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更新时间:2024-05-16 06: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单元名称 白天与黑夜 设计者 费夏 【单元分析】 本单元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学生常见的影子、太阳、月亮,通过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 【单元目标】 本单元从观测太阳开始,让学生亲自投入到对太阳和月亮的观测中,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太阳和月亮周而复始的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模式及其与影子变化和气温之间的关系,意识到月相变化的规律,懂得掌握和利用这些自然规律,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单元重难点】 重点:太阳影子的变化规律。 难点:月相变化规律。 【单元课时安排】 太阳和影子 2课时 太阳钟 1课时 昼夜交替 1课时 看月亮 2课时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2课时 单元总结 1课时 【单元知识要点】 第1课,认识太阳和影子变化的规律及其应用。通过一天连续的观察,探究太阳视运动和影子移动变化规律,发现太阳东升西落的鬼两次,探究影子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子变化的规律。 第2课,制作太阳钟。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各种不同形状的太阳钟,发现太阳钟的共同规律,同时指导学生制作太阳钟,学会运用这个规律。 第3课,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利用地球仪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了解昼夜交替变化的原因,了解在世界上同一时刻不同的昼夜现象。 第4课,连续观察月相的变化,研究夜晚的月亮。通过组织学生看月亮,坚持给月亮记日记,来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第5课,认识由于昼夜变化引起的生物节律现象。综合研究因为昼夜现象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物变化和反应。 第6课,总结复习本单元。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课 题 教学内容 太阳和影子 P2-3 课 型 实验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2.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3.情感目标: (1)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 (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影子的形成及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认识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记录纸,粉笔,橡皮泥。铅笔,温度计,白纸,尺子,指南针,手电筒,细铁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部分 1.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 2.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科学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操场看太阳,观察阳光下的影子。(揭示课题) 二、新授部分 1.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阳光下哪里有影子?是什么的影子?并可以选择一些影子用粉笔把它画在地面上。 (2)学生分组活动。 (3)教师巡视并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 影子和实物有什么不同? (4)游戏:踩影子 ①介绍规则:两人一组,一个人踩另外一个人的影子,一分钟后交换,尽量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②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游戏活动。 (5)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6)小结:影子的产生有 2 个条件,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体。 个性备课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7)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 2.了解影子变化规律 (1)出去观察刚才做记号的影子 (2)观察老师事先做记号的影子 (3)小结: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位置是变化的。 三、巩固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部分 1. 谈话: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影子变化的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影子的规律。 二、新授部分 1.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 (1)谈话:一天中影子是怎样变化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在课堂上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2)看书,了解实验方法 (3)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教师补充; (4)分组实验; (5)汇报: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6)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会有关系吗? 2. 实际观测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1)教师讲解器材、方法,及记录纸的使用。 (2)分组实验 三、巩固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通过影子的长短来推测时间么? 四、反思拓展 1.回家实际观测一天中影子的变化。 【板书设计】 1. 太阳和影子 太阳运行 自西向东 影子变化 长-短-长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反思】 课 题 教学内容 太阳钟 P4-5 课 型 实验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及其他计时工具。 2.能力目标: (1)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 3.情感目标: (1)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教学难点:制作太阳钟。 【教具、学具准备】 1.日晷资料及碟片以及制作日晷材料。 【教学过程】 个性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部分 1.谈话: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新授部分 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 讲述: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讨论:太阳钟的原理是什么? (2) 学生阅读教材,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 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看手掌日晷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1)实验: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做太阳钟 (1)提问: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按照书本方法,学生学习制作太阳钟。 (3)学生分组实验。 三、巩固小结 1.今天我们了解太阳钟的原理,你能解释一下么? 四、反思拓展 1.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板书设计】 2、太阳钟 太阳钟(日晷)水平日晷 赤道日晷 【教学反思】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课 题 教学内容 昼夜交替 P6-8 课 型 实验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昼夜的成因。 (2)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观点。 2.能力目标: (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2)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 3.情感目标。 (1)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及其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教具、学具准备】 1.手电筒,小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个性备课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部分

1.展现昼夜交替情景。提问: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知道是什么现象吗?

2.提问:昼夜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对此,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揭示课题)

3.学生讨论交流。 二、新授部分

1.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1)提问:你认为昼夜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不断的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2)游戏: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可能有几种情况?(自转、围着你转)

(3)提问:那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4)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解释你们的假设。(出示地球仪和手电筒) (5)学生讨论汇报并上台演示过程。 教师提醒学生几个注意点:

1 ) 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 2 ) 把投影仪(手电筒)的光射向地球仪;

3 ) 投影仪(手电筒)不能靠地球仪太近,要让射出的光“包围”地球仪。

(6)学生分组模拟实验,讨论昼夜的成因。 2.确认不同地点所处的时间差异

(1)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想一想地球上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和地区正处于黑夜?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清晨?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黄昏? (这里以中国为例) 提示:

1)先找到“昼夜交界线”,然后再判断; 2)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

3)地球自转时,哪边先进入白天,哪边先进入夜晚。 (2)小组实验汇报。

3.根据已知地点的已知时间,推测其他地点的所处时间。

(1)如果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 20 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提示:( 1 )确定这些国家所处的位置; ( 2 )考虑地球自转方向。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4.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 (1)学生自学书 P8 页内容。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讨论:这几种传说和理论中,哪一种更加可信?找出这几种理论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 三、巩固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反思拓展 1.查阅资料昼夜交替的资料。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 【教学反思】 课 题 教学内容 看月亮 P9-10 课 型 实验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2.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记忆,画出多个月相图,并能够按顺序排列;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情感目标: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1)能够坚持长期观察; (2)能够实事求是的观察; (3)意识到如实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给月亮的形状排序,了解其成因及规律。 教学难点:能够坚持给月亮记日记,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1.月相盒 【教学过程】 个性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部分 1.猜谜语: “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 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打一天体) 2.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月亮。(揭示课题) 二、新授部分 1.知道月亮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1)同的日子里月亮会显出不同的形状。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越多越好。 (2)学生实验汇报。 2.让学生给画出的月相排序。 (提示按时间先后排,会是怎样的排法呢?) (1)学生讨论后,演示汇报。 3.观察月相 (1)学生观察月相盒。 (2)学生学习月相的名称。 三、巩固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认识月亮有哪些名称? 四、反思拓展 1.坚持每天晚上给月亮记日记。 第二课时 一、导入部分 1.谈话:今天继续学习月相变化规律、 二、新授部分 1.连续观察月相,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1)坚持每天晚上给月亮记日记。 提示: 1 )讨论:要记哪些内容?怎样记录?(画图) 2 )内容除了画出月相外,还应该包括观察日期(尤其是农历日期)、时间、天气状况。 3 )强调:要有足够的耐心,这是一项长期作业。 2.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三、巩固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月相变化规律吗? 四、反思拓展 【板书设计】 4、看月亮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残月 下弦月 娥眉月 新月 【教学反思】 课 题 教学内容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P11-14 课 型 讲授型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2)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初步认识。 2.能力目标: (1)学会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夜交替的关系。 (2)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3.情感目标: (1)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 (2)培养尊重证据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昼夜对动植物、人的影响。 教学难点: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 【教具、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部分 1.谈话: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回答,可适当板书。 (3)谈话: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揭示课题) 二、新授部分 1、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 观察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 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 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交流每个人的植物日记,给予表扬与鼓励。 (3) 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 24 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4) 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 (5) 我们能不能根据一些常见开花植物也编制一个花钟呢? (6)学生分组根据课前调查的植物开花时间设计花钟。 (只要能表示大概时间就可以了。) 三、巩固小结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反思拓展 1.收集昼夜对于动植物影响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部分 1.谈话:昼夜对人类也有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继续探究这个问题 二、新授部分 1.昼夜对人的影响: (1)谈话:植物有生物钟,人类有吗?那么你们的生物钟是怎样的呢? (2)学生说说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要排除特殊日子或事件。) (3)小结:我们发现大家的作息时间有着类似的规律,都是按 24 小时变化的,这就是我们的生物钟。 (4)讲解人类一天作息时间对于身体的影响。 2.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谈话: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 (2)观看收集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学生讨论各自解释。 (3)看书上13页的图:你认识它们吗?这些动物哪些在白昼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夜间活动:蛾、猫、猫头鹰、蝙蝠。 白天活动:狗、公鸡、刺猬、蜜蜂。 (4)讨论:为什么它们会这样?——昼夜影响和环境的变化。 (5)谈话: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它们在夜间都干些什么? ----- 调查。 (6)提问:该怎样调查,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方法。 (可以举例启发学生思考,明确调查须知,课后进行。) 3.改变生物钟 (1)出示图片:夏天能看到菊花吗?冬天能吃到西瓜吗?为什么? (2)学生发表意见,预测。 (3)提问:生物都有生物钟,你能不能改变它们的生物钟? (4)学生讨论交流。 (6)小结:原来,当我们改变光照条件时,就能改变动植物原来的生活节律和生长状况。它们和人类一样都能自己调节生物钟。 【板书设计】 4、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生物钟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反思】 课 题 教学内容 单元总结 课 型 讲授型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影子的变化规律。 (2)知道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 (3)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和动植物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记录现象。 (2)能对收集观察的的资料进行总结,做出合理的解释。 (3)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3.情感目标: (1)敢于大胆想象。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影子及月相的变化规律。昼夜对动植物、人的影响。 教学难点:太阳钟的记时原理。 【教具、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备课 一、导入部分 1.谈话:一年有 365 天,每一天都由白天和黑夜构成,白天让你想到天空中的什么事物?——太阳。黑夜又让你想到什么?——星星,月亮……太阳和月亮虽然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却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你知道有哪些联系吗? 2.学生回顾单元内容。 二、新授部分 1.太阳和影子: (1) 大多数物体在太阳下会有影子,还记得影子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吗? (2)总结影子长短变化规律。 (3)谈话:老师看见同学们的桌上放着形形色色的太阳钟,谁来介绍下你的太阳钟是如何测时间的?它是根据什么原理测时间的? (4)小结:太阳能够使不透明的物体产生影子,而影子在一天中是由长变短,再变长,由西向东变化的,利用这个原理古人制造了太阳钟。 2.月相变化: (1)谈话:当太阳从西方落下,月亮就粉墨登场了。这样的交替周而复始,其中的奥秘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的人。小科学家们,你了解昼夜交替的奥秘吗? (2)学生总结所学知识,要求发言精练,不必象学习新课那样详尽。 (3)谈话:月亮是个害羞的姑娘,总是遮掩着脸庞,难得看到全貌。因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而人们给她取了好几个名字,还记得吗? (4)学生回忆月相名称。 (5)小结:原来月相是以一个农历月为周期变化的,在同学们的耐心观察下,发现了月亮是围绕着地球转的,从新月到十五的满月,再变成蛾眉月,它在空中的位置也发生变化,真是个爱躲迷藏的害羞姑娘。 3.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1)谈话:昼夜不仅有影子与月相的变化,还对动植物产生影响,使动植物形成一定的生活节律,也就是通常说的生物钟。 (2)学生讨论交流。 三、巩固小结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反思拓展 【板书设计】 影子变化规律 昼夜交替 月相变化 生物钟 【教学反思】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单元名称 光与色彩 设计者 费夏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光的传播”部分——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等建构的,力求使学生在了解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反射以及散射等现象中,对光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现象,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单元目标】 本单元以光学知识为探究主题,按照由浅至深的递进关系进行编排,先认识光的直线传播,在此基础上,认识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现象。 【单元重难点】 重点:了解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认识光的反射、折射和散射。 【单元课时安排】 光的行进 2课时 照镜子 2课时 研究透镜 1课时 七色光 1课时 【单元知识要点】 第1课,光的行进。引领学生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通过小孔成像,对光的直线传播有更深切的认识。 第2课,照镜子。引领学生通过照镜子、玩日光打靶游戏、制作潜望镜等活动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第3课,研究透镜。在认识两种透镜的基本特点及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透镜的聚焦和成像特点及制作望远镜等活动领略神奇的光的折射现象。 第4课,七色光。引领学生通过光的分解、合成实验知道光是有颜色的,通过在色光下观察物体实验,认识光与色彩的关系。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课 题 教学内容 光的行进 P16-18 课 型 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 (2)知道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初步了解“小孔成像”原理。 2.能力目标: (1)能够找到光源,并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能够对光是怎样行进的提出假设。 (3)能够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 3.情感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感受到光学世界的神奇与奥妙。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教具、学具准备】 1.手电筒,三张带孔卡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部分 1.谈话:光与我们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对它也并不陌生,请谈谈对于光与色彩你都知道些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谈话:今天我们研究光是怎样行进的。(揭示课题) 二、新授部分 1.认识光源及其分类 (1)提问:光从哪里来的?你知道哪些发光物体? (2)学生交流。(师把学生的汇报板书,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物体是否都是自己发光) (3)小结:我们把这些能自己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4)学生活动:把这些光源进行分类。 (5)介绍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冷光源和热光源、生物光源。 2.初步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谈话:光源发出光后,是怎样行进的? (2)学生阅读书上17页的图进行推测、举例,交流。(可让学生在黑板上个性备课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板书) 3.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谈话:刚才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你们的想法对吗?怎样验证自己的观点? (2)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怎样做这个实验?需要些什么材料?(拿什么做光源?)要注意些什么?(也可建议学生参考文中插图) (3)学生分组实验,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4)小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行进的。 三、巩固小结 1.今天科学课上,你们研究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四、反思拓展 1.用什么办法可以观察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 第二课时 一、导入部分 1.谈话: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什么呢? 二、新授部分 1.初步认识小孔成像现象 (1)学生阅读课文 18页的相关内容。 (2)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图解释) 2.指导学生动手尝试小孔成像实验。 (1)学生阅读资料,了解制作过程。 (2)师指出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活动,交流,评比。 三、巩固小结 1.今天科学课上,你们研究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四、反思拓展 1.生活还有哪些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板书设计】 1、光的行进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反思】 课 题 教学内容 照镜子 P19-22 课 型 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镜子具有成像作用。 (2)知道镜子具有反光作用。 (3)知道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不同。 (4)知道能照出影像的物体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 (1)能够在玩镜子的过程中,发现镜子有成像和反光的作用。 (2)学会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 (3)通过研究不锈钢汤匙的双面,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 3.情感目标: (1)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研究镜子的成像和反光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研究不锈钢汤匙的双面,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 【教具、学具准备】 1.镜子,各种物体,制作潜望镜材料,不锈钢汤匙 【教学过程】 个性备课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部分

1.谈话:每天早晨起来,同学们都会照一照镜子,整一整自己的仪容,你们知道吗,其实在照镜子的活动中也蕴藏着许多科学知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深入研究。(板书课题) 二、新授部分

1.玩平面镜,知道镜子能成像

(1)提问:在平时照镜子时,你们有哪些发现? (2)学生交流。(镜子中的像有什么特点?)师可在黑板上画简图。 (3)分析:为什么在镜子中能看到自己? (4)小结:镜子能成像规律。

(5)提问:你们还有什么玩法?(看书 P20的提示) (6)玩镜子:改变两面镜子夹角,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7)学生汇报交流。

2.玩镜子,知道镜子能反光

(1)谈话:室外的阳光要比室内的阳光灿烂得多,你们有办法把它们引导进教室里吗?

(2)学生分组讨论方法。

(3)学生汇报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方法。

(4)提问:为什么能借助镜子把阳光引到教室里?

(5)小结:光照到镜子上就会发生反射现象,也就是说镜子还具有反光作用。

三、巩固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哪些关于镜子的知识? 四、反思拓展

1.发现生活中关于镜子的更多现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部分

1.谈话:在生活中,利用镜子的原理可以制作用于观察的潜望镜。 二、新授部分

1.指导学生制作潜望镜。

(1)出示教师制作的潜望镜,分组分析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 (2)汇报分析结果,教师画图。 (3)学生分组制作潜望镜。 2.认识凸面镜、凹面镜

(1)谈话:刚才我们一直在研究平面镜,如果把镜面弯曲,看到的像会有变化吗?

(2)实验:观察不锈钢汤匙的两面,有什么发现?

(3)讲述:汤匙的两面就是弯曲的镜子,一面是凸面镜,一面是凹面镜,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而所成的像一个是放大的像,一个是缩小的像。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哈哈镜) (4)分组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面镜和凹面镜? 三、巩固小结 1.今天科学课上,你们研究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四、反思拓展 1.回家制作万花筒。 【板书设计】 2、照镜子 镜子成像 光的反射 凸面镜和凹面镜 【教学反思】 课 题 教学内容 研究透镜 P23-25 课 型 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3)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2.能力目标: (1)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 (2)尝试制作望远镜。 3.情感目标: (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制作望远镜。 【教具、学具准备】 1. 凸透镜,水杯,白纸,尺子 【教学过程】 个性备课 一、导入部分 (1)谈话:同学们,你们仔细看过放在水中的铅笔吗?教师演示 (2)提问:水中的铅笔看起来怎样了?在什么地方弯了?为什么? (3)讲解:光的折射。透镜就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典型。 二、新授部分 1.了解放大镜的镜片特点。 (1)谈话:同学们都知道放大镜有放大作用,那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2)学生感知,交流。(可请学生画出放大镜镜片的侧面图) (3)小结:像放大镜镜片这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 2.探究凸透镜具有聚光的作用。 (1)提问:凸透镜除了具有放大的作用,还有什么作用? (2)学生交流,师了解学生原有知识。 (3)学生活动:拿放大镜在太阳下观察放大镜的聚光现象。(安全教育:不能用放大镜看阳光) (4)师介绍焦点。 3.探究凸透镜具有成像的作用。 (1)凸透镜还有什么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将放大镜对着白墙,观察有什么现象? (2)学生汇报交流。(有倒立、缩小的像) (3)讨论:为什么墙上有物体的像?这是怎么回事? (4)阅读课文插图,讨论: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材料?怎么操作?要注意些什么? (5)学生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6)交流汇报: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有像? (7)师生小结。 4.了解凸透镜的用途 (1)提问: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凸透镜的运用吗? (2)看书,了解,交流。 5.比较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出示凹透镜)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一块镜片,它和凸透镜有什么不同?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2)实验:用凹透镜看书上的字。 (3)学生汇报:有什么发现? (4)摸一摸:这种镜片有什么特点?与凸透镜有什么不同?应该叫什么名字? (5)小结:这种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科学上叫凹透镜。 (6)实验:将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起来看远处景物,有什么发现? (7)介绍:望远镜 三、巩固小结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四、反思拓展 1.制作望远镜。 【板书设计】 3、研究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教学反思】 课 题 教学内容 七色光 P26-28 课 型 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2)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 (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3.情感目标: (1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秘,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图像的颜色不同。 【教具、学具准备】 1.三棱镜,镜子,水,盆,不同颜色的玻璃纸、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个性备课 一、导入部分 1.谈话:你们见过彩虹吗?它有几种颜色?分别是什么颜色?在什么情况下能见到彩虹? 二、新授部分 1.制造彩虹,了解太阳光(白光)由 7 种颜色的色光组成 (1)谈话:你们想制造彩虹吗?怎样操作? (2)学生阅读课文 P26 插图,交流:用什么材料,怎样做? (3)学生分组活动,利用三棱镜分解光。 (4)交流实验现象,讨论: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 (5)小结:太阳光由 7 种颜色的色光组成。 (6)提问:还有哪些类似彩虹现象? (观察光碟、肥皂泡等) (7)谈话:你们知道是谁最先发现太阳光是由7种颜色的色光组成的么? (8)学生阅读课文提供资料。 (9)交流:牛顿伟大的发现为什么遭到激烈的反对?怎样说服别人?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明白了什么? 2.玩七色陀螺。 (1) 看图,学生交流怎样制作。(学生也可以课前制作好) (2) 玩陀螺,观察有什么现象。(先预测会有什么现象) (3) 讨论:从玩陀螺中你有什么收获? 3.滤光实验。 (1)学生参考课本 P28 做滤光实验。 (2)学生活动,记录结果。 (3)交流汇报,讨论:从实验中,你明白了什么? (4)小结:太阳光照到红色玻璃纸上,允许红光通过,反射红光。 4. 活动: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观察图案。 (1)学生按要求活动,多观察几种图案。 (2)汇报交流:有什么发现? (3)能举例说说在生活中的应用么? 三、巩固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反思拓展 1.探究光的三原色和色彩的三原色是不是一回事?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色彩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板书设计】 4、七色光 白光由7种单色光组成 赤橙黄绿蓝靛紫 【教学反思】 单元名称 电和磁 设计者 费夏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单元分析】 本单元内容属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范畴。电和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电能转化为磁,磁也能转化为电,所以把它们并在一个单元里教学,便于学生建立联系,且单元里还有一课“电磁铁”,就是利用电来进行磁现象的观察与研究的。 【单元目标】 本单元要求了解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能量来源。知道如何搭建简单电路,知道开关的功能。了解安全用电常识。知道导体和绝缘体有哪些,知道磁铁有两极,磁性有方向以及磁极规律,了解指南针。同时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单元重难点】 重点:了解简单电路和磁铁。 难点:探究印象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单元课时安排】 简单电路 2课时 导体和绝缘体 1课时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1课时 研究磁铁 1课时 电磁铁 2课时 【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课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电路和电器元件,了解电路的概念。 第二课引导学生做检测物体导电性的实验,总结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进而进行用电安全教育。 第三课通过学生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让学生会用简单电路检测判断暗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第四课通过玩磁铁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磁铁都有磁极,指导学生探究磁铁的性质、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第五课指导学生做一个电磁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课 题 简单电路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内容 P30-32 课 型 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 (2)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2.能力目标: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 3.情感目标: (1)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难点: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具、学具准备】 1.导线、电池、开关、小灯泡、透明胶带、各种电工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部分 (1)谈话:出示电池,谈话: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师:电池能够提供什么? (2)指出:它是一种电源。 二、新授部分 1.认识简单电路元件: (1) 除了同学们自备的电池,老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盒子,里面有: 电池盒——上面有 + 、 - 符号,表示“正极、负极” 导线——用来传输电能 小灯泡——也称为小电珠,出示简图 灯座——用于插放小灯泡 2.连接电路: (1)利用盒子里的工具及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你会怎样做? (2)在白纸上,画出你的连接实物图。 (3)学生展示想法。 3.分析连接后的情况: (1)根据学生的摆放,说明连接后的结果。 (2)说一说,电池是怎样使灯泡会亮起来的? (3)提问:电流是按照怎样的方向传输的? 个性备课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4)小结:电流从正极出发最后回到负极。

(5)用手指沿着电流的方向“走几趟”体会一下,提问: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板书:回路 )

(6)改变电池的位置、样子(盒式、条形等),请学生标出电流方向。 4.开关的认识:

(1) 谈话:灯泡亮了,能让它一直亮着吗?我们怎样控制家里的灯。 (2)给这个灯加一个开关,使它能够控制你的灯泡。 (3)领取开关,进行试验。

(4)提问:为什么开关能够控制灯泡的?

(5)讲解:电流被断开了,是一条断路。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是一条通路。(板书:通路。 )

(6)小结:我们把这样一条流通的回路,称为闭合电路。只有形成了一条闭合电路,电流才能通过。 5.指导画电路图:

(1)讲解:当我们要把电路情况表示出来的时候,通常采用画“电路图”的方法。

(2)认识电路元件符号, 重点指导:电池的正、负极。 (3)把刚才设计时的实物图变成用元件符号表示的电路图。 三、巩固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反思拓展

1.如果把小灯换成其他电器云件,怎样画电路图?

第二课时

一、导入部分

(1)谈话: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电路元件,你能当一个小小设计师来设计电路吗? 二、新授部分

1.设计“可控制的红绿灯”的活动: (1)红绿灯的研究:

材料:回形针,红、绿灯,导线,图钉,小木板,电池。 (2)设计电路并画出来。 (3)用材料试着组装。 (4)汇报总结活动。 三、巩固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反思拓展

1.探究设计电路。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板书设计】 1.简单电路 通路 短路 断路 电路图 【教学反思】 课 题 教学内容 导体和绝缘体 P33-35 课 型 实验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对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预测,并说出依据; (2)能设计验证性的实验方案并学会研究记录; (3)能够在电路中对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检验; (4)能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性的总结。 3.情感目标: (1)理认识到交流与合作在研究中的价值; (2)体会到学习可以为生活服务,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3)愿意投入到问题的研究之中;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难点: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 【教具、学具准备】 1.铁片、木片,铅笔芯、橡皮、钥匙、塑料尺、回形针、纸张、胶带、组装电路的材料及相关工具。 【教学过程】 个性备课 一、导入部分 1.接通一个简单的电路(一节电池、一颗灯泡),提问:灯泡为什么会亮? 2.提问:你认为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有什么样的条件? 3.拉开导线,提问:如果要在他们之间加一段东西,使灯泡仍然能亮起来,你会加入什么? 二、新授部分 1.初步了解一些能够导电的物体 (1)提问:加入一些别的小物品连接导线两端,灯泡会亮吗?让我们列出的身边的小物品,(自由罗列) 预测一下,把哪些小物品放入电路中,能够让电路通畅? (2)学生分组试验验证。 2.体验“导电” (1)小结:我们把像铁钉、钢皮尺之类的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橡皮、木头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作绝缘体。 (2)提问:要测量物体是否导电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 (3)展示“验电球”,并说明其用处和使用方法。用手连接验电球的两端,灯亮了,这说明了什么? (4)提问:你们能导电吗?我们来做一个游戏验证一下。看课本 34 页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的例子:感应开关和电笔。 3.各种各样的水的导电性能 (1)提问:各种各样的水能够导电吗?你想到了哪些水? (2)怎样设计水是否能导电的实验?分组讨论。 (3)学生分组验证两种水的导电性能。 4.了解安全用电: (1)讲述:电力给我们带来了能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如果我们不能够合理的使用,就会被电击伤。 看书本,说一说,这些行为错在哪里? 电线杆上不晾衣衫;高压电线下不放风筝;不用湿手触摸电灯泡;不将大量的用电器插在一个接线板上;注意触电的标志。 (2)展示:电笔、黑胶布、插头、插座、开关、闸刀等 ,辨认名称。 (3)提问:它们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分析一下这些材料的导电性能?想一想,一种工具,为什么要用两种材料去制造呢? 三、巩固小结 1.今天我们对导体和绝缘体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知道了它们在生活中的用处,这些知识可以保护我们不受电的危害。切记:一定要安全用电! 四、反思拓展 1.找找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板书设计】 2.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 绝缘体 【教学反思】 课 题 探测暗盒里电路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内容 P36-37 课 型 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 (2)知道解密暗箱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箱中的电路。 (2)能够根据在检测器中观察到的现象对暗箱作假设性的解释。 (3)能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 (4)能利用简单图形整理检测结果。 3.情感目标: (1)尊重证据、实事求是。 (2)愿意去探究暗箱中的秘密。 (3)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教学难点:有顺序进行测试和记录,不遗漏。 【教具、学具准备】 1.暗箱、电池、小灯泡、导线。 【教学过程】 个性备课 一、导入部分 1.展示断开的电路,提问:怎样可以使灯泡亮起来?你有几种方法? 我们今天用这个断开的电路作为一个检测器。(揭示课题) 二、新授部分 1.初步分析检测器与暗箱的使用 (1)讲述: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弄清楚暗箱里面到底有怎样的秘密。但在研究暗箱的过程中你们必须遵从下面两个条件: 1 )不允许打开暗箱。 2 )里面都是电路元件,就用断开的电路作为检测器。 提问:你觉得应该怎样使用这个检测器? (2)(演示) 对演示的结果作初步的分析:这样检测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暗箱的两点之间会有什么电路元件? 2.学生分组探究暗箱的秘密 3.总结分析活动 (1)在用检测器进行检测的时候出现了哪些情况? 板书列出各类情况(不亮、更亮、亮了) (2)展示各组的电路图,说明试验的情况。 三、巩固小结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1.今天的活动非常有趣,同学们分析得很出色,灵活运用了以前学过的知识,下一节课我们将了解更多电的知识。 四、反思拓展 1.探究画出暗盒里的电路图。 【板书设计】 3.探测暗盒里电路 亮 通路 更亮 连电源 变暗 连用电器 不亮 断路 【教学反思】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课 题 教学内容 研究磁铁 P38-41 课 型 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2)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3)知道指南针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铁的性质。 (2)能利用各种方法测量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3)能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做相关的解释。 (4)能够做磁铁及磁铁玩具。 3.情感目标: (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磁现象有浓厚的兴趣。 (2)意识到磁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3)乐于探究、善于发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自制水浮式指南针。 【教具、学具准备】 1.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回形针、大头针、司南、磁铁性质实验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部分 1.谈话:同学们玩过磁铁么?你们有什么有趣的发现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揭示课题) 二、新授部分 1.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 (1)展示各种形状的磁铁,认识这些磁铁的形状。 (2)用比较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它们分别是:条形、马蹄形、环形、菱形。 2.初探磁铁的吸引力 (1)探究活动: 分发:磁铁一块、 回形针六枚、小试管一只 要求:用磁铁去吸引回形针,看看你能在几种情况下把回形针吸起来? 总结:磁铁能在哪些情况下发挥它的本领? (2)提问:磁铁各部分的吸力相同吗? (3)学生实验。 个性备课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4)小结:磁力最大的部分称为磁极。 (5)提问:磁极有方向吗?玩一玩,说说现象。(学习用悬浮法和悬挂法研究、观察。) 3.初步体会磁极间的规律 (1)讲述:了解了磁铁吸引铁的本领,现在我们加入另一块磁铁,看看你是否有新的发现,或者有别的玩法? (2)学生体验活动。 (3)小结:同性磁极相吸,异性磁极相斥。 4.了解指南针 (1)资料展示“司南”,说明这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分析:勺柄指向哪里呢? 为什么要了解司南?它跟磁铁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5.磁铁的应用: (1)讲述:对磁铁了解了这么多,你能回忆出磁铁常常出现在生活的哪些地方呢?(先自由说,再看书 41 页) (2)学生阅读书P40内容,了解如何自制水浮式指南针。 (3)学生分组实验。 三、巩固小结 1. 谈话:今天我们在玩磁铁的过程中又增长的了知识,了解了磁铁的各种特点,希望同学们利用磁铁的特性去进行更多的发明和创造! 四、反思拓展 1.回家自制磁铁玩具。 【板书设计】 4.研究磁铁 磁极-磁力最大的部分 同性磁极相吸,异性磁极相斥 【教学反思】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课 题 教学内容 电磁铁 P42-44 课 型 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知道电磁铁的两极变化。 (3)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2)能够在探究过程中比较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的异同, (3)能够对电磁铁的两极变化进行探究, 3.情感目标: (1)能主动对电磁铁现象进行研究,体会探究的乐趣。 (2)意识到电磁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乐于合作交流,善于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磁极变化的因素。 【教具、学具准备】 1.导线、钉子、电池盒、大头针、回形针、指南针、资料图片、电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部分 (1)展示长铁钉:它能变成一个像磁铁一样能吸引铁的工具么?你有什么样的办法? 除此以外你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2)演示制作电磁铁,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 (3)讲述:你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磁铁么?该起个什么样科学的名字呢? (揭示课题) 二、新授部分 1.制作电磁铁 (1)讲述:想制作一个像老师一样的电磁铁么? 你认为需要哪些材料?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领取材料,进行制作活动。 2.了解电磁铁两极的变化: (1)讲述:我们通过刚才的比较,知道了电磁铁的一些特点。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磁铁和电磁铁有哪些相同? 个性备课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2)学生分组实验比较。 (3)讲述:用磁针测一测你的电磁铁的两极。再和其他小组的电磁铁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解释一下你发现的现象的原因么?怎样才能使你们的两个电磁铁磁极相同么? 请比较一下两组组装的电磁铁有什么不同? (4)小组活动,要求:改进组装的电磁铁,使同组两个电磁铁磁极一样。(相同的小组则改变成不同) (5)总结改变磁极的方法。 三、巩固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反思拓展 1.电磁铁断电后,还有磁性么? 第二课时 一、导入部分 (1)谈话:比一比,你们的电磁铁,谁吸引铁的本领比较强呢? 二、新授部分 1.初步分析电磁铁的磁力 (1)估计一下,你们的电磁铁要增强磁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总结并且板书学生意见 :导线圈数、 电池多少、铁钉规格等 2.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1)提问:你能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一个实验来试试看吗?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总结整理: 1 、只能改变一个单一因素。 2 、如何改变这个因素。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3.电磁铁的应用 (1)指导学生看书第44页,简单介绍电磁铁的各种应用。 三、巩固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反思拓展 【板书设计】 4.电磁铁 电磁铁:铁钉 导线 影响磁性大小的因素——线圈匝数 电池多少 有无铁芯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反思】 单元名称 呼吸和血液循环 设计者 费夏 【单元分析】 本单元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人体的呼吸器官、血液循环器官以及相关的卫生保健等方面的要求建构的,这是学生认识心跳与呼吸、认识自己的身体的一个重要单元,也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单元。 【单元目标】 本单元一方面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多次、反复地测量自己的呼吸、心跳、脉搏次数,分析相关数据,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另一方面,通过认识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器官及其作用,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单元重难点】 重点:认识呼吸器官、血液循环器官。 难点:学会测量心跳、脉搏次数。 【单元课时安排】 测量呼吸和心跳 1课时 肺和呼吸 1课时 心脏和血液循环 1课时 【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方面测量呼吸和心跳。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后身体的变化基础上亲自动手测量发现运动后呼吸和心跳加快,休息后又恢复到原先状态。指导学生准确测量,提高测量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二方面呼吸与血液循环的意义。指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器官,通过指导学生比较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来认识呼吸的意义。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功能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第三方面呼吸器官、血液循环器官的卫生保健。通过指导测量肺活量,使学生懂得如何保护呼吸器官;通过介绍运动和合理饮食对保护心脏的作用等,指导学生强健血液循环系统。这这方面内容分散在第二、第三课中,以便结合学习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课 题 教学内容 测量呼吸和心跳 P46-48 课 型 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运动可以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 1 分钟心跳、呼吸的次数。 2.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3.情感目标: (1)通过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运动可以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教具、学具准备】 1.手表、医用听筒。 【教学过程】 个性备课 一、导入部分 1.提问:我们在运动时,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2.学生交流讨论。(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气粗……) 3.讲述: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比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快多少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揭示课题) 二、新授部分 1.测量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1)讲述:要想准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实际测量的时候就是按照平常的呼吸情况进行。 (2)教师计时,全班学生测量自己的呼吸数。 (3)讲述:心跳的次数可以怎样测量的呢? 我们今天就像医生一样,用听诊器来测量心跳次数。(计时 1 分钟,测量两次) ( 4 )学生各人测量数据,并记录,算出平均值。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2.测量自己在运动结束时,1 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 1 )讲述: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有了,接下来要测量运动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我们用原地高抬腿20次的方法进行测量运动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每位同学一定要把动作做标准了,否则就不能准确测量出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 (2)学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计算出平均值。 3.测量休息后,1 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 (1)讲述:现在休息后,大家再来测量一次呼吸和心跳。 (2)学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计算出平均值。 3.分析、整理数据 (1)提问:你们比较一下,发现什么? (2)学生分析比较,说出具体数据。 (3)小结: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要比安静状态下的速度快。休息后呼吸和心跳次数减少了。 三、巩固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反思拓展 1.提问:呼吸和心跳为什么会同时加快? 【板书设计】 1、测量呼吸和心跳 呼吸 一呼一吸 心跳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wk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