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教学案

更新时间:2024-04-23 09: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章二次函数教学案

总 1 3 课时

编写人 阳卫民

第二章、二次函数

总序第9个教案

课 题 建立二次函数模型 第1课时 编写时间 2012年11 月 日 执教时间 2012年11 月 日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归纳二次函数的概念,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增强对函数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体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建立二次函数数学模型和理解二次函数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二次函数数学模型。 教 具: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 具: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一组录像画面:篮球场上同学们传球投篮,田径场上

同学们投掷铅球??

2.观察:篮球投篮时,掷铅球时??在空中运行的路线是一条什么样的路线?

3.导入课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课件演示) 1.通过实际问题建立二次函数模型

问题一:植物园的面积(教科书“动脑筋”问题1)------植物

园的面积随着砌法的不同怎样变化?

问题二:电脑的价格(教科书“动脑筋”问题2) 2.二次函数的概念和一般形式

A.交流讨论:观察上面得出的两个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 B.归纳及注意:二次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所有实数。 C.二次函数的特殊形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课件演示例题) 1.类型之一 ----二次函数的概念 2.类型之二 ----建立二次函数模型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五、当堂检测反馈 作业: 后记:

总序第10个教案

第二章、二次函数

课 题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1课时 编写时间 2012年11 月 日 执教时间 2012年11 月 日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描点法作出函数y=ax2(a>0)的图象。 2.能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y=ax2(a>0)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象,并概括出图象的有关性质,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

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以及探索函

数性质。

教学难点:探索二次函数性质。 教 具: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 具: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什么是二次函数?一般形式是什么?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呢?它有哪些性质? 3.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呢?它又有哪些性质?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课件演示) 1.画出二次函数y=x2的图象

引导学生探索二次函数y=x2的图象的画法 (列表、描点、

1212连线)

2.二次函数y=x2的图象的性质

A.引导学生探索二次函数y=x2的图象的性质 B.归纳总结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画法和性质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课件演示例题)

1.类型之一 ----二次函数y=ax2(a>0)图象性质的运用 2.类型之二 ----二次函数y=ax2(a>0)图象性质的实际运用 例:已知正方形周长为Ccm,面积为Scm2。

(1)求S和C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图象; (2)根据图象,求S=1cm2出时,正方形的周长; (3)根据图象,求出C取何值时,S≥4cm2。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五、当堂检测反馈 作业: 后记:

1212

总序第11个教案

第二章、二次函数

课 题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2课时 编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 2.了解y=ax2与y=-ax2(a≠0)的图象的位置关系。 3.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以及抛物线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象,类比二次函数y=ax2(a>0)与y=ax2(a<0)两种函数图象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及探索其性质。 教学难点: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特点及性质的探究。 教 具: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 具: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怎样画出函数y=ax2(a>0)的图象?

2.我们已画过y=x2的图象,能不能由它得出y=-x2的图象?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课件演示) 1.由y=x2画出y=-x2的图象

A.讨论回顾:反比例函数y=与y=-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B.猜一猜:y=-x2的图象与y=x2的图象会是怎样的关系? C.验证猜想: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y=-x2的图象与性质

A.讨论交流:对比y=x2的图象与性质,说一说y=-x2具

12121212122x2x12121212有哪些性质?

B.归纳总结

C.做一做:画出二次函数y=-x2的图象。

3.抛物线及其有关概念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课件演示例题)

1.类型之一 ----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与性质的运用 2.类型之二 ----抛物线y=ax2性质的运用

例:函数y=ax2(a≠0)与直线y=2x-3的图象交于点(1,b)。 求:(1)a和b的值;(2)求抛物线y=ax2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3)作y=ax2的草图。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五、当堂检测反馈 作业: 后记:

14

第二章、二次函数

总序第12个教案

课 题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3课时 编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班级 .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d)2的图象,并能理解它与y=ax2的关系,理解a,d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2.能正确说出y=a(x+d)2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y=a(x+d)2与y=ax2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重点: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d)2的图象,理解它的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y=a(x+d)2与y=ax2的关系。 教 具: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 具: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设计一个小船平移的多媒体动画进行演示。(引导回顾平移的

概念及性质)

2.提问:抛物线y=ax2(a>0)是否也可以这样平移? 3.引入课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课件演示) 1.二次函数y=(x+1)2的图象与性质

A.观察多媒体动画演示教科书P.31图2-5。 B.各自记录观察结果,然后进行讨论。 C.归纳总结。

2.二次函数y=a(x+d)2的图象与性质

A.做一做:写出三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B.讨论交流。 C.归纳总结。

3.用描点法作出y=a(x+d)2的图象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课件演示例题)

1.类型之一 ----二次函数y=a(x+d)2的图象与性质 2.类型之二 ----抛物线平移规律的运用

3.类型之三 ----二次函数y=a(x+d)2的性质的运用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五、当堂检测反馈 作业: 后记:

12第二章、二次函数

总序第13个教案

课 题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4课时 编写时间2012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y=a(x+d)2的图象与y=a(x+d)2+h的图象的关系。 2.能正确说出y=a(x+d)2+h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y=a(x+d)2+h与y=a(x+d)2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重点:会画形如y=a(x+d)2+h的二次函数的图象,理解它的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y=a(x+d)2与y=a(x+d)2+h的图象之间的关系。 教 具: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 具: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复习引入(课件演示)

1. 抛物线y=x2的顶点是( ),对称轴是( ),开口向( )。

12

2.抛物线y=(x+1)2的顶点是( ),对称轴是( ),开口向( )。

3.说一说,下列函数是将抛物线y=2x2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1)y=2(x+3)2 (2)y=2(x-1)2

4.引入课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课件演示)

1.理解抛物线y=(x+1)2与抛物线y=(x+1)2-3的平移关系。

2.探索二次函数y=a(x+d)2+h的图象性质。(用观察比较的方法

121212得到y=a(x+d)2+h的图象性质)

3.探索画二次函数y=a(x+d)2+h的图象的一般步骤

A.归纳总结

B.做一做:画出二次函数y=(x+1)2-3的图象。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课件演示例题)

1.类型之一 ----二次函数y=a(x+d)2+h的图象与性质的运用 例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的顶点为(1,﹣),且经过点(﹣2,0),求该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

2.类型之二 ----抛物线平移规律的运用

例2:把抛物线y=a(x+d)2+h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

921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x2,求函数的解析式。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五、当堂检测反馈 作业: 后记:

总序第14个教案

第二章、二次函数

课 题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5课时 编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时间2012年 月 日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和对称轴;会求它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将二次函数y=ax2+bx+c配方成y=a(x+d)2+h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重点: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和对称轴。 教学难点:用配方法将y=ax2+bx+c转化为y=a(x+d)2+h的形式。 教 具: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 具: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复习引入(课件演示)

1.已知二次函数:y=2x2,y=2(x+1)2,y=2(x+1)2-3,分别说出它们

图象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

2.填空:4x2-4x+1=( )2 二、创设情境

三、探究新知

1.如何将二次函数y=-2x2+6x-1化成y=a(x+d)2+h的形式? 2.探索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画法。

分析:(1)用配方法将y=-2x2+6x-1转化为y=-2(x-)2+的

3272形式,找出其顶点坐标和对称轴(2)用描点法和对称性画出y=-2(x-)2+的图象。

3.探索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性质(课件演示) (1)引导学生思考:当x等于多少时?函数y=-2x2+6x-1有最

3272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2)概括总结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性质 四、讲解例题(课件演示)

例:教科书P.37的例6---求函数y=-x2+2x-1的最大值。 五、应用新知

完成教科书P.38练习第1、2、3题。 六、课堂小结 作业: 后记:

12

第二章、二次函数

总序第15个教案

课 题 把握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第1课时 编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和对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情境—建模—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的工具。

教学重点: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利用二次函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建立二次函数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 具: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 具: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复习引入(课件演示)

1.复习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图象及性质。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与二次函数及其图象有关的

问题。例如拱桥的跨度、拱高的计算的等。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尝试利用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创设情境(课件演示)

问题:一座拱桥的纵截面是抛物线的一段,拱桥的跨度是4.9m,

水面宽4m时,拱顶离水面2m,如图所示。想了解水面宽度变化时,拱顶离水面的高度怎样变化。你能想出办法来吗?

三、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拱桥的纵截面是什么样的函数?(2)

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比较简便?(3)如何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4)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求出当水面宽3m时,拱顶离水面高多少米吗?

四、讲解例题(课件演示) 例:教科书P.42例1。

说明:成本函数、利润函数,学生初次遇到,教师要引导学生

认真理解题意,把握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解:见教科书P.42。 五、应用新知(课件演示) 六、课堂小结 作业: 后记:

总序第16、17个教案

第二章、二次函数

课 题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第1、2课时 编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索,使学生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

联系。

2.已知函数值,会求自变量的对应值。

3.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感受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会求出二次函数y=ax2+bx+c(a≠0)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渗透转化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 具: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 具: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演示)

课件演示:教科书P.43投掷铅球的示意图。

提问:(1)铅球在空中经过的路线是什么图象?(2)建立直角

129x+x+1,其4020坐标系,如果铅球在空中经过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

中x是铅球离初始位置的水平距离,y是铅球离地面的高度。你能求出铅球被扔出多远吗?(3)当铅球离地面的高度为2m时,它离初始位置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课件演示)

1.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求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例1 :求抛物线y=4x2+12x+5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例2 :求抛物线y=x2+2x+2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2.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例3: 抛物线y=x2+2x+2与x轴有交点吗?

3.已知二次函数值,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求自变量的对应值。 例4:若铅球在空中经过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129x+x+1,当4020铅球离地面的高度为2m时,它离初始位置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4.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近似值。 例5:求一元二次方程y=x2-2x-1的解的近似值。(精确到0.1)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课件演示)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五、当堂检测反馈 作业: 后记:

第二章、二次函数

总序第18个教案

课 题 优化问题 第1课时 编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时间2012年 月 日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用配方法将y=ax2+bx+c变形为y=a(x+d)2+h的形式。 2.能够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使实际问题获得最优决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对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进行反思,形成个人解决

问题的风格。

教学重点: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策略

进行反思。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并利用函数的性质进行决策。 教 具: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 具: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演示)

最大面积问题,最大利润问题是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例如: 问题一:学校准备在校园里利用围墙的一段,再砌三面墙,围成一个矩形植物园,如图所示,学校现已备足可以砌100米长的墙的材料,怎样砌法,才能使矩形植物园的面积最大?(图见第一节2-1-1)

问题二:某商场将进货单价为18元的商品,按每件20元销售,每天可销售100件。如果每提价1元(每件),日销售量就要减少10件,那么该商品的售出价格为多少时,才能使每日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课件演示)

1.对于问题1,先进行自主分析,再小组讨论、交流。 2.问题2让一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其解答过程,师生共同评析。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课件演示) 1.类型之一 ----社会经济中的优化问题 2.类型之二 ----几何中的优化问题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五、当堂检测反馈(课件演示)

1.龙泉休闲山庄现有116米长篱笆材料,山庄计划利用这些材料和已有的一面墙(设长度够用)作为一边,围成一块矩形菜地,让游客能自己进菜地采摘新鲜蔬菜,菜地当然是越大越好,若你是庄主,你将如何使得这块菜地的面积达到最大?

作业: 后记:

总序第19个教案

第二章、二次函数

课 题 小结与复习(一) 第1课时 编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梳理,使学生深刻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2.能灵活运用二次函数的概念与性质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交流,并积极发表意见,体验与他人交流合

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教学难点: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运用。 教 具: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 具: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演示)

1.学生自学教科书P.50“小结与复习”中的内容提要。

2.归纳:

(1) (2)

二次函数的图象都是抛物线。

画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步骤。

3.抛物线y=ax2+bx+c(a≠0)的特征与系数a,b,c,的关系: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课件演示)

1.举例复习二次函数的概念及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的

性质。

例1:已知函数y=(k+2)x

k

2+k-4

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求:(1)满

足条件的k值;(2)k为何值时,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是什么?这时当x为何值时,y随x增大而增大?(3)k为何值时,函数有最大值?最大值是什么?这时当x为何值时,y随x增大而减小?

2.用配方法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抛物线画法,平移规律。 例2:用配方法求出抛物线y=-3x2-6x+8的顶点坐标、对称轴。

说明通过怎样的手段,可得到y=-3x2.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课件演示)

1.类型之一 ----二次函数的概念与图象性质的综合运用 2.类型之二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3.类型之三 ----二次函数与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五、当堂检测反馈(课件演示) 作业: 后记:

第二章、二次函数

总序第20个教案

课 题 小结与复习(二) 第2课时 编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模型的建立,能灵活运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交流,并积极发表意见,体验与他人交流合

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建立二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 具: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 具: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演示) 1.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和性质。

2.二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和性质。

3.学生阅读教科书P.51----“一、二次函数的应用”。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课件演示) 1.何时获得最大利润问题。

例1 :某公司试销一种成本单价为500元/件的新产品,规定试

销时的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单价,又不高于800元/件,经试销调查,发现销售量y(件)与销售单价x(元/件)可近似看作一次函数y=kx+b的关系,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求一次函数y=kx+b的表达式;(2)设公司获得的毛利润为s元。A.试用销售单价x表示毛利润s;B.试问销售单价定为多少时,该公司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此时的销售量是多少?

2.如何得到最大面积问题。

例2:用6米长的铝合金型材做一个形状如图所示的矩形窗框。

应做成长、宽各为多少时,才能使做成的窗框的透光面积最大?最大透光面积是多少?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课件演示):见教科书P.53C组题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引导学生小结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从而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优化问题的过程。 五、当堂检测反馈(课件演示) 作业: 后记:

第二章、二次函数

总序第21个教案

课 题 数学建模 第1课时 编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2012年 月 日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了解“数学建模”的过程。

2.了解“数学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以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研究数学知识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交流,并积极发表意见,体验与他人交流合

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教 具: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 具: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演示)

同学们假期出去旅游过吗?你所乘坐的火车或汽车有没有经过

隧道?隧道的纵截面由什么图形构成?车辆的高度和宽度与隧道的高度和宽度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以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 1.议一议 2.想一想

3.做一做(学生动手,老师引导点拨) (1)画出隧道的截面图。 (2)建立直角坐标系。 (3)求解

(4)将“数学结果”转化为“实际结果”。 4.评一评

5.说一说(让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 (1)什么是数学建模?

(2)你获得了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课件演示)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或有什么疑难。 五、当堂检测反馈(课件演示) 作业: 后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wa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