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31 00: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论文摘要:地理基础知识的薄弱和高中地理必修3各版本教材在案例选择、描述、教学内容详略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给高中地理必修3的教学带来较大困难。本文针对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应对策略,有利于必修3教学的顺利展开,使高中地理必修3的教学更符合课标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必修三 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通过对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必修3”,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因此,地理“必修3”教学的核心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由于地理“必修3”与初中区域地理及地理必修1、必修2的关系较大,各版本教材在案例的选取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对比“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的教学,教师会面临着更多困难和挑战。本文试图对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作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供同行参考。 一、存在问题

(一)基础知识薄弱

无论是哪一版本的教材,对“必修3”内容的编排,主要是在“必修1”自然地理原理和“必修2”人文地理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区域,以案例的形式来探究和说明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分析这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涉及到必修1、必修2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原理及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由于初高中地理的分工、必修模块的分工和教学课时的限制,教材没有重复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原理及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但是由于初中和高一地理都是弱势学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并不重视,加上知识储备、接受能力的限制,导致学生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掌握并不牢固,初中区域地理知识薄弱,这些情况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必修3”的教学。 (二)教学不够深入

很多教师对必修3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不管是高考还是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查的重点是必修1的自然地理和必修2的人文地理知识,必修3考核的知识较少,认为必修3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并不重要。事实上,必修三是在必修1和必修2的基础上的一个高层次的综合提升,是以案例的形式剖析具体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体,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必修3的资源跨地区调配、产业转移、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区域工业、农业的发展都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由于教师本身的认识不足,对必修3教学研究不够深入,联系不够广泛,导致课堂教学沉闷乏味,从而使学生对模块三教学兴趣不够。 (三)教材差异较大

新课程改革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标多本。目前高中地理出现了人教、湘教、鲁教、中图四个版本,不同版本的教材在顺序编排、案例选择、案例内容、教学内容详略等方面有比较大的差异。使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取舍上存在很大困难。

1.教材顺序上的差异。人教版是从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协调发展来阐述,把地理信息技术放在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中讲述;湘教版、中图版都是从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入

1

手,以案例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再系统讲述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鲁教版则是在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其他三个版本教材把这部分内容都放在必修2中)的基础上以案例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把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分散设置在必修1、必修2、必修3三本教材中。

2.教学案例上的差异。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往往出现不同的案例。例如:在区域发展差异中人教版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为主要案例,湘教版、中图版以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为主要案例,鲁教版与日本、英国的差异为主要案例;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人教版、湘教版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作为案例,而鲁教版、中图版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作为案例;在河流综合开发方面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都以田纳西河流域作为案例,鲁教版则以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为例;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人教版、鲁教版、中图版都以我国东北作为案例,湘教版则以美国作为案例;在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人教版以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作为案例,湘教版、鲁教版、中图版则以德国鲁尔区作为案例;在区域工业化城市化方面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都以珠江三角洲作为案例,中图版则以江苏省作为案例。

3.案例描述上的差异。虽然在河流综合开发、农业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方面有三个版本教材使用的案例相同,但是在案例的分析角度和呈现形式上三个版本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4.内容详略上的差异。例如湘教版、中图版都在最后一章分为四节(湘教版35页,中图版30页)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四个方面讲述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人教版只在第一章第二节(7页内容)讲述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应对策略

基于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上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甚至也是影响“必修3”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笔者在对地理“必修3”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一)适当铺垫区域地理知识

面对学生初中地理基本知识薄弱以及“必修3”教材中相关区域背景知识缺失的现状,要较好地完成教学要求,教师要对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加以补充和进行必要的铺垫。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各版本教材必修三选择的大多是中国不同地区的案例,学生学习案例的基础主要是中国地理基础知识,因此在学习必修三第一章时就应该补充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和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基本地理特征,通过对三大自然区地理特征的了解,认识我国的区域差异,为认识我国区域生态环境的形成背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形成原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例如铺垫好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特征为“干旱”,学生对后面“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出现的自然原因就能做到心中有数;铺垫好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和地形特征,对后面“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存在优劣势分析就能够顺理成章;铺垫好我国各个自然区的资源知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资源跨地区调配的背景和条件就能很好地理解。 (二)挖掘教材内容进行模块联系

必修3是在必修1和必修2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中隐含了大量的必修1和必修2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例如必修3中的荒漠化形成原因、流域综合治理的背景等知识与必修1中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密切相关,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必修2中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知识密切相关,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工业化、产业转移与必修2中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密切相关,区域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必修2中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在必修3的教学过程中复习相关的地理原理既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复习了学过的知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喜悦的情绪。 (三)正确对待和使用教材案例

2

综观“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各条标准,基本都要求“以??为例,分析??”来进行范例教学。在面对各种版本教材和不同案例时,教师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各种教材中的所有案例拿出来进行教学。在教材的处理上,教师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要全盘抛弃。因为,教材提供的案例,毕竟比教师自己开发的案例要典型得多,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通过对课本案例的分析研究,使学生学到一套研究区域地理的方法,然后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其他区域,去分析、解决该区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新课程要求老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熟悉四个版本的教材,汲取各家之长,在充分利用所用版本教材案例的同时,选用其他版本教材的优秀案例进行替换和补充。例如关于产业转移,人教版以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为例,系统地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我们在学习产业转移时就不妨用人教版案例替换其他版本教材的相关案例,再用所学原理认识珠三角产业向外转移,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原因和影响。 (四)重在掌握案例反映的原理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只是手段和载体,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案例,总结归纳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归纳,学会学习相同或相似类型知识的基本方法。新课标不同版本教材使用的案例不同,同样的案例分析角度和呈现形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课本上的案例并非是唯一的,其所表述的地理事实本身也并不需要学生原原本本的识记。为体现考试的公平性,考试一般不会是教材案例的重现,不会考查案例有关的初中区域地理知识,考试常采用新的案例,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来解决新的问题。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注重从分析案例的方法和抽取地理原理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 (五)根据课标进行合理的取舍

必修三教材特别是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部分在呈现方式和内容详略上差异较大。教学时要认真研究课标,仔细阅读课程标准解读,综合各版本教材对共性知识进行重点掌握,对各版本教材中个性化的内容和表述只作一般了解甚至舍取。 参考文献:

1. 陈澄、樊杰主编.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11 2. 张朝飞. 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教学策略初探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0年第8期 3. 陆文博 基于模块联系的高中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 2012年第15期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sj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