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更新时间:2024-05-05 10: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州市南浔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1月22日在湖州市南浔区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

《湖州市南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惠及全区人民小康社会的五年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区委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全区上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工业立区、接轨上海、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积极打造―经济强区、文化大区、商贸旺区、旅游名区‖四张名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国内外不利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230.37亿元,是2005年的1. 98倍;人均(户籍)生产总值46960元,是2005年的2.0倍;财政总收入20.35亿元,是2005年的2.09倍;地方财政收入10.01亿元,是2005年的2.4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01亿元,是2005年的2.17倍。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开始启动;块状特色经济加快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36

六大优势特色工业产业占比75.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36.8%,高出全市12个百分点;服务业稳步发展,市场建设有新的进展。2010年全区旅游总收入39.06亿元,是2005年的2.41倍。物流中心呈现轮廓。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全力加快南浔中心城区建设,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4.8平方公里。练市、菱湖、双林等中心镇功能日趋完善。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中国魅力水乡‖建设。区域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镇级交通网轮廓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步伐加快,扩权强区事项落实到位,金融创新取得新突破。深化农村改革和社会改革,以接轨上海为核心的区域合作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幅28.8%,高于市平均水平。社会民生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572元,是2005年的1.6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360元,是2005年的1.82倍。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9缩小到1.91,差距小于市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步伐加快,生态环保取得实效,节能减排完成预定目标,生态区建设全面推进。 ―平安南浔‖创建实现―五连冠‖。

―十一五‖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一是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着力推动城乡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推动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四是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发挥企业和民众在―四区‖建设中的基础性和主体性作用。

37

专栏1: 南浔区―十一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进展情况表

指 标 名 称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4、工业性投入(亿元) 5、高科技投入(占二产比重%) 6、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其中:出口(亿美元 )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8、高科技产值(占规模企业产值比重%) 9、财政总收入(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12、城市化水平(%) 13、城镇登记失业率(%) 14、人口自然增长率(‰) 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比2005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116.35 23530 47.45 30.16 3.24 2.52 35 78.47 9.74 4.06 15387 7346 53.5 3.8 -2.95 —— 134.83 27331 57.35 35.14 4.54 3.46 40.01 108.24 11.43 4.81 17326 8396 54.5 3.8 -2.13 1.25 158.24 185.51 32120 37722 65.60 80.95 43.25 48.63 195.92 39916 91.24 54.97 7.59 5.5 64.25 160 18.17 8.48 23242 11836 58 3.04 -2.55 5.2 “十一五”纲要目标 2010年 2010年目标 年均目标 绝对值 基本评价 13% 230.37 超额完成 >210 42000 12%-13% 46960 超额完成 20% 105.5 累计560亿 未完成 66.11 累计350亿 15.0% 未完成 统计口径变 累计200亿元,占57% 更,未统计 15% 11.62 累计23亿$ 超额完成 16% 8.62 累计18亿$ 超额完成 73.5 12.0% 76.01 超额完成 达到275亿元,占41% 205.74 未完成 14% 20.35 19亿元 超额完成 15% 10.01 8亿元 超额完成 21000 8% 25572 超额完成 11000 8% 13360 超额完成 统计口径待 58 50%以上 修正 4.5 —— ≤3.05 符合要求 –0.3 ≤2.5‰ -2.15 符合要求 下降15% 超额完成 以上 6.69 8.7 4.68 6.3 46.65 55.8 113.98 159.27 14.12 16.78 6.25 7.38 19642 21726 9612 10838 55.4 3.5 -1.98 1.15 56.8 3.4 -3.06 5.5

备注:2005年GDP三次产业比例为11:61.6:27.4,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调整到7:60:33,但2010年实际为9.1:63.8:27.1,没有完成规划目标。

38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南浔区将处在人均GDP 6000美元向10000美元的跨越阶段,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将面临极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政治经

济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发展模式快速转变。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等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环境更趋复杂。

从国内环境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继续

快速发展,国内需求不断扩大,经济结构加快转型,体制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外部需求结构明显变化,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加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从区域环境看,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实施将促进长三角地区加速产业、技术、资金和人才一体化流动,作为发展龙头的上海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南浔发挥区域优势,深度参与区域合作,承接产业、技术转移。但与此同时,国家新一轮区域布局激发的中西部地区节点城市的活力,本市长兴、吴兴等县区前一轮大平台、大项目建设的先发优势,给南浔带来了更大的区域竞争压力。

从南浔自身看,经过建区以来的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随着申苏浙皖、申嘉湖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和湖苏沪铁路的规划建设,南浔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进一步凸现;加上临沪、临港工业

39

平台框架拉开、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即将启动建设,这些都有利于南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实现赶超发展。但是长期积累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改善,需要我们在未来发展中加以解决。

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未来五年我区发展将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感、责任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扬长避短,乘势而上,力争在我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提出的―建设经济强区、再造文化名镇、打造魅力水乡、构建和谐家园‖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湖州东部现代化中心城区的总体定位,全力实施―以业兴城、以城强区‖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跨越为主线,以富民强区为根本目的,以融入大上海、打造大平台、集聚大产业、实施大项目、培育大企业为抓手,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全面保障改善民生,全力打造临沪临港产业区、古镇文化休闲区、魅力水乡示范区、幸福民生和谐区,全面建成惠及全区人民的小康社会。

(二)发展定位

——―湖州东部现代化中心城区‖。其广义范围是覆盖全区的716平方公里;狭义范围是南浔镇至旧馆镇的70平方公里的大城区;

40

专栏4: ―2+4‖工业平台体系

(一)两大―工业经济板块‖ ●临沪工业区:属于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面积13.8 KM2(工业区块),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木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旧馆临港工业区:属于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面积3.5KM2,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现代木业、金属材料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二)四个―市级工业功能区‖ ●练市工业功能区:面积4.5KM2,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型纺织。 ●双林工业功能区:面积3.2KM2,重点发展金属材料和新型纺织。 ●菱湖工业功能区:面积3.4KM2,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金属材料。 ●和孚工业功能区:属于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面积4.5KM2,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新型纺织。 发挥临沪工业区的区位、交通、人文等优势,做深做实做细接轨上海工作,打造湖州接轨上海主平台。重点依托―三横三纵‖的内

河水运主干网,以旧馆临港工业区为核心区块,以沿线四大城镇工业功能区为支撑,集约高效利用岸线资源,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经济,引导发展河海联运,打造湖州―临港产业带‖主阵地。继续抓好开发区、工业功能区整合提升,

进一步明确各个平台主导产业定位,研究建立南浔经济开发区和其他功能区联动发展机制和区内重大项目落地协调机制,努力优化资源配臵和产业布局。

46

(2)推进服务业集聚化布局

按照集聚化和梯度化的原则,依托城镇发展服务业,重点建设―1+3+6‖的现代服务业布局体系。

建设1个区级服务业主中心——南浔主城区,作为全区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区域,结合功能区规划和载体建设,形成集聚服务产业、人才和资本等要素的服务业发展高地,辐射全区和江苏境内部分城镇。依托练市、双林、菱湖三个中心镇,构建3个片区性服务业次中心,实现全区服务业阶梯状、等级化发展。

在全区范围内高标准建设6个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使之成为业态集聚、生态协调、具有特色和较强影响力的服务业板块,成为我区服务业投资拉动、总量增长、财税增收和就业增加的集中区。―十二五‖时期要重点建设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并推动市级、区级集聚区向高层次提升,力争五年培育一批新的服务业板块成为省级或市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专栏5: 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名称 中国?南浔国际建材城 南浔古镇文化休闲区 南浔国际物流中心 和孚漾―凤凰洲‖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南浔农产品交易中心 善琏湖笔蚕桑文化园 级别 省级 省级 市级 省级 市级 市级 主要业态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 旅游休闲、文化创意 现代物流、商务会展 旅游休闲 农副产品和粮食批发中转 旅游休闲

47

(3)引导农业专业化布局

根据资源禀赋及农业发展现状,全力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着力打造现代设施农业、低碳农业示范园、休闲观光农业三大组团,引导形成以―两区三组团‖为主体的农业专业化布局。

现代设施农业组团主要包括旧馆朗德鹅、善琏樱桃谷种鸭、练市神牛、千金温氏畜牧等项目区。低碳农业示范园组团包括菱湖-和孚-千金生态水产、善琏-练市生态畜禽、双林-南浔无公害蔬菜等项目区。休闲观光农业组团包括南浔农业博览园、和孚荻港渔庄、旧馆义家漾湿地公园等项目区。

通过现代农业园区―212工程‖,加快建设菱和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浔练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千金-石淙粮食生产功能区,共涵盖1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23个特色农业精品园,成为全区现代农业的核心板块。

专栏6: 现代农业园区―212‖工程

●2个省级农业综合园区:菱和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浔练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 ●10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南浔区特色蔬菜、练北蚕桑、南浔区樱桃谷鸭、菱湖陈邑加州鲈鱼、菱湖新雅黑鱼生态养殖等主导产业示范区。 ●23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南浔金藤葡萄生态观光精品园、浙江申浩彩色长毛兔养殖精品园、湖州唐氏渔业特色精品园、和孚陈塔草鱼生态养殖精品园、练市年丰湖羊生态养殖特色精品园、南浔区双林绿甸园高效设施蔬菜精品园、中田有机蔬菜精品园、湖州市金牛农庄特色精品园、朱家兜优质蚕桑精品园、湖州众旺樱桃谷鸭特色精品园、中水鱼鳖混养精品园、荻港渔庄休闲观光农业精品园、浙江南浔农业博览园、湖州绿之源瓜果蔬菜生态精品园、湖州绿康蛋鸡养殖精品园、鼎新生态农业园、千金优质蚕桑精品园,石淙龟鳖养殖精品园等。

48

(二)发展特色产业

创新产业发展途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融合发展,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1、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领域,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目标,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加快推进工业“三大计划、六大工程‖,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五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率达到16%。

(1)加快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根据湖州市六大重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和长三角区域规划对湖州的要求,结合南浔实际,努力打造以高技术产业引领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4+2‖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即提升发展―装备制造、金属材料、现代木业、新型纺织‖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以新能源、生物医药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49

专栏7: ―4+2‖特色产业发展体系

工业结构 发展方向 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电梯、电机生产,培育船用配件加工业,重点突破重大关键及成套设备、数控机床、现代仪器仪表、新型纺织机械、高性能轻工机械、新能源关键设备、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环保技术及设备、机械基础件和特色产品等十大领域。 做强做精不锈钢产业,巩固提升钢加工产业,着力发展铜加工产业,积极拓展合金加工产业,规范发展再生金属业。 围绕从原木进口到各类木制品生产销售,推进公共平台建设,形成华东地区最大的现代木业制品生产销售集散中心。 加快调整化纤产品结构,提升纱线及纺织面料的生产技术水平,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推动印染业发展与清洁生产相融合,创建丝绸行业新优势,以设计和品牌推进服装服饰产品升级。 重点培育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能利用、LED制造等产业,形成从单晶、多晶到太阳能组件生产的产业链。做强医药制剂,推进中药现代化、新型医疗器械及关键制药设备等领域的突破。 产业规模 重点乡镇 装备 制造 开发区、200亿元 练市、旧馆、双林 四 金属 材料 现代 木业 300亿元 双林、旧馆、菱湖 旧馆、南浔 300亿元 新型 纺织 和孚、开发区、练200亿元 市、双林、菱湖、石淙 开发区、200亿元 练市、菱湖 新能源二 生物医药 实施―优势产业升级计划‖,重点是提升装备制造、金属材料、现代木业和新型纺织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争取年均增长20%以上,四大特色优势产业规上产值超千亿元。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努力形成从单晶、多晶到太阳能组件生产的产业链和非晶太阳能产业链,同时加快生物医药等其他新兴产业发展,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00亿元。实施―工业投资扩量计划‖,工业性投入五年累计达到500亿元,其中亿元项目达百项以上。

(2)促进制造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型

加快培大育强、自主创新、品牌提升和集群发展进程,着力提

50

升产业的低碳化、高端化、集群化水平,促进工业转型发展。

优化企业结构。构建―象牛‖企业、龙头企业、成长型企业三级培育体系。力争到2015年形成产值超10亿企业8家、超20亿企业3家、超30亿企业5家、超50亿企业3家,超100亿元企业确保1家争取3家;培育一批年销售1亿元左右,创新能力较强的成长型企业,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全力推进企业境内外上市,每年选择1-2家企业重点培育,力争到2015年上市企业累计达到7家,形成南浔上市公司板块。抓住机遇推进央企招商,加强民企与国企的战略合作,加大企业联合重组力度。

打造产业集群。以建成临沪临港产业区为目标,逐步打造五大产业集群和五大特色产业工业园区。形成具有龙头企业带动的集聚优势、配套协作紧密的产业链优势、持续创新的技术领先优势、资源共享的市场网络优势和节能减排的生态优势,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专栏8: 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

类别 名 称 现代木业 电梯产业 电机产业 金属材料 新能源产业 节能电梯 木 业 生物医药 新型纺织 金属材料 产业集群 园 区

51

2、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顺应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趋势,把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突出旅游、商贸、生产性服务业三大重点领域,推动我区服务业加速发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完善布局,力争服务业占全区GDP比重每年递增1.5个百分点。

专栏9: 旅游业重点工程

●南浔古镇保护与利用工程:景点保护修复项目、百间楼名人休闲馆修复打造、东园宜园开发项目、庞宅、金宅修复项目、丝行埭文化市场项目、东大街特色街区项目、新开河高档会所区 、晶街时尚休闲街区、南东街项目、古镇保护区人员分流。 ●南浔历史文化保护区综合开发:围绕古镇核心景区配套项目规划设计一批具有生态休闲功能的旅游项目,为古镇旅游提供休闲配套设施。 ●南浔国际旅游度假中心:国际度假酒店、度假公寓、度假会所。 ●和孚漾―凤凰洲‖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五星级酒店、生态农业观光园、湿地公园观光区、和孚漾水上乐园、商贸中心、江南水乡城。 ●荻港渔庄三期:渔文化博物馆、书画展览馆、水乡一条街、度假公寓等项目。 ●善琏含山蚕花风情园:蚕花广场、蚕丝博物馆、含山八景、景观小品建设、含山塔、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标识、运河人家。 ●辑里湖丝文化村:辑里湖丝馆、辑里丝厂、辑里文化村、水上巴士四个子项目。 ●南浔农业博览园:海峡两岸农业论坛商务区、精品农业博览园及实践区。 ●其他储备旅游项目:新兴港湿地开发、南商林漾开发、浮霞郡·水乡人家、中国水乡湿地影视城、潮音庙宗教旅游、瑶田·英雄城堡、石淙太君庙宗教旅游。 (1)着力突出服务业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深入实施―一核两翼‖旅游布局规划,大力推进景区功能转型、旅游产品创新、旅游支持体系改善,形成

52

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古镇区、以田园风光为主的观光区、以休闲娱乐为主的体验区,显著提升南浔旅游人气。健全古镇经营管理机制,推进配套项目建设,在做大做强古镇旅游―核心‖的基础上,开发―两翼‖新景区。延伸旅游业产业链,逐步从观光旅游为主过渡到以休闲度假为主,提高旅游业附加值。加大旅游招商推介力度,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打造水乡特色旅游品牌,基本建成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精品旅游目的地。

集聚发展现代商贸业。按照新建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提升一批的总体思路,以城市综合体、中国·南浔国际建材城、南浔农产品交易中心、临港产业区等为依托,建设南浔城市新商业中心。创新市场业态模式,全面振兴南浔市场业,努力使之成为本地优势产业的商品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提高重点产业原材料供应保障系数。以创新商业模式、完善商业布局为重点,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商贸集团,推进南浔主城区新区商圈的加快形成,优化老城区农贸市场布局,启动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加快练市、双林、菱湖、和孚城镇中心区的商贸文娱综合体建设,大力发展辐射城乡的零售商贸业,提高消费层次,扩大消费容量。

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以现代物流为重点,兼顾发展金融保险、科技研发、信息软件、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河海联运,着力加快物流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以江蒋漾中央商务区为主体,培育地区性总部经济和商务服务中心。依托南部新区科技创业园,大力发

53

展科技研发、信息软件业。积极发展宾馆经济。

(2)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积极培育发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网络经济、会展经济、工业旅游等新经济业态,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

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引导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加强集聚区内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功能建设,大力提升要素资源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进一步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加大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扩大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步伐,鼓励服务业企业争创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积极推进服务业领域标准化。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进一步重视现代农业在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农业多功能性开发,以培养具有特色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目标,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通过区域布局、产业组织、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快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54

专栏10: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指标

指标体系 2010年 2015年目标值 粮食机械化水平≥73% 灌溉水利用系数0.6 防洪标准10-20年一遇 ≥13600元/人 以货币表示,每亩耕地面积种植业产值为2560元,每亩土地面积农林牧渔业产值为2900元,每亩土地面积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97000元 ≤26% ≥23% 1.机械化水平(耕、种、粮食机械化水平为63% 管、收等) 灌溉水利用系数0.53 2.水利化水平 防洪标准5-10年一遇 3.农业劳均增加值 9127元/人 以货币表示,每亩耕地面积种植业产值为1707元,每亩土地面积农林牧渔业产值为1950元,每亩土地面积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31368元 27.3% 18.5% 4.土地生产率 5.农村消费恩格尔系数 6.森林覆盖率 提升五大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种养模式和农作制度,提升水产业,优化畜牧业,改造蚕桑业,调优粮油业,发展果蔬业,突出区域布局的优化,积极发展高效生态的优势特色农业。加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包装推介,全面提升农业设施和装备条件,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培强育大产业经营主体。以拓展农业一体化产业链为重点,加快培育带动力强的支柱型种养龙头、加工龙头和营销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民、规模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建设。继续深化接轨上海活动,建立浙北名特优农产品市外营销配送中心,使之成为南浔农业直接面对上海市民乃至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平台。

55

加快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并完善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农产品质量认证,打响南浔优质农产品区域品牌。

(三)统筹城乡建设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以培育小城市和中心镇为导向,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线,增强南浔大城区在全区发展中的辐射拉动作用。积极培育中心城镇,优化村庄布局,围绕大城区—重点镇—特色镇—中心村四个层级,基本

形成―14335‖的城镇体系结构,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湖州东部现代化中心城区。

1、优化城镇布局体系

结合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开发,以复合型的区域性交通通道为纽带,努力构建以中等规模的南浔大城区为主体、4个重点镇为依托、3个特色镇和35个中心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城镇发展空间形态,基本形成―14335‖的城镇体系结构。

专栏11: ―14335‖的城镇体系

●1个大城区:南浔镇、开发区、旧馆。 ●4个重点镇:练市、双林、菱湖、和孚。 ●3个特色镇:善琏、千金、石淙。 ●35个中心村:东迁村、富强村、横街村、三长村、马腰村、水口村、横塘村、姚庄村、荃步村、中心村、钟家墩村、召林村、儒林村、三田洋村、西阳村、周家兜村、勤裕村、竹墩村、射中村、新庙里村、建丰村、下昂村、南双林村、重兆村、长超村、荻港村、漾东村、陈塔村、含山村、光明村、罗汉村、东马干村、朝阳村、石淙村、银子桥村等。

56

强化北部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发展优势,以产业链互补为基础,以临港综合交通为纽带,将主城区延伸至旧馆镇。积极引导南浔、旧馆之间相向发展,提高旧馆城镇功能,强化临沪工业区和旧馆临港工业区的统筹规划建设,加快构筑南浔大城区框架。

深入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大力实施―三集中‖,即农业资源向现代经营主体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农村社区)集中、农村工业向工业园集中,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民进城就业创业,力争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集聚发展南浔大城区

―十二五‖期间要在―古镇保护、老城改造、工业西移、新区南建‖战略的基础上,突破实施沿頔塘、跨白米塘的西拓南进新战略,重点加强与旧馆的相向发展,共同构筑南浔大城区。争取至―十二五‖末,南浔大城区总人口达到2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 ― 十二五新的南浔大城区分为―南浔主城区‖和―旧馆镇区‖两大组团、八 ‖期间要在―古镇保护、老城改造、工业西移、新区南大功能区。按照―做强产业区、做精古镇区、做优生活区、做美生态建‖战略的基础上,突破实施沿頔塘、跨白米塘的西拓、南进新区‖的总体思路,切实优化功能布局,塑造特色品质,增强城市的集战略,重点是加强与旧馆的相向发展,共同构建南浔中心区 聚力、辐射力。

57

专栏12: 南浔大城区八大功能区

组团 功能区 南浔古镇区 南浔 主城区 中部老城区 南部新城区 临沪工业区 商贸物流区 城市生态区 旧馆 镇区 旧馆商住区 临港工业区 合计 规划范围 0.88 7.16 3.57 26.04 3.01 17.6 3.52 5.17 70(KM2) 功能定位 休闲旅游、文化创意 生活居住、商贸服务、都市产业 行政文化、商住服务 装备制造、新能源、生产性服务业 商贸服务、现代物流 现代农业、生态旅游 生活居住、商贸服务 装备制造、现代木业、新材料、生产性服务业 紧紧围绕建设湖州东部现代化中心城区的总体定位,全面提升南浔主城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南浔主城区对全区经济社会的带动力和在长三角城市体系中的竞争力。一是快速提升基础设施功能。优化城区内部交通网络,重点建设申苏浙皖至申嘉湖连接线和湖浔快速通道,拓宽三新公路、双林至三济桥带。切实改善城市面貌,实施一批旧城改造重点工程。提升城区水电气热保障水平,推进城市信息化进程。二是突出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完成行政中心区辅助功能楼群的建设,在新区打造科技文教区。加强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建设,提高文体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供给水平。增加政府性引导资金,大力扶持科技或行业服务平台建设。三是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效能。完善规划设计,严肃规划实施。狠抓城市管理,巩固建设成果。推进机制创新,加快建设步伐。

旧馆镇区将临港工业区建设成为全市临港产业的主阵地、我区集聚大产业的第二平台,按照城市标准改造提升旧馆镇生活区,推

58

进建设商住区,实现与临港产业协调发展。

严格保护位于南浔主城区和旧馆镇区之间的城市生态区,使之成为湖州中心城市东部生态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3、加快建设重点城镇

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各具特色‖的要求,加快主要建制镇的规模拓展和功能提升,大力推动有条件的中心镇培育成为小城市,加快和孚重点镇建设,努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统筹发展格局。

专栏13: 中心镇培育工程

中心镇定义:一般是指城镇体系中介于城市与一般小城镇之间、区位较优、实力较强、潜力较大,既能有效承接周围大中城市辐射,又能带动周边乡镇和农村发展的城镇。 中心镇功能: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节点。推进中心镇的培育,增强其集聚、辐射和对片区建设的带动功能,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壮大区域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中心镇名单:南浔镇、练市镇、菱湖镇、双林镇。 增强中心镇统筹城乡发展的节点功能。深入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镇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快中心镇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集聚和服务功能,加强中心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拓展城镇发展空间。练市镇发挥高速、省道、运河的综合交通优势和特色重工业基础,加快建设浙北生态小城市。菱湖镇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三大农业组团融合发展,提升城镇功能和产业集聚度,建设南浔区西南部环杭州湾小城市。双林镇发挥区位优势,按照城市要求加大高标准规划建设力度,大力培育新

59

兴产业,努力成为南浔主城区向西南辐射的门户和太湖南岸特色小城市。和孚镇以纳入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全面拉开镇区建设框架,重点加快工业平台和旅游资源开发,增强城镇产业承载力,争创湖州市十强乡镇。

4、着力建设三大特色镇。加快善琏镇、千金镇、石淙镇三个建制镇发展成为特色功能板块,进一步完善功能、整治环境,发展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特色产业,为南部地区农村提供基础服务,其中善琏镇要成为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镇。

5、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省委提出的魅力水乡―清丽水乡、幸福农民、和谐家园‖标准,通过点线面结合、区镇村联动、环境产业服务共抓,到2015年把全区60%以上的村建设成―村村优美、家家富裕、户户文明、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型农村,其中20个以上行政村达到―中国魅力水乡‖建设标准,把南浔建设成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样板区。

60

专栏14: 中国魅力水乡建设五年规划纲要

●总体目标:按照―清丽水乡、幸福农民、和谐家园‖的建设目标,大力实施农村生态环境再提升工程、农村经济发展再跨越工程、农村社会和谐再推进工程和农村体制机制再创新工程等四大工程,全面完成―中国魅力水乡‖建设任务。 ●建设内容:结合南浔实际,从2010年开始至2014年,在全力做好全区面上新农村建设的同时,重点是全面实施―中国魅力水乡36520‖工程,即:做好浔练线、湖盐线、和新线等3条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河道治理,全面实施练市镇中心圩、双林镇中心圩、菱湖镇金家圩、和孚镇中心圩、旧馆镇中心圩、石淙镇中心圩等6大水系和南浔开发区江蒋漾、双林镇八字漾、菱湖镇商林漾、和孚镇东泊漾、旧馆镇义家漾等5个漾荡的建设、整治和提升工作,重点做好20个―中国魅力水乡‖示范村的培育与建设工作。 ●实施进度:按照抓点连线、连线成带的推进方法,将―中国魅力水乡‖建设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1年打造精品,初步形成―中国魅力水乡‖的品牌效应;2012-2014年内串点连线,全面打响―中国魅力水乡‖品牌,并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较高知名度。建成1条新农村建设示范带:旧馆——318国道——浔练公路——湖盐公路——和菱公路——菱新公路——墙莫公路。 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采取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保护文化村、改造城中村等形式,加快培育35个中心村,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的农村新社区。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村级留用地管理和农民新村建设管理的新模式、新途径。

统筹农村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整合放心超市、农资供应、医疗卫生、幼儿教学、事务代办等功能,对村内公共服务事业进行统一管理。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加快交通、通讯、电力、防洪、排污、饮用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臵,使广大农民能共享现代文

61

明的发展成果。

健全农村社区综合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小集镇和中心村建设管理,落实规划―一支笔‖审批制度和建筑施工―一书两证‖制度,防止贪大求洋或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违章违法建设行为;积极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及长效管理―五个一‖模式,切实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把城市社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农村社区建设之中,积极创新社区化服务体系,着力完善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社区化管理体制。

(四)完善基础设施

围绕生产力与城镇体系的布局调整,加快构筑以南浔主城区为中心,接轨沪杭、对接湖州、辐射周边的―半小时交通圈‖,实现由交通瓶颈基本缓解到交通供求总体适应的跨越;实施一批重大能源、水利项目,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1、完善区域干线公路网 围绕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定位,着力构筑以南浔为中心的―四横三纵一连‖的区域干线公路网。

―四横‖主要有利于强化接轨上海、对接苏嘉、辐射东部,密切湖州带型城市组团之间和

南浔中部三大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分别是:新建湖州-南浔临港公路、织里-南浔公路、双林—三长公路和连接菱新线-练杭高速的公路。

62

―三纵‖主要有利于强化南部的杭州都市圈和北部的南太湖城市带对南浔腹地的经济带动和辐射作用,分别是:三济桥—新市公路、申苏浙皖—申嘉湖—练杭高速连接线、织里—菱湖—新市公路。

―一连‖就是新建连接织浔公路—苏震桃高速的公路,分别联系北部湖浔通道、中间南浔主城区和吴江西南部的重要区域性联络线。

2、打造大容量交通设施 着力打造以高速公路、骨干航道、铁路等为重点的大容量交通设施体系。

开展区域合作,合力推进练杭高速公路北延工程(即苏震桃高速公路),与现状的申苏浙皖

线、申嘉湖线,共同构成―两横一纵‖的高速公路框架。

适应内河临港经济的迅猛发展,重点实施京杭运河湖州段三级航道扩能、南浔港区双林综合作业区2个1000吨级泊位等重大工程, 加快建设一批现代临港物流基地,深入推进临港工业区块的支线航道、专用航道建设,形成以―三横三纵‖的干线航道为主框架,以五大作业区(点)为基地,以临港物流中心为节点,以支线航道为终端的水上高速运输体系。

63

专栏15: ―三横三纵‖ 干线航道、五大作业区(点)

● 三横 长湖申航道、申嘉湖航道、京杭大运河,均为三级航道 ● 三纵 东苕溪航道、杭湖锡航道、东宗线航道,均为四级航道 ● 五大作业区(点) 南浔作业区、双林作业区、练市作业区、旧馆作业点、菱湖作业点 铁路重点是实施―一线一站‖工程,配合加快湖苏沪铁路及南浔客运站的前期工作进度,加快动工实施,实现南浔区铁路交通零突破。

3、提高能源供应与保障水平

加快能源项目的建设步伐,完善多元化的能源体系建设,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以需求为导向,继续加大电网建设与改造力度,完善输变电网络建设。―十二五‖期间为满足全区电力需求,将分期建设一系列电力设施,重点是建设220KV南浔变、220KV旧馆变、新建500KV含山变—220KV变—220KV雁沙变电力廊道、220KV花城变—220KV南浔变电力廊道、220KV长超变—220KV浅塘变电力廊道等。

大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南浔天然气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进程,稳步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使用中的比重。以川气东输―南浔支线‖末端的湖州门站(和孚)为气源点,采用中压管线送至南浔区各城镇。重点建设全长约65km的湖州门站-双林镇-练市镇、湖州门站-和孚-菱湖-千金-善琏-石淙等二条中压管道,并在南浔经济开发区

64

内建设一座2万方/日的CNG加气站,力争到2015年底前,实现天然气全覆盖。

4、完善水资源利用体系

以服务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导向,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和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水利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防洪减灾、水资源调控、水生态环境保护三大体系,全力实施城市防洪、农田水利、水资源配臵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

以城镇防洪、圩区整治工程、堤防加固工程为重点,适度超前实施南浔和旧馆的城防工程建设,力争使省级产业集聚区区域基本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完成练市、石淙、和孚、双林、菱湖等八片中格局,使全区中格局包围率达到30%;堤防加固150公里,确保区域骨干河道堤防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善琏、千金两镇的城防工程已完成)。

以农村节水灌溉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点,实施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完成病旧机埠和水闸的改造和更新,进一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以建设和保护城镇备用水源为重点,保证供水安全储备。

以河道清淤整治工程、河道保洁工程为重点,清淤河道800公里,河道保洁2118公里。结合对大漾大湖的水环境、水景观综合治理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点的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滨水型农业观光休闲基地。

(五)强化生态环保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增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着力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

65

2、积极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围绕我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每年引进2-3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产出见效快、发展后劲大并符合节能、降耗、环保、安全要求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以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引进与产业化,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点。

全力争取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努力挖掘优势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着力突破有助于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共性技术、工艺及装备。五年内争取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项目50项以上。

3、全力建设创新创业平台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加快南浔区科技创业园孵化器建设,加快临沪工业区高新技术创意产业园、练市电机高新产业园、练市特种电磁线科技园等项目的规划和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镇建设科技创新的集聚区。五年新增科技孵化器总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三创‖(创新创业创意)载体面积150万平方米。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大力推动―2+4‖工业平台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转型升级,鼓励南浔经济开发区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农业高科技园区建设。积极组织特色产业集群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五年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3家以上。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大力支持中国电科21所浙江分所建设,进一步发挥南浔木地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电磁

71

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作用,加快建设一批新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五年新增区域创新服务中心(转移中心)1家以上。

4、合力推进政产学研合作

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中国电科集团、浙江大学、合肥工大、上海交大等国内高校院所和国防科技系统的合作,积极组织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大力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支持企业参与军工、军民两用技术的转化、产业化。

完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以重大产业科技攻关、企业技术升级为重点,通过技术入股、委托开发、购买成果等形式,形成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机制。

构筑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围绕电机、电梯等优势产业,着力与高校院所共建产业平台。加快与中电科21所浙江分所共建电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努力争取与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共建电梯技术转移中心。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积极创建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国际创新合作基地。

5、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工程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重点支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促进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企业对专利成果的转化能力。五年新培育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15家以上。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完善举报投诉制度,畅通行政保护救济渠道。引导和扶持各行业、区域建立知识产权联盟,提高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72

构建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工作机构。大力引进、培育专利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深化企业专利特派员制度。

(七)推进和谐民生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就业和社保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形成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全面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全覆盖,切实提高保障标准。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加大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危旧房改造力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积极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和受益面。进一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其他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红十字事业,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完善城乡就业保障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社会就业水平。加快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为城乡所有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城乡就业限制和行业垄断,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将就业与经济转型相结合,实施更加积极的就

73

业政策。加大创业政策支持和基地建设力度,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来浔创业。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2、提升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实施社会事业(文教卫体) ―5353‖工程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区功能提升和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健全配臵公平、发展均衡、机制灵活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文教卫体设施一体化。

专栏18:社会事业建设―5353‖工程

●文化建设5大重点项目:南浔区博物馆、南浔区文化馆,镇综合文化站提升系列项目、村级休闲公园建设系列项目、―村村大舞台‖建设系列项目。 ●教育建设3大重点项目: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系列项目、中小学校舍安全与基础改造系列项目、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扩容提质系列项目。 ●卫生建设5大重点项目:南浔区公共卫生中心、南浔人民医院改扩建、菱湖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南浔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扩建、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系列项目。 ●体育建设3大重点项目:南浔区体育中心、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系列项目、―村村篮球场‖建设系列项目。 按照创建浙江省文化先进区和体育强区的要求,以创建为载体,促进文体设施功能的提升,不断完善全区文化体育设施,新建区体育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同时发挥南浔区图书馆、艺术中心等区级设施的辐射优势,推进城乡文体设施共享。实现省级东海明珠工程全覆盖,继续加强省级体育强镇、文化示范村等创建活动。

以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强区为目标,遵循―均衡、优质、和谐、开放‖的教育发展方针,积极实施学前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形成―镇中心幼儿园——区域二级中心幼儿园——村标准化教学点‖三级网

74

络格局。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三改‖工程,加快学校设施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进程,五年内实现教育条件现代化。实施人才强教发展战略,启动骨干教师―2152‖建设工程,加大名师名校长培养力度,积极推进―校区制‖办学模式,完善―成长导师制‖。大力构建以社区学院(区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成校)为示范的成人社区教育网络和若干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基地,形成比较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

以创建―卫生强区‖为目标,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卫生发展方式,进一步增强卫生综合实力。通过实施全民健康促进工程、公共卫生强化工程等―七大工程‖,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以及公共卫生信息预警、监测和妇幼保健工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分工明确、联系密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具有南浔特色的现代化城乡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面提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我区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3、优化文化价值体系

着力打响―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两张名片,充分挖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努力打造文化精品,通过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加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提高南浔对外知名度,提升区域竞争软实力。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

7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wf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