随着外力作用的继续进行,在背斜两翼沿纵向断裂发育出多条单斜山岭,山岭之间出现单斜谷地,称为一山多岭。在发育中背斜谷地被加深加宽,可能仍然高于向斜谷底或者与向斜谷底同高。该地地貌出现背斜谷地、向斜谷地、单斜谷地并存,其间的背斜山、单面山、猪背岭山地地貌并存且平行相间的空间分布特征 后期。有可能发展为构造地貌是逆构造的,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五. 填空题(选择30个填空,,多填无效共30分)每空只能填一个答案。 1.据外动力作用分类,平原成因类型有冲积平原、湖成平原、海成平原、冰川与冰水作

用平原、沙丘覆盖的平原(任意2个)。

2.坡面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坡形,常见的有凸形坡、凹形坡,等斜坡,复合(阶

梯)形坡、阶梯状坡。在地形图上是通过等高线的疏密变化变化来显示的。 3.谷地由谷底、谷源,谷坡等要素组成,谷底形态有三种尖锐、平缓、圆滑。

4.地貌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形体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结构和发展变化空间组合与分布规律的科学。

7.据外动力作用,平原地貌可以划分为冲积平原、湖成平原、海成平原、剥蚀平原、冰川及冰水作用形成的平原、沙丘覆盖的平原。

8.山顶形态一般划分为三种,即尖锐、平缓、圆滑。

9.河口三角洲地貌形体据平面形态划分为扇形、鸟足形(鸟爪形)、鸟嘴形(尖头性)、指形几种。

10.坡地的外部形态特征主要由坡向、坡高、坡长、坡度、坡形等方面表现出来。 11.岩溶地貌形体在地表出露的正向地貌有石芽、峰林、峰丛、孤峰以及山地、高原、丘陵等。

13.冰川侵蚀地貌主要形态有角峰、刃脊、冰蚀三角面,冰川谷和悬谷。

共2页 3

14.负向地貌形态是相对于某一近似水平面或周围临近的另一地貌形态为洼地(低地)、相对低下的形态。

16.外力作用按动力特征可以分为重力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波浪作用、风沙作用等。

六. 名词概念(共20分)选其中7个回答,每个3分 1. 侵蚀基准面

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流水的下蚀深度会受到某个基面的控制。在这个基面上,它的下蚀强度十分微弱,把这一基面称为侵蚀基准面

2.地貌类型

结构相似并在一定地域内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成因上相互联系的地貌形态的组合称为地貌类型或地貌的成因形态类型

3.风沙作用

风沙流的侵蚀作用,包括吹蚀、磨蚀,运移(搬运)作用,包括悬移、跃移、蠕动,遇到障碍后风速减小的沉积作用

4.大陆架

大陆架又称大陆浅滩、大陆裙,是大陆边缘的水下平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大陆的自然延伸部分,

0

水深一般为-200-0米,平均坡度约30'~1,坡降不超过1.5

5.剥蚀

外动力将地表松散物质移离原地的过程

6.尾碛垅

终碛堤形态非常特殊,很易识别。冰川尾端在某处停顿较长时间,就可能形成一条横拦谷地弧形丘陵,(自然堤坝)其内侧往往形成湖泊。由于冰川舌前端呈圆弧形突出,所以横拦谷地的终碛堤大致也呈弧顶向下的弯曲

7.崩塌

岩土裸露的陡坡上的松动的岩石块体、土体在风、水、地壳运动动力的影响下离开原地快速掉落的过程。 8.海蚀平台

波浪不断对岸坡冲蚀和磨蚀,在岸坡的基部形成凹槽,称为海蚀穴。随着海蚀穴的扩大,上部悬崖崩坠,形成具有陡峭岸坡的海蚀崖。上述这种作用不断进行,促使海蚀崖逐渐向陆地方向后退,而在海蚀崖前方发育成一片向海洋方向倾斜的、由波浪进流往返冲刷的侵蚀平台,称为海蚀平台(波蚀平台或波切台)

9.断快山

受地壳抬升运动影响,发生断层,断层中央或者中间部分上升形成山地、周围或者两侧地块相对下降形成平原,山地周坡为断层陡崖环绕,山体高大平地拔起。

10.砂岩峰林

砂岩内垂直断裂发育,在平面上断裂成网形,外动力沿断裂发育,形成峡谷,峡谷之间为柱形、塔形的山峰,呈群体分布

七.

简答题(共30分,任选6题作答,每题5分)

1. 地貌分类原则:A形态-成因原则,把地貌成因与形态有机结合起来,提供了客观的标准;B等级系统原则,根据规模大小及发生顺序和相互关系区分出不同的地貌等级顺序,建立地貌分类系统:C.数量指标原则,对哪些不易用定性或单个指标判别属于某个类型的实体,应采取综合的定量;D图例系统,是由若干表示方法,如色彩、网纹、线划、符号、代码、文字注记等组成的严密系统。

2. 海岸类型(组成物质划分):A岩石或基岩海岸:是岸线曲折,有众多的岛屿和深入山地

共2页 4

的海湾。具有陡峭的海蚀崖,沿海海水深度大,波浪侵蚀作用强烈。横海岸的特征是山丘及岛屿走向与海岸线延伸相垂直(或成较大角度相交。纵海岸是指海岸带岛屿及陆地的山丘走向与海岸线一致。断层海岸的特点是海岸受断层控制,海岸线平直,沿岸岸坡十分陡峭。B沙泥质海岸,潮间带宽广,破浪作用微弱,地势平缓。

3.圆顶墚:顶部横断面呈向上凸起的圆弧形,有明显的墚坡,据圆顶墚墚顶的纵向地貌形体特征又分为起伏墚和斜墚。起伏墚顶部发育有山头和鞍部(有高低差异),一般为主墚;斜墚的顶部向某一方向有明显的由高到低的倾斜(或呈坡降),大多数为主墚两侧的支墚。。

4. 新月形沙丘形体特征:新月形沙丘在平面上呈半月形,一般高度由10米左右30米,宽约100-300米,它的纵剖面不对称,迎风坡度较缓,坡度约10-20°,背风坡较陡,坡度28--33°左右,在背风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两翼。

5.河漫滩形体特征:从地貌形态上看,河漫滩的滨河床部分主要表现为沙堤(或称沙坝),高度一米至娄米,通常为自然堤(或称天然堤)。其余部分地势十分平坦没有明显起伏,其上分布有牛轭湖或沼泽。特别在中央地势更为低洼,成为比较稳定的湖沼地带,或形成与谷坡平行的小河。

6. 扇形地形体特征与特性:扇形地是水流运移(搬运)的泥沙物质沉积形成的堆积地貌,平面上呈扇形。纵剖面呈上段陡下段缓的凹形。洪积扇高于其周边地面,横剖面呈上凸形。在降雨或暴雨时,山地的冲沟中常常形成洪流,泥沙物质在沟口外大量的堆积洪积扇。河谷流水(如山区河流)在出山口处也形成扇状地貌,称为冲积扇。

7.山岳冰川类型:山谷冰川:有明显的积累区粒雪盆和消融区冰川舌;冰斗冰川:只有积累区,没有明显的消融区;悬冰川:斜贴在坡面洼地中的冰川;平(山)顶冰川:在平缓山顶发育的冰川;山麓冰川:冰川流出谷地谷口,到达平原山麓 8. 河漫滩的滨河床部分主要表现为沙堤(或称沙坝),高度一米至娄米,通常为自然堤(或称天然堤)。其余部分地势十分平坦没有明显起伏,其上分布有牛轭湖或沼泽。特别在近谷坡(或阶层地)处地势更为低洼,成为比较稳定的湖沼地带,或形成与谷坡平行的小河。

9.地貌类型划分原则(内容划分):A内动力地貌类型,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B外动力地貌类型,流水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坡面重力地貌,波浪作用地貌;C岩石地貌类型,沉积岩地貌,岩浆岩地貌,变质岩地貌。

论述题(20分)

1. 河床平面形体类型与特征(10分)

A顺直微弯型

顺直微弯型河床段顺直或略弯曲、河床曲折率(系数)小于1.5。 B弯曲型(曲流型或蜿蜒型)

完整的曲流由三个弯道——河(床)湾组成,曲流河床的弯曲系数平均大于1.5。

弯曲型河床多分布于河谷宽广、坡降小、河岸地势较低平的地区,这里曲流横向摆荡回旋有足够的地域。横向环流在弯曲河型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是主要的。

C分汊型(江心洲型)河床

分汊型河床上下游紧邻两段的宽窄不同,窄段为单一河床,宽段则由一个或几个江心洲(滩)间隔成二股或多股汊道。分汊型河床主要分布在缩狭段上下方的开阔河段,这里由于壅水或水流扩散,淤积加强,沉积心滩,继而淤高成江心洲。

D散乱型(游荡型)河床

散乱型河床河道顺直,河身宽浅,水流散乱,沙滩高差不大却数量众多,汊道密布,无固定主河床。散乱型河床是严重淤积性河床,主要分布在水流中沙多水少、水位暴涨暴落、河岸及河床的抗冲性很弱、而河床纵比降较小的河段。散乱型河床主河床摆动不定,沙滩冲淤多变,床面迅速淤高,故也称其为游荡型河床。

2. 短轴褶曲长宽比大于10:1—3:1之间,当背斜顶部尚未遭到明显破坏时,地貌形体表现与构造一致。背斜成构造鼻山,向斜成谷,成为顺地貌。

共2页 5

初期,外力作用沿着背斜顶部的纵向断裂的剥蚀作用, 发育出一条谷地-背斜谷,背斜谷底高于向斜谷底。此时,原背斜山顶部出现弧形的单斜山岭,山顶最高点移至弧形湾区最大点。

中期,随着外力作用的继续进行,在背斜两翼沿纵向断裂或者坚硬岩石发育出多条弧形弯曲单斜山岭,山岭之间出现弧形弯曲单斜谷地,呈“S”形延伸。在发育中,背斜谷地被加深加宽,可能仍然高于向斜谷底或者与向斜谷底同高。该地地貌出现背斜谷地、向斜谷地、单斜谷地并存,其间的背斜山、单面山、猪背岭山地地貌并存的空间分布特征

后期。有可能发展为构造地貌是逆构造的,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共2页 6

初期,外力作用沿着背斜顶部的纵向断裂的剥蚀作用, 发育出一条谷地-背斜谷,背斜谷底高于向斜谷底。此时,原背斜山顶部出现弧形的单斜山岭,山顶最高点移至弧形湾区最大点。

中期,随着外力作用的继续进行,在背斜两翼沿纵向断裂或者坚硬岩石发育出多条弧形弯曲单斜山岭,山岭之间出现弧形弯曲单斜谷地,呈“S”形延伸。在发育中,背斜谷地被加深加宽,可能仍然高于向斜谷底或者与向斜谷底同高。该地地貌出现背斜谷地、向斜谷地、单斜谷地并存,其间的背斜山、单面山、猪背岭山地地貌并存的空间分布特征

后期。有可能发展为构造地貌是逆构造的,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共2页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yf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