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一轮复习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 魏晋至隋唐课时1魏晋至隋

更新时间:2024-03-31 08:20: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时1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魏晋至隋唐(220~907年)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总特征 发展与繁荣时期。 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政治上 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 思想上 封建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成就辉煌。 文学艺术绚丽多彩,道教、佛教思想盛行,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文学艺术领域兼收并蓄、全面繁荣。 1.南北朝时期的政治:(1)三省制。(2)九品中正制度。(3)北魏孝文帝改革*。

2.唐朝的政治:(1)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2)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3)科举制与监察制度。(4)唐太宗*。

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主干梳理]

考点一 魏晋至隋唐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机构的演变

(1)魏晋南北朝:初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但职掌和权力分配还未定型。 (2)隋唐:三省六部制

a.中书省:起草诏令。??

①职责?b.尚书省:负责执行。

??c.门下省:封驳审议。

②特点: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2.监察制度与选官制度 (1)监察制度

①概况: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1

a.积极性: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②评价?

b.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2)选官制度

①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a.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b.盛行:魏晋南北朝。

c.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②隋唐时期:科举制

a.背景:隋朝统一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b.创立:隋文帝时开始分科取士,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c.完善:科举制度在唐代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d.影响: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大批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考点二 选修部分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 1.历史背景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1)有利?

?②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条件??③各民族生活在一起,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社会??①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民族矛盾。矛盾

?

?②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2.改革内容 (1)经济错误!

??①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按政绩考核地方官吏。

(2)政治?

?②迁都洛阳: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控制黄河流域。?

2

①易服装:鲜卑族改穿汉服。?

(3)社会?②改汉姓: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③讲汉语,与汉族人通婚。

风俗

??④行汉制,包括机构设置、礼仪、典章等。3.历史作用

(1)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 (2)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 (3)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4)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选修4)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制度:发展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2)法律:修订颁行《唐律》,重视法制建设。

(3)经济: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法,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奠定了唐初经济逐步复苏的基础。

(4)选官:发展隋代的科举制,使庶族地主获得晋升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 (5)民族政策开明。

(6)对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7)个人品德:从谏如流,克制自励。 2.唐太宗的历史作用

唐太宗执政时期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调整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巧学妙思]

[漫画解史]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实质

★三省六部制下相权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皇权得以加强。 [构图解史] 三省六部制运转

3

[构图解史] 选官制度的演变

[图说历史] 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取士,为广大庶族地主、寒门子弟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史论观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条件下进行的。孝文帝改革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如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汉族、鲜卑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融合。孝文帝改革实质上是一场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 [知识拓展] 唐太宗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1)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文化的丰富多彩。

(2)大大加强了中国同亚、欧、非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也间接影响了欧洲的文化发展。

1.史实概念——士族门阀制度

士族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后期,形成、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后期开始衰落,随着隋唐科举制的推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士族门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选官用人制度的主要依据。其最大的特征是按门第高低、血缘选拔任用官吏,世袭传承。

4

2.史论概念——朝议制度

朝议制度,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朝议制度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国家制度是封建统治集团普遍实行的一种决策制度,体现了地主阶级内部最高层次的民主。它较为有效地限制了君权的非正常行使。

3.历史现象——宦官专权

中国古代历史上,封建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也是皇帝与文武官员争权的手段。通常情况下,皇帝年幼,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时,则易形成宦官专权局面。从历史上来说,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

主题一 从“相权独揽”到“共议国事”——汉至唐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史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史料三 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

┃解读史料┃

1.史料一为后人历史评论类文献史料,主要说明了君权与相权之争推动了汉至魏晋、隋唐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5

2.史料二为文献史料,主要反映了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由史料二中“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可以看出三省六部制中“中书、门下”的职能。

3.史料三为历史文献史料。史料“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说明了唐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事。 ┃运用史料┃

1.根据史料一,概括汉、魏晋、唐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

答案 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答案 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唐世宰相,名尤不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唐代宰相名称不同,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事,分散了宰相权力,与实际宰相地位不相符;皇权加强,削弱了相权。

[史论归纳]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伴随相权的逐步衰落和君权的逐渐强化而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了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主题二 从“任人唯亲”到“选贤任能”——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汉代……“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史料二 (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隋唐五代史论集》

6

2.史料二为文献史料,主要反映了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由史料二中“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可以看出三省六部制中“中书、门下”的职能。

3.史料三为历史文献史料。史料“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说明了唐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事。 ┃运用史料┃

1.根据史料一,概括汉、魏晋、唐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

答案 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答案 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唐世宰相,名尤不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唐代宰相名称不同,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事,分散了宰相权力,与实际宰相地位不相符;皇权加强,削弱了相权。

[史论归纳]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伴随相权的逐步衰落和君权的逐渐强化而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了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主题二 从“任人唯亲”到“选贤任能”——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汉代……“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史料二 (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隋唐五代史论集》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u4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