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1

更新时间:2023-08-31 17: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动物解剖学期末复习重点

绪 论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1.明显的头部 :神经管的前端分化成脑,产生了眼、耳、鼻等重要的感觉器官;后端分化成脊髓。大大加强了动物个体的感应能力。

2.脊索:多见于发育早期,后被脊柱(vertebral column)取代。脊柱由单个的脊椎(vertebra)连接组成。脊柱保护着脊髓,其前端发展出的头骨保护着脑。脊柱和头骨都属于内骨骼,与其它骨骼一起构成骨骼系统,支持全身,保护内脏。

3.呼吸系统:原生的水生种类用鳃呼吸;次生的水生种类及陆生种类只在胚胎期间出现鳃裂,成体则用肺呼吸。

4.上、下颌(jaw):除圆口类外,都具备上、下颌(jaw),支持口部,加强动物的主动摄食和消化能力。

5.完善的循环系统:能收缩的心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提高生理机能。在鸟纲和哺乳纲中,多氧血和缺氧血已完全分开,使肌体能够提高供氧机能,保持代谢旺盛、体温恒定。

6.排泄系统 :以肾脏代替肾管,提高了排泄机能。

7.运动器官:除圆口类外,都有成对的附肢[paired appendages, 水生种类的鳍(fin)和陆生种类的肢(limb)]作为运动器官, 终生不超过2对(前后鳍,或前后肢),但有次生退化现象。

第一章 皮肤及其衍生物

各类脊椎动物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

(一)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1

2、真皮

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分2

3、皮肤衍生物——鳞片

(二)两栖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1. 皮肤 : 角质层,角质化程度不深,细胞核存在,为活细胞表皮生发层。真皮:厚

2.皮肤衍生物

粘液腺:皮肤保湿;毒腺:威慑(蟾酥);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 虹色细胞、 黄色素细胞

两栖类真皮衍生物——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虹色细胞、黄色素细胞

(三)爬行类皮肤及衍生物

1.爬行类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生发层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外层细胞逐渐角质化,在表皮最外层形成很厚的角质层(角质蛋白极难溶解,因此表皮防水、干燥 、耐磨)

2.爬行类表皮衍生物:蜥蜴的角质鳞片由表皮细胞角质化形成;龟的盾片由表皮细胞角质化形成的;趾端的爪由角质层演化而来;别种类如某些蜥蜴的大腿的基部表皮衍生为股腺

3.爬行类真皮:爬行类真皮薄,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分两层:

(1)在真皮的上层,有发达的色素细胞,形成鲜艳的体色,具保护和警戒作用

(2)真皮的下层,由成束的结缔组织构成

4.爬行类的真皮衍生物:龟鳖类背面的盾片和鳄类的角质鳞片下面有真皮衍生物—真皮骨板

(四)鸟类皮肤及其衍生物

鸟类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1.鸟类表皮薄而柔软,鸟类表皮衍生物主要为羽,此外还有尾脂腺、鳞、喙、距、爪、冠、肉髯和耳垂等表皮衍生物;2.真皮薄,没有真皮衍生物;3.鸟类的皮下组织疏松,也是脂肪组织构成。

鸟类皮肤及其衍生物特点

1. 鸟类皮肤薄,皮下组织疏松,干燥少腺体,薄而松软的皮肤利于飞翔时羽毛活动和肌肉收缩;

2.鸟羽根据形态可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与爬行类的角质鳞同源;

3.鸟类无汗腺和皮脂腺,尾部的尾脂腺是鸟类唯一的皮肤腺,水禽尾脂腺发达;

4.有羽的地方角质层很薄;无羽的腿、脚部有角质鳞。

(五)哺乳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小结

特 点

1.表皮角质层发达,真皮加厚,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感觉末稍,能感受温度、压力和疼觉。

2.皮下脂肪层发达,有隔热保温作用。

3. 毛发:表披毛是哺乳动物区别于其它脊椎动物的显著特征之一。 毛发的表皮角质化的产物,与爬行类的角质鳞片及鸟类的羽毛是同源物。具有保温、保护和触觉作用

4.皮肤腺特别发达,皮肤腺来源于表皮生长层,有皮脂、汗腺、味腺和乳腺等

1)皮脂腺:分泌皮脂以润滑皮肤和毛发,防止干燥和浸润。

2)汗腺:分泌汗液,通过出汗可调节体温,排灌部分尿素。

3)味腺:为汗腺和皮脂腺的变形,能分泌特殊物质以吸引异性、识别同种个体或用以自卫。

4)乳腺:为变态的汗腺,由若干乳腺集中心一定区域称为乳区哺乳类乳腺根椐乳头的有无及开口情况可分

为三种类型:无乳头型:乳腺似汗腺,无乳头,如鸭嘴兽;真乳头型:乳腺管开口于乳头表面,

如灵长类;假乳头型:乳头内有一空隙,称乳管,乳腺管开口于乳腺管基部,如牛。

各类脊椎动物的皮肤衍生物

文昌鱼:无皮肤衍生物

圆口类:

鱼类:体表被鳞

两栖类两栖类开始出现。

爬行类(趾)端的爪、角质鳞和真皮骨板。

鸟类

哺乳类:表皮衍生物毛发和爪、蹄、指甲、角等,是由表皮角质化形成的,毛发和爬行动物的角质鳞以及鸟类的羽都是同源结构。

各类脊椎动物的皮肤及其衍生物变化的趋势

皮肤及衍生物比较小结

鱼类:皮肤薄,表、真皮都是多层,单细胞腺为主,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少,真皮衍生物(硬鳞、圆鳞、栉鳞)

表、真皮衍生物(楯鳞)

两栖类:裸露,表皮轻微C角质化,但C核仍存在,真皮厚,多C粘液腺,毛细血管网(呼吸)

爬行类:角质化程度加深,表皮分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鳞,蜕皮,有爪缺少腺体,干

鸟 类:表皮薄而柔软,缺腺体。具羽,角质鳞(表皮)

哺乳类:表皮厚而坚韧,真皮发达,毛与爬行类角质鳞、鸟羽是同源结构,衍生物多样

皮肤与衍生物的变化趋势小结

表皮:单层----多层 不角质化 -----轻微角质化-------高度角质化

真皮:薄---- 厚 外骨骼:骨质鳞-----裸露-----角质鳞

腺体:单腺----多腺 衍生物:表皮衍生物变化大,真皮衍生物变异小

第二章 骨骼系统

第二节 脊柱、肋骨及胸骨

(四) 不同脊椎动物的脊柱特征

1.鱼类的脊柱特征 鱼类脊椎骨分为躯椎(躯干部)和尾椎(尾部)躯干椎椎体类型:双凹型

2.两栖类脊柱特征

颈椎1枚(寰椎);荐椎1枚;尾椎:无尾目:尾杆骨 ;有尾目:20 枚以上。椎体类型:前凹型、后凹型、双凹型

3.爬行类脊柱特征

爬行类脊柱分为颈、胸、腰、荐、尾5区。爬行类颈椎数目增多,第1枚称寰椎(atlas),第2枚称枢椎(axis),多了一枚枢椎;荐椎数目也增多至2枚;颈椎、胸椎和腰椎两侧都有肋骨;爬行类具有胸廓;椎体类型:多为后凹型或前凹型,低等种类为双凹型

4.鸟类的脊柱特征

鸟类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组成;颈长,颈椎数目多,第1、2枚颈椎特化为寰椎和枢椎;胸椎3-10枚,仅倒数第1、2枚之间能活动;最后一枚胸椎、腰椎、荐椎和前面的几枚尾椎愈合为愈合荐骨(综合荐椎);最后几枚尾椎愈合为侧扁的尾综骨,支持尾羽。中间的几枚尾椎骨则灵活可动;胸椎、肋骨与胸骨形成胸廓;椎体为异凹型(马鞍型)使颈部极为灵活。使鸟头能转动180度,甚至能转动270度。

5.哺乳动物脊椎特征

哺乳类脊柱也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5区;颈椎数目比较恒定,为7枚,前2块为寰椎和枢椎; 胸椎: 10-18块,与肋骨、胸骨形成胸廓;腰椎: 4 -7块;荐椎: 3 -6块,成体多愈合为荐骨

尾椎:椎体双平型;具椎间盘:软骨可吸收和缓冲运动时对脊柱的震动,增加脊柱的灵活性

鱼类 只有躯椎和尾椎的分化;

两栖类 分颈、躯、荐、尾4区,比鱼类多颈、荐椎各1枚

爬行类 分为颈、胸、腰、荐、尾5区。颈椎2

鸟类 哺乳类 脊柱分为5区,颈椎数目比较恒定,为7

二、肋骨

(二)各类脊椎动物肋骨特征

1.鱼类肋骨特征

2.两栖类肋骨特征

现代无尾两栖类的肋骨退化;有尾两栖类的肋骨为双头式,其肋骨以两头与脊椎骨成关节:一头是与椎体相连的肋骨小头;另一头是与横突相连的肋骨结节;无尾两栖类的肋骨为单头式,只与横突末端相连。

3.爬行类肋骨特征

爬行类的颈、胸、腰椎皆具肋骨;颈肋为双头式,胸肋为单头式;某些爬行动物(如鳄等)在腹面有腹壁肋,为源自真皮的膜原骨

4.鸟类的肋骨特征

鸟类5个区域都有肋骨,多为双头式;鸟类的肋骨椎肋(肋骨的背端部)段和胸肋(肋骨的腹端部)段全为硬骨;椎肋具有向后伸出的钩状突与后续的肋骨相连,增强了胸廓的坚固性

腰、荐、尾椎的肋骨愈合于综荐骨中

5.哺乳类肋骨特征

哺乳类的椎肋为硬骨,与鸟类不同之处在于胸肋为软骨;哺乳类仅胸椎与肋骨相连,其他脊椎骨或以其横突与肋骨愈合(颈椎、荐椎),或缺少肋骨,哺乳类肋骨有真肋、假肋和浮肋之分。肋的分类:真肋: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连的肋,也称胸骨肋;假肋:通过肋弓与胸骨相连的肋为假肋 /弓肋。浮肋:肋软骨末端游离的肋称为浮肋。哺乳类肋骨对数与胸椎数目一致。肋骨:位于椎骨端;肋小头:与椎体成关节;肋结节:与胸椎横突成关节;血管沟:肋骨后缘内侧,供肋间动、静脉、肋间神经通过。肋软骨:

(三)各类脊椎动物肋骨之比较解剖

硬骨鱼的肋骨为单头式。现代两栖类肋骨退化,有尾两栖类肋骨为双头式。爬行类的颈、胸、腰椎皆具肋骨,

颈肋为双头式,胸肋为单头式。鸟类的5个区域都有肋骨,双头式,椎肋段和胸肋段全为硬骨。哺乳类的椎肋为硬骨,胸肋为软骨;有真肋、假肋和浮肋之分

三、胸骨与胸廓

(三)各类脊椎动物胸骨和胸廓特征比较

鱼类没有胸骨,两栖类开始出现,其胸骨不与脊柱不相连。羊膜类全有胸骨(蛇除外),且很发达;鸟类胸骨特别发达,大多具发达的龙骨突起;胸廓是由胸椎、肋骨和胸骨借关节和韧带连接而成,除保护心、肺外,可改变容积以影响肺呼吸;鱼类和两栖类没有胸廓,胸廓始于爬行类,羊膜类动物均有胸廓。

第三节 头骨

一、头骨的组成

头骨源自以下三个不同的部分:

(一)软颅:由中胚层间充质形成软骨原骨,形成原始的软骨脑颅,保护脑;

(二)咽颅:源自外胚层神经嵴的间充质,是以颌弓、舌弓和鳃弓为基本成分形成的,为口、舌和鳃的骨骼基础;

(三)膜颅:源自中胚层间充质,为一系列真皮骨骼,覆盖在软颅和咽颅的颌弓上,为头骨的膜原骨部分。

1. 原始型咽颅(鲨鱼):由7对咽弓组成

(1)第1对咽弓—颌弓—上下颌(2) 第2对咽弓—舌弓(3)第3-7对咽弓——鳃弓

二、各类脊椎动物的头骨特征

(一)鱼类的头骨特征

1.

2.

(二)两栖类头骨特征

扁而宽,脑腔狭小,无眶间隔,,,小部分演变为勺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及气管环。

(三)爬行类头骨特征

1.

2.高颅型,头部骨骼比两栖类高而隆起——颅腔扩大;3.眼窝之间具由薄骨片形成的眶间隔;

4.眼眶后有1个或2个孔洞状颈颞窝;5. 有次生腭出现(如鳄),使内鼻孔后移,利于吞咽 ;

6.颅底见于鱼类和两栖类的副蝶骨消失,代之以基蝶骨7. 蜥蜴等在顶骨合缝出现颅顶孔——顶眼标志

*次生腭(次生硬腭): 位于颅骨底部,由前颌骨、上颌骨的腭突(水平突出)和腭骨本身等突起构成的水平隔。

初生腭:由副蝶骨、犁骨、翼骨和腭骨构成,见于硬骨鱼、两栖和部分爬行类;

次生腭:由膜原骨的前颌骨、上颌骨及腭骨构成,见于哺乳类及一部分爬行动物(如鳄)。

次生腭的进化意义:将口腔和鼻腔分开,内鼻孔位置后移,把原口腔的前部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与鼻腔相通,成为嗅觉和呼吸的通道;下层为固定口腔,成为进食的门户。这样,呼吸与进食互不影响。

(四)鸟类的头骨特征

1.上、下颌骨延伸成喙,无齿;2. 颅腔膨大,使头骨顶部呈圆拱形,枕骨大孔移至腹面

3.颞窝和眼窝合并,使眼窝增大;4.眼眶膨大,使脑颅侧壁挤至中央,构成眶间隔 ;

5.头骨薄而轻,骨缝消失,形成完整的脑颅;6.头骨内有蜂窝状充气的小腔——轻便与坚实。

(五)哺乳类的头骨特征

头骨骨块减少和愈合——头骨坚而轻 ;颅腔增大,枕骨大孔移至头骨的腹侧——大脑发达;完整的次生腭和肌肉质的软腭,内鼻孔进一步后移至咽部,鼻腔和口腔完全分开;下颌由1块齿骨构成,提高捕食和咀嚼的效率,直接与脑颅相关节;三块听小骨(镫骨、砧骨、锤骨,哺乳类特有)。

哺乳类头骨主要骨块

顶部 (全为膜质骨)鼻骨2,额骨2,顶骨2,间顶骨1

底部 (软骨化骨)基蝶骨,前蝶骨,翼蝶骨,眶蝶骨

枕部 幼体4块:上枕骨1;基枕骨1,外枕骨2成体愈合成一块枕骨

鼻囊部 中筛骨1.外筛骨2

耳部 岩骨,颞骨

上下颌 腭骨,翼状骨,方骨(砧骨), 新次生颌:前颌骨,上颌骨,颧骨,鳞骨,麦氏软骨:关节骨 (锤骨)。下颌:齿骨

三、脊椎动物头骨知识小结

头 骨 包括软颅、咽颅和膜颅组成。

咽 颅 鲨鱼的咽颅由7对软骨弓组成,第一对为颌弓,包括腭方软骨和麦氏软骨;第二对为舌弓;第三至第七对支持鳃部,称鳃弓,由背向腹由成对的咽、上、角、下鳃软骨组成和单块的基鳃软骨组成

硬骨鱼的上颌腭方软骨骨化成前端的腭骨和后端的方骨,二者之间有3块翼骨,失去了上颌功能,由膜原骨的前颌骨颌和上颌骨代替执行上颌功能;下颌的麦氏软骨骨化为关节骨,下颌的功能由膜原骨的齿骨代替。这种由膜原骨形成的上、下颌称次生颌。

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执行上下颌功能的是次生颌,舌颌骨进入中耳骨化成耳柱骨,第三至第七对咽弓由于鳃的消失,变化很大,第三第四对咽弓参与舌骨器的形成,第五对形成喉头软骨,其余皆退化。

兽类的方骨进入中耳形成砧骨,关节骨形成锤骨。第三咽弓形成舌骨后角,第四咽弓形成甲状软骨,第五咽弓形成其它喉头软骨。第六、七对咽弓退化消失。

颌弓和脑颅连接的方式:两接型、舌接型、自接型、颅接型

第四节 附肢骨

1.

2.肩带:脊椎动物支持前肢的骨骼

3.一、肩带

是通过韧带、肌肉连于脊柱。

(一)软骨鱼类:肩带和头骨不相连;肩带1块,是一个半环形的软骨棒,横列于胸部腹面。

(二)硬骨鱼类肩带:

*肩带附于头骨,使鱼的头骨活动受限,保护心脏;肩带分化成肩胛骨、乌喙骨、锁骨、上匙骨、匙骨、后匙骨等;

(三)两栖类带骨 组成: 肩胛骨、乌喙骨、上乌喙骨、锁骨 类型:固胸型、弧胸型

(四) 爬行类肩带:具肩胛骨、乌喙骨、前乌喙骨、锁骨和锁间骨(十字形的上胸骨),在龟鳖类中锁间骨转化为腹甲的内板。

(五)鸟类肩带:鸟类适应飞翔生活,肩带的形态较为特殊,两侧锁骨呈“V”字形连接,富有弹性,起着横木的作用,阻挡在鼓翼时左右乌喙骨的靠扰。

(六)哺乳类肩带

哺乳类肩带由肩胛骨、乌喙骨、锁骨构成。陆栖哺乳动物肩带的肩胛骨十分发达,乌啄骨退化成肩胛骨上的一个突起;锁骨多趋于退化,有的无锁骨,如奇蹄类和偶蹄类。适于攀缘、掘土和飞翔生活的类群锁骨发达;锁骨发达程度与前肢活动方式关系密切:前肢作前后活动者锁骨退化,前肢作左右活动者锁骨发达。

二、腰带

腰带的作用:腰带连接后肢与脊柱,支持脊椎动物的躯体(鱼类的偶鳍未承担体重,其腰带不与脊柱相连) 腰带全是软骨原骨,随动物进化变化相对肩带较小。

(四)爬行类腰带:髂骨与荐椎联结;左右坐骨在腹中线联合,耻骨在腹中线联合。

(五)鸟类腰带:三骨合一,并和综合荐骨愈合形成骨盆;为开放式骨盆:左右耻骨未在腹中线愈合

(五)哺乳类腰带:三骨合一为髋骨(或称无名骨);髋骨通过髋臼与股骨相关节;左右髋骨与荐椎形成闭合式骨盆

第三章 肌肉系统

第二节 体节肌 一、躯干肌

(一)鱼类躯干肌

鱼类躯干肌的主要特征是分节的肌节,仅由水平生骨隔分为轴上肌和轴下肌 ,少分化,未分层。

(二)两栖类躯干肌肉

两栖类肌肉分节现象已不明显,肌隔消失,部分肌节愈合成形状、功能各异的肌肉束,仅腹直肌有分节的腱划; 轴下肌分化为外斜肌、内斜肌和腹横肌3层。

由于水平生骨隔的位置靠上,轴上肌所占比例较鱼类为小(鱼类的轴上肌比轴下肌发达 )

(三)爬行类躯干肌

1. 轴下肌:爬行类腹肌由表及里仍为外斜肌、内斜肌、横肌构成,但比起两栖类,有了更复杂的分化:

伴随着胸廓的出现,爬行类胸部的腹斜肌变成陆栖动物所特有的肋间肌(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它能调节肋骨的升降,协同腹壁肌完成呼吸运动;爬行类腹直肌分化为胸前肌(胸舌骨肌、胸甲状肌、甲状舌骨肌)和胸后肌(仍保持腹直肌形态)。出现了能使角质鳞活动的皮肤肌。

2.轴上肌:轴上肌由单一的背长肌分化为 3组肌肉:第一组是背最长肌,位于横突的上面,最为发达,

是爬行类背部的主要肌肉,担负着脊柱上、下屈曲的机能;另一组是背髂肋肌,是背肌在两侧还分化出一层薄片肌,往下伸展到腹壁,止于肋骨侧面;*第三组是头长肌(背脊肌)横突肌等。

(五)哺乳类躯干肌

1.轴下肌 :腹部斜肌分化为腹外斜肌、 3层的情况和爬行动物的类似,腹直肌仍保留残遗吸相关。 膈肌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肌肉,在胚胎发育上它从颈部轴下肌而来,以后移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

2.轴上肌: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近似,但又因附肢肌的发达而发生变化,有相当一部分躯干肌被强大的肩带肌和腰带肌所覆盖。哺乳动物的多裂肌(如背最长肌、髂肋肌等)位于椎骨周围棘突两侧,收缩的幅度不大,但收缩力较大而持久,相当于爬行动物的棘横突肌。颈部最大的轴上肌——夹肌则是爬行动物所没有的。 脊柱肌 (3) 胸壁肌肉: 在胸侧壁和胸腔后壁,参与呼吸运动。

① 肋间外肌:在肋间隙,肌纤维斜向后下方。 向前外方牵引肋骨,扩大胸腔横径,助吸气。

② 肋间内肌:位于肋间隙内,肋间外肌深层,肌纤维从后上方斜向前下方,收缩可牵引肋骨向后向内运动,协助呼气。

③ 膈: 是一凸向胸腔的板状肌,构成胸腔的后壁。中央是腱膜,称中心腱。

四、附肢肌

附肢肌是使鱼鳍或陆生动物附肢骨进行运动的肌肉。可分为两组:

1.内生肌:起于带骨或起于附肢骨近端部,止于附肢骨远端部,收缩的结果仅能使附肢本身动作;

2.外生肌:起点在附肢以外(躯干中轴骨骼或躯干的筋膜),止点在附肢骨上,收缩能使整个附肢运动。

1.两栖类附肢肌

两栖类在附肢上发展了强大而复杂的肌肉,后肢的肌肉尤为发达(蛙),这是和两栖类上陆后的多种运动形式相联系的 。附肢肌肉除去外生肌以外,还发展了内生肌 。

2.爬行类附肢肌

爬行类四肢上部的肌肉粗大;前臂肌大多起自背部、体侧、肩带(如背阔肌、三角肌和三头肌等),收缩时可

前举和伸展前肢;后肢有位于腰腿之间的耻坐股肌、髂胫肌,腿部的股胫肌和臀部肌肉等,主要机能是把大腿拉向内侧和使膝关节闭合,将动物体抬离地面并往前爬动。

3.鸟类的附肢肌

鸟类与飞翔有关的胸肌特别发达,约占体重的五分之一,属于翼的外生肌。胸大肌起于龙骨突,止于肱骨腹面,收缩使翼下降;胸小肌起于龙骨突,止于肱骨近端的背面,收缩使翼上升。鸟翼的内生肌很不发达。

4.哺乳类附肢肌

哺乳动物由于躯干部已完全离开地面,以四肢来支持身体,因而四肢的肌肉以及和四肢有关的躯干部肌肉更加分化复杂、强大有力。哺乳动物的前肢肌包括肩带肌、肩关节肌、肘关节肌、腕关节肌及指关节肌。

哺乳动物的后肢肌包括:髋关节肌(如臀大肌、股二头肌等)、膝关节肌(如股四头肌)、跗关节肌(如小腿三头肌)和趾关节肌(如趾长伸肌、趾长屈肌等)。

第七章 体腔、系膜和内脏

二、体腔演化

体腔可分为心包腔(也称围心腔)、胸膜腔和腹膜腔;从体腔形成的时间上看,心包腔、胸膜腔出现的时间较早,腹膜腔的形成要稍晚一些 鱼类—两栖类:围心腔1和胸腹腔1 (中间有横隔膜相隔 );鸟类:围心腔1、胸腔2、腹腔1(结缔组织的斜隔分隔胸腔和腹腔)哺乳类:围心腔1、胸腔2、腹腔1(包括盆腔) (肌肉质的横膈分隔胸腔和腹腔 )

三、系膜

系膜:在消化道的背腹面各形成一条双层的薄膜。背面一条称背系膜;腹面的一条称腹系膜,腹系膜因两侧体腔在腹部打通而大部分退化。其悬系的系膜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各器官皆位于体腔中,并借系膜悬挂或固定在体壁上。

第八章 消化系统

(一)牙齿

1.种机能。

2.

3.牙齿的进化趋势

由同型齿(牙齿大小形状一致)发展到哺乳类的异型齿(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 由多出齿(脱落后遂即再生出)到哺乳类的再出齿(乳齿脱换后生出恒齿,一生仅换一次齿);

由端生齿或侧生齿(齿着生在颌骨的顶面或颌骨边缘的内侧)到哺乳类的槽生齿(齿着生在齿槽内); 由着生部位广泛(上下颌、犁骨、腭骨、副蝶骨)到仅着生于上下颌。

4.不同脊椎动物牙齿的类型:

软骨鱼类为同型多出齿,由颌边盾鳞形成,通过结缔组织相连;硬骨鱼类是同型多出的端生齿,广泛着生在硬骨上;

两栖类多为广泛着生的同型多出端生齿,少数为侧生齿爬行类分同型端生齿(蛇)、侧生齿(蜥蜴)和槽生齿(鳄)三种类型;现代鸟类次生性缺齿;哺乳类为异型再生型槽生齿(据食性分食虫型、食肉型、食草型和杂食型齿)。

乳齿和恒齿:哺乳类初生的齿叫乳齿,到一定年龄,除犬齿及臼齿外,切齿及前臼齿均先后脱换为恒齿。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

脑 神 经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共有12对,多数从脑干发出,经颅骨孔出颅腔。

感觉神经: Ⅰ嗅神经 、 Ⅱ 视神经、 Ⅷ 前庭耳蜗神经

运动神经: Ⅲ 动眼神经、Ⅳ 滑车神经、Ⅵ 外展神经、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混合神经: Ⅴ 三叉神经、 Ⅶ 面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wx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