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船舶机仓自动控制实例第二节 燃油黏度控制系统166

更新时间:2024-05-30 09: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点1 NAKAKITA型控制系统包括“柴油-重油”自动转换和温度程序控制两套装

置。可见,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是采用温度程序控制和黏度定值控制的综合控制方案。

在NAKAKITA型控制系统中,增加了温度程序控制,这就避免了在油温较低的情况下,采用黏度控制会使油温升高过快的现象,从而可改善喷油设备的工作条件。“柴油-重油”自动转换可使在油温较低的情况下,燃油系统用柴油工作,这既能保证良好的雾化质量,又能用柴油冲洗用过重油的管路,保证控制系统和喷油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测粘计的作用是燃油黏度成比例的转换成毛细管两端的压差信号。该压差信号送至差压变送器,由差压变送器转换为标准的气压信号,用作显示和黏度调节器的测量输入信号。 要使系统投入工作,先要合上电源主开关SW,电源指示灯PL亮;再把温度“上升-下降”设定开关转到所要设定的挡位上,如转到1挡。然后把“柴油-重油”转换开关转至重油位,即开关由D断开合于H。

考点2 温度程序调节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黏度调节器完全相同,只是多了

一套温度程序设定装置。同时,该调节器是采用正作用式的。

温度程序设定装置是在给定指针上加装一个驱动杆,小齿轮转动扇形轮时,驱动杆与给定指针一起转动、驱动杆上装有上、下限温度开关,两个开关状态由开关杆控制。

在燃油系统投入工作前,由于油温较低并处于下限值,这时若把“柴油一重油”转换开关转至“重油”位置,当系统投入运行时,仍用柴油运行工作,并在温度程序调节器的控制下油温逐渐升高。当柴油温度达到中间温度值 (如70℃,可调)时,三通电磁阀动作并推动三通活塞阀,自动进行柴油到重油的转换,系统开始用重油工作。

上、下限温度的设定可通过改变上、下限温度设定器的位置来进行调整。

考点3 系统的控制电路如图4-2-1所示。它能实现“柴油-重油”的自动转换及燃

油温度程序控制与黏度定值控制的自动转换。要使系统投入工作,先要合上电源主开关SW,电源指示灯PL亮;再把温度“上升-下降”设定开关转到所要设定的挡位上,如转到1挡。然后把“柴油-重油”转换开关转至重油位,即开关由D断开合于H。现在,柴油油温从下限值开始以1℃/min的速度上升。温度程序调节器的驱动杆和给定指针逐渐向温度增高的方向转动。当柴油温度上升到中间温度时,可调凸轮把中间温度限位开关触头压下,三通电磁阀上位通,三通活塞阀的活塞上部空间通气源,把活塞压到下位,这时燃油系统自动从用柴油转换到用重油。如果在10~20 s内完成柴油到重油的转换,三通活塞处于下位,其位置检测开关DL触头从左面的3、4断开合于右面的1、2,而HL会从右面的1、2断开合于左面的3、4。继电器RY-OC断电,相应的指示灯灭 (图中未画出),表示柴油到重油的转换已经完成。时间继电器TL-2延时时间是10~20 s,继电器通电10~20 s后,[CM(46)其常闭触头TL-2断开,继电器MV-10、MV-lS均断电,相当于SV1和SV2都断电,三通电磁阀保持上位通,燃油系统保持用重油。如果在继电器TL-2延时时间之内没有完成三通活塞阀从上位到下位的转换 (如活塞或活塞杆卡牢在上位),位置开关HL仍合在右边的1、2,因TL-2常开触头已经延时闭合,使继电器AX-2通电,其常闭触头AX-2断开,继电器RH断电,它的所有常开触头均断开,电机SM1

和SM2均停转,柴油温度给定值不再上升,对柴油进行中间温度的定值控制,控制系统发出声光报警。如果在继电器TL-2通电计时时间之内,三通活塞阀完成了从上位到下位的转换,因开关HL已从右边的1、2断开,继电器AX-2是不会通电的,则重油温度仍以1℃/min的速度上升。

当重油温度达到上限值时,开关杆与温度上限设定器相碰,上、下限温度开关LLS和ULS的触头均从左边断开合于右边。这时,继电器RH和RL均断电,电机SM1和SM2都断电停转,重油温度不再升高,即由油温的程序控制转换为对重油上限温度的定值控制。由于ULS触头合于右边,使定时器T1通电。它的延时时间可在0~60 min范围调整。当T1计时时间一到,其常开触头T1闭合,继电器MV-20通电 (MV-2S保持断电)。气源电磁阀上位通,黏度调节器接通气源而投入工作。把差压变送器送来的与燃油黏度成比例的测量信号,同黏度给定值相比较得到偏差信号,经黏度调节器的PID作用输出一个控制信号,送至“温度-黏度”控制选择阀。由于黏度调节器输出信号大于温度调节器的输出信号,故选择输出黏度调节器送来的信号至蒸汽调节阀,对重油黏度进行定值控制,即完成了对重油温度的定值控制到对重油进行黏度定值控制的转换。定时器T1常开触头的闭合,还使时间继电器TL-3通电,它的常开开触头延时2~3 s闭合。该触头闭合后,一方面使AX-4A继电器通电并自保;另一方面使继电器RY-V通电,相应指示灯亮,表示系统正在对重油进行黏度控制。继电器AX-4A通电后,其常闭触头AX-4A/B断开,定时器T1断电回零,常开触头T1断开。继电器MV-20和MV-2S断电,黏度调节器保持接通气源的原状态不变。继电器TL-3断电,但因AX-4A继电器已通电自保,故定时器T1不会重新通电计时,到此,系统投入工作的各项动作已全部完成,即为船舶在海上正常航行期间。

若需系统停止工作 (如船舶要靠码头),只要把“柴油一重油”转换开关转至“柴油”位置,使开关从H断开合于D即可。

当燃油温度下降到下限值时,开关杆与下限温度设定器相碰,上、下限温度开关ULS和LLS的触头均从右边断开合于左面,继电器RH和RL都断电,电机SM1和SM2断电停转。继电器AX-3通电,其常闭触头AX-3断开,停止测黏计和黏度显示仪表的工作。到此控制系统又恢复到投入工作前的初始状态。拉下电源主开关SW,就切除了控制系统的工作。

考点4 本系统的黏度和温度调节器都是气动仪表,有关的气动仪表的日常管

理要求、特点、应注意的事项及其常见故障前面已有叙述,不再赘述。在此要特别指出的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要按一下装在横节流孔上的通针,对横节流孔进行一次冲洗,以免被污物堵赛,如果横节流孔旁没有装通针,应把它拆下来用溶剂进行清洗。在装配前,要用压缩空气吹干。

测黏计马达滚珠轴承每年清洁一次,并重新灌注润滑脂。齿轮箱每年要检查和清洗一次,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添加新齿轮油至正常油位。

另外本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是,当系统停用一段时间再次启用时,执行机构的调节阀刚开始不动作,势必导致被控参数暂时失控。在这种情况下,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大幅度的改变给定值,使调节器的输出增大,一旦调节阀动作后,立即将给定值调回到正常值即可。

考点5 VISCOCHIEF 燃油黏度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 EVT-10C 黏度传感器、

PT100 温度传感器、VCU-160 控制器、 SHS 蒸汽加热装置和 EHS 电加热装置等部分组成。

黏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燃油加热器出口燃油的黏度和温度,两者将黏度和温度值按比例转换成标准电流和电压信号送到控制器。VCU-160 型控制器是一种具有比例积分控制规律的全自动控制装置,可以对燃油黏度或温度进行定值控制,有柴油温度定值控制和重油黏度定值控制两种操作方式。系统既可以遥控,又可以进行现场自动控制,必要时经转换也可手动控制。用数码显示器可以同时显示系统中燃油的黏度和温度值,另外也可显示参数设定值和故障种类。VISCOCHIEF 黏度自动控制系统与常规的黏度控制系统相比较,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VISCOCHIEF 黏度自动控制系统利用改进后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敏感性好,即对温度的变化响应速度快,单片机黏度传感器测量精度高,同时又采用了黏度和温度控制回路新方案,使用中不需参数整定,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控制精度,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黏度传感器采用新的结构以后,没有运动部件(只有振动杆件),可在全流量下测量,不易堵塞,结构紧凑,重量轻,在主机燃用劣质高黏度燃油情况下仍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3)由于该黏度控制系统采用了单片机,因此,它具有完善的自检、控制、显示、多种故障报警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很多功能设置的改变是靠改变控制系统的某些参数来实现的,这就使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并具有与上位机进行通讯的功能,是船舶动力装置实现分布式集中监控的必要条件之一。

考点6 1.EVT-10C 黏度传感器

(1)测黏计:测黏计是燃油黏度的测量装置,它把燃油黏度的变化转换成为感应电动势的变化量送到单片机变送器。 (2)单片机变送器:黏度传感器内的单片机变送器采用 Intel 公司 MCS-51 系列单片机 80C31 组成单片微型计算机变送系统,它把测量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数据放大后送入精密电压一频率转换器 LM231 ,它输出的脉冲信号频率与输入电压严格成比例,实际上LM231 是起模数转换器的作用。该脉冲信号送到

80C31内部定时器 T0,记录单位时间脉冲数,该数值就反映了燃油黏度的实际值。为了防止振动、温度、流量、压力、流速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软件上采取了数字滤波等抗干扰措施,并进行数值标定。80C31 再把表示黏度值的数字量送入AD7543BD 数模转换器转换成电压模拟量,经电压电流变换电路转换成标准4~20 mA 电流输出,其对应的黏度测量范围是 0~50 cSt。 2.PT100 温度传感器

PT100 是一种热电阻式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是利用金属材料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在检测范围内它们之间保持良好线性关系的特性制造的。PT 100 温度传感器在结构上与以往使用的温度传感器有所不同,检测元件直接插入被检测介质中,不用壳体防护,以避免热电阻与壳体之间的空气影响传热速度。这种改进后的温度传感器的热惯性很小,能及时感受温度的变化。

考点7 VCU-160 黏度控制器用单片机8031 可以同时监视、控制、显示燃油温

度和黏度,它主要由 PI 温度调节器和 PI 黏度调节器组成。控制和显示所用的输入信号来自于 EVT-10C 黏度传感器和 PT100 温度传感器,输出控制信号到蒸汽加热装置的蒸汽调节阀或电加热装置的接触器。可以对 DO(柴油)进行温度定值控制,对HFO(重油)进行温度或黏度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有升温速率的程序和降温黏度定值控制,另外设有手动控制蒸汽调节阀调节方式。在各种工作方式下均有温度和黏度显示。

当把控制方式选择开关从停止转到 DO 位置(温度控制)时,开始对柴油进行加热,温度升高的速率是按事先设定的规律进行程序控制的,当温度达到设定的 DO 定值控制温度以下3℃之内时,加温过程的程序控制结束,自动转入温度定值控制,此时黏度警报被自动关掉。

图 4-2-2 粘度控制过程曲线

当把控制方式选择开关从停止或柴油位置转到 HFO 位置(黏度控制)时,升温过程与 DO 工作方式升温过程相同,只是当温度达到 HFO 设定温度以下3℃ 之内时,自动转入黏度定值控制,同时闪亮的 DO 工作指示灯灭,HFO 工作指示灯亮。工作状态稳定后,改为对 HFO 进行温度或黏度的定值控制。当黏度被控制到给定值与测量值的绝对偏差在 0.5 cSt 以内时,温度调节器开始以黏度设定值所对应的当时温度值作为温度给定值,对 HFO 进行温度定值控制,只要黏度保持绝对偏差在 0.5 cSt 以内,温度调节器就一直输出控制信号,使系统温度保持在当时温度上。当黏度绝对偏差值超过 0.5 cSt 时,黏度调节器开始工作,使其恢复到绝对偏差在 0.5 cSt 以内时,温度调节器又以此时黏度所对应

的温度为给定值进行温度定值控制。定值控制用的比例积分作用规律和程序控制功能均由软件程序来完成。控制过程曲线如图4-2-2所示。从曲线上可看出,某燃油黏度的给定值为 12 cSt,当燃油实际黏度达 12 cSt 时的温度是 130℃,根据前面所述可知,这时应为温度定值控制。随着主机用油品种或油质的变化,在时间 T1 时燃油实际黏度已变化到 12.5 cSt,黏度偏差已达 0.5 cSt,黏度调节器开始工作,执行机构改为按黏度调节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动作,使黏度逐渐向给定值方向恢复。当时间刚过 T2时,实际黏度已回到 12.5 cSt 以下,这时的燃油温度为 134℃,温度调节器又以 134℃ 为温度给定值进行温度定值控制。此后,只要实际黏度值与给定值的绝对偏差不超过 0.5 cSt,就一直保持在这个温度上的温度定值控制,若绝对偏差超过 0.5 cSt,调节器将重复上述动作过程。当把控制方式开关从重油位置转到柴油位置时,系统将连续工作在柴油黏度定值控制方式,控制器通过减小对燃油的加热强度来保持黏度值,当温度下降到柴油温度设定值时,温度调节器自动开始温度控制。 在本系统中,采用黏度或温度定值控制是基于同一燃油温度的变化要比黏度的变化灵敏这一事实,特别是在温度传感器经改进后,检测温度很敏感的情况下,可大大提高系统的灵敏性,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同时,两种定值控制可以互为备用,从而也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控制板电路:

VCU-160 控制器的电路是制作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的。这块控制板装在主控制箱中,它由输入端输入黏度控制系统中各种模拟量和开关量信号,经 8031 单片机处理后,由输出端输出各种控制、显示和报警信号。这块电路板实际电路较为复杂,为了便于讲清它的工作原理,我们对该电路板的实际电路作了适当的简化,简化后的电路如图 4-2-3所示。

(1)模拟量输入电路控制和显示等所用的输入信号来自 EVT-10C 黏度传感器和PT100 温度传感器的模拟量。它们分别是毫安电流和毫伏电压信号,经各自数据放大器 A1和A2放大后送入8 位多路转换开关 DG 508 。多路转换开关的作用是在某一时刻只能选择一个通道的信号输入,这一功能是由多路转换开关内地址译码器实现的。从图中可见,该地址来自可编程并行接口 8255。

8255选端口的地址线A0和 A1这两个输入信号与 和输入信号一起,用来选择三个口或控制字寄存器。这两条线通常接至地址总线的最低两位( P0.1和 P0.0):P0.1 和 P0.0为 00 选定 PA 口;P0.1 和 P0.0为 01 选定 PB 口;P0.1 和 P0.0为 10 选定 PC 口; P0.1 和 P0.0为 11 选定控制字寄存器端口。从图 4-2-3 可见 8031P0口的P0.0 和P0.1两引脚是通过锁存器 LS373 与其口选地址相连的。 8031P2口的 P2.3~P2.6 通过 LS139 地址译码器接到片选端。 LS139 为双2线-4地址译码器,当P2.3 和 P2.4输出为 00 时,输出端12 为低电平,这一信号直接送 8255 接口片选端CS,此时接口 8255 被选通。地址译码器的另一组译码 4 用于选通外部存储器。 8255 的 PA 口主要用于选择输入通道和输出控制信号,PB、PC口被用于8031 数据总线( P0口)和数码显示器及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连接。由上述可知,8031 可以通过数据总线,经 8255 的 PA 口选择 DG508 的一路输入接通。被选通的一路送入精密电压一频率转换器 LM331,它的输出是频率,即与所加输入电压严格成正比的一串脉冲信号,然后送入 8031 的定时器/计数器,8031 将脉冲信号转换成对应的温度或黏度值,为控制和显示所用。 (2)开关量输入电路

VCU-160 控制器除有模拟量输入外,还有像工作方式选择、调节阀限位开关等开关量输入。从图4-2-3中可知,根据开关量的用途不同分成三种不同的方式输入。

控制方式的选择开关量是通过电压比较器 LM 339 送入8031。在图4-2-3中,X6:4端为手动控制方式输入端; X6:5端为重油工作方式; X6:6端为柴油工作方式输入端。从图中可知,它们均接到各自比较器的同相端。例如:当工作方式选择开关转到 DO 位置时,对应的X6:6端与 20 V 电源接通,LS339 中电压比较器 A3 立即翻转为输出高电平状态,当8031查询到开关量输入状态时,就会发现 P1口的 P1.0端为高电平,即外部选择为 DO 工作方式,8031 自动转入 DO 工作方式。其他工作方式类同,在此不再赘述。

调节阀限位开关通过输入端 X6:3和 X3:2 经光电耦合器 SFH 610 与 8031 相连。当调节阀开、关动作到极限位置时,对应的极限开关闭合,使与之对应的光电耦合器的光电隔离管导通,输出端输出低电平,8031 在工作中查询时,可检测到各开关工作状态,从而给出相应的控制输出。

作为参数整定和功能选择用的带有机械防抖按钮开关(见图 4-2-3 的左侧)直接连到 8031 的 P1口。按钮 PB1是功能选择按钮,用于找到要调整的对应参数。PB2和 PB3分别是增加和减少设定参数值按钮。另外,当“增加”和“减少”两个按钮同时压下时,参数将返回到原设定值。 (3)输出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主要是控制 SHS 蒸汽加热装置的调节阀或 EHS 电加热装置的接触器,以达到控制燃油温度或黏度的目的。在本黏度控制系统中可以采用 SHS 蒸汽加热装置,也可选用EHS 电加热装置或两者被结合起来使用。在三种不同配置

中,除只选用 EHS 电加热装置时没有手动控制方式外均有DO、FO 和手动三种工作方式。采用 SHS 蒸汽加热装置时比例积分调节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蒸汽调节阀,以保持系统设定的温度或黏度,而在 EHS 电加热装置和 SHS 蒸汽加热装置同时被采用时,系统刚投入使用期间用 SHS 蒸汽加热装置,由增加或减少信号控制蒸汽调节阀。当来自EVT-10C 黏度传感器的信号指示系统需要更高温度且蒸汽调节阀已全开时,VCU-160 控制器输出控制信息使 EHS 电加热装置投入工作,以继续保持系统运行在设定的参数上。当加热功率需要减少时,首先减少电加热功率直至零后,如需再降低加热功率则自动关小蒸汽调节阀。

VCU-160 控制器中的 8031 根据黏度或温度设定值其对应的实际测量值偏差,按比例积分作用规律输出控制信号,并转换成一系列脉冲信号,经 8255 接口(PA0~PA3)和 ULN2803(1)驱动器及光电隔离器 MOC3031,去控制双向晶闸管 T2800D 的导通角,也就是控制驱动执行机构的何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蒸汽调节阀开、关或控制电加热装置的接触器控制燃油加热量,从而达到维持系统温度或黏度恒定的目的。 (4)报警电路

VISCOCHIEF 黏度控制系统具有多种故障和参数越限报警功能,如:电源、PT100信号、 EVT-10C信号、高温、低温、高黏、低黏等。当 8031 在检测或查询过程中发现故障时,通过 8255 接口PB0、PC3输出报警信号,经单稳态触发器 LS122 转换成脉冲信号,经三极管放大电路驱动继电器X,使报警灯发出闪光信号和警报器发出断续声响报警。

考点8 1)在系统投入工作之前,要先检查燃油和加热系统有没有漏泄或损坏

的情况,各阀件是否开关正确。把控制方式选择开关打到 OFF 位置,合上主电源(此时警报器将持续响10s ,并且数码显示器上同时显示“OFF”)。观察比较实际测量值与设定值有无异常情况。一切正常后,起动低压燃油泵,然后根据燃油系统具体配置情况将控制方式开关转到 DO 或 HFO 位置进行温度或黏度定值控制。这时数码显示器上将显示出燃油温度和黏度的实际测量值,系统正式投入调节控制工作。

2)EVT-10C 黏度传感器的工作情况,可通过设在传感器上的电子元件箱内上边一块印刷线路板上两个发光二极管( H1和H2 )的状态来检查。工作状态表示细节参见表 4-2-1。在拆检黏度传感器时,注意不要碰撞或弄弯振动杆,否则将影响黏度值的准确测量。

3)为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在检修时必须关掉电源。

4)在系统新安装后或工作条件改变时,要对系统运行的参数进行重新设定和修改,以适应新工作环境的需要,其具体设定和修改方法请参看有关说明书。

4-2-1 工作状态表示

D1. 在NAKAKITA型燃油温度程序调节器中,其油温的下限和上限值分别为30℃和

130℃,要把温度“上升-下降”速度设定开关设定在“5”挡上,其温度程序时间是( ),若温度设定电机SM1损坏,则所需时间为( )。 A.40min,100min B.67min,100min C.67min,40min D.25min,40min

一.在NAKAKITA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当燃油温度下降到下限温度以下时,系统

进行( )。

A.自动停止测粘计工作

B.黏度控制转换至温度控制 C.重油切换成柴油

D.温度不再下降,发声光报警信号

C3. 在NAKAKITA型黏度控制系统中,其正确的说法是( )。

①把D-H开关转至H位就用重油;②温度上升到中间时进行柴油到重油转换;③三通活塞阀卡在上位,油温保持中间温度不变;④三通活塞阀卡在下位,系统投入工作即用重油⑤电磁阀MV-20线圈断路,不能进行柴-重油转换;⑥黏度调节器只有接通气源才能工作 A.①②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

D4. NAKAKITA型燃油控制系统在什么情况下温度程序设定电机SM1和SM2停转。

①燃油温度低于中间温度;②燃油温度下降到下限温度;③燃油温度高于中间温

A.SV1、SV2均断电,下位通,通大气 B.SV1通电,SV2断电,下位通,通大气 C.SV1断电,SV2通电,上位通,通气源 D.SV1通电,SV2断电,上位通,通气源

D36.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温度程序调节器的输出控制调节阀的

条件是( )。

A.黏度调节器接通气源时 B.油温达到上限温度后 C.燃油黏度略小于给定值 D.黏度调节器未接通气源时

B37. 要调整NAKAKITA型燃油控制系统中的温度控制与黏度控制切换温度,可调

整( )。

A.温度上升-下降设定开关位置 B.上限温度设定开关位置 C.下限温度设定开关位置 D.可调凸轮位置

D38. 对于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三通阀的工作特点,其错误的提法是

( )。

A.SV2通电三通阀保持一个状态,SV1通电为另一个状态 B.SV1和SV2不能同时通电

C.SV1和SV2均断电,电磁阀保持断电前状态 D.SV1和SV2不能同时断电

D39. 在NAKAKITA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系统投入使用后,进行重油程序加温时,

将转换开关转至D位后,系统的状态为( )。 A.重油定值控制 B.重油程序加温

C.重油程序降温至下限值 D.重转柴程序降温至下限值

A40. 在NAKAKITA型温度程序调节器上,要把温度“上升-下降”速度设定开关设定

在“1”挡上,则系统投入工作时,油温上升速度为( )。 A.1℃/min B.1.5℃/min C.2.5℃/min D.4℃/min

D41. 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对重油进行黏度定值控制的时刻为( )。

A.完成柴油转换到重油时 B.重油温度达到上限温度时 C.测粘计投入工作时

D.定时器计时时间到时

C42.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当黏度调节器PB调得过大,会使( )。

A.气关式调节阀不能稳定工作

B.温度定值向黏度定值控制转换速度加快 C.始终为重油上限温度定值控制

D.温度定值黏度定值控制转换速度减慢

C43. 在NAKAKITA型温度程序调节器上,要把温度“上升-下降”速度设定开关设定

在“3”挡上,系统投入运行时,电机SM1和SM2转动方向为( )。 A.正转,正转 B.反转,正转 C.停转,正转 D.正转,停转

A44.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把调节器上的微分阀全关,当柴油机

负荷增大时,其调节器上的黑色指针动作过程为( )。 A.绕红色指针等幅振荡

B.振荡多次,稳态时读数高于给定值 C.振荡多次,稳态时读数低于给定值 D.无波动地达到稳态,黑、红指针重合

D45. 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包括( )。

A.油温的定值控制 B.油温的开关控制

C.燃油黏度的程序控制 D.油温的程序控制

C46.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设比例波纹管、积分波纹管、微分气

室及调节器的输出分别为PP、Pi、Pd及P出,在稳态时( )。 A.P出>PP,Pi<Pd B.P出=Pi,Pd> PP C.P出=PP=Pi=Pd D.P出=Pd,Pi>PP

B47.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控制对象是( ),系统输出量是( )。 A.柴油主机,燃油温度 B.燃油加热器,燃油黏度 C.柴油主机,燃油黏度 D.燃油加热器,蒸汽流量

D48.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控制选择阀的作用是( )。

A.输出柴油-重油转换信号 B.输出温度控制信号

C.输出黏度控制信号

D.输出温度和黏度控制信号中大的信号

D49.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测量单元包括( )。

A.测粘计

B.差压变送器 C.温度变送器 D.A+B+C

C50.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温度调节器是属于( )。

A.PI调节器,正作用式 B.PI调节器,反作用式 C.PID调节器,正作用式 D.PID调节器,反作用式

C51. 在NAKAKITA型燃油温度程序控制系统中,系统投入工作后,调节器的输出

逐渐( ),调节阀的开度逐渐( )。 A.增大,开大 B.增大,关小 C.减小,开大 D.减小,关小

B52. NAKAKITA型气动调节器用于黏度控制系统中,受到扰动后黏度值长时间波

动,应当( )。 A.增大PB B.增大Ti C.减小PB D.减小Td

B53. 对NAKAKITA型黏度控制系统正确的认识是( )。 ①加热器是温度程序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②加热器是黏度定值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③测黏计是黏度定值控制系统的测量单元;④差压变送器是温度程序控制系统的变送单元;⑤蒸汽调节阀是温度程序控制系统的执行单元;⑥蒸汽调节阀是黏度定值控制系统的执行单元。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B54. NAKAKITA型黏度自动控制系统采用主要包括( )在内的控制方案。

A.温度定值控制 B.温度程序控制 C.黏度程序控制 D.A+C

D55. 在NAKAKITA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蒸汽调节阀采用( ),黏度调节器采用

( ),温度调节器采用( )。 A.气开式,正作用,反作用 B.气开式,反作用,正作用 C.气关式,正作用,反作用 D.气关式,反作用,正作用

B56. 在NAKAKITA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若测量值减小,则( )。

A.弹簧管收缩,调节器输出减小 B.弹簧管收缩,调节器输出增大 C.弹簧管张开,调节器输出减小 D.弹簧管张开,调节器输出增大

D57. NAKAKITA型黏度控制系统,与其匹配的调节器和调节阀是( )。

A.正作用,气开式 B.正作用,气关式 C.反作用,气开式 D.反作用,气关式

A58. 若将NAKAKITA调节器的积分阀关闭,则当主机负荷增加时,系统过渡过程

结束后,黑色指针( )。

A.停在比红针指示值大的值上 B.停在比红针指示值小的值上 C.和红色指示针重合 D.停在最小值上

C59. 对测粘计的错误概念是( )。

A.流经毛细管的油流为层流状态 B.流经毛细管的油量不变

C.毛细管的内径与气动仪表的一样细

D.流经毛细管的油量是供油量的一小部分

B60. 在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以燃油黏度为被控量,而不用温度为被控量的原

因是( )。

A.蒸汽调节阀需要黏度信号控制

B.温度相同,不同品种燃油黏度不同 C.温度传感器精度太低 D.温度传感器结构太复杂

D61. 在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错误地把正、反作用切换装置转换成正作用式,

则控制系统将成为( ),蒸汽调节阀开度为( )。 A.负反馈系统,绕原开度振荡 B.正反馈系统,绕原开度振荡

C.负反馈系统,全开或全关 D.正反馈系统,全开或全关

C62.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温度调节器是属于( )。

A.PI程序调节器

B.PI随动控制调节器 C.PID程序控制调节器 D.PID定值控制调节器

C63.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若顺时针转动温度程序调节器驱动杆

上的凸轮,则( )。 A.下限油温升高 B.上限油温降低

C.柴油-重油转换温度降低 D.中间温度升高

B64. 在NAKAKITA型黏度控制系统中,若控制黏度控制系统气源的MV-20线圈烧

毁,系统的故障现象为( )。 A.一直以中间温度进行定值控制 B.一直以上限温度进行定值控制 C.重油黏度不断增加

D.继续对重油进行程序加温

B65.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若把温度上升-下降选择开关设定在“5”

挡上,在切除系统工作时,电机SM1和SM2转动方向为( )。 A.SM1和SM2均正转 B.SM1和SM2均反转 C.SM1和SM2均停转 D.SM1停转,SM2反转

D66.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为改变柴油-重油转换的油温值,应调

整( )。

A.油温上限值

B.定时器的延时时间 C.油温下限值

D.驱动杆上的凸轮位置

D67. 在设备允许的情况下,为节约轻油,应把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

的温度上升-下降设定开关置于( )档,此时温升速度为( )。 A.1,1.5℃/min B.2,2.5℃/min C.3,2.5℃/min D.5,4℃/min

D.程序控制

D100. 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的温度控制采用的是( )控制方式。

A.定值控制 B.随动控制 C.程序控制 D.A+C

D101.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控制对象可以是( )。

A.蒸汽燃油加热器

B.蒸汽燃油加热器+电动燃油加热器 C.电动燃油加热器 D.以上三种方案均可

C102. VISCOCHIEF型黏度控制系统中的黏度传感器不包括( )。

A.振动杆 B.微处理器 C.毛细管 D.电磁线圈

A103.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EVT-10C黏度传感器中的测黏计把

( )。

A.燃油黏度的变化转变为感应电动势的变化 B.燃油黏度的变化转变为电流的变化

C.燃油温度的变化转变为感应电动势的变化 D.燃油温度的变化转变为电流的变化

C104.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若黏度设定值为12cSt,且在某一

时刻其黏度测量值为12cSt,温度测量值为1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换油之前,系统将一直以12cSt作为设定值进行黏度定值控制 B.在换油之前,系统将一直以130℃作为设定值进行温度定值控制

C.在换油之前,系统将以12cSt作为设定值进行黏度定值控制或以某一不定温度作为设定值进行温度定值控制

D.在换油之前,系统将以12cSt作为设定值进行黏度定值控制或以150℃作为设定值进行温度定值控制

C105. 对于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如果在主机负荷发生变化时,实际

黏度要经过长时间波动后才能与设定黏度一致,则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在左侧数码显示器中调出比例带代码,并减少右侧数码显示器中的相应数值 B.在左侧数码显示器中调出比例带代码,并增加右侧数码显示器中的相应数值 C.在左侧数码显示器中调出积分时间代码,并增加右侧数码显示器中的相应数值

D.在左侧数码显示器中调出积分时间代码,并减少右侧数码显示器中的相应数值

D106. 对于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如果在稳定状态下实际黏度总是与

设定黏度不一致,则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在左侧数码显示器中调出比例带代码,并减少右侧数码显示器中的相应数值 B.在左侧数码显示器中调出比例带代码,并增加右侧数码显示器中的相应数值 C.在左侧数码显示器中调出积分时间代码,并增加右侧数码显示器中的相应数值

D.在左侧数码显示器中调出积分时间代码,并减少右侧数码显示器中的相应数值

A107. 对于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当处在手动操作状态时,黏度控制

器面板上右侧三位数码显示器显示的内容是( )。 A.蒸汽调节阀阀门开度 B.黏度设定值 C.黏度实际值 D.操作模式指示

D108. 对于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当处在手动操作状态时,若要改变

燃油温度,则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在机旁手动调节蒸汽阀门开度

B.在黏度控制器面板上改变温度设定值 C.在黏度控制器面板上改变黏度设定值 D.在黏度控制器面板上调节蒸汽阀门开度

B109. 对于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从全速航行到停泊后完车,在下列

选项中,所经历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①关闭控制器电源②将选择开关由“DO”位置打到“OFF”位置③将选择开关由“OFF”位置打到“HFO”位置④将选择开关由“DO”位置打到“HFO”位置⑤将选择开关由“HFO”位置打到“OFF”位置⑥将选择开关由“HFO”位置打到“DO”位置 A.⑤→①→④ B.⑥→②→① C.⑤→③→① D.②→③→①

C110. 对于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从备车到定速航行,在下列选项中,

所经历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①开启控制器电源②将选择开关由“OFF”位置打到“DO”位置③将选择开关由“OFF”位置打到“HFO”位置④将选择开关由“DO”位置打到“HFO”位置⑤将选择开关由“HFO”位置打到“OFF”位置⑥将选择开关由“HFO”位置打到“DO”位置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①→②→④ D.②→③→①

A111.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打开黏度控制器电源时,通常情况

下,黏度控制器上选择开关的状态是( )。 A.处在“OFF”位置 B.处在“DO”位置 C.处在“HFO”位置

D.与选择开关的状态无关

B112.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若黏度设定值为11cSt,允许的黏度

偏差为±0.5cSt,则进行黏度定值控制的条件是( )。 A.黏度测量值>10.5cSt

B.黏度测量值<10.5cSt或黏度测量值>11.5cSt C.10.5<黏度测量值<11.5cSt D.黏度测量值<11.5cSt

B113.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温度控制和黏度控制采用的作用规

律分别是( )规律和( )规律。 A.比例作用,比例积分作用

B.比例积分作用,比例积分作用 C.比例积分作用,比例微分作用 D.比例积分作用,比例作用

D114.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在使用重油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温度是变化的,黏度是不变的 B.温度是不变的,黏度是变化的 C.温度和黏度都是不变的 D.温度和黏度都是变化的

A115.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对轻油(DO)的控制方式包括( )。

A.温度程序控制和温度定值控制 B.温度程序控制和黏度定值控制 C.温度定值控制和黏度定值控制 D.温度程序控制和黏度定值控制

B116.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若黏度设定值为12cSt,允许的黏度

偏差为±0.5cSt,则进行黏度定值控制的条件是( )。 A.黏度测量值>11.5cSt

B.黏度测量值<11.5cSt或黏度测量值>12.5cSt C.11.5<黏度测量值<12.5cSt D.黏度测量值<12.5cSt

D117.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若黏度设定值为12cSt,允许的黏

度偏差为±0.5cSt,则进行温度定值控制的条件是( )。 A.黏度测量值>12.5cSt

B.黏度测量值<12.5cSt C.黏度测量值=12.5cSt

D.11.5<黏度测量值<12.5cSt

A118.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若将控制方式选择开关从重油

(HFO)位置打到轻油(DO)位置,则系统首先进入的控制方式为( )。 A.黏度定值控制 B.黏度程序控制 C.温度定值控制 D.温度程序控制

D119.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对重油(HFO)进行黏度定值控制

的条件是( )。

A.将控制方式选择开关由切除(OFF)位置打到重油(HFO)位置

B.将控制方式选择开关打到重油(HFO)位置,并且程序升温达到重油(HFO)设定温度以下3℃之内

C.黏度偏差在温度定值控制作用下超过了规定的大小 D.B+C

C120.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对重油(HFO)进行温度定值控制

的条件是( )。

A.将控制方式选择开关由切除(OFF)位置打到重油(HFO)位置

B.将控制方式选择开关由切除(OFF)位置打到重油(HFO)位置,并且程序升温达到重油(HFO)设定温度以下3℃之内 C.黏度偏差被控制到规定的误差以内

D.将控制方式选择开关由轻油(DO)位置打到重油(HFO)位置

B121.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开始对轻油(DO)进行温度定值控

制的条件是( )。

A.将控制方式选择开关由切除(OFF)位置打到轻油(DO)位置

B.将控制方式选择开关由切除(OFF)位置打到轻油(DO)位置,并且程序升温达到轻油(DO)定值控制设定温度以下3℃之内

C.将控制方式选择开关由切除(OFF)位置打到重油(HFO)位置 D.将控制方式选择开关由重油(HFO)位置打到轻油(DO)位置

B122.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程序加温结束之后,对重油(HFO)

的控制方式为( )。 A.温度定值控制 B.黏度定值控制

C.温度定值控制或黏度定值控制 D.黏度程序控制

D123.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测量单元包括( )。

A.EVT-10C黏度传感器

B.差压变送器

C.PT100温度传感器 D.A+C

A124.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其控制电路在结构上总体包括:①

CPU②模数转换电路;③可编程并行接口电路;④数模转换电路;⑤开关量输入电路;⑥显示电路;⑦输出控制和报警电路;⑧模拟量输入电路 A.①⑤⑥⑦⑧ B.①②⑤⑥⑦ C.①③④⑥⑧ D.①②④⑦⑧

C125. 在NAKAKITA型燃油温度程序控制系统中,原设定油温上升速度为1℃/min,

现系统投入运行后,实际温度上升速度为2.5℃/min,其可能原因是( )。 A.限温度设定器位置移位

B.温度设定电机SM1和SM2都损坏

C.设定温度电机SM1或其传动装置故障 D.设定温度电机SM2或其传动装置故障

D126. 在VISCOCHIEF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的关键组成包括( )。

A.EVT-10C黏度传感器 B.VCU-160黏度控制器 C.HEATPACEHS/SHS加热器 D.A+B+C

C127.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当由温度控制自动切换到黏度控制

时,出现黏度表上测量指针大幅度振荡的现象,其原因是( )。 A.程序加温温度上升太快 B.中间温度设定太高 C.上限温度设定太低 D.定时器延时时间太短

B128.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若上次系统正常停止后再次工作时三

通活塞阀卡死,系统投入工作后,会出现( )。 A.系统不能工作

B.对柴油进行中间温度定值控制,发报警 C.对重油进行中间温度定值控制,发报警 D.对柴油进行上限温度定值控制,发报警

B129.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若中间温度开关MLS右边触头烧蚀而

不能闭合,则系统投入工作后,会出现( )。 A.对重油进行上限温度定值控制 B.对柴油进行黏度定值控制

C.对柴油进行中间温度定值控制

A158.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切除系统工作时,油温程序下降到高

于中间温度时,切断电源,则系统的状态是( )。 A.对重油进行温度定值控制

B.重油温度程序下降,但不能进行重油-柴油转换 C.立即进行重油-柴油转换 D.对重油进行黏度定值控制

C159.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其温度“上升-下降”速度设定开关设

定在“2”挡,系统投入运行后,程序加热未到上限值时,则油温不再升高,可能的原因是( )。

A.上限温度设定太高 B.中间温度设定太高 C.温度设定电机SM1故障 D.定时器因故障不能通电

D160.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投入运行后,一直用柴油工作,并对柴油

进行黏度定值控制,其可能的原因是( )。 A.三通活塞阀卡死

B.三通电磁阀MV-10线圈断路 C.温度上限开关ULS失灵 D.驱动杆上凸轮松脱

A161.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切除系统工作时,重油只能程序降温

到中间油温,进行定值控制,其可能的原因是( )。 A.三通活塞阀卡在下位 B.三通活塞阀卡在上位

C.三通电磁阀MV-10线圈断路 D.定时器T1不能通电计时

B162.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系统投入运行后,只能对重油进行上

限温度的定值控制,其可能的原因是( )。 A.三通活塞阀未转换到位 B.定时器电路故障

C.中间温度开关动作不正确

D.控制燃油切换的电磁阀MV-10线圈断路

D163.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若电磁阀MV-2S线圈断路,则在切除

系统工作时,会出现( )。 A.测粘计工作不能切除

B.温度设定电机SM1和SM2不能转动 C.重油不能转换到柴油

D.黏度调节器不能切除气源

A164.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若切除系统工作,三通活塞阀能转换

到位,但位置开关不能动作,则系统的状态为( )。 A.对柴油进行中间温度定值控制 B.对重油进行中间温度定值控制 C.系统用柴油指示灯不亮 D.重油程序降温到下限值

C165. 在NAKAKITA型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在切除系统工作时,三通活塞阀能转

换到位,但位置开关不能闭合[DL(1-2)能断开,(3-4)不能闭合],则系统状态为( )。

A.对柴油进行中间温度定值控制 B.对柴油程序降温到下限值 C.系统停止工作指示灯不亮 D.重油程序降温到下限值

A166. 在NAKAKITA型黏度控制系统中,黏度调节器不能投入工作的原因是( )。

①气源未接通;②测粘计失灵;③定时器故障;④温度上限值设定低;⑤温度调节输出信号太小;⑥差压变送器故障。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⑥ D.①②⑤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s9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