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无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16 02: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苏省昆山市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三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规定的答题纸范围内,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推( chén) ▲ 出新 ③(yà) ▲ 苗助长

②鞠躬尽(cuì) ▲ ④狼狈不(kān) ▲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我喜欢柳的娇柔、榆的粗广、白杨的潇洒,更喜欢松柏的坚仞。在风雪旷野中,树木们都失去了颜色,只有松柏,在严寒中擎起一树蓊郁的墨绿。他们与白云絮语,与天风唱合,在苍茫的天地之间,锤练出一种生命的风范来。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子曰:“ ▲ ,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八则》)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 ▲ 》) ③“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潭中鱼可百许头, ▲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⑥登斯楼也,则有 ▲ ,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岳阳楼记》) ⑦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⑧ ▲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名著阅读《朝花夕拾》。(5分)

①鲁迅幼时读过的绘图本中,被他视为最心爱的宝书的是 ▲ 。

A.《尔雅音图》 B.《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点石斋丛画》 ②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记叙了童年时候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许多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的三件趣事。

5.根据下面语段的内容,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入对应横线处,使语句通顺,语意合理。(3分)

山谷是一个 ① (A.幽静的天堂 B.被大地遗忘的角落 C.爱音乐的少女),最喜欢 ② (A.反射声波B.学舌拟声C.大声喧哗),可惜太 ③ (A.空旷B.勇猛 C.害羞),技巧不很高明。无论是鸡鸣犬吠,或是火车在谷口扬笛路过,她都要学叫一声,落后半拍,应人的尾声。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饮酒》,完成6—7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诗中“人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诗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说说你的理解。(3分)

7.“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见”,在有些选本中曾被写作“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述理由。(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8—12题。

(一)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二)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畀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 8.下面哪一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 遂许先帝以驱驰 ..

顾野有麦场(《狼》) . C. 乘胜克捷 .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

D.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 .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时人异焉”的“异”相同的是哪一项?(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

B.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C.小惠未徧(《曹刿论战》)

D.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②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11.根据两段文字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是什么原因使诸葛亮甘愿为刘备“建奇策”、“为丞相”。(2分)

12.两段文字都写了三顾茅庐的故事,但叙述角度不同,表达作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15题。

西塘古镇

①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人们依水而居,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

②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在占地仅1平方千米的古镇内,就有9条河道在此交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因此,古称“九龙捧珠”。 ③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

④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使古镇形成了“人家在水中,水中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舟过,桥头商铺立,水中倒影游”的水乡美景。

⑤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高的一座桥。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两圩。两侧均有桥联,东侧联曰: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西侧联日: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⑥虽然江南古镇大多有廊棚,但西塘的规模最大,占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廊棚沿河而建,造型古朴,一色的青瓦盖顶,连为一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

⑦这里有多条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点。西街有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布局,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长度。临街房屋二楼常常有屋槽延伸,两两相对,形成“一线天”的空间布局,构成了别致的古镇风貌。

⑧“巷”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其中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⑨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上面用166块青石板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

⑩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空间进行细分和利用。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减,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用。 13.第⑤段详细介绍了环秀桥上的对联,有什么作用?(3分)

14.选文在介绍西塘的桥和街弄时,均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5.选文最后一段划线句子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句中的“势”和“事”具体指什么。(3分) 阅读《煮月亮》一文,完成16~ 20题。

煮月亮 赵瑜

小时候做过很多和月亮有关的事情。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煮月亮了。

大概是在一个月圆之夜,我们一群小孩子玩了捞月亮的游戏。最小的那个孩子是军停,

他在最后,用手捞到了月亮,双手认真地捧着。只要我不说话,他就要一直捧着。因为一个人一生能捞月亮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即使是一个游戏,我们也会很认真地对待。 就这样,军停就一直双手作圆圈状捧着那轮月亮。我们几个孩子在前面跑,他就在后面跟着。他累了,对我说:“顺哥,能不能把月亮再放回水里。”我看着他累了,就说,不行,还是放在一个盆子里比较好。

在菜园的河边,我们找到了一个搪瓷盆子,高兴地让军停把月亮放到盆子里。军停把双手放到盆子里一会儿,那水就平静了,月亮果真就在盆子里了。 接下来呢?赵四儿看着那盆子里的月亮问我。

煮月亮吧,我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我想,会不会在煮月亮的时候有意外的收获,譬如可以把天上的嫦娥姐姐给煮下来呢。我这样想的时候就开始号召这些孩子们去捡拾柴火,我要生火煮月亮。

这一群孩子不知道,我到底会煮什么样的好东西给他们吃。我对他们大声说,月亮煮熟了,大概会变成很多东西。国子问:“会变成苹果吗?”我说,会的。赵四儿问:“会变成梨子吗?”我说,会的。军停问,“会变成西瓜吗?”我说,会的,因为月亮是圆的,只要是圆的都可以变出来。于是,一群孩子就在那里看我表演。

我煮啊煮,煮啊煮,把月亮煮到了云彩里。我就指着云彩说,让月亮出来啊,快一些出来,让我接着煮。一群孩子也都跟着我喊。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晚上的云彩突然不肯放过月亮,我们等了好久,那月亮也没有出来。盆子里没有了月亮,当然就没有办法煮了。 直到一个月以后的一天,我们又一次玩起了捞月亮的游戏。这一次是一个比军停更小的孩子,叫点点,他在最后把手伸进河里捞出了月亮,然后很认真地捧着让我看。我们又一次把月亮放在了那个搪瓷盆子里,生着了火,开始煮了起来。

那火在秋天里像一种语言,与盆子里的水交谈。赵四儿的兜里有半块没有吃完的红薯,就问我:“能不能煮月亮的时候,顺便也煮一下这半块红薯。”我答应了他。

等着那红薯煮熟了以后,我们这些孩子都争着吃。赵四儿让我先尝了一口,那红薯果然很甜,我就说:“甜,有月亮的味道。”于是,接下来,这些孩子们吃过以后就都夸奖。仿佛这块红薯真的有月亮的味道一样。

再后来,我们在煮月亮的时候,还煮过苹果、梨、李子、橘子、芋头、山药、胡萝卜、荸荠、藕、花生、大枣。我们这些孩子,每一次煮完东西以后,都会向别人夸耀,那些食物有月亮的味道。

究竟月亮是一种什么味道,我已经无法想起和描述,总之,那是一种十分美好的修饰词语,仿佛这尘世间的味道中,加了月亮的味道,一定是最美好的了。

不能不说,煮月亮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事情。路过的人只要看到我们这些孩子在那里煮一盆水,就会忍不住问一句:“你们在煮什么?”这个时候是我们最骄傲的时候,我们会异口同声地说:“煮月亮。”

那个人朝我们的盆子里看一眼,发现了那轮圆圆的月亮,就笑着走开了,仿佛是嘲笑我们,又仿佛是发自内心的开心。不管怎么样,只要有人笑了,我们就会感觉到我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忽然就想起我的生活。

从童年的某一个夜晚开始,我一点一点地成长为现在的样子。我仿佛一直就是一个煮月亮的孩子,一边煮月亮,一边往盆子里加入了灰尘、成长、心事、追求、思想。我不但在煮月亮,同时也煮了自己的时间,把那些岁月煮成了温暖的记忆,把庄稼煮成了自己的文字,把城市煮成了自己的家,把街道煮成了画面,把路过或者遇到煮成了爱情。 我在童年的时候煮月亮,把那么多的寒冷煮成了温暖。 我在少年的时候煮月亮,把那么多的无奈煮成了希望。 我在乡村里煮月亮,想把邻居家的枣树煮成甜美的食物。 我在城市里煮月亮,想把道路上的孤单煮成缠绵的怀抱。

我的这些靠近忧伤的文字,希望一下子伸进大家的童年里,捞出青蛙的叫声、稻草人和单纯的怀念。

如果你路过我的这些文字,那么,我想告诉你:“我正在煮月亮,你想往里加什么?” 16.“军停把双手放到盆子里一会儿,那水就平静了,月亮果真就在盆子里了。”句中“果真”一词有怎样的表达作用?(2分) 1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那火在秋天里像一种语言,与盆子里的水交谈。

18.小时候“我”为什么与伙伴们一起“煮月亮”?长大后,“我仿佛一直就是一个煮月亮的孩子”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与追求?(4分)

19.文末画线句中的“青蛙的叫声、稻草人”指代什么?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 (4分)

20.联系全文,说说文章以“煮月亮”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第三部分(60分)

21.作文。(60分)

请以“ ▲ 的时候想起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校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rho.html

Top