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复习部分
更新时间:2023-07-19 07:5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九上苏教版语文书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复习负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
一、教学例1
1.情境引入。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师:老师收集了某天3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0 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南京0℃
师:南京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三亚20℃
师:三亚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和南京比,三亚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哈尔滨零下20℃
师: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和南京比,哈尔滨的气温怎样?
同时出示南京、三亚、哈尔滨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三亚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20℃和零下20℃的呢?
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零上20℃可以记作“+20℃”;零下20℃可以记作“-20℃”。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师:"+20"读作正二十,再写的时候,只要在20前面加一个"+"--正号,"+20"也可以写成20。"-20"读作负二十,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20。(教师板书)
师:现在,你知道“+20℃”和“-20℃”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吗?
4.尝试练习
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题。
二、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出示教科书上的例2情景图。
师:新疆吐鲁番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练一练
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图)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260 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22 米。
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出示:+20,-20,+8848,-155,+3260,-422
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
师:象+20,+8848,+3260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像-20,-155,-422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从温度计上观察,0 ℃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 ℃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师:那你现在知道0是什么数吗?
小结: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巩固练习:
1.先读一读,再把下面各数填入合适的圈内。
-5,+26,8,-40,-120,+103,0
正数负数
2.每人写出5 个正数和5 个负数。
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3.练习一第4题。
学生审题,独立在课本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小结:像零℃以上与零℃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下节课来交流。
负数(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读一读,分一分。
+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
正数: 负数:
二、教学例3
1.情境引入。
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如下表:
月份一二三四五六
盈亏/元+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
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
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从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
指名回答:学生可以说说清楚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也可以说说哪个月盈利得多?哪个月亏损得多?
3.试一试
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七月份:亏损1200 元;八月份:亏损650 元;
九月份:盈利2500 元;十月份:盈利4300 元;
十一月份:盈利3700 元;十二月份:亏损250 元;
月份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盈亏(元)
填写表后让学生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
三、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
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师:小华从学校出发,向东走2千米到达邮局。
小林从学校出发,向西走2千米到达公园。
在这里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什么?
3.初步认识数轴。
师:现在我们还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邮局和公园的位置。(出示数轴)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汇报小结:(1)0右边的数都是正数,0左边的数都是负数。
(2)-2和2到0的距离相等。
(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4.练一练:
先指名学生回答,然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5 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练习一第6 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独立审题。(正数表示什么?负数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
3.练习一第7 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讨论:-2和-4哪个数更接近0?现在你能判断出-2和-4哪个数大吗?
4.练习一第8 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独立审题。(正数表示什么?负数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
(1)说说中途各站上、下车的人数。
(2)中途5个站,哪个站没有人上车?哪个站没有人下车?
(3)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学生可以说说每站出发时车上的人数)
五、全课总结
你现在对于正数和负数有哪些认识?
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7-8页例1-例3。
教学目标:
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
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求?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中的第1 组图
要求:下面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预设:学生大多会用数方格方法进行比较,对于出现“转化”教师应当鼓励,并加以引导。(2)出示例1 中的第2 组图
你还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同时让学生思考第1组图也可以用“转化”的方法吗?)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运用已学过有关知识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研究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第一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
③倒过来斜边重合。
第二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
②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
③倒过来斜边重合。
(4)小组讨论:比较两种转化方法,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教学例3:
(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都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大家从教科书第115 页上任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课前准备),先把它转化
成长方形,再求出面积并填写下表。
转化后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长(cm)宽(cm)面积(cm)底(cm)高(cm)面积(cm)
(2)学生操作,反馈交流。
(3)小组讨论。
①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6)学生总结,形成下面的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
S = a ×h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
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
2.指导完成练一练:
强调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复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二1 - 5 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
教学重、难点:熟练应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长方形木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如何求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2.如何将一个长方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转化”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有什么联系?
二、练习指导。
1.练习二第1 题。
提问: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如何画出与其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明白要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图中长方形面积相等,即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乘积为15。所以要画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为5 和3、3 和5 或15 和1。)
2.练习二第2 题。
学生独立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3 题。
学生独立审题后提问:先求什么?再如何列式?
4.练习二第4 题。
学生独立审题,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5.练习二第5题。
取出长方形木框,指名两名学生按课本上要求进行操作。教师可以多找几组学生进行操作,
注意提醒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和思考:
长方形被拉变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然后汇报交流,注意让学生明确:
1.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没变,面积变了。
2.拉成的平行四边形越是显得扁平,它的高就越短,面积就会越小。
3.这和我们上节课的“转化”有什么不一样?
三、全课小结。
通过练习,你获得了哪些解题的经验?
四、作业:完成《补充习题》中的练习。
复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例4、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师:仔细观察这3 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先自己想,随后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讨论后汇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师: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有应当如何计算?今天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教学例5:
(1)出示例5:
师:用例5 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课前进行准备)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并填表。
师: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板书如下: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h÷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回忆拼得过程,再回答。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习二第7-9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复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2}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0 - 17 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8×600=300÷50=2×25=
400×5=240÷60=68÷4=
2.笔算:
25×12÷2=25×(12÷2)=
122×÷2=122×(8÷2)=
二、练习指导。
1.练习二第11题。
(1)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积与什么相等?它的面积如何计算?
(2)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它的底和高的积应该是多少?
(3)学生操作,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2.练习二第12题。
(1)三角形面积如何计算?
(2)学生测量并计算,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13题。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审题。
(2)先求什么?再如何计算?怎样列式?
4.练习二第14题。
(1)出示图形,让学生观察。
(2)说说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注意:底和高的对应)
(3)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练习二第15题。
(1)让学生取出红领巾,提问:要想求出这个红领巾的面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让学生明白:三角形的面积大小只与底和高有关)
(2)测量红领巾高时,可以启发学生把红领巾对折后再测量。
(3)学生操作,同桌交流,指名1-2人回答。
6.练习二第16题。
要使学生认识到:涂色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思考题
提示:2个大三角形合起来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每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16 平方厘米;中等三角形的面积是8 平方厘米;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4 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是8 平方厘米。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获得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经验?
复习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4-15页例6、例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平等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导入: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学生审题后,同桌讨论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2)汇报小结。(教师课件演示)
○1把它分成1个长方形和2个三角形。
○2把它分成1个平行四边形和1个三角形。
○3补一个完全一样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2.教学例7。
(1)出示例7
师:用117页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课前准备)
(2)小组交流: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梯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并填表。
师: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 下底,高等于梯形的高。因为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高÷2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
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高÷2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b)h ÷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3.作业:“动手做”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复习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2)
教学内容:教材第18 页练习三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教学重、难点:熟练应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一下梯形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怎样求梯形面积?
二、练习指导。
1.练习三第1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由于这4 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这几个梯形中,除左起第3 个梯形之外,其余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2.练习三第2 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练习三第3 题
(1)学生独立审题,师说明什么是横截面。
(2)如何求这个零件的横截面的面积?
(3)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练习三第5 题
学生操作时注意提醒学生第二个梯形是直角梯形,它的高在哪儿。
5.练习三第6 题
(1)学生独立审题。
(2)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如何列式?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6.练习三第7题。
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7.练习三第8题。
(1)学生独立审题。
(2)你打算如何计算?有不同的解法吗?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作业。
练习三第4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练习,你获得了哪些解题经验?
复习公顷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例8。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2.出示例8片
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图片,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二、认识公顷
1.认识公顷的含义
谈话:100米有多长?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指出:这样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2.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
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实际感受一下。(到操场)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要求估计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现在你能估计出我们学校的面积是比1公顷大呢?还是小呢?
4.单位换算
出示练一练:你能计算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再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三”第10 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练习三”第11 题。
学生独立审题,指名板演,其他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注意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进行单位换算的。
3. “练习三”第13 题。
学生独立审题,提问: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高,如何求它的底?你打算如何解答这道题,先要做什么?
四、作业:练习三第9、12题。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复习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教材19页例9。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公顷有了哪些认识?(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2.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另外一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投影出示例9图片)
3.学生看图,并读一读其中的数据和文字。
同学们,图中计量九寨沟,三峡水库、青藏高原和鄱阳湖的面积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积单位啊?(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
二、认识平方千米
1.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
九寨沟,三峡水库、青藏高原和鄱阳湖的占地面积都非常大(可稍微介绍一下)
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板书: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表示。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有多大吗?
介绍: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那请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揭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1平方千米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顷呢?
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吗?(学生计算)
4.交流反馈。
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顷,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5.练一练。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说说是如何进行换算的。
(2)第2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提问:这个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别是多少?
单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指出:和千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千米。
学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结果。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三第16题
学生读一读,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换算成公顷。2.练习三第14题
学生先和同桌进行交流,然后汇报交流。
3.练习三第1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4.练习三第17题
学生理解题意,根据江苏省的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
学生讨论并交流。
四、全课总结(略)。
复习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例10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每人准备一张学生探索时用的图纸及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情景引入,揭示组合图形的含义。
(1)课件展示:动物园平面图。
这些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2.揭示组合图形的含义并板书课题。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独立思考,探究多种解题方法。
(1)课件出示:校园草坪平面图。
请你算一算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求它的面积?请把你自己所有的想法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3)请选择自己的一种想法进行计算。
2.小组合作,交流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
(1)让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方法在组内进行交流。
(2)分组汇报:展示不同解题思路和方法。
哪个组能给大家介绍你们的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3.比较归纳,揭示优化解题方法。
(1)揭示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最常见的“分割法”、“添补法”。
(2)揭示最优的解题方法。
你最喜欢哪种解题方法?为什么?
小结:分成的图形越少,计算面积时就越简单,所以我们以后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要学会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4.回顾反思,总结计算方法。
你能说说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吗?
一分图形;二找条件;三算面积。
三、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学以致用
(1)21页练一练(先分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进行计算。)
(2)出示练习四“第2题”。
2.一展身手:练习四第1题、4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挑战本领:练习四第5题、6题。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高。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复习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教材22页例1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2.让学生经历发现、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过程,使学生体会用平移的方法转化成规则图形计算面积。用数方格的方法估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
3.对周围环境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怀有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能乐于帮助同伴,愿意与同伴讨论与交流,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用平移的方法转化成规则图形计算面积。
教学难点:用数方格的方法估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
教学用具:图形、树叶、七巧版、剪刀、颜色笔、卷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练习四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说说你的想法。
2.练习四第8题。
(1)出示中队旗,提问:如何计算这面中队旗的面积呢?你需要测量出哪些数据?
(2)同桌交流,在课本上用虚线画一画,选择最佳方法。
(3)指名回答,教师课件演示数据,学生独立完成。
同学们已经能计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那么对于下面这样的图形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课件出示例11情景图)
二、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物体表面的面积。
1.先让学生观察平面图,说一说方便计算吗?要想知道这个湖泊的面积可以怎么办?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估计出湖泊的面积。(注意让学生感知到有满格和不满格。)
3.指名回答,交流方法。
(1)学生汇报湖泊的面积,并说一说想法。
(2)根据学生回答可以确定湖泊的面积不少于55公顷,不大于91公顷,所在面积大约在55-91公顷之间。
(3)优化方法:比较不同算法后总结出可以将所有不满格当作半格来看,这样的结果比较接近真实值。
三、巩固练习。
1.完成2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注意:学生估计的数值可以存在合理的误差。)
2.完成22面练一练第2题。(利用附页方格纸估计,同桌交流。)
3.动手操作。
取出课前准备的树叶,在方格纸上描出轮廓,再估计它的面积。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整理与练习(一)
教学内容:教材25页整理与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进一步熟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复习过程:
一、回顾整理:
1.出示复习提示:
(1)这一单元你学习了哪些面积公式?
(2)它们各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学生小组活动。
(1)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再整理出来。
(2)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交流指正。
二、练习与应用:
1.第1 题
先比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再比较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最后比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随后通过推理,明确图形间的大小关系。
2.第2题。
练习学过的各种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结合练习让学生再说一说有关的攻势已达到巩固的目的。
3.第3 题。
重点要指导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和梯形的画法。其中,三角形的底与高的乘积应是30;画梯形则应突出上、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仍然等于30,具体画法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
4.第4、5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作业。
补充习题。
整理与练习(二)
教学内容:完成第26- 27页“练习与应用”的6 - 13 题。
教学目标:
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加以巩固,使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熟练地加以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一、回顾整理。
1.出示复习提示:
(1)计算土地面积常用哪些单位?它们与平方米有什么关系?
(2)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怎样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学生小组活动。
(1)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再整理出来。
(2)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交流指正。
二、练习与应用。
1.第6 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第7题。
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再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3.第8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第9题。
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
(1)整体面积- 石子路的面积;
(2)把小路两边的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底是19m,高是9m 的平行四边形,再计算出面积。
5.第10 题
让学生明确每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就是两条腰的长度,都是8分米。
三、探索与实践。
第12题:重点要指导高的测量方法。可提醒学生联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知识帮助解决高的测量问题。
四、自我评价。
学生完成评价与反思。
复习校园的绿化面积
教学内容:第28 - 29 页校园的绿化面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少复杂的图形面积。
2.在校园中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量,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学校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吗?人均绿地面积又是多少呢?如何才能知道呢?想不想自己来测量下?
二、实地测量。
1.分组准备。
(1)准备好测量工具和记录表。
(2)说说测量方法。(每所学校的绿地图形不一样,请大家自己安排)
2.实地测量并记录。
学生分组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总分析。
汇总各小组数据,完成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统计表,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四、回顾反思。
通过上面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正在阅读: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复习部分07-19
圣诞老人作文600字07-02
小学班级秋季运动会口号03-15
2019年个人年终学习总结03-11
地质矿产勘查考点解析(含试题)07-26
钥匙链作文300字07-04
初二实习班主任工作计划书03-21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数学教案
- 复习
- 年级
- 部分
- 最新
- 苏教版
- 各级给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 机电工程职称答辩题库(电线电缆专业)
- Ubuntu 10.10设置Samba服务器
- 和谐社会视角下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划分及其治理
- 省委办公厅2012年面向全省公开遴选主任科员及以下公务员公告
- 农林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小本投资创业项目,投资者看好的项目
- 第二章 思想文化
- 竹叶黄酮的生理与药理活性
- 联通3G品牌店招标书
- 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财税政策探讨——以吉林省为例
- 冲压车间模具常识
-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黑龙江省哈六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1)
- 镀锌与镀铝锌板的区别
- MYCN与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 电子商务部工作流程(1)
- 挡烟垂壁的要求doc
- 浅谈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意义
- 淘宝经验十招新手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