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复习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3-11-18 18: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学复习练习题

第一章 社会学:对身边熟悉世界的探索 一、填空

1、社会学研究主要功能是描述与政策评估功能、解释与理解功能、预

测功能、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功能、社会批判功能、启蒙与教育功能。

2、选择题: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科学”的观点代表者是( B ) A 斯宾塞 B 韦伯 C 福武值 D 帕森斯 E齐美尔

2、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几种观点( ABCDE ) A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科学

B 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科学 C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群体和群体生活的科学

D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制度、社会过程和社会组织的科学 E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 第二章 社会学170年的历史回顾

一、填空

1、1838年孔德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个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正式创立。 2、孔德按照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 3、涂尔干社会学的核心是社会秩序问题问题。

4、韦伯把社会行动划分为四种理想类型目的合理的行动

价值合理的行动

情感行动 传统的行动。

5、社会学在中国走过了坎坷道路,在经历了传入期(1891—1930)、建设期

(1931—1951)、中断期(1952—1978之后,1979年进入了恢复和重建时期,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6、马克思独特的社会学思想主要有两大观点社会冲突和社会革命的不可避免

性 、强调社会的经济基础

二、选择题 1、( A )将人类社会比作有生命的有机体,将进化论引入人类社会。

A 斯宾塞 B 涂尔干 C孔德 D马克思 E 韦伯

2、\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开始是( D )翻译了斯宾塞社会学的专著《社会学研究》。 A康有为. B.章太炎 C.孙本文 D. 严复 3、美国心理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B ) A 威廉.萨姆纳 B 莱斯特.沃德

C 艾尔宾.斯莫尔 D 罗伯特.埃兹拉.帕克

第三章社会学领域的主流话语 一、填空

1、默顿提出的大量社会学用语已被广泛接受,如角色丛、地位丛、显在功能

潜在功能、反功能。

2、互动论的两个流派是拟剧论和符号互动论-。其各自的代表者是戈夫曼

科恩、布鲁默。

3、霍曼斯交换原则包括几个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理性

命题

二、选择题

1、结构功能主义的大师有( BC )

A 斯宾塞 B帕森斯 C 默顿 D 达伦多夫 E 科塞

2、AGIL四功能模式是由帕森斯提出的,它包含的内容是(ABDE ) A 适应 B目标达成 C功能 D模式维持 E 整合

3、冲突论是建立在批判和反对( A )基础上的。 A 结构功能主义 B 互动论 C 交换论 D 新功能主义

4、达伦多夫认为冲突在人类社会是永远不能消除的。由于权力和权威必然引起竞争、社会冲突、社会变迁,所以( BE )就成了解释人类一切事务的关节点。 A 冲突 B 权力 C 竞争 D 变迁 E 权威 5、交换论的代表人物是( AB )

A 布劳 B、霍曼斯 C 布鲁默 D舒茨 E 库恩 四、简答题

1、简述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来源、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

结构功能论植根于19世纪初有机论,其方法论基础属于实证主义。倡导对社会事物进行严格的量化或经验研究,结构功能论又被看作是一种自然主义理论。

早期社会功能论思想:从系统的角度考察社会生活,把文化和社会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都发挥一定的功能并相互依存。

帕森斯是结构功能主义大师。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之一。在社会系统中,行

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结构单位。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1)适应;(2)目标达成;(3)整合;(4)潜在模式维系。在

社会系统中,执行这4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是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四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以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默顿是另一位结构功能主义大师,他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提出了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区分了正功能和负功能,并引入了功能选择的概念。 2.列举三个冲突论社会学家的主要思想。

(1)韦伯社会冲突思想是在阶级、冲突和社会变迁的研究分析中发展起来的,他主张社会冲突起源于权力、财富和声望的高度相关性;报酬的分配和低水平的社会流动率;弱者否认不平等合法性易于选择冲突以改变现状;分配被垄断时,社会产生紧张和愤恨。

(2)达伦多夫深受马克思的影响,他认为只有把人类社会看作为权力和权威而不断进行着斗争的竞技场才能充分理解社会。

任何社会总是处在冲突的状态中,某些人的利益和另一些人的利益总是对抗着的。冲突决不会被根除。

主要观点:冲突在人类社会中是永远不可能消除的。由于权力和权威必然引起竞争、社会冲突、社会变迁,所以,权力和权威及成了解释人类一切事务的关节点。

(3)科塞:科塞分析的出发点是:压力、强制和冲突是不可能避免的,但是他又研究这些过程的整合与适应的作用。认为冲突既有破坏性又有建设性,认为冲突是一种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维护社会的功能。科塞还提出了关于对社会整体的功能的命题。

第四章 社会 一、填空

1、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地位、角色、群体和制度。 2、从社会关系的规范化程度上可以分正式关系

非正式关系两种类型。

3、根据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社会类型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

系。4、我国七级地缘关系为国家—省—市—县(区)—乡(街道)—村(小区)—邻里

5、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从文化角度把社会分为无文字社会

有文字社会。

6、按照罗伯逊观点,社会可以按照基本生存方式分为狩猎采集社会→畜牧社会

→园艺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7、社会学从组织形式上区分社会类型,滕尼斯于1887年提出了礼俗社会、法理社

会。

8、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将社会形态概括为见此发展越来越高级的五种类型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二、名词解释:

1、社会唯名论: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验哲学的非正统派唯名论,是一种关于社会学思想性质的理论观点。

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特殊、殊相)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事物(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以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看待社会,就形成了社会唯名论。

2、社会唯实论:是与社会唯名论相反的一个观点。它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验派哲学的正统派唯识论。与唯名论相反,早期唯实论依据柏拉图的理念论,主张一般脱离个别、先于个别而存在。后期的温和唯实论则以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学说为依据,认为一般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主张一般是对事物共性(普遍性、相似性)的抽象。 3、社会地位:社会地位是指任何具有从社会角度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位置,通常是根据财富、声望、权力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多寡作出的社会排列。

4、社会角色:即社会上每一种地位都伴以为社会所期望和要求的,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

5、社会群体:群体或社会群体,是指由两个或更多人组成的,按照已经形成的和持久的方式相互频繁交往;这些人自称为某一群体的成员也一致认为是属于某群体。 6、血缘关系:是以血缘关系或生理联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 7、地缘关系:是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 8、业缘关系:是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三、选择题

1、家庭、伙伴群、邻里属于( A )

A首属群体 B直属群体 C 间接群体 D次属群体 2、下列群体中属于次属群体的有( ABE ) A 广告公司 B 学校 C 邻里 D玩伴 E 医院

3、以血缘关系联结的社会群体主要包括( BCDEF )

A 地理位置关系 B 种族 C 氏族 D宗族 E 家族 F 家庭 G 空间关系 H 广泛社会分工

四、简答题

1、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识论的区别

社会唯名论把社会看成是一群“同心的人”的集合体,是代表许多人的总和,认为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唯名论派的社会学家们确认个人行为及其细节谁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与社会唯名论相反,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2、地位与角色的区别。

人们占据地位,扮演角色。地位和角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在生活中所担任的角

色决定于他们在一定时期的社会地位。每个地位不仅只有一个相关角色,而是有一组角色;当与其他地位占有者发生关系时,这一组角色叫做角色丛。

地位—角色是与社会系统有关的行动的更高一级单位;这个单位从结构上看是地位,从功能上看则是角色。

第五章 文化 一、填空

1、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文化”是文治教化的意思;在西方“文化”一词是指农耕和

对植物的栽培。

2、文化的一般共性是创造性、历史性、继承性、阶级性、民族性;

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文化的一般特性体现在复合性、象征性、传递性、文化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3、我族中心主义是建立在对文化的误解之上的。

4、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所说的广义的文化概念一般包括以下要素哲学和其他具体科

学、宗教、艺术,语言和符号,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物质产品。

5、从层次上,文化可以区分为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 6、文化变迁的方式主要有文化传播、文化采借、文化濡化。 7、文化采借中物质文化 -先于和多于非物质文化采借。 二、名词解释:

1、我族中心主义:以自己的文化评价衡量其他文化,并认为自己的文化比其他文化优越。

2、文化相对论:是指不主观武断地用一种文化标准去衡量评判另一种文化。

4、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居于附属地位的其他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可以称之为“亚文化”。

5、文化一体化:文化的各个部分之间以及其他文化特性之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s5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