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经济学,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3-11-18 23: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名词解释

1、经济学所考察的消费者,是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它可以是单个人,也可是家庭,还可以是一定的团体。

2、所谓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3、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4、替代商品:如果两种商品中的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一种商品的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即两者是相互替代的关系,我们就称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商品。 5、互补品,指两种商品中的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减少,即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6、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一商品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7、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

8、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一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或效用增量趋于递减。

9、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差,即消费者通过消费在心理上所获得的收益。

10、关系集团,亦称参考团体或相关群体,它是指一个人用以指导自己目前行为的那个具有某种价值观念和观察事物准则的团体。

11、目标储蓄是指人们为了一些特定的目标,诸如支付购买住宅的现金、或为了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而进行的。

12、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在公民患病、年老、遇到意外事故等情况下,对公民受到的损失和生活处境的困难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条件的一种制度。

13、社会保险,由国家立法加以保证,由企业、个人(劳动者)、政府三方或其中的一方或两方出资形成基金,根据保险的原则,在被保人(劳动者)因疾病、年老、伤残等减少或中断收入时,对其进行经济补偿,以分担其损失的一种保障制度。

14、资本市场,由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融资活动组成的市场为中长期资金市场。

15、消费观念亦称“消费意识”,是指支配和调节人们消费行为的思想、意识。它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道德、宗教及自然等因素。

16、基金,又称投资基金。是指专门的投资机构通过对发行受益凭证或入股凭证,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交由各种专家进行经营和管理。

17、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

18、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指某一投资领域内所有投资者都将共同面临的风险,是无法避免或分散的风险。

19、非系统风险,又称为特定风险或可分散风险,指由影响某一投资对象收益的某些独特事件的发生而引起的风险。

20、劳动的供给弹性的定义为,某一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对工资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劳动供给量的变化的百分比与工资变化的百分经之比。

21、消费信贷是个人金融业务的一种形式。是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刺激消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用居民未来收入做担保,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以特定消费目的的为对象的贷款。 22、个人信用制度是指社会对个人信用关系的发生发展、个人信用历史记录的建立以及个人信用的调查、分析与评估所做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

23、持久收入基本含义是:消费者的持久消费与持久收入是固定比例关系。 24、同步型消费,即指消费水平、国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一致。

25、早熟型消费,也称消费早熟或消费超前,是由罗斯托最早提出来的。一般认为,消费的增长速度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超过国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即出现消费早熟。

26、滞后型消费是指消费水平的提高长期落后于生产发展。具体表现为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国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27、消费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有关消费发展的各种方针、制度及相关措施的总和,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8、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 29、消费支出结构是指消费者通过货币支出反映的消费结构。

30、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这个规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 31、消费方式是指消费需求的满足方式,或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的结合方式。

32、个人消费,是指在消费者个人及其家庭范围内实现的消费活动。公共消费是在社会范围内实现的消费活动。

33、消费服务社会化,是指个人消费领域的服务不是由消费者个人提供,而是由社会来提供;消费者不是直接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来获得服务,而是通过付费的方式从市场上购买服务。

34、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劳务)的一系列生活消费活动过程中,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得到的利益。

35、消费者主权,是指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中,消费者是起支配作用的一方,生产者应当根据消费者的意愿和偏好来安排生产。

36、消费者的自我保护,一方面体现在消费者个体通过加强权益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加消费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可以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填空

1、合理的消费结构是指符合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经济发展阶段特点和资源状况的消费结构。

2、微观消费问题是从微观消费主体的角度来分析消费问题的,它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储蓄决策、投资决策以及消费信贷等问题。

3、在凯恩斯经济学说中,有效需求理论是其整个理论的基础。 4、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5、效用最大化原则是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

6、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这就是消费者行为的示范性。

7、当把消费者看成为追求最大满足的理性人时,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就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消费者面临的限制性条件,二是最大化目标。

8、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几何图形。

9、需求交叉弹性指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收入和偏好都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10、根据团体和个人的关系,关系集团可以划分三种类型:成员资格型、接触型和吸引力型。

11、心理学认为,人们之所以表现了某种行为,是由于内心有一种驱动力,驱使他去这样做,这种内在驱动力就是动机。

12、动机的产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外界刺激,二是内在需要。

13、理智动机是消费者经过对自身需要、商品效用和价格等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以后产生的动机。 14、收入效应是指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15、替代效应是指当一种价格变动使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新的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16、资本市场是相对于货币市场而言的。一般来说,由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种融资活动组成的市场为短期资金市场,亦称货币市场。

17、所谓名义利率是指包括对通货膨胀风险补偿的利率。

18、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19、投资可以分为金融投资、实物投资和教育投资三大类。 20、在进行金融投资时,消费让渡的是货币资金的使用权。

21、概括地讲,依投资基金的法律地位来分,可分为契约型和公司型两大类。依据基金可否赎回来分,可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两大类。

22、第二年的终值的计算方法:FV=PV*(1+i)n(n是上标)

23、完全流动的资产即在变现时没有销售费用或发现“合适”的购买者所需要的时间很短,基本上是即时完成的。

24、最终劳动供给的增加还是减少,这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孰大孰小。

25、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劳动的数量,即劳动供给时间的长短,还取决于劳动的质量,即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26、经济学家认为人力资本是教育投资的结果。

27、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投资最初的增加量之比,被称为投资乘数。

28、消费率是指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 29、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中最关键的阶段是起飞阶段。

30、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影响利率的通常做法是“公开市场业务”。

31、通货膨胀是指社会物价总水平的普遍上涨,通常可以用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市场零售物价指数(RPI)等来表示。

32、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国民经济目标而干预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和产业组织的成长政策,它具体分为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

33、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实质是消费过程中服务的商品化,或说是家务劳动的商品化。 34、消费者运动,是消费者自发兴起的社会范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 三、单选

1、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者行为,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消费者动机、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模式的研究,为厂商产品销售服务。

2、从宏观的角度考察社会的消费活动、总消费支出的增减、社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等,采用总量分析的实证方法,非常注重数量分析,目的是通过对宏观消费的研究,为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从而缓和经济波动。

3、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两在部分,即宏观消费问题和微观消费问题。

4、宏观消费问题具体可以分为消费需求与总需求、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消费与经济增长等问题。 5、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

6、19世纪中期以后经济学家对消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影响较大的有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马歇尔的:“需求理论”及凡勃仑的“社会阶层消费学说”。

7、20世纪30年代初,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面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一次经济大危机。

8、凯恩斯首先建立了消费函数理论,对消费函数中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9、消费者也就主要指的是个人和家庭。

10、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选择指的是消费者将其个人可支配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进行的分配。 11、消费者资源再分配则是指消费者将其可用于消费的收入在各大类消费项目——食物、衣着、用品、住房、交通、劳务、文化等之间的分配。

12、消费者行为定义为:消费者行为是站在购买者和消费者立场上进行的活动和行为。 13、习惯性,即指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

14、不可逆性,即指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的影响。

15、消费者一旦形成某种消费水平,这种消费水平的保持会对他目前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即使他的收入水平有所降低,他也仍试图保持原有的消费水平,这就是属于消费者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 16、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7、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反映了消费支出的变化落后于收水平变化的情况,这在西方被称为消费的“掣轮作用”。

18、我们已明白追求效用最大化是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

19、只有预算约束线EF上的点才是消费者会在收入的约束下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0、当商品X的价格上升时,预算约束线会围绕E点向左转动。 21、当商品X的价格下降时预算约束线会围绕E点向右移动。

22、收入的变化会引起预算约束线平行地向外或向内移动。这时,预算约束线没有发生旋转。 23、因而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消费决策的最根本因素。

24、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我们称之为正常商品。 25、消费量随人们收入的增加反减少的商品,我们称之为低档商品。 26、需求收入弹性就等于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化的百分比之比。 27、消费者预期收入提高,那他就会提高现期消费支出的水平。 28、如果预期收入降低,那他就会增加储蓄,以支持未来的消费水平。 29、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商品又被称为吉芬商品。

30,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这表示需求量的变化大于价格的变化。 3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这表示需求量的变化正好等价格的变化。 3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这表示需求量的变化小于价格的变化。

3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无穷大,这表示价格的微小变化会引起需求量的无穷大的变化。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零,这表示价格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35、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受到英国经济学家凡勃仑的重视。 36、在每一种文化中,往往存在着许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文化同一性的群体,这些群体就称为亚文化群。 37、生理需要,即作为有机体的人为生存和生命延续而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基本需要,包括吃饭、喝水、睡眠、运动、性行为等。

38、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取得成就,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的需要。这是人类最高级的需要。

39、感情动机是由好奇、高兴、快乐、喜欢、羡慕等情绪和道德感、集体感、美感等情感引起的动机,比如因欣赏而购买艺术品,为友谊而买礼品等。

40、信任动机,是消费者对特定的商品、品牌、商店产生信任和偏好,引起重复购买的动机。

41、小王在这种既定的偏好下选择生命两个时期消费的最优组合,便是在最高可能无差异曲线上又在预算约束线上的一点。

42、当利率上升时,就是替代效应使小王储蓄更多。

43、当利率上升时,只要两个时期的消费品都是正常物品,小王就会倾向于利用这种福利的增加在两个时期享受更多的消费,这就是收入效应使小王的储蓄减少。

44、利率对储蓄的最终影响即取决于收入效应又取决于替代效应。 45、退休是储蓄最重要的动机之一,这个动机常被称为生命周期储蓄。

46、生命周期理论预测人们在他们的收入相对于终身平均收入较高时储蓄较多,而在其收入相对于终身平均收入较低时进行负储蓄。

47、遗产动机是指人们为了能给孩子留下一份遗产而进行储蓄。

48、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未料到的对资金的需要,如在看病和意外事故上的花费,人们也要进行适当的储蓄,这构成储蓄的另外一个动机——谨慎动机。 49、比起从前,现在对谨慎储蓄的需要更小了。

50、目标储蓄也被称为定向存款。

51、对丧失劳动能力或特殊情况下无生活来源(如洪灾、地震等)的社会成员无偿、直接发放救济钱物。 52、如果工作人数超过退休人数的数量足够大,那么,对当前的工作征收相对低的税应能够直接为现在退休的人员提供数量可观的收入。这被称为现收现付体系。 53、社会保障制度将排挤私人储蓄。

54、当存、贷款利率相差很大时,人们很少储蓄。

55、当存、贷款利率相差减小时,人们倾向于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56、“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念使人们减少储蓄。 57、“克勤克俭”的消费观念使人们增加储蓄。

58、我们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选择,不仅仅是依据名义利率的变动,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更主要地是依据实际利率的变动。

59、在金融投资、实物投资和教育投资三种投资中,金融投资的流动性最强。 60、金融资产比实物资产等其他资产的流动性强,基中以银行活期存款的流动性最强。 61、1999年11月1日开征利息税。

62、与其他有价证券相比,银行存款中活期储蓄的流动性是最强的。 63、银行存款的缺点是,它的收益率要比其他的金融资产的低。 64、债券都有面值和利息率,这是债券最基本的特征。 65、政府债券的还本付息最终是依靠税收。

66、长期债券指还期限在五年以上的债券。偿还期限为二至五年的债券被称为中期债券,短期债券的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

67、消费者购买住宅的动机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消费需求;二是保值需求;三是投机需求。(题目:消费者购买住宅基金的动机不包括哪个?) 68、当期收益率等于利息和购买价格之比。

69、如果股票以10600的价格出售,那么股票的持有期收益率为(10600-10000)/10000=60%。

70、系统风险:如战争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政府新出台的证券管理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利率的变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等。

71、非系统风险,如某一个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失败、市场营销计划落空、重大项目投标失利、竞争对手出、生产工艺技术老化、合同违约、工人罢工等风险。

72、随着投资者投资的分散化,非系统风险会逐渐减小,最后趋向于零。

73、厌恶风险的程度越高,市场所要求的风险溢价就越高,证券市场线的斜率就越大,从而证券市场曲线就越陡,反之,风险溢价就越小,证券市场线就越平坦。 74、在现实生活中,银行存款就是具有完全流动性的资产。

75、非劳动收入的种类很多,其中包括各种政府计划,如失业保障、医疗和养老保险等,以及遗产和私人养老金等。

76、闲暇时间的增加会造成预算约束线的外移。

77、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那么工资增加后他会减少工作时间。 78、如果是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那么工资上升后他会工作得更多。

79、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增加,因此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延伸。 80、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工资增加后,消费者闲暇的时间增加,劳动供给量减少,因此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81、在现实社会中,多数情况下市场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82、当要孩子的机会成本更高时,他们可能倾向于要更少的孩子。 83、居民住宅抵押贷款是消费信贷的最主要品种。 84、可调整利率的抵押贷款是指在整个贷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t5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