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中图版1.1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教学过程一)

更新时间:2023-09-23 16:47: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一 区域和区域差异:

教学过程

(提问)什么是区域 ?区域是如何划分的?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

1、概念: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和可量度的实体;区域内自然、社会等要素间相互联系,使区域保持一定的相似特征 2、特点 (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级别、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

(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的级别有高有低,划分的指标也不尽相同 3、划分指标

单一指标 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的某一方面。 综合指标 多种要素,

思考:经济区域、社会区域、文化区域的划分是依据什么进行的?

经济条件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等

社会条件政治、文化、交通、人口、民族与宗教等

自然区域的划分是依据自然特征的差异来进行的?

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 4、区域差异: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5、区域研究的重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

6、区域研究的意义:为选择区域的发展方向、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提供依据。 (第一课时)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一)区域差异比较

区域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往往表现出相互渗透的过渡性特征。区域之间的差异显著,但区域内部则表现出相对一致和相似的地理特征。

1、差异产生的原因: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 2、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名称 地形,气候、

分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青藏高寒区

内部相对一致性。 3、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与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比较接近。青藏高寒区东部选取了3000米等高线作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青藏高寒地区 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4、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比较: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东部季风区,从低纬到高纬,都以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为主。濒临海洋,降水丰富,植被茂盛,河湖众多,种植业发达。地处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和盆地为主。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我国的中高纬,深居内陆,空气干燥,以温带草原气候和温带荒漠气候为主,降水量较少。该地区主要发展的是畜牧业和灌溉农业,水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青藏高寒区,位于中低纬度的我国西部地区。海拔高,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有众多的高山和冰川,是亚洲众多河流的发源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显著,以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 位 置 地 形 和 地 势 气 东部季风区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臧以东。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深居内陆,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大部分 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以高原、盆地为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青藏高寒区 中国西南部 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主,位于我国第二级盆地、山地相间分布在二、三级阶阶梯上。 梯上 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 深居内陆,以温带大

候 水 文 特 征 植 被 和 土 壤 区域 特征 形成 主导 因素

明显随季节变化。雨热同期,温暖湿润 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雨水为主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有大量的农作物和人工林植被,森林植被发育土壤 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少,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 多数为内流河,湖泊以咸水为主,山地冰雪融水是主要的水源补给形式。 从东到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和戈壁。土壤层稀薄,有机质含量低。 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强,气温低、风力大,河谷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内流区与外流区兼备,高山湖泊众多,山岳冰川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高寒荒漠广布,水分条件稍好地区有高山草甸、灌丛和山谷森林。冻土广 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是决定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是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第二课时)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1、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东部季风区,由于地势相对低平,气候温暖湿润,所以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这里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区。该区聚落稠密,道路纵横,是我国人口集中且经济发达的地区。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畜牧业历史悠久,养育了许多游牧民族。靠近季风区或有河流、地下水的地区也有少量的灌溉农业分布。面临的问题是水源紧张,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日趋严重。

在青藏高寒区,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微弱,土地利用主要是畜牧业,少数地区可以开展林业和种植业。主要的不利条件是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不足、地形崎岖。 2、交通

东部:平原地区交通发达、路网稠密

西部:山地、高原地形崎岖,交通落后、阻碍发展 3、教育和文化

东部:信息发达、经济发达、文化水平高。 西部:信息闭塞、经济落后、文化水平低。 4、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

历史上: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东移。

1840年以后:资本主义工业和商业首先在东部兴起。 改革开放:从东部向西部

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一)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划分界线:⑴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讲述〗我们在初中曾经学习过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其分界在秦岭—淮河一线,这条界线在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8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最冷月均温0°C等温线等;该线南北两侧表现出的地理景观截然不同:界北地形比较完整,以大高原或大平原为主,多为落叶阔叶林,以旱作为主,主要作物为小麦;界南地形比较破碎,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多为常绿阔叶林,以水作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实际上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就是对此内容的细化。在东部季风区,由于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可以划分为四个自然地区: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回顾:秦岭一淮河一线 ① 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 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 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 作物熟制 耕地类型 农产品 水果 北方地区: 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南方地区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田 稻谷、茶叶、蚕丝 旱地 小麦、棉花 苹果、梨、桃、杏、山楂。 柑橘、香蕉、荔枝、龙眼、菠萝。

2、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影响因素:地形和气候 北方:多平顶建筑 南方:屋顶坡度大

3、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和通达性的影响

北方:公路和铁路

南方:公路、铁路和内河运输

4、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

温度带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干湿地区 半湿润 水文特征 河流结冰 地形 大高原或大平原为主 热带、亚热带 湿润 河流不结冰 丘陵和山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sz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