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重点_张建松

更新时间:2023-04-23 03:40: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解析 张建松

前言

人口过剩:分为人口数量过剩和个人口消费过剩

人口数量过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足以支撑这些人生存的程度;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须资料时,也被认为是人口过剩。

人口消费过剩:指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人均资源消费过高以致引起的显著污染、环境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

自然资源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

第一篇 自然资源极其稀缺的性质

第一章 自然资源的性质

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初始投入。

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

1. 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

2. 资源是由人而不是由自然界来界定的;自然资源的两个前提:人类的开发能力、人

类的需要。

3.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但都是同一个客体。

4. 其范畴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

5. 人的需要与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有关。信仰、宗教、风俗习惯等

6. 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人文概念;还涉及地理学、生态学、

经济学、文化人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诸多原理;资源是文化的函数。

“可更新”与“不可更新”的相对性:

A. 可更新资源(收入性或流动性资源):直接太阳能、间接太阳能

B. 不可更新资源(资本性或储藏性资源):a.利用后就变性或毁灭的资源(化石原料)

b.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金属矿物)

1.对于大多数流动性资源来说,天然可再生性取决于人类的利用水平或强度,这是一个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概念。

2.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间的划分界限,更多地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是自然现实。

资源分类的关键:在于划分个体

资源基础:指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估算某些特殊非燃料矿物资源基础的方法:是用这些矿物元素的丰度或者克拉克值乘以地壳的总质量。

探明储量:是指已经查明,并认为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藏量。

影响探明储量的因素:

1. 技术、知识和工艺的可靠性。

2.

3.

4.

5.

6.

术来开采是不经济的。 需求水平 开采成本 资源产品价格 替代品的可得性与价格 利润要求和勘探政策 条件储量:也是指已查明的储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的采掘技术和生产技

远景资源:是目前仅做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而未查明的藏量,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探或极少勘探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估计理论资源的方法是根据已勘探地区过去的发展模式外推。

最终可采资源: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总和的统称。

可更新资源的度量

最大资源潜力:流动性性自然资源在理想情况下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

持续能力: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既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利用能力。

吸收能力(同化能力):环境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承载能力: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 承载能力的分类:

1. 生存承载能力:既有足够食物保证生存,但既不能保证所有个体的茁壮成

长,也不能保证种群的最优增长,而且当周围环境稍有变动就可能造成灾

难性后果。

最适承载力:既有充分营养保证绝大多数个体茁壮成长。

容限承载力:很大程度上基于密度方面的考虑,在容限能力水平上,地域

限制迫使种群中的多余个体外迁,或对某些基本需要(如食物和繁殖机会)

实行限制。 2. 3.

第三节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一、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1. 稀缺性:人口数量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一些资源不能再生,地区分布不均——

资源危机

2.

3.

4.

5.

6. 整体性:资源间、地区间,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地域性:地域分布规律。 多用性:多种功能和用途。 动态性:本身变动,增值性与报酬递减性。 社会性:附加人类劳动。资源是文化的函数

二、 自认资源的本质特征

1. 资源价值随人类需要和能力的发展而变化(资源价值的相对意义):

A. 资源价值响应与知识的增加、技术的改善、人类需求的变化和文化发展而呈高

度动态性。

B. 自然界中环境质量的价值的响应于人类价值、渴望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

产生新的意义。

C. 文化组群空间分化在同一时期,关于自然资源也没有完全一致的定义,对特定

的环境组分却不一定有一致的价值判断。

2. 不可更新资源的本质特征:

A.“使用后就消耗掉的”类型:极限存在 关键的管理问题是:最佳的消耗速率。

B.可循环使用的类型:总储备必然在原则上永远保持不变。完全循环的理想也只

能保持在理论上,再使用是一种能源密集的活动,严重依赖(至少是在目前)“使

用后就消耗掉的”资源。

3.可更新资源的本质特征:

A.临界性资源:相当一部分可更新资源都可能被掠夺到耗竭的地步。生物资源、

土壤、和蓄水量

B.非临界性更新资源:

1.尽管有人类活动的干预也仍然可更新,但是其中某些会由于利用过度利用

而暂时耗竭。水体、太阳能、潮汐、波浪

2.流动性资源耗损和退化的许多问题之所以恶化,是因为他们常常为公共财

产或场所。

第三章 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

第一节 增长的极限

一、悲观派的主要观点与理论

1.“太空地球说”:衡量太空船经济成功与否的最好标准是资本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地球能量循环与“热寂”说: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任何过程中所有贡献因子均被考虑时,滴总是增加的,而且是一种单项不可逆的过程。

3.世界模型3:罗马俱乐部1972发表《增长的极限》

二、悲观派的意义与缺失

1.警示与方法意义(新的马尔萨斯主义者):多数为科学家,结论虽然悲观但论证却相当具有说服力。

2.动态观念的缺失:悲观派关于自然资源极限的判断往往基于静态观念。

第二节 没有极限的增长

一、乐观派的主要观点与理论

1.历史外推论:西蒙《没有极限的增长》

A.衡量自然资源是否稀缺的最可靠数据是长期的经济指数,最恰当的指标是获取自然资源的劳动成本以及资源相对于工资和其他商品的价格。

B.技术中心丰饶论者(多数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与新马尔萨斯派争锋相对。

2.市场响应论:市场体系会对极限自动做出响应。经济系统运作的这种机制将使消费不至于增长到极限而导致崩溃,而是随着价格的上涨相对平缓地终止。

3.替代作用:此观点基于如下假设:任何资源产品总有替代品或总能找到替代品。

A、直接替代

B、技术或资本替代

C、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替代作用

D、产业结构或生活方式的变化改变了所需产品和服务的组合

4.耗散结构论:开放系统就能够远离均衡而产生有序、稳定的结构,这就是耗撒结构。

二、对乐观派的挑战

1.市场的不完备性:垄断的存在,是资源更为稀缺。

2.市场机制与社会目标:

市场目标:报酬的最大化

社会目标:保障促进地区就业和发展、维护环境质量等。

市场运作的结果可能和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目标不相符合

理想市场能防止自然耗竭,但不能防止经济耗竭。

3.市场机制加剧了某些资源的稀缺:资源开发意味对环境资源的掠夺(外部成本)

A.资源开发和消费的市场机制,绝不会考虑市场外部的环境变化。

B.技术进步和市场机制不能减少对可更新资源的压力。

C.可更新资源耗损和退化的问题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们常常是公共财产或公共场所,可免费获取。

4.增长的社会极限:福利的自我抵消限制了积累增长的愿望;曾促进了增长的原道德标准。

第三节 可持续性

人类的需求与发展:

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类需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从两方面满足人民需要:1.提高生产潜力 2.确保每人都有平等的机会

“满足需要”是经济的概念,“减缓限制”是生态的概念,“平等”是社会的概念。 限制因素及其可持续性:

人口、环境、资源

平等与共同利益:

1. 国际不平等

2. 国家内部不平等

3. 不平等是限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

第四章 自然资源稀缺的性质

第一节 指数增长与资源动态

一、自然资源需求与指数增长

1.人的需要与自然资源:

1.基本的生理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社会的需要

4.尊重感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人的需要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以个人需要为基础,但是必须放在个人组成的社会这个层次来考察。

3.社会发展与资源消耗的指数增长:P98

二、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的演进

生机农业向真正农业的发展标志着父系统治盛行起来

(重)工业社会对环境的影响:1.地方尺度上:污染物甚至有毒物渗入地下水

2.区域尺度上:环境退化(森林破坏、土地退化、空气污染)

3.全球尺度上: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积累和臭氧层破坏引起的全球变化

(重)自然资源的演进:

A.人口不断增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而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B.人类认识能力尤其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关于自然资源的概念也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种类、数量、规模、范围上都不断前进。

(重)未来的挑战:

A、 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每一种技术都有副作用。

B、 有一些问题是技术所不能解决的。

C、 人的世界观、态度和行为都是造成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这

些问题的关键

人类在思想方式上应有的重大变革:

A、

B、 把与自然对抗、从自然中夺取的态度,改变为与自然协调、利用自然的同时也保护自然的态度。 把重视事后治理污染变为重视事前制止污染,防止潜在污染物进入环

境,防范于未然。

第二节 绝对稀缺与相对稀缺

绝对稀缺:当全球尺度上自然资源的总需求量超过总供给时所造成的

稀缺。

相对稀缺:在自然资源的总供给上能满足总需求,但由于分布不均而

造成的区域性稀缺。

地区资源稀缺的性质:迄今为止发生的自然资源稀缺都是相对稀

缺(主要记住题干)

1.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差异造成的稀缺:

A、资源的地理分布是不平衡的。

B、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开发的历史是不同的。

C、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的差异,造成人均资源消耗不大一样。

2.地缘政治造成资源稀缺:——对资源实行封锁和禁运,造成地区性资源稀缺(是局部、暂时的)

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缘政治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小。

3.贫困造成资源稀缺(经济原因):

A、当市场上资源产品与免费的天然可竞争之物竞争时,改善供应就更加困难。

B、靠出口本国资源和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因经济问题引起的资源稀缺,

其后果更加严重。

4.环境退化造成资源稀缺

第二篇 自然生态学原理

第五章 自然资源生态过程

第一节 生态学基本概念

(重)1.生态学与生态系统:

A.生态学的“限制”概念与经济学的“稀缺”概念是相同的两者有一定渊源关系。

B.一般把研究生物之间及其环境关系者称为生物生态学,简称生态学;把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者称为人类生态学。

C.人类生态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任何生态系统对其所能支持的生命物质总量都有一个自然极限;在这个自然极限范围内,人类文化的调整起着极大的作用。

D.生态系统的定义:自然界的任何范围,只要有生命有机体与非生命物质的相互作用,并在其间产生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就是生态系统。

(重)生态交错区:生态系统的各种组分常与其他生态系统交迭,彼此重叠的范围。

不同生态系统之间很难在空间上对生态系统做出绝对的界定,人为界定生态系统的边界理论上不完善实际研究尚可接受。

(重)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由各种成分即生态因子组成,生态因子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一种因子的改变必然引起其他一系列因子的改变。

(重)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物质、能量联系

能量和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系统内流动和转换

1. 植食食物链: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2. 分解者食物链

(重)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福利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

供给功能: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各种产品。

调节功能: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过程的调节作用获得的效益。

文化功能: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非物质效益。

支持功能:指生态系统生产和支撑其他服务功能的基础功能。

人类福利:具有多重成分包括维持高质量的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自由权与选择权、健康、良好的社会关系,以及安全等。

第二节 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能量与物质

一、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能量(记住题干)

1.太阳能与光合作用在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意义

A.太阳能量对自然界的形成具有极大意义。

B.光合作用在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是一个关键环节,其产物是生命的基础;光合作用所获取的太阳能并非全部都以植物组织的形式出现,因为其中一部分被绿色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新陈代谢所消耗。

2.食物链中的能量

A.净第一性生产率是食物链的第一环,对任何自然资源研究而言非常重要。

B.食物链上的每一环(成为营养级货营养水平)能量转换的效率是很低的。这对于资源利用的含义就是:离第一性生产离越远,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少;人类对食物的利用若想达到最高效力,就必需作为食草动物,降低其营养水平。

C.生态系统中的个位数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及其网络关系

食物网的存在意味着当人类把某一物种看做资源来使用时,必然在生态系统中引起一系列的变化。而由于大多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这些后果是很难预测的,某些后果不可避免会损害未来人类的生存,甚至是生态系统本身的持续能力。

二、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无机物

1.几种重要无机物来源

可以把无机物看作生命循环的起点。

2.无机物循环及其重要环节

A.在天然状态下(不考虑人为干扰),营养物质流大部分保存在生态系统内,少部分由径流带出系统外。与系统内部循环相比较,系统外的输入和输出一般是较少的,陆地尤其是如此。这与能量转换的情况不一样。

B.在扰动的生态系统中,演替物种对重建物质循环和积存营养物质起着重要作用。

三、生态系统中的熵与自然资源

1.生态系统中的熵与耗散结构

A. 热力学第二定律:

a.所有正在转变其形式的能量都倾向于转变成热能而消散。

b.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任何过程中所有的贡献因子均被考虑时,熵总是增加的,而且是一种单方向的不可逆过程。

B.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总是从温度较高的物体向温度较低的物体流动,而不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流动。在封闭系统中实际发生的过程,总是使整个系统熵增大,自发地由有序到无序,使系统从非均衡趋于均衡态。均衡态的特征是熵最大、系统最无序。

熵—“有效能”的测度(“有序”程度的测度),即熵越大,有效能越小;熵越小,有效能越大。

无生命系统(自然地理系统):“热机”的熵增

耗散结构:

A. 一个远离均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阀值时,量可以引

起质变;系统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可以从原来无序状态变化为

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非均衡状态下的新的有序结构,

叫做耗散结构。

B. 耗散结构这种结构的产生、维持和发展的根源是物质和能量的耗散。

C.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本质,开发利用即自然资源的消“耗”,开发利用

后果随之扩“散’

2.自然资源与熵

自然资源的形成(熵下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熵增)

“高质量”的自然资源,可以看作是由“负熵资本储存”所组成的,“低质量”其“负熵资本储存”也就相应的减少。

可更新资源的利用,若其负熵的耗散超过了来自太阳能的负熵的补充,将使资源走向无序和退化。

合理的调配就是技术进步和社会约束。技术进步增加了我们对低品位资源开发的能力,同时有效地增加了可利用部分的数量和质量。技术进步相当于有效的“负熵储存”。

第三节 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生物与种群

一、生物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

成生长率=用于生长的卡路里(能量)/消耗掉的卡路里(能量)

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A.生物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的多样性

B.每个水平的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实用价值。

C.计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绝对值,说明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非常客观而不容忽视。

二、种群增长率与资源承载力

1.种群增长潜力、限制因素与逻辑斯蒂克增长曲线

环境阻抗(限制性因素):一切妨碍物种实现其全部种群增长潜力(繁殖潜力)的环境要素,再生态学上称为限制因素。

2.资源承载力与人口增长–—理智人类应该关心

A.研究和了解人类种群的增长型。

B.定量测定人类种群的最适规模和结构(与一定尺度范围类的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关)

C.研究如何采取“文化调节”措施,尤其是在自然调节不起作用(或者不可接受、没有异议或为时太晚)时。(技术的作用:有分歧)

3.资源承载力动态与组合逻辑斯蒂曲线—实现组合S型增长

第六章 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态

第一节 人类在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作用

一、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干预

1.人类的能动性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地位

A.人口数量。在种群规模和增长方面,人类已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并将持续发展这种优势。

B.人类的适应能力。大多数物种都局限在狭小的生态环境内,而人类占据地球上广阔的领域,在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中都能生存。这是由于人内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包括生理上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上的适应能力。消化能力: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

C.人类的意识和智力。

D.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人类行为和活动的威力和影响堪与地质力量和达到地球的太阳能相比。

2.人类对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干预

A.人力本身需要一般的生存条件就可以直接发挥作用。

B.当代人类社会的主导能源是矿物燃料。

从不同食物生产系统中的相对生产率(以干物质量和能量含量表示),可以看出从化石能源辅助的系统到有化石能源投入的系统产量急剧增加。

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二、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调控

1. 人类在不同资源利用类型中的调控作用P159

如果把生态系统比作麦克斯韦假想的容器,人就麦克斯韦妖。人是智能生物,能识别并获取负熵物质。

2. 生态系统变化对人类福利的影响P160

安全、获取维持高质量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健康、社会关系、自由权与选择权

第二节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一、人类的适应性为

1. 关于适应进化论生态学观点:

遗传适应这种增强物种生存和繁衍的可能性的过程就是适应。(后来孟德尔又从遗传学上加以补充)

生态适应:物种(尤其是动物)对当前环境的一些适应机制。

A. 生理适应:低代价的生理变化是一种本能。

B. 行为适应:最有效的适应,是人类适应环境最重要的形式。

人类行为就是一种适应机制:

A. 特定人类群体在其特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

B. 这一群体如何适应环境?

C. 这一群体适应过程中的行为多样性和变动性。

人类与资源的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特定社会如何获得基本生存资料—食物,人类称之为获食模式,是适应某种环境而产生的生活方式。

2.获食模式及其对资源的适应(重)

A.对资源可得性的适应:

a.对资源数量的适应:控制人口或提高资源承载力。

b.对资源质量的适应:生理调整或者通过调节饮食和加工食物。

c.社会的组织、社会的投入和群体之间的关系。

B.对资源变动性的适应:

气候条件年际变化较大的地区,食物资源波动大。适应资源变动的方法是:广泛依赖各类资源,并实行高度流动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适应方式代价昂贵、复杂、后果严重。

C.对其他群体的适应:

a.不同的群体在同一区域占据不同环境时,他们可能相互依赖,进行资源交换或贸易,使每一个群体均得益于另外一个群体的资源。(农牧业之间的互市)。

b.同一环境中不同群体之间火药味十足的竞争也相当普遍。

适应能力比适应状态更为重要

二、各社会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1.精耕农业前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重)

狩猎—采集:粗耕农业(生计农业)、畜牧业 适应机制:

A、 低能源消费

B、 人口控制:杀婴和弃老、漫长的哺乳期

C、 高度灵活变通的社会组织:迁徙、出访或接待

D、 自然崇拜:最小的生态系统干预

E、自给自足、互惠和平均主义:无休止的送礼、受礼循环

2.精耕农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精耕农业社会的特征:

A、 单位土地上能量投入的增加。

B、 单位土地上产量的提高。

C、 基本上重新安排了生态系统。

适应机制:

A、 不断的投入。

B、 高度有组织的社会。

C、 资源私有化。

D、 庞大、自足、少进取、相对贫困的农民阶层。

E、 平均主义取向的资源分配。

3.工业化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工业社会的特征:

A、 急速扩张的人均资源消费。

B、 专业化生产。

C、 社会组织更复杂。

D、 财富集中,使对资源掠夺更加贪婪。

E、 人口变迁。

工业社会的适应机制:

A、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转移。

B、 农村人口城市化。

C、 人口稳定机制。

D、 市场响应机制。

E、 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

F、 社会、文化、政策响应。

第七章 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第一节 采矿的生态影响

一、对地形和水文的影响

1.对地形的影响

A、地下开采对地形的影响:

a.地层的变形、裂缝甚至塌陷。

b.固体废弃物堆砌。

B、露天开采对地形的影响:(双重的土地破坏)

a.大规模地挖损土地。

b.大量剥离和废弃物严重占压土地。

第二节 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

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

土地利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A、 增加反射率,减少对流雨。

B、 土地表面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其使大气组成和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气候变

化。

C、 改变大气中气体的含量和组成从而影响大气质量。

二、气候变化对农业资源利用的影响

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A、大气中化学成分对植物生长的直接影响:

a.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能使C3作物显著增加。

b.对C4作物生长增加不明显。

B、温室效应导致农业气候条件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a.作物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温度与水分。

b.一般说来,中纬度地区将受损,高纬度地区将受益,但不敷损。

第三节 可更新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一、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

1.食物生产和工业化用地挤占生态用地

2.边际土地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加速土地退化

A、水土流失

B、土壤荒漠化

C、土壤次生盐碱化

二、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

1.影响地表水体、湿地与区域平衡

过量引用地表水已经导致河朔干枯,水资源可更新资源——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

华北平原:

A、20C50S后期建设“平原水库”—土壤次生盐碱化。

B、1963大洪水,大修排水工程,土壤次生盐碱化基本消除。

C、此后干旱大量抽取地下水——华北平原东部地下水位大面积区域性下降。

2.影响地下水循环—过量抽取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三、生物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1.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和物种灭绝可以归为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问题

A、生物多样性分为3个水平: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地质时期的物种灭绝有自然过程引起,今天人类活动是主要原因。

C、物种多样性破坏主要在热带雨林区,其后果极其严重。

2.生物入侵

A、概念:是指通过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地将外来物种引入到其自然分布区之外,在那里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对那里的生物多样构成威胁、影响或破坏物种和生物资源。

B、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a.外来入侵物种本身形成优势物种,使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影响并最终导致本地物

种灭绝,破坏了物种多样性,使本地生态系统物种单一化。

b.通过压迫和排斥本地物种,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最终导致

生态系统受破坏。

第八章自然资源利用生态影响评价方法

第一节 生态占用核算

一、态占用的概念与核算方法

1.生态占用的概念

产量因子:是某类土地在特定地区的实际平均生产力与世界平均生产力的比值,反映出土地管理和技术水品的差异。

生态占用:指人类消耗自然资源或消纳废物所占用的具有生产力的地域面积(包括水域和陆域,其实质是见人类对自然资源(包括生态服务功能)的消耗与生态影响联系起来。(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1992年提出)

生态“占用”的是生态“潜力”,即一定地域能够提供的生态生产性地域面积。

A、 生态占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

B、 生态潜力: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的支持能力。

2.生态占用与生态潜力的度量与比较

生态占用的度量:直接占用和间接占用

生态潜力的度量:用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总和来度量该地区的生态潜力以表征该地区生态容量。

(重)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生态潜力—生态占用):

生态赤字:一个地区的生态潜力小于生态占用(不可持续的程度)

生态盈余:生态潜力大于生态占用(可持续的程度)

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资源利用超过了其自然资源的生态容量。

生态盈余表明该地区的生态潜力足以支持自然资源消费。

全球基准:扣除其他生物所需地域面积后的世界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为全球基准,它是各类地域人均值的总和。

4.生态占用核算——两种方法:获取人均消费量

1.综合法:自上而下法P209

2.成分法:自下而上法

三、对生态占用核算方法的评价

1.长处:

a.形象的概念、丰富的内涵和新颖的思想。

b.可测度性和全球可比性。

c.可为决策提供支持。

d.方法易于掌握。

2.改进趋势:

a.通过长时间的序列研究。

b.修正和完善方法。

c.与其他指标结合。

第三篇 自然资源经济学原理

第九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关联 狩猎:采集文明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土地(自然资源)

工业文明:初期——资本 中期——技术 后期——信息化

第一节 对发展中经济社会的透视

二、资源稀缺性质的进一步透视

“贫困污染”——发展

“富裕污染”——发达

福利分配:根本关注的是收入、财富、福利和代价的有效性

资源耗竭:耗竭和稀缺性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第三节 发达经济社会的视角

一、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记题干)

1.自然资源作为财富和生产要素的作用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决定性和无足轻重

2.自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自然资源、资本、劳动相对地位的变化(技术进步的作用要用动态的观点来对待)

4.农业土地的经济重要性下降——农业地位下降,土地重要性下降加速

第三节 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的关联

2.环境库兹列夫曲线的适用性:颗粒物质、SO2、市政废物、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资源环境问题的经济社会根源

1.人口

2.技术变化:加剧资源环境问题,又提供解决办法

3.经济增长:增长是资源耗竭和环境退化的一个因素,但这并不能证实“非增长”是一个道义上、政治上或经济上可行的政策选择。

4.市场制度的缺陷:

外部性(外部成本及外部效益)就是在做个人决策是所有未被个人考虑的经济或社会活动的无偿补助作用。

可更新资源的外部性无处不在

市场解决外部性失效

纠正市场失效的纯理论简化掩饰了几个关键的政治、社会、实践和伦理限制

5.伦理观念——人与自然分离,高于自然、目光短浅

生态学家:人是一个物种

经济学家:眼前利益

第十章 自然资源经济学基本问题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稀缺与供需平衡

三、 自然资源稀缺的经济学观

1.稀缺的生产要素:

1.人力资源:劳动

2.自然资源:土地

3.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4.企业家才能

特定时间内,生产要素的数量是有限的

物资财富和无形服务可以化为经济的和自由的

自由财货:在零点价格上供给仍大于需求的财货

经济财货:商品和劳务需要有一个正值的价格,这类财货就称为经济财货。

2. 自然资源稀缺的经济学含义:P269

1.资源的绝对稀缺

2.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

资源危机:无论是自然资源的绝对稀缺还是相对稀缺,都会造成该种资源价格的急剧上升和供应下降,一般称之为资源危机。

自然耗竭和经济耗竭

对人类发展构成威胁的是相对稀缺和经济耗竭

3.自然资源稀缺与价格:

某种资源的价格通常反映其稀缺程度

三、自然资源的供需平衡

2.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与经济供给

影响自然资源供给的因素:

1. 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2. 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

3.

4.

5.

6. 其他用途的竞争 科学技术的发展 自然资源利用的集约度 交通条件的改善

7. 政府政策与公众舆论

3.自然资源的自然需要与有效需求

自然资源的需求(自然和经济的两种概念) 其具有无穷大的弹性

影响自然资源有效需求的因素有:

1. 自然资源的经济供给

2. 自然资源的需要

3. 需要者的支付能力

4. 自然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比价

5. 自然资源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比价

第二节 经济决策与自然资源管理

三、外部成本及其内化

1.外部成本与内部成本

内部成本:由某一经济财货所包含并计入市场价格的直接费用。

外部成本:就是生产和使用某种经济财货又没包括在该财货的市场价格中的有害社会后果。

2.外部成本的内化

外部成本的内化:政府强迫生产者把外部成本的全部或大部包括进经济财货的初始价格中。

四、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政策手段

1.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污染控制的分寸

零污染或零耗损既不可行也无必要

对于大多素有害物质来说,达到零污染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

允许污染的最适水平

第十一章 自然资源的配置

第一节 自然资源配置基本论题

一、自然资源配置的主体与关注

1.自然资源配置的主题

1.效率:消费——无效率

2.优化:指自然资源利用的决策从社会的角度看是否合乎需要

3.可持续性

3.资源资源配置的基本关注

1.产权、效率与政府干预

2.经济决策的时间尺度

3.可耗竭性、可替代性和不可逆性

第十二章 自然资源价值重建

第一节 自然资源价值论

一、自然资源无价值论批判

1.自然资源无价值论的根源:

1.劳动价值论的绝对化

2.确定价格的市场机制不合理:生产价格定价法(东方) 市场定价法(西方)

3.历史因素

4.“公共财产”问题

2.自然资源无价值论的危害:

1.导致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2.导致财富分配不公和竞争不平等

3.一项重要的国家岁入化为乌有

4.资源物资补偿和价值补偿不足

5.国民财富核算失真

3.重建自然资源价值

1.政府干预途径:外部性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介入(庇佑)

2.市场机制途径:使外部性在产权界定的基础上,重新回到市场中来(科斯)

二、自然资源价值理论构建

1.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

1.劳动价值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导致无价值论

2.效用论(完善为边际效用论):

a.价值由效用决定

b.价值量取决于边际效用量

c.欲望程度(边际效用均等定律)

d.价值最终由效用和稀缺性共同决定

e.价值由边际效用最大的那种用途的边际效用决定

第二节 自然资源价值重建法

P330表

一、传统市场法及其评价

1.传统市场法

1.生产函数法

2.人力资本法(收入损失法)

3.重置成本法(恢复费用法):将受损自然资源恢复到原有状态所需的费用来衡量源自然资源的价值

三、意愿评估法

1.意愿评估法总体框架:支付意愿与补偿意愿

2.意愿评估法的有效性及偏差分析:支付意愿偏小、补偿

3.对意愿评估法的评价

第四篇 自然资源管理学原理:使用

者的视角

第十三章 自然资源的评价

第一节 矿场资源的评价

1. 地质评价(自然特性评价)

2. 经济评价

3. 环境影响评价:

狭义:评价自然环境的影响

广义:不只评价自然环境的影响,还要评价对经济环境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1. 环境影响的识别:提供清单

2. 环境影响的估算:货币和实物指标定性分级

3. 环境影响的比较:不同开发方案,或同一开发方案的不同技术、不同设计都做环境影

响评价。

第十四章 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

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tv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