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0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

更新时间:2024-07-05 08: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十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2014·重庆理综化学卷,T7)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 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题7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a-b--

B.T2下,在0 ~ t1时间内,v(Y)=tmol·L1·min1

1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答案】C

【解析】A、根据图像的拐点可知T1>T2,达到平衡时,在T2温度下X的浓度要小于T1时的浓度,说明温度降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即正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所以低温时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会放出更多的热量,A错误;B、0~t1时间段内,X的浓度变化量为(a-b)mol/L,所以v(X)? Y(g),温度T1、

c(X)/mol·L-1 a N T1 b W 0 t1

T2 题7图

t/min (a?b)mol/L(a?b)=

t1mint1(a?b),B错误;C、2t1mol·L-1·min-1,根据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Y)=

M点对应的温度高于N点对应的温度,二者均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所以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即M点对应的速率大于N点对应的速率,C正确。

2.(2014·浙江理综化学卷,T12)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l2(g)

Cl2(aq) K1=10

HClO + H+ +Cl K2=10

-1.2

Cl2(aq)+ H2O HClO

-3.4

H+ + ClO Ka=?

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Cl2(g)+ H2O

2H+ + ClO + Cl K=10-10.9

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 + c(ClO) =c(H+)-c(OH) 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 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答案】C

【解析】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到Cl2(g)+ H2O

2H+ + ClO + Cl, K=K1K2=10-4.6,A错误;在氯

处理水体系中,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OH)+c(ClO) =c(H+),B错误;根据图可以看出,次氯酸的浓度在pH=7.5时比pH=6.5时少,杀菌效果差,C正确;夏季温度高,次氯酸受热易分解,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差,D错误。

3.(2014·天津理综化学卷,T3)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答案】D

【解析】A、当ΔH-TΔ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的ΔH>0,吸热反应能自发,说明ΔS>0,A项正确;B、NH4F溶液中F水解生成HF,HF能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4HF+SiO2===SiF4↑+2H2O,故NH4F溶液不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B项正确;C、可燃冰需在低温高压下形成,所以可燃冰可存在于海底,C项正确;D、常温下,浓硫酸使铁发生钝化,D项错误。

4.(2014·四川理综化学卷,T7)在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

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起始时物质的量实验 温度/mol 编号 /℃ n(X) ① ② ③ 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若5min时测得n(M)=0.050mol,则0至5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2mol/(L·min)

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C.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Y) 0.10 0.40 0.30 0.15 n(M) 0.090 0.080 a b 700 800 800 900 0.40 0.10 0.20 0.10

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

【答案】C

【解析】根据X(g)+Y(g)

M(g)+N(g)5min时测得n(M)=0.050mol,则c(N)=0.0050mol/L则则0至

5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3mol/(L·min),A错误;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08×0.008/0.002×0.032=1,B错误;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根据平衡常数为1,可以求出平衡时反应的X的物质的量为0.12mol,a=0.12mol。X的转化率为60%,C正确;实验④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b<0.12/2=0.06,D错误。

5.(2014·上海单科化学卷,T14)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 【答案】D

【解析】A、K值代表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K值不变只能说明温度不改变,但是其他条件也可能发生改变,平衡也可能发生移动,A正确;B、K值变化,说明反应的温度一定发生了变化,因此平衡一定移动,B正确;C、平衡移动,温度可能不变,因此K值可能不变,C正确;D、平衡移动,温度可能不变,因此K值不一定变化,D错误。

6.(2014·全国大纲版理综化学卷,T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1和KI 【答案】B

【解析】A、SO2使溴水褪色是因为SO2和Br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 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也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热的NaOH溶液虽然可以中和乙酸,但也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B错误;C、实验室制取乙烯实验中,由于电石和水的反应很剧烈,所以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目的是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C正确;D、AgNO3和KC1产生白色沉淀AgCl,AgNO3和KI产生黄色沉淀AgI,D正确。

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

7.(2014·全国理综I化学卷,T9)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有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

H2O2+ I H2O2+ IO

??? H2O+IO H2O+O2+ I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与I浓度有关 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答案】A

【解析】决定化反应速率的主要是慢反应,所以I-浓度越大,则整个反应速率越快,A正确、B错误;98KJ·mol-1是该反应的△H,活化能不能确定,C 错误;把两个方程式处理得到:2H2O2=2H2O+O2,v(H2O2)=v(H2O)=2v(O2),D错误。

8.(2014·江苏单科化学卷,T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约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

容器 温度(℃) 编号 I Ⅱ 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方应为放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C.容器I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

D.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CH3OH 0.1mol、CH3OCH3 0.15mol和H2O 0.10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答案】AD

【解析】由图表可以看出,温度高的容器,平衡时二甲醚的物质的量小,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由于反应为气体总体积保持不变的反应,增大甲醇的量,平衡不移动,B错误;容器I的温度高,到达平衡所用的时间短,C错误;根据容器I中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以求出平衡常数K=0.16,当充入甲醇0.15mol,甲醚0.15mol,水0.10mol时, Qc=0.10×0.15/0.15=0.10<0.16,平衡向正方向移动,D正确。

-1

??D.v(H2O2)?v(H2O)?v(O2)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H3OH(g) 387 387 207 0.20 0.40 0.20 CH3OCH3(g) 0.080 0.090 H2O(g) 0.080 0.090

9.(2014·江苏单科化学卷,T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B.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加热0.1mol/LNa2CO3溶液,CO32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均增大

D.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H<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答案】C

【解析】在海轮外壳上附着铜片,铁做负极,加速腐蚀,A错误;B选项中反应为熵减的反应,△H不一定大于0,错误;加热碳酸钠溶液,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变大,水解吸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增大,C正确;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平衡常数不变,D错误。

10、(2014·海南单科化学卷,T12)将Ba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

2BaO(s)+O2(g)

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减小 B、BaO量不变 C、氧气压强不变 D、BaO2量增加 【答案】CD

【解析】A、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改变,A错误;B、由于该反应2BaO2(s)

2BaO(s)+O2(g)的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当温度保持不变时,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加

压),平衡会向体积减小的方向即逆方向移动,所以BaO量减小,B错误;C、由于温度不变,则化学平衡常数(K?c(O2))不变,所以c(O2)不变,所以氧气压强不变,C正确;D、由于该反应2BaO2(s)

2BaO(s)+O2(g)的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当温度保持不变时,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平衡会向体积减小的方向即逆方向移动,所以BaO2量增加,D正确。

11.(2014·福建理综化学卷,T12)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N2O)/mol·L-1 0.100 0.090 0.080 0.070 0.060 0.050 0.040 0.030 0.020 0.010 0.000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 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

A B

C D

【答案】A

【解析】半衰期是一定值,与浓度无关,A正确;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所用时间越短,B错误;半衰期是一定值,与浓度无关,C错误;浓度越大,物质的转化率不一定变大,D错误。

12.(2014·安徽理综化学卷,T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答案】A

0~3s内,反应速率为-1L v(NO2)=0.2 mol· 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达到平衡时,仅改变x,衡正向移动 则x为c(O2) 【解析】A、根据化学反应热量的变化可知,2NO2(g)+O3(g) N2O5(g)+O2(g)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

平衡则向吸热的方向(逆方向)移动,所以化学平衡常数减小,A正确;B、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是mol/

(L?s)或者mol/(L?min),B错误;C、平衡时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的移动,C错误;D、加入x为O2,通入O2,增大了生成物的浓度,则化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故NO2的转化率减小,D错误。

13.(2014·安徽理综化学卷,T1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规律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C 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D 的沉淀转化 【答案】D

NH3沸点低于PH3 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 结论 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 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解析】A项,盐酸的制备可以有HClO光照分解产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HClO

2HCl+O2↑,

A错误;B、注意一个特殊的现象—钝化(铝和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反应速率减慢,B错误;C、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熔沸点升高,故NH3的沸点高于PH3,C错误;D、ZnS沉淀中加入几滴CuSO4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黑色,硫化锌和硫化铜阴阳离子比相同,说明溶度积(Ksp)ZnS>CuS,故D正确。

14.(2014·北京理综化学卷,T12)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2O2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V(O2)/mL 0 0.0 2 9.9 4 17.2 6 22.4 8 26.5 10 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 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B.6~10 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C.反应到6 min时,c(H2O2)=0.30mol/L D.反应到6 min时,H2O2分解了50% 【答案】C

【解析】10mL0.40mol/L H2O2溶液含H2O2的物质的量是0.004mol,6min时,生成氧气的物质电离是n=22.4ml=0.001mol,则有: 22.4L/mol2H2O2

2H2O+ O2↑

开始(mol) 0.004 0 0 转化(mol) 0.002 0.001 6min时(mol) 0.002 0.001

所以0~6min,H2O2的物质的量变化了0.002mol,浓度变化量c(H2O2)?(H2O2)=

0.002mol=0.2mol/L,则v

0.01L0.2mol/L-2?3.3′10mol/(L·min),A正确;B、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H2O2的浓度越来越小,

6min反应速率越来越慢,所以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要小于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即v(H2O2)<

3.3′10-2mol/(L·min),B正确;C、反应至6min时,剩余的H2O2的物质的量是0.002mol,则此时H2O2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c(H2O2)?0.002mol=0.2mol/L,C错误;D、反应至6min时,参加反应的H2O2的物

0.01L质的量是0.002mol,所以H2O2分解了50%,D正确。。

15.(2014·安徽理综化学卷,T28)(14分)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图1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编号 ① ② ③ 实验目的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醋酸浓度的影响 碳粉/g 0.5 0.5 0.2 铁粉/g 2.0 2.0 醋酸/g 90.0 36.0 90.0

(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 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的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图3

(3)该小组对图2中的0 ~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气体; 假设二: ; ......

(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请你再设计一种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答案】(14分) (1)

编号 ②

实验目的 碳粉/g 铁粉/g 2.0 醋酸/g ③ 碳粉含量的影响 (2)吸氧

(3)放热反应,温度升高 (4)

还原 2H2O+O2+4e=4OH—(或4H++ O2+4e=2H2O)

??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①药品用量和操作同编号①实验(多孔橡皮塞增加进、出导管) ②通入氩气排净瓶内空气;

③滴入醋酸溶液,同时测量瓶内压强变化(也可测温度变化,检验Fe2+等)。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1)探究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一般采取控制变量法,即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变量,所以实验②中铁的量不能发生变化,即质量为2.0g;实验③和实验①相比,只有碳粉的质量发生了变化,所以实验③室探究碳粉的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因为压强的大小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从所给的图像可看出,气体的量开始增加,后来逐渐减小,故t1~t2发生了吸氧腐蚀;原电池装臵中,活泼金属(Fe)做负极,不活泼的C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或4H++ O2+4e=2H2O; (3)从体积的影响因素着手,温度升高,体积增大;

(4)基于假设一可知,产生氢气,发生了哪些变化,具体参考答案。

16.(2014·北京理综化学卷,T26)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如下图所示。

??IINH3INOIVNO2IIIHNO3NH4NO3

(1)I中,NH3 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II中,2NO(g)+O2

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

P2)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3)III中,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 ①已知:2NO2(g)

2NO2(g)

N2O4(g)△H1 N2O4(l) △H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_____。

A B C 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IV中,电解NO制备 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分) (1)4NH3+5O2

4NO+6H2O

(2)①p1

(3)①A ②2N2O4+O2+2H2O=4HNO3

(4)NH3 根据反应8NO+7H2O4NH4NO3+2HNO3,电解产生的HNO3多

【解析】(1)NH3 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是NO和H2O,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2)①由2NO(g)+O2(g) 2NO2(g)可知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温度相同,增大压强,平衡

正向移动,N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根据图示和坐标含义,判断p1

(3)①降低温度,NO2(g)转变为N2O4(l),则ΔH2<0,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C错误; N2O4(g)转变为N2O4(l)需要放出热量,所以NO2(g)转变为N2O4(g)比NO2(g)转变为N2O4(l)放出的热量少,B错误,所以正确的图示为A;②N2O4、O2和H2O反应生成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2N2O4+ O2+2H2O===4HNO3。

(4)根据工作原理装臵图,可以确定阳极为NO失去电子转变为NO3,阴极NO转变为NH4,根据电极反应书写电极反应式为:

阳极:NO-3e+2H2O===NO3+4H 阴极:NO+5e+ 6H===NH4+ H2O

然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硝酸根离子物质的量比铵根离子物质的量多,电解

所以需要向溶液中加入的物质为NH3(即8NO+7H2O=====3NH4NO3+2HNO3)。

17.(2014·福建理综化学卷,T24)(15分)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1)右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①该电化腐蚀称为 。

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 (填字母)。

(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I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步骤II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任写一项)。 (3)已知t℃时,反应FeO(s)+CO(g)

Fe(s)+CO2(g)的平衡常数K=0.25。

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 。

②若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 mol FeO(s),并通入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50%,则x= 。

【答案】(15分) (1)①吸氧腐蚀 ②B (2)①4HNO3

4NO2↑+O2↑+2H2O ②4Fe+10HNO3=4Fe(NO3)3+NH4NO3+3H2O

③氮氧化物排放少(或其他合理答案) (3)① 4:1 ②0.05

【解析】(1)由图看出,在海水中,该电化腐蚀属于吸氧腐蚀,在ABCD四个区域中,生成铁锈最多是B区,能接触到氧气。(2)浓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

4NO2↑+O2↑+2H2O,硝酸氧化 废

铁皮中铁的化学方程式为4Fe+10HNO3=4Fe(NO3)3+NH4NO3+3H2O,生产过程中体现绿色思想的是整个过程中氮氧化物排放减少。

根据反应FeO(s)+CO(g)

Fe(s)+CO2(g),平衡常数K为0.25,因为固体的浓度为1,则反应达到平

衡时n(CO):n(CO2)=4:1,若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 mol FeO(s),并通入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率为50%,

FeO(s)+CO(g)

Fe(s)+CO2(g)

起始 0.02 x 0 0 变化 0.01 0.01 0.01 0.01 平衡时 0.01 x-0.01 0.01 0.01 根据平衡常数K=0.25得:

0.01?0.25,解得x=0.05。

x?0.0118.(2014·广东理综化学卷,T31)(16分)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①

1CaSO4(s)+CO(g) 41CaS(s)+CO2(g) ?H1= —47.3kJ?mol-1 4

② CaSO4(s)+CO(g) ③ CO(g)

CaO(s)+CO2(g) +SO2(g) ?H2= +210.5kJ?mol-1

11C(s)+ CO2(g) ?H3= —86.2kJ?mol-1 22CaS(s)+ CaO(s)+6CO2(g)+ C(s) +SO2(g)的?H=___________(用?H1、?H2和

(1)反应2CaSO4(s)+7CO(g) ?H3表示)

(2)反应①-③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曲线见图18,结合各反应的?H,归纳lgK-T曲线变化规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盛有CaSO4的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反应①于900℃达到平衡,c平衡(CO)=8.0×10-5 mol?L-1,计算CO的转化率(忽略副反应,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为减少副产物,获得更纯净的CO2,可在初始燃料中适量加入____________。

(5)以反应①中生成的CaS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原子利用率100%的高温反应,可再生Ca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CO2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分)

(1)?H=4?H1+?H2+2?H3(2分)

(2)a)反应②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lgK也增大(2分)

b)反应①③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减小,lgK也减小(2分) (3)99%

1CaSO4(s)+CO(g) 41CaS(s)+CO2(g) 4初始浓度(mol/L) a 0 转化浓度(mol/L) a-c平衡(CO) a-c平衡(CO) 平衡浓度(mol/L) c平衡(CO) a-c平衡(CO)

c平衡(CO2)a?c平衡(CO)a?8.0?10?5—3—1

依题意,K=,a=8.08×10 mol?L ???100?5c平衡(CO)c平衡(CO)8.0?10CO的转化率:

a?c平衡(CO)8.08?10—3mol?L—1?8.0?10?5mol?L?1?100%??100%?99%(5分)

a8.08?10—3mol?L—1(4)氧气 (2分)

COOH CH3— (5)CaS+2O2

CaSO4 (2分)

—CH3

(1分)

CaS(s)+ CaO(s)+6CO2(g)+ C(s) +SO2(g),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①×4+②+③×2得:2CaSO4(s)+7CO(g) 所以?H=4?H1+?H2+2?H3;

(2)结合图像及反应的?H可知,反应①③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减小,lgK也减小,反应②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lgK也增大。

1(3)由图可可知,900℃时CaSO4(s)+CO(g)

4c?CO2?1CaS(s)+CO2(g)的lgK=2,即K=100,K=?100,4c?CO?可知平衡时c(CO2)= 8.0×10—3 mol?L—1,CO的转化率为

8.0?10?3mol?L?1?100%=99%;

(8.0?10?3mol?L?1?8.0?10?5mol?L?1) (5)CaS转化为CaSO4,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CaS与O2按照1:2反应转化为CaSO4,才能满足原子利用率100%,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aS+2O2

CaSO4;CO2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

COOH CH3— 基,因为对二甲苯的苯环上的氢原子只有1种,所以结构简式为

—CH3

19.(2014·广东理综化学卷,T33)(17分)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1)某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30% H2O2、0.1mol?L-1Fe2(SO4)3、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

①写出本实验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H2O2浓度下,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③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图20的装置示意图。

④参照下表格式,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物理量 V*0.1mol?L-1Fe2(SO4)3]/mL a a …… …… …… 实验序号 1 2 (2)利用图21(a)和21(b)中的信息,按图21(c)装置(连能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_________(填“深”或“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分)

(1)①

间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2分)

(3分)②收集到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或相同时

④(5分) 物理量 (3分)

V[0.1mol?L-1Fe2(SO4)3] V[30% H2O2] V[ H2O] V[O2] 收集d mL O2所 实验序号 1 2 /mL a a /mL b c /mL c b /mL d d 需时间t/s t1 t2 (2)深(2分)。由图21(a)可知H2O2分解为放热反应,H2O2分解使B瓶中温度升高,再由图21(b)可知反应2NO2(g)

N2O4(g),也是放热反应,升温使平衡向左移动,c(NO2)增大,颜色加深(3分)

【解析】(1)①H2O2在Fe2(SO4)3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H2O和O2,在此反应中H2O2既做氧化剂

也做还原剂,所以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②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所以要测定不同浓度的H2O2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可以比较收集到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或比较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③收集并测量气体的体积,我们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但要用量筒代替集气瓶,这样便于测量其体积,或者用注射器来测量体积,故收集装臵是

(2)由图21(a)可知H2O2分解为放热反应,H2O2分解使B瓶中温度升高,再由图21(b)可知反应2NO2(g)

N2O4(g),也是放热反应,升温使平衡向左移动,c(NO2)增大,颜色加深,所以B瓶的颜色比A瓶的颜色深。

20、(2014·海南单科化学卷,T14)(9分)硝基苯甲酸乙酯在OH O2NC6H4COOC2H5+OH

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

O2NC6H4COO+ C2H5OH

两种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均为0.050mol/L,15℃时测得O2NC6H4COOC2H5的转化率α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t/s 0 120 33.0 180 41.8 240 48.8 330 58.0 530 69.0 600 70.4 700 71.0 800 71.0 a/% 0

(1)列式计算该反应在120~180s与180~240s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两者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式计算15°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提高O2NC6H4COOC2H5 的平衡转化率,除可适当控制反应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两条)。 【答案】(9分)

0.050mol?L?1?(41.8%?33.0%)(1)???7.3?10?5mol?L?1?s?1 (2分)

(180?120)s0.050m?o?1l?L(48.?8A.8%)?5 ???5.8?10mo??l1sL?? 1 (2分)

(24?018s0) 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1分)

[0.050mol?L?1?71.0%]2(71.0%)2(2)K??6.0或K??6.0(2分) ?122[0.050mol?L?(1?71.0%)](1?71.0%)(3)增加OH—的浓度、移去产物 (2分) 【解析】(1)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在120~18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050mol?L?1?(41.8%?33.0%)???7.3?10?5mol?L?1?s?1

(180?120)s在180~24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050mol?L?1?(48.8%?41.8%)???5.8?10?5mol?L?1?s?1

(240?180)s 根据以上两个反应速率120~180s内(7.3?10mol?L?s)和180~240s内(5.8?10mol?L?s),可以看出: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5?1?1?5?1?1[0.050mol?L?1?71.0%]2 (2)15°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0; ?12[0.050mol?L?(1?71.0%)] (3)提高O2NC6H4COOC2H5 的平衡转化率,就意味着O2NC6H4COOC2H5+OH—

O2NC6H4COO—+

C2H5OH反应的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加OH—的浓度),减小生成物的浓度(移去产

物)。

21.(2014·全国理综II化学

卷,T26)(13分)

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

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 (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 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N2O4)为 mol·L

?1·s

?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 。

?1(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以c(N2O4)以0.0020 mol·L又达到平衡。

·s

?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

T 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 。 ①

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 。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

【答案】(13分)

(1)大于 0.0010 0.36mol·L—1

(2)①大于 反应正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故温度升高 ②平衡时,c(NO2)=0.120 mol·L—1+0.0020 mol·L—1·s—1×10s×2=0.16 mol·L—1,c(N2O4)=0.040 mol·L—1-0.0020 mol·L—1·s—1×10s=0.020

(0.16 mol?L—1)2—1mol·L,则K2?=1.3 mol·L; —10.020 mol?L—1

(3)逆反应 对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解析】(1)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NO2浓度增大),说明平衡N2O4g)

2NO2 (g)向正方向移动,则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H>0。根据图像可知,0~60s时间

?10.120mol?L?1段内,N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是0.120 mol·L,所以v(NO2)?=0.0020 mol·L—1·s—1,

60s

根据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N2O4)=

1L—1·s—1;v(NO2)=0.0010 mol·

2由图像可知,100℃达到平衡时,c(NO2)= 0.120 mol·L—1,c(N2O4)= 0.040 mol·L—1,所以化学平衡常数

(0.120 mol?L—1)2—1K1?=0.36mol·L; —10.040 mol?L(2)改变反应温度为T,以c(N2O4)以0.0020 mol·L衡向着正方向移动,又因为该反应N2O4g) ②因为c(N2O4)以0.0020 mol·L

?1?1·s

?1的平均速率降低,说明c(N2O4)减低,平

2NO2 (g)的焓变?H>0,说明反应温度意味着温度升高;

·s

?1,反应经过的时间是10s,所以△c(N2O4)= 0.0020 mol·L—1·s—1×10s=0.020

mol·L—1,则△c(NO2)= 0.020 mol·L—1×2= 0.040 mol·L—1,所以平衡时c(N2O4)= 0.040 mol·L—1-0.020

(0.16 mol?L—1)2mol·L=0.020 mol·L,c(NO2)=0.120 mol·L+0.040 mol·L=0.16 mol·L,则K2?=1.3 —10.020 mol?L—1

—1

—1

—1

—1

mol·L—1;

(3)温度为T时,达到平衡时,将反应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此过程相当于增大用气枪的过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会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对于此反应来说(N2O4 (g)

2NO2 (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2.(2014·全国理综I化学卷,T28)(15分)乙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1)间接水合法是指现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C2H5OSO3H),再水解生成乙醇,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甲醇脱水反应 2CH3OH(g)==CH3OCH3(g)+ H2O (g) ?H1=?23.9 KJ﹒mol

-1

甲醇制烯烃反应 2CH3OH(g)== C2H4(g)+ 2H2O (g) ?H2=?29.1 KJ﹒mol

-1

乙醇异构化反应 C2H5OH(g) ==CH3OCH3(g) ?H3=+50.7KJ﹒mol

-1

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g)+H2O(g)==C2H5OH(g)的?H=______KJ﹒mol。与间接水合法相比,气

-1

相直接水合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n(H2O):n(C2H4)=1:1)

①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p=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图中压强(p1、p2、p3、p4)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③气相直接水合法常采用的工艺条件为: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90℃,压强6.9MPa,乙烯的转化率为5%,若要进一步提高转化率,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强外,n(H2O):n(C2H4)=0.6:1,

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H2=CH2+H2SO4

催化剂 C2H5OSO3H;C2H5OSO3H+H2O

催化剂 CH3CH2OH+H2SO4

(2)—45.5;减少污染;减少对设备的腐蚀。

(3)①0.07 Mpa-1 ②P4>P3>P2>P1;反应分子数减少,相同温度下,压强升高乙烯转化率升高。③增大n(H2O)︰n(C2H4)的比值,及时把生成的乙醇液化分离

【解析】(1)乙烯与硫酸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硫酸氢乙酯再通过取代反应得到乙醇。 CH2=CH2+H2SO4C2H5OSO3H+H2O

催化剂 催化剂 C2H5OSO3H CH3CH2OH+H2SO4

(2)通过盖斯定律,—△H2+△H1-△H3=—45.5KJ·mol-1

比较两种流程,可看出气相直接水合法减少反应步骤,增大产物的产率,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用硫酸作反应物,减少对设备的腐蚀。

(3)①A点乙烯的平衡转化率是20%。 根据反应:CH2=CH2+H2O

催化剂 C2H5OH

起始 1mol 1mol 0 转化 0.2mol 0.2mol 0.2mol 平衡 0.8mol 0.8mol 0.2mol

则平衡时乙烯的分压:P(C2H4)=7.85Mpa×0.8mol/1.8mol=3.4889 Mpa 水蒸气的分压:P(H2O)=7.85Mpa×0.8mol/1.8mol=3.4889 Mpa 乙醇的分压:P(C2H5OH)=7.85Mpa×0.2mol/1.8mol=0.8722 Mpa

则平衡常数Kp=P(C2H5OH)/ P(C2H4)× P(H2O)=0.8722 Mpa/3.4889 Mpa×3.4889 Mpa=0.07 Mpa-1 ②通过反应可以看出压强越大,乙烯的转化率越高,通过在300℃时转化率可得出:P4>P3>P2>P1。 ③可以增大H2O的浓度,及时分离出生成的乙醇。

23.(2014·全国大纲版理综化学卷,T28)(15分) 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5的熔点为167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lmol AX5,放出热量123.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AX3(g)+X2(g)

AX5(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 mol。

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列式计算实验a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 v(AX5)= 。 ②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 实验a相比,其他两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及判断依据是:b 、 c 。

③用p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AX3的平衡转化率,则α的表达式为 ;实验a和c的平衡转化率:αa为 、αc为 。

【答案】(15分)

(1)①AX3(l)+X2(g)=AX5(s)△H= —123.8kJ?mol—1(2分)

(填实验序号);与

(2)v(AX5)?0.1mol= 1.7×10—4mol/(L?min)

10L?60min解:开始时no=0.4mol,总压强为160KPa,平衡时总压强为120KPa,则n为,

102KPan102KPa?,n=0.4mol?=0.30mol

160KPa0.4mol160KPaAX3(g)+X2(g)

AX5(g)

初始 (mol) 0.20 0.20 0 平衡 (mol) 0.20-x 0.20-x x (0.20-x)+(0.20-x)+x=0.30,则x=0.10 v(AX5)?0.1mol= 1.7×10—4mol/(L?min) (3分)②bca(2分) 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

10L?60min加快,但平衡点没有改变(2分);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或反应容器的容积和起始物质的量未改变,但起始总压强增大)(2分);③α=2(1-

p)(2分);50%(1分);p040%(1分)。

【解析】(1)因为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AX5的熔点为167℃,室温时,AX3为液态,AX5为固态,生成1mol AX5,放出热量123.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为:AX3(l)+X2(g)=AX5(s)△H= —123.8kJ?mol—1,

(2)①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mol,即no=0.4mol,总压强为160KPa,平衡时总压强为120KPa,设平衡时总物质的量为n,根据压强之比就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有:

AX3(g)+X2(g)

AX5(g)

102KPan?,n=0.30mol。

160KPa0.4mol初始 (mol) 0.20 0.20 0 平衡 (mol) 0.20-x 0.20-x x (0.20-x)+(0.20-x)+x=0.30,则x=0.10 v(AX5)?0.1mol= 1.7×10—4mol/(L?min)

10L?60min②根据到abc达平衡用时的多少可以比较出反应速率的大小为:b>c>a;

③用p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AX3的平衡转化率,根据压强之比就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有:

pp0.4=,n=0.40

pp0nAX3(g)+X2(g)

AX5(g)

初始 (mol) 0.20 0.20 0 平衡 (mol) 0.20-x 0.20-x x

(0.20-x)+(0.20-x)+x=n,则x= 0.40-n=0.4—0.4p0 p0.4?则α=

p0p0.2=2(1-

p) p0∴αa=2(1-

120p)=2(1—)×100%=50%;

160p0140p)=2(1—)×100%=40%。

175p0 αc=2(1-

24.(2014·山东理综化学卷,T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 2NO(g)+Cl2(g)(1)4NO2(g)+2NaCl(s)

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 mol,NO的转化率а1=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 а1(填“>”“<”或“=”),平衡常数K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

(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mol NaOH的水溶

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 ̄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

NaNO3(s)+ClNO(g) K1 ?H < 0 (I) 2ClNO(g) K2 ?H < 0 (II)

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

(NO3 ̄)、c(NO2-)和c(CH3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 ̄1,CH3COOH的电离常数K a=1.7×10-5mol?L ̄1,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K12 【答案】(1)(2)(2)2.5×10-2;75%;>;不变;升高温度 (3)c(NO3 ̄) > c(NO2-) > c(CH3COO ̄);

K2b、c

【解析】(1)(I)×2?(II)即可得到4NO2(g)+2NaCl(s)

2NaNO3(s)+2NO(g)+Cl2(g),

K12所以平衡常数K=;

K2 (2)ClNO的浓度变化△c(ClNO)=7.5×10-2mol?L,所以ClNO的物质的量变化△n(ClNO)=0.15mol,所以Cl2的物质的量变化率△n(Cl2)=0.075mol,则平衡后n(Cl2)=0.1mol-0.075mol=0.025mol;转化的n(NO)=0.15mol,则NO的转化率а1=

0.15mol?100%=75%;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

0.2mol下进行,则反应(II)的压强大于反应(I)的压强,则平衡有利于向正方向移动,所以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а1;因为温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因为反应(II)的?H < 0,为放热反应,所以要减小化学平衡常数,就要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以采取加热的方法;

(3)根据盐类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所以CH3COO ̄的水解程度大于NO2-,故离子浓度大小是c(NO3 ̄)>c(NO2-)>c(CH3COO ̄); 因为CH3COO ̄的水解程度大于NO2-,所以溶液A的PH小于溶液B的PH。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使A的PH减小),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使A的PH增大),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使B的PH减小),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使B的PH增大),只有bc满足题意。

25、(2014·上海单科化学卷,T四)(本题共12分)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目的是用铜液[醋酸二氨合铜(Ⅰ)、氨水]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CO2等气体。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u(NH3)2Ac +CO+NH3

完成下列填空:

23.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减压 b.增加NH3的浓度 c.升温 d.及时移走产物 24.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NH3)3CO]A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简述吸收CO及铜液再生的操作步骤(注明吸收和再生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断氮、磷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27.已知CS2与CO2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S2熔点高于CO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题共12分) 23.bc

24.2NH3+CO2+H2O→(NH4)2CO3 (NH4)2CO3+ CO2+H2O→2 NH4HCO3

25.①低温加压下吸收CO;②然后将铜洗液转移至另一容器中;③高温低压下释放CO,然后将铜洗液循环利用

26.C>N>O>H; 27.

;NH3和PH3的稳定性

CS2和CO2都是分子晶体,CS2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大。

【解析】23.a.减压,导致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b.增加NH3的浓度,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c.升温,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d.及时移走产物,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24.铜液中的氨水(碱性)能与CO2发生反应,当CO2适量时发生的反应为2NH3+CO2+H2O→(NH4)2CO3,当CO2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为 (NH4)2CO3+ CO2+H2O→2 NH4HCO3;

25.由化学方程式“Cu(NH3)2Ac + CO + NH3

[Cu(NH3)3CO]Ac ”以及“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

应”可知,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因此吸收CO最适宜的条件是低温高压,即①低温加压下吸收CO;②然后将铜洗液转移至另一容器中;③高温低压下释放CO,然后将铜洗液循环利用。

26.铜液的组成元素中属于短周期元素有C、H、O、N,根据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可知,原子半径C>N>O>H;氮元素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可知最外层排布的轨道式是

;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元素气态氢化物低温稳定性或者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进行判断。

27.根据题目中的信息“CS2与CO2分子结构相似”,根据CO2的电子式(的电子式(

)可以写出CS2

);因为“CS2与CO2分子结构相似”,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强),熔沸点就越高,所以CS2的熔沸点高于CO2。

26.(2014·天津理综化学卷,T10)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式流程图如下:

(1)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制氢气的原理如下: ①CH4(g)+H2O(g)②CO(g)+H2O(g)

CO(g)+3H2(g) ΔH=+206.4 kJ·mol1

CO2(g)+H2(g) ΔH=-41.2 kJ·mol1

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的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压强

利用反应②,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的产量。若1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CO的体积分数为20%)与H2O反应,得到1.18 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图(a)表示500 ℃、60.0 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____________。

(4)依据温度对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在图(b)坐标系中,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从通入原料气开始,随温度不断升高,NH3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a) (b)

(5)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填序号)________。简述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定条件

(1)2NH4HS+O2=====2NH3·H2O+2S↓ (2)a 90% (3)14.5%

(4) (5)Ⅳ 对原料气加压;分离液氨后,未反应的N2、H2循环使用

【解析】(1)由题意可知为空气中的O2将负二价硫氧化为硫单质,根据电子守恒将方程式配平即可。(2)反应①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吸热反应,降低压强使平衡右移,但反应速率减小,d错;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限度,即不能改变H2的百分含量,c错;增大水蒸气浓度虽可使反应速率增大以及平衡右移,但产物H2的百分含量却减小,b错;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正向移动,H2的百分含量增大,a对。CO与H2的混合气体与水蒸气的反应中,反应体系中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而1 molCO与H2的混合气体参加反应生成1.18 mol混合气,说明有0.18 mol 水蒸气参加反应,则根据方程式②可知参加反应的CO也为0.18 mol,则其转化率为

0.18 mol

×100%=90%。

1 mol×20%

(3)由图中看出当N2与H2物质的量比为1∶3时,NH3的平衡体积分数最大,为42%。设平衡时转化的N2的物质的量为x mol,由三段式:

N2+3H2

2NH3

起始(mol): 1 3 0 转化(mol): x 3x 2x

平衡(mol): 1-x 3- 3x 2x

2x

×100%=42%,则x=0.59

(1-x)+(3-3x)+2x

(1-x)

则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为×100%=14.5%。(4)作图时要注意开始时NH3

(1-x)+(3-3x)+2x物质的量不断增多,是因为反应正向进行(反应未达平衡),达到一定程度后反应达到平衡而此时温度继续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H3的物质的量减小。(5)热交换器可以使需要加热的物质得到加热,还可以使需要冷却的物质得到冷却,能充分利用能量。合成氨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加压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此外,循环利用可反复利用原料,提高原料利用率。

27.(2014·浙江理综化学卷,T27)(14分)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 CaSO4(s)+4CO(g)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反应Ⅰ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

⑵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Ⅱ的Kp= (用表达式表示)。

⑶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CaO(s) + SO2(g) + CO2(g) ΔH1=218.4kJ·mol-1(反应Ⅰ) CaS(s) + 4CO2(g) ΔH2= -175.6kJ·mol1(反应Ⅱ)

A B C D

⑷通过监测反应体系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可判断反应Ⅰ和Ⅱ是否同时发生,理由是 。 ⑸图1为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CO初始体积百分数与平衡时固体产物中CaS质量百分数的关系曲线。则降低该反应体系中SO2生成量的措施有 。

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石灰石

B.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 C.提高CO的初始体积百分数 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⑹恒温恒容条件下,假设反应Ⅰ和Ⅱ同时发生,且v1>v2,则下,请在图2中画出反应体系中c(SO2)随时间t变化的总趋势图。

【答案】(14分) (1)高温

p4(CO2)(2)4

p(CO)(3)C

(4)如果气相中SO2和CO2两种气体的浓度之比随时间发生变化,则标明两个反应同时发生。 (5)A、B、C

(6)

【解析】(1)由△G=△H-T△S<0时自发,△H>0,则T要大,故应选择高温。(2)根据固体的浓度为常数,

p4(CO2)则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p=4;

p(CO)第一节

反应I为吸热反应,产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反应Ⅱ放热,产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

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反应Ⅰ的活化能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y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