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镇南大营子小学)朝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4-05-03 14: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朝阳市教育科学规划

科研课题立项实施方案

课 题 名 称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研究 课 题 类 别 一般规划课题 选 题 依 据 指南选题 课 题 主 持 人 李 果

主持人所在单位 朝阳县柳城镇南大营子小学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学校历来重视教育科研工作,09年完成了语文国家级科研课题“小学生阅读积累与读写能力之内在联系的研究与应用”并得到了推广。本课题方案的设计秉承其科学性,更倡导其实践性,偏重于先进理论指引下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深受一线教师欢迎。

二、课题组人员结构

本组成员都是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三年以上,有强烈责任心和教学科研愿望,自觉参与到本课题研究中的学科骨干教师,都具有专科以上学历,部分教师曾获得过县级或市级以上优质课,多数教师均有过论文在、市级或省级以上单位获奖与发表的经历。他们善于学习,勤于专研,乐于实践。 侯振山中学高级教师,课题管理人,现任中心校副校长,参加过国家级科研立项。获得过县政府表奖。

李果本课题主持人,中学高级教师,朝阳市骨干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现任学校教导主任。主持过语文国家级科研立项。有多篇论文在市级、省级相关单位评选活动中获奖。获得过县、市及国家级优秀课。 牟广明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课题负责人,现任柳城镇向荣希望小学教导主任。参加过国家级科研立项。

魏宝华小学高级教师,镇级骨干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参加过品社学科国家级科研立项。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国家级相关单位评选活动中获奖。

段玲玲小学高级教师,镇级骨干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镇优秀班主任荣誉。参加过数学学科省级科研立项。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国家级相关单位评选活动中获奖。获得过国家及优质课。

李亚红中学高级教师,朝阳市骨干教师,县优秀班主任,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参加过语文国家级科研立项。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国家级相关单位评选活动中获奖。

张艳云中学高级教师,县级骨干教师,县优秀班主任,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 参加过国家级科研立项。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国家级相关单位评选活动中获奖。获得过市级优质课。

牟淑慧中学高级教师,县级骨干教师,县优秀班主任,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 参加过语文国家级科研立项,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国家级相关单位评选活动中获奖。获得过市级优质课。

李恩成小学高级教师,县级骨干教师,参加过语文国家级科研立项,有多篇论文在省级、相关单位评选活动中获奖。获得过市级优质课。 宋双小学高级教师,镇级骨干教师,参加过市级、国家级科研立项,有多篇论文在省级、相关单位评选活动中获奖。获得过县级优秀课。 孙振红中学高级教师,朝阳市骨干教师,参加过语文国家级科研立项。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国家级相关单位评选活动中获奖。获得过国家及优质课。

宝海静中学高级教师,县级骨干教师,县优秀班主任,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 参加过语文国家级科研立项。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国家级相关单

1

位评选活动中获奖。获得过国家级优秀课。

三、课题的表述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注重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仍存在一些情况,学生随心所欲地问,针对性不强,学生提问率虽高,但学生不知从何处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更不多,学生大多思考的仍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呢?为此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初步学

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由此可见,问题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和组成部分。并且课程标准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过程性目标”要学生经历、体验、探索,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让学生主动探索的切入口。

五、本课题研究的范围

研究对象:小学(高、中、低各选一个班)。

目标: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发展,使他们敢问、会问、善问,逐步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解决学生上课会听讲,不会提问题的现状,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具体是:

1、敢问:即自己有了想法、问题、建议等后,有胆量把这些问题抛出来,勇于发表自己见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

2、会问: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并能综合运用原有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理解信息,能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善问: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拘泥于接受答案,善于质疑问难,善于自我反思,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主线,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并使学生思维向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创新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

内容:以小学各科课堂教学为突破点,以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为切入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启学生思维,换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

六、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省内外研究状况

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都非常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一问题。早在两

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国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是更为精辟,他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美国教育家杜威在30年代对“探究”或“反省性思维”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问题激活创造性”的心理过程。根据杜威的理论,探究是“对任何一种信念或假设的知识进行的积极、持续、审慎的思考”。当一个人面临“三岔口的情景”或者碰到令自己困惑的问题时,他就会受到刺激,去进行反省性探究。因此,思维是从一种怀疑或混淆的“前反省状态”进入一种满意或对先前让自己感到怀疑和困惑的情景的控制为特征的“后反省状态”。问题的结局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造。经查阅及检索相关资料,国内相当一部分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已经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各学科教学中关于问题意识培养的经验文章也常见于相关期刊。但目前我国小学教育阶段对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专题论述及专著尚不多见。

七、本课题研究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依据是针对目前小学各科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现状,提出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上进行深刻的变革,探索出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与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增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与主体性。

八、本课题研究的思路

根据我校实际,按高、中、低年级各选择一个班为研究实验班。按“课

堂教学实践化,课题研究课堂化”的总体思路,在教师“带着问题走向学生”的启动下,让学生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探究,达到解决问题,形成新认识的目的。

九、本课题研究的实施

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是通过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实践研究,具体

研究方法如下:比较法。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行动研究法,结合个

3

案研究、案例分析、学生访谈等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记录,通过阶段小结和评价,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控,促进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经验总结法。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

本课题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13年6月——11月)

通过文献研究,收集整理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各段结合学生实际形成课堂教学预设方案。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0月) 1、在各实验班根据预设方案进行实验教学。

2、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完善预设方案,形成教学模式。

3、经验总结,初步完成各段研究成果,形成相应研究论文。 4、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11月——12月) 1、课题研究论文。 2、结题报告。

3、在本校推广相应研究成果。

十、课题研究成果:1、结题报告 2、论文 十一、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对课题实施全程管理,经常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定期进行课题研究交流、汇报。

2、学校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有上级领导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有上级教科研部门的精心指导,有科研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课题组成员参与,为顺利完成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3年12月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tj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