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更新时间:2024-05-14 13: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节 复习要点

一、辩证唯物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本质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看法;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包含、决定着方法论,方法论体现、影响着世界观。

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两者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第一,思维与存在及其关系,是任何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第二,思维与存在及其关系,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依据,是解决其它哲学问题的基本前提;第三,思维与存在及其关系,是人们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

(二)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

1. 凡是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是唯物主义;反之,是唯心主义。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

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便是哲学的党派性。 2. 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一般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但却是直观的猜测的。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存在着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三个根本缺陷。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3.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世界的本原。如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康德的“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守仁的“心外无物”等。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神化了的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如柏拉图的“理念创造一切”、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外化为万事万物”、老子的“道生万物”、朱熹的“理在事先”等。 4. 唯心主义的根源

列宁指出,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形象地说明了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第一,社会历史根源,远古时代生产力和科技文化不发达,使得人们只能用臆想的因素来解释自然界的怪异现象;第二,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符合反动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利用;第三,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方面片面加以夸大,就会造成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脱节。一般说来,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感觉经验,客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概念理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实现的伟大变革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这不是偶然的。第一,19世纪4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第二,19世纪

上半期,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三大发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第三,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1)研究对象上,旧哲学是“知识总汇”“科学之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2)理论内容上,旧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3)社会作用上,旧哲学只是解释世界的工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使命是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集中体现,一是对旧世界的彻底批判精神;二是公开声明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正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于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

3.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重要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掌握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陶冶道德情操和提高人生境界中有重要作用。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相结合,使之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量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思想精华,与马克思主义有相通之处。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六)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核心范畴)。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实物);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结构(原子)。两者都缺乏辩证思维,把物质和物质形态混为一谈。

2.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物质定义上:“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即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认识的客观实在。

3.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第一,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认识,这就坚持了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二,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意识却是依赖于物质的,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各种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是客观实在,把物质与物质形态区分开来,这就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七)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1. 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担当者。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机械唯物论;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论。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 运动与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有两种情况:一是相对于某个参考系而言,物体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相对于质变而言,事物处在量变阶段。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辩证统一,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只讲运动否认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只讲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动论。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是理解和衡量事物运动的尺度。 3.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是一维的;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是三维的。

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物质运动是客观的,时空也是客观的(时空的绝对性);物质运动的状态是变化的,时空的具体特性也是变化的(时空的相对性)。否认时空的绝对性,是唯心主义时空观;否认时空具体特性的相对性,是机械唯物主义时空观(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八)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 1. 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第一,由无机物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能性,促进了意识的生理器官──人脑的形成,推动了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的产生。

2. 意识的本质

从产生机制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从反映内容来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把意识说成是纯主观的,是唯心主义;否认意识的主观性特征,把意识说成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特殊物质,是庸俗唯物主义。 3. 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一是反映客观世界(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主观创造性),二是改造客观世界(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三是调节人的生理过程。

意识能动作用实现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前提条件是尊重客观规律,并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 4.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又承认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机械唯物主义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唯心主义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九)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第一,世界是统一的,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和精神,表面上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归根到底还是唯心主义。第二,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第三,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对旧唯物主义。

2.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思想保证。

二、唯物辩证法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1.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列宁语),其对立是:第一,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片面的观点)看世界;第二,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世界;第三,辩证法承认矛盾的存在,而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存在。其中,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二)普遍联系

1. 联系是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 联系的基本属性:第一,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第二,普遍性(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第三,多样性(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3.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系统最主要的特征。

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实质上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第一,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等于部分之和;部分离不开整体,否则将失去原有的性质和功能。第二,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第三,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 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反对孤立的片面的观点。这一原理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法论之一,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三)永恒发展

1. 发展的实质是新陈代谢。新、旧事物区分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内容和实质符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2.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因为:第一,新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第二,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第三,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3. 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支持和扶植新生产物,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

(四)规律及其客观性

1.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 规律不能创造、消灭或改造,但可以认识和利用。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3.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既相同又不同:就相同来说,两者都是客观规律,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不同来说,自然规律不依赖于人的自觉活动,社会规律却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

(五)质量互变规律 1. 事物的质、量、度

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认识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基础。

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规定性;量与事物不直接同一;认识量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度是质

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量的限度;坚持适度原则,是认识事物度的方法论意义。 2. 事物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变化,其基本形式有数量增减与结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其基本形式有爆发式飞跃与非爆发式飞跃。量变和质变区分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量变和质变又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关系的意义:第一,理论上,要批判庸俗进化论(片面夸大量变)和激变论(片面夸大质变);第二,实践上,这一关系的原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以及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的哲学依据。

(六)否定之否定规律 1. 肯定和否定

肯定和否定是同一事物内的两个相反方面,肯定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当肯定占主导地位,事物保持其原有状态;当否定占主导地位,事物改变存在。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事物自我发展的内在基础。

2. 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是根本对立的。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要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事物的发展历经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态势。循环论(否认事物发展趋势的前进性)和直线论(否认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都是片面的。

(七)对立统一规律

1.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因为:第一,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第二,它说明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三,它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2.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双方相互吸引(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同一性包含着斗争性,两者不可分割。 3.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为矛盾双方的存在与发展提供场所,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共同发展,规定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总之,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

(2)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哲学基础。

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一是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二是指同类事物的矛盾有共同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方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第一,两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第二,特殊包含着普遍,普遍寓于特殊之中。第三,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5.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诸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它们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工作中抓住重点,带动全盘;看问题时要看主流,同时注意支流。

(八)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 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的构成要素及其结合方式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方式。

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第一,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第二,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第三,两者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反对形式主义(片面夸大形式)又要反对形式虚无主义(根本否认形式),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协调统一。 2. 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外部联系与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两者都是本质的表现。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

现象和本质的关系:第一,现象为感官感知,本质为思维把握;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一般的;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稳定。第二,事物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现象与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现象与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3. 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原因是引起某个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个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因果联系的两个显著特征:时间上的前后相继;内容上的彼此制约。

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特定的因果关系中,一种现象是因还是果,其区分是确定的;在因果链条中,“原因与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其区分又是不确定的。

因果联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

研究因果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预见未来,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4. 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事物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一方,对事物的性质起主导作用。

必然性和偶然性既对立又统一,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的基础;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是科学认识的基本要求。 5. 可能和现实

可能和现实是揭示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者关系的一对范畴。可能是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要区分可能和不可能(有无现实根据)、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现实根据是否充分)、好的可能和坏的可能、大的可能和小的可能(或然率的大小)。现实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客观存在的综合。现实不同于现存,现存与必然性不一定有关联。

可能和现实既相区别,又相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人们在制定计划、方案时,要从现实出发,认识可能的复杂性,创造条件集中力量办有现实可能的事情。

(九)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现和运用。 2.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1)以人为本是指社会发展为了人、依靠人,体现了历史唯物论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2)全面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是指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3)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的持久性和连续性,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永恒发展的观点。 (4)协调发展是坚持“五个统筹”,即处理五对矛盾关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 1. 认识论上的三个分歧

(1)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可知论;不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休谟、康德)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不可知论。恩格斯指出,实践是批判不可知论的最有力武器。

(2)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前者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后者主张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对立。 2.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把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并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强调认识本质上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第一,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第二,认识不是主观对客观的简单摹写,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第三,在认识活动中,反映和创造不可分割。只讲反映否认创造,是机械反映论;只讲创造否认反映,是唯心主义先验论。

(二)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1. 实践是人能动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一是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二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实践);三是科学实验。

2. 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是就人类总体而言,而个人知识结构中则

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分,两者是源与流的关系。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体现在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认识工具、积累感性材料和锻炼人的思维能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总之,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3. 认识对实践起指导作用:正确认识对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认识对实践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三)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两者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错误:前者片面夸大理性认识,根本否认感性认识;后者片面夸大感性认识,根本否认理性认识。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2.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必要性:感性认识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认识才解决本质问题。而任何事物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 基本条件:第一,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3.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必要性:第一,从实践方面来看,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否则是盲目的实践;第二,从理性认识本身来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其目的并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因而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基本条件: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联系实际,要为群众所掌握;第三,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4. 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这一总规律揭示了人类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也揭示了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发展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

(四)认识的真理性及其实践标准 1. 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和谬误有原则区别,但又相伴而生,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真理的客观性: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第二,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唯心主义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如“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有用即真理”等。 2. 真理的具体性

列宁指出,真理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这是因为:第一,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第二,任何真理的主体、客体是具体的历史的,主、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三,任何真理是全面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3.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也称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有其客观内容;第二,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真理的相对性也称相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在广度、深度上是有限的,要不断发展。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

不同属性;第二,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由无数相对真理所构成;第三,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对待任何科学真理(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割裂了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前者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是其现实表现;后者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怀疑主义和诡辩论是其现实表现。 4. 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一,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检验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就是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这既不能在纯主观的范围内解决,也不能在纯客观的范围内解决。第二,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即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能把主、客观加以对照,从而检验出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第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是指实践检验真理的惟一性和最终性。第二,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是指实践检验真理的有限性和历史性。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为了坚持真理标准的客观性,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坚持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为了在实践中发展真理,反对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真理的必要补充,但逻辑证明最终要受实践检验的制约。 5.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真理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强调的是客观尺度,真理是一元的(对同一客体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强调的是主体尺度,价值是多元的(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不同)。

(2)真理和价值辩证统一: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了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目标,探索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实现价值是探索真理的归宿;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五)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 1.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哲学上有两条认识路线,即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实际工作中也有两条对应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运用。

2.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简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目前最大的实际是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第二,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第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实事求是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还包含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第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需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及其关系

(1)所谓实事求是,毛泽东指出,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按客观规律办事。所谓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观念、旧框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所谓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指出,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内在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基础,与时俱进是目的,三者统一于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与基本要求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实践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工,它是党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是引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动力,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法宝;第三,它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第四,它是批判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有力思想武器。

(2)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第一,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第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这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第三,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体现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随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要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并以理论创新为先导,推动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四、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 历史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历史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看法,是哲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提供了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2. 旧的历史观总体上是唯心主义,有两个根本缺陷:一是片面夸大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否定物质因素的决定作用;二是片面夸大英雄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3. 唯物主义历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长期统治地位;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第一次为人们观察、分析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科学方法论;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工具。

(二)社会存在

1. 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人口因素是与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人口数量、质量、分布、构成等的总和。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是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与必要条件,不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决定力量。它们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转化为社会的要素,才能发挥影响社会发展的作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努力使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一,生产方式提供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基本结构、性质和面貌;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变革。

4. 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第一,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第二,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社会意识

1. 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包含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 社会意识的划分:第一,从社会意识的主体来看,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第二,从社会意识的

层次来看,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第三,从社会意识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看,分为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密切,有阶级性,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与非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密切,没有阶级性,如形式逻辑、语言学、自然科学等)。 3.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革。在阶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统治阶级的意识。

(2)社会意识本身有相对独立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不平衡性);第二,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第三,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第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战胜腐朽的意识形态。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两手抓”以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协调发展的哲学依据。

4. 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1)文明及其形态

文明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标志着人类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物质文明,是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积极成果,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积极成果,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积极成果,主要表现为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2)构建和谐社会同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物质基础、政治保障、精神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要求。

(四)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基本结构

1.社会有机体是一个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社会有机体同生物有机体相比,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第二,社会有机体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第三,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2.社会有机体思想要求我们从动态的、总体的角度来研究社会。只有把个别社会现象、领域或过程放到社会总体中才能得到正确说明。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正是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3.社会结构是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在人的三大实践活动中分别形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三者的有机统一便构成社会的基本结构。其中,经济结构直接决定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现实基础。

4.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是因为:第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第三,人们对社会历史的研究,也有可能达到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精确性。

(五)社会基本矛盾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

(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包括三个实体要素: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能动要素;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科技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的要素,但它会渗透到生产力的三个实体要素中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重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科学是生产力。鉴于科技对现代生产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科技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特殊地位,邓小平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指出,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关键在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和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发展的“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是人运用科技不当、科技发展不充分引发的,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科技与价值的矛盾。要解决“全球问题”,首先要认识到它不是自然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是涉及社会制度、社会体制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其次要认识到它不是一国问题,而是国际问题,应加强国际合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基础,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人类历史上的生产关系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另一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反作用的性质(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生产力的状况。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由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再到基本适应,川流不息,不断前进。

(5)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普遍规律,也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依据,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从我国现有的生产力状况出发,确定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矛盾

(1)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内三个方面(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的总和。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设施和政治法律制度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社会的文化结构)和政治上层建筑(社会的政治结构)两部分。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革;第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体现在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其中,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由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再到基本适应,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5)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普遍规律,也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巩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 3.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其依据:第一,两对矛盾涉及的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第二,两对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规定和制约着其它一系列社会矛盾。第三,两对矛盾运动中包含着推动社会发展的两大普遍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正是这两对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3)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但在矛盾的性质、特点和解决方法上与以往的社会不同:第一,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第二,矛盾的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适应是主要的;第三,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断得到解决。 4.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初一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二,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根本内容和集中体现。

生产力标准是依据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提出来的。它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工作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的根本标准。坚持这一标准,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阶级、国家与革命 1. 阶级和阶级斗争

(1)阶级产生的原因是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私有制的形成;阶级的实质是经济剥削;阶级划分的标准只能是经济标准,即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因此,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

(2)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中。

(3)马克思第一次科学说明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现象,即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阶级社会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2.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是社会分裂为阶级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职能及其关系:第一,对内职能,有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第二,对外职能,有国防职能和外交职能。第三,对内职能是对外职能的基础,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延续。现代国家的经济职能、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日益加强,但作为暴力工具的阶级本质没有变。 3. 革命、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1)革命的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革命的发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革命的作用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语),是“被压迫者的盛大节日”(列宁语),是实现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2)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中,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社会主义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是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以解放生产力,因而社会主义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七)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历史是群众创造的,还是英雄创造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得出了作为物质生产主体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的结论。尊重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与尊重历史发展规律是一致的。

(2)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是指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人民群众的主体始终是劳动群众。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要表现: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是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以及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依据。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

杰出人物及其作用:第一,杰出人物是历史进程中起重大作用的个人。第二,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第三,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某些外部特征,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第四,无产阶级领袖是无产阶级的优秀代表。既要维护无产阶级领袖的威信,又要反对个人崇拜。第五,对杰出人物社会作用的评价,要坚持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

(八)人的本质和价值

1. 人性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2. 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因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深刻内涵:第一,社会关系是人的社会属性,因而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不是自然性;第二,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因而人的本质是多方面的,不是单一的;第三,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不变的;第四,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3. 人的价值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或个人从社会的索取),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应该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权利与义务、享受与奉献、消费与创造统一起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九)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1. 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进步集中体现为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进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和根本动力。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标准,其中,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及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的自由包括意志自由(对必然的认识)和实践自由(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两个方面。自由与必然对立统一,自由以必然为限度,又以必然为根据。在自由问题上有两种错误观点:一是片面夸大自由而否认必然的唯意志论;二是片面夸大必然而否认自由的宿命论。

3. 人类解放是指人从自然束缚、社会束缚和旧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真正的自由。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解放标志着人类克服各种异己力量,从必然王国(物支配人的社会状态)走向自由王国(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不是以人人为本,而是以人民为本,是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民生问题的解决力度,这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更表达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

第二节 历年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1. (2002年)恩格斯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个人和群众的关系问题

2. (2002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

A. 特殊性原理 B. 普遍性原理 C. 同一性原理 D. 斗争性原理

3. (2002年)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A. 宿命论观点 B. 唯意志论观点 C. 机械唯物论观点 D. 朴素唯物论观点 4. (2002年)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 能动的反映论与直观的反映论的对立

5. (2002年)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 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C.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A. 阶级斗争

B. 地理环境

6. (2002年)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C. 人口因素

D.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7. (2002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其含义是()

A. 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

C. 人类社会发展像自然界发展一样是物质的、有规律的过程 D. 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

8. (2004年A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统一()

A. 理论和实践

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B.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 A.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B.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D. 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9. (2004年A类)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C. 认识是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D. 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B. 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10. (2004年A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

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C. 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就变成又小又苦的枳了。这种情况说明()

A.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与一定的条件紧密相关的

11. (2004年A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即橘这种水果适宜生长在淮南,如果移到淮北

B. 外在的环境和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D. 条件决定一切,人们在环境和条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12. (2004年A类)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

A. 社会物质财富 C. 社会政治文明

B. 社会财富和一切成果的总和 D. 社会文化财富

B. 世界的本原问题 D. 世界能否认识的问题

B. 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D. 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13. (2004年B类)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 意识的本质问题 C. 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

14. (2004年B类)人在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时会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

A. 时间是由人的主观感觉决定的 C. 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15. (2004年B类)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C. 事物的内部矛盾

D. 事物的外部矛盾

16. (2004年B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 联系的观点 B. 发展的观点 C. 实践的观点 D. 科学的观点 17. (2004年B类)生产力反映的是()

A. 人和自然的关系 B. 自然界中物与物的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18. (2004年B类)英雄史观的理论前提是()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9. (2004年B类)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A. 传统意识

B. 阶级关系

C. 生产方式

D. 政治制度

20. (2005年A类)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

A.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 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 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21. (2005年A类)“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是()

A. 夸大人的自觉活动

B. 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C. 强调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D. 否认人的自觉能动性

22. (2005年A类)从个人和社会相互关系看,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于通过自身的活动()

A. 实现不受任何制约的自身选择 B. 满足社会和自我多方面的需要

C. 摆脱社会的限制使人自身成为目的 D. 满足个人对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追求

23. (2005年A类)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因为()

A. 能否从事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B.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 在生产劳动中人们结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D. 生产劳动是人们的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 24. (2005年B类)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A. 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需要任何条件

B. 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 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D. 人们只能做规律的奴隶,而不能成为规律的主人 25. (2005年B类)“时势造英雄”是()

A.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唯意志论的观点

D. 宿命论的观点

26.(2005年C类)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最本质的关系是() A.血缘关系 B.利益关系 C.生产关系 D.协作关系

27.(2006年A类)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 B.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28.(2006年A类)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因此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这是()

A.唯意志论的观点 B.历史唯物论的观点 C.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D.宿命论的观点

29.(2006年B类)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思想所体现的是() A.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观点 B.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30.(2006年B类)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不能真正享有民主权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完善 B.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 C.无产阶级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D.无产阶级在议会中不占多数 31.(2006年C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论依据是()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原理 B.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原理 C.认识是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原理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原理

32.(2007年A类)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从信息的角度看,反映的发生就是() A.信息的产生过程 B.信息的传播过程

C.信息的刺激过程 D.接受和保留信息的过程

33.(2007年A类)“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就是大道理,”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B.要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C.要尊重客观规律性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34.(2007年B类)“我们不可能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找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现成答案.必须结合我国实际、通过实践来不断加以回答”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B.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5.(2007年C类)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说明()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人的认识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 2. BD 3. ABCD 4. ABC 5. AC 6. AD 7. ABC 8. ABC 9. BC 10.ABCD 11.CD 12.AC 13.AC 14.ABCD 15.BC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1. (2002年)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是指矛盾的斗争()

A. 是无条件的

B. 既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 C. 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趋势 D. 可以脱离矛盾同一性推动事物的发展

2. (2002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 世界的可知性

B.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世界观和历史观决定人生观

C.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A. 世界观包括历史观和人生观

3. (2004年A类)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的关系是()

C. 人生观离不开世界观和历史观 D. 人生观影响世界观和历史观

4. (2004年A类)“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此诗句体现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 动中有静

B. 静中有动

C.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5. (2004年A类)“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主要内容包括()

A.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A. 黑格尔的辩证法 C. 达尔文的进化论

6. (2004年B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B. 康德的经验论 D. 费尔巴哈的唯物论

7. (2004年B类)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 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D. 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8. (2005年A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

A. 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B.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C. 同谬误相对立的认识 D. 绝大多数人的认识 9. (2005年B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主要内容是()

A. 生产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具发展变化的方向

C. 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决定作用

10.(2005年C类)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包涵着() A.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最重要力量 B.中国必须发展高科技

C.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 D.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1.(2007年A类)下列说法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万物皆备于我 B.吾心即宇宙 C.理在事先 D.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2.(2007年A类)江苏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实践中坚持“科技优先”的方针,其哲学依据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D.科学技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13.(2007年B类)“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C.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4.(2007年B类)下列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A.形式逻辑 B.语言学 C.伦理学 D.历史学 15.下列表述中,体现“和谐”哲学思想的有()

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和而不同

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D.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包含的

三、不定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06年A类)下列命题中,体现辩证法思想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天不变,道亦不变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2.(2006年B类)人们越来越重视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这是因为() A.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B.地理环境能决定社会的性质

C.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D.地理环境通过物质生产制约社会发展

四、综合分析题(本大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即每一小题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一)(2005年C类)

马克思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现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得出了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但是,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美好的理想,还需要经过我们长期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现实共产主义运动基础上的科学预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就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的最低纲领而不懈努力。 1.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想是()

A.从社会实践中产生 B.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提示 C.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D.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2.共产主义理想是一种()

A.生活理想 B.道德理想 C.阶级理想 D.社会理想 3.共产主义理想的特征有()

A.预见性 B.政策性 C.时代性 D.科学性 4.我们今天所说的共产主义,通常包括() A.共产主义理想社会 B.人类到达必然王国 C.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D.共产主义实际运动 5.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最低纲领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C.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2007年A类)

材料1:2007年3月8日,胡锦涛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越是形势好了,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是条件好了,越要发扬优良传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胜利。

材料2: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在答中外记者问时说,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必评功摆好。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忧患。“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中国经济存在着诸多结构性问题。

1.“越是形势好了,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是条件好了,越要发扬优良传统。”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外因也可以成为事物发展的根据

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D.条件是决定一切的 2.下列与“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寓意相近的有()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C.“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D.“处治忘乱”

3.温家保所忧患的中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主要是指() A.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 B.还没能很好地解决节能降耗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C.一二三产业不协调,投资与消费不协调

D.投资增长率过高,信贷投放过多,货币流动性过大,外贸和国际收支顺差过高 4.下列体现节俭意识的做法有() A.兴建楼堂馆所

B.压缩行政开支 D.限制公款消费

B.有利于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

C.降低银行存款利率

5.在新的形势下.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在于() A.有利于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三)(2007年A类)

孔祥瑞是天津港煤码头公司操作一队队长。只有初中文凭的他在港口工作的30多年里,通过勤奋学习、不断钻研。把精力倾注在技术改革和创新上,在工作岗位上取得科研成果150余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8400万元,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先进典型。孔祥瑞的成功信条是:“可以没文凭,不能没知识。”“作为当代生产工人,不仅要靠汗水来建设国家,更要靠科学技术创造财富。”“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一个人仅有工作热情还不够,必须要有知识,做知识型员工是我的追求。”“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光队长一个人不行,要大家行才行。”“工人要有主人翁精神,都得对企业负责。”“个人魅力,首先是责任,然后是精神,能力是很重要,但对企业负责、不断进取更重要。” 1.“可以没文凭,不能没知识。”这句话说明() A.形式比内容更重要 B.内容比形式更重要 C.形式与内容一样重要 D.形式与内容一样不重要

2.“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一个人仅有工作热情还不够,必须要有知识,做知识型员工是我的追求。”这句话表明()

A.高度的工作热情,是爱岗敬业的惟一要求 B.有知识,做知识型员工,是爱岗敬业自惟一要求

C.勤奋学习,不断提高劳动技能,不是爱岗敬业的内在要求 D.勤奋学习,不断提高劳动技能,是爱岗敬业的内在要求

3.“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光队长一个人不行,要大家行才行。”这强调的是() A.爱岗敬业,精益求精 B.公事公道,一事同仁 C.团结协作,互帮互助 D.诚实守信,服务群众 4.孔祥瑞认为个人魅力的首要因素是()

A.职业纪律 B.职业技能 C.职业荣誉 D.职业责任

5.材料中关于孔祥瑞先进事迹的描述,表明要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就应

C.有利于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D.有利于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该做到()

A.爱岗敬业,全心全意投入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尽职尽责

B.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能补拙,平凡的岗位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C.要对本职工作始终充满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D.只要对从事的工作,充满高度的热情,就一定能获得知识,创造财富 (四)(2007年B类)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个“不发达”首先当然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因此,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但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

1.认清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性在于()

A.可以帮助我们深刻认识我国的国情 B.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C.是我们党提出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

D.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2.“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其体现的哲理有()

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起主导作用 B.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3.“但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这段话说明

了()

A.我国的生产关系中还存在着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 B.我国的上层建筑中还存在着与经济基础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环节 C.必须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D.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任务

4.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主要依法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A.权利公平、机会公平 B.过程公平、结果公平 C.形式公平、实质公平 D.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5.下列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是()

A.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B.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C.减少外贸出口 D.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节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 哲学是()

A. 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 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2.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3.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A. 一般方法 B. 经验材料 C. 理论结论 D. 具体方法 4. 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 唯物主义的 B. 主观唯心主义的 C. 唯物主义经验论 D. 客观唯心主义的 5. 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

A.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 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 是否承认世界统一性的问题 6.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7.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 唯心主义

B. 二元论 C. 辩证唯物主义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8. 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从根本上说是()

A. 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 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 对人类自身的改造 D. 正确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9. 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 唯物辩证法 B. 客观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 不可知论

10.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A.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1. 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事物的() A. 矛盾普遍性 B. 矛盾的特殊性 12.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13. 事物的质是指()

A. 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14.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 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 事物在原有状态下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 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变更 D. 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15. “学而不思则罔”,说明了()

A.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外表的反映,不能认识事物

C. 通过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可缺少的条件 D. 人们只要思维,就能产生理性认识

16. 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因为() A. 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17.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 它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B. 它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

B. 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D. 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B. 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 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 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C. 系统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C. 矛盾的同一性

D. 矛盾的斗争性

C. 它是自然界规律 D. 它是社会规律

B.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从实践中获得

18.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A. 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 19. 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A. 客观真理 B. 客观事实 C. 客观规律 D. 社会实践 20.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联系的观点 C. 发展变化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21.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B. 前者坚持可知论,后者坚持不可知论

C. 前者坚持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D. 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22. 认识主体是指()

A. 有生命有感觉能力的人 B. 从事一定活动的人 C. 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D. 具有主观思想的人 23. 认识的客体是()

A. 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 人的主观自由创造物

C. 整个客观物质世界 D. 现代科学知识尚未达到的领域 24. 认识的本质是()

A. 思维的自由创造物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 客观实在自身 D. 社会实践 25.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 感觉、知觉、表象 B. 概念、判断、推理 C. 实践、认识、再实践 D. 抽象、具体、再抽象 26.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关系问题 27. 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A. 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 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是否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8. 社会革命()

A. 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B. 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C. 在人民群众觉悟高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D. 在具备了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的国家才会发生 29. 政体是指()

A. 政权的组织形式 B. 国家的政治性质

C. 国家的经济制度 D.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30. 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 A. 全部自然界 B. 劳动资料

C. 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

D.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C. 直接认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 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二、多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即科学之科学 C.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在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2. 造大楼得先设计图纸,然后造楼,这说明() A. 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

A. 客观实在 B. 不依赖人的感觉的客观实在 C. 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 D. 人的感觉的组合 4. 人工智能的伟大意义在于()

A. 人类在解决没有感觉的物质同有感觉能力的物质发生联系问题向前迈进一大步 B. 随着电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对整个世界深刻巨大的变化 C. 电脑的功能远远超过人脑

D. 电脑部分代替和节省了人的脑力,极大地延伸和扩展了人的脑力

5. 运用可能性区分为多种情况的观点,指出下列关于“大海捞针”与“水中捞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大海捞针”是可能的,尽管很艰难 B. “水中捞月”是不可能的 C. “大海捞针”属于抽象可能性

D. “水中捞月”是人主观意志的想象,可以转化为现实 6.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A.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不平衡 B.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C. 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不平衡 D.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7. 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 A. 循环论

B. 庸俗进化论

C. 激变论

D. 直线论

8. 唯物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

A. 事物的自我否定 B. 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C. 事物联系的环节 D. 对旧事物的“扬弃” 9.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

A. 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B. 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 C. 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 D. 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10. 下列事例中属于前进中回复的有()

A. 被推翻的旧势力暂时复辟 B. 从原始公有制到共产主义公有制 C. 旧麦种──麦秆──新麦种 D. 生产──消费──生产 11. 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因为()

A. 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补充、丰富、修正和发展 B. 理性认识重要,感性认识不重要

C. 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实现理论的指导作用,达到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目的 D. 实践比理论重要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A. 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过程 B. 揭示了认识的总规律 C. 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 创立了彻底的可知论

B.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D. 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13. 割裂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将会导致()

A. 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 B. 辩证唯物的相对主义真理观 C. 相对主义真理观 D. 实用主义真理观 1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A. 反映具有摹写性 B. 反映是消极被动的 C. 反映具有创造性 D. 反映是创造中的反映 15. 理性认识是()

A. 认识的起点 C. 对事物内部联系的反映

B. 对事物全体的反映

D. 对事物本质联系的反映

16.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的有()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 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 D. 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 17.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 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发展 B. 从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的转化

C. 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8. 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 A. 绝对真理“长河”中的一个部分 19. 社会意识()

A. 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 由社会存在决定 C. 具有相对独立性

D. 在阶级社会里,某些形式具有阶级性

20. 地理环境对生产的影响表现在()

A. 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其他社会条件相同情况下,地理环境较好的国家,劳动生产率就高 B. 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其他社会条件相同情况下,地理环境较差的国家,劳动生产率就低 C. 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

D.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

21. 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有()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D. 经济基础总是随着上层建筑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22. 关于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 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B. 人民群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杰出人物则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C.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决定性的力量,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能起加速的作用

D. 人民群众需要杰出人物,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

三、不定项选择题

1.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汇 C.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B.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 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B. 无穷的绝对真理链条种的一个环节

C. 过去实践业已达到的认识成果 D. 是认识过程的一个个承前启后的中间站

2.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够()

A. 改造客观规律 C. 认识客观规律

B. 消灭或创造客观规律

D. 利用、掌握客观规律

B. 是偶然性的表现和补充

D. 深藏于偶然性背后,并制约着偶然性

3. 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中,必然性() A. 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4. 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的表现的有() A. 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B. 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C.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 D. 唯物辩证法承认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形而上学则否认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 5. 认识事物的量的意义在于()

A. 它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和认识事物质的前提 B. 它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C. 它对事物做出数量分析,是人们做到胸中有数 D. 它能把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

6. 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

A. 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B. 解决了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自然得到解决 C.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是不变的

D. 在矛盾的体系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处于平衡状态 7. 下列属于辩证否定的有()

A. 我国必须全盘西化 B. 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

C.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 D. 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 8.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A. 保守与进步的关系

B. 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C. 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D. 对立统一的关系

9.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候看到一个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A. 想问题、办事情要会抓主要矛盾 B. 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 只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 D. 做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 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A. 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B. 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1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12. 现实性是指()

B.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 对立统一的观点

A. 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B. 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确认 D. 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的总和

C. 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 A. 意识有能动作用 14. 真理是()

A. 经过经验检验的认识 C. 指一切具有意义的认识

13.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B. 认识的能动作用 D. 物质决定意识

B. 符合逻辑、清楚明白的主观认识 D. 同客观世界相符合的认识

C.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15. 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 A. 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B.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C. 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

D. 理性认识是与经验无关的人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感性认识只是人本能的反映 16. 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A. 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 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D. 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

C. 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17.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辩证法的范畴上说属于() A. 必然性决定偶然性 B. 本质决定现象 C. 现实性决定可能性 D. 内容决定形式 18. 人的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

A.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B.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 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D. 个人向社会索取等量的贡献 19. 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A.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 B. 人类社会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C. 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是等同的

D. 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它的一切活动无需人有意识地进行 20. 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是否能制造生产工具 B. 是否具有社会性

C. 是否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 D. 是否同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

四、是非判断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 2. 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4.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因而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 5.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6.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7. 世界统一于存在。()

8.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理论水平。() 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10. 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从无机物的反应特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11.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2.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13.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14. 必然性是有原因的现象,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现象。() 15. 假象和错觉实质上是一回事。()

16. 为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要从现实的可能性出发。() 17.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没有实践就没有知识经验。() 18.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19.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0.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1. 经济基础是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22. 现代国家在本质上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机构。()

23. 既然社会历史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创造的,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人的主观意志支配下的,那么社会历史也就没有什么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可言。() 24.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5. 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五、简答题

1. 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2. 简述意识的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条件和途径。 3. 简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 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述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5. 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6. 简述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并说明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7. 简述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 8.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 简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0. 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11. 简述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及其依据。 12. 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3. 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六、阅读理解题/材料概括题 1. 阅读下列材料予以分析:

材料1

在古代,哲学被视为“智慧之学”,以“知识总汇”的面孔出现。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而且还企图解释今天看来应由各门具体科学解释的各个领域里的特殊问题。那时的哲学,包容了各门具体科学,具体科学成为哲学的分支。

材料2

近代,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各门具体科学发展起来、丰富起来,许多新的学科不断地产生。哲学企图包罗一切学科的局面再也维持不下去了。于是,各门具体科学开始逐渐地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存在的学科。当最后一门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之后,有人悲哀地觉得,哲学落到了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的悲惨境地:他(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自己的女儿,自己却再无栖身之处。

请回答:

(1)简要分析材料1中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错误实质。

(2)结合材料2说明:近代自然科学等具体科学兴起和发展起来后,哲学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概要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2. 下面有三段寓言材料:

材料1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水中,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引自《吕氏春秋·察今》

材料2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有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引自《吕氏春秋·察今》

材料3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骨卑,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引自《淮南子·人间训》

请回答:

(1)指出材料1刻舟求剑、材料2楚人过河两则的哲学义及教训。 (2)材料3塞翁失马的哲学寓意是什么?合理之处和不可取之处又是什么? (3)上述三则哲学寓言对人们的思想方法有何共同启示?

第四节 参考答案

历年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5BADBB 6~10DCCCB 11~15ABBDC 16~20CABCA21~25DBBCB 26~30CDACB 31~35BDABD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 2. BD 3. ABCD 4. ABC 5. AC 6. AD 7. ABC 8. ABC 9. BC 10.ABCD 11.CD 12.AC 13.AC 14.ABCD 15.BC

三、不定项选择题 1.ABD 2.AD

四、综合分析题

(一) 1.ACD 2.CD 3.ACD 4.ACD 5.B (二)1.A 2.ABC 3.AC 4.BD 5.ABCD (三)1.B 2.D 3.C 4.D 5.ABC

(四)1.ABCD 2.BC 3.AB 4.AD 5.ABD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5CCABB6~10 AAACA11~15BBCDC16~20DBBDD21~25CCABB26~30CCDAD

二、多项选择题

1. ACD2. BC3. ABC4. ABD5. ABC6. BD7. AD8. ABCD9. AD10. BCD11. AC12. ABCD13. AC14. ACD15. BCD16. ABCD17. ACD18. ABCD19. ABCD20. ABCD 21. ABC22. CD

三、不定项选择题

1. BD2. CD3. ACD4. ABCD5. BCD6. A7. BCD8. D9. AD10. D11. A12. A13. ABC14. D15. B16. D17. D18. AB19. AB20. ABC

四、是非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18. √19. √20. √21. ×22. ×23. × 24. ×25. √

五、 简答题 1. 答案要点:

(1)列宁在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而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列宁的物质定义的意义:第一,它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了物质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提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的局限性。第四,它把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坚持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同历史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 答案要点: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2)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意识的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是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第四,意识活动能在一定条件下控制人的生理活动。

(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和途径:第一,认识和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是正确和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第二,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条件。第三,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实践活动。 3. 答案要点: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第二,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3)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

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4. 答案要点: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同类事物的矛盾有其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5. 答案要点: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两者区分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2)量变和质变辩证统一: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3)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就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表现出来的。夸大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庸俗进化论和夸大质变而否认量变的激变论,都是错误的。 6. 答案要点:

(1)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

(2)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

(3)作为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否定一切,全盘抛弃。

(4)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具有重要意义。对待历史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的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 7. 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即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正确认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行动,促进实践的发展和成功;错误认识能引导人们采取错误行动,从而在实践中遭受挫折。 8. 答案要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及符合的程度,如不超出主观范围,不跟客观世界接触,根本无法解决。同时,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

(2)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本身是直接的现实,能把理论同现实相对照、相比较,从而检验出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及符合的程度,即检验出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 9. 答案要点:

(1)真理的绝对性也称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也称相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在广度、深度上要不断发展。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个真理的两重属性,是有区别的。其次,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

之中有相对;二是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指导我们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普遍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因此,要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相对真理。因此,要不断发展。 10. 答案要点:

(1)唯物史观首先肯定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同时也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第四,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11. 答案要点:

(1)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2)这两对矛盾之所以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因为:第一,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第二,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决定和支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辩证联系,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2. 答案要点: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2)上层建筑经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是进步的;反之则相反。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新。 13. 答案要点:

(1)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又称群众史观。它与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是根本对立的。

六、 阅读理解题/材料概括题 1. 答案要点:

(1)古代,哲学被视为“知识总汇”;近代,哲学被视为“科学的科学”。两者的共同点都是把哲学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去之后,哲学并没有丧失存在的价值。哲学不再越俎代庖去研究本来应由具体科学研究的特殊规律,却可专门研究从特殊规律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规律。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与具体科学既区别又联系。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是: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特殊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联系是:一方面,哲学要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另一方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 答案要点:

(1)两则寓言说明客观世界不断变化,而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不变化,这不是被讥笑为固执迂腐(刻舟求剑),就是在行动中遭受失败(楚人过河)。

两则寓言给人的教训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不能僵化停滞,必须顺应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2)塞翁失马这一哲学寓言揭示好事和坏事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寓言的合理之处在于警示人们遇到好事和坏事都要冷静对待与处理,不因好事而得意忘形,也不因坏事而悲观失望。

寓言的不可取之处在于是从个人、家庭的狭隘利益而不是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来衡量好坏。 (3)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矛盾的观点,与时俱进,开拓前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u9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