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3-09-16 03:19: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现当代文学

1、作家(整理每位作家的时期、主要作品、地位)

林白:80年代女作家,《一个人的战争》,具有自觉“个人化写作”意识的作家。

张洁:80年代女作家,早期作品均属体现“女性意识”,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无字》、《沉重的翅膀》被誉为“与生活同步”的力作。

杨绛:八九十年代作家,《干校六记》、《将饮茶》,她的文字简约含蓄,语气温婉,对历史事件多少保持适度距离,作平静审视的态度。

铁凝:80年代女作家,《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哦,香雪》,她的小说显得平实而“传统”;常以写实的笔法,写当代变革中的生活矛盾。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表现,与对文明的质询和对女性处境的思考相互关联。

王安忆:80年代女作家,《长恨歌》、《小鲍庄》、《流逝》、是“少数以写作而不是对写作的超越性目的的热恋”的作家,因此成为“新时期的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宗璞:80年代女作家,《弦上的梦》、《东藏记》。部分作品,采用变形、荒诞、寓言等现代技法,表现“文革”中经受严酷摧残的知识者“主体”的崩溃、失落,以及身陷绝境仍顽强寻找、重建的过程。由于出身背景和良好的文学素养,宗璞小说的构思、布局和语言运用,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中那种含蓄、雅致、清淡自然的韵味。

王蒙:80年代作家,《在伊犁》被追溯为文学“寻根”思潮的源头。

广西三剑客:鬼子,90年代中期,《瓦城上空的麦田》、《上午打瞌睡的女孩》、《被雨淋湿的河》;东西,90年代后期,《没有语言的生活》、《痛苦比赛》;他们两人的创作都表现了关注底层民众艰难处境,探索超越个人体验,重新表现历史化现实的道路。李冯,文坛“新桂军”横空出世的标志人物,《孔子》、《碎爸爸》。

2、名词解释

现代派(80年代初):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发生,80年代初达到高潮的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译介,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论,在80年代的当代文学实践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以西方20世纪现代文学作为主要参照系,并将之转化为艺术经验的主要来源。对于特定时空的社会政治的“超越”,摆脱经典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追求“本体意味”的形式和“永恒”的生存命题,成为当时富诱惑力的探索趋向。

天安门诗歌:它主要是一种政治表达。它的形态,它的写作、发表、传播方式,

其后的评价方式和搜集、整理活动,《天安门诗抄》的出版,都属于“当代”重大政治事件的组成部分。

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

新民歌运动:1958年“大跃进”期间,人民群众自发地用诗歌的形式歌唱自己的劳动,表达自己的理想,出现了“新民歌”创作的热潮。后来经过有组织的搜集、整理,加以提倡和推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新民歌运动”。

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终如初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终如初主要英雄人物。

个人化写作:私人化写作是90年代中期以后在文坛上出现的一个现象,也是一种新的写作方式,一般认为以陈染、林白、徐小斌等女性作家的写作为代表,又有人称之为\新状态文学\、\晚生代文学\、\个人化写作\。私人化写作表达的是一种私人经验、私人意识与无意识,特别是被社会公共的道德规范与普遍伦理法则抑制、排斥、遮蔽的私人经验。大多采用了\新回忆录\或\新传记式\叙述。

“寻根”文学:是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阿城、贾平凹 是当时的代表作家。

先锋作家、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反映中国现代生活中的情感享受、物质追求和底层人们生活的合理性小说。与以前的小说相比,先锋小说更趋向于人本主义的描写,追求人格平等。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新历史小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逐渐走向低谷的时候,作家将目光转向历史,受新历史主义思潮影响产生一种新的创作思潮,新历史主义小说。首先,作家将历史当作意念中的历史,按自己的理解篡改历史,做元历史思考;其次,否定历史的客观真是性,充分发挥想象之能事以虚构故事,历史变成一个标志一个符号,一个作家虚构故事的借口;再次,受新历史主义启发,主体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相对性和片面性有清醒的认识。代表作有陈忠实《白鹿原》,莫言红高粱系列。

中国新诗派:中国新诗派就是九叶派。

1948年在诗坛上最重要事件就是\九叶派\的正式亮相。由于曹辛之与臧克家组成\星群\社在艺术观点上的分歧,他与辛笛、陈敬容、唐祈、唐?等人创办了《中国新诗》月刊,并与已经从昆明的西南联大回到北京、天津的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等人取得联系,形成 了一个新的诗歌派流派\中国新诗派\(后因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派》称为\九叶诗派\)。

九叶派\则是40年代以《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的另一风格趋向的诗人群(又称\中国新诗派\代表诗人是辛笛,穆旦(另有专门介绍),郑敏,杜运燮,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袁可嘉等.80年代出版有他们9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九叶派\由此得名.文学史通常认为\九叶诗派\的艺术探求很有价值,拥有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诗人诗作,对新诗的表达方式以及诗学观念都有大的突破。

朦胧诗:是指起源于70年代末,以北岛、顾城、舒婷、芒克为代表的诗人创作。其源头是知青诗人食指和“白洋淀诗派”的创作。代表刊物为北岛、芒克于1978年自办的《今天》。这使得此诗派以全新的审美精神的诗歌倾向在诗坛上发生重大影响。其作品中较多运用隐喻和象征手法,在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引导下,通过反传统和解构以往闪光的东西,从而发现长期被人们忽视的真正有意义的所在。代表作有《一代人》、《回答》等。

学者散文:是八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现象,一种被人称为“学者散文”或“文化散文”的形态。这些散文的作者大都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一些融会了学术知识、理性思考和个人的感性表达的文章并不特别注重散文的文体“规范”,而将其视为专业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自我表达或关注现实的形式。余秋雨、陈平原是代表作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s5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