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道路改造施工方法

更新时间:2023-09-16 23:51: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施工技术方案

一、施工测量 1、施工测量准备工作

1.1、放线依据

所有测量定线依据业主提供的测绘单位测设桩位及水准资料。

1.2、测量机构准备:项目部设测量组,施工队设测量小组,项目部测量组长由有多年类似工程测量施工经验的测量工程师担任。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标段共有5条路线总长达9.123公里,因此我公司准备投入测量组共配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技术人员3名,施工队测量小组由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测量技术人员担任,共设3名。

1.3、测量仪器、量具 仪器名称 全站仪 经纬仪 Leica精密水准仪 钢尺 塔尺 规格 TOPcon201 J2 NA2 50m 5m 单位 台 台 台 把 幅 数量 1 1 1 若干 2 签定情况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1.4、接桩、验桩、护桩 1.4.1 测量桩位交接

1.4.1.1 测量桩位交接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或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测量工程师交桩。交桩要有桩位平面布置图。桩位交接后办理交接手续。 1.4.1.2 交接桩数量应根据工程的大小确定。如果与另外施工段连接,应在连接处向界外多交至少一个坐标点和水准点。

1.4.1.3 接桩时应察看点位是否松动或被移动,若已松动或被移动,应及时向勘测单位提出补桩的申请。

1.4.1.4 施工单位应逐一记录现场点位,并做好桩位标记录,桩标不突出的应用钢尺拴桩,做好标记,便于寻找复测。

1.4.1.5 接桩后应及时进行标桩保护,采取混凝土加固、砌保护井和钉设标志牌等措施,容易被车撞轧的控制点应钉设防护栏杆。 1.4.2 桩位复测

1.4.2.1 接桩后依据设计图纸和交桩资料进行内业校核,检查成果表中的各项计算是否正确。

1.4.2.2 桩位的坐标复测宜采用附合导线法进行,高程复测宜采用附合水准测法。

1.4.2.3 复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交桩单位联系解决。复测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提交复测报告,以使复测成果得到确认后使用。施工测量人员应全面熟悉施工总概况和各路线分部情况,根据现场条件制定各阶段的施测操作方案。

1.5、所有测量人员已经培训并持证上岗,掌握有关测量规范。

1.6、施工测量人员使用的测量仪器应做好校验工作,并在校验有效期内。 1.7、测量前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核对各部位的标高、座标位置有无变化。 2、平面控制网的确定

2.1 在桩位交接工作结束后,按照要求的精度等级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鉴于公路线形的特点,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宜采用沿线路方向的除合导线;高程控制宜采用附合水准线路或三角高程测量。

2.2 外业观测应选在能见度高、无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以减小大气折光及气压、温度的变化对观测的影响。

2.3、在观测过程中重新调平仪器,使对中系统误差变为测组间的偶然误差。施工控制点采用砼桩埋入地下约1m,施工控制点选在易于扩展,通视良好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

2.4 水准测量可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进行,往返测或两组单程测高差不符值在限差以内时采用平均值。

2.5 水准点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可与平面控制测量同时进行。当采用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时应满足相应测量等级的技术要求,观测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6 内业计算必须使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表式。计算步骤应清晰、有条理,

成果合格后必须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2.7 控制桩必须采取拴桩等有效保护措施 3、高程控制网的确定

将接收的水准点作为施工高程基本控制网,自布两条附合水准导线,并引测出临时水准点。水准点测量时闭合差不大于6mm(每km)且≤12线的长度)。 4、竣工测量

(1)工程施工结束后,即进行竣工测量,包括平面测量、断面测量、平面控制系统的复核。

(2)为防止施工过程中控制桩位移引起测量误差,竣工测量前须重新施测。 (3)根据控制桩施测排水沟渠、道路的中心线,并在原施工图断面位置上布桩,定出断面线,测量方法同放样,即:室内计算测放数据,现场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施测,并进行校核。

(4)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检查路面宽度、轴线偏移、坡度情况、沟渠底宽、边坡、高程、中心线,对不合格的进行整修,合格后进行断面测量。

(5)用两架水准仪测量横断面,按原设计断面位置测量,测点间距用视距仪测量,高差较大的采用经纬仪测视距,并测渠身、道路纵断面图,通过内业计算绘图,采用设计图纸比例,以便比较工程实现设计意图的程度。

(6)地形图的测绘,因工程施工精度在规范标准以内,用原设计图可以作为竣工图,但对有变化及修改设计的部分需另行增测补充。

(7)所有测量、计算、绘图资料要项目齐全,数据准确,图表清晰,符合质量要求。 5、施工测量检查

5.1、对每一步施工测量成果都要进行测量复核,无误后方可申报上级检查,需监理现场确认后方能进行下步施工。

5.2、凡属观测成果,均应附有书面计算记录和草图。 5.3、做好测量日志,保证资料的完整。 6、测量资料整理

测量资料与施工同步,及时整理留底存档,指导施工。

(L为水准路

二、路基工程 1、施工程序

路基的一般施工程序为:施工测量-场地清理-填前压实-布土摊铺-整平-压实-质量检测 2、老路利用

2.1经勘查,本标段老路为土路和砂石路,老路路基沉降基本稳定,局部有坑槽,为了节约耕地、减少投资,经整平碾压后,可作为底基层利用。 2.2施工前,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100-300mm内的草皮和表土。对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在施工前进行砍伐或移植及清理。清除下来的垃圾、废料及不适用材料和树木等,堆放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

2.3将路面的坑槽整平,排除积水和杂物,或用铲土机对路面进行修整,修整后,原坑槽处应略高于原路面,再用压路机械碾压。路面整体碾压3一5遍,达到压实度要求。

2.4对于宽度不足的路段,老路边缘反挖20cm,回填20cm填土,再碾压,达到压实度要求。 3、技术要求

3.1、需加宽的路基及边坡采用填方路基,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最小强度(CBR)值必须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泥炭、淤泥、有机土、强膨胀土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

3.2、为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应采用大功率重型振动压实机具,严格控制施工最佳含水量,使填料强度及路基压实度满足下表1-1要求。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压实度 表1-1 填挖类别 填 上路床 方 下路床 路 上路堤 基 下路堤 零填及挖方 30~80 4 10 3.3、地表处理后的地基应碾压密实,其压实度(重型)应不小于90%。 4、施工测量

4.1、路基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及放线工作。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钉出路基边线的具体位置桩,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所有标志桩,特别是一些原始控制点。

4.2、在路堤填筑前,测量人员首先应根据加宽路基设计宽度及其边坡坡度放样出加宽路基坡脚线,并用石灰撒出路堤填筑边线。为使路堤边缘压实度也能满足规范要求,路堤填筑边线应比加宽路基坡脚线超宽50 cm。 5、场地清理

5.1、路基范围内,原地面表层的种植土、草皮等应予清除,清除深度一般不小于15厘米。

5.2、在路基施工区域内,所有树桩和树根都应从原地面之下不少于50厘米深的地方去除。树根去除后所留的空隙应用合适的材料填充。 6、填前压实

在场地清理完成后,应及时恢复路基中线、边线,对路基范围内存在的不平之处应首先予以整平,然后碾压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当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然后再进行填前压实。 7、布土摊铺

布土时应根据每层土的用量,确定卸车的间距,布土完成后用平地机或推土

路床表面 以下深度(cm) 0~30 30~80 80~150 150以下 0~30 最小强度 (CBR) 6 4 3 2 6 最大粒径(cm) 压实度(%) 10 10 15 15 10 ≥95 ≥95 ≥95 ≥94 ≥92

刻槽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深度不宜小于4mm,采用不等槽距。

⑨混凝土面板切缝应根据规范要求,以现场试验确定切缝时间;切缝深度必须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加大检查频率;切缝原则为“能切即切,宜早勿晚,宁深勿浅”。

⑩胀缝与缩缝传力杆的活动端应交错布置。为保证其位置正确,建议采用稳定的三角形支架,并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横向施工缝位置必须与胀缝或缩缝重合。

五、路肩培土施工

本着节约耕地的原则,采取沿线取土的方式,不设置取土场。人工初平、稳压,整平,打夯机碾压。

1、路槽表面处理

采用人工清除路肩施工范围内的草皮、腐殖土及树根等杂物后,将路槽整平,用振动打夯机对路槽进行填前碾压,压实度达96%以上方可进行素性土培路肩填筑施工。 2、布土

采用白灰标线控制,在已验收合格的路槽作业面上料前,进行测量放样,放样出边桩,测出实际高程,然后采用白灰沿路面纵向度标出格子进行布土。 3、填料摊铺、整平

采用人工摊铺土方,摊铺时人工将填料中的树枝、草根等杂物清理干净,并集中堆放到路基外指定地方,不准直接丢到边坡上,确保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 首先用人工顺路基方向由路基外侧向中间初平,严禁土方从边坡上滑落,现场检测人员随时用标尺测松铺厚度,若不符合厚度要求,须在此整平,直到达到要求的松铺厚度。 4、填料的含水量控制

碾压的关键是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土碾压实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

2%范围内。施工时根据取土的天然含水量大小而采取不同施工措施;如果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应在取土场提前进行翻松凉晒,直到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再进行运土填筑;如果土的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应在取土场提前进行洒水,洒水前应根据用土量、土的天然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所需洒水量,直到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再进行运土;如果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应尽量采取晚间或早上气温较低时上土摊铺整平,以避免水分损失过多而影响碾压压实度。每次摊铺完后,现场试验人员应对已摊铺填料进行含水量检测,将其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之内迅速打夯。或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小型拖拉机运土后,在路基上翻松凉晒至最佳含水量2%之内迅速碾压。 5、路基打夯

用人工推土初平后,再用铁锹精平1~2遍以保证路拱横坡,再用蛙式打夯机打夯6遍。在打夯时注意打夯速度,最快行走速度应该控制在2Km/h以内。打夯时由外侧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打夯重叠15~20cm。打夯时做到无漏压、无死角、压实均匀,无软弹、起皮现象;表面平整,边线直顺,边缘稳定无亏坡。 6、数据检测

每层摊铺后,专职检测人员检测松铺厚度(1.45*0.2)(或初稳后系数1.3*0.2)和含水量,符合规范要求时,迅速开始打夯。待打夯结束,压实度检测合格后,用水准仪测量压实后的高程,用灌砂法测定其压实度确保压实度≥95%。

六、交通配套设施施工 1、标志定位与设置

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定位和设置,安装的标志与交通流向成直角,在曲线路段,标志的设置角度由交通流的行进方向来确定。对于路侧标志,标志板内缘距路缘石边缘不得小于250mm。 2、标志砼基础施工 (1)基础定位放样

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应该以施工图设计为准,通过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对立柱的基础坑进行精确的定桩,定位。但不允许道路沿线的上跨桥,照明设施及其他路上构造物对标志板面造成遮挡,影响标志的认读。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

应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人员,进行变更。

(2)基坑开挖 基坑位置、基坑几何尺寸、深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基底应整平夯实,同时要控制好标高,如有超挖,用砼回填。 (3)基础混凝土浇筑

①使用配合比经监理批准的混合料; ②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进行基础配筋、连接; ③预埋螺栓时对立模位置进行水平、垂直校核;

④基础法兰盘应与基础对中、水平,并与基础顶面平齐,预埋地脚螺栓应与基础法兰盘垂直,外露长度控制在10—12cm,并妥善保护;

⑤基础混凝土浇筑时每班次抽取试件一组,标准养生后测试,其砼强度在满足设计要求情况下才进行浇筑,待表面收浆后尽快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生; ⑥基础外露部分要平整,顶面水平,不得有蜂窝麻面; 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并辅以插入式振捣,基础周围夯实。 3、标志安装

按照标志平面布设图,将各种尺寸的交通标志运到施工现场。之后进行标志版面的安装,注意安装之前必须进行核对,用吊车、高空作业车将标志立柱、标志版面一起,固定牢固,上下、左右不得有偏差。并且做到以下几点:

(1)标志板的运输和搬运方式应按制造厂商的要求进行。两块标志邻接面之间应用适合的衬垫料分隔,以免在运输、搬运过程中磨损标志板面;

(2)单柱标志的标志板内缘到土路肩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25cm,悬臂式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不得小于5.5m;

(3)标志板安装时要有合适的支撑和系杆,避免损坏标志面板; (4)标志板安装紧固方法必须符合施工图设计;

(5)标志板安装完毕,须对标志板进行清扫,且不得损伤板面及造成其它缺陷; (6)标志安装完毕后,检查其外观,视认性,颜色,镜面眩光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经业主和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 4、安装标准要求

(1)立柱垂直度(mm/m)在±3范围内;

(2)悬臂式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在设计高度+100mm范围内;

(3)单柱标志的标志板内缘到土路肩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25cm。

(4)镀锌构件表面应具有均匀完整的锌层,颜色一致,表面具有实用性光滑,不允许有流挂、滴瘤或多余结块。镀件表面应无漏镀、露铁等缺陷。有螺纹的构件在热浸镀锌后,应清理螺纹或作离心分离。所有标志部件均需进行防腐处理,同时应遵循先镀锌后喷塑原则。

(5)镀锌构件的锌层应均匀,试样经硫酸铜溶液浸蚀规定次数后,无金属铜的红色沉积物。

(6)镀锌构件的锌层应与基底金属结合牢固,经捶击或缠绕试验后,锌层不剥离、不凸起,不得开裂或起层到用裸手能擦的程度。

(7)施工时应检查设置桩号和角度的合理性。桩号设置不合理或与其它构造物干扰,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可适当调整位置。角度按照国标布置图中标志摆向设置。

(8)单柱标志板内缘应距道路路面以外0.3m。标志在装设时应尽可能与道路中心线垂直或转一定的角度,警告标志为0-10°。

(9)由于基础位置处于路面边缘,要求基坑开挖后应在24小时内完成基础砼浇筑。

七、路面修复施工

1、本工程的路面修补中主要包括老路面破碎严重挖补、老路面沉降挖补、老路面坑槽挖补、老路面重度纵缝挖补、老路面重度横缝挖补、角隅部分开裂、伸缩缝处理等。

2、老路面破损严重或沉降及坑槽挖补工程

(1)施工工艺:审核施工图设计及有关资料 路面破损调查 施工放样 开挖 清扫、检测 二灰碎石回填或C25素混凝土浇筑至原板块标高 碾压成型

(2)通过我方多次对施工道路现场的实地勘踏,发现存在大量破碎严重和沉降及坑槽的路面,对于该类型的区域,我方采取“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修补原则,修补面积应大于病害的实际面积,修补范围的轮廓线应与路面中心线平行或垂直并在病害面积范围以外20cm,应采用措施使修补部分与原老路面衔接紧密。当凿除板块部分面积较小时采用C25混凝土浇筑至原板板块标高,对于大

面积凿除板块采用24cm配合比为 6:14:80的二灰碎石进行回填并碾压成型(大小面积的划分以压路机械能够施工为原则)。具体修补示意图如下:

土场,沿线不得将任何废土倒至其路旁和其它不允许的地方,注意保证老路拆除后的路面正常通行。

(2)废弃物场应规整几何样式,禁止随意堆砌,有必要进行合理绿化,护砌;保证不造成任何水土流失和杜绝污染自然环境事件的发生。

(3)在车辆运输过程中应使用遮盖物,配备好洒水车,运输道路经常保持湿润,避免尘土飞扬造成村民生活环境受污染;构建施工环境、自然环境、社环境和谐一体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so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