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31 22: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平武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12年)

为认真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精神,抓住我县灾后重建的大好机遇,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我县实际,制定平武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依据

(一)《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9?21号)

(三)《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

(四)《绵阳市地震灾后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恢复重建规划》

(五)《平武县农业灾后重建规划》

(六)《中共绵阳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搞好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暨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规划的通知》(绵农工办?2009?27号)

二、规划背景

(一)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农业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狠抓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土地集中向规模化经营发展,

- 1 -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初步形成了“茶叶、核桃、中药材、纤维林”四项特色产业和畜牧、中蜂、蚕桑、魔芋、蔬菜(含马铃薯)五项传统产业,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1.93万亩,农业总产值8.72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27%,农民人均纯收入3071元。

1.茶叶

平武县是“四川省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县”。2007年茶园面积10.2万亩,投产茶园6.4万亩,其中获有机茶认证基地500亩。品种主要为苔子茶、福鼎大白茶、福选9号、名山131等优良品种,茶叶常年社会产量2540吨,其中,优质茶年产量500吨左右,茶叶总产值6125万元,茶业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0.8%左右。主要生产蒸青、炒青等名优绿茶、花茶和边茶,产品出口日本、美国等国家。全县现有大型精制加工厂1个,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企业14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6家),企业从业人员400余人。有“平武绿茶”国家工商注册证明商标1个,有2个茶叶交易市场,27个茶叶加工点,7个流动收购网点,县级茶叶协会1个,乡村茶叶专业合作社8个,入社农户3100户。全县植茶农户2.7万户,茶农人均种茶收入300余元。茶业已成为清漪江流域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支柱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2.核桃

通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县栽植核桃树270万株,折合面积

- 2 -

12万亩,其中,挂果树160万株,年产核桃(干果)1600多吨,年产值1800万元,主要以鲜食和干果上市。现有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1家(平武县南坝南江食品有限公司[待重建]),核桃专合组织5个,会员超过2000户。

3.中药材

根据平武中药材资源普查,全县有药材资源1500余种,种质资源占全省的三分之二。有天麻、虫草、重楼、川贝、大黄等道地药材20余种,是中药材资源富集地区,中药材蕴藏量1000多万公斤,素有“药材之乡”的美誉,是四川省十大中药材基地县之一。截止2008年底,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约20万亩,其中:木本药材面积16.5万亩,草本药材面积2.1万亩,乌梅栽植面积1.4万亩。全县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药材专合组织7个,野生药材人工驯化及规范化种植示范区5个。2008年,中药材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营销中药材3200余吨,销售收入达2500余万元。平武道地中药材生产已成为我县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4.纤维林

2008年,县林业局依据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按技术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对以人工林为主的重点林区的乡、镇和国有单位进行了工业原料林(纤维林)认定,纳入认证的共27个单位(25个乡、镇,2个国有单位),全县规划认定工业原料林(纤维林)25197.0公顷(37.8万亩),立木蓄

- 3 -

积量1975079.0立方米,其中:集体与个人立木蓄积量1829468.0 立方米;国有单位立木蓄积量145611.0立方米,主要树种有桉树、杨树、马尾松、杉木、柳杉、桦木、青杠、桤木等。

我县工业原料林(纤维林)规划认定涉及 9 镇 16 乡(水晶镇、虎牙乡、黄羊乡、阔达乡、大桥镇、土城乡、旧堡乡、泗耳乡、龙安镇、古城镇、水田乡、高村乡、坝子乡、南坝镇、水观乡、响岩镇、锁江乡、大印镇、徐塘乡、豆叩镇、平南乡、平通镇、白马乡、木座乡、木皮乡)和两个国有单位(平武县龙门山林场、平武县林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二)传统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畜牧

畜牧业是平武传统支柱产业,2007年末,全县生猪出栏20.18万头,牛出栏1.5万头,羊出栏6万只,家禽出栏120万只,兔出栏0.8万只,养蜂4万箱;肉类总产量2.0763万吨,禽蛋0.2206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4亿元,年人均牧业增收80元;2008年5.12地震,平武畜牧业遭受重大损失,全县猪、牛、羊、禽、兔出栏分别为14.27万头、0.8836万头、3.58万只、64.85万只和0.4万只,分别比灾前减少29.3%、41.1%、40.3%、46%、50%。肉类产量1.2498万吨、禽蛋产量0.0897万吨,比灾前减少39.8%和59.3%。牧业产值达2.1亿元,比灾前减少38.2%。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为41.8%,畜牧业纯收入占农民家庭纯收入比重近40%。2009年,猪、牛、羊、禽、兔出栏分别为17.7

- 4 -

万头、0.96万头、3.9万只、70.95万只和0.41万只。各项目标任务接近灾前指标。

2.中蜂

平武素有养蜂的传统习惯,具备基本的养蜂技术。截止2008年底,我县饲养中蜂量位居全省第一,已有养蜂农户3800户,养蜂40000多箱,养殖方式主要以传统“棒棒巢”为主,年产蜂蜜20万公斤,产值400万元。饲养规模在30箱以上的有120多户,100箱以上的10余户。特别是边缘山区的几个民族乡饲养中蜂的数量更多,仅火溪河流域白马、木座、木皮三个民族乡中蜂养殖数量就达10000群,大多数饲养都在20群以上,最多的达200多群,有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发挥蜂养殖区域优势,可以将平武做成全省乃甚全国最大的特种蜜生产和养蜂基地县

3.蚕桑

平武气候条件适宜蚕桑生产发展,蚕茧产量高、茧丝长、解舒率高。全县适宜栽桑面积可达30万亩,现有桑园面积7.5万亩,占适宜面积25%,主要分布在龙安、古城、南坝、阔达等十余乡镇,174个村,蚕农1万余户,年养蚕1200张,产茧7200担,蚕农茧款收入720万元。现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年加工缫丝150吨,织绸150万米,实现产值6900万元。目前,全县成立了平武县蚕桑技术协会1个。蚕茧生产是山区农民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全县已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蚕

- 5 -

业,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新农村建设,带动规范化农产品基地和龙头企业发展,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使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带动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特色和品牌优势更加突出,农业产业为农增收效果更加明显。

到2012年,全县特色、传统农业产业产值达到8.2亿元,建设特色、传统农产品基地达到74万亩,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2家,特色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0%以上,新增农村专合组织达到20个以上;特色、传统农业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实现600元以上。

四、建设重点

(一)建设高标准农田

加强以平整土地、增厚土层、调整田型、培肥地力为重点的耕地质量建设;以排灌渠系、小型集雨蓄水和提灌设施为重点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田间耕作道路、干道连接基地路为重点的路网建设;改造完善基地供电网络。基地设施达到田成方、土成型,田网、水网、路网、电网配套,灌、排、蓄功能齐全,旱涝保收。耕地质量达到四川省标准农田三级以上,旱地有机质达到1.5%以上,稻田有机质达到2%以上,土层厚度达80厘米以上,耕作层厚度达20厘米以上。

(二)建设设施农业

建设以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滴灌喷灌、棚架、遮阳网覆盖

- 11 -

等为重点的设施农业,采用以产品分级、包装、储藏、加工为重点的产后处理措施,提高基地设施保障水平。加大适用新型农机具的推广使用,提高基地耕、播、收机械化水平。

(三)建立核心示范园区

集中力量建设县域优势特色产业核心示范园区,要将核心示范园区打造成为“一个产值上万元的企业、一个新农村建设的展示窗口、一个生态旅游观光景点”。同时注重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开展生产管理、产后加工、品牌创建、市场开拓和机制创新等全方位示范,辐射带动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保证特色优势产业向带状、块状集中发展,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区。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规划三个核心示范区:一是建立以清漪江流域为中心的茶叶核心示范园带,重点发展茶叶产业;二是建立以响岩镇、南坝镇为中心的新品种核心示范园区,重点发展蔬菜、核桃、中药材产业;三是建立以龙安镇为中心的现代观光农业综合示范园区,重点发展蚕桑、蔬菜、马铃薯。同时,鼓励各乡镇按照“一乡一业”或“一村一品”的要求发展优势产业。总之要使示范园区(片)内70%以上的农户参与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0%以上。

1.茶叶核心示范园带

(1)规划布局 坚持以推广标准化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为主,结合低产茶园改造,到2012年,形成以平通镇—豆叩镇为中心的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园区暨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整个示范片

- 12 -

面积达到3万亩;打造1家出口型省级龙头企业,企业年效益达千万元以上,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带动茶叶产业发展,将示范片及其周边建设成为具有我县特色的生态茶叶产业经济区。

(2)预期效益 到2012年,通过茶叶核心示范片建设,改造旧有茶园面积2万亩,新增加标准化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万亩,实现各类名优茶年产量700吨左右,年产值在3000万元左右,促农人均增收400元左右。

2.新品种核心示范园区

(1)规划布局 坚持将市场需求与品种引进结合起来,在试验、示范、生产技术推广的原则上,积极引进适销对路的新品种,以响岩镇、南坝镇为中心,打造以核桃、晚熟水果、茄果类蔬菜、薇菜、马铃薯新品种为主的集中展示示范区,示范园区面积达到1.5万亩。

(2)预期效益 示范园区内每年可进行20多个水果、青梅、蔬菜、核桃等作物新品种的集中示范,其中,主要推广品种不少于8个,农产品综合产值达到2300万元,带动1000户以上农户发展相关产业,促农人均增收500左右。

3.现代观光农业综合示范园区

(1)规划布局 坚持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特点,新建龙安镇为中心,辐射阔达、木座、古城等乡镇的现代观光农业综合园区1万亩。园区按特点及种植内容可分设五大功能区,即:旱作节水灌溉区、

- 13 -

优质桑园及经果林区、优质花卉园区、优质无公害大棚蔬菜园区、休闲娱乐园区,主要建设内容为:①坡耕地治理;②农田综合治理;③节水高效灌溉设施建设;④设施栽培;⑤园区保护设施建设;⑥休闲设施建设;⑦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

(2)预期效益 项目建成后,种植业可实现年产值1325万元,其中蔬菜园区提供优质无公害蔬菜100吨,实现产值960万元,水果园区可供优质水果400吨,实现产值120万元,花卉园区可提供优质花卉苗木150万株,实现产值225万元,新品种展示园可实现产值20万元。旅游休闲场所年均接待10万人次,每人每次收费10元计算,可实现年收入100万元以上,促农人均增收450元左右。

(四)加强农产品品牌打造

强力推进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整体认证,努力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比重。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实行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争创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坚持政府、协会、企业联手,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和保护工作,打造地域品牌、区域品牌;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品牌展示、推荐和宣传活动,提高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带动和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重点打造“平武绿茶”、“平武乌梅”、“平武天麻”、“平武山野菜”等品牌。

(五)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

严格推行农产品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

- 14 -

产;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优化改造和农产品清洁化加工技术;农业、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和行政执法力度;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政府积极开展工作,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建立行业自律机制;通过追加资金、改造环境、更新设备、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并建立检验监测体系,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加快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到2012年,实现基地标准化生产率达100%,优质(专用)率达70%以上。

(六)推进技术集成与运用

实施良种繁育工程和品种改良工程,分作物、分区域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基地。大力开展特色优势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加快省工节本增效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机技术的集成组装,做到农耕、农艺、农机技术结合,良种良法良制配套。基地良种覆盖率、实用技术到位率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率均达到100%。

五、建设布局、重点内容及任务 (一)特色产业 1.茶叶 (1)建设目标

到2012年达到11.2万亩,其中新建标准化良种茶园1万亩,改造2万亩。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扶持带动农户500户以上的专合组织1个,打造省级驰名品牌1个。

- 15 -

(2)产业布局

主要规划在平通镇、豆叩镇、大印镇、平南乡、徐塘乡、锁江乡、土城乡等7个乡镇。

(3)建设重点

①进一步搞好茶叶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扩大有机茶园和优质高效茶园种植面积,加快推广福鼎大白茶、福选9号、名山131等新品种,力争2012年提高全县茶园良种率达到20%以上。

②以2000亩生态茶园建设为重点,到2012年,完成从平通到豆叩的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园区暨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建设。整个园区面积达到3万亩,园区建设坚持向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实现茶园种植从高山向中半山转变、栽培品种从群体种向无性系良种转变、种植模式从相对分散的粮茶间作向集中成片的净作茶园转变、管理方式从粗放到精细化转变。

③做大做强茶叶产业龙头企业。鼓励茶叶生产加工企业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联合,并集中力量扶持发展1—2家科技型、外向型、带动型的茶业龙头企业,促使茶业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同时,针对“西乡”茶园的恢复和发展,积极扶持1家企业在土城乡兴办茶叶加工厂。

④整合力量,强力打造“平武绿茶”品牌。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艺、茶道表演等多种活动,挖掘和深化“平武绿茶”文化底蕴,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规范企业实施“双品牌”战略,即形成企业联合体,宣传、推广统一的“平武绿茶”大品牌,在大品牌框架下使用企业品牌,合力做响“平武绿茶”品牌,从

- 16 -

而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⑤启动平武茶叶质量认证工程。力争到2012年全县绿色、有机茶园的认证面积达到3万亩。鼓励企业积极进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企业要积极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及GAP、HACCP等质量保障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

(4)任务分解

表1. 2009—2012年全县茶叶产业发展乡镇任务分解表

(单位:万亩)

年度 2009 2010 2011 2012 合计 乡镇 牛飞村 0.05 0.05 棉角村 平通镇 大坝村 团碑村 明阳村 益泉村 荣华村 华丰村 豆叩镇 砚石村 银岭村 先峰村 堡子村 黄庙村 宫慈村 大印镇 铧嘴村 山峰村 高坪村 锁江村 锁江乡 徐塘乡 江东村 槐窝村 油榨村 华光村 新民村 平南乡 新桥村 龙治村 双沟村 合 计 0.05 0.01 0.01 0.03 0.15 0.05 0.05 0.05 0.02 0.02 0.02 0.02 0.02 0.03 0.02 0.03 0.03 0.02 0.01 0.01 0.4 0.05 0.03 0.03 0.03 0.05 0.02 0.03 0.02 0.01 0.03 0.02 0.03 0.35 0.03 0.02 0.01 0.02 0.02 0.1 0.05 0.05 0.05 0.05 0.05 0.06 0.03 0.06 0.05 0.01 0.04 0.05 0.05 0.02 0.05 0.03 0.02 0.02 0.01 0.05 0.05 0.06 0.02 0.01 0.01 1.0

- 17 -

2.核桃 (1)建设目标

新发展核桃基地面积达到1.3万亩,到2012年全县核桃总面积达13万亩以上,产量达到2000吨,产值达到3000万元。培育一个能带动500户以上农户的专合组织。

(2)产业布局

核桃标准种植基地重点布局在涪江流域的南坝镇、古城镇、龙安镇和清漪江流域的平通镇,带动坝子、水观、高村、水田等乡镇。

(3)建设重点

①大力改造低产核桃园。核桃树龄老化,品种混杂退化,低产林严重制约了我县核桃产业发展。目前采用高嫁换头、核桃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改良品种,扶壮树势。对确实没有改造价值的老核桃树(园)要及时淘汰,用良种进行改种补种,以提高核桃单产。②实施标准化管理。抓紧建立健全核桃标准化生产体系、产品及农药安全、卫生监测体系,核桃产品的质量分级标准等的制订工作,提高种植水平和果品质量。③加强平武核桃质量认证。以平武绿色食品(核桃)生产基地认证为基础,争创平武核桃品牌,促进绿色和有机核桃产业的发展。④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走公司加农户联基地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一是培植1-2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二是发展和扶持5-10个专合组织,果农组织化程度达到

- 18 -

70%以上;三是建立核桃专业市场1—3个,吸引周边地区核桃进入市场,提高市场营销额。

(4)任务分解

表2. 2009-2012年核桃产业新发展面积任务分解表

(单位:万亩) 年度 乡镇村 红岩村 水田乡 五里村 沙河村 高村乡 福寿村 民主村 黑水村 坝子乡 金宝村 八洞村 安国村 长河村 高坝村 龙安镇 石人村 曲水村 铁龙村 虹金村 垭头坪村 何家坝村 健康村 建全村 南坝镇 苏家河村 党家沟村 旧洲村 金林村 兴建村 玉村 古城镇 朝阳村 火炬村 石坪村 水观乡 龙岩村 观凤村 绵角村 平通镇 桅杆村 易阳村 牛飞村 合计 2009 0.03 0.02 0.05 0.08 0.02 0.2 2010 0.02 0.03 0.04 0.02 0.03 0.03 0.06 0.02 0.04 0.04 0.03 0.03 0.06 0.05 0.06 0.04 0.6 2011 0.05 0.03 0.05 0.03 0.02 0.02 0.02 0.03 0.03 0.03 0.04 0.05 0.05 0.05 0.5 2012 1.3 0.2 0.1 0.2 0.3 0.2 0.1 0.1 0.1 合计

- 19 -

3.中药材 (1)建设目标

到2012年全县中药材总面积达到23万亩,其中:木本药材面积达到18.5万亩,草本药材面积达到3.0万亩,乌梅栽植面积1.5万亩;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区8个。药材总产量达到8000吨,产值6200万元。发展中药材初加工企业2家,中药材专合组织10个,建成名贵野生药材人工驯化基地2个,建设300~500吨中药材贮藏周转标准化仓库2个(包括冷贮室、防蛀室)。将“平武天麻”、 “平武大黄”、“平武厚朴”、“平武乌梅”等做成具有影响力的道地中药材品牌。

(2)产业布局

中药材产业共划分三个自然生态区域:锁江—豆叩—徐塘—旧堡—大桥片区重点发展木本药材,南坝—古城—龙安—木皮片区重点发展草本药材,阔达—水晶—土城—黄羊片区木本药材与草本药材结合发展。

(3)建设重点 ①特色药材基地建设

天麻:以平武县代坝野生药材驯化科技示范园为依托,加强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的联系,搞好平武野生天麻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人工天麻繁育和种植基地,在高村、泗耳等乡镇建立商品天麻种植基地300亩。

川乌:以平武县土城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在大

- 20 -

桥、土城、高村、坝子等乡镇成片发展附子种植基地4700亩。

大黄:以平武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都植物研究所为依托,在水晶、黄羊、土城、龙安等乡镇成片发展大黄种植基地5000亩。

乌梅:以平通镇为核心区,带动幅射周边地区实施乌梅低产改造10000亩。

厚朴:以锁江乡、土城乡为核心区,带动幅射周边地区新发展木本药材厚朴20000亩。

②龙头企业发展

野生药材人工驯化与技术推广: 平武县代坝野生药材驯化科技示范园建立平武天麻、猪苓等名贵野生中药材人工驯化基地2亩、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50亩,企业产值200万元。

附片加工: 平武县土城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立标准化川乌加工生产线一条,年加工能力500吨,企业产值600万元。

大黄初级加工:平武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大黄初级加工生产线一条,年加工能力300吨,企业产值400万元。

中药材仓贮建设: 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平武县山地中药业有限公司、平武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立标准化中药材仓库各一处,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中药材贮藏、周转能力300~500吨。

③品牌打造

以项目承担单位为支撑,以有关科研院校为技术依托,围绕

- 21 -

平武中药材资源优势开发与利用,制定平武特色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和质量技术控制标准,开展“平武天麻”、 “平武大黄”、“平武厚朴”、“平武乌梅”品牌认证,打造品牌优势。

④任务分解

表3. 2009—2012年全县中药材发展面积任务分解表

(单位:亩) 年度 品种 乡镇 小 计 高村乡 水田乡 泗耳乡 小 计 土城乡 大桥镇 坝子乡 黄羊乡 锁江乡 高村乡 南坝镇 小 计 水晶镇 土城乡 大桥镇 龙安镇 黄羊乡 小 计 锁江乡 大印镇 豆叩镇 徐塘乡 旧堡乡 大桥镇 土城乡 2009 60 50 5 5 2000 1100 300 150 0 300 50 100 2000 700 800 200 200 100 10000 2000 1500 1500 1500 1000 1000 1500 2010 100 90 5 5 2800 1300 400 300 200 400 100 100 3000 1000 1200 300 300 200 12000 2600 1800 1800 1700 1200 1200 1700 2011 200 140 30 30 3700 1600 600 400 300 500 100 200 4000 1400 1500 400 400 300 16000 3500 2700 2500 2100 1500 1500 2200 2012 300 210 40 50 4700 1800 900 500 400 800 100 200 5000 1600 2000 500 500 400 20000 4500 3500 3000 2500 2000 2000 2500 天麻 川乌 大黄 厚朴

- 22 -

表4. 2009—2012年乌梅低产改造任务分解表

(单位:亩)

年 度 乡 镇 小 计 平通镇 其他乡镇 2009 1000 800 200 2010 3000 2000 1000 2011 4000 3000 1000 2012 2000 1500 500 4.纤维林 (1)建设目标

新发展纤维林 (工业原料林)5万亩,到2012年达42万亩。 (2)产业布局

以清漪江流域及大桥、水晶片区为建设重点,主要涉及水晶镇、阔达乡、大桥镇、土城乡、旧堡乡、泗耳乡、龙安镇、古城镇、水田乡、高村乡、坝子乡、南坝镇、水观乡、响岩镇、锁江乡、大印镇、徐塘乡、豆叩镇、平南乡、平通镇、木皮乡,共21个乡镇。

(3)建设重点

①确定优势树种:以生长快的速生树种为主,主要主要树种确定为桉树、杨树、马尾松、杉木、柳杉、桦木、青杠、桤木等。

②大力开展丰产技术培训,运用成熟的速生丰产技术建设纤维林(工业原料林)基地,力争8-10年可进行抚育间伐,50%可进行利用。

(4)任务分解

- 23 -

表5. 2009—2012年纤维林产业基地建设任务分解表

年度 地点 南坝镇 龙安镇 平通镇 水观乡 响岩镇 坝子乡 大印镇 豆叩镇 古城镇 大桥镇 土城乡 旧堡乡 高村乡 水田乡 水晶镇 阔达乡 泗洱乡 平南乡 徐塘乡 锁江乡 木皮乡 合 计 201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500 1000 1000 500 1000 500 500 15000 2011 1500 1000 1000 1000 1000 5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500 1000 1000 500 20000 2012 1500 1000 1000 1000 1000 5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500 1000 1000 500 1000 15000 合计 4000 3000 3000 3000 3000 1000 3000 3000 2000 2000 3000 2000 2500 2500 2000 2000 2000 1000 2000 2000 2000 50000 (二)传统产业 1.畜牧 (1)生猪产业 ①建设目标:2012年,全县生猪出栏26万头,其中,生猪优势区域出栏10万头,占全县生猪出栏的38.5%;

②产业布局:以兴鑫科技有限公司和四财养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将扩达、龙安、古城、坝子、平通、响岩、南坝、高村、

- 24 -

水晶11个乡镇作为生猪优势区域。

③建设重点:一是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型的生态畜牧家园(连户形成生态养殖园区)10个、适度规模户(重点建设年出栏10000头猪场2户、5000-10000头6户、1000-5000头20户、500-1000头30户)58户,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二是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好原种猪场1个、生猪扩繁场8个和改良配种站20个,改善生猪良种化水平。三是加大生猪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建立生猪产销六方合作模式,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四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进行精深加工,形成知名品牌,确保产品进入大中城市,力争出口创汇。

(2)草食牲畜:肉牛、肉羊、兔产业

①建设目标:2012年,全县出栏肉牛肉羊和兔分别为:4万只、10万只、2万只,其中,肉牛肉羊和兔优势区域分别出栏 1.4万头、3万只、4万只,占全县肉牛肉羊出栏的40%、30%、70%;

②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平武黄牛地方肉牛品种优势,将大桥、旧堡、土城、水田、南坝、大印、锁江等乡镇作为平武黄牛肉牛优势区域,将虎牙、泗洱、白马、为犏牦牛优势区域;以诚义肉羊公司为龙头,将响岩、南坝(石坎为主)、水观、高村、古城、龙安、水田、大桥、白马、木座、木皮乡镇作为优质肉羊区域;依托江油獭兔公司为龙头,将平通、响岩、南坝、龙安、扩达作为兔业优势区域。

- 25 -

(2)大棚蔬菜 ①产业目标

到2012年建成大棚蔬菜基地1100亩,全部为新建任务,初步实现蔬菜栽培工厂化。

②产业布局

主要规划在龙安镇、古城镇、坝子乡、高村乡、响岩镇、阔达乡、南坝镇、平通镇等8个乡镇。

③发展重点

Ⅰ.全面推广无公害病虫草害防控技术,在项目区设施蔬菜大棚内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色板、杀菌灯、使用保护剂,保证蔬菜产品的安全性、健康性。

Ⅱ.在项目区内重点推广建设钢架水泥蔬菜大棚,同时积极进行改良,探索无支柱大棚建设模式。

④任务分解

表14. 2010—2012年全县新发展大棚蔬菜任务分解表

(单位:亩) 年 度 乡 镇 龙安镇 古城镇 高村乡 响岩镇 阔达乡 坝子乡 南坝镇 平通镇 合 计 2010 500 100 50 650 2011 50 100 50 50 50 300 2012 50 50 50 150 合计 500 100 100 150 50 50 100 50 1100

- 36 -

(3)山野菜 ①产业目标

Ⅰ.蕨菜:主要规划在大桥镇、黄羊乡、锁江乡、土城乡等4个乡镇,建设任务0.5万亩,全部为新增面积。

Ⅱ.薇菜:主要规划在水观乡、黄羊乡、土城乡等3个乡镇,建设任务0.5万亩,其中新增0.4万亩,改造0.1万亩。

②建设重点

探索山野菜的人工驯化,积极培育壮大山野菜市场。 ③任务分解

表15. 2010—2012年全县新发展山野菜任务分解表 (单位:万亩) 年 度 乡 镇 黄羊乡 大桥镇 锁江乡 土城乡 水观乡 合 计 2010 0.1 0.05 0.02 0.1 0.03 0.3 2011 0.1 0.05 0.03 0.1 0.02 0.3 2012 0.1 0.1 0.05 0.1 0.05 0.4 合计 0.3 0.2 0.1 0.3 0.1 1.0

(4)马铃薯

①建设目标

建设核心示范片3万亩,到2012年面积达到10万亩,建成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

②产业布局

主要规划在大桥镇、水晶镇、旧堡乡、土城乡、黄羊乡、虎

- 37 -

牙乡、水田乡等7个乡镇。

③建设重点

Ⅰ.利用灾后重建资金,建设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重建原原种生产基地300亩,生产基地2000亩,完善配套网室、储藏等设施。

Ⅱ.扶持和培育1个年加工能力2万吨的加工厂,扶持1个能带动500户农户以上的专合组织。

Ⅲ.采取良种补贴的方式大力推广脱毒种薯,主推玉—薯套作的种植方式,搞好高产创建活动。

Ⅳ.推广坝薯10、费乌瑞它等为主的脱毒一代种薯。 Ⅴ.加强农田排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Ⅵ.围绕加工企业建专用马铃薯基地,围绕市场建蔬菜型马铃薯基地,提高马铃薯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和马铃薯产业的集聚效应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

④任务分解

表16. 2010—2012年全县建设马铃薯核心示范片任务分解表 (单位:万亩) 年度 乡 镇 虎牙乡 大桥镇 水晶镇 旧堡乡 土城乡 黄羊乡 水田乡 合 计 2010 0.1 0.25 0.1 0.2 0.15 0.1 0.1 1.0 2011 0.1 0.2 0.15 0.1 0.2 0.15 0.1 1.0 2012 0.1 0.2 0.2 0.2 0.2 0.05 0.05 1.0 合计 0.3 0.65 0.45 0.5 0.55 0.3 0.25 3.0 六、 保障措施 (一)组织和领导措施

- 38 -

建议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农委、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农业局、县畜牧兽医局、县林业局、县水务农机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产业推进办公室。各相关乡镇也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畜牧、农业、林业、蚕桑、科技、供销等部门要抓好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技术培训,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和推广,指导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发改局、财政、农发等部门要精心包装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各相关乡镇要创新方法,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动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

(二)整合项目资金,设立农业产业专项资金

1、抓住灾后重建机遇,整合各类资金,打造核心示范基地 我县用于灾后重建的资金中农业方面的资金要按照资金渠道、性质、用途不变的原则,将涉农项目整合安排,打捆使用,坚持基地建在哪里,资金项目就安排在哪里。在资金使用上,国家灾后重建资金主要用于标准化生产示范,提高基地综合生产能力、设施栽培,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础设施、物质补贴等,河北资金重点用于担保基金、风险基金、重点支持基金等。

2、设立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建设专项资金

设立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建设专项资金,每年新增的农业投入

- 39 -

资金应主要用于基地建设。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直接补助、贷款贴息、参股、担保、以奖代补等手段,引导龙头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基地建设。对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并带动500户以上的龙头企业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术开发、产品质量认证、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给予重点支持。

(三)充分发挥“金土地工程”和土地整理支持基地建设的重要作用

项目要优先在基地建设重点区域、示范区域安排,建设中要对基地田、水、路、林、房、肥进行综合整治,实现工程服务基地建设,扩展工程效益。

(四)制定相关政策、定向扶持、引导发展 1.促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为鼓励企业、大户、专合组织承包土地建基地或者规划区内的农户自愿连片发展基地,对基本连片100亩以上的基地承包者或农户根据面积大小和作物种类给予一定的补助。

2.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由政府、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建立产业发展风险调节基金,政府安排了4000万元,用于茶叶、蚕桑等产业的风险调节。

3.建立投融资平台,积极培育市场主体

金融机构要拓宽抵押物范围和品种,探索以林权证等作为抵押物的方式和方法,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加大对农业产

- 4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ts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